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实验高中-力的合成-优质课

合集下载

《力的合成》教案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优质课

《力的合成》教案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优质课

教学设计力的合成姓名:单位: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时间:2011-11-30必修一第三章 第四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多力合成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和探究的能力与态度。

2.培养合作、互助、交流的精神。

【学习重点】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学习难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新内容。

【所需器材】钩码一盒,力的合成实验仪器。

(其中包括弹簧秤2个,木板1块,橡皮筋1条,绳套两段,图钉4个,白纸1张)【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 帮助学生建立等效思想,学会用等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1) 回顾分析曹冲称象的故事问题:曹冲称象,但曹冲并没有直接去称象的质量,而是通过称石块的质量,得到了大象的质量。

为什么石块的质量就等于大象的质量呢?分析:因为大象在船上,与船上放上石块,两次船吃水的深度一样,也就是说这两次对船的作用效果一样,所以就可以说石块的质量等于大象的质量。

(2) 演示实验演示: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一根细线悬挂相同的钩码,分析细线的拉力问题:1.两根细线的拉力与一根细线的拉力,作用效果一样吗?2.那么两根细线的拉力与一根细线的拉力可以互相替代吗?(3)引出:合力、分立的概念。

力的合成的概念力的合成的概念,及分力、合力的概念1.分力、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力的合成的概念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3.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力的合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力的合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 (3)对角线要找准.
用作图法求出两个力旳合力
F1
F1
1N F1
F2 图1
F1
图2
F2
1200
图3
F2
图4
F2
从图1图2图3可见,在两个分力大小不变旳情况下,两个分力旳夹角
越大合力越小
合力能够不小于分力(图1),能够不不小于分力(图3F合不不小于 F2),还能够等于分力(图4)
共点力:
F1
F2
合力旳方向与F1成θ角,tanθ=
(力是矢量)
F1
思索:怎样求三个力旳合力?
F3 F合 F2
1N F12
F1
• 用直尺测量F合旳长度,按标度可计算出F合旳大小
平行四边形定则旳应用:作图法
作图时旳注意事项: (1)合力、分力作用点要相同,合力、分力
要用实线、两个分力旳平行边要用虚线; (2)合力、分力旳标度要相同,作图要精确
F3
O
F2
F1
F3
O
三、共点力
• 作用在物体上旳几种力有时共同作 用于同一点上,有时它们旳作用线 相交于一点,这种力就叫做共点力。
什么样旳力属于共点力?
• (1)几种力旳作用点在一点上。 • (2)作用在一种物体上旳几种力旳作用线
交于一点。 • (3)当一种物体旳体积和形状能够忽视时
物体能够看作质点,即作用在质点上旳力 是共点力。 • (4)非平行旳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 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过来
这种情况就不属于共点力旳情况
担子受到旳力不是共点力
力旳合成只合用于共点力旳情况。
小结:
• 1.力是矢量,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 2.合力是对分力共同作用效果旳等效替代。 • 3.力旳合成只合用于共点力旳情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

引入实验 以旧引新学试生实尝验
探究实验
可编辑ppt
9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提问:①什么是力?②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 因素有关?③本章中我们学过那些力?
通过提问复习,不
仅可以强化旧知识,
而且可以把新旧知识
有机地联系起来,并
且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的内容。可编辑ppt Nhomakorabea10
2.实验导入新课
引入实验: 小船在水中滑动
成所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使学生初步研究
的是力的等效关系,在初中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基础
上,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节
内容为以后学习速度、速度的变化,动量、动量的变
化等矢量及运算奠定了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编辑ppt
3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缺乏感性认 识,他们习惯的是仅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的运算。 在教学方法上分散教学难点,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 通过实验探究,启迪学生的思维,得出结论。
答:两个大小一定的
力 F、1 F,2 当它们间 的夹角由0 0增到 180 0 的过程中,合力由大
变小。
可编辑ppt
16
学生思考:
③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怎样求 出它们的合力?
答:多个力的合成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F1
F
O
F2
F′
F可编辑ppt 3
17
教师总结: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
实验中小船受到两
个不同方向上的力从 而产生水平方向上一 个力的效果,那么这 个力与两个细绳上的 拉力有什么关系?又 该怎么求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4课《力的合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4课《力的合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4课《力的合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4课《力的合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分力、合力、力的合成、共点力。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4、会用力的图示法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力与分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探究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力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逻辑思维和实验相结合研究问题的方法,由此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

2.体会科学研究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等物理知识和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但是他们刚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习惯于标量的代数运算,即使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也不涉及到矢量运算,而是通过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变成了简单的加减问题,没有触及矢量运算。

同时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往往不习惯。

意识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困难,通过小组探究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一则,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力的合成对学生来说全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真实而深刻,其效果远非那种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的形式化的探究活动可比。

