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四手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口腔科四手操作[](实用干货)

口腔科四手操作[](实用干货)

口腔科护士的姿势
坐姿: 座位比医生高10-15cm,有利于助手传送治疗 工具,协助吸唾。助手与病人平行而座,面向 托盘以便存取治疗工具。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传递基本原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方法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修复体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管状材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粘接剂棒 小器械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有枢纽的器械传递时直接把柄部放在牙医的手掌中或套在手指上
接诊患者流程中的医护配合
2.接诊患者
1.迎接患者,确认信息 2.引导患者坐入牙椅, 3.医生询问患者病情(患者座位) 4.根据医患对话对下一步做出判断,举例:高血压、 冷热痛、牙龈肿胀、咬合痛、牙齿劈裂、充填体脱 落、戴牙后不适。
感谢各位的聆听。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谢谢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44
3.患者检查
1常备器械:口镜,镊子,探针,牙周探针 2患者体位:尽可能平躺,帮助患者调整头托及靠背 3.医生体位:马鞍位,腰骶保持直立 4.护士体位:比医生高10-15cm 5.牙医灯光:完全覆盖检查视野,灯源直射目标
4.治疗操作
医护治疗操作:四手操作的核心部分 护士准确的应对配合动作+对医生个性化习惯的了解
口腔科四手操作[]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1
诊疗设备
口腔四手操作车:第一层
操作车第二层
操作车第三层:
操作车: 坐姿:双脚踏 地,大腿与地 面平行,双肩 下垂,双臂及 双手轻松的置 于身体两侧, 前臂与地面平

口腔科四手操作PPT

口腔科四手操作PPT

实时监测
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 时向医生反馈。
诊疗后的整理与清洁
器械归位
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使用过的器 械清洗、消毒、归位。Fra bibliotek环境清洁
对诊疗区域进行彻底清洁,保持 环境整洁。
医疗废物处理
按照规定分类处理医疗废物,防 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4
四手操作的培训与实践
理论学习
了解四手操作的基本概念
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训练,可以让护士更好地熟悉四手操作的环境和流程, 提高实际操作中的应对能力。
模拟训练的方法
可以通过模拟器或模型进行训练,模拟实际治疗中的场景和情况, 让护士在模拟训练中不断练习和提高。
模拟训练的评估与反馈
模拟训练后需要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帮助护士更好地掌握四手操作的技能。
同时,护士应注意自身的安全,正确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 避免意外伤害和感染的风险。
03
四手操作的流程与规范
患者准备
01
02
03
患者信息核对
确保患者身份与治疗计划 一致,防止医疗差错。
心理疏导
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缓 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 从性。
患者体位调整
根据治疗需要,指导患者 调整至舒适体位。
诊疗设备的准备
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手操作能够减少患者等待和滞留 时间,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手操作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口腔科四手操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最初是为了提高治疗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普及与发展
随着四手操作的优势逐渐被认可,这种操作方式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现代的四 手操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技术,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要 求越来越高。

