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选择题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73c5c4bed5b9f3f80f1c28.png)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一、翻译句子(11 分)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 分)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 分)1.水陆草木之花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5.渔人甚异之。
之: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 分)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
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 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6、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六、阅读训练(36 分)㈠课内巩固(一)(13 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默写、简答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默写、简答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dfaec3c1ec5da51e27054.png)
解析】例句是主谓之间。
A 的B 代词,桃花源中人。
C 宾语前置的标志。
D 主、选择题: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 16 课】班级: 姓名: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 可爱者甚蕃.( 多) 宜.乎众矣( 适宜)A .谈笑有 鸿.儒. ( 博学的人 ) C .陶后 鲜.有闻( 少) 【解析】 D 应当。
B .D.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有仙则 名.(名字) C.谈笑有 鸿.儒(大)【解析】 A 名词作动词, 到。
B. D.有名,出名 )斯.是陋室(你) 苔痕上.阶绿(上面) B 指示代词,这。
C 大,有名。
D 动词,长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 往来无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B.可以调 素.琴(白色的) C.无案牍之劳 形.(身体) D.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 【解析】 B 不加装饰。
4、选出与“可以调素琴”中的“以”3、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D.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B. 投以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解析】例句是用来。
A 凭借。
B 把。
C 用来。
D 用。
5、选出下列句子中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忘路之远近C. 何陋之有B. D.具答之 无案牍之劳形谓之间。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C )A.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C.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金子做的经书。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解析】C阅读佛经。
7、下列对《陋室铭》分析不对的一项(A )A. 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 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
C. 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以古代圣贤自比的态度。
海南省及湖北鄂州市《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海南省及湖北鄂州市《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5cc17551810a6f424864c.png)
海南省及湖北鄂州市《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海南省中考真题《爱莲说》周敦颐(北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4分)(1)香远益清益:________(2)亭亭净植植: ________(3)陶后鲜有闻鲜:______(4)宜乎众矣宜: 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鄂州市中考真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陋室铭爱莲说的练习题
![陋室铭爱莲说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d9b8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7.png)
陋室铭爱莲说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陋室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作品B.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C. 《陋室铭》采用了对仗工整的骈文形式D. 《陋室铭》主要描绘了作者在陋室中的奢华生活2. 下列关于《爱莲说》的描述,正确的是:A.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作品B. 《爱莲说》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C. 《爱莲说》采用了散文的形式D.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二、填空题1. 《陋室铭》中,“山不在高,______;水不在深,______。
”2. 《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陋室铭》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品质的赞美。
四、翻译题五、分析题1. 请分析《陋室铭》中作者如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
2. 请分析《爱莲说》中作者如何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抒发自己对君子品质的向往。
六、拓展题1. 请结合《陋室铭》的内容,谈谈你对“安贫乐道”的理解。
2. 请结合《爱莲说》的内容,谈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品质的认识。
七、对比分析题1. 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在表达作者情操和理想方面有哪些异同。
2. 请分析《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与《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两句在表现作者品质方面的共通之处。
八、仿写题1. 请仿照《陋室铭》的结构,写一段关于“书房”的铭文。
2. 请仿照《爱莲说》的风格,写一段赞美“竹子”的文字。
九、名句默写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十、应用题1. 请结合《陋室铭》的内容,给出一些建议,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安贫乐道”的境界。
2. 请以《爱莲说》中的莲花品质为参照,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和保持高洁的品格。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中考题汇编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中考题汇编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548b005087632311212e5.png)
16 短文两篇一、解释句子中的实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5. 往来无白丁:6.调素琴:7.列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
9.何陋之有: 10.可爱者甚蕃:11.出淤泥而不染: 12.濯清涟而不妖:13.濯清涟而不妖: 14.香远益清:15.濯清涟而不妖: 16.不蔓不枝:17.亭亭净植: 18.只可远观不可亵玩:19. 予谓菊: 20.花之隐逸者:21.花之君子也: 22.陶后鲜有闻:23.宜乎众矣:二、解释多义词“之”。
1.水陆草木之花: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丝竹之乱耳:4.何陋之有:三、解释词类活用现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四、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丫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何陋之有?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五、阅读与赏析(一)阅读《陋室铭》做下面的题。
1、《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而《爱莲说》的作者用“莲”自况,委婉批判了当时、的世风。
