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解析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审题与范文【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
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文题简析】材料中提到的窗户外边的风景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人却看到不同的风景,有的看到静、雅,有的看到闹、俗……这就像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因为看风景的人的出发点、观察目的、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
心中有静、雅,就能看到风景中静、雅的一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胸怀、眼光、见识等等。
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所以,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
可见,这则作文材料在立意上应强调的是心态、胸怀、眼光、见识和角度,当然也不能忽视窗子,也可以从“窗子”上立意。
据此,提供以下立意供参考:心态、胸怀、眼界、见识。
什么样的心态、胸怀、眼界、见识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当然这也是人们看到不同风景的原因之一,这属于最佳立意。
乐享人生,战胜挫折。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你也将收获幸福,享受人生;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困苦和意料之中的失败。
山东卷一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写积极面对人生应算是切合题意。
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角度不同,人生也大不相同。
境由心生。
你心中有什么,便能够看到什么。
人生境界也是由心所决定。
窗外的风景。
作文材料前面的关键是窗子,后面的关键则是雅、俗、闹、静。
写窗外的风景正是看中了窗子的作用,算是比较好的立意。
【优秀作文】(4篇)心水澄澈,万物皆景心水如果澄澈,什么山水花树映在上面都是美丽的。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点评】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些遵循的原则,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显然,这个作文题紧扣了这个原则,是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命题。
相同的景点,对于不同游者,各有看法,各有取舍。
由此推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的不同,对事物会有绝然不同的取舍与看法。
就试题与考生的贴近度而言,该试题做到了易而不俗,新而不涩。
易,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活可说,有事可写,不能逼着学生在空中楼阁里面闭门造车;不俗,就是要不落俗套,不老生常谈。
新而不涩,就是试题新颖又不至于艰涩,考生浏览过后,顿时产生新鲜感与润滑感。
此外,该试题意境优雅,文字优美,阅读了试题文字,会让考生产生审美兴趣,美感由此而生。
我一直认为,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一种审美体验。
当然,严格地讲,文题亦有些许瑕疵。
比如,1.根据语言习惯“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不如“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顺畅。
2.第二段“问下山的人”前面应该加上主语“游客”。
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这里”(山腰),不能承前省略主语。
须知,高考试卷的文字表述,是要极其规范严谨的。
【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早就打破了“旧材料”作文,立意上单一的束缚,在立意与角度方面解读为:“没有最佳立意,只有最佳角度。
”要想在选取角度上得较高的发展等级分,就要做到“角度新颖”。
2014高考天津卷作文题解析(5篇范例)
2014高考天津卷作文题解析(5篇范例)第一篇:2014高考天津卷作文题解析2014高考天津卷作文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主体是假想未来出现了一种高科技产品“智慧芯片”,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变化与深刻的影响。
材料的关键词是“智慧芯片”,尤其是“智慧”;智慧芯片(其实是科技发展)与生活的关系是重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其做微观解析,可以写出立意各有侧重、面貌各异的习作。
“智慧芯片”到底有怎样的“智慧”,材料没有明说,这就给考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很明显,不能把这款芯片简单化地等同于今天的大容量移动硬盘;智慧不等于知识,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智慧芯片除了收录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成果外,还应该具备很据外界刺激、瞬间检索并将信息传输到使用者大脑中枢或转化为交际语言的功能,对当今的人们来说,这的确是有待解决的科技难题。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人类的智慧体主要表现为在吸纳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那么,研制材料中所描述的那种以卖雪糕大妈及外国女孩为服务对象的“智慧芯片”还有没有必要?(因为他们只是在“机械地重复”)如何调整“智慧芯片”的主攻方向,使其能对特定人群如某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老弱人群等有所帮助,也是需要斟酌的问题。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_高考作文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山东高考作文向来出题正规正矩,一般围绕考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考查,今年也不例外。
材料大意:打开一扇窗,你会看到一幅图画,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
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3-6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窗外风景”,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
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窗外风景”——“所见不同”——“雅、俗、静、闹”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雅俗静闹是一个维度而人们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人生价值的选择”“人生定位”这两个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2014辽宁卷高考作文解析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过往人类的无知,如今科技似乎让人与自 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物质化使人类丧失了把握联系多样性着眼于长远利益的 理性,肆无忌惮地滥用科技淫威伤害自然,使自然之美不复存在。昔日福楼 拜惜时看日出,欣赏朦胧如鱼肚白的晨曦,放在雾霾围城的北京却好似遥不 可及的传说。也难怪梭罗要发出来自灵魂深处对工业革命的强烈控诉:“让 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过上一天,而不要因落在路轨上的坚果壳和蚊 子翅膀而出轨!”?他也为了能一览漫天繁星,孤身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瓦尔登湖。人类汲 汲与工业化城市化,却让科技背上了破坏自然的黑锅,让繁星成为城市化进 程中无辜的牺牲品,信可悲也!