最新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最新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吸唾的目的
4、吸唾使患者长时间保持仰卧位,缩短整 体治疗时间,提高牙医的工作效率。 5、维持诊室空气清洁,预防医护患潜在感 染。
吸 唾 器 的 种 类
强吸、弱吸
强吸的优缺点对比
弱吸的优缺点
吸唾器的握持方法
掌指式:用于上 下后牙
执笔式:用于上 下前牙
放置吸唾器的基本原则
1.和右手医生一起工作,助手用右手握吸唾器。和
能接近并平行于工作 牙的颊侧或舌侧
• 咽喉区:吸唾头放置
在翼下颌舌骨嵴的舌 侧约3mm处
四手操作技术——器械传递 与交换
器械的识别与用途:
1.口腔三宝:口镜(由镜头和柄组成,用于反射被检查的部位和反映不能直视的 部位.)镊子(用于夹棉球和敷料) 探针(有尖头和钝头两种,用于探测牙面点隙 ,沟 裂和龋洞)
13.超声波洁牙机:用于洁牙; 14.洁牙尖 15.钥匙:用于扭紧或卸洁牙尖的; 16.抛光杯 17.抛光刷 18.抛光膏 19.喷砂机座 20.喷砂头
21.碧蓝注射器:用于打麻药用的,装麻药时记 得将麻药接触针头那端用碘伏消毒;
22.去冠器:用于拆除金属冠或者烤瓷 冠用;
23.排龈器:备牙时用于压排龈线的; 24.强吸头:用于吸掉患者的唾液; 25.开口器:用橡皮障时用或者正畸时方
便粘接时用; 26.玻璃板:调材料用; 27.金属调拌刀:与玻璃板配用来调材料; 28.比色板:用于选择烤瓷冠的颜色;
29.托盘:由柄和体组成,按品牌分为国产的和进口的 两种;按形状分全口托盘和半边托盘;一副托盘又分 为上颌和下颌;
30.印模调拌机:用于调拌藻酸盐放在托盘上在口中取 模型;
31.持针器 32.牙钳:由喙,关节和柄组成;分上下颌,上颌牙钳 2个弯接近120度,下颌一个弯接近90度;上下颌的牙 要根据拔除的牙来选择牙钳的类型;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备时稍离开一点。
5.吸唾器头的斜面应与牙齿的颊面或舌面平行。 6.不影响医生视线和口腔内器械操作。
吸唾器头放置的基本位置
• 操作区:吸唾头尽可
能接近并平行于工作 牙的颊侧或舌侧
• 咽喉区:吸唾头放置
在翼下颌舌骨嵴的舌 侧约3mm处
四手操作技术——器械传递 与交换
器械的识别与用途:
1.口腔三宝:口镜(由镜头和柄组成,用于反射被检查的部位和反映不能直视的 部位.)镊子(用于夹棉球和敷料) 探针(有尖头和钝头两种,用于探测牙面点隙 ,沟 裂和龋洞)
快机 慢弯 慢直
4.树脂雕刻刀(柳叶刀):只用于树脂充填时用.
5.充填器:用于充填各种材料跟窝洞.
6.挖匙: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挖匙一般用于口外拔牙时 用.中,小挖匙用于挖龋坏牙齿的软龋.
7.烧匙:根据窝洞的大小来准备,根充时用来烧断牙胶尖用.
8.成型夹跟成型片:分4个孔和6个孔的:4个孔的用来补前磨牙, 6个孔的用来补大牙的:前牙一般都是用透明的薄塑料来间开牙间 隙.
牙周
1.洁治:器械盒、洁治器手柄及头、弯机 头、抛光杯、抛光膏、双氧水、喷砂机、 喷砂粉、碘甘油 2.刮治:器械盒、麻药、刮治器、一次性 注射器、双氧水
拔牙术
器械盒、敷料、麻药、碘酒、牙龈分离器、 牙挺、拔牙钳、双头锐匙、棉卷、止血海 绵、牙骨锤
四手操作中牙科助手基本素质
熟悉本专业知识。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 认真学习四手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2018年7月4日
主要内容
四手操作基本操作技术 体位技术 (医护患) 器械传递技术 吸唾技术
四手操作

口腔科四手操作1课件

口腔科四手操作1课件
创新
发展历程
重要性及优势
四手操作技术能够减少医生等待时间,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医生和护士的协同工作能够减少操作失误,提高治疗质量。
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医生和护士的协同工作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提高效率
提高质量
提高安全性
提高舒适度
牙周治疗
口腔修复治疗是指针对牙齿缺失、缺损进行的治疗,如义齿修复、烤瓷牙等。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效率和质量。
在口腔修复治疗的四手操作中,医生与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规范操作,护士准确传递器械和材料。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02
四手操作基本技能与规范
向患者介绍四手操作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了解并配合。
患者教育
患者体位
心理护理
根据治疗需要,协助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确保头部、颈部和身体保持稳定。
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缓解紧张情绪。
03
02
01
患者准备
保持整洁的着装,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确保无菌操作。
口腔修复治疗
口腔外科治疗是指针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四手操作在口腔外科治疗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在口腔外科治疗的四手操作中,医生与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规范手术操作,护士准确传递器械和材料。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护士在口腔外科治疗的四手操作中,需要熟悉各种器械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器械和材料。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 医生在口腔外科治疗的四手操作中,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技术,规范手术操作。同时,医生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心理状态

