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课程设计溢流阀
溢流阀工作原理及动画原理

溢流阀工作原理及动画原理溢流阀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控制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流量和压力。
溢流阀能够在液压系统中实现过载保护和流量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以及通过动画演示来更直观地理解其工作过程。
一、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溢流阀是一种压力控制阀,其工作原理基于流体通过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通道。
当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超过设定的阀芯弹簧压力时,阀芯会被推动打开,使流体可以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从而降低系统的压力。
当系统的压力下降到设定的阀芯弹簧压力以下时,阀芯会被弹簧推回并封闭溢流通道,阻止流体继续流回油箱,从而提高系统的压力。
溢流阀通常由阀体、阀芯、弹簧和调节螺钉等组成。
阀芯是溢流阀的关键部件,它的运动状态决定了溢流阀的工作状态。
调节螺钉用于调整阀芯弹簧的预紧力,从而改变溢流阀的工作压力范围。
当系统的压力超过阀芯弹簧预紧力加上调节螺钉调整的压力值时,阀芯会被推动打开,使流体溢出;反之,当系统的压力低于阀芯弹簧预紧力加上调节螺钉调整的压力值时,阀芯会被弹簧推回并封闭溢流通道。
二、溢流阀的动画原理为了更好地理解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下面通过动画演示来展示其工作过程。
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泵通过管道将液体压力传递到溢流阀。
当系统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阀芯会被推动打开,使流体通过溢流通道流回油箱,从而降低系统的压力。
当系统的压力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阀芯会被弹簧推回并封闭溢流通道,阻止流体继续流回油箱,从而提高系统的压力。
动画中还可以展示溢流阀的调节功能。
通过调节螺钉,我们可以改变阀芯弹簧的预紧力,从而调整溢流阀的工作压力范围。
当我们将调节螺钉旋紧时,阀芯弹簧的预紧力增加,溢流阀的工作压力范围也会增加;反之,当我们将调节螺钉松开时,阀芯弹簧的预紧力减小,溢流阀的工作压力范围也会减小。
通过动画演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调节功能。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力控制的,通过阀芯的运动状态来控制流体的流动,从而实现液压系统的流量控制和过载保护。
毕业设计:液压元件综合实验与分析—溢流阀(终稿)

消化德国力士乐公司的压力为21、35、63MPa通径为6~32mm的三大类液压阀
和我国自行开发的叠加阀、插装阀及GE系列阀等
B类允许保留和过渡产品包括目前应用面广、市场需求最大一时尚无替
代产品国内70年代、80年代开发的现在已成为主导产品虽然技术上达不
列以及全部加工技术和制造、试验设备并据此发展、设计成我国的中高压液
压闪系统简称榆次型。
1968年当时的一机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公称压力21MPa液压阀的基础上
设计了我国一套公称压力为31.5MPa的高压阀系列并投入批量生产。
为使产品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我国于1973年再次组成“液压阀
联合设计组”
在总结国产高压阀设计、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结构
性能、工艺特点又增补了多种规格和新品种并使国产阀的安装连接尺寸首次
符合国际标准。并于1977年正式完成了公称压力为31.MPa的高压阀新系列的设
计。1978年起通过全系列图纸的审查、试制、鉴定等工作并在全国推广使
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
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
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
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
计的人物正向元件制造商转移由专业液压厂商提供成套系统但只有大公司才
能承担这项任务。基于此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展开了竞争、合并。大量的资金用
于技术的开发和革新较小的公司负担不起这样的开支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挤出
溢流阀的设计

1 绪论液压技术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发展速度相当快。
作为新兴的应用学科,在国民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现如今,机电产品正朝着功能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液压技术正好满足它的要求,所以,为了实现生产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液压技术是必不可缺的。
