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垂体瘤

合集下载

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 . 3 H s t 基因 H s t 基因位于 1 1 q 1 3 , 编 码 成 纤 维 生 长 因子 4
袭潜力 , 突 变 型 所 占 比例 越 多 , 肿 瘤 侵 袭 能 力 越 强 ] 。 T a n i z a k i 等 研究发现垂体癌 中存在 p 5 3突变并伴有 P 5 3蛋 白的高表达 。K u ma r 等 圳研 究结果 显示 , 5 3的检 出率 在 0 侵袭性垂体腺瘤显著增高 , 同时侵袭性垂体腺瘤有 p 5 3异常 聚集 , 提示 p 5 3基因异常 表达是 侵袭性垂 体瘤 的生 物学标
志 ,与垂体腺 瘤 的侵 袭性有关 。但这 种 p 5 3表达 的变化不 仅与基 因变化有关 , 生长 因子 、 缺氧及激素 异常都可能导致 其基 因表达 的变化。 2 . 2 ME N 一 1 基因 多发性 内分 泌腺瘤 1型 ( M E N 一 1 ) 是一 种 常染色体 显性 遗传 综合 征 ,其 特征 为 甲状旁 腺 、 垂 体前
的 结果 。 2 相 关 的抑 癌 基 因与 侵 袭 性 垂 体 腺 瘤
侵袭性垂体腺 瘤具 有恶性 肿瘤 的生物 学特征 , 是 指垂
体 腺瘤 浸润性生 长 、 侵犯硬脑膜 、 海绵窦 、 骨质等周围组织结 构, 手术治疗 困难 , 术后容易复发 , 患者预后差 。侵 袭性垂体 腺 瘤的发生机制 尚不完 全 清楚 , 一 直是神 经外 科 治疗 的难 点。近年来 对垂 体腺 瘤侵袭 的分子机 制的研究 成为垂 体腺 瘤 侵袭性 机制研 究突破点 。本 文就侵 袭性垂体 腺瘤 的分子 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相关的癌基 因与侵袭性垂体腺瘤 1 . 1 R a s 基 因 I ' a s 原癌 基因编码 产物为 与 G蛋 白结 构相 关的 2 1 k D a 蛋白, 具有 G T P酶活性 , 其基 因密码子 l 2 、 1 3 、 1 6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治疗进展吴亮【摘要】侵袭性垂体瘤是垂体腺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虽然有向周围结构侵袭性生长的特性,但从组织学或生物学上仍属良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作为功能性腺瘤术前后重要的辅助治疗,甚至可作为巨大腺瘤的首选治疗.多巴胺激动剂和生长激素类似物均可用于侵袭性生长激素腺瘤和侵袭性促甲状腺腺瘤的治疗.现就功能性腺瘤治疗的药物选择以及难治性腺瘤的化学药物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 is a special type of pituitary adenoma, although it has the aggressive characteristic of expanding to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it still belongs to benign tumor either by histology or biology. Operation is its primary treatment, and medical trea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 or postoperative adjunctive therapy, even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giant adenomas. Dopamine agonists and somatostatin analogs can be used as the treatment for invasive GH adenomas and TSH adenomas.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ine selection for functional adenomas, and chemotherapy for refractory adenoma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01【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药物治疗;垂体腺瘤;侵袭性;非手术【作者】吴亮【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钦州,5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侵袭性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的一种类型,发生率占10%~35%[1]。

垂体瘤

垂体瘤

垂体瘤一、病因:1.激素分泌异常症群: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过少症群。

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因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

不育或阳痿常最早发生而多见;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1)神经纤维刺激症:呈持续性头痛;(2)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压迫症: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其他压迫症群;3.垂体卒中;4.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

二、检查:1.颅X线平片:正侧位片示蝶鞍增大、变形、鞍底下陷,有双底,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2.CT扫描;3.磁共振成像(MRI);4.气脑和脑血管造影。

三、诊断:1.临床表现:病人年龄,性别,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

2.内分泌检查: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3.影像学:(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2)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3)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4.病理学检查: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

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

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敏感度高,但误诊率也高。

四、鉴别诊断:1.肿瘤:(1)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幼儿及年轻人,病理变化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止,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临床表现,体积大的肿瘤呈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临床影像学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钙化。

肿瘤多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部。

(2)鞍结节脑膜瘤多发生在中年人,病情进展缓慢,初发症状为进行性视力减退伴有不规矩的视野缺损,头痛,内分泌症状不太明显。

(3)拉氏囊肿发病者年轻,病理变化多无明显表现,少部分呈现内分泌混乱和视力减退。

侵袭性垂体腺瘤研究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研究进展

定 的异 型性 和 核分 裂 像 , 是 其 不属 于恶 性肿 瘤 但
的组织 学特 点 。在 形态 上多 与非侵 袭性垂 体腺 瘤无 显 著 区别 , 常规 病理 学 检 查 很难 确 诊 。超 微 病理 检 查 对垂 体肿 瘤 的分类 是 必 须 的 , 能提 示 肿 瘤 的 侵 也 袭性 生 长 , 难 以普 遍 开 展 。 电镜 放 大 目的 标 本 但 50 0~1 0 0 000倍 , 在镜 下 清 晰 看清 鞍 膈 硬脑 膜胶 可 原 纤维 和肿 瘤单 个 细胞 之 间 界 限 的关 系 , 以及 肿瘤