让城市变得五彩缤纷”
拆解:比喻现代/科技/都市/的美好事物
美化了生活
整合中心:现代/科技/都市/的美好事物(具体:手机、嫦娥登 月、“神十”上天等科技…… )美化了生活(延展了生活的广度和 深度)
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不能准确把握霓虹灯的“美”和“美化”的特点,偏向了论述科 技的危害(危害人们的健康/危害环境)——30,兼有尚可。
科技改变生活,美化世界,为当代人带来全新的物质与精神享 受。它通过推动物质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几乎美化了我们生活中的 一切。溶洞景观中的霓虹灯为单调的乳白石灰岩披上绚丽外衣,平 添仙境之美;摄影用数码成像记录下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动人一刻, 带人们领略大好河山,咂摸淡淡乡愁,平添回味之美;一幢幢摩天 大楼拔地而起,人们于灯红酒绿纵享欢愉,丰富的生活岂不美哉! 然而,科技之美却不仅限于此,它更深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甚至 颠覆了“美”的定义,教美学探索从以“自发美”为主向“自觉美” 的更高层次进发。从前人们绘画以摹得山光水色为美,如今以光影 巧妙结合的印象派和机械分割立体图像的抽象派为美,意境更为悠 远;从前人们只懂得欣赏鸟悦蝉鸣,如今用电脑合成的电音别有一 番韵味,风靡全球。科技之美甚至可以比大自然赐予的恩宠更为精 彩!霓虹之美、科技之美,是人类独立于造物者,自我努力创造的 果实,值得品味,信可乐也!
2014高考作文分析
(七)2014年高考作文解析及模拟作文1.作文试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材料内容(关键词):喜欢动物,喂食,自然保护区,警示,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依法惩处。
材料特点:给动物园的动物喂食物是2014年出现频率最多的新闻材料,从这个角度讲,这则材料可谓紧贴时事,其新颖性值得肯定。
从作文立意的角度看,这则材料作文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大。
审题立意:1.紧扣材料,书写素养。
很显然,喂养动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动物园的规则,考生可以写,遵守道德规范,做文明的旅游人。
2.遵守规则,规范行为。
这道题目背后隐含了一个规则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可以写“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由此也可联想到当前的“反腐”大潮,腐败者的实质是在破坏社会的大规则-----法律。
3.联系教育,充分联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喂食物,就会让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考生可以写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4.关注两端,充分审题。
材料中出现的要素有两个,即游人和自然保护区,考生可站在任何一端立意,亦可综合考虑来把握。
5.展开想象,童话书写。
考生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来立意,以动物的口吻告诉人们“喂食”的危害,这样会让作文更有新意。
作文教学反思: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中学作文教育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以我手写我口,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上由于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作文教学的基点偏了:有人将中学作文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将作文教学简单的等同于文本教学。
作文教学演绎成纯技法的训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他们就是懂得了写文章的基本要素,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体现自我个性和创意。
201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浅析
201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浅析2013年6月7日,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揭晓,被网友称作为“经验与勇气”。
以下是具体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接下来,就此材料作文进行浅析。
首先,对材料作文的总体概况进行把握定位。
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是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命题传统,毕竟相对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灵活,角度多样,写作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尤其是在近年来“新概念作文”的浪潮下,更受命题人青睐,给我们造成的假象就是貌似命题作文有被抛弃的趋势,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毕竟命题作文也有它的作用范围。
材料作文的特点,我想毋庸多言,主要是根据材料讲述一个道理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然后就而论之。
因此,看似没有限定主题或话题,其实也要写作者在一定范围内作文,不能天马行空地高谈阔论。
其次,进一步具体分析材料内容和写作要求。
1、本材料以切割钻石为线索,引出了商人、专家、切割师、老切割师、老切割师的徒弟等五类人物主体,主要侧重点落位在商人、老切割师、老切割师的徒弟这三个人身上,尤其是最后老切割师的那句话更进一步揭示主题。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可以作为材料揭示的哲理道理。
从逻辑结构上讲,在经验和勇气这两个概念上,命题人更侧重于勇气,只是勇气要建立在经验和技术的前提条件下。
2014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全解全析)
这是上海阅卷场中的一篇标杆作文。