口腔四手操作

口腔四手操作
平行,大腿的长轴与患者左耳和左肩连线平行, 与患者的身体的长轴成45度,坐椅尽量接近治 疗椅。
医护患的位置关系
• 医生工作区:位于时钟7——12点。 • 护士工作区:位于时钟2——4点. • 静态区:位于时钟12——2点。 • 传递区• 1握笔式传递法 • 2掌-拇式传递法 • 3不同器械的传递法 • a有枢纽的器械:持针器、剪刀、拔牙钳 • b带有利刃的器械:刀柄(刀刃背向手心) • c单、双工作端器械:充填器(护士持非工作
以利于眼睛观察到手指的活动。
• 6操作高度大约在胸骨中部,医生眼睛距患 者口腔大约36-46cm。
护士体位
• 1面向医生,成对角线状。 • 2头尽量垂直,后背挺直。 • 3护士要比医生坐得高10-15cm。 • 4坐椅扶手放在肋下区作为身体倾斜工作时的
支撑,肘尽量靠近身体。 • 5双脚放在脚托上。 • 6护士的左髋部与患者肩部齐平,大腿与地面
口腔科四手操作技术
四手操作?
•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护都采取舒适的坐 位操作,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 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操作,平稳、迅 速的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 效率及医疗质量。
口腔科传统操作
• 1医生埋头苦干,事必亲躬。 • 2护士来回穿梭忙碌,被动执行医嘱。 • 3病人反复起身不停变换体位。
四手操作的优点
• 1舒适 • 2轻松 • 3准确 • 4迅速 • 5高效
医生体位
• 1坐骨结节与股骨下端连线在同一水平,脚 平放于地面,上下肢垂直,大腿与地面约15 度角,双腿自然分开。
• 2身体长轴(是第7颈椎与第4胸椎连线)是 垂直的,后背挺直靠椅背。
• 3上臂长轴垂直。 • 4肘靠近上身侧面,保持与两肋接触。 • 5医生头部约前倾30度,双眼瞎转约50度,

四手操作技术-PPT

四手操作技术-PPT
充填器传递 磨光器传递 磷酸锌 玻璃离子 纳米树脂 咬合纸传递 小毛刷、海绵棒的传递
成形片传递
充填器传递
磷酸锌、玻璃离子传递
海绵棒/纳米树脂传递
咬合纸传递
根管充填材料、器械的传递
糊剂的传递 侧压针的传递 牙胶尖的传递 刮匙(烧器)的使用及传递 酒精灯传递及使用 暂封传递(氧化锌)
2. 保证正常操作
姿势的基本条件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1)操作体位的调整 (2)设备配备合理
环境设备要求
(1)环境 安全、整洁、安静、明亮、舒适
牙椅间以屏障相隔或采用独立单间,单位 牙椅面积不少于6m2(浙江)/3×3m2(北京)
按四手操作布局设计
诊室地面、墙面、天花板应采用光滑无孔 隙、易清洁、防水防火、防尘的材料装饰
方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旋转器械交换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临床上最常用)
平行器械交换法
定义: 平行器械交换法是 指护士以左手拇指、 食指及中指递送消 毒好的器械,以无 名指和小指接过使 用后的器械。
准备:每次器械交换前先准备好下一步使用的器 具
回收:以无名指和小指接收用过的器械
传递: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握持器械传递给医 生
尺子选择
糊剂、侧压针的传递
1
3
2
牙胶尖的传递
1
2
3
刮匙(烧器)传递、酒精灯使用
暂封传递(氧化锌)
目的:保持视野清晰,吸净口腔内的水雾、碎屑及唾液 注意事项: 规范操作,避免损伤粘膜; 牵拉软组织时动作轻柔
吸引器避免放入患者口内敏感区,如软腭,咽部等。
橡皮障隔湿护理
根管显微镜下的器械传递
4.传递区 :位于 时钟4~7点(传 递器械和材料区)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中的应用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中的应用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中的应

