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收藏与散佚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 位进行还原的工作。 所谓“还原性”,就是力求全 面、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 不是主观地“创造”出一种模式。 这是辑佚最关键的地方。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辑佚就是对已经散佚的文献单 位进行还原的工作。 所谓“还原性”,就是力求全 面、真实地对原有模式的恢复,而 不是主观地“创造”出一种模式。 这是辑佚最关键的地方。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4)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 整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 列者劣。 此外,更当视原书价值何如, 若寻常一俚书佚
(二)辑佚方法 1 .辑佚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判定拟辑佚的文献是 否真佚。 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 参考文献目录。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清代: 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乾 隆时期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 集图书一万数千种,择其三千五百 种左右收入其中。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二.文献散亡的原因 (一)牛弘的论述
隋代牛弘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 中,谈及隋以前图书散亡的事件有五厄: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 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 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 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 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 之一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 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 “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 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 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 书之三厄”。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石渠 阁,萧何所造,……藏入关所得秦 之图籍”。 又:“天禄阁,藏典籍之所, 萧何所造”。 刘向、刘歆整理书籍。
第五章古典文献的散佚
古文献之外流
• 3. 莫高窟敦煌文献 • 是指北宋末年西夏人征服敦煌时,千佛洞僧人留 下的晋至北宋初年大约有5万多卷的,内容以宗 教为主,次为中古历代官府文书与文物。直到 1900年5月26日,封闭了数百年的藏经洞才被道 士王圆禄发现。 • 据最新资料显示敦煌藏经洞文献总共约50000件 ,流失海外的大约为40000件。据统计分别收藏 在英国国家图书馆和印度国家博物馆10000余件 ;法国国家图书馆和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5000多 件;日本各公私藏家约400件;俄罗斯科学院东 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艾尔米塔博物馆19000 多件。除去清政府收交给今北京图书馆10000件 各地收藏千件以外。
散佚
• 16、太平天国起义 • 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全被毁。杭州文澜阁《 四库》流入书肆,幸为丁申、丁丙兄弟抢救。 • 17、八国联军入侵 • 1900年,破坏翰林院,①《永乐大典》多被焚烧 。或代替砖块铺路,垫炮。②《四库》底本及四 库存目书原本(含孤本)皆毁。 • 18、日军侵华 • 1932年1月29日,日军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2月 1日,焚烧东方图书馆(藏书量当时居全国首位 。第三层为涵芬楼,藏善本),毁书46万馀册。
古文献之外流
• 英国:斯坦因对吐鲁番古墓进行历时19年的四次 滥掘。1900年来到新疆的和阗、尼雅,盗去一些 A. D. 1——3世纪的文书文物,其中有8封用粟 特语写成的书信,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字纸,还有 一些简牍和羊皮文书。1906年,他第二次到新疆 ,在尼雅发现了一个古代官邸遗址,其中有文书 架和排列整齐的木简、账簿等文书,还在玉门关 附近的驿站遗址挖出了300多片木简。1913年, 斯坦因第三次来华,又到敦煌、黑城子、济木萨 古城盗掘。1914年11月,转到吐鲁番,这一次他 共盗得182箱文书、碑碣、墓志、壁画、雕塑等 。1915年2月,他雇用50匹骆驼,派人押运至印 度。1930年,他第四次来华,但在我文化界的抗 议下,国民政府将他驱逐出境,盗窃未遂。斯坦 因所盗文书、经卷、文物绝大部分收藏于大英博 物馆,小部分收藏于印度国立博物馆。
教学课件:第四章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汇编
• 引言 • 文献收藏的历史与重要性 • 文献散佚的原因与影响 • 文献收藏与散佚的案例分析 • 如何保护文献,防止散佚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文献是记录和传播知识的 重要载体,而文献的收藏 与散佚则直接关系到知识 的传承和保护。
除了直接破坏,战争和政治因素还可能导致文献被禁或被销毁。在某些极权统治 下,与当局观点不符的文献可能被禁止传播和保存,甚至被销毁。这种行为不仅 造成文献的散佚,还威胁到学术自由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等,以及意外事件如图书馆建 筑失火、被水淹等,也是文献散佚的重要原因。这些事件往 往不可预测,一旦发生,大量文献可能遭受严重损失。
文献收藏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 产的关键手段,对于学术研究 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散佚的原因与影响
文献散佚的原因包括战争、自 然灾害、人为疏忽等,导致大 量珍贵文献流失,对学术研究 和历史文化传承造成不可估量 的损失。
文献收藏与散佚的历史演 变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文献收藏 与散佚情况的梳理,可以深入 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人 类文明进程。
