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学计量数的计算1

合集下载

化学计量在方程式中的计算

化学计量在方程式中的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Cu
O
H
H △
CuO + H2 =
Cu
H
OH Cu + H2O
回忆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公式 V(气体)
÷Vm ×Vm
N ÷NA n ×M
×NA
÷M
m
÷V(溶液) ×V(溶液)
C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MnO2+4HCl==MnCl2+ Cl2 化学计量数 1 : 4 : 1 : 1 : 2 +2H2O
一题多变
1、完全中和0.1 mol NaOH,所需H2SO4 的质量是多少?
2、将8.1g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 计算生成氢气 ___ L,需要氢氧化钠 __ mol。
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 3H2 ↑
综合计算
某盐酸的 =1.18g/cm3,HCl的质量分
数为36.5%。求①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 多少?②200mL该盐酸与过量铁屑充分反 应,生成 H2的体积(标况状况下)是多少? 若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FeCl2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有多少克FeCl2?
能生成氢气___L(标准状况)。盐酸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___。
Zn + 2HCl = ZnCl2 + H2↑
1
2
1
n(Zn)
n(HCl)
n(H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设 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n 写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式下面标出化学计量数及所 标 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列 列出比例式 解 根据比例式求n,再求V、C、m 答 简明地写出答案
粒子数N之比 1 : 4 : 1 : 1 : 2 扩大NA倍 1NA : 4NA : 1NA : 1NA : 2NA

化学计量数范文

化学计量数范文

化学计量数【一】:化学计量系数的快速确定化学计量系数的快速确定摘要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进行定量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相关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化学计量系数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关系式在确定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时通常会遇到两类情况一、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不包含相同元素时我们首先应该找出计算所需的相关物质,并分别标出两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注意以下示例中凡涉及到的化合价均指该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接着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合价总数目相等,即确定了化学计量系数。

示例a、取48克的金属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生成氢气的质量?第一步,找出计算所涉及的相关物质Mg-H2(反应物Mg与生成物H2中无相同元素)第二步,标出物质中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数目Mg - H2第三步,在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合价总数目相等,即确定了化学计量系数。

第四步,得关系式 Mg-H2在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Mg和H2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确实为11,而且无论是镁和稀盐酸反应时还是镁和稀硫酸反应时2 1这个比值都是相同的 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示例现取54克的金属铝和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求生成的氢气质量?第一步,找出计算所涉及的相关物质Al-H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无相同元素)第二步,标出物质中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数目 Al - H2 第三步,在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合价总数目相等,即确定了化学计量系数 2Al - 3H2 第四步,得出关系式 2Al - 3H2在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和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确实为23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Cl=2AlCl3+3H2↑2、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包含相同元素时由于两物质中含有相同元素,确定系数的方法就是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学式中相同的原子的数目相等。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一、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n)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2.单位: 摩尔(简称“摩”),符号: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定为1摩尔▲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成正比:n1/n2=N1/N23.使用物质的量应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专用名词,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

②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微观粒子,不能描述宏观物质,用摩尔为单位表示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

如:1 mol H、1 mol H+、1 mol H2 ,不能用“1 mol 氢”这样含糊无意义的表示。

③物质的量计量的是粒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粒子,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事实证明,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 ×1023。

国际上把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12C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1.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科学上规定把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N A(3)单位:mol-1(4)近似值:6.02×1023mol-1(5)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N)三者之间关系:n=N/NA。

(三)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间的关系粒子数(N)、物质的量(n)和质量(m)之间的关系:【例题】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随堂练习:1.1 mol C中约含有个碳原子2.0.3 mol H2SO4含有个硫酸分子3.1.204 ×1024个H2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4.1 mol Na2CO3中约含有__ _molNa+、_ __molCO32-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个。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对化学方程式的解读和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反应物的摩尔关系计算以及反应的产物计算等。

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它描述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是指根据化学方程式所给出的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关系,推算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平衡计算的关键在于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来推导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各物质的摩尔数。

2.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3.判断反应物和产物中哪些物质的量较少,以确定限量反应物。

4.根据限量反应物的摩尔数,计算出非限量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

5.根据非限量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计算出非限量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

二、反应物的摩尔关系计算反应物的摩尔关系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其他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量。

反应物的摩尔关系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其他反应物的摩尔数。

例如:已知铁和硫的质量,求生成亚硫酸亚铁的摩尔数。

解题步骤:1.计算铁和硫的摩尔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亚硫酸亚铁的摩尔数。

2.已知反应物的梅尔数,求其他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已知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数,求生成水的质量。

