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一节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没有 听觉 。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 物和非生物。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营养方式的 不同,即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 养分,动物要摄取食物获得营养 。
第二节 细胞
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 •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细胞质:生命活 动的场所。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 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液泡:里面 的液体叫细胞液(内含有味道、气味相关 的各种物质)
V2 V1
盐水密度的测量 ①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 积为V;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 m1 m 2 (4)计算ρ盐水=
V
注:如果不注意实验步骤,则很容易出现偏大或偏 小的结果。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1.热传递规律:热能(也称热量或内能)从高温物体传 递给低温物体,直至温度相等。 2.热量:一个物体吸收的那部分热能或放出的那部分热 能,叫热量。即一个物体热能的改变量,就是热量。用 符号Q表示。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1KJ=1000J 3. 公式:C=Q/mΔt 4.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物质,温度每升高(或下降)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的符号:C,单位:焦/千克· ℃。 5.水是自然界中比热最大的常见物质。所以一般用水作 冷却剂。 6.比热越大,升温降温越慢;比热越小,升温降温越快。 所以内陆的温差比沿海要大。
无脊椎动物包括:(举一代表动物); • 原生动物 ,如 草履虫、变形虫; • 线形动物 ,如 蛔虫、饶虫 ; • 节肢动物 ,如 蝴蝶、螃蟹 ; • 环节动物 ,如 蚯蚓 ; • 扁形动物 ,如 涡虫、血吸虫 ; • 腔肠动物 ,如 水母 ; • 棘皮动物 ,如 海星 ; • 软体动物 ,如 蛤、蜗牛 。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1、界门纲目科属种。对生物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 二歧分类法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 的相同点就越少;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 间的相同点就越多。 3、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 脊椎动物 和 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 鱼 类、 爬行 类、 两栖类、鸟 类和 哺乳 类。 4、两栖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幼体用鳃呼吸、成 体用肺呼吸 ;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胎生、 哺乳 。五大类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鸟类 和哺乳类。只有 哺乳类 是胎生的,其他都是卵 生的
12.物体难以被压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物体难对被拉断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其大小与分 子间的距离有关,当距离增加时斥力和引 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多,故表现出 很强的引力;当距离减小时斥和引力同时 增加,但斥力增加得多,故表现出很强的 斥力。 13.两个铅柱被粘合在一起很难被拉开,证 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上方,要移 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上方移。 (2)使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视线盯牢物镜。 (3)低倍镜换高倍镜。不能 “调节粗准焦螺旋” (4)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变暗, 细胞数目会变少,体积变大。 •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先滴清水最后用红墨水染色。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先滴生理盐水,最后用亚 甲基蓝染色。 •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 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
• 3.密度的单位。国际主单位是 千克/米3 , • 4.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有一定的数值,它反映 了物质的一种 特性 ,跟该物质的质量 、体积 、 形状 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只要温度 (及压强等)不变,其密度值是不变的。(如: 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 但要注意气体的密度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如一钢 瓶氧气(内全为气态)用去一半,则剩余氧气的密度 为原来的一半。(因为当钢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 半时,其体积不变 )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微粒。但也有许 多物质是由 原子 或 离子 等微粒构成的。 2.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1) 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这种 运动称为热运动); (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 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9、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 、食道、胃、小肠、 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 肝脏、肠腺、胰腺。肝脏分泌胆汁 。人体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10、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 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植物体。 •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4.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了 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很大,而液体和固体中分子间的间隙 较小。 5.扩散: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进入到分子的空隙中 的现象。扩散现象证明了: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 二是 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 闻到花香是香味分子扩散造成的,可证明分子在热运动, 但飞舞的雪花、飘扬的灰尘、掉落的树叶等都是物体, 它们本身不是分子,因而这些现象都不是扩散现象,都 不能证明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的条件: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在运动。 扩散的快慢:分子空隙大小,分子热运动程度(温度)。
二、常见物质的密度表
1.密度表中,除水蒸气外,其他气体都是在0℃、1 标准大气压下所测定的数值。 2.从表中可以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 一般地说,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气 体比它们小1000倍左右
四、测定密度的实验过程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1)小石 块密度的测量。①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石块的 质量m; ②选择合适量筒,将小石块用细线绑住, 往量筒倒人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1,然后小 心将小石块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没),读出 此时水的体积V2; m ③计算ρ石=
8.观察较大物质分子的器材是 扫描电子显 微镜,观察细胞的仪是 普通光学显微镜 。 9.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 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态水中的要 大 。但 绝大多数物质的固态比液态空隙要小。 10.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11.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一长段时间后, 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扩散现象, 它既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也 说明了固体分子也在热运动。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火山、地震和泥石流。泥石 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
• 三类岩石的成因与特征 • 岩浆岩 :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 的, 有明显的矿物质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如花 岗岩、玄武岩。 • 沉积岩 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 成的,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这是区别于其它 两种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有明显的砂粒或砾石。如 石灰岩、砂岩 、页岩、砾岩) • 变质岩 是地壳中已生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 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 成, 常有片状的结构。如大理岩(石灰岩变质形成) 板岩(页岩变质) • 4.岩石的应用: (1)优质建筑材料;(2)工艺品材 料;(3)形成各种矿产资源
•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1、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受 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 和分化的结果。 • 2、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 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去。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如果是单细胞 生物还意味着生物个体的增加) • 3、细胞生长。 • 4、细胞分化。结果是形成多种组织。 • 5、用橡皮泥分裂来模拟受精卵分裂的方法是模 拟实验法。用图来表示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 方法是模型法。
• 6、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 7、皮肤由外到内分 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 三层,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 • 皮肤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在真皮内,如果损伤皮肤 导致出血或感觉疼痛,则必须是伤到了 真皮 。 • 8、器官是由许多种 组织 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 起,具有一定 功能 的结构。 •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 实、种子(生殖器官)。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复习
• 实验和观察 •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 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 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 (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 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 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 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 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 裂。
•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 1、一切物体都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体所 含物质的多少叫 质量 。 • 2、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量值会偏小。 • 砝码磨损质量减小,测量值会偏大。 • 游码未归零就调平,测量值会偏大。 • 3、天平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在太空里 失重条件下无法使用。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一、密度的概念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计算公式: V (ρ与m、V无关), 公式中ρ表示 密度 ,m表示 质量 ,V表示 体积 。 对公式的理解 ①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 即:当ρ相同时,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②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或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③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 行比较的过程。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 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 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 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 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凹形最低处相 平。
温度的测量 •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 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 每一小格为l℃。 •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特点 优点 •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精确到0.1℃ 。 • 特别细的弯曲。 离开读数。 •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 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 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 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 要用灯帽盖灭。 •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 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 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 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 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 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 • 1、植物根据能否产生 种子 ,可分为 种子植物 和 无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根据 种子是否 有果皮包被 ,可分为 被子植物 和 裸子植物 。 (2)无种子植物中:根、茎、叶的分化情况, 可分为 蕨类、苔藓类、藻类。 • 2.五类植物是 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和被子植物 (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 • 3.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又 称绿色开花植物。 • 珙桐(被子植物)和沙椤(蕨类植物)。
•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 的家族。有一层 外骨骼 ,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
• 蜘蛛8条腿,无翅,不是昆虫。 • 豚类(鲸、海豚、河豚、白鳍豚) 海豹、海狗、海狮、海象、海牛(儒艮) 蝙蝠等 属于哺乳类 • 海马、鲨鱼等属于鱼类
• 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 • 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 性,也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最有效的措施 是设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