1 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研究
11 定 义 . Jfr n最 早 提 出垂 体 腺 瘤 中侵 及 包 ees o
膜和局部广泛浸润者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nai Ivs e v Ptir dnm s P , 现 远 处转 移 为 垂 体癌 。 i tyA eo a,IA) 出 ua
Mat s rn 等将其 定 义 为 突破 包 膜 生 长或 向邻 近结 构 i
上, 主要 集 中在 鞍底 硬 脑 膜 J 。而垂 体 腺 瘤 临 床就 诊 症状 主要 是 向鞍上 生长压 迫视 神经等 引起 。 因此
上、 鞍旁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 故称之为“ 侵袭性垂 体腺留” 。由于其侵袭性生长, 导致其全切率低, 复 发率 高 , 直是 神 经外 科 治 疗 的难 点 .。本 文 就 一 2 J

2 m, 0m 使第 三脑 室上抬 ; : 4级 肿瘤 向鞍上 扩展 2 0 3 m, 填 了第三 脑 室前 部 ; : 瘤 向鞍上 扩 0m 充 5级 肿
窦 内侧 壁 粗 糙 与肿 瘤 无 明显 边 界 ;4 肿 瘤 向多 方 ()
垂体腺瘤分级标准 , 将其分为 5级。1 : 级 肿瘤直径 在 1 m 以 内 , 鞍 内生长 ; : 0m 于 2级 肿瘤 向鞍 上伸 展

垂体瘤

垂体瘤

脑垂体瘤脑垂体瘤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脑垂体瘤简介垂体位于颅底碟鞍的垂体窝内,由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其大小为长1.2cm,宽0.8cm,高0.6cm,成年男性垂体重0.35~0.80g,女性重0.45~0.90g。

垂体又分前后两页,前页为腺垂体,后页为神经垂体;垂体前叶分泌多种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崔)乳激素(PRL)、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垂体后叶主要储存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产素。

脑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当常见,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

临床表现脑垂体瘤脑垂体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数种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如果某一内分泌细胞生长腺瘤,则可发生特殊的临床表现。

其详细情况分别叙述如下:1.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

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

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

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

重者感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

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来源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

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

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分泌某种过多的激素,表现相应的功能亢进;②肿瘤浸润、破坏、压迫垂体,使其激素分泌障碍,表现为功能低下;③肿瘤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损失、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1]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中国缺乏垂体瘤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

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是7.5-15/10万。

在正常死亡病人尸检过程当中,垂体腺瘤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从9%到65%不等。

国外有一组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人做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瘤的检出率为16%,说明垂体瘤的检出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多数患者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

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会相对分散,最常见的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

在某些基层和专科医院,由于缺乏垂体瘤综合治疗的中心,患者往往辗转多个科室,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而贻误了病情,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压力。

脑垂体瘤垂体瘤可以按照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

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

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

垂体肿瘤的大小与治疗预后关系密切。

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表现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表现
s d l u sd o sv r ie t n a de o tie t e ea d r i ,a n h m h a ir na n i u r h a trsi al . al e M i n l c o mo g t e t e b sc a i a d s s we e c a ce it l l n r c y l Th RI sg a x l
yas (agn l er rn ig7—6 )w r ic d u u y T e eiwa a s a epesdb eMRI f 3I A i ri 7 ee nl e i or td . h v n yi w s x r e yt P s t s g— ud n s r e l s s h o3 w hu
I A f r p r t n P b o eo ai e e o Ke ywo d : I v i e P t ia y Ad n ma r s n a v ; i tr ; s u eo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约 占鞍区肿瘤 的 3%~ 5 3 3 %。其中少数垂体腺瘤虽然在组织学上表
关 键词 :侵袭性 ,垂 体 ,腺瘤
【 文章编号】 10— 4 (o80. 5. 【 08 0 120 )9 730 5 0 3 中图分类号】 R 4 I 4 5 文献标识码】 A
M RIa pe r n e o n a ie p t ia y a no a p a a c fi v sv iu t r de m
维普资讯
第 1 7卷第 9期
Vo . 7 No 9 11 .
20 0 8年 9月
S p.2 0 e 08来自武警 医学院学报 AcaA a e a dcn eC AF t c d mie Me iia P ・7 53 ・