液压技术有很多优点,比如:反应速度快、液压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传递的力量较大、可实现无极调速等。
通常选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使用寿命长,可实现自行润滑。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工业、冶金工业等各行各业中。
近几年来,液压技术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成果,使各行业应用领域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
液压传动设备的组成有: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控制元件(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泵:把电机的机械能转化成液压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泵种类有很多,按结构形式分常用的有:螺旋泵、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等。
液压马达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并且以旋转的形式输出角速度和转矩的一种液压执行机构。
液压阀就是调节和控制流体的流量、方向和压力。
按用途分为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
常用的流量控制阀有:调速阀、节流阀等;方向控制阀有:换向阀、方向阀;压力控制阀有: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等;辅助元件有:过滤器、油箱及蓄能器、密封圈等。
液压阀的作用就是控制液体的方向、流量和压力,液压阀元件的优劣对液压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在设计先导式溢流阀过程中,将它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生产工艺性,并且维修方便,保证其工作效率。
1.1液压技术发展历史液压技术与流体力学是息息相关的。
17世纪50年代,帕斯卡提出了帕斯卡原理,17世纪70年代牛顿提出了内摩擦定律,18世纪,相继建立伯努利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这些理论对液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795年,约瑟夫·布拉曼提出了液压机的专利,并于2年后制造出手动泵供压式水压机。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

溢流阀设计与计算一、Y-63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溢流阀是利用溢流作用来调节油路压力的溢流阀是利用溢流作用来调节油路压力的。
当油路压力升高到某一规定值当油路压力升高到某一规定值,,溢流阀便打开,将压力溢流去一部分,使压力保持在规定的值。
溢流阀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直动式与先导式两类。
Y-63是先导式溢流阀。
该型号溢流阀的主阀芯是圆柱滑阀式,加工装配比较方便。
但与锥阀式主阀芯的溢流阀相比,由于主阀芯两端的受压面积相等,使阀的灵敏度较低使阀的灵敏度较低;;为了减少主阀的泄漏量为了减少主阀的泄漏量,,阀口处有一封油段h ,使动作反应较慢。
所以画法式主阀芯的溢流阀动态性能差,一般用于中低液压系统。
主要用途:1,用于保持液压系统压了恒定,称为定压阀2,用于液压系统过载,称为安全阀3,用作卸荷阀4,实现远程调压5,实现高低压多级控制溢流阀工作原理:在油路没有达到溢流阀调定的压力时,导阀、主阀在各自的弹簧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各腔压力相等。
当油路压力升到接近调定的压力时,导阀被推开,便有小量油液通过节流孔、导阀阀口、主阀阀芯的中心孔从油口流出。
这样,由于节流孔中有油液通过,便自啊主阀芯活塞上下腔产生压力差压力差,,给主阀芯造成一个向上的推力给主阀芯造成一个向上的推力。
但此力不够克服主阀弹簧的预压缩力但此力不够克服主阀弹簧的预压缩力,,因此主阀还不能打开。
当油路压力继续升高,导阀开口量加大,通过节流口的流量加大,主阀芯上下腔压力差增大,便可克服主阀弹簧力和阀芯摩擦力,使主阀芯打开。
压力油便通过主阀阀口,从出油口溢流。
二、设计Y-63溢流阀,设计要求如下:1.额定压力a p g ΜΡ=3.62.额定流量min 63L Q g =3.调压范围()a p ΜΡ=3.6~2.314.启闭特性开启压力[]a p Q ΜΡ=61闭合压力[]Mp p Q 51'=溢流量[]min 63.0L Q =5.卸荷压力[]Mpp X 04.01≤6.内泄流量[]min 0015.0L q nx ≤一、主要结构尺寸的初步确定(1)进油口直径d由额定流量和允许流速来决定vQ d gπ4=sm 7-m 6 v Q g 允许流速额定流量得14.93mm d =故取15.00mm d =(2)主阀芯直径1d 经验取()d 82.0~5.0d 1=mm 24.12d 47.71≤≤取mm00.11d 1=(3)主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长度L 由公式()05.1~6.0D L =(4)主阀芯活塞直径0D 经验取()10d 2.31.6D ~=取mm 00.22D 0=(5)节流孔直径0d ,长度0 l 按经验取()000d 197l 2mm 0.8d ~~==取8mm l 1.00mm d 00==(静态特性计算对选定的0d 和0l 进行适当的调整)(6)导阀芯的半锥角α按经验取020=α(7)导阀座的孔径2d 