网络收藏
各国政府纷纷建立国家图书馆,负责 收集、整理和保存本国的文献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在线 文献资源库和数字图书馆,方便用户 获取和利用文献。
学术图书馆
大学、研究机构等设立的图书馆,专 门收藏学术性文献,为学者提供研究 资料。
文献收藏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文化传承
文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收藏可以保护和传承文化
古代文献学中的重要文献收藏与保管
古代文献学中的重要文献收藏与保管古代文献学是关于古书籍和文献的研究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文献学研究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献的收藏与保管。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献学中的重要文献收藏与保管的方法和意义。
一、重要文献收藏的意义在古代文献学中,重要文献的收藏与保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有助于保护珍贵的古代文献,防止其丢失或毁损。
古代文献记录了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因此,保护文献就是保护我们的宝贵遗产。
其次,重要文献的收藏有助于研究者对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了解。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拓展我们的知识领域。
最后,收藏重要文献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文献的存在和传承,可以为后人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资源,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二、古代文献收藏与保管的常用方法在古代,文献的收藏与保管方式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编纂整理:这是古代文献收藏的常用方式之一。
古代的学者和爱好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零散的文献整理成册,并进行编纂。
比如,纂修《四库全书》就是一项重大的收藏整理工程。
2. 包裹封存:在文献收藏中,包裹封存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包裹封存,文献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防止受到虫蛀、湿气或其他自然因素的侵害。
在古代,一些珍贵的文献经常被封存在匾额、盒子或其他专门的容器中。
3. 建立图书馆:建立图书馆是一种常见的文献收藏方式。
图书馆不仅提供了文献的收藏与保管场所,还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方便。
古代的图书馆如敦煌莫高窟、秦始皇的焚书坑等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4. 藏书楼:在古代,一些重要的文献收藏组织被称为“藏书楼”。
这些藏书楼不仅拥有大量文献,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文献的保管和整理。
藏书楼成为古代文献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场所。
5. 摹录翻刻:古代的文献收藏者,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献,通常会进行摹录和翻刻。
他们会用毛笔和薄纸,将原始文献逐字逐句地摹写下来,制作成副本,并在原始文献上进行标注和修补。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三、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 1、编辑性辑佚 • 2、辑存性辑佚 • 3、辑复性辑佚 • 4、辑证性辑佚 • 5、辑增性辑佚 • 6、辑合性辑佚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自学)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至迟在汉代已出现 宋代辑佚方法基本确立 宋代 南宋王应麟 元代 陶宗仪《说郛》 明代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历代文 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清代 王谟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 王仁俊 当代 王国维 鲁迅 郭绍虞 王重民 唐圭璋 逯钦立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注》《东观汉 纪校注》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一、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近人刘咸炘(xì n)说:“辑书,非易事也。非 通校雠、精目录,则讹外百出。”他早年 写过一部《辑佚书纠谬》,书中郑重地指 出了过去辑佚书存在着四大弊病:第一是 漏。第二是滥又分二端:1、臆断,2、非 本书文。第三是误。又分二端:1、不审时 代,2、据误本俗本。第四是陋。又分三端: 1、不审体例,2、不考源流,3、臆定次序。
• 4、字书。
• 字书多引群书以训诂解说,故也是辑佚必采之书。 以《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字书为 大宗,以辑前人的文字、训诂、音韵之书。
• 5、杂抄及笔记资料。
• 古人杂抄颇类今读书笔记,所抄者多有后 世亡佚之书,辑佚资料于杂抄中也颇丰。
• 以上五个方面是清人辑佚古书的主要 文献来源。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有类书、子书、史书、文集以及义疏、 注释等诸多内容。总之,一切征引过 佚书章节语句的材料均可加以利用。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古文献(文物价值)大多收藏在公共图书馆(主要)、博物馆、高校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归属中央文化部管理博物馆归属国家文物局管理高校图书馆归属教育部管理过去藏书家靠买书积累古书。
现在古书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了。
五经:儒家五圣经,《周易》《尚书》《春秋》《仪礼》《诗经》传说中的文献:《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古代的著述绝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
民间藏书较官府发达。