四手操作技术,是为确保口腔外科手术安全、高效而开展的一种技术。

它由四位医护人员协同工作,形成“四手操作”的特殊操作方式,其中一位是外科医生,另三位分别是助手、器械师和显微护士。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四手操作技术能有效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安全性。

通过四位医护人员协同工作,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手术的过程,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此外,口腔外科手术的操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因此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可以更好地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其次,四手操作技术可以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效率。

四位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口腔外科手术的效率,而且四手操作技术还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器械,减少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并且也可以减少操作时间。

此外,四手操作技术还可以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精准度。

由于口腔外科手术精度要求非常高,四位医护人员协
同工作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手术的精度,减少可能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手术失败的风险。

最后,四手操作技术还可以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质量。

通过四位医护人员协同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质量,减少可能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手术失败的风险。

总之,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效率和精准度,从而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质量。

因此,在口腔科门诊中应积极采用四手操作技术,以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服务。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口腔护理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四手操作技术是口腔医生和助手之间协作配合的关键。

四手操作技术指的是一种同时由医生和助手双手协同配合进行的口腔治疗操作技术,旨在提高治疗效率、减轻医生负担、提高患者舒适度、保障治疗质量。

四手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左手盘手、右手握手、左手传手和右手作手四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左手盘手:左手是助手的主要作用手,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和牙床,同时协助医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1.固定患者头部:助手用左手掌心轻轻固定患者的头部,保持患者头部的稳定不动,以便医生进行牙齿检查和治疗。

2.夹持器械:左手还可以用来夹持一些辅助器械,如吸引器、镜片等,在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帮助清除口腔中的唾液和血液。

3.协助操作:在医生完成治疗的过程中,左手还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一些协助性操作,如翻动牙齿、压实充填材料等。

右手握手:右手是医生的主要作用手,用于操作口腔器械和进行治疗操作。

1.握持器械:右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口腔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如牙椅、牙探、牙钳、充填器械等,在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器械。

2.操作技巧:右手要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治疗需要,灵活操作,比如在拔牙时要注意避免伤及周围组织,在充填牙齿时要确保充填材料牢固。

3.注意卫生:在使用器械前后,医生需要及时进行器械的消毒和清洗,保持口腔治疗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左手传手:左手传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助手之间需要互相传递器械和材料,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1.协同配合:左手传手需要医生和助手之间密切协作,根据操作需要,保持节奏一致,互相配合,避免操作的中断和延误。

2.灵活传递:在传递器械和材料时,左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传递技巧,如手递手、戴手套递等,确保器械传递的快速和准确。

3.注意安全:在传递器械和材料时,左手要确保传递的过程中不会误伤患者或自己,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右手作手:右手作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灵活运用右手完成各种特定的操作,如填充牙齿、拔牙等。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牙周
1.洁治:器械盒、洁治器手柄及头、弯机 头、抛光杯、抛光膏、双氧水、喷砂机、 喷砂粉、碘甘油 2.刮治:器械盒、麻药、刮治器、一次性 注射器、双氧水
拔牙术
器械盒、敷料、麻药、碘酒、牙龈分离器、 牙挺、拔牙钳、双头锐匙、棉卷、止血海 绵、牙骨锤
四手操作中牙科助手基本素质
熟悉本专业知识。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 认真学习四手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技术。
医生独自埋头苦干,事必 躬亲
护士来回穿梭忙碌,被动 执行医嘱
病人反复起身不停变换体 位
高效
迅速
四手
效益
操作
的优
准确

