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共24张PPT)
问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表达技巧型
4.运用实践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问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加以 赏析。
水汤 南思 中源 学
初
古
古
古
中
诗
诗
诗
古
词
词
词
诗
类
鉴
鉴
词
型
赏
赏
鉴
技
课
赏
巧
程
考
总
试
结
分
析
课前回顾
“诗眼”型答题要点 (1)结合该字的一般含义,明确在诗中的意思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画面 (3)紧扣该字表达的情感或者烘托的意境
“诗眼”型练习讲评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2)答:大漠黄沙纷飞,无边无际,不见草木,眺目远望,一缕孤烟挺拔、刚 直、有力的升腾在天边,在横贯沙漠的黄河边,挂着一轮苍茫的的落日。
名句赏析型
5.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的具体景物 (2)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中景物形象 (3)概括景物特点 (4)点名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表达技巧型语言特色型
5.答题要点 (1)用以一两个词语与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如自然、质朴、 平淡、工丽、委婉、流转、直率、奔放、雄奇、雄浑、沉郁、清幽、风 趣等。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结合语句,赏析诗人流露的感情。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 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 了……的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型
4.运用实践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问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加以 赏析。
水汤 南思 中源 学
初
古
古
古
中
诗
诗
诗
古
词
词
词
诗
类
鉴
鉴
词
型
赏
赏
鉴
技
课
赏
巧
程
考
总
试
结
分
析
课前回顾
“诗眼”型答题要点 (1)结合该字的一般含义,明确在诗中的意思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画面 (3)紧扣该字表达的情感或者烘托的意境
“诗眼”型练习讲评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2)答:大漠黄沙纷飞,无边无际,不见草木,眺目远望,一缕孤烟挺拔、刚 直、有力的升腾在天边,在横贯沙漠的黄河边,挂着一轮苍茫的的落日。
名句赏析型
5.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的具体景物 (2)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中景物形象 (3)概括景物特点 (4)点名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表达技巧型语言特色型
5.答题要点 (1)用以一两个词语与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如自然、质朴、 平淡、工丽、委婉、流转、直率、奔放、雄奇、雄浑、沉郁、清幽、风 趣等。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结合语句,赏析诗人流露的感情。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 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 了……的思想、感情。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28页)ppt精品课件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 闲适的生活态度
【鉴赏示例1】
•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
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 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
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 些景色在曲中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怀? • 【参考答案】 • 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 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
• 答: (1)深秋晚景图(1分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 情感。(2分)(意近 即可)
•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 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 2 分)
• 【词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 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
【鉴赏示例1】
• 谢亭送别 许浑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 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 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 感情?
•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 不同?
• 【参考答案】
• 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 间间隔。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
• 【参考答案】
4【“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
• 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 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 •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
光、农家生活 •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
• 新晴野望 王维
【鉴赏示例1】
•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
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 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
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 些景色在曲中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怀? • 【参考答案】 • 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 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
• 答: (1)深秋晚景图(1分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 情感。(2分)(意近 即可)
•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 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 2 分)
• 【词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 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
【鉴赏示例1】
• 谢亭送别 许浑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 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 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 感情?
•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 不同?
• 【参考答案】
• 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 间间隔。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
• 【参考答案】
4【“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
• 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 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 •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
光、农家生活 •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
• 新晴野望 王维
中考复习指导《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2、看题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以有时候了解古诗词的 标题也是把握其意的一个重要手段。 3、诗词中的解释及小序。在理解诗文时,必须掌握其部分解 释和写作背景(在小序中有介绍),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诗词。(如:中学语文课本每册后的十篇古诗阅读)
旅夜书怀———杜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看作者。即明确诗歌是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 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 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 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他的诗歌主题主要是忧国忧民。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 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 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等。
2、 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 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 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 雪通人心的灵性。(语意相近即可) 返回
3、能有联想、想象空间,使眼中有诗,脑中有画 古诗词中都一种意境,而我们读诗的人就是从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类的
(炼字型)
知识积累: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炼字可以炼数词,炼字也 可以炼特殊词。炼字还可以活用词语。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 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 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 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二、提问方式: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 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 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 赏析。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古诗词。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把握情感
总结词
理解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需要仔细阅 读诗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诗的意 思,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查 阅资料、结合背景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诗意。 同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 歌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与风格
总结词
语言与风格是古诗词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风格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韵律感,通过语言的运用,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考生在中考古诗词赏析中需 要关注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表达技巧与手法
总结词
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
总结词
了解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有助于把握不同类型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格律、字数、内容等。常见的题材包 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羁旅思乡等。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在风格、意境和表达 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
总结词
掌握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是欣赏和创作古诗词的重要基础。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
对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 针对每种题型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
详细描述
将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分为意象分析 、意境描绘、情感把握、名句欣赏等 几类,针对每种题型提供相应的解题 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和准确性。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供多套中考古诗词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解 析,供学生练习和提高。
详细描述
古诗词讲究韵律和平仄,即语言的节奏和声调。韵律是指诗词的音节和声韵,平 仄则是指声调的分类和搭配。通过掌握韵律和平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词的音韵美。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把握情感
总结词
理解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需要仔细阅 读诗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诗的意 思,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查 阅资料、结合背景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诗意。 同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 歌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与风格
总结词
语言与风格是古诗词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风格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韵律感,通过语言的运用,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考生在中考古诗词赏析中需 要关注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表达技巧与手法
总结词
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
总结词
了解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有助于把握不同类型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格律、字数、内容等。常见的题材包 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羁旅思乡等。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在风格、意境和表达 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
总结词
掌握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是欣赏和创作古诗词的重要基础。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
对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 针对每种题型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
详细描述
将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分为意象分析 、意境描绘、情感把握、名句欣赏等 几类,针对每种题型提供相应的解题 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和准确性。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供多套中考古诗词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解 析,供学生练习和提高。
详细描述
古诗词讲究韵律和平仄,即语言的节奏和声调。韵律是指诗词的音节和声韵,平 仄则是指声调的分类和搭配。通过掌握韵律和平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词的音韵美。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ppt
1.寻找意象: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2.描写画面:
指点迷津 解读一首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大致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方法、步骤鉴赏诗词: 写什么? 怎样写? 为什么这样写?