古书版本流传:唐五代流传下来的很少,宋版比较多,主要是南宋。
敦煌定本也有流传。
书种子:一种版本的书,可以产生新的书。
(抄写,影印)传递,薪火相传。
元:覆宋本明后期:影宋抄清:翻宋本大戴礼记:现在最早的版本是元代的。
民国影印,质量较差。
那时规模较小,因为没钱。
现在可以大规模复印,但收藏单位怕他们印了用来赚钱,不允许印。
复印技术也提升了,对古书的伤害也变得最小。
零边距扫描仪。
冷光的不会烤伤书,也用用玻璃压,把书压坏。
历代官府的藏书情况有了书,就有书的收藏,但不一定会记载下来。
(最早的书:甲骨文)周朝藏书情况见于记载最早的收藏情况是《周礼》史官:掌管文化事业。
《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
郑众注:志谓记也,《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也。
《周礼·春官》:外史掌书外令(对外法令),掌四方之志(方:国家,四方比邦国更远的地方),掌三皇五帝之书(古书)。
《周礼·春官》: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留副,复制副本)。
明清第一档案馆北京民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民国人物大辞典》)档案:古来有之。
《周礼》:成书时间可能在战国。
不是一时之书,不是一人所作,但他的职官制度不是凭空捏造的,记载的也不一定是周代的制度,一般认为他是记载了理想的制度。
但引用时也不避免引用他,因为资料缺少,而《周礼》是先秦之书。
4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分析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 一、历代官府文献收藏概况 • 《左传·僖公五年》里有“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 孔达疏曰:“以勋受封,必有盟要(约),其辞当藏于司 盟之府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曰:“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 明堂石室金匮(即方柜)玉版图籍散乱”。 • 《汉书·高帝记下》则说:“丹书铁契,金匮石室”。
• • • • • • • •
• •
“隋开皇之盛极矣,未几皆烬于广陵。” 六厄:隋末大乱 七厄:安史之乱 “唐开元之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 八厄:黄巢之乱 “肃、代二宗,存加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 然。” 九厄:靖康之难 “宋世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 真之祸成矣。” 十厄:金军入临安 “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而蒙古之师至 矣。”
• 到了唐代,图书馆仍以石室相称。颜师古注 曰:“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 唐代还设立崇文院,作为专门藏书的地方。 崇文院设学士若干人,为太子属宫。 • 宋朝,宋太宗在崇文院建造秘阁,收藏史馆。 • 宋代,皇室藏书和私人藏书都有较大发展。 皇室有 “秘阁”、 “龙图阁”等,民间私 人藏书有著名的四大书院。
• 一、历史文献的散佚: • (一)有形的摧毁: • 《隋书· 牛弘传》记隋秘书监牛弘在开皇初 曾上书请开献书之路,总结了隋以前文献所 遭受的“五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补论“十 厄”:
一厄:始皇焚书 “秦始皇下令焚書,三代墳籍,掃地以盡。” 二厄:赤眉入关 “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中图书,并纵焚烬。” 三厄:董卓移都 四厄:石冰之乱 “属刘(曜)、石(勒)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 从而失坠。” • 五厄:魏师入郢 • “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 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因江表图书尽萃于 绎矣。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
中国历代文献聚散合佚的规律
中国历代文献聚散合佚的规律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历代古籍的生聚总是与流散相始终。
早在春秋末年,孔子就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的“文献”包括历史记载和当时贤者,因为这两方面的“不足”,他无法用杞和宋来证明他对夏礼、殷礼的认识和解释,于是发出了“文献不足征”的感叹。
书有散佚,自古如此,其原因难以缕述,现分析如下:一、有形的摧毁1.古籍的政治浩劫。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古籍的聚散与政治动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古籍就生就存;相反,政治动荡,文化萧条,古籍就亡就散。
统治阶级的暴力禁毁,是古籍文献损毁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不是一概地反对禁书,如,清代出现的部分小说戏曲作品,涉及内容淫秽、色情,通过查禁手段,遏止它们的流传,消除它们的影响,这是必要的。
但政府历代禁书的法令和实际操作,查禁作品的扩大化,手段和方式的残暴,以及因此而株连良民、坑害无辜的扰民事件,对社会发展是一种危害。
谶纬之书是对“经书”而言,它是起源于西汉的一种附会儒家经义混合神学的宗教迷信,对自然界某些偶然现象进行神秘化的解释,视其为天下改朝换代的决定原因。
在两汉之际,谶纬之书在学术界有同经史相等的影响,王莽好“符命”,光武则以谶纬兴起,遂盛行于东汉。
但谶纬之学说究其根本是子虚乌有之论,东汉时张衡即主张禁纬。
至南北朝时期,政权动荡,统治者以图谶之说扰乱人心为名,于是“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
谶纬之书其内容充满神学迷信色彩,但其中也记录了一些神话、天文、历法和科学技术成就,对后人的学术研究不无参考价值,但历经禁焚,其损失之惨不亚于秦之焚书。
秦始皇焚书只取民间收藏,政府所藏古籍则未焚,而六朝禁纬则不分官私皆焚之,诗书经秦火而犹存,谶纬历六朝而绝传。
2.古籍的战争浩劫。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始终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但旧王朝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战争也因此避免不了。
无论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其对物质的破坏,都是无法挽回的,历代古籍便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浅谈中国古文献散佚之原因
浅谈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摘要:中国用五千年的光阴沉淀了专属于华夏民族的文献,前人在总结中国历代文献散佚的原因时,提出过许多种“书厄论”以探究书厄的社会历史原因。