效率
轻松
舒适
四手操作环境设备
医护用椅
活动器械柜
四手操作基本技术




位 技
唾 技
传 递 与




四手操作技术——体位技术
器械传递
传递椭圆
医生右手 工作圈
助手左手 工作圈
握持 传递 交换
33.牙挺:用来挺松需要拔除的牙齿,有直,弯,粗,细的牙挺之分; (三角挺:用于拔除后牙的根分叉)
34.刀柄(与刀片配用); 35.牙龈分离器:用于拔牙时分离牙龈;
36.骨膜分离器; 37骨凿;
器械传递中的注意事项
1、禁止在病人头面部传 递器械,以确保病人安 全。
2、传递器械要准确无误, 防止器械污染。
四手操作技术——吸唾技术
吸唾的目的
1、保持工作区无水、无唾、无碎屑,为牙 医提供清晰干燥的操作区域。 2、用来牵拉、推开口内软组织,避免高速 手机及锐器的损伤,确保口腔内的操作空 间,为牙医提供最佳的操作视野。 3、排除水雾、粉尘等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四手操作是指在牙医治疗过程中,由口腔医生和护士两人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的操作。

四手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牙医治疗效率和质量,减轻工作负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四手操作要求医生和护士之间互相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医生主要负责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技术操作;护士则协助医生完成治疗过程中的各项辅助工作。

在四手操作中,医生通常坐在患者的旁边,护士则在医生的对侧,两人之间保持充足的距离,以便操作自由。

四手操作的具体内容包括:1.患者接待和准备:护士负责患者的接待和准备工作。

当患者到达诊所时,护士应迅速接待并引导患者进入治疗室。

同时,护士还要为患者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例如询问病情、记录病史、辅助医生进行初步检查等。

2.辅助诊断和治疗:在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和治疗操作时,护士应配合医生完成各种辅助工作,例如帮助患者矫正头和嘴部姿势,提供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辅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牙齿准备、镶牙修复等治疗步骤。

3.护理器材和材料: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负责管理和提供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护士应随时根据医生的需要,将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准备好并递给医生,确保医生操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4.治疗操作和辅助吸口:在医生进行治疗操作时,护士应辅助医生进行口腔清洁、患者协助和吸口等工作。

护士应随时根据医生的需要,递给医生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并及时清除患者嘴部的水分和残渣,以确保医生的视野清晰和操作的顺利进行。

5.记录和交流: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负责记录治疗情况和医嘱,并与医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护士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步骤和医嘱,并在治疗结束后与医生进行交流,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

四手操作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作负担。

医生可以更专注于技术操作,而不必分心去寻找器械和材料;护士则可以协助医生进行工作,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帮助。