垂体腺瘤概述及治疗

垂体腺瘤概述及治疗

垂体的解剖及生理学
(Anatomy and physiology)
(1)解剖及生理
脑下垂体位于蝶鞍内。呈卵圆形,约大小,平均重量750mg(男350-700mg,女450-990)。女性妊娠时呈生理性肥大。
01
腺垂体由外胚层的拉克氏囊(Rathke氏)囊分化而来,神经垂体来自前脑底部的 神经外胚层。垂体藉垂体柄与三脑室底和侧壁的下丘脑有密切的联系。垂体前叶分成漏斗部,包围着垂体柄(鞍上)和远侧部(鞍内)
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 肿瘤压迫使其他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功能低下 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 垂体瘤好发于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患有垂体瘤疾病后应积极早期治疗。
肉芽肿:症状近似垂体脓肿,而且发展更快,除头痛,视力减退外,经常发生多组颅神经受损,多伴有垂体功能低下.病变累及范围广泛,例如鞍内,蝶窦内,鞍上,前中后颅等部位.影像学表现病变周遍硬膜强化明显。
胞性垂体炎:尿崩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伴有垂体功能低下。影像学表现垂体柄明显增粗。垂体组织不同程度地增大。
垂体腺瘤的分类
1
既往按肿瘤细胞染色特性——嫌色性、嗜酸性、嗜碱性
2
目前为细胞分泌功能分类法——泌乳素腺瘤(PRL瘤)、生长激素腺瘤(GH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ACTH瘤)等,有混合型腺瘤。

如肿瘤直径分—— <1cm,限于鞍内生长称微腺瘤,确诊靠CT或MRI及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肿瘤直径 >1cm,突破鞍膈为大腺瘤,>3cm 为巨腺瘤。
素细胞腺瘤: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发表时间:2020-12-15T07:13:39.09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0期作者:李杰[导读]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因为部分垂体肿瘤处于侵袭性生长状态,存在着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征,甚至对颈内动脉形成包绕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100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因为部分垂体肿瘤处于侵袭性生长状态,存在着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征,甚至对颈内动脉形成包绕。

正是因为侵袭性垂体瘤这一生长,仅仅进行单一手术治疗的话,是无法产生良好效果的,因此进行综合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侵袭性垂体瘤治疗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1、侵袭性垂体瘤的概念所谓侵袭性垂体瘤,主要是指肿瘤侵袭以及包膜存在的局部性特点,具体涉及到了肿瘤生长超出了垂体窝,逐渐朝着斜坡,下丘脑等方面生长,对鞍区结构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前阶段相关人员加大了对垂体瘤方面的研究力度,有的免疫组化指标也被有效应用到了垂体瘤侵袭性环节中,比如和增殖细胞有关的核抗原。

将其当成判断肿瘤增殖活性的主要指标,与此同时垂体瘤还有着侵袭性特征,这些增值性非常高的垂体腺瘤在垂体瘤中占据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2、手术治疗和新技术的应用侵袭性垂体瘤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遵循最安全范围的基础上最大范围切除肿瘤达成一项基本原则,除了对肿瘤的占位效应进行解除之外,同时还可以控制激素水平。

手术入路涉及到了经鼻蝶和经颅两个方面。

因为侵袭性垂体瘤自身的体积是非常大的,一般达到了巨腺瘤水平,肿瘤呈现出侵袭性生长状态,对于周围结构的侵略以及肿瘤生长状态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并且和手术的切除程度以及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垂体瘤手术开展期间,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经鼻蝶窦显微镜或内镜手术,可是因为侵袭性垂体瘤浸润生长特征,使得以往传统手术对肿瘤暴露不够明显,因此完全影响了肿瘤全切。

在这一环节内,经颅入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优势表现为可以将肿瘤彻底暴露出来,操作空间非常大,便于在手术中止血,不过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性,那就是手术时间非常长,出现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有的患者无法接受,所以对传统经典经蝶录入改良技术也在这一背景下随之出现,扩大经蝶录入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手术视野。

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现状

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现状
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 , 同样与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研究 表 明, 侵袭性垂 体 腺瘤 的 K一7标 志 指 数 明显 高 于非 侵 袭腺 i 6 瘤 。另外 , 许多生长 因子 ( V G 、 F、G 、 P ) 与 如 E F WG F F MM s 也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J 。
内效果不好 的患者应 积极 进行手术治疗 , 否则肿瘤 容易发生
纤维化而增加手术切 除难 度 。对 于不 能耐 受药物 副作用 的
患 者可 先 行 手 术 治 疗 , 后继 续 服 用 溴 隐 亭 , 术 因为 手 术 可 提 高
关性抗原 P N K一7 MI 一 等 存在 于细胞核 内 , C A、 i 、 B 1 6 与肿瘤 细
垂体腺瘤是颅 内常 见 的 良性肿 瘤 , 发病 率约 占颅 内肿 瘤 的 1% ~1 % , 0 5 虽然绝大多数 垂体腺 瘤是 良性肿 瘤 , 但其 中部分具有恶性行为 , 向下 丘脑 、 鞍底 、 硬膜 、 海绵 窦 、 质等 骨 周 围组织浸润 , 破坏 正常结 构 , 以手术 全切且 术后 复发 率 难 高, 临床上称 之为 侵袭 性垂 体腺 瘤 … 。其 生物 学 性质 介 于 良性与恶性之 间, 治疗效果 较差 , 是神 经外科 治疗 的一 大难 题 。现对侵袭性垂体腺瘤 的临床治疗现状进 行综 述如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1 00年
鲞笠
1 67