二则,学生对矢量运算是完全陌生的,放慢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规律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D.假如其中几个力不在xoy平面内,则它们协力也可能在 xoy平面内。
1-75
6
第6页
; / 梦幻西游私服 lps82hkm
大。”我说:“兴许是你想多了呢。”世间万物都有他们各自宿命,而等候我们终究是什么呢。我们来到白蛇旁边,这条白蛇比普通蟒 蛇大了不止一倍,我想我要是遇见这么大一条预计早就到忘川喝着孟婆汤了。这里蜈蚣也早已不知所踪。山神看着这条白蛇,应该说是 忘川物象化会更加好一点。只见山神拿出那把冒着火剑将白蛇从喉咙一直划到尾巴,令我惊奇是这条蛇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山神说: “你把天珠放进去。”我拿出天珠放进蛇肚子里,我认为会像之前那样,天珠会自己悬在半空中,不过此刻天珠就像丢入水里石子一样, 不见踪迹,里面还涟漪阵阵,山神说:“看来这里也被封住了。那术士为了那几千个灵魂是下了狠功夫。”我说:“那该怎么办,天珠 掉进去就不见了。不能像刚才那样了。”山神说:“其实还有方法,我们进去里面”。说完山神就先跳了进去,我在想我要不要进去呢, 可是我也不会游泳啊,万一里面都是水怎么办,可是我在这里守着,万一我又碰到什么妖精鬼怪之类,直接就死翘翘了,想着我一闭眼 也跟着跳了进去。去到里面其实并没有水,这里一片虚无,一片黑暗,什么都没有,就像电视里播放宇宙黑洞一样,这里也没有地面, 感觉这个人都是浮在这里。我警觉看着四面叫山神,这里没有回音,声音飘出去就了无踪迹,在这里我感觉自己也成了鬼魂,就这么四 处浮荡着,我一直向前飘去,一直找不到山神。我想会不会是就因为我迟下来了几秒钟空间就发生了转变,山神在另一个空间,假如真 是这么,那真是被自己害死了。我这么想着,这里气流开始转变,在我旁边地方有一个个小小旋涡,应该是有什么东西要过来了,片刻 后,飘过来了一队“人”,两边都是女穿着古代衣服,全都是红衣黑发,有挽着发髻,有披散着头发,面容清秀,脸上没有血丝,中间 是一队穿着白衣男子,手持灯笼,这么一个队伍出现在这里,且排列整齐,在队伍中间我看到了山神,在这么队伍中,他身上麒麟尤其 惹眼,从我身边经过后,他从队伍里出来,来到我身边,拉起我手对我说:“暮雨,我在等你。”然后他拉着我飘到了队伍里面,我问: “我们去哪啊。”山神看着前方说:“去你想去地方。”说这句话时候,我在想山神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温柔了,我看着山神却感到了意 思不对劲,山神脸在扭曲,是,他五官在脸上拧在了一起,然后随意变换位置眼睛地方换成了鼻子,鼻子地方换成了眉毛,就这么变换 着,我停下来,周围人也停下来看着我,山神转过来,脸又恢复了原样说:“怎么了。”我看着这些“人”意外地我看到了我死去母亲, 他们都看着我,然后露出狰狞微笑说:“不走么,现在不走也来不及了”。然后

力的合成 (2)ppt课件

力的合成 (2)ppt课件
Page 10
2.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猜想
F1
等效
F2
F=G
教师:我们能否从集合上去寻找关系,即将分力与合 力的末端连接起来,是一个四边形,是一个什么四边形?
学生A: (通过图示)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B: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还缺少证据。 教师:你们希望他是一个什么图形?
Page 11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猜想
Page 2
一、教材与学境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力学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仅是力 的合成时必须遵守的定则,也是所有矢量运算必须遵守 的。
因此,本节内容为学生以 后学习其他矢量运算奠定了基 础。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验证 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重要 的作用。
Page 3
2.设计思想 本章内容较抽象,因此借助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和
学生的分组实验结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直
观,再加上学生自己的探究,可以多角度的刺激学生的感 官,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本章通过不断地深引将所教内容不断深化,分阶段分 台阶的引导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要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做? 2.该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有哪些?你是如何处理的? 3.在长度表实力的过程中,1N力你用了——cm长的线段来表示,你选定的时候考虑了
什么?
Page 14
5.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
动不宜设计成真正的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教极端的情下, 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是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
(1)实验目的: 要做什么? 要研究合力是否为互成角度两个分力组成 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2)实验原理: 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用橡皮筋的形变效果找两个力 的分力。 (3)实验过程指导: 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注意事项,但不能给学生规定 试验步骤和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操作。 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思考题“的方式让学 生在实验中思考分析。 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力的合成-登封一中-优质课

力的合成-登封一中-优质课
2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或者 等于分力 3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思考与讨论:
(1)如图有F1 ,F2 ,F3 三个力,如何求它们的合力?
结论:多个力的合成──两两逐步合成.
F2
F12
F1 F
F3
例、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
60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
F
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可以相互替代,这种思想叫
等效替代
如果以表示两个力
F1和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那么其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这两个邻边之
间的对角线来表示,这叫做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F1

