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文学

撰写:杰弗里E莫里森(Geoffrey E.Marrison)

东南亚文化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因此很难对之作出简单的概括。对文学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语言与宗教。光是其民族语言,就分属4到5个不同的语系,造成词汇与句型结构的差异,从而对文学表达形式产生影响。宗教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文文本里,还体现在历史及虚构的书写中。

语言的地位

在东南亚各国的官方语言之外,存在一些区域性非官方语言,曾经为过去占统治地位的群体所用。一些区域性语言有自己的文学记载,很多部落或岛屿则有各自的口头文学。

本土语言之外,来自亚洲大陆及欧洲的语言也在一些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并对东南亚作家产生影响。

文学时期

1,原生期

原生文学阶段自史前一直延续至当前,主要由口头文学体现。Swellengrebel 将巴利文化中的早期本土因素归纳为包括水稻种植(包括灌溉)、斗鸡、木架构建筑(尤其是小亭子)、铁器铜器制造、染织、歌舞、各种庙宇及祭祀、大量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亦即语言本身。Swellengrebel将这些因素与源于印度或印度-爪哇的一系列文化特征进行对照。Swellengrebel列举的很多原生因素大体与印尼人的生活情况一致。在文学观上,这些因素与其它地区的文学相异,因而代表了东南亚的主要特色。(Swellengrebel 1960:29)

2,亚洲文明影响期

从公元纪年起至十五世纪末期。商贸活动、殖民活动及宗教活动将印度教和佛教带到东南亚,带来梵文和巴利语,以及相应的文化。中文及中国文化也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渗透。

3,欧洲贸易殖民及伊斯兰渗透期

自十六世纪初期至1942年日本占领东南亚为止。

4,民族独立运动期

十九、二十世纪以来,新思想促使外来名词通过翻译进入各国文化。此时的文学也主要为政治服务,其结果是文学在内容、风格及态度上与旧传统有了断层,但有时也出现旧文学传承与现代文学活动齐头并进的现象。

东南亚文学研究方法

早期东南亚语言文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用性,为商贸、传教及殖民管理服务。为了避免在社会宗教敏感问题上造成冒犯,研究时往往忽略社会背景。学者通常采集文本,抄写之后进行罗列分析。而一些原生文学缺少文字文本,学者须得深入原生地进行研究,

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情色歌诀、格言、谚语及谜语等,与内容精致、篇幅较长的史诗、戏剧及宗教仪式一样都是口头文学的组成部分。

现当代文学受欧洲影响较深,因此其研究对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更为敏感。本土作家也开始应用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新兴的、同时又是广为理解且实用的研究方法。

东南亚文学研究资源

Dudley和Lang于1969年编写的企鹅文学指南(penguin companion to literature)第四卷有东方专题部分,包括一些关于东南亚文学的重要文章,附带参考书目,还有作家的传略书目以及重要佚名作品的介绍。

1989年Herbert和 Milner也在著作中对东南亚各国文学进行介绍,并附有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为止的长长的书目。

Jenner(1973)也有3690个按照国家排列的词目,并根据文学体裁又各自进行细分。

Tham Seong Chee(1981)和Davidson 和Cordell(1986)编辑了东南亚文学研究的论文集。

东南亚各国文学

缅甸

十一世纪中叶缅甸引进南传佛教并获得巴利经文,后来缅甸僧侣以学识著称。巴利名词也进入缅甸语,而巴利经文也有缅甸语评论。关于这一点,Bode 的研究(1909)最为出色。

孟语比缅甸语更古老,也对缅甸语产生影响,现在只有缅甸和泰国的少数民族说孟语,一些古老的碑文和文学作品也是孟语写的。相关资料可参考Bauer 的书目(1984)及Halliday的著作(1917)。

缅甸东北的掸语(Shan)与泰语相近,用的是缅甸文字。掸语有自己的文学成就,主要是佛教作品的翻译,也有讲述本土历史的作品。这些资料未有出版,但剑桥大学图书馆有一本重要的手稿集,即《斯科特手稿集(Scott Collection)》。Cochrance在1910年的著作中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Milne著作中有一个部分与掸语及其文学有关,包括民间故事和谚语的翻译(1910)。Simmonds(1965)则参考了掸语佛教文学、历史及民间故事。