和6d经验取() 1.6mm d d 52d 602==~取 1.6mm d 4mm d 62==(8)主阀芯溢流孔直径3d 和3l 3d 不能太小,3l 由尺寸确定(9)阀体沉割直径1D ,沉割深度1S ()mm 15~1D D 01+=1S 保证进油口直径26.00mmD 1=(1010)主阀芯与阀盖的间距)主阀芯与阀盖的间距2S 应保证主阀芯的位移要求max 2X S ≥(max X 是主阀的最大开度)(1111)导阀弹簧的装配长度)导阀弹簧的装配长度5l (未确定)()mm L 2~1l 25+=2L 是导阀的自由长度(12)(12)主阀弹簧的装配长度主阀弹簧的装配长度1l 111h -L l =1L 主阀弹簧的自由长度1h 主阀弹簧预压缩量二、二、静态特性计算静态特性计算(1)在最高调定压力1max p 下的主阀芯的额定开口量10X 由公式max101g10216.67Q X p gD C γπ=取0.65C 1=,()3-3100.903cm N ×=γ带入上式得0.165mm63100.90398022.23.140.656316.67X 3-10=×××××=(2)卸荷时主阀芯的开口量1xX[]1x 01g 1x p 2g D C Q 16.67X γπ×=取0.65C 1=,()3-3cm 100.885Ν×=γ带入上式得3.16mm100.90398022.23.140.656316.67X 31x =×××××=(3)系统压力为开启压力[]1Q p 时导阀前油腔的压力2Q p 由公式[][]00001214p ααγd l Q Q g vp Q Q ?=取()33108995.0cm Ν×=γ,sen cm v 3235.0=,cm d a 00785.01.0442200=×==ππ代入上式得()2322.5900785.000785.01.08.05.5.10980235.0108995.01460cm p QΝ=××××××?=?(4)液压卡紧阻力kF 由公式Qk k p LD f F 2027.0λ=取08.0=f ,027.0=k λ,mm D L 5.1675.00==。
课程设计proe阀体

课程设计proe阀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掌握Proe软件在阀体设计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并熟练使用Proe软件进行阀体设计,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
2.理解阀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学习并应用阀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独立完成阀体模型的建立。
2.能够进行阀体装配和运动分析。
3.能够利用Proe进行阀体零件的绘制和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同学们对工程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同学们对工程设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阀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阀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1.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软件的安装和启动、界面的熟悉和操作、文件的基本操作等。
2.阀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阀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理解阀体的工作原理。
3.阀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阀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掌握阀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如三维建模、装配和运动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我们向同学们传授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阀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讨论法,我们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让同学们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法,我们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Proe阀体设计教程》。
2.参考书:阀体设计相关的专业书籍。
3.多媒体资料:Proe软件的操作视频教程,阀体设计案例的图片和视频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Proe软件、阀体模型等。
最新0502A液压控制阀溢流阀教程教学讲义ppt课件

活塞处同芯
黑三角代表 先导型液压控制
阀口处同芯
12/34
调压手柄
调压弹簧
导阀芯
主阀弹簧
вторник, 6 апреля 2021 г.
主阀芯 主阀口
出油口P2
先导级固 定节流孔
进油口P1
13/34
YF型先导式溢流阀原理图
导 阀 比 较
Fs F指p2As
FS F指 p2AS
当 F S 趋于 0 时 F指
先导溢流阀在溢流稳压状态时,对 于主阀,油液压力应满足以下关系式
p= k(x0+ x)/A+p1 [分析]:由于主阀较软,k较小, 因此,p变化小。
вторник, 6 апреля 2021 г.
