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必备的心理学知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教育心理学(英文):Educationa1Psycho1ogy课程代码:14S2105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选用教材: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二、课程价值(一)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结合学前专业特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程力求进一步拓展学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学术视野,掌握关于幼儿认知及情绪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范式;深入地了解个体认知及情绪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而从更深的层上了解人类基本心理过程的本质特性;同时为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注:用、、分别代表高、中、低支撑度。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解并掌握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能够理解学习的实质,掌握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四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启示。

【毕业要求1/2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目标2:熟悉相关重要的教学原理和理念,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围绕特定的儿童发展目标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能够掌握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及教育指导,掌握动作技能的含义及分类及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及教育指导,智力技能的含义,特点及分类,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学时数分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概念及学前儿童观2.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任务。

3.了解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前儿童概念难点: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1.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2.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1.三个基本关系的问题2.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宽泛的研究方法2.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2.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保山学院《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8C21041【课程中文名称】学前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72(其中理论60学时,实践12学时)【周学时】4 学时【总学分】4 学分【建议开课学期】第2学期二、目的及教学要求【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初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习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本的专业基础。

【教学要求】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选择案例时,力求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到现实实践中。

3.讲解内容时,不仅注重其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应对其背景知识、理论观点的介绍和分析。

4.注重向学生介绍儿童心理方面理论知识,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

5.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注意将课堂面授、小组讨论与总结相结合。

6.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教学;实地参观。

【成绩考核方式】考试四、章节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4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梗概。

4.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价值。

5.通过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的掌握,分析现实生活与教育教学中的学前儿童心理与行为现象。

6.通过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的了解,在教育教学中迁移贯通,增强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与适宜性。

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进第四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育意义课堂讨论、课外作业选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XXXXXXXX学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心理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

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设计思路《学前心理学》课程建设,应根据中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开发的思路与过程课程标准设计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课程的设计以对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需要调研为前提。

课程以全面提高这生的理论素养为基点,充分发挥《幼儿心理学》课程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上的特殊功能。

(二)特点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计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有序且内容能满足未来岗位工作需要的《学前心理学》课程。

3•《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探索小宝贝们的奇妙世界》我呀,一直觉得学前儿童就像一群来自神秘星球的小外星人。

他们小小的,但是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充满了无数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个超级有趣的东西。

咱们先来说说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就像搭积木一样,他们的小脑袋瓜里,知识是一块一块慢慢垒起来的。

你看小宝宝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他们对这个世界简直是一无所知。

就像一张白纸,啥都没有画上去呢。

可是慢慢地,他们开始学会看东西啦,那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看啥都新鲜。

他们会盯着妈妈的脸看个不停,就好像妈妈的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图画。

这时候的他们就像小小的探险家,在探索视觉这个神奇的领域。

再长大一点呢,他们就开始会抓东西啦。

我有个小弟弟,他刚开始抓东西的时候可逗了。

他看到一个小玩具,就伸出那肉嘟嘟的小手,眼睛紧紧盯着,那小模样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超级严肃的战斗,非把那个玩具抓到手里不可。

这其实就是他们手部动作和眼睛协调发展的一个表现呀。

这就好比汽车的各个零件开始组装起来,慢慢可以正常行驶了一样。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也特别有趣。

你有没有听过小宝宝咿咿呀呀说话的声音呀?那简直就像小鸟在唱歌一样,虽然听不懂在说啥,但是就是觉得特别可爱。

他们从最开始简单的发音,到后来慢慢地能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像“爸爸”“妈妈”。

我邻居家的小女孩,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她妈妈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小小的两个字,对妈妈来说就像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这时候的他们就像是小魔法师,每天都在学习新的魔法咒语,慢慢地就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那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呢?这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发展过程。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

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就像两个小猫咪抢一个毛线球一样。

有一次,我在幼儿园看到两个小男孩为了一个小卡车玩具争起来了。

一个小男孩紧紧抓着玩具,另一个小男孩就有点着急,脸都红了。

这时候老师走过来了,问他们怎么回事。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1. 引言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阶段心理发展的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学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学前心理学概述
2.1 定义和学科特点
2.2 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3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3. 儿童认知发展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2 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3.3 认知发展和学习的关系
4.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
4.1 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
4.2 同伴关系对社会情感发展的作用
4.3 儿童情感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5. 儿童语言发展
5.1 语言习得的阶段和特点
5.2 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5.3 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策略
6. 儿童运动发展
6.1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6.2 儿童运动发展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6.3 儿童运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7. 儿童艺术发展
7.1 儿童艺术表现的特点
7.2 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影响
7.3 儿童艺术教育的活动设计
8. 综合干预策略
8.1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8.2 学前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8.3 个体化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平衡
9. 总结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涵盖了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
这一大纲,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关键信息项:1、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心理学》2、课程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5、考核方式6、教材选用11 课程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112 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

113 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11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 教学内容121 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幼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发展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幼儿意志的发展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2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123 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观察与评价方法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与干预12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3 教学方法131 课堂讲授系统讲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3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特定的教育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交流与学习。

13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的幼儿教育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34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观察和实习,亲身体验幼儿教育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体会。

14 考核方式1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占总成绩的 30%。

14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占总成绩的 70%。

15 教材选用151 选用权威、经典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ﻫ(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ﻫ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ﻫ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ﻫ二、基本要求(一)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ﻫ(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ﻫ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习的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激发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ﻫ课程内容: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ﻫ学前心理学的对象;学前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ﻫ第三节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ﻫ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ﻫ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概况ﻫ学习目的和要求:ﻫ初步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内容:第一节国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西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前苏联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建国后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1. 幼儿教育心理学导论: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

2. 幼儿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3. 幼儿教育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