综 述

侵 袭 性 垂 体 腺 瘤 治 疗 现 状
高恒
【 中图分 类号 】 R 3.1 【 79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7 (00 0 - 6- 62 702 1 )3 17 2 7 0 0
及预后 ] 。故 目前 临床 上还 是 根 据 影像 学 检 查 及术 中所

有关垂体腺瘤的几个问题

有关垂体腺瘤的几个问题

有关垂体腺瘤的几个问题出率垂体腺瘤的发生率约10~%(均匀 %)。

~15/10 万人,尸检发现率约~84%(均匀%)。

正常人群随机MRI检一、初期诊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特色是内分泌改变和视力阻碍。

微腺瘤(<1cm)限制于鞍内,初期会出现相应的内分泌征象,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能正确查明血液激素,有益于垂体腺瘤的初期诊疗,待肿瘤增大向鞍上扩展,压迫视神经、视交错,才出现双颞侧偏盲和视力减退。

1.内分泌改变:垂体腺瘤按内分泌功能分为无功能腺瘤和有功能腺瘤,后者包含泌乳素( prolactin ,PRL)腺瘤、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 GH)腺瘤、促肾上腺皮质腺瘤(adrenocorticotropic hornome , ACTH)腺瘤、促甲状腺(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 TSH)腺瘤、促性腺激素( gonadotripic hormone , GnH)腺瘤, GnH 腺瘤又包含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腺瘤。

PRL腺瘤( 50%~60%)、GH腺瘤( 20%~30%)及 ACIH腺瘤( 5%~15%)最常有,临床各具不同的内分泌改变。

PRL腺瘤表现为泌乳、闭经、不孕三连症(发育后); GH 腺瘤表现为巨人症(发育前)、肢端肥大症(发育后),巨人伴肢端肥大症(发育前后);ACTH腺瘤变现为向心性肥胖(Cushing’s disease)。

2.视力视线阻碍:增大的垂体腺瘤直接压迫视交错惹起双颞侧偏盲。

微腺瘤未直接压迫视交错,但视交错也可有功能阻碍,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其原由在于高灌输状态下的垂体增殖性病变,经过它对与视交错共同供给血管分支的“盗血” 或扰乱其正常血供,使视交错中部存在的微循环单薄环节发生血供阻碍,而致使颞侧视线缺损。

垂体瘤多久复发

垂体瘤多久复发

/垂体瘤多久复发垂体瘤是良性肿瘤,但也有一定的复发率,大约百分之十几左右。

主要还是和肿瘤本身特性有关。

一般的垂体瘤,只需手术切得干净,复发率非常小;可是一些侵袭性垂体瘤,非常容易复发。

至于哪些是侵袭性垂体瘤,根据磁共振和病理报告可以帮助医生鉴别。

所以,一般让患者术后三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都复查片子,观察手术区域的动态变化,评价手术疗效。

垂体瘤多久复发?脑垂体瘤是种常见病,不容忽视,因为脑垂体瘤长的位置特殊,所以手术是难免会有顾及和顾虑,最常见的就是术后复发,脑垂体瘤继续生长,那么脑垂体瘤复发了怎么办呢,下面就分析一下病情复发了怎么办,还能不能从新做手术。

1、脑垂体瘤复发后可以做二次手术,也可以放射治疗。

因为手术不一定能把脑垂体瘤完全切除掉,所以垂体瘤手术是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来控制术后残留的肿瘤,这是一种很安全的治疗方法。

2、脑垂体瘤复发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自身条件来决定的,因为脑垂体瘤的首次治疗大多数为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是切除脑垂体瘤。

而复发后很有可能比以前的脑垂体瘤大后或者不在原来的位置上。

说以要慎重。

垂体瘤多久复发?3、脑垂体瘤复发后的治疗建议采用伽玛刀治疗,伽玛刀的治疗也是一种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把所有的放射性光线聚集到一个点上对脑垂体瘤进行照射,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脑垂体瘤复发后的治疗用伽玛刀治疗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治疗方。

温馨提示:在做完脑垂体瘤手术之后最好要1年之内检查两到三次,一切正常后可以适当的减少复查次数,手术之后要随时的检查血糖,血压,并且和手术前对比,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否正常。