23/34
2) 安全油路 液压系统都要装安全用的溢流阀,
以限制系统的最高压力,超过时,安 全溢流阀打开溢流。
理想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应是平行于流量坐标轴 的水平直线。即不论溢流量多大,压力始终保持不变。
вторник, 6 апреля 2021 г.
27/34
(a)直动溢流阀特性方程
当溢流阀稳定工作时,作用在阀芯上的力是平衡的,即
pAF sF gF bsF f
(1)
摩擦力
轴向稳态液动力
阀芯重力
一般情况可忽略 F g 、 F b s 和 F f
溢流阀作背压,回油路具有一定压力,使执行元件运行平稳。
вторник, 6 апреля 2021 г.
24/34
4)远程调压油路 1
2
先导溢流阀1的远程控 制口K ,与先导溢流阀2连 接,构成远程调压控制油路。
先导溢流阀1入口处的 压力,由先导阀2控制。这 样可利用阀2在较大范围内 任意调节阀1前压力,实现 远程压力控制。
先导式二级同心溢流阀课程设计

按开启条 件计算
计算额定工 况阻尼孔流 量
其它主要 参数
Pb单位化为Mpa 判断Pb是否大于[P1b] 3.03E+01 合格 Qmin(PS)单位化为L/min Qmin是否合格 10.97 合格
迭代 计算 Pmin
X(0)=XS 7.04E-04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取Pmin=P(12)(Mpa) 1.106
m1g(N) 2
dH(m) [P1b](Mpa) [q](cm3/s) 1.00E-05 28.35 15
Ce 1
许用流速[v](m/s) 6 Dx 0.0281 α 2 20 <2000 K1X0(N) 70.50 K2Y0/(A2PS) 0.9001 Ys(与Y'差不多) 2.97E-05 判断Pk是否大于[P1k] 合格 △>=(1.5~3)dH 2.00E-05
C1 0.8 Dx取标准值 0.028 d3 0.0016
运动黏度v(m2/s) 3.00E-05 D1(m) 0.0275 长度l1=(7~19)d1 0.01067024 Xs(m) 7.04E-04 Fk1<=下面的值 21.05995114 K2Y0 356.3100 Q2s相对于[Q]的误差 2.01% Pb/Ps 0.962 Xmin 3.86E-05
几何 尺寸 计算
额定流量Qs(L/min) 200 几何尺寸D(m) 0.026596152 L=(0.6~1.5)Dx 0.021 Xu(m) 6.25E-03 △Pk(Pa) 1.22E+06 取Y0 0.0035698 导阀前腔压力P2s(Pa) 3.020E+07 Pb(Pa) 3.03E+07 Qmin(PS)(m3/s) 1.83E-04
先导式溢流阀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报告书.

综合训练报告书题目先导式溢流阀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02班学生姓名康豪学号 201002010524 .指导教师胡竟湘钟定清.完成日期2013年12月25日.机械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综合训练任务书设计题目:先导式溢流阀设计与制造姓名康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02 班学号201002010524指导老师胡竟湘钟定清教研室主任一、训练目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训练是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完成指定产品或机械装置的设计制造过程,巩固和深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CAD/CAM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全面地获得机械产品的生产实际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培养具备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师。
二、训练任务在四周时间内完成先导式溢流阀的设计、零件加工及装配。
1.1 先导式溢流阀的设计1)先导式溢流阀产品功能分析及结构设计2)零件设计2.2 零件制造工艺设计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2)机械加工工序卡2.3 加工制造2.4 检验分析2.5 产品装配2.6 综合训练说明书三、训练要求1)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运用CAD技术完成零件三维建模和产品装配建模。
2)绘制指定零件的工程图,按国标正确标注尺寸、形位公差及技术要求。
3)对零件进行正确的工艺分析,按指定的格式填写加工工艺文件。
分析产品零件图样,确定毛坯,拟订工艺路线,选择设备及工艺装备。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详细地说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要求。
4)编制零件的加工工序卡,填写加工程序单,填写刀具调整单。
5)完成零件加工制造。
