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鹤山市沙坪第二小学
电话:8930380 《清清的水》课堂实录片段及反思
鹤山市沙坪第二小学李国英
《清清的水》选自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走进水世界》的第一课。
教学片段一
情境导入(动画演示并电脑解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载人飞船,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并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当加加林望向人类的家园——地球时,不由得惊叹,“啊!多美啊,地球是蓝色的!”
师:刚才我们看到和听到的说:地球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
生:海洋。
生:水。
师:是呀,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水在自然界中构成的美景吧!(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美丽的水体:浩瀚的大海、幽雅的湖泊、奔流的大河、潺潺的小溪、飞下的瀑布、神奇的涌泉……)
师:你在自然界中还见过哪些由水构成的美景?
生:我看到过惠州的西湖,上面还有很多荷花,很美。
生:山里的溪水。
师:是呀,山里的溪水美,很清澈。
生:假期我到过台山的上川岛,那里的水很清。
生:西江的水很清。
生:还有公园中的人工瀑布也很美。
师:是呀,很多风景名胜都以水为主。
如今,人造瀑布、音乐喷泉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漂流、冲浪等水上运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彩多姿,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同时,水又是自然界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那么,你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吗?(板书:清清的水)
【评】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回忆曾经看到的水的美景,使他们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片段二
课件演示驱动页内容,电脑配上对话。
波波、琪琪、方方和冬冬一起到浅海湾划船。
他们玩了很久,波波觉得口渴了,伸手勺
起海水正想喝,只见琪琪急忙说:“波波,不要喝,海水不能喝!”方方听了,很纳闷,说:“海水很清澈,为啥不能喝呢?”
师:大家想解开这个谜吗?有谁可以解释一下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师:同学们,实验桌上放着三杯物品,标号是1、2、3,分别装有白酒、白醋、纯水,请同学们想一下,用肉眼能分辨出纯水来吗?(学生摇头,纷纷表示因它们颜色一样而不能用肉眼分辨出来)
师:那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生:无颜色。
师:牛奶和椰汁这两种物品的颜色与水对比,有什么区别?
生:纯水是无颜色的。
生:牛奶和椰汁是白色的。
师:大家来看老师的这瓶矿泉水,透过瓶子,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吗?
生:能。
师:这说明什么?
生:纯水是透明的。
师:我们用肉眼分辨不出纯水,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小组讨论后,代表作答)
生1: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找出白酒和白醋,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生2:我还可以喝一点点,尝一尝,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是白酒,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
师: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
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
师:这种办法叫“扇闻法”。
师:请你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刚才的实验,告诉大家,纯水是什么味道的?
生:纯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师:白酒、白醋用眼睛看起来和纯水一样,但是它们中都多了一些物质,只是这些物质已经溶解在水中了,用肉眼看不出来。
海水虽然看起来清澈透明,但是,海水里面却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硫酸镁、硫酸钾等物质。
这些物质直接进入人体内将对人产生不利的作用。
所以,不能饮用海水。
【评】这项活动在成人眼里很简单,但让学生亲自做做,意义非同小可。
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与感悟。
由于这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所以学生能在动手中真正体会到海水很清澈,但不能喝。
教学片段三(课外拓展知识)
师:海水很清澈透明,但不能喝,我们喝什么水呢?
师:让我们上网查找一下有关资料吧。
(师在模拟网站上操作,找到地球上的水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有关资料)
【评】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这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演示了上模拟网获得知识的完整过程,从而渗透网络教学的思想,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大部分在海洋,还有淡水分布在地球两极、地下、江河湖海。
师:水有海水和淡水,你认为与人们密切联系的淡水多吗?
生:不多。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一个科学家说: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水,而容易开发利用的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师根据回答板画)
师:假如我们把地球上的水盛在我们桌上的杯中,那么,你们能取出其中的淡水以及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淡水吗?
生:能。
师:想一想,分别用什么取?从哪里取?(学生取出一汤匙水,一滴水)
师:面对桌上的一杯水、一汤匙水、一滴水,你们有什么想法?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发表意见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认为,这一滴水与一杯水比起来太少了。
生:一滴水少得可怜。
师:谁能说得完整点?
生:地球上海水多,淡水少,特别是可开发利用的淡水太少了。
生:我想我们应该珍惜这滴水。
生:我想我们应该把海水变成淡水,这样水就够用了。
师:想得真好,和科学家们想的一样。
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技术和资金有限,海水还没被利用,人们还是广泛地应用淡水,所以我们平常要节约用水。
【评】“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指导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师要把科学学习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使每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在此教师设计了“海水还没被利用,人们还是广泛地应用淡水”这一拓展活动,让学生积极投身“节约用水”这一社会活动中,这是很有意义的。
[教学反思]
(一)以趣为设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兴趣中学习。
本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动画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兴趣孟然的基础上,教师再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题,然后再围绕“水的性质”这一重点问题去进行观察、实验。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再学习中感悟。
本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师生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着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本教学以开放的教学观念和心态,变以课堂为中心为引导学生将科学学习置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学习具有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参与的热情,使他们更关注身边事物,关注社会,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并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