在其归结的原因中,人们大都强调了政治、战乱等对文献造成散佚的主要的外在原因,而对古文献散佚的内因很少提及甚至忽略。
陈登原先生在探讨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时,提出了“四厄说”,参考其“四厄说”我们可将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归结为外因与内因两方面。
其中外因是主要的,但内因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文献散佚外因内因正文:文献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五千年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源源不断地从民族根基之泉中喷涌而出,华夏文化被镌刻于历代文献之中,历代产生的文献不计其数,然而文献的产生与散佚总是相始相终。
陈登原先生在其文献学研究著作《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将我国古文献散佚之原因归结为四大方面,即所谓的“四厄说”: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聚散,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聚散,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聚散,受厄于藏弆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
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陈登原先生的“四厄说”既将中国历代文献散佚之原因归结为了两大类:内因和外因。
这里的内因是指文献的撰写者作者本身,和文献的保存者或流传者对文献散佚产生影响,其他的则划为外因。
“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聚散,受厄于藏弆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即为内因,“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聚散,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聚散”即为外因。
一、历代文献散佚的外因:历代文献散佚的外因应包括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两大块,所谓自然原因即是指火灾、水灾、虫蛀等,使得一些古籍残缺或亡佚了。
我们主要探讨与自然原因相对应的社会原因。
一是出于政治家的需要的禁毁。
即所谓的“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其聚散”:历代统治者用焚书、禁书、抽毁、改编等暴力方式,是导致书籍散佚、残缺、失真的原因之一,例如秦始皇的焚书。
二是兵燹战乱给图书带来的浩劫。
即所谓的“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其聚散”:历代兵燹及祸乱是图书散佚的罪魁祸首。
中国古代文献散佚原因
中国古代文献散佚原因摘要: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官府藏书和私人收藏都十分可观。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见到的古籍,仍然有七、八万种之多。
但是从历史记载的情形来看,亡佚的书籍的数目却也非常巨大。
本文就有些书籍的散失和亡佚的原因进行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古代文献散佚损毁中国古典文献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散失与损毁的情况也非常严重。
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序》中提到:“汉、隋、唐、宋之史俱有艺文志,然《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
”[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典籍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磨难,现在留下的只是一小部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复杂。
一.战争原因我大部分的朝代更迭都是以战争的方式进行的,每一次战乱造成的典籍毁坏与流失都是毁灭性的。
关于我国文献散佚的情况,《隋书·牛弘传》中总结为“五厄” [2],一是始皇焚书;二是东汉王莽之乱;三是孝献移都;四是西晋“八王之乱”;五是南北朝“侯景之乱”。
至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又增至“十厄”,“大业一也,天室二也,广明三也,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3] “十厄”就有“九厄”是由于战乱原因,这是我国古籍的损失,也是历史上一再重演的悲剧。
而其中《永乐大典》的遭遇则令人扼腕叹息。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的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一般估计,《永乐大典》的正本应毁与明亡之际。
嘉靖四十一年,曾由徐阶等人负责,抄了一部付本,称为“嘉靖付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火漫延到存放《永乐大典》的翰林院敬一亭。
战后《永乐大典》散落在废墟瓦砾之中,有的残骸为列强掠去,最后只余64册交由京师图书馆收藏。
一部旷世的文化典籍,就遭到了如此的厄运。
二.政治原因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经常在改朝换代之际对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思想进行打压查禁,好多书目就是在此时遭到厄运。
比如清朝统治者,为了泯灭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就曾多次下今销毁典籍。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
• • • • •
杨保彝: 江标:昔之连车而北者,安知不捆载而南? 杨敬夫:捻军 四经四史斋 《楹书隅录》
海源阁
• 瞿氏铁琴铜剑楼
• 瞿紹基—瞿镛—瞿秉渊—瞿启甲—瞿凤起
铁琴铜剑楼
皕宋楼
• 陆心源(1834—1894) • 专意著书,与古人争寻章摘句之乐, 不与今人竞奴颜婢膝之容 • 自问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中不负所学. • 《仪顾堂集》
•
《儒藏说》:官私之藏,著录亦不为不多, 然唯有久而不散者,则以藏之一地,不能藏于 天下;藏之一时,不能藏于万世也. 惟分布学官、书院、名山、古刹,又设 为经久之法,即偶有残缺,而彼此可以互备, 斯为上策.
•
钱 谦 益
钱谦益与柳如是
• 17.钱曾 • 18.黄丕烈 • 每于除夕,布列家藏宋版经史子集,以花 果名酒酬之.