文章之所以能得高分,阅卷组认为主要有三大优点:1.审题精准。
作者在细读材料文本的基础上抽绎出“自由”与“束缚”两个核心词语,可谓是抓住了材料的实质。
2.标题夺目。
标题“为了自由的束缚”也颇具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思辨的意味。
3.富有思辨。
在行文中,作者充分施展了其辩证思维的才能,充分论述了“自由”与“束缚”对立而统一、相辅而相成的关系,没有过多的例子,也没有常规的引用,完全靠绵密而富有逻辑力量的阐述坚实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有时候这种逻辑力量或许就体现在一两词语的恰到好处的选择与运用上,如第五段第二句中的“主动”与“适当”两个词语,第六段第一句中“追求”与“平衡”两个词语,将观点推向了深处,极富思辨的张力。
【阅卷解读】这是上海阅卷场中的一篇一类卷下的标杆作文。
阅卷组判定的理由如下:1.契合材料,立意准确。
沙漠即困境,使我们不自由的是我们心中的道德、肩负的责任和社会的良知;要在不自由中舞出自己的魂。
这样的立意和表达是准确的。
2.起承转合,颇得文法。
这是一篇行文颇得起承转合结构之妙的议论文。
作者开篇点题,用笔经济。
第二段联系自我和现实,进一步阐发和引申题意,是为紧承。
从第三段开始,作者转入原因分析,指出“惟其不自由,有当担,敢作为,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观点旗帜鲜明,掷地有声。
末段,运用博喻,形象地再次扣合题意,并提出希望。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全文不仅晓之以理,而且还动之以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开篇设喻引出中心,形象生动。
文化犹如“鹰”,现实犹如“末世荒城”,古直悲凉之感激荡在读者心中。
第二段紧承第一段,指出第一段的设喻本体,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毫不拖沓。
在设喻过程中巧妙扣合文题中“末世”,也暗含了下文重点要对“新生”做论述。
2.善用“然而”,行文在转折中推进。
细细品味,本文的语言颇有鲁迅的风味,在论述的过程中,随着转折不断推进论述的深度。
第三段中指出民族应该敬重“传统文化”,紧接着用“然而”,指出现实却是举步维艰,进而论述应该怎么办;第四段中指出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之后,用“然而”一词,转向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即“我们的轻视”;在第六段,同样运用了“但”,将论述进一步深化,指出要“有意识地去自觉穿越”。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解析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全解析课标全国Ⅰ【题目】要求考生以一段材料为话题写作文,要求800字左右。
材料大概内容如下。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
根据这个材料写作文。
【题目归类】材料作文,故事类,对比、引申关系,一事多解。
【关键词】突破阻拦相拥而过规则共赢【思路点拨】这则材料的主角是运动员,次角是观众和裁判员。
之前的运动员采取的是你死我活的方式决出胜负,而今年预赛出现的情况是相拥、转身换位,实现的是共存。
但是,这样的做法肯定不是这个比赛项目的本意,也不遵从比赛的规则,这个比赛带有一定的竞技性质,现在运动员把它变成了道德的展示与表演,成了一个伦理小品。
那么,裁判员如何判定这场比赛?观众在观看这场比赛时的心理期待是什么?而这场比赛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还有一个未出现的角色,那就是比赛的组织者,他们将如何继续举办这项比赛?这个故事是比赛的一个意外,可是它带给人们的思考是长远的。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从运动员的角度立意:①要敢于挑战规则;②合作实现共存;③放弃胜负之争,对手也即朋友。
从裁判员的角度立意:①规则是游戏的基础;②漠视规则,也就失去公平。
从观众的角度立意:①竞技也可娱乐化;②为什么我们喜欢看“戏”?从比赛组织者的角度立意:意外能让我们反思当初设计的漏洞课标全国Ⅱ【题目】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归类】材料作文,故事类,引申、一事多解关系。
【关键词】喂食警示丧失【思路点拨】这则材料出现的对象有“自然保护区”“喂食者”“野生动物”等三方,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2014年高考作文试题解析资料
一、2014年高考新课标一卷作文简析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此题考点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审题立意】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学校运动会,游戏项目,“山羊过独木桥”,规则,突破阻拦,习惯,山羊角抵,转身换位,顺利通过,争议,讨论。
材料特点:今年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与去年“切割钻石”的作文题相比,难度有所增大。
一是,本材料只摆现象,不像去年的作文,材料中的有许多暗示性的话语;另一方面是,即使确定了某一方面的立意,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学生积累的也似乎不多,因此,学生恐怕没什么话可说。
但正因为如此,却不易于产生“千人一面”的现象,恐怕让学生作文各有千秋正是出题者的本意。
但本作文材料以及出题者对材料中行为的双向认可,容易使本来就是非不分、观念不明的中学生更加惶惑,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遇到类似取舍难于做出正确的抉择。
审题立意:分析本材料,要抓住两个重点。
一个是“违背”规则,一个是对这种“违背”的看法。
文中明确指出了“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既然是“激烈争论”、“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可见,材料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边倒的倾向性,而是让我们见仁见智。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审题指导
审题立意指导
1、由各处风景不同,得出人生处处有风景。