解题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水的摩尔数。

2.根据水的摩尔数和相应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

三、反应的产物计算反应的产物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反应生成物的质量。

反应的产物计算同样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来计算。

反应的产物计算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其中一产物的摩尔数。

例如:已知氯化铵的质量,求生成氨气的摩尔数。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

1.【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A N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A ND . mol H 2和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A N 【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2.【2017新课标3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mol 的11B 中,含有个中子B .pH=1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个H +C .2.24 L (标准状况)苯在O 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 2分子D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与1 mol Cl 2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2N A 个P-Cl 键 【答案】A【解析】A .B 的原子序数为5,即质子数为5,在质量数为11的B 原子中含有6个中子,mol 11B 含有个中子,A 正确;B .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 24 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

答案选A。

【名师点睛】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的数目时,要考虑:①溶液的体积,②离子是否水解,③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D涉及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数

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1、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粗略测知一张白纸的厚度?其中哪种方法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最具有可操作性?(以化学教材的纸为例,请学生认真测量)2、已知有一大叠厚度均匀的这样的纸,如何快速粗略地知道其中的张数?3、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粗略测知一个原子或分子的质量?现有一杯水,如何知晓其中含多少水分子?显然,我们能够很快想到可以用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为此,国际科学界引进了“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物理量(n),其单位为摩尔(mol),简称为摩。

那么到底用多少粒子做为一个集体最为合适呢?科学家选择了6.02×1023这样的近似数据,用此数据的优点是什么呢?大量实验证明,约 6.02×1023个粒子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所以我们就把含有约 6.02×1023个粒子集体计量为1mol,也就是说1 mol任何粒子所含粒子数约为6.02×1023个,这里的粒子集体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也可以是电子、质子、中子等,但不可以是宏观物体。

〖举例〗1 molFe、1 molO2、1 molNa+、1molSO42—、2molH2O注意事项:使用摩尔作为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对 6.02×1023这个数据的得出,有着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字来表示该常数,以示纪念,即将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归纳〗得出公式:粒子数N=n•N A〖练习〗 5molH2SO4中含有的分子个数是多少?原子总数是多少?氧原子个数是多少?1 mol任何粒子所含粒子数为6.02×1023个,而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即分子量或原子
量的总和。

M=m/n
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化合物的质量,n表示摩尔数。

2.摩尔浓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C=n/V
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3.溶解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固体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水中的最大量。

S=m/V
其中,S表示溶解度,m表示固体的质量,V表示水的体积。

4.离子积计算公式:用于判断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

Kw=[H+][OH-]
其中,Kw表示水的离子积,H+表示氢离子浓度,OH-表示氢氧根离子
浓度。

5.酸碱滴定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酸或碱的浓度。

Ma某Va=Mb某Vb
其中,Ma表示酸的浓度,Va表示酸的体积,Mb表示碱的浓度,Vb表
示碱的体积。

6.摩尔反应比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aA+bB→cC+dD
其中,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

7.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态变化:用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态的变化。

O某idation number (ON) = 元素的原子数 + 元素的电荷数
其中,原子数指元素在分子中的数量,如O在H2O中有2个原子,电荷数指元素的形成原子离子时的电荷数,如O2-的电荷数为-2。

8.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燃烧反应中产生的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

CaHb+(a+b/4)O2→aCO2+b/2H2O
其中,a、b为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和反应的计算

化学计量和反应的计算

化学计量和反应的计算一、化学计量学基本概念1.1 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1.2 摩尔质量(molar mass):指1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1.3 化学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的式子。

1.4 化学计量数(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

二、化学反应的计算2.1 反应物过量与不足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从而确定反应的进行程度。

2.2 反应物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计算各组分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2.3 实际反应产物的计算根据反应物的实际消耗量,计算实际生成的产物的物质的量。

2.4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比的稳定值。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1 平衡状态:在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的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速度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2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 = [ products ] / [ reactants ]3.3 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压强和浓度无关。

四、化学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4.1 合成氨的制备:根据氮气和氢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从而确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

4.2 烧碱的制备:通过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确定反应条件,制得烧碱。

4.3 食品加工中的化学计量:如烘焙蛋糕时,根据面粉、糖、鸡蛋等原料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各原料的比例,确保蛋糕的质量。