按照制定工艺文件,在老师指导下,遵守机床设备操作规程,独立调整、操作相应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6)零件加工质量检测。
正确地选用检验方法及计量器具,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
YF3-10L 溢流阀的设计(有cad图)

3.1 溢流阀的结构………………………………………………………………………5 3.2 溢流阀的主要性能…………………………………………………………………8 3.3 溢流阀的基本应用………………………………………………………………13 3.4 溢流阀的组成部分………………………………………………………………14 3.5 溢流阀的零件……………………………………………………………………15 3.5.1 调节杆及其加工……………………………………………………………15 3.5.2 调压螺帽及其加工…………………………………………………………17 3.5.3 先导阀芯及其加工…………………………………………………………20 3.5.4 先导阀座及其加工…………………………………………………………21 3.5.5 主阀座及其加工……………………………………………………………22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 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 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 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 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 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 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 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 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 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溢流阀的设计

溢流阀的设计一、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力与弹簧力的平衡。
当系统压力低于溢流阀的设定压力时,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关闭位置,阻止油液溢流。
当系统压力升高到超过设定压力时,液压力克服弹簧力,推动阀芯开启,油液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从而使系统压力不再升高,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二、溢流阀的结构特点溢流阀通常由阀体、阀芯、弹簧、调节螺钉等部件组成。
阀体上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溢流口。
阀芯一般为锥阀或球阀,其运动决定了阀的开启和关闭。
弹簧提供阀芯关闭的预紧力,通过调节螺钉可以改变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整溢流阀的设定压力。
三、溢流阀的性能要求1、调压范围溢流阀应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调节系统压力,以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2、压力稳定性在工作过程中,溢流阀应能保持系统压力的稳定,不受负载变化、油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响应速度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溢流阀应能迅速开启,以避免系统压力过高造成损坏。
4、泄漏量在阀芯关闭状态下,溢流阀的泄漏量应尽可能小,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四、溢流阀设计中的关键因素1、弹簧的设计弹簧的刚度和预压缩量直接影响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和调压范围。
弹簧的材料选择、尺寸计算以及热处理工艺都需要精心设计,以保证弹簧的性能和寿命。
2、阀芯的设计阀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对溢流阀的流量特性和泄漏量有重要影响。
阀芯的运动灵活性和密封性能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3、阀口的设计阀口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溢流阀的流量系数和压力损失。
合理设计阀口可以提高溢流阀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4、阻尼孔的设计在溢流阀的结构中,常常设置阻尼孔来改善阀的响应特性和稳定性。