(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处于人生的不同地 位,都可以有“风景”,都能感受生活的美 好,都能获得幸福。) 2、由有人说风景好看或没啥好看,得出人人 心中有不同的风景,风景在每个人的心中。 (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阶 段不同,学识修养不同等,见到同样的景象 时也会有不同的认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 峰”“淡妆浓抹总相宜”。) 3、谈实践,自己体验:由从山脚之景到峰顶 之景,得出人生风景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审题立意指导
1、细节决定成败。
2、要为他人着想。
3、公德意识不能缺失。
15.湖北卷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
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 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 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审题立意指导
谈创新与坚守,或是谈合作共赢。
1、赞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
要勇于创新。
2、反对:演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创
新要以坚守本分为原则。13.四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
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
审题立意指导
1、奋斗不会在大学门口终止。
2、永远保持积极探索的精神,不断奋斗,
审题立意指导
取得成功。 3、人生就是一场战斗,必须生无所息, 奋斗不止。 4、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留下深 深的脚印。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解析与范文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解析与范文【高考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
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审题立意】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胸怀、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见识……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所以,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
可见,这则作文材料在立意上应强调的是心态、胸怀、眼光和见识,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就能审出什么中心来。
如果审题立意放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窗子的作用,改革开放等则偏离了题意。
【佳作欣赏】心窗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里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副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
有人看到的是闹,有的人看到的是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打开你的心窗若你只看到吝啬与奸诈,你的身心便备受煎熬;打开你的心窗若你只看到虚伪与狭隘,你将会迷失自我,丢掉自己的纯真;打开你的心窗若你只看到欺骗与虚度,你将会深陷囹圄;观望天空的那一抹独白……若你的心窗开错了方向,终将使你渐失人生的价值。
陆小曼,上世纪二十年代火树银花般的女子,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位注重奢华享乐颓废放荡的女子,是她将自己的最爱推向了死亡,任由自己憔悴,摧毁了自己半世的幸福。
大概是因为她的心窗开错了方向吧!她的心窗想着奢华享乐、颓废放荡而打开,葬送了她的纯真,换来半世寂寞。
伊人远去,铅华尽洗,陆小曼那一抹奢华的背影最终消失于人们的视线、耳边、口唇之间。
而同处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女子却活出了自己别样的人生。
她,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同时也是位诗人。
她的心窗开向了由理想有目标的方向。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
六、[2014·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 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 的信念。 第一则小材料是说与其他任何事物相比,“只有青春是 不朽的”的观点;第二则小材料是否定青年人“青春不会老” 的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 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 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 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考生审题立意的一把钥匙。侧重于从
“心”与“风景”的关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立意:从材料来看,“心”
可以是“为人民服务之心”“为他人所不为之心”“持之以恒之心”“坚定 顽强之心”“奋发图强之心”“改天换地之心”……;“风景”可以是“美 丽乡村的风景”“社会的进步”“人生的蜕变”“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也 可以从怎样才有美丽的风景角度切入:唯有让心安放在需要的地方,才有美 丽的风景;唯有内心专一、执着、锲而不舍,才有美丽的风景;唯有内心不 畏惧坎坷,才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 • • • •
• • •