垂体瘤多久复发?原文链接:/ctl/2015/0717/225698.html?pc_hash=tcQEwP。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问: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答:垂体肿瘤是异常细胞在的组织的生长在垂体上,有3种类型- 良性和侵袭性腺瘤(均为非癌性)和癌性(癌性,恶性)。

此外,肿瘤可能是功能性的或无功能的,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并产生过量的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或者不起作用并且不产生额外的激素。

垂体瘤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无症状,头痛,视力下降,体毛脱落,降低男女性行为,儿童生长缓慢和性发育迟缓。

女性可能很少或没有经期,乳房也没有产奶,而男性则会出现面部毛发脱落,乳房组织生长和阳痿。

其他一般症状和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和呕吐,精神错乱,头晕,癫痫发作。

然而,上述是可以增加或减少的一般症状,这取决于肿瘤是否是产生一种或多种过量激素的功能性肿瘤。

垂体产生的激素包括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H); 每个都有其特殊的效果,在这里涵盖太多。

垂体肿瘤类型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

报告的危险因素是遗传性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1),卡尼复合体(多发性肿瘤综合征)和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垂体肿瘤的迹象包括视力问题和某些身体变化。

症状和体征可以由肿瘤的生长或肿瘤产生的激素或其他病症引起。

某些肿瘤可能不会引起体征或症状。

有时,垂体肿瘤可能会压迫或损伤垂体部分,使其停止产生一种或多种激素。

太少的某种激素会影响激素控制的腺体或器官的工作。

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头痛·失明·体毛脱落·在女性中,月经期较少或没有,或者乳房没有乳汁·在男性中,面部毛发脱落,乳房组织生长和阳痿·在女性和男性中,性欲降低·在儿童中,生长缓慢和性发育迟缓大多数制造LH和FSH的肿瘤都没有产生足够的额外激素来引起体征和症状。

这些肿瘤被认为是无功能的肿瘤。

功能性垂体瘤的体征和症状。

当功能性垂体肿瘤产生额外的激素时,症状和体征将取决于所产生的激素类型。

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磁共振诊断系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磁共振诊断系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阴性预告值:PV-=d/(c+d)


灵敏度:Se=a/(a+c)
特异度:Sp=d/(b+d)
灵敏度(Se):表示实际有病按诊断标准 正确判为有病的概率 特异度(Sp):表示实际无病按诊断标准 正确判为无病的概率 阳性预告值(PV+):表示预测阳性结果 的正确率,预示一个诊断结果为阳性者 的患病概率 阴性预告值(PV-):表示预测阴性结果 的正确率,预示一个诊断结果为阴性者 的患病概率
时由于血流淤滞于海绵窦的静脉丛 而呈高信号; 其外侧壁是硬膜结构,T1像为低信号; 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则由于高速流 动的动脉血而始终呈流空信号。
(3)计算机对MR图像的处理
通过扫描仪把病人MR图像输入计算
机,把海绵窦及其与垂体瘤的关系 做如下分类:

在鞍区冠状位 MR图像上颈内 动脉海绵窦段 呈圆环形,据 此将海绵窦的 静脉间隙分为 四个,即内侧 间隙、上部间 隙、下部间隙 及外侧间隙。
手术之前,每例的MR图像都经过顿志平、 韩韬两位医师共同审阅,协商同意取得 一致之后填写术前诊断意见,此时两位 医师并不知道手术诊断结果以排除干扰 如果垂体瘤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正常腺体 信号和/或海绵窦的内侧间隙显现则排 除侵袭的存在,如果不是上述情况则怀 疑存在海绵窦侵袭

怀疑海绵窦侵袭根据如下情况继续分析
(6)统计方法(一)
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根据已有病例寻
找海绵窦垂体瘤的诊断标准,是一 项具体的诊断试验,每一项拟诊标 准的结果可以表达成四格表形式, 通过四格表可以计算以下数值 :
四格表的形式如下
海绵窦侵袭型 垂体瘤
阳性病例数 阴性病例数
非海绵窦侵袭 型垂体瘤
a c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脑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它起源于脑垂体或者与脑垂体相关的组织。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手术治疗、放疗、药物治疗等。

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脑垂体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脑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手术治疗是治疗脑垂体瘤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手术能够直接切除肿瘤,对于一些较大的、侵袭性较强的脑垂体瘤来说,手术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手术前需要慎重考虑。

放疗是治疗脑垂体瘤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一些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的脑垂体瘤,或者复发的脑垂体瘤,放疗可以起到补充手术的作用。

放疗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和扩散,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同时,放疗也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放疗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疗治疗。

药物治疗在治疗脑垂体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脑垂体瘤,或者对放疗不敏感的脑垂体瘤,药物治疗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目前,针对脑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生长抑素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但是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地被研究和应用,比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脑垂体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