阻尼孔的大小和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要求进行精确计算和设计。
五、溢流阀的设计步骤1、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要求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负载特性,确定溢流阀需要控制的最大压力和通过的最大流量。
2、选择溢流阀的类型根据系统的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溢流阀类型,如直动式溢流阀或先导式溢流阀。
溢流阀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1缸体零件图分析 (1)1.1.1零件的作用 (1)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1.3确定生产类型 (2)1.2确定毛坯类型及尺寸 (2)1.2.1确定毛坯类型 (2)1.2.2确定毛坯尺寸 (3)1.2.3毛坯图 (3)1.3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设计 (4)1.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4)1.3.2 制定工艺路线 (5)1.4 加工机床及工艺设备的选择 (6)1.4.1 选择机床 (6)1.4.2 选择刀具及量具 (6)1.4.3 选择夹具 (6)1.5 确定每道工序尺寸 (8)1.6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8)1.6.1 确定切削用量 (8)1.6.1.1 工序10(铣右端面至尺寸) (8)1.6.1.2 工序20 (钻右端平面Ø16孔) (9)1.6.1.3 工序30(铰右平面Ø16孔) (9)1.6.1.4 工序70 (攻Ø27螺纹孔) (10)1.6.1.5 工序90 (钻右平面Ø4孔) (11)1.6.2 确定基本时间 (11)1.6.2.1 工序10(铣右端面至尺寸) (11)1.6.2.2 工序20 (钻右端平面Ø16孔) (12)1.6.2.3 工序30(铰右平面Ø16孔) (13)1.6.2.4 工序70 (攻Ø27螺纹孔) (14)1.6.2.5 工序90 (钻右平面Ø4孔) (15)第2章专用夹具设计 (16)2.1 确定设计任务 (16)2.2 夹具设计方法 (16)2.2.1 夹具类型的确定 (16)2.2.2 定位方案的确定 (16)2.2.3 夹紧机构设计 (17)2.2.4 导向装置设计 (18)2.2.5 夹具体设计 (18)2.2.6 绘制夹具体装配图 (19)2.3 确定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公差配合 (20)2.3.1 技术要求 (20)2.3.2 夹具装配图应有尺寸及公差 (20)参考文献 (21)第1章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缸体零件图分析1.1.1零件的作用此零件为溢流阀。
溢流阀解析ppt课件

第三节 压力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简称压力阀,是利用作用在阀芯上的 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压力阀包括: (1)用来控制液压系统压力的阀类。 (2)利用压力变化作为信号来控制其它元件动 作的阀类。
按其功能和用途不同可分为溢流阀、减压阀、 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
溢流阀
溢流阀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两点: 1)调压和稳压。如用在由定量泵构成的液压源中,用以调 节泵的出口压力,保持该压力恒定。 2)限压。如用作安全阀,当系统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处于 关闭状态,仅在系统压力大于其调定压力时才开启溢流,对 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AB
O型机能
1)O型机能
PT
阀芯处于中位时, P,A,B,T 四个油口均被封闭,其特点是:
①缸的两腔被封闭,活塞在任一位置均可停住, 且能承受 一定的正向负载和反向负载。
② 因P口封闭,泵不能卸荷 ,泵排出的压力油只能从溢 流阀排回油箱。
③可用于多个换向阀并联的系统。当一个分支中的换 向阀处于中位时, 仍可保持系统压力,不致影响其它分 支的正常工作。
图4.17(b)则 为弹簧自动复 位式三位四通 手动换向阀。
复位弹簧
图4.17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中位 手柄
阀 芯
复位弹簧
图4.17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左位 手柄
阀 芯
复位弹簧
图4.17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右位 手柄
阀 芯
2.机动换向阀 此类控制方式的“信号源”是缸的运动件。例如将挡块