第四章 文献的收 藏与散佚
一、官府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 • • • • • • • 参考书目: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 (一)官府文献的收藏 (二)历代官府文献的重大散佚 1.秦始皇焚书坑儒 2.西汉末年王莽之乱 3.东汉末年董卓之乱 4.西晋惠怀之乱 5.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 6.隋末唐初 • 7.安史之乱
7.赵明诚 李清照
•
《金石录后序》 每朔望谒告 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 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 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
•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 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 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 பைடு நூலகம்。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 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 患困穷,而志不屈。
• 《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古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新)-文档资料
官藏
▪ 8.魏晋南北朝 《隋书》经籍志:“魏氏代汉, 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 始制《中经》,(西晋)秘书监荀勖,又因《中 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 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 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 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 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 十五卷。”
一、官藏
▪ 1.夏代 《左傳》昭公六年:“夏有亂政而作 《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 作《九刑》。三辟之興,皆叔世也。”
▪ 2.商代 《尚书·多士》说:“惟尔知,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殷革夏命。”伪孔传:“言汝所亲知, 殷先世有册书典籍,说殷改夏王命制意。”
▪ 《呂氏春秋‧先識覽》:“殷內史向贄見紂之愈亂 迷惑也,于是載其圖法,出亡之周。”
▪ 共计59429卷。
官藏
▪ 13.元 元代藏书由秘书监管理。秘书监有秘书库。 据至正二年(元惠宗1342年)统计秘书库藏书, 共计2390部24008册,书画2008轴。
▪ 14.明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徐达等北伐元大都, “收秘书监图书”。永乐(明成祖年号)初年, 书藏文淵閣。永乐六年,《永乐大典》成,亦贮 阁中。
▪ “梁武敦悦诗书,下化其上,四境之内,家有文 史。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经籍,归 于江陵,大凡七万余卷。周师入郢,咸自焚之。 陈天嘉中,又更鸠集,考其篇目,遗阙尚多。”
官藏
▪ 《经籍志》:“其中原则战争相寻,干戈是务, 文教之盛,苻(前秦)、姚(后秦)而已。宋武 入关,收其图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
19081909年俄科兹洛夫探险队在黑水城遗址的一座佛塔中发现了摞得满满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全部运往圣彼得堡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和爱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的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的西夏文献造就了俄罗斯学者对西夏的研究
古典文献学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8
二、文獻散佚的原因 由於文獻散佚對人類文化的發展是極大的損失 , 因 此 , 我們有必要考察和了 解散佚的原因 , 其目 的 是 汲 取 歷史 經 驗教訓 , 盡 可能地保管 現存文獻 , 不讓文獻毀損於當代 。 ( 一 ) 政治 政治對文獻散佚的影響非常大 。 清乾隆年間 開 《 四 庫全書 》 館 , 借徵求文獻之名 , 行禁 毀文獻之實 。 晚明天啟 、 崇禎間士人及明遺民的 大量野史 、 筆記 、 文集被焚毀 。
圖 9 4
芸香草
13
【 本章參考文獻 】 陳登原 :《 古今典籍聚散考 》, 上海書店出 版社 , 1983 年版 。 張舜徽 :《 中國文獻學 》, 中州書畫社 , 1982 年版 。 徐雁 、 王燕均主編 :《 中國歷史藏書論著讀 本 》, 四川大學出版社 , 1990 年版 。 任繼愈主編 :《 中國藏書樓 》, 遼寧人民出 版社 , 2000 年版 。
22
陳列四 編列書籍 , 經爲一類 , 史爲一類 , 子爲一 類 , 集爲一類 , 叢書爲一類 , 其餘宋元舊刻 、 精校名 抄別爲一類 。 單本一二卷者 , 袖珍巾 箱 長不及五寸 , 大本過尺許者 , 以 別 櫥庋之 。 單本 、 小本之櫥 , 其中間以直格 , 寬窄不一 , 再間 以 橫格 , 高二三寸或四 五寸不等 。 橫格皆 用活板 , 以便隨時抽放 。 叢書類少者 , 一部占 一櫥 , 多者一部占二櫥 、 三櫥不等 。
25
校勘七 書不校勘 , 不如不讀 。 校勘之功 , 厥善有 八 : 習 靜養心 , 除煩斷欲 , 獨居無俚 , 萬慮 俱消 , 一善也 ; 有功古人 , 津逮後學 , 奇文 獨賞 , 疑竇忽開 , 二善也 ; 日 日 翻檢 , 不生 潮黴 , 蠹魚蛀蟲 , 應手拂去 , 三善也 ; 校成 一書 , 傳之後世 , 我之名 字 , 附驥以 行 , 四 善也 ; 中 年善忘 , 恒苦搜索 , 一經手校 , 可 閱數年 , 五善也 ; 典制名 物 , 記問日 增 , 類 事撰文 , 俯拾即是 , 六善也 ; 長夏破睡 , 嚴 冬禦寒 , 廢寢忘餐 , 難境易過 , 七善也 ; 校 書日 多 , 源流益習 , 出門採訪 , 如馬識途 , 八善也 。 26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 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 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 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 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 之一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 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 “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 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 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 书之三厄”。