化学计量和反应计算是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化学实验和生产的效率。

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物质的量:n 单位:摩尔mol适用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如:1mol NaOH 1mol Na+等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在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相等公式:n=m / M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任何物质的粒子数符号:N A单位:mol-1N A = 6.02×1023 mol-1公式:n=N / N A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 单位:L/mol公式:n=V /Vm标况下,Vm = 22.4 L/mol如: 标况下,1mol SO3的体积?标况下,1mol水的体积?阿伏伽德罗定律:(PV=nRT)适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T、P相同n1/n2 =V1/V2T、V相同n1/n2 =P1/P2n、P相同V1/V2 =T1/T2n、T相同V1/V2 =P1/P2T、P相同ρ1/ρ2=M1/M2T、P、V相同M1/M2=m1/m2T、P、m相同M1/M2=V2/V1T、V、m相同M1/M2=P2/P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 单位:mol/L公式:c = n / V注:(1)气体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不再是原来水的体积。

(2)带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结晶水的质量除以带结晶水的摩尔质量。

(3)某些物质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此时的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如Na2O (4)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体积的变化,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改变。

计算浓度的类型1、直接利用公式2、标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设: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气g/mol,V L气体溶于1L水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首先要求出V液= m液/ ρ液=((V气/ 22.4 × M气+ 1000)/ρ g/cm3 )× 10-3 L V液= (M气+ 22400) / 22400ρL3、已知,溶液密度ρ g/cm3,溶质摩尔质量是M g/mol,溶质的质量分数w设:溶液质量是mc = n / V = (mw/M)/((m/ρ)× 10-3) = 1000ρw / M4、溶液加水稀释C稀V稀=C浓V浓5、两溶液混合 C 混=( C1V1 + C2V2) / V1+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容量瓶:一条刻度线、容量、温度常用有100ml、250ml、500ml、1000ml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摇匀、定容、振荡、装瓶贴标签误差分析:根据c = n / V = (m/M)/ V =m / MV以配制0.1 mol/L的NaOH为例引起误差的操作m V c 称量时间过长↓—↓用滤纸称量NaOH ↓—↓称量时所用天平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定容时,水加多了,用↓—↓吸管吸出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质为液体,量取溶质↓—↓时,俯视刻度线溶质为液体,量取溶质↑—↑时,仰视刻度线1、1.5mo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_______原子数__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多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1mol粒子数的集合体C、摩尔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D、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3、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一定体积的物质的质量B、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4、仿照阿伏伽德罗常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5、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B、常温下,100mL 1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 AC、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 N 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不是22.4LC、某气体含有NA个原子,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定是22.4LD、任何状况下,1mol CO2和1mol H2O 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等7、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气体,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量B、原子总数C、碳原子数D、密度8、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水中溶解了58.5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从1L 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C、配制500mL 0.5mol/L的CuSO4,需62.5g胆矾D、中和100ml 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 4g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正确的是()A、0.3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 2-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B、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为1mol/L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D、10℃时,100mL 0.35mol/L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体积小于100mL,他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3、将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硫酸盐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A、1:2:3B、1:1:1C、3:3:1D、1:3:34、在标准状况下aL 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a/22.4 mol/LB、ab/22400 mol/LC、ab/(22400+36.5a) mol/LD、1000ab/(22400+36.5a)mol/L5、某Al2(SO4)3溶液V mL中含有a g Al3+,取出V/4 mL溶液稀释成4V mL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A、125/54VB、125a/36VC、125a/18VD、125a/V6、V mL密度为ρg/mL 的某溶液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m=Vρw/1000B、c=1000ρw/MC、w%=(cM/1000ρ)%D、c=1000m/VM7、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计算该温度下这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不可少的物理量是()①溶液中溶质的摩尔质量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③溶液的密度④溶液的体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药匙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________;(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g;(3)、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偏小的是_______,无影响的是______。