所以两篇短文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第一、二句用“仙”和“龙”比喻怎样的人?这两句话所起什么作用?4、文章第4——7句分别从、、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何作用?6、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7、作者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8、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9、作者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10、理解性默写。
河南省和泉州市《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河南省和泉州市《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bb44ab3c1ec5da51e270ab.png)
河南省和泉州市《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河南省中考真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 (2)唯吾德馨德馨:__________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巷”,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泉州市惠安县中考真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期中后古文】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期中后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478c490b4c2e3f572763d2.png)
七年级下期中后古文三篇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目录:一、第16课《陋室铭》二、第16课《爱莲说》三、第24课《河中石兽》(一)第16课《陋室铭》习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有仙则名.(名字)B.斯.是陋室(你)C.谈笑有鸿.儒(大)D.苔痕上.阶绿(上面)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 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B.可以调素.琴(白色的)C.无案牍之劳形.(身体)D.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4、选出与“可以调素琴”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投以骨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选出下列句子中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忘路之远近B.具答之C.何陋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金子做的经书。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7、下列对《陋室铭》分析不对的一项()A.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C.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以古代圣贤自比的态度。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突出了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
C.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赞美了陋室因环境清幽而不陋。
9、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A.铭,是古代文体名,勇于述功记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炼,押韵,读来铿锵有力。
2004-2011年全国真题汇编:《陋室铭》《爱莲说》
![2004-2011年全国真题汇编:《陋室铭》《爱莲说》](https://img.taocdn.com/s3/m/25ddfaf6524de518964b7d19.png)
2004-2015年《陋室铭》《爱莲说》中考习题真题汇编《爱莲说》中考集锦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甚蕃多(2)亵玩亲近而不庄重(3)宜乎众矣应当(4)出淤泥而不染而:却(5)陶后鲜有闻少(6)亭亭净植树立;立(7)香远益清益:更(更加)(8)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9)濯清涟而不妖洗涤(10)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4)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的茎)中间通透,外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5.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A、可爱者甚蕃(pān )B、出淤泥而不染(xū)C、濯清涟而不妖 (zhū)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6.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e2e3f460647d27284b7351b7.png)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一)2007河南省(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________ (2)惟吾德馨德馨:________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二)2008年泉州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2da7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d.png)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题带答案一、《陋室铭》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斯是陋室斯:这B 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C 谈笑有鸿儒鸿:大D 无案牍之劳形形:形状答案:D解析:“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形”意思是“身体”,不是“形状”。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 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 苔痕上阶绿友人惭,下车引之D 可以调素琴以我酌油知之答案:B解析:A 项“何陋之有”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是“的”的意思;B 项“名”都是“出名,有名”的意思;C 项“苔痕上阶绿”中的“上”是“长上”,“下车引之”中的“下”是“下车”;D 项“可以调素琴”中的“以”是“用来”,“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以”是“凭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突出陋室不陋。
B 作者从陋室的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三方面来描写陋室。
C 文中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D 文章结尾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答案:D解析:文章结尾以古代名贤的“陋室”自比,表明自己也有他们那样的品德和情趣,不是表明自己有他们的志趣和抱负。
4、下列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B 文章在语言上多用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C 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以山水的平凡引出陋室的不平凡,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D 文章结尾以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结,照应开头“斯是陋室”,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答案:C解析:开篇以山水起兴,以山水的有名引出陋室的不陋,运用的是比兴的手法,不是类比。
二、《爱莲说》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可爱者甚蕃蕃:多B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C 不蔓不枝蔓:生枝蔓D 香远益清益:更加答案:D解析:“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是“越发,更加”。
八年级上册《爱莲说》《陋室铭》中考题选练
![八年级上册《爱莲说》《陋室铭》中考题选练](https://img.taocdn.com/s3/m/a3d53dc4a1c7aa00b52acbb3.png)