立意: 1. 人生处处有风景,要发现生活中的美。 2. 景由心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判断,要靠自己的 眼睛观察,自己看到的才是最真实可靠的。 4. 生活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过程中 感受美好,也可以收获幸福。 当然也可立意为: 1.正确地听取他人的意见。 2.攀登的目标一旦确定,就应咬定目标不 动摇,坚持到底,因为绝美的风景在顶峰。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天津课标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精要解题】面对2014年天津卷的这个写作题目给出的材料,我们不由会想到1999年全国高考卷的写作题目: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
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
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
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
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这两则写作题目给出的材料很相似:一则贮存移植记忆,一则贮存提取知识。
都出自幻想,都关系到人的思想和思维。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既然如此相似,那么,十五年前考场写作的教训和经验就特别值得记取。
当年重要的教训是,考生被材料的表面内容羁绊。
作文审题-2014山东卷
论 点
① 心态决定结果。 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什么样的人
生。
② 乐对人生。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以乐观的心态 对待人生,你将收获幸福,享受人生;否则,等待你的将 是无尽的困苦和意料之中的失败。
③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角 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这告诉我们凡事没有绝对 的标准答案,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周围的人、事。
总之,“审题”要求我们把材料读懂、读透,这样才 能准确立论。 审 题
审
题
分析材料,进行审题,是写作的前提。
材料提到,窗户外边的风景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人 却看到不同的风景,有的看到雅、静,有的看到俗、闹。
正如无门慧开禅师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 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由 看风景的人的出发点、观察目的、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 心中有雅、静,就能看到风景中雅、静的一面;心中有俗、 闹,就能看到风景中俗、闹的一面。 可见,关键因素不是客观的风景,而是观察者的主观 心理。这也就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
“抓关键词法”,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画出 “关键 词”,可能这些关键词就提示了所写文章的论点。
审 题
“总体认知法”,把材料分层,分析出各层的意义, 然后把各层的意义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旨, 也就是弄明白: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构思
立意 “引申法”,有的作文材料除具有表面意义外,还 具有象征义、隐含义,对此要仔细搜寻出材料背后的引申 义,然后立论。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 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窗户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 就可以看到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 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 人看到的是静……
2014年山东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例文
2014年山东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例文(本材料根据多位一线阅卷老师的阅卷体会整合而成)2014/10/11【文题回放】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定位与解读】一、主体,二、客体,三、窗子。
核心内涵:此材料作文最为核心信息是把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主体”是如何看待“客体”这个客观世界的,并能揭示产生不同认知的原因。
因此,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认知就成为审题的重中之重。
【标准与细则】Ⅰ等(60—53分):符合题意。
需同时满足两条标准:一是,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幅画,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或内涵;二是,看到意义或内涵后能揭示其不同的原因,并用实际行动改变“图画”。
例如:寂静,长吟,灯火阑珊,有人看到的是寂寞,而钱钟书看到的是淡泊的宁静。
荆棘、芍药、冷雨纷纷,有人看到的是“幽林冷雨一身孤”,而李白看到的是“肯信明年别有春”“明伴春色倍还人”;孤鹏、大雁、有人看到的是悲哀,而易安居士却吟唱“九万里风鹏正举”,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心,则画上不同的颜色,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生活可以阴暗彷徨,也可以明朗欢乐,这都取决于我们的心。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Ⅱ等(52—42分):题意有不同程度的偏离(1)过分注重内在的心态和修养,只谈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忽略了“图画”;(2)仅仅写出了不同人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有人看到了静,有人看到了乐观、坚强、责任、爱心……(3)对“窗子”理解错误,将“窗子”主体化;比如坚强的窗子、拼搏的窗子、善良的窗子等等;(4)以选择行动为主,谈选择行动,即“怎么做”,而忽视理解判断,没有对图画的感知。