Allott 1971年的著作对缅甸文学进行了介绍,著作中包括作家及作品的传略注释。Herbert 1991年的著作也提供了缅甸文学作品的书目信息。

缅甸学者Hla Pe 出版了《缅甸:文学、史学、学术、语言、生活及佛教》(1985)亦即其他著作,对缅甸文学作了更为专门的研究。

Lustig则选取一些缅甸诗歌,附上英文翻译(1986)。

Htin Aung的著作《缅甸戏剧》(1937)及《缅甸民间故事》(1954)在缅甸文学研究方面颇为重要;他还给Myint Thein的作品《缅甸民歌》(1987)撰写了前言。

泰国

在泰国文学作品中,爱情主题常与神秘主义及魔法相伴。

Phya Anuman Rajadhon在1961年提到极具代表性的“泰国文学七大名著”,他的选择显示泰国文化有着多种源头,而最终竟能和谐地融为一体。

泰国的民间故事则很好地体现在译著Le May(1930)中。

要研究泰国文学,资料首选应为Simmonds(1965),除了泰语,该书目还包括老语、掸语及其他语言的作品。

Graham(1912)的泰国文学介绍相对比较老旧,但是非常有用,除了语言文学,还包括音乐、舞蹈及戏剧。Scweisguth(1951)及Jumsai(1973)等人的著作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资料。

Damrong Rajunabhab王子在1915年讨论了《暹罗史录记(THE Story of the Records of Siamese History)》。关于泰国戏剧,Nicholas(1924)、Yupho(1952) 及Rutnin(1975)等均有著述。泰国诗歌研究资料则可参看Mosel(1961)、Chitakasem(1972) 及Cooke(1980)等人的著作。Poolthupya(1979)则有泰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资料。

老挝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老挝文学迟迟才迎来现代影响,在文学方面偏向保守。

Simmonds(1965)提供老挝文学的一般性书目。Berval(1959)提供一般性背景资料,包括老挝爱情故事的概要及老挝民间故事的主要结构。

Lafont(1962)在1962及1965年都发表过若干关于老挝文学的文章,颇有参考价值。Coedes(1966)包含一些故事相当长度的描述,对Pannasa-Jataka的描述尤为具体。民间故事研究可参看Fleeson(1899)和Brengues(1905),爱情诗歌研究则可参看Peltier(1988)。

柬埔寨

柬埔寨文学主要由爱情韵文和文人诗歌组成,题材多取自罗摩衍那史诗(Ramayana)及印度佛陀传说。其作品多有道德意旨,虽有美学及情感力量,却更偏重学识与学养,手法上以头韵及内在韵律的应用为特色。(Darby,1943)柬埔寨文学最为重要,最受人们喜爱的高棉文学作品为Reamker,等于柬埔寨版的《罗摩衍那》。关于此作品,Pou(1977,1979,1982)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一系列成果。Jacob和Haksrea在1986年的英语译本颇为优秀。Jacob关注的是该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包括吴哥窟浮雕,皮影戏,面具舞及柬埔寨皇家芭蕾)的联系,其文本的目的在于为无声的表演形式提供富于戏剧性的述唱内容。

一些写在棕榈叶上的文本由金边的佛学院编辑并出版,该学院还进行了巴利佛经《大藏经(tripitaka)》全文的柬埔寨语校订工作。

Jacob在其1969年的著作中指出,现代柬埔寨作家要么模仿西方侦探和爱情小说,要么书写严肃的民族诗歌或宗教作品。

柬埔寨文学手抄本的研究可参考Au Chhieng(1953),皇家编年史方面则有Garnier(1871,1872),Khin Sok(1977)和Mak Phoeun(1981)的成果。方言诗歌的研究可参考Pou(1981),民间故事研究可参考Leclere(1895),Monod(1944),Chandler(1976)和Thierry(1978)的成果,现代文学方面可参考Piat(19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