固定在运动的活塞杆上,当挡块触压阀推杆2的滚滚轮1时 , 推杆2即推动阀芯3换向。挡块和推杆2端部的滚轮脱离接触 后,阀芯即可靠弹簧复位。此种阀的控制方式因和缸的行程 有关,也有管此类阀叫“行程阀”。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堂PPT

道损失和调压偏差时: (1)换向阀下位接入回路时,泵的工作压力为多少?B点和C
点压力各是多少? (2)换向阀上位入接回路时,泵的工作压力为多少?B点和C
点压力各是多少?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教学内容
溢流阀的功用 溢流阀的类型、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
溢流阀的应用
3
引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液压传动》
溢流阀的功用
1.作溢流阀用。 起溢流和稳压作用,在
定量泵系统中,保持液压 系的压力恒定。图2(a)
2.作安全阀用。
起限压保护作用,在 变量泵系统中,防止液 压系统过载。图2(b)
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动画演示
14
引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液压传动》
先导式溢流阀调压原理
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硬 弹簧力,即改变压力。
图形符号
T P
15
《液压传动》
先导式溢流阀特点
引言
教学目标
∵ 溢流阀稳定工作时,主阀阀芯上部压力小于下部压力。 ∴ 即使下部压力较大,因有上部压力存在, 弹簧可做较
《液压传动》
直动式溢流阀的组成
锥阀式 阀体、阀芯<球阀式、弹簧、 调节螺钉
滑阀式
图3直动式溢流阀
7
引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液压传动》
直动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pA < FT时,阀口关闭。 当pA = FT时,阀口即将打开, 此时,pA = FT = KX0 p = pK = KX0 /A 开启压力 当pA > FT时,阀口打开,p T, 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题名称:P-B25B型低压直动式溢流阀
班级:
小组成员:
组长:
二.所绘制产品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描述
功能:
1.作安全阀使用时阀常闭。
当阀前压力小于掉定压力值时,阀不溢流。
当阀前压力超过此极限值时,阀立即打开,油液即流回油箱(或低压回路),因此能以防液压系统过载,保护油泵和油压系统的安全。
此处的阻尼孔对阀芯产生阻尼,提高系统的平稳性。
2.作溢流阀时阀常开常溢流。
该阀与节流元件及负载并联,随着工作机构需油量的不同,阀的溢油量时大时小,以调节及平衡进入液压系统中的流量,使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保持恒定。
3.远程调压。
将远程调压阀进油口和溢流阀遥控口连接,在主溢流阀设定压力范围内实现远程调压。
4.高低压多级控制。
用换向阀将溢流阀遥控口和几个远程调压阀连接,能在主溢流阀设定压力范围内实现高低压多级控制。
5.作卸荷阀。
用换向阀将溢流阀卸荷口和油箱连接,可使油路卸荷。
6.在液压元件试验时,溢流阀也可当节流阀进行加载。
工作原理:
下图为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中P为进油腔,压力油自P 腔进入,经过阀芯3中的孔口及阻尼小孔6流入阀芯左端的空腔c,使阀芯受到液压作用力。
当液压作用力小于弹簧9的预紧力时,阀芯处在最左端此时进油腔P与回油腔O之间处于封闭状态,如图1(a)所示。
当P腔的油液压力升高,液压作用力能克服弹簧9的作用力时,阀芯被推向右移动,使P腔与O腔接通,部分油液通过O腔流回油箱,如图1(b)所示。
溢流阀稳定工作后,阀芯保持在一个与溢流量相应的开口位置上,这时阀芯3左端的作用力pA(p为进油腔的油压,A为阀芯左端承压面积)就和此开口位
置是作用在阀芯右端的弹簧力F保持平衡,这样进油腔的压力基本稳定在某一数值上,这就是直动式溢流阀控制压力的基本原理。
然而上述状态的实现是有一段过程的。
当pA>F时,阀芯右移,阀口打开,部分油液由溢流阀排出,但由于惯性的作用,阀芯的运动不能立即停止下来,以致阀口开的过大,使进油腔的压力下降,出现pA<F的情况,于是阀芯又向左移动。
如此发复多次,振荡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减小,逐渐达到平衡状态。
阀芯3中的阻尼小孔b对阀芯的振荡起阻尼作用,因为能提高阀的工作平稳性。
旋转调节螺母7,推动调节杆5压缩弹簧9,可以改变弹簧的压紧力,从而调整溢流阀的开启压力。
溢流阀工作时,渗入到阀芯右端d腔内的泄露油液如不将其排出,则形成一种附加背压。
为此在阀盖2和阀体1开设孔e、f、g,使泄露油液经过这些孔与回油腔O相通,随同溢流有也一起流回油箱,这种泄漏方式称为内泄。
三.所绘制产品的主要结构分析;
左端M27x1.5螺孔内装后螺盖4,该螺孔(包括Φ28宽4的退刀槽)和后螺盖的长度均为12,装配后,后螺盖全部拧入阀体内,将阀体的左端堵塞.