Ⅲ等(41—31分):题意出现较大偏离(1)大谈如何对待挫折、磨难,忽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客体”主观化,用心灵世界代替窗外的客观世界;(3)打开窗子看世界;(4)打破窗子,冲出束缚;(5)选择不同的“窗子”,无限扩大“窗子”的作用。
作文范文之2014年全国2卷作文解析
2014年全国2卷作文解析【篇一:2014年新课标全国ii卷优秀作文欣赏】2014年新课标全国ii卷优秀作文欣赏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不要让爱成为成长之“碍”(横向展开)2014年吉林一考生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竟然将要被依法惩处,太有点不近人情了吧,但是自然保护区就这样警示人们的。
不要以为这又是什么霸王条款、强权规定,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给野生动物喂食,容易使它们丧失自我生存的能力。
因为爱,我们为胡杨树苗施以充足的水分,它们却在风沙中夭折;因为爱,我们替破茧的蝴蝶剪开束缚,蝴蝶却再也无法飞起。
爱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成生命成长的“碍”,辩证法就是如此的无情。
(比喻)想到,“爱”的甘泉滋养了胡杨的根系,阻碍了它向更深处延伸,最终经不住一场风沙的考验。
当下,每到大学报名季,最壮观的风景线竟是家长,他们手提肩扛,大汗淋漓,身旁站着轻装上阵、自在悠闲的孩子。
是什么助长了学生们的惰性,削弱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归根结底是父母平日无微不至的呵护吧。
爱是有原则的包容,“碍”是无原则的放纵。
“我爸是李刚”,还记得那刺耳的名言吗?母亲来机场接自己,他却把利刃刺向母亲的胸膛,还记得这残忍的一幕吗?上最好的学校,开最好的车,结果小小少年就到了最不该去的地方——劳教所和监狱,还记得著名歌唱家之子李某某的故事吗?如果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严加教育,向他们灌输道德和法律观念,而非过分地纵容溺爱他们,尽其所能地满足他们一切要求,试想,还会有后来的这些悲剧吗?而当我们翻开《傅雷家书》,读到一句句温情的叮嘱、恳切的教诲和略显严厉的批评,我们知道傅家杰出的后代之所以杰出了。
2014年高考作文点评、立意分析
• 写作范例C 教师下水文 • 茫茫大雪中北美的野狼跋涉千里紧紧跟在驯鹿后面 • 茂密深林里亚洲的老虎躲在草丛里耽耽虎视这前方的梅 花鹿 • 炎炎烈日下非洲的狮子悄悄接近丝毫没有察觉的危险的 斑马 • 动物园里 “开饭了”,野狼懒洋洋的走过来 • 活的母鸡被扔入虎园,老虎吓得抱头虎串 • 一个山羊把狮子追的到处乱跑 • 这就是野生世界的动物和人类饲养下的动物的区别 当 狼不在月夜草原下嚎叫,当虎不在深山老林里虎啸生风, 当狮子不在非洲大陆狮霸一方,当他们被人们关进笼子,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时,他们失去了觅食的能 力,假如有一天他们有幸重回大自然,等待他们的只有 死亡?
• 福建卷:空谷 •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 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 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 • • • •
分析 观点寓意型 同样的空谷,不同人看法却不一致 悬崖是危境, 栈道吊桥是生机和美好 同样的处境,我们该用什么眼光看世界 乐 观还是悲观 危险还是机遇 • 立意:你该用什么眼光看世界
• 中国的父母你们要为孩子操心到什么时候? • 中国的孩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 我们的父母啊,不要在圈养孩子了,把他们放生到社 会中去,放他自己搏击风浪,让他们游泳时呛几口水, 爬坡时跌几个跟头,他们会成熟起来,他们会坚强起 来。 • 我们的孩子们啊,你高中下晚自习是爸妈来接吗?大 胆对他们说,不用!我已长大! • 我们的孩子们啊,你大一新生是是父母陪伴去吗?大 胆地对他们说,不用!我已长大! • 我们的家长们啊,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让他们成为 动物园里的动物,用你的爱做成的牢笼钳制了他们, 放手吧。 • 海阔让他们越,天高任他们飞
•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 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 你又是不自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审题角度 • 1.人的命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对
待命运的态度决定的。(第一观点) • 2.逆境出人才(第二观点) • 3.细节决定成败(错误观点) • 命题 • (跑题)创造 一念之间 选择 • (偏题)学会追随 • (合题)态度决定命运 • (切题)环境与命运 逆风飞翔(形象,有诗意) • (好题)人生态度决定欣慰地笑了。
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
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 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你根据材 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 立意
• 1、磨炼出美丽(切题) • 学会帮助(偏题) • 人要有爱心(跑题) • 2、好题目 • 《铁不炼不成钢 》 • 《玉不琢,不成器》 • 《艰辛的磨难是美丽的开始》 • 《出蛹的艰辛换来飞翔的自由》
一个豪迈凛然的大汉如此,一个满腹才情,细腻柔婉的女子易 安亦然。命途多舛,不是只有低头黯然神伤。易安,曾高吟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的易安是绝不 会被命运淹没的。丧夫之痛,南渡之痛,怎打垮一个如此追求 完美的女性?她于是撰写《金石录》,完成与明诚共赴的事业; 她于编订《漱玉词》,留传篇篇才思涌动的佳作。不是谁都会 对环境称臣,不是谁都必须匍匐在命运的脚下苟延残喘,不见 天日。易安绝美的一笔,棒喝弄人的逆境,飞升令人仰仰视的 佳境。
人生须自己照亮,命运须自己把握。