1、把握意象
一、写什么? ——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
2、体会意境
01.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亡国恨”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泊秦淮 (99页)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02
01
将合作进行到底
将合作进行到底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 岳 杜 甫 (唐)(94页)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的 之情。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 强调作用。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02
01
03
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绿肥红瘦”用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消逝的感伤。
02.
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中考语文】初三年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57张PPT)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你说说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对 应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情怀?
诗中洪波巨浪的大海和充满生机的海岛 融注了曹操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 壮志。
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莲—爱的象征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 古诗 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红豆—爱情或相思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 青鸟—信使 (4)其它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从题眼入手 从关键诗句入手 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诗歌的题目 因为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 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李白的《送孟 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杜甫的《春夜喜雨》、张养浩的《山坡 羊 潼关怀古》、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诗歌的主旨句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 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 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 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 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 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 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 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总结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 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课件
5)表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喜爱
西湖、愉悦闲适. 的心境。
9
方法总结:
画面描写: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连缀 成句子; 4.表达的情感。
练一练:总复习 P1. 64 四、六、 10
1.赏析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P.63.第3题)
“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
这试两题句分诗析历:来“被不人畏表称浮道达云。遮技请望巧试眼着,对自这缘两身句蕴在诗最含加高的以层哲”理
赏析。p80--
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怀,把抽象的道理寓
于具体形象之中,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
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
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
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评价效果
作者情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7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运用此手法 的原因
3.此手法传达的诗人感情
.
18
采用了动静结合、虚
实相间的描写手法
步骤一
动景:……静景:…… 步骤二
实写:……虚写:……
“杨花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 以飘零和落寞之感;
“子规啼”是哀啼,这是化用了 典故,抒写离别之恨,二者都是以景 衬情。
.
44
.
45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 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 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 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
2.(2019河北)这首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1、李 白:《行路难》《送友人》 《月下独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2:古诗词鉴赏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渡荆
0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0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05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06
二、[2013·乐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2012·河南] 古诗欣赏。
第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第二篇 古诗文阅读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01
古诗词鉴赏
【命题规律】 1.赏析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即事感怀、托物言志诗为辅。 2.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3.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题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 4.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形象分析题、诗句赏析题、画面描绘题、阅读评价题。
第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解 析 本题属于古诗词的思想感情题,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的。考生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结合全词,知人论世,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
0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0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05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06
二、[2013·乐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2012·河南] 古诗欣赏。
第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第二篇 古诗文阅读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01
古诗词鉴赏
【命题规律】 1.赏析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即事感怀、托物言志诗为辅。 2.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3.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题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 4.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形象分析题、诗句赏析题、画面描绘题、阅读评价题。
第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解 析 本题属于古诗词的思想感情题,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的。考生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结合全词,知人论世,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道题目 3道题目 3道题目 3道题目
透视泰州市近年来中考诗词鉴赏的考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艺术形象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与提炼(一)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 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 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 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 塘湖春行》《归园田居》 ) 3、送别诗 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 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 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 》、《潼关怀古》) 5、咏物诗 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6、羁旅诗 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 秋思》、 《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 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 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 8、哲理诗 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 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 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 (《醉花阴》、《浣溪沙》)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与提炼(二)
(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 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三)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1、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 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 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4、常用词汇:勾勒、浓墨重彩、简洁、明白如话、言简意丰、 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
初三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鉴赏
泰州市近年来中考诗词鉴赏试题信息
分值: 12年(6分) 13年(6分)14年(6分)15年(6分) 题型是主观题,以表述题、评述题为主,题量为2-3题。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塞下曲》其一 气象物候专题 李白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课外 元好问 《菩萨蛮》 课外 温庭筠 《望夫石》两首比较赏析 课外 王建 刘禹锡 6分 6分 6分 6分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二)
题型二、赏析语言型 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西江月》(七上)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 语句)+析感情 参考答案: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稻……”句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来捕捉夏 夜 景物特征,从中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 哪两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七下)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 参考答案: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仿佛天 地都在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既是写实,又寓想象,把洞 庭湖 的景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如: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一)
(思维不要太受到禁锢)
题型一、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 如: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 场 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七下) 答题格式:什么诗句,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 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以对仗的形式 描 绘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表 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但最终以沉痛的慨叹, 来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与提炼(三)
(四)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 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 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五)人物形象示例 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 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 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 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李清照) 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曹操) 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
答题小技巧
1、原则:① 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 2、结构:① 景 + 情 ②事 + 情 ③场面 + 情 ④情形 + 情 3、方法:①“一切景语皆情语”。 ② “诗言志”。 ③ 结合诗歌背景。 ④ 注意作家风格。 ⑤ 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三)
(3)题型三、赏析名句型 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的妙处。 答题格式:抓词语+点作用+情 参考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欲”写花 渐开渐多之意“浅草”“才”等词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了早春景 象,写出了早春自然美景带给人的喜悦之情。 请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妙处。(是否矛盾) 答题格式:找手法+点作用+情 参考答案:“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人这里以静写动,以 动衬静,这与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