4. 幼儿学习心理:学习的实质、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5. 幼儿教育心理实践: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认识,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及应用实践。

难点:幼儿心理发展、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幼儿教育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论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6.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章节、重点概念和原理等。

板书要求清晰、简洁、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请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3)请分析一个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2. 答案:(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过程中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旨在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课程。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情绪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包括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情绪表达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2.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为教学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3. 学习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4. 培养教师和家长的观察、分析和引导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果。

三、课程内容1.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0-2岁:感知和运动发展、符号使用启蒙- 2-3岁:言语和符号的发展、思维的初步出现- 3-6岁:逻辑思维的兴起、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语言习得的阶段和特征- 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引导技巧-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游戏和活动设计3. 学前儿童情绪表达与管理- 情绪认知的培养和表达方式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前儿童积极情绪的教育环境和氛围4.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友谊的发展和特点- 合作与竞争的引导与平衡- 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的培养5. 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游戏教学和情景模拟的设计与实施- 艺术活动和手工制作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系统讲授理论知识,介绍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2. 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 查阅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学习报告和分享。

4. 观察实习和反思,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及教学设计。

5. 课程总结与评估,探讨学习心得和教学体会。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度、讨论质量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个人学习报告和案例分析占总评成绩的40%。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1.导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与培养,旨在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员。

本大纲旨在规范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

2.课程目标2.1 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2 熟悉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理论框架,能够分析和评价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3 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4 掌握设计和实施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5 具备研究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初步能力。

3.教学内容3.1 儿童发展心理学3.1.1 儿童的认知发展3.1.2 儿童的情感发展3.1.3 儿童的社交发展3.2 学前教育原理3.2.1 儿童中心教育理念3.2.2 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3.2.3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3 学前教育课程3.3.1 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原则3.3.2 幼儿教育的学科课程设置3.3.3 幼儿教育的综合课程设置3.4 学前教育评价3.4.1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3.4.2 评价工具和方法3.4.3 学前教育评价的效果分析和改进4.教学方法4.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4.2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4.3 观摩实习和实践体验4.4 文献阅读与学术研究5.考核与评价标准5.1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小组作业等)占总成绩的30%5.2 个人报告和研究论文占总成绩的40%5.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6.参考书目6.1 《学前教育学导论》张三,王五编著6.2 《儿童心理学导论》李四,赵六编著6.3 《学前儿童教育与发展》王二,陈七编著7.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4年2月)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选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72。

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及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自理教育、体育、安全教育等;探讨如何评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以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三、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后续课程:暂无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8课时)一、教学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规律和原则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一、传授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树立健康态度和信念三、培养健康行为和习惯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8课时)一、教学要求1、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2、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制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分类目标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一、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8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2、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一、生活化二、游戏化三、综合化四、可操作性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什么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难点: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很好地融入到活动的设计中去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8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影响因素。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eschool Psychology学时:68学分: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让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让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让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规律。

4.让学生掌握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

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6学时)第二单元胎儿期的发育(4学时)第三单元学前儿童的感知觉(6学时)第四单元学前儿童的注意(4学时)第五单元学前儿童的记忆(6学时)第六单元学前儿童的想象(4学时)第七单元学前儿童的思维(6学时)第八单元学前儿童的言语(4学时)第九单元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6学时)第十单元学前儿童的意志(4学时)第十一单元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4学时)第十二单元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7学时)第十三单元学前儿童的游戏(4学时)第十四单元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3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产前问题、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及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学前儿童思维的培养、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差异。

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进化论观点、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感知觉的规律、想象的分类、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语言获得理论、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能力、游戏理论、性别角色的获得。

《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031Q32A学分:2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1
开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英文名称:The psychology foundation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课程修读条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位课
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学前教育系/所
二、课程简介
心理学基础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的先期课程。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养成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幼教工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心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建立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

素质目标:使学生掌握“心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学会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在教学中懂得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撰写人:
审核人:
制定时间:年月。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课程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分析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4、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范围和方法。

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介绍神经元、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动机和情绪,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情感调节等。

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包括人格理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等。

6、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7、心理病理学:介绍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8、心理学应用: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每周安排两次,每次2学时;实践操作部分每周安排一次,每次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心理学导论(4学时)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3、认知心理学(6学时)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6学时)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6学时)6、发展心理学(4学时)7、心理病理学(4学时)8、心理学应用(4学时)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阅读论文和完成课后习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平时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和阅读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课程简介:《幼儿心理学》课程是一门面向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及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

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课程目标1: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幼儿心理发展趋势、思维发展的特点等)和基本理论(如各心理学流派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等),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记忆、描述、解释。

(支撑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2: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并按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基本规律,学会创设有效教学基本技能。

通过课下自学养成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听课、小组讨论、完成课下任务等形式培养反思能力,能够通过小组成果报告等培养交合作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课程目标3:在《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尊重幼儿的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树人。

(支撑毕业要求6)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重难点和课时安排第一部分幼儿心理学总论(绪论、第一章)教学重点:心理的实质教学难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实验/实习/实训项目:无教学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实习/实训0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理解心理的实质及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幼儿心理学研究遵循的最高指导原则。

同时,在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中特别强调教育性原则,即遵守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所有的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都不能损伤幼儿的身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关于与社会中的人和事建立良好关系的学科内容;
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变态心理学等解决人类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的学科内容。
重点
及疑难点
如何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好心理学框架的重要性。
解决办法
从简单的知识入手,慢慢理解所有知识。
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案例加以运用,多学科知识迁移。
魏雨蒙
2018标
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起基本学习框架,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思维模式,拥有对学科的独立思考。
教学课时
15min
主要
教学内容
基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关于认知了解心理现象以及规律的学科内容;
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关于利用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的学科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