没有难以跨过艰苦环境的天才,只有跨不过多舛命途的庸人。 天才和庸人,历史荡涤尘埃,只有一个永生,你要做哪一个?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
蝶从蛹茧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
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在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
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茧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
人生须自己照亮
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一个强者前进的步履,因为他们是强者,他 们用自己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异于众人的高度照亮 自己的人生。人生这幅绝美的卷轴画,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逆境不足畏,心态成高格。艰难困苦之境,不是谁都必须向命 运俯首称臣。我们要选择跨越它,跨越这色厉内荏的阻挡我们 前进的家伙。“苦难对于愚者必是不可逾越的绊脚石,对于智 者何尝不是通向远方的垫脚石?”一如东坡苏州黄州何处非子 之乐土?一贬再贬,曳杖声依然铿锵!为官为民,他没有循规 蹈矩,他循着文学之流,一直寻到汨罗江,寻到灵动不羁的篇 章,书写辉煌,成就一代文豪的佳话。环境之苦焉能扼我咽喉, 我心中自有大江东去,滚滚波涛,壮阔地奔流向前。东坡跟随 着自己的心,直追逐到汨罗江畔去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一簑烟雨任平生”“我一生之至乐在为文时”,东 坡的成就绝非环境所利,绝非依前人而成。
《磨炼出美丽》提纲
• 第一部分: • 开门见山 提出中心观点:磨炼出美丽 • 第二部分:建立分论点 • 1、磨炼需要勇气 举例(香菱学诗、爱迪生电灯丝的试用
过程) • 2、磨炼练就勇敢 举例(小鹰的飞翔练习、王献之练书法) • 3、磨炼铸就成功 举例(蝴蝶的化蛹成蝶、司马迁写作
《史记》的意志磨炼) •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 第三部分:结论: • 磨炼出美丽 (在磨炼中拥有勇气,拥有意志,有勇气就会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解析
“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者的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 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面对高考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 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那无论行进中如 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
审题三忌: 一、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 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 三、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 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 其中一个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酒瘾,靠偷窃和 勒索为生,后来因故意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 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为何同样环境熏陶下的兄弟俩,命运截然不同 呢?!与人们问起其中的原因时,两人的答案竟然 是相同的:“碰上了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 办法呢?”
所给材料的意旨。忌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立意作文。 2.筛选性原则 所谓筛选性原则,即命题人所给的材料有几个不同的审题立意
角度,在写作时,要对不同角度的立意进行筛选,选取自己占有材料 丰富、见解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去写。
3.创新性原则 所谓创新性原则,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有不同于一般考 生的见解,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维,发表新见解。 但创新不可脱离原材料,观点要能自圆其说,否则,立意就偏离题意 了。
须依赖自己的不屈,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飞升,日臻佳境。莫 道命途多舛,天下伟岸之人必定从中奋起。聂绀弩,始终怀着 坦荡纯白的心,经历一段黑漆漆的岁月,仍满腔光明。“我将 狂笑我将哭”,面对黑漆漆的岁月带来的隐痛,身体上的或心 灵上的,丝毫未改他坦荡的创作,一如他坦荡的心。环境又怎 样,他有一颗照亮人生的心。
写作提纲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 第一部分:提出文章观点 • 人的命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决定
的。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 第二部分:论证 • 正面论证: • 越王勾践身受国耻,在简陋的屋舍中奋发苦读病书,在艰难
的条件下蒙受耻辱,环境可谓差矣,但他却能够卧薪尝胆, 知耻而后勇,在困苦中实现他灭吴复国之霸业。 • 反面论证: • 西汉文学家贾谊先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但他 在逆境中不善于“处穷”,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终忧 愤成疾,33岁英年早逝。 • 第三部分:得出文章结论 • 环境是客观的,它只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而决定我们人生命 运的是我们的人生态度,态度决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