元代: 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 管理。 秘书监有秘书库,至正二年统计 秘书库藏书,合计书2390部24008册, 书画2008轴。 另有翰林国史院、弘文院、集贤 殿亦各有藏书。
第六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明代: 明代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 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钞本十 七”(《明史· 艺文志》)。 正统间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 著录图书 7292部 43200册。反映明代 北京皇家藏书全盛时的数量。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 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 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 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 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 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及周 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 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二)胡应麟的论述 明代胡应麟在所撰《论历代书 籍存亡》一文中,说“牛弘所论五 厄,皆六代以前事”,指出“书逢 六朝之后,复有五厄”。他所论的 “五厄”是: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散亡与辑佚
“牛氏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 之盛极矣,未几而烬于广陵。唐开元之 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 洊如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 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 真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 而蒙古之师至矣。然则六朝之后,复有 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 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经籍会通》)
古代的私人藏书古籍的散佚
四家共藏书66万卷,占全国总藏书量的28%,不可谓 不多。
铁琴铜剑楼
海源阁
私家藏书的总体特征
一、私家藏书是所有藏书系统中发展最快、
规模最大的系统,时代越后,藏书家数量越多,藏
书规模越大。藏书总量与朝廷藏书相比越来越占压
倒优势。私家藏书构成了我国古代藏书的基础。
韦述曾任史官20年,藏书达2万卷,黄墨精 谨,胜于国家图书,古器图谱多所具备。安 史之乱时,韦述独抱国史藏于南山。
宋代的私人藏书,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个人 藏书量多达数万卷以上。周密《齐东野语》 中,举述宋代大藏书家达28家之多。
如北宋藏书家王钦臣,性嗜古书,深得欧阳 修器重。他藏书数万卷,皆手自校雠,世称 善本。徐度《却扫编》谓:“予所见藏书之 富者,莫如南都王仲至侍郎家,其目至四万 三千卷;而类书之卷帙浩博,如《太平广记》 之类,皆不在其间。”
4、北宋图书,一盛于庆历(1041-1045 年),再盛于宣和(1119-1125年),而毁 于“靖康之灾”(1126年)
公元1126年,金陷汴京,“即取秘书录”。 次年,金朝扣压宋钦宗为人质,索取北宋全部 藏书及印版。两个月后,宋援军云集京师,金 军仓皇北还,“秘阁图书,狼籍泥中,书史以 来……未有如今日之甚”,此为书厄之九。
2、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毁于天宝年间 的“安史之乱”(755年)。
开元藏书,至安、史之乱,一朝倾复。史称 “禄山之乱,两都复灭,乾元旧籍,亡散殆 尽。”又说:“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 此为书厄之七。
3、唐代后期之聚书与唐末战乱
安、史乱后,唐政府极力重建政府典藏。唐代宗 时,以千钱购书一卷,并设立拾遗使到江南寻访 图书。唐文宗时,“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到 公元836年,聚书又达56476卷。但不过4年后, 黄巢领导的农民军攻破长安,兵火之中,“内库 烧为锦绣灰”。此次聚书,又成虚话。此为书厄 之八。
浅析古代文献的散佚以及文献载体演变——张玺
浅析古代文献的散佚以及文献载体演变摘要: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朝代的变化,在众多诱因的影响下,大量的文献散佚、失传。
“有幸”得以传承的文献也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被各种新兴的载体承载着。
这一失一传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经过了一次次淬炼,伤痕累累又熠熠生辉。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献载体,古代文献,文献散佚,传承——记录、保存和传播文献的物质载体称为文献载体。
我国古代的文献载体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经历了甲骨、金、石、竹木、帛、纸,这些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起着保存、传播和发展文化等重要作用。
可是现在的文献载体则出现新的形式:胶卷、磁带、光盘、电子文献等。
散佚——中华文化之发源数千年,甲骨文之后人们所记录之文献渐渐增加。
但是西汉钱,人们还没有对图书进行统计。