F F2
合力大小与夹角的变化关系
1两分力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合力不确定, 随着两分力夹角的增大,合力减小
程明获得亚军。创造了中国女子射手在亚运会个人赛 历史上最好的成绩,那么射箭时,若刚释放的瞬间弓 弦的拉力为100N,对箭产生的作用力为120N,其弓 弦的拉力如右图中F1和F2所示,对箭产生的作用力如 图中F所示,弓弦的夹角应为多大?
F1
a F
F2
请指导,谢谢!
F的大小和方向。
(1)作图法
(2)计算法
F2
F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15N
F2 = F12 + F22
F = 75N
tan0 = F2/F1=4/3
F1
0 = 53o
课堂小结:
力的合成
合力和 分力概念
力的合 成法则
合力的 求法物体上 的共点力
作图法
计算法
1(必做)课后第4题 2(选做)在广州亚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中,中国选手

登封实验高中-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优质课

登封实验高中-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优质课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登封实验高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准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二、教学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五、教学手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筋、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

六、教学活动1、[新课导入]:两个小孩子提一桶水,一个大人就能提起,挂画可以用中间一悬挂,也可以用两端悬挂,一个力和两个力起的作用效果相同。

2、新课教学,引入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分力3、力的合成师:原来的那几个力叫做分力,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什么是力的合成吗?生: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3、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入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大小是否为两者之和(1)假如这桶水的重量是200N,两个孩子合力的大小一定也是200N, 现在问题是: 如果两个孩子用力的大小分别是F1和F2, F1和F2两个数值相加正好等于200N吗?猜想:各小组进行实验证明(2)给出结论:不是简单的相加(3)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求合力的方法。

河南省物理优质课《力的合成》说课课件

河南省物理优质课《力的合成》说课课件
教学重点:
F1 F
共点力合成的 q 平行四边形定则
适用于
F2
矢量合成
力的平行四边形 模型
直观形象定量
演 绎 法
当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确定,分力夹角从 0 °~ 180 °变化时 1.合力大小怎样改变? 2.合力最大值等于多少,最小值等于多少? 3.合力F是否总能大于某一个分力? 4.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否适用于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力的合成? 合力的范围: ∣F1-F2∣≤F ≤F1+F2
生活问题 切身体验 物理方法
研究问题
F
F1
F2
F3
F4
抽象出力
效果 相同
研究力之 间的关系
O
F1
F2
F
O F3 F4
生活问题
建立物理 模型
研究合力与 分力关系
选哪个双杠做 双杠支撑?
应用
建立物理模型
选哪个双杠做 双杠支撑?
实验探究
定量研究
合力与分力关系
变压器 归纳总结
“一分为二”的辩证主义思 想
心理基础
◆引导学生在实验 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非 中利用数学图形探究 常感兴趣,为这节课的探究教学奠定了情 共点力合成的法则 绪基础
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及实验分析、逻辑推理 能力。
探究基础
思维障碍
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对矢量的运算没 有感性认识
3.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力作用的等效性理解合力和分力的 概念。 ◆2.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4节
1.教材分析
奠定了知识基础 高中物理的基石
教学重点: 共点力合成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几个力的大小由弹簧秤读出,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 画出表示几个力的箭头。
3. 怎样表述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 关系?
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 连接,也许能够得到启示。
4. 得出你的结论后,改变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重 做上述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
各小组得出结论后,改变F1和F2的 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看看结论是否
力的合成
登封实验高中
生活事例:
一个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用 的力效果相同──把这桶水提起
思考与讨论
假如这桶水的重量是200N,两个孩子合力的大 小一定也是200N, 现在问题是: 如果两个孩子用力的大小分别是F1和F2, F1和F2两个数值相加正好等于200N吗?
力的合成实验一
F F11ຫໍສະໝຸດ F F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 于共点力。
小组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不在一条直线的两个力的合
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 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3、合力大小范围︱F1 - F2︱ ≤ F ≤ F1 + F2
练习
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5N、 7N、9N,其最大合力为___N,最 小合力为_______N。
课堂作业
课后问题与练习:1、2、3、4
公式法
F2
F
解:合力的大小
α
F1
F F12 F22 75N
合力与水平面的夹角α
tg F2 0.75
F1
530
思考与讨论
1、两分力大小不变,它们的夹角变化时合力F的 大小与方向? (模型演示):结论
在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 越小。
(1)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夹角为00) 合力最大,大小等于两力之和;
(2)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夹角为1800) 合力最小,大小等于两力之差。
3、合力大小范围
︱F1 - F2︱ ≤ F ≤ F1 + F2
多个力的合成:逐次合成法
F3
F2
F123即合力F F12
F1
观察生活事例,思考共点力的特点
F2
F1
F2
四、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 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 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 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 共点力。
相同
各小组结论:
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力共点力F1和F2的 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 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例题: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
F2=60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
力的大小和方向。
F=75N
作图法
F2=60N
解:
15N
F1=45N
2

FF

通过实验观察,小组得出结论: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各小组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准备实验: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筋 (两条)、细绳(两条)、刻度尺(或三角
板)、图钉(若干,用来固定白纸)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
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在操作时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 几个力的方向是沿着拉线方向的,因此要把拉线的 方向描在木板的白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