四手操作还能够提高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生可以更专注于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护士作为医生的助手,可以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案例四:牙周病治疗的配合
总结词:高效有序
VS
详细描述:在牙周病治疗中,四手操 作技术能够确保治疗的高效有序进行 。护士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治疗器械 和材料,协助医生完成牙周刮治、根 面平整等治疗步骤,提高治疗效率和 质量。
案例五:口腔癌治疗的配合
总结词:严谨专业
详细描述:在口腔癌治疗中,四手操作技术 能够确保治疗的严谨和专业性。护士能够协 助医生进行肿瘤切除、组织修复等复杂手术 ,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同时,护士还能 够提供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促进患者的康
为了推广和普及口腔四手操作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 平。
考核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的四手操作技能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技术的规 范应用。
05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在实践 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复杂牙科手术的配合
总结词:精准高效
详细描述:在复杂牙科手术中,四手操作技术能够确保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默契配合,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护士能够迅 速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和材料,协助医生完成复杂的手术步骤。
心理支持
四手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增 强就医体验。
对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
专业技能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口腔专业知 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进行四手操作。
团队协作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 力,能够默契配合,确保治疗的顺利 进行。
需要完善的培训与考核机制
培训
严格的消毒与防护措施
在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中,严格的消毒与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护士需确保治疗器械和材料的清洁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口罩、隔离衣等防护用品, 确保自身安全,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口腔科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科四手操作技术
提高口腔治疗 效率
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提升患者就医 体验
促进口腔医疗 质量的提升
四手操作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技巧
医护人员职责和配合
口腔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护士 负责器械传递和患者安抚。
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治疗过 程流畅无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迅速执 行并反馈结果。
推广应用范围:将 四手操作技术应用 到更广泛的口腔科 诊疗领域,提高口 腔医疗服务的整体 水平。
促进国际交流:加 强国际间的交流与 合作,引进国外先 进的四手操作技术 理念和经验。
结合新技术提高口腔治疗效率和质量
应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 性化的牙齿修复体,提高修 复效果。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微创 手术和精准操作,减少患者
痛苦和手术风险。
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 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 疗方案制定。
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 术,进行模拟手术和培训,
提高医生技能水平。
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口腔科四手操作技术培 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 平。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分享经验和技巧,促进技术水平 的共同提高。
YOUR LOGO
口腔科四手操作 技术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四手操作技术在 口腔科的应用
四手操作技术的 定义和重要性
四手操作技术的 优势和局限性
四手操作技术的 操作规范和技巧
未来发展和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需要专业培训和经验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教育精品PPT