西汉之前的散佚的文化今天已经不得而知。
因此本文只讨论西汉之后之文献散佚。
在西汉之前,主要有一下几种传承形式。
一、甲骨,指龟甲和兽骨。
商周两代用甲骨刻记占卜的文字。
卜辞所涉及的内容分为四大类:第一类,阶级和国家;第二类,社会生产;第三类,科学文化;第四类,其他。
二十二小类: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和刑罚,战争,方域,贡纳,农业,渔猎和畜牧,手工业,商业和交通,天文和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吉凶梦幻,卜法,文字,其他。
同时它是象形文字,又保存了我国早期的象形文字,是研究古文字的宝库。
二、金文主要是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包括一些别的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
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为最多。
主要形式如下:1、礼器:统称为尊彝,或彝器。
主要有鼎、尊等。
礼器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及随葬。
其次为诸侯旅行奠告之用。
再次,则为陪嫁之物。
2、乐器:有钟、鼓、铙等。
礼器、乐器既用于祭祀有用于宴享,有用于陪葬。
乐器还用于征战。
3、兵器:主要有戈、矛、剑等。
4、农器:有锄、铲等。
5、度量衡:权、量,衡等。
6、钱币:布、刀、圆币等。
7、符玺:符,发兵用,分为两半,如虎符。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四章
天禄阁—中国最早的图书馆 相传为萧何造。(旧址)
汉建麒麟阁
刘歆(约前50一后23),字 子骏,西汉末经学家、目
录学家。
★西汉王朝以国家的力量,在全国访求图书,建立专 用的皇家藏书阁,对收藏的书籍派学识渊博的学者进 行校正整理。这种作法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承袭,形 成为一种制度。
●东汉历代皇帝崇儒尚文,皇家藏书无疑比西汉更多。 东汉恒帝时有石室、兰台、东观、仁寿阁等藏书处, 特设专管艺文书籍的秘书监一职,以后历代王朝大都 沿设此职。
4、隋唐一统,图书大增。
唐朝的皇家图书主要藏在后来被称为“三馆”的弘文 馆、史馆和集贤书院。到唐玄宗时出现专门负责图书 整理校勘的有校理、校书、正字等官,还有从事抄缮 的“写御书手”和装潢书卷的“装书直”。
陶宗仪《辍耕录·书手》:“世称乡胥为书手。” 贞观时秘书监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等。 开元时毋煚(mǒu jiǒng)《古今书录》著录藏书3600部
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 7月,建成于明嘉靖十五年7月
和,万物成,人主吉--《史记天官书》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汉郑玄《易经注》
◎余秋雨《文化苦旅》有《风雨天 一阁》文认为“天一生水主灭 火” 。
清代藏书,规模空前。
清朝统治者一面履行封建的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 字狱,禁毁了许多所谓“违碍”即不利于清朝封建 统治的书籍;一面又利用八股科举来笼络和限制知 识分子,大事编修和刻印图书来宣扬封建的思想文 化和清王朝的“功业”,标榜所谓“文治”。
然而我国的官府藏书由于深藏秘阁,基本不对社会 开放,对中国典籍与文化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并 且由于集中庋藏、地处政治中心的特点,使其极易 遭受毁灭性灾难。
随着解放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它作为一种面 向较多读者的社会性事业,不同于古代藏书,中国 的藏书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节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 郑樵这些说法,大致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有的 古书亡佚了,可以根据另外的古书重新编写;一是 有的古书亡佚了,它的内容保存在另外的古书当中, 可以重新录出。前一点言之太易,做起来却比较难; 后一点对于从古籍中辑录佚书,确实大有启发。这 在八百年前的南宋初年学术界,诚然是一种创见, 无异于替当时学者指出了一条辑佚的途径。所以章 学诚在《校雌通义、补郑篇》中赞扬“郑樵论书, 有‘名亡,实不亡’,其见甚卓”。
如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记载弘在开皇初年做秘书监时曾上表诸开献书之路其中指出古今书籍经过了五次大的灾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中谈到古书的散亡时认为牛弘所论都是隋唐以前的事从隋唐到宋末还有西汉自武帝以后奖励献书访求遗书到刘向刘故校书积书有三万余卷王莽末年焚烧无遗这是书的第二次厄运
第八章 辑佚
第一节 古书散佚的原因和辑佚的产生
一、辑佚的概念
• 古代文献,在前代《艺文志》、《经籍志》或其 他目录书中已著录了的,往往经历了一个时期后 却找不到了。于是有些好学博览之士,想方设法, 希望通过其他书籍中引用的材料,把这些散佚的 文献重新搜辑、整理出来,力图恢复作者原书的 面貌,使之成为足本。这便是辑佚。
• 辑佚是随着古文献的大量散佚而产生的。辑佚也 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具体工作之一,我们除了要懂 点校勘知识之外,也要了解辑佚方面的知识。
第六,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在少数人之手。 深闭固藏,不肯借人阅览,把它看成奇货和古董。 特别是海内的孤本,收藏家更是讳莫如深,不肯轻 易给人知道,这也容易造成书籍的亡失。
• 例如《后汉书》的作者,先后有十几家之多,而 以三国时吴人谢承的写作为最早。因为流传不多, 致早就散佚。《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承《后汉书》 130卷,可知其内容丰富,作者时代又早,远胜 于范哗之书,学者们深以不得见是书为憾。但至 清乾嘉时,竟还有人保藏着这部书。当阮元任浙 江学政时,章学诚即致书托其设法访求此书。 《章氏遗书·外集二·与阮学史论求遗书》一札中 言之甚详。其书今尚在人间否,不得而知。从这 些事实,可知我国书籍中的一部分秘册孤本,确 是被少数收藏家所垄断以致湮没散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2、藏书活动从北到南延续不断