综上所述,针对脑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生长速度等因素。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共同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老年侵袭性垂体瘤分子水平进展

老年侵袭性垂体瘤分子水平进展
1. 3 肝素结 合 分 泌 转 化 基 因 ( Hst 基 因) Hst 位 于 染 色 体 11q13,编码产物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FGF-4) 。正常仅表 达于胚胎组织,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却有表达。在体研究显示 皮下种植转染了 hst 基因的鼠垂体细胞有侵袭特性; 在侵袭性 泌乳素腺瘤中 hst 的表达高于非侵袭性泌乳素腺瘤,且表达水 平与瘤细胞的增殖指数正相关〔5〕。Hst 基因可能通过其产物 FGF-4 促进侵袭性垂体瘤的侵袭生长。
1. 6 Bmi-1 基 因 人 Bmi-1 基 因 定 位 于 10 染 色 体 短 臂 ( 10p13) ,其 cDNA 全长为 3203 个碱基对,与小鼠有 86% 的同 源性,编码含 326 个氨基酸的蛋白,与小鼠 Bmi-1 蛋白有 98% 的同源性,分子量为 44 ~ 46 KD。Bmi-1 基因对胚胎发育过程 中的形态形成以及出生前后的造血功能起重要作用,对于造血 干细胞及神经 干 细 胞 的 自 我 更 新 至 关 重 要〔7,8〕。研 究 表 明, Bmi-1 与肝癌、非小细胞型肺癌、少突胶质细胞瘤及黑色素瘤等 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以判断肿瘤的预后〔9 ~ 12〕。 赵兵〔13〕等实验发现侵袭性垂体腺瘤的 Bmi-1 基因 mRNA 表达 水平高于非侵袭垂体( P = 0. 020) ,Bmi-1 蛋白在腺垂体中不表 达,侵袭性垂体腺瘤的 Bmi-1 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 腺瘤( P < 0. 001) ,Bmi-1 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内分 泌类型 及 肿 瘤 大 小 无 关 ( P > 0. 05 ) ,而 与 预 后 相 关 ( P =
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妇科 2 吉林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通讯作者: 葛鹏飞( 1972-) ,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侵袭性垂体瘤28例MRI诊断体会

侵袭性垂体瘤28例MRI诊断体会

侵袭性垂体瘤28例MRI诊断体会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43)006【摘要】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15%。

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NIPA)与侵袭性垂体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一般认为IPA介于恶性的垂体癌与良性的腺瘤之间。

IPA与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都有着重要关系,术前MRI检查可以判断垂体瘤是否具有侵袭性,从而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

作者采用MRI诊断IPA患者2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258-1259)【作者】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MRI室,郑州,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磁共振室,十堰,442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与影像学特征 [J], 罗文军;郭伟;罗甜;殷富春2.常规MRI联合DWI在鉴别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价值 [J], 唐作华;钱雯;冯晓源;宋济昌;周康荣3.侵袭性垂体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J], 谷青芬;关勇;臧加伟4.常规MRI图像纹理分析鉴别脊索瘤与侵袭性垂体瘤的价值 [J], 满术千;蓝海源;张学勇;陈淑艳;梁峰;王明杰;李旭丹5.侵袭性垂体瘤术前MRI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J], 熊鹏举;邓磊;钱锁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垂体腺瘤的治疗与护理

垂体腺瘤的治疗与护理

相关解剖-2
脑垂体的解剖
远侧部(前叶) 腺垂体 中间部 结节部 脑垂体 漏斗 漏斗柄 神经垂体 神经部(后叶)
正中隆起 垂体柄
腺垂体的正常解剖生理
占脑垂体的75%。腺细胞排列成索或团,网眼内有血窦。 细胞
○ 生长激素细胞:GH ● 泌乳素细胞:PRL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ACTH ●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SH ● 促性腺激素细胞:LH(黄体生成素)
尿崩的诊断与处理
尿崩是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几乎均见 于垂体微腺瘤。
尿崩多见于术后3 h以后,表现为尿量持续在300ml/h以上, 脉搏逐渐加快、血压逐渐降低、脉压逐渐缩小,皮肤粘膜弹性 较差,患者自觉烦渴难忍。
术后尿崩多为一过性,弥凝口服或皮下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多 在1~3天内稳定、1~2周内好转
单击添加副标题
垂体腺 瘤的治 疗与护
理 202X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
概述
1
垂体腺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
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肿瘤。
2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约占颅
内原发肿瘤的15%(第三位)。
3
尸检垂体腺瘤的发现率为
20%~57%。
4
高分辨MRI:正常人群中15% 存
在与垂体腺瘤有关的结构改变。
淡漠,全身无力。
另外,可让病人 进食含钾、钠较 高的橙子、猕猴 桃、咸菜等食物。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及处理
经蝶窦垂体腺瘤切 除术后常见的并发
1 症,垂体微腺瘤术 后多见,可能由此 造成颅内感染。
漏液较轻时无需特 殊处理。漏液较重
3 应行腰穿蛛网膜下 腔置管援续体外引 流,必要时经蝶手 术修补鞍底。
表现为由鼻孔连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指突破包膜生长并侵犯邻近结构的垂体腺瘤,常侵犯临近硬膜、颅骨、海绵窦和包绕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