高三化学计量数专题

高三化学计量数专题

化学计量数专题 2 ★如何做关于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选择题?要注意什么?1、弄清几个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公式以及相应公式应用的条件;物质的量 n=N/NA(粒子数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m/M(质量除以摩尔质量)=V/Vm =C*V液(物质的量浓度乘以溶液的体积)2、了解物质的量和微粒间的对应关系;3、清楚各微粒间的关系,能够灵活的应用物质的量换算目标微粒数;在数值上:1 mol=1 N A≈6.02×10234、注意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如转移电子计算,电离水解平衡,电化学等.★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什么?①必须是标准状况.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取22.4L/mol②对象是任何气体,既包括纯净物又包括气体混合物.③22.4升是个近似数值.④单位是L/mol,而不是L.本人觉得;百炼成刚,多做题,做多了就会啦!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7.80g Na2O2与5.85g NaCl所含阴离子数相等B.15g甲醛(HCHO)和乙酸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0. 5NAC.一定条件下,1.4g N2和0.2mol H2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常温下,2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2NA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NH3分子数目为NAB. 1.0L 0.1mol?L—1水玻璃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C.一定条件下,2.3g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AD.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CH3CH2OH含有NA个分子3、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说法正确的是A.含0.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小于0.1NAB.标况下,22.4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大于NAC.0.1mol/L 的AgNO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为0.1NAD.电解267g熔融AlCl3,能生成3mol Cl2和54g金属铝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常温常压下,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0.2NA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D.0.1mol铁溶于足量氯水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2NA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16.9 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B.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A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分别与足量 Fe或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共6NA对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g O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44.8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AC.0.1mol·L—1氧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0.1NAD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7、下列说法正确的A .7.8g Na 2O 2中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B .等物质的量的—CH 3与OH —所含电子数相等 C .35C12和37C12互为同素异形体D .1mol 乙酸和甲酸甲酯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8×6.02×10238、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L 0.1 mol·L —1的CH 3COONa 溶液中CH 3COO —的总数是0.1N AB .常温常压下,1.6g O 2 和O 3 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 N AC .一定条件下,2mol SO 2 和 1mol O 2 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是4N AD .1L 0.1mol·L —1的葡萄糖溶液中分子总数为0.1 N A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Cl 2和HCl 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总数为2N A B .256g S 8晶体中含S-S 键为7N A 个C .由1molCH 3COONa 和少量CH 3COOH 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 3COO -数目为N A 个D .1 mol Na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N A 个10、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4 g 铜粉与足量硫粉充分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 AB . Na 2O 2与足量H 2O 反应生成0.2mol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D . 0.5 mol·L -1CuCl 2溶液中含有Cu 2+数小于0.5 N A 11、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定量的Fe 与含1mol HNO 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 AB .1 L0.5mol /L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CO 32-数目为0.5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与足量的Mg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D .0.1mol CH 4所含的电子数为N A1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7.6g CS 2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4N A B .22.4L CO 气体与1mol N 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C .将7.8gNa 2O 2放入足量的水中,反应时转移0.1N A 电子D .25℃时,1L pH=13的Ba (OH )2溶液中含OH —数目为0.2N A1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含0.1mol FeCl 3的溶液与足量沸水反应制得的Fe(OH)3胶体中胶粒数为0.1N AB .13gNO 2和33gN 2O 4混合气体中含N 原子数为N AC .28gCO 和22.4LN 2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 AD .等物质的量的NH 4+和OH -含电子数均为10N A 14、用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

化学计量数怎么算

化学计量数怎么算

化学计量数怎么算:
化学的计量数,实际上在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数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它的系数,也就是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应包括其内涵与外延,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与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比、反应速率之比等的关系。

但它本身缺不具备联系微观与宏观、统一初中与高中的功能。

就是一个化学反应每种物质前面的数字
比如:C+O2=CO2,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1,1
这个反应也可以写成
2C+202=2CO2,这样的话,化学计量数就分别是2,2,2。

化学计量知识点

化学计量知识点

化学计量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化学学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化学计量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就好比我们去买水果,不是论个,而是说买几斤,物质的量就类似于这里的“几斤”,只不过它计量的是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1 摩尔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都约为 602×10²³个,这个数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比如说,1 摩尔氧气分子,就含有约 602×10²³个氧气分子。

那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粒子数(N)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n = N/NA 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在已知其中两个量的情况下,求出第三个量。

接下来,我们说说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以氧气为例,氧气的摩尔质量约为 32g/mol,这意味着 1 摩尔氧气的质量约为 32 克。

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n = m/M 来表示。

这个公式在进行物质质量和物质的量的相互转换时非常有用。

再讲讲气体摩尔体积。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标准状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L/mol。

但要注意,这个数值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在任何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都是 224L/mol。

气体的体积(V)、物质的量(n)和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用公式 V = n×Vm 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求出其体积,或者反过来。

