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宋明理学
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诸城一中高三历史复习学案(033)
第4课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宏观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代主要思想地位原因
春秋战国仁、礼、为政以德;仁政、
民贵君轻……
受冷落/不被重视不符合统治者和时代的需求
秦朝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西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成正统、主流/享独尊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魏晋-
隋唐
出现危机/受到挑战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宋明“理”、“天理”新发展/重新成为统治
思想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明清
【课题解读】
理学:亦称“道学”,是新兴的儒学思潮,既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

【主干知识梳理】
一、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
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4、思想因素: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结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二、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及理学的影响
阶段派别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影响
新高度程朱
理学
北宋:二程
朱熹:南宋
世界观:
方法论:
个人修养
地位: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
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
了消极影响。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
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
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陆王
心学
南宋:陆九

明朝:王阳

世界观:
方法论:
“知行合一”:
【易错易混点】心学与理学的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
1、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
扬了儒家学说。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2、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
界本原是“理,。

3、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

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土地万物的渊源
4、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重点突破】
1、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
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儒学与理学的关系?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2、【观点?争鸣】
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


观点2: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你如何认为呢?请阐述理由。

【延伸拓展】如何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与时俱进”的特点?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教、阴阳五行家、法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形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和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合作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

……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4分)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4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4分)
【当堂检测、链接高考】
1.(2013年福建)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2013年广东)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3.(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4.(2012·全国新课标)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5.(2012·海南卷)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6.(2012·海南卷)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7.(2011·广东)“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第4课宋明理学参考答案
【百家争鸣】
思路引领: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

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合作学习】
8、答案(1)仁;克己复礼。

(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

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

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链接高考】1——7 DDCDA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