1.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关于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统一, 主要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有关。

有人报道为大约43% , 其主要根据影像学和术中所见得出。

有报道术中鞍底、鞍膈肿瘤浸润率为85%, 且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关, 其中微腺瘤为69%, 鞍区大腺瘤为87%, 鞍外扩展大腺瘤为94%。

据Luo对135例垂体瘤回顾性分析, 87%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9%达下丘脑和第三脑室, 28%突破鞍底向蝶窦发展, 16%侵及海绵窦。

因此而言,影像学诊断、手术和鞍底硬膜病检三者对侵袭性垂体瘤的判断不尽一致。

但是,总的来说, 侵袭性垂体腺瘤占垂体腺瘤的66%-94%。

侵袭性垂体瘤占垂体瘤的比例与肿瘤的大小高度相关,肿瘤越大,比例越高,其中微腺瘤的侵袭性约为5%,大腺瘤占30%,巨腺瘤几乎达100%。

临床上侵袭性的垂体瘤病人年龄在30-50岁之间,仅有约3%-7%的病人小于20岁。

20岁以下的ACTH和PRL 垂体腺瘤病人,腺瘤的生长速度较快。

2.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上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已有Knosp、Hardy-Wilson分级法。

Hardy的垂体腺瘤分级标准,将其分为5级。

1级: 肿瘤直径在10mm以内,鞍内生长;2级:肿瘤向鞍上伸展达10mm,充填了鞍上池;3级:肿瘤向鞍上扩展10-20mm, 使第三脑室上抬; 4级: 肿瘤向鞍上扩展20-30mm, 充填了第三脑室前部;5级: 肿瘤向鞍上扩展> 30mm, 达侧脑室室间孔,常合并梗阻性脑积水。

1级为微腺瘤, 2、3 级为大腺瘤, 4、5 级为巨大腺瘤。

临床影像学上Kobayash 等分析了影响肿瘤MR信号强度的因素, 认为主要是激素分泌阳性细胞的比率, 随PRL腺瘤内PRL分泌阳性细胞比率增大, 肿瘤内水分增多, T1、T2时间延长, MRI T1WI腺瘤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

GH 腺瘤内含水少, 纤维化及胶质化程度高, 使Tl、T2 时间缩短, 呈等T l等T2的等信号。

非分泌性腺瘤内激素分泌阳性细胞比率虽小, 但纤维化及胶质化程度不高, 故TWlI多呈低、稍低、等信号, T2W I呈稍高、高信号,与PRL腺瘤的信号改变相似, 单纯根据肿瘤的信号强度尚不能把二者区分开。

而肿瘤内信号又可用均匀和不均匀来描述, 肿瘤内95%以上的面积信号一致为信号均匀,当出现>5%的面积信号不一致为信号不均匀;信号不均匀常见为: 1. 出血: 肿瘤内有出血, TWlI和T2WI 均表现为高信号;2.囊变: 肿瘤内有坏死、液化或出血液化, 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3.钙化或纤维化: 肿瘤内有钙化或纤维化,TWlI和T2WI均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

Wilson分级包括扩展/鞍上扩展0: 无;A:进入鞍上池; B: 第三脑室前隐窝消失; C: 第三脑室底完全移位, 鞍旁扩展; D: 颅内(硬脑膜内) ; E: 进入海绵窦内或下方(硬脑膜外)。

侵犯/转移: 鞍底完整, 蝶骨破坏, 远处转移。

Knosp E 等以蝶鞍中段(即海绵窦中段)冠状位扫描平面为参考, 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C4)及床突上段( C2)之间内、中、外切线为标志, 来判断垂体腺瘤与海绵窦的关系。

3、4型为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 2 型中约有80% 以上亦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采用Wilson改良的Hardy 分类法将III-IV 级或C,D, E期的肿瘤归为侵袭性腺瘤。

侵袭性垂体瘤在X线平片上可见鞍底、鞍背等周围骨质的破坏, CT可见向鞍旁的浸润生长。

MR I术前能够更清楚地从三个不同的断面显示垂体瘤向周围结构的侵犯。

肿瘤突破鞍底或向鞍上生长均可清楚显示。

Roax 等认为部分CT 或MRI诊断的海绵窦侵袭并非真正被肿瘤侵犯, 而是由于肿瘤压迫海绵窦或呈分指样凸入海绵窦的内侧壁所致; 解剖发现即使正常垂体也有近1 /3向海绵窦凸出, 故MRI在诊断侵袭性垂体瘤时应考虑到上述因素。