在化学计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的物质的量浓度。

化学计量数1

化学计量数1

2H 2
4O 4
微粒集团l
(5)0.5 mol Na2SO4中所含离子总数为( ) 1.5 mol
二、摩尔质量
定义: 每摩尔物质具有的质量。 符号:M 单位:克/摩 符号:g/mol 或 g·mol-1
数值: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公式: 物质的量 (mol) = 物质的质量 (g) 摩尔质量 (g/mol)
(2)0.3 mol H2SO4含有约 0.3×6.02×1023 个硫酸分子 (3)10 mol Na+含有约 10×6.02×1023
物质的量(n) =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个钠离子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 (N)
(4)1 mol H2SO4中氢原子、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H2SO4
微粒个数 1 NA 1 mol
练习:16g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与1molCO2所含分子数相等的N2的质量是(
)
化学计量数(教材P11) 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mol 1mol 的任何粒子数为6.02×1023个 2mol 的粒子数为1.204×1024个 计算表达式: N n NA
=
NA=6.02×1023 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
练习.(1)1 mol O含有约 1×6.02×1023 个氧原子

化学化学计量关系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与实例

化学化学计量关系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与实例

化学化学计量关系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与实例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与实例化学计量关系是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摩尔数和相关化学量关系,可以预测反应结果、确定反应机制以及进行实验设计。

一、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质量、摩尔数与化学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定量关系。

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概念包括:1. 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原子质量与碳-12同位素的质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质量与碳-12同位素的质量之比。

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单位定义的摩尔质量(12g)之间的比例关系。

3. 颗粒数与摩尔数:颗粒数是指一个物质的粒子数目,摩尔数是指一个物质的粒子数目与单位定义的摩尔(6.02 x 10^23)之间的比例关系。

4. 化学计量关系式:化学计量关系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摩尔数与化学量之间的关系式。

二、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1. 反应物质量计算:反应物质量计算是指通过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式,可以使用质量比例计算出反应物质量。

2. 生成物质量计算:生成物质量计算是指通过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式,可以使用质量比例计算出生成物质量。

3. 反应物摩尔数计算:反应物摩尔数计算是指通过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式,可以使用摩尔比例计算出反应物摩尔数。

4. 生成物摩尔数计算:生成物摩尔数计算是指通过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反应后生成物的摩尔数。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式,可以使用摩尔比例计算出生成物摩尔数。

三、化学计量关系的实例1.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已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g,盐酸的质量为10g。

求中和反应中生成的水的质量。

解: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式,氢氧化钠与盐酸的质量比为1:1,水的质量为氢氧化钠和盐酸质量之和。

1.3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

1.3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

天津大学 无机化学教学团队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第三节 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化学反应 c C + d D = y Y + z Z 移项 0 = -c C - d D + y Y + z Z 令 -c =νC 、-d =νD 、y =νY 、z =νZ得 0 =νC C +νD D +νY Y + νZ Z B—包含在反应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νB —数字或简分数,称为(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

可简化写出化学计量式的通式:0=∑BBνB规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

1化学计量数(ν)0 = - N 2 - 3H 2 + 2NH 3=ν(N 2)N 2 +ν(H 2)H 2 +ν(NH 3)NH 3N 2、H 2、NH 3的化学计量数ν(N 2) = -1、ν(H 2) = -3、ν(NH 3) = 2表明反应中每消耗1 mol N 2和3 mol H 2,生成2 mol NH 3N 2 + 3H 2 = 2NH 3例对于化学计量方程式d ξ = νB -1dn Bξ为反应进度, 其单位为moln B 为B 的物质的量, νB 为B 的化学计量数改写为 d n B = νB d ξ开始时ξ0=0、n B (ξ0)积分到ξ时的n B (ξ)得: n B (ξ)-n B (ξ0)=νB (ξ-ξ0) 则 △n B =νB ξ2反应进度0=∑BBνB2反应进度△n B =νBξ即任一化学反应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改变量(△n B)均与反应进度(ξ)及各自的计量系数(νB)有关。

对产物B 若ξ0=0、n B(ξ0)=0则n B=νBξN 2、H 2、NH 3的化学计量数ν(N 2) = -1、ν(H 2) = -3、ν(NH 3) = 2当ξ0=0时,若有足够量的N 2和H 2、n (NH 3)=0根据 ∆n B =νB ξ、ξ= ∆n B /νB∆n(N 2)/mol ∆n(H 2)/mol∆n(NH 3)/molξ/mol 0000 -1/2 -3/21 1/2-1-321-2-642N 2 + 3H 2 = 2NH 3例反应方程式 N 2+ H 2=NH 3N 2+3H 2=2NH 3∆n(N 2)/mol --1∆n(H 2)/mol --3∆n(NH 3)/mol1212323212反应:N2 + 3H2 = 2NH3对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何种物质的量的变化进行计算无关。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什么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什么