后螺盖左边4-Φ4的孔是用来拧紧后螺盖用的,右边直径为10的孔,右边Φ22.3和Φ16之间的环形槽为用来装O形密封圈17x2.65之用,以防止漏油。
O形密封圈是有橡胶制成的圆环形圈,17为其内经,其截面直径Φ2.65略大于后螺盖环形槽的深度2,将后螺盖拧紧到阀体中时,O形密封圈被压扁而充满在环形槽中。
由于O形密封圈剖开后截面的直径很小,因此可涂黑以表示其剖面符号。
画这部分装配图时,只要将后螺盖的环形槽内部分涂黑,即表示已经装入O形密封圈了。
P、Q腔与阀体中的Φ22的孔为两圆柱孔偏交(见阀体中的A-A剖视图)而产生相贯线。
阀体中间Φ16H7孔内装阀芯5。
阀体的右端装阀盖9,阀盖左边Φ16f9圆柱部分装入阀体孔中定位,再用四个内六角螺钉M8x20连接。
阀体与阀盖上部带有圆锥螺纹Z1/8的孔及横向的Φ4小孔,即当于图1中的孔e、f、g。
由于工艺需要,制作g、e孔时必须向上穿通,因此再用两个Z1/8的螺塞6旋入后将其堵塞。
为防止漏油,在阀盖上Φ22.3和Φ16的环形槽内也装有O形密封圈17x2.65,在阀体上Φ4孔的右端装O形密封圈4.5x1.8。
阀体上的3-Φ9孔为溢流阀的安装孔。
阀芯5右端装弹簧7,弹簧右端装调节杆12,阀芯及调节杆上Φ5.5部分的圆柱装在弹簧的内控中。
调节杆的右端再旋上调节螺母13,调节螺母调整好后,再用锁紧螺母10并防止松开,在调节杆的槽中装O形密封圈
8.75x1.8,以防止漏油。
四.所绘制产品的装配示意图
五.所绘制产品的零件名字表
序号名称数量材料备注
1 阀体 1 尼龙1010
2 阀盖 1 40Cr
3 阀芯 1 HT200
4 后螺盖 1 45
5 调节杆 1 35
6 锁紧螺母 1 HT200
7 调节螺母 4 35
8 螺塞 1 Q235
9 弹簧 1 65
10 O形密封圈17*2.65 2 GB3452J-82
11 O形密封圈4.*.8 2 GB3452J-82
12 O形密封圈8.75x1.8 2 GB3452J-82
13 内六角螺钉M8x20 1 35 GB70-85六.任务分配
:用Pro E画出1、2、9、10、11、12、13号零件的三维模型,和成套零件装配
模型以及爆炸模型。
:用Pro E画出3、4、5、6、7、8号零件的三维模型,和成套零件装配模型以
及爆炸模型。
七.项目进行过程中涉及的具体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
难题一:滚花中直纹的画法:
解决办法:
1、先倒直角
2、在圆柱表面草绘一条直线
3、用扫描-切口绘制沟槽,以第一条草绘的直线为扫描路径,查国标GB/
6403.3-2008中的滚花参数
4、将第一条切口轴阵列,数目100,角度3.6度。
难题二:滚花中网纹的画法
解决办法:
1、以基准平面为参照建立新的基准平面使之与圆柱表面相切
2、在新建的基准平面上草绘一条45度的线段
3、将所草绘的直线投影到圆柱表面上,作为扫面轨迹
4、插入扫描-切口已投影线为轨迹,截面尺寸查国标GB/ 6403.3-2008中的滚花
参数
5、将第一条切口镜像
6、将第一条与第二条切口分别轴阵列
难题三:锥螺塞中的NTP外螺纹以及锥度1:16
解决办法:
1、上网查锥度公式:(D-d)/L=比例得出小径d=D-L*比例,此处计算d=9.8345
2、通过旋转得到锥度圆柱
3、NPT外螺纹通过插入-修饰-螺纹进行绘制。
八.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期间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可列表)
时间地点内容
2013/6/22 图书馆浏览设计要求,分配设计任务
2013/6/23-2013/7/1 图书馆和14号楼315 完成三维模型零件的绘
制
2013/7/2 14号楼315 完成三维模型的装配和
爆炸
2013/7/3 14号楼315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以及
准备答辩
九.产品总装爆炸图
十.参考资料
[1] 现代设计图学, 葛常清张云飞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2] 机械设计,濮良贵纪名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8版
[3] 内六角螺钉 M8*20 新的国标
/view/bbb1f900eff9aef8941e0689.html
[4]《液压与气压传动》左健民编著,机械工程出版社,2011年6月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