起初, MRI诊断海绵窦被侵犯的特异性指标为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 后来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判断标准。

3. 临床特点
侵袭性垂体腺瘤与一般垂体腺瘤相比,其特点有:1.以青状年病人较多见,但也有大宗报道认为与年龄无明显直接相关性。

2.常累及颅内神经,侵蚀邻近硬膜并包绕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肿瘤卒中的发生率高,可高达30%。

3.临床症状进展快,尤其是视力、视野改变往往迅速而且严重,这与肿瘤增长迅速有关。

4.手术全切除困难,术后需要结合放疗和化疗;术后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较重,复发时间相对较短。

许多研究表明,术后复发与肿瘤的侵袭性行为显著相关。

5.CT检查多见骨质破坏。

4. 治疗
垂体腺瘤理想的治疗目标是( 1)控制肿瘤生长;( 2)消除或减少占位效应并防止其复发;(3)控制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 4)缓解由于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并发症。

影像学治愈是指手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内分泌学治愈是在影像学治愈的基础上,使术前过度分泌的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

后者是理想的治愈标准。

4.1 手术治疗
侵袭性垂体腺瘤首先应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是全切或大部分切除肿瘤, 解除肿瘤对脑组织及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压迫, 根据肿瘤大小、肿瘤侵袭范围和方向、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应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经蝶入路和经冠切单额开颅入路。

由于侵袭性垂体瘤生长特点,周围神经血管复杂,手术全切难度大, 术后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较重。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对于复发的侵袭性巨大垂体腺瘤, 再次手术可缓解症状。

4.1.1 冠切单额开颅垂体瘤切除术
4.1.2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4.1.3 经蝶显微联合内镜切除侵袭性垂体瘤目前,我科已有5例侵袭性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经蝶窦显微入路联合神经内镜使用对肿瘤的全切除有很大帮助。

此种手术优点是有内镜具有全景式视野和成角观察的特点,使肿瘤切除更彻底,重要结构的保护更可靠,并发症少。

创伤小。

手术暴露直接,恢复快等,尽量做到肿瘤全切。

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能明显增加手术的显露,明显提高手的效果。

4.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应用在泌乳素腺瘤和生长激素腺瘤中。

主要治疗药物: 溴隐停类: 是侵袭性泌乳素瘤治疗的主要药物, 可直接刺激垂体细胞膜上特异性D2 受体, 抑制泌乳素的合成和分泌, 在治疗泌乳素瘤时, 可见其泌乳素水平下降甚至正常、体积缩小、泌乳症状消失, 甚至恢复性腺和生育能力。

大多数泌乳素瘤对溴隐停比较敏感。

若应用4- 6周效果不好, 应积极手术, 否则易纤维化, 增加手术难度。

生长抑素类: 主要应用于生长激素腺瘤的治疗。

可以抑制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抑制肿瘤的增长, 术前应用可使肿瘤变软、变小, 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辅助治疗, 控制术后存在的生长激素高分泌状态。

代表药物有奥曲肽, 它是生长抑素的衍生物, 能够较特异地抑制生长激素, 且较生长抑素有更强的生物活性。

据报道, 该药治疗后可使2 /3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降至正常, 20% -50% 的患者肿瘤缩小, 同时对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腺瘤和促性腺素瘤也有治疗作用。

4.3 放射治疗
由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常常侵犯周围骨质结构, 肿瘤难以作根治性切除, 术后容易复发,其复发率为12%-24%, 对残留或复发的肿瘤可采用X刀或R-刀治疗。

自20世纪70年代Backlund等首先应用r-刀治疗垂体腺瘤取得满意疗效, 认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 尤其适合术后复发、术后残留海绵窦或蝶窦内的肿瘤。

对靠近视交叉残留肿瘤, 要掌握照射剂量, 预防引起放射性视神经损伤, 在与视交叉关系密切的肿瘤应避免使用。

目前临床采用剂量分割或肿瘤体积分割方法, 以减少放射性并发症。

Oruckaptan等对684例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例分析显示: 放疗对侵袭性GH 腺瘤和无功能腺瘤有效, 对其它类型无效, 因此, 对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放疗是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4.4 其它治疗
近年来,化疗药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 ) 用于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已有报道,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侵袭性泌乳素腺瘤应用替莫唑胺可降低PRL水平,缩小肿瘤体积。

Sheehan 等研究发现,替莫唑胺能抑制侵袭性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其疗效与肿瘤表达MGMT 水平密切相关,在MGMT低表达的肿瘤中,替莫唑胺治疗敏感。

总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手术治疗技术现在已不再是难题, 但全切率不高, 且有着较高术后复发率, 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切除和术后综合治疗, 是减少复发的措施, 但如何才能彻底治愈仍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临床和基础医学, 特别是分子生物学, 基因诊断学的不断发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将会出现新的进展。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