八年级上册《爱莲说》《陋室铭》中考题选练设计: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主校王补平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淡笑有鸿儒..者也()..()(2)花之隐逸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2分)16.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5----18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16.翻译下面句子。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29a1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b.png)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思是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是《陋室铭》中表达作者对陋室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3. 在《爱莲说》中,作者用“________”来比喻莲花的高洁。
4. “________,________”是《爱莲说》中描述莲花生长环境的诗句。
5. 莲花在《爱莲说》中被赋予了________的寓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以下哪篇文章?A. 《陋室铭》B. 《爱莲说》C. 《岳阳楼记》D. 《滕王阁序》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的“龙”指的是什么?A. 真实的龙B. 莲花C. 君子D. 作者自己3. 在《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莲花的哪些特点最为可贵?A. 出淤泥而不染B. 濯清涟而不妖C. 中通外直D. 不蔓不枝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予”指的是?A. 莲花B. 作者C. 君子D. 读者5. 下列哪项不是《陋室铭》中所表达的思想?A. 陋室虽小,德行重要B. 环境简陋,内心丰富C. 物质条件优越,精神生活贫乏D. 环境影响人的品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陋室铭》中作者对于“陋室”的态度及其寓意。
2. 《爱莲说》中作者为何独爱莲花,莲花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四、翻译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将《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成英文。
2. 将《爱莲说》中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成英文。
五、论述题(20分)请结合《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谈谈你对“环境与个人修养”关系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但因为我的品德高尚,所以它显得香气四溢。
2.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 出淤泥而不染。
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高洁、纯净。
(完整word版)《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选择题.doc
![(完整word版)《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选择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e6fb6e6f1aff00bfd51eac.png)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选择题1.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2.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 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3.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 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 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4.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可爱者甚蕃(pān )B. 出淤泥而不染 (x ū)..C.濯清涟而不妖 ( zhū)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xi è)..5.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2 分)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 呼尔而与之6. 下列句中的“ /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而无 / 车马喧B. 飞鸟 / 相与还C.晋陶渊明 / 独爱菊D. 可远观而不可 / 亵玩焉7.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 水陆草木之花B. 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牡丹之爱..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B. 可以调素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D. 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9.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有仙则名 / 不能名其一处..B. 无丝竹之乱耳 /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C.无案牍之劳形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 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D. 宜乎众矣(适宜)..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甲文(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28710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4.png)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题带答案《陋室铭》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解析】D应当。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C )A.有仙则名(名字)B.斯是陋室(你)..C.谈笑有鸿儒(大)D.苔痕上阶绿(上面)..【解析】A名词作动词,有名,出名。
B指示代词,这。
C大,有名。
D动词,长到。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B)A.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B.可以调素琴(白色的).C.无案牍之劳形(身体).D.无丝竹之乱耳(吹打的声音)..【剖析】B不加粉饰。
4、选出与“可以调素琴”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C)A.以君之力,曾不克不及损魁父之丘B.投以骨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解析】例句是用来。
A凭借。
B把。
C用来。
D用。
5、选出下列句子中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D)A.忘路之远近B.具答之C.何陋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剖析】例句是主谓之间。
A的。
B代词,桃花源中人。
C宾语前置的标记。
D主谓之间。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C)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金子做的经书。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剖析】C阅读佛经。
7、下列对《陋室铭》分析不对的一项(A)A.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C.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以现代圣贤自比的态度。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了。
【解析】A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选择题
1.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 就不陋。
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5.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6.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
B.可.以调素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
B.无丝竹
..之乱耳/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C.无案牍之.劳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12.下面对甲文(《陋室铭》)乙文(《爱莲说》)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文都托物言志,甲文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乙文以莲之爱表达作者洁身自好的纯洁情操。
B.乙文中开篇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C.乙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D.甲文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