19
助手职责
1、 治疗前准备及器械摆放 2、 患者体位调整 3、 吸引口内液体 4、 拉开口腔软组织 5、 保持手术区清晰 6、 及时交换器械
医疗教育精品PPT
20
吸引技术
规则:助手右手握持 不干扰医生工作 不触及软腭、不超过咽前柱
位置:A位—操作点位 B位—磨牙后区位
医疗教育精品PPT
mi01:脚掌着地,小腿与地面垂直,四周无障碍。 mi02:腓骨小头与坐骨结节连线与地面平行。 mi03:平衡不倾斜,术者中腹部与患者头部轻触。 mi04:C7-L4与水平面垂直。 mi05:瞳孔连线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 mi06:二侧肩部自然放松平衡。 mi07:上臂自然下垂,肘部贴近胸廓。 mi08:前臂.腕部伸直不扭曲,左右活动不超过10°。 mi09:手指自然放松呈睡眠时状态(中指判断)。
现代牙科pd操作
医疗教育精品PPT
1
概述
医疗教育精品PPT
2
传统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坐位 上颌牙—上颌咬合面45° 下颌牙—下颌咬合面平行
医生体位:站/坐 弯腰、曲背、扭颈
弊端: 患:频繁漱口、疲劳、恐惧、紧张 医:疲劳、工作效率低 强迫性体位—手颤、手麻、眩晕、 颈椎病、腰背疾病
医疗教育精品PPT
医疗教育精品PPT
9
Pd操作数字化表示(HPI研究所) 手指基本点(例mi332)
第一位数 指位 : 右拇(1)-左小(10)
第二位数 指面 : 指端0 掌侧1 背侧2 桡侧3 尺侧4
第三位数 指节三等分线: 1-9
医疗教育精品PPT
10
手指用力方向
代码 用力方向 该方向用力的最佳指位
mi 0+1 后,后下 mi210
手纹为准
医疗教育精品PPT
17
可调节因素
1、 医生位置9:30—12:30 2、 患者椅位高度变化 3、 患者头部前后倾+8—-25度 4、 患者头部左右转动不超过45度 5、 患者张口度的变化
医疗教育精品PPT
18
例ma13 身体各部标准
mi01—mi09 mi1-2,mi2+1, mi3-2,mi4+0,mi5-2 mi-mi:111-231 mi-mu:112,241,332.
病人头部左右倾斜度
mi3±0 正中位 mi3+1 右上后牙颌面中心线垂直 mi3+2 头右转45° mi3-1 左上后牙颌面中心线垂直 mi3-2 头左转45°
医疗教育精品PPT
14
病人开口度
mi4+0 下颌姿势位 mi4-1 牙尖交错位 mi4+1 半张口 mii5+0 mi5-1 mi5-2 mi5-3 mi5+1
3
pd操作产生发展及现状
1945年 美国Kil Pathoric 四手操作 1960年 美国Dr.Beach 平衡家庭操作(B.H.O.P) 80年代初 欧美日 四手操作开始普及
名称不统一:四手操作、水平位诊疗、 坐位诊疗、家庭位诊疗
姿势不规范:无标准化
医疗教育精品PPT
4
1985年 日本HPI研究所Dr. Beach 提出 pd理论(Proprioceptive Derivation) pd操作( pd理论指导的牙科四手操作) 完整的理论体系( pd理论) 严格的操作常规(数字化) 完善的国际组织(世界pd学会)
23
pd操作的优点
1、 减少术者精神体力上的疲劳 2、 充分利用医生在椅旁的时间 3、 发挥医生技术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4、 提高助手工作标准 5、 使患者减少紧张,增加舒适感
医疗教育精品PPT
24
空间及环境设施
工作人员8位:2名医生 2名助手 2名技士 1名卫生士 1名受付
水平诊疗台5台:医生每人2台 卫生士1台 分隔式诊疗区5个:每区面积2.1×3.3平方米 休息兼会议室1间 后勤用房 总面积142平方米
90年代初 日本齿科大学陆续设pd操作训练课 1994年 国内个别医院实施pd操作 1999年 同济大学口腔系开设pd操作训练课 2000年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上海)
医疗教育精品PPT
5
pd 理论与操作
医疗教育精品PPT
6
理论基础:固有感觉诱导理论
固有感觉是指平衡感觉及肌筋膜的本体感觉 在人体内部的一种感受,它能使人及其自身的行 为和周围环境建立起自然平衡状态的一种感觉
手掌与地面垂直
掌面内旋0-30度 掌面内旋30-60度 掌面内旋60-90度 掌面外旋0-45度
医疗教育精品PPT
15
Pd操作基本条件
1、医生坐位 2、病人平卧位 3、助手
4、水平诊疗台
医疗教育精品PPT
16
Pd操作基本要求
1、坐骨结节与腓骨小头连线与地面平行 2、躯干长轴垂直 3、上臂长轴垂直 4、瞳孔连线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 5、肘关节与肋弓接触 6、操作点在胸骨中心位,距离以能看清
12
医生位置代码
mi 1+0 12:00 mi 1+1 12:30 mi 1-1 11:30 mi 1-2 11:00 mi 1-3 10:30 mi 1-4 10:00 mi 1-5 9:30
医疗教育精品PPT
13
病人上颌平面倾斜度
垂直0° 前倾+ 后倾mi2±0 颌平面与垂直面成-7° mi2+1 颌平面前倾+8° mi2-1 颌平面后倾-25°
21
视觉技术
牵引技术
牵引方法: 医生支点手指 助手左手食指 吸引器头部 三用枪顶端
责任区: 医(右颊、左下舌体) 助(左颊、右下舌体)
维护作业点清晰
清洗窝洞、口镜
保持口镜清晰
口镜位 、三用枪
医疗教育精品PPT
22
器械传递
传递椭圆
医生右手 工作圈
助手左手 工作圈
握持 传递 交换 医疗教育精品PPT
理论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 以感觉为基础。
自然、健康状态为零,不自然不健康状态据 程度定为-1—-9
医疗教育精品PPT
7
pd操作具体内容
体位与动作(患:平卧,医:9:30—12:30,助:12: 30—3:30)空间与环境设施;信息技术(数字语言)
医疗教育精品PPT
8
Pd体位与动作
躯体各部零位标准
mi 0+2 前
mi110
mi 0+3 左后
mi210,mi110
mi 0+4 左前
mi418
医疗教育精品PPT
11
口镜的基本方向
mi +1 左上方 mi +2 左下方 mi +3 右下方 mi +4 右上方
口镜持法
mi610.mi711.柄端露1cm
例ma16 mi+3 mi610.mi711
医疗教育精品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