• 北宋与南宋总的藏书家人数相等。在南宋统治时间(1127-1279)比北 宋(960-1126)少十多年,而统治区域只有北宋三分之二(绍兴和议 前的南宋初,统治区域只有长江以南地区,仅及北宋的二分之一), 又深受靖康之祸,文化学术事业遭受重大打击的情况下,藏书家人数 并没有减少,这说明南宋的私家藏书并非仅仅保持了北宋时期的水平 ,而是有了很大发展。 • 宋代私家藏书在北宋时以京城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为盛。从北宋建 国后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有长达一百多年的持续发展。在这期间, 南方的江西、浙江、四川、福建等地的私家藏书也得到稳定发展。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 随着北宋灭亡,大批中原士大夫随宋室南渡,极大地促进了原本就有 很好基础的南方私家藏书。由于淮河以北在伪齐与金的统治下,长江 北岸与淮河间又是宋金交战的主要战场,使宋代私家藏书几乎完全南 移到长江以南。而以临安为中心的浙江地区藏书家人数超过了其他地 区,北宋时的京城所在地河南多出近一倍。
第四章 藏书的特点概述 1、藏书家倍于前代,且藏书量极大。 据清人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收录可知,宋代藏书数 千卷以上,事迹可考的藏书家110余人。潘美月所著《宋代藏 书家考》又有所增补,达128人。方建新在叶、潘两人的基础 上,又历经数年,从史籍、文集、笔记、方志、碑刻中收集 到上述两书未载录的宋代藏书家400余人。近年来,又新发现 数十家,累积两宋藏书家、即藏书数千卷以上、事迹可考或 约略可考者约500余人。这一数字还不全面,仍有遗漏。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另外据《文献通考》引叶梦得《过庭录》云:“公卿名藏书家如宋 宣献(绶)、李邯郸(淑),四方士民如毫州祁氏、饶州吴氏、荆州田氏 等,吾皆见其目,多至四万许卷。惟宣献择之甚精,止二万卷。” 另据统计,宋代藏书三万卷以上四万卷以下有八人,三万卷以下二万 卷以上的藏书家有二十人之多。还有众多的笼统称“藏书数万卷”“与秘 府三馆等”的藏书家。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四、宋代私家藏书 (一)宋代私家藏书的特点概述 1、藏书家倍于前代,且藏书量极大。 不但藏书人数多,而且所藏图书数量亦多,出现了不少 的个人藏书数万卷及“与秘府等”,甚至超过国家三馆藏书 的大藏书家。在目前可考的500多名宋代藏书家中,明确记载 其藏书在万卷与万卷以上的有300人,占总数二分之二以上。 但据材料分析,达到万卷以上的有数十人。宋代有事迹可考 ,藏书达到万卷与万卷以上的藏书家人数有近400人。 其中藏书四万卷以上的有10人,比较确定的则有8人,他 们是:王钦臣、赵宗绰、贺铸、叶梦得、方崧卿、魏了翁、 陈振孙、周密。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王钦臣,字仲至,王沫(997-1057)子,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以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官秘书少监、集贤殿修撰,知和 州、饶州、成德军。 荣王赵宗绰(1035-1096),濮安懿王之子,袭封濮国公。官至河阳三 城节度使、检校司徒。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晚居吴兴( 今浙江湖州市),宋太祖贺皇后五代族孙,以恩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历官通判泗州、太平州。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市 )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1、历代官府藏书及其散佚
2、历代私家藏书之兴替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一、周秦私家藏书概况 • • • • 仅散见于先秦诸子文章,其详情难以考证。 《墨子·天志》:“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失败,回家后“乃夜发书, 陈箧( qiè )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 《史记·六国年表》:“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 》。……《诗》、《书》之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三、唐代藏书家简介 唐代藏书家多于前代,藏书数量亦较前代为大。
李元嘉(中宗之子)“聚书至万卷,又采碑文古迹,多得异本”(《 新唐书》本传) 苏弁“聚书二万卷,手自雠定,当时称与秘府埒( liè )”(《新唐书 》) 王涯“家书多,与秘府侔( móu )”(《新唐书》本传) 韦述“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秘书不逮也。古草隶帖 ,秘书、古器图谱无不备” (《新唐书》本传) 吴竞“聚书颇多,尝目录其卷第,号《吴氏西斋书目》(《旧唐书》 本传)。《郡斋读书志·吴氏西斋书目》谓吴竞藏书“一万三千四百六十 八卷”。 田弘正“性忠孝,好功名,起楼聚书万余卷” (《新唐书》本传)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二、汉魏晋南北朝的藏书家 汉惠帝除挟书之令,私人藏书始合法。东汉末蔡邕是大 藏书家,据说有藏书近万卷,晚年载数车与王粲。 晋初,张华富藏书,“尝徙居,载书三十乘”。晋人范 蔚“家世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蔚 为办衣食” 南齐沈麟士家富藏书,“遭火,烧书数干卷,年过八十 ,耳目犹聪明,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 梁任昉“聚书至万卷,率多异本,及卒后,武帝使学士 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无者就其家取之”。 北魏李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躬加题帖 ,其家所有,垂将万卷。”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方崧卿(1135-1194),字季申,莆田(今属福建)人。隆兴元年( 1163)进士。历知上饶县吉州,提点广东刑狱,移广西转运判官、京西转 运判官。 魏了翁(1178-1237),字华文,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 。庆元五年(1199)进士。开禧二年(1206),以校书郎出知嘉定府。曾 在邛州城西白鹤山下开办书院,授徒讲学。 陈振孙(?-约1261),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 端平中为浙西提举,知嘉兴府。以宝章阁待制致仕。著有《直斋书录解题 》。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弁阳啸者、泅水潜夫等 。原籍济南(今属山东),南渡后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历官义乌令 ,入元不仕。晚年居钱塘癸辛街,著述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