化学计量数之⽐等于什么
化学计量数之⽐等于物质的量之⽐。

当反应物体积⼀样时,为浓度⽐。

CaCO3+2HCl==CaCl2+H2O+CO2中物质的量之⽐:1 :2 :1 :1 :1。

但只有HCl与CaCl2的浓度⽐为2:1,化学计量数之⽐相同,因为它们都在同⼀溶液中,V⼀样。

化学计量数
化学反应⽅程式中,参与反应的物质前的系数称化学计量数,⽤η表⽰。

实际上在运⽤中就是⽅程式的配平,如果把⽅程式⽤待定系数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它的系数,也就是计量数。

书写⽅法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计量数与化学⽅程式的书写是分不开的,在这⾥⼀起讨论。

化学⽅程式的书写原则
①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相连接。

②化学⽅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成物中各元素的原⼦个数相等。

③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

如需要两个及以上的条件时,⼀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Δ表⽰)
④注明⽣成物状态,⽤“↑”表⽰有⽓体⽣成(反应物中不含⽓体),“↓”表⽰有难溶物(沉淀)产⽣或有固体⽣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或沉淀)。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7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1、物质的聚集状态、外界条件 用到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1时,必须注意是否是气体,且是否处于标 准状态。 即:如果给体积就看条件和状态。 外界条件: 标准状况下:0℃、101kPa (273K、101kPa ) ; 常温常 压下:25℃、101kPa ; 干扰选项一般设在用“常温常压”、“相同状况”、“通常状况”、“25℃, 1.01×105Pa”等说法来代替“标准状况”
6
考点一: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判断 【考题展现】
2(.(201)2江苏∙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常标标温 准准常 状状压 况况下 下下, ,,11081.1g.2mHLoC2lOHC3含l2C溶H有2于O的H水原中,子含转总有移数分的为子电3的N子数A 数目目为为00.5.1NNA 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1NA
13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3、 考查特殊物质中共价键数目 如:CO2、稀有气体、P4、烷烃、烯烃等有机物、金刚石、Si、SiO2、石墨 (1)31g白磷中含有NA个P-P键 ( (23))(乙烯08和上丙海烯卷的)混室合温物下2,8g1中mo含l乙有烷3N分A个子共含价有键8NA个共价键 ( (45))1Si2Og2金晶刚体石中和,每6摩0gSSi原iO2子中与各2含NA有个4ON原A个子S形i-成O键共和价C键-C键 (6) 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16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5、注意题示反应是否为可逆过程,如电离、水解等。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中
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要改变。如乙酸的电离、铁离子的水解等

化学中常见的计量系数

化学中常见的计量系数

化学中常用计量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是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概念。

它是掌握物质的质量、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前提,是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要掌握这一考点,除抓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外,还要及时总结小规律。

【知识点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标况)阿伏加德罗常数溶质质量分数微粒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架起微观和宏观物质之间的桥梁)符号为n 。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数与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相同。

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a.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换算时注意的问题(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为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及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b.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注意的问题(1)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

(2)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 2O 、T 2O 、等。

(3)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 、O 3、白磷等。

(4)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 2、Si 、CH 4、P 4、CO 2等。

(5)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Na 2O 2十H 2O ;Cl 2十NaOH ;电解AgNO 3 溶液等。

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在化学反应中,计量数之比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前者描述了反应中各物质的数量关系,而后者则揭示了各物质的相对质量。

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计量数之比。

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摩尔数或分子数量。

例如,在反应2H2 + O2 →2H2O中,氢气的计量数是2,氧气的计量数是1,水的计量数是2。

这个比例表示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然后,我们来看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表示了物质分子的质量大小。

例如,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现在,我们可以探讨计量数之比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之间的关系。

以反应2H2 + O2 →2H2O为例,如果我们有1mol的氢气和0.5mol的氧气完全反应,那么氢气的计量数是2,氧气的计量数是1。

同时,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如果我们按照计量数之比来计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应该是(2mol ×2g/mol) : (1mol ×32g/mol),结果为1:16。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计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应该是(2g) : (32g),结果也是1:16。

由此可见,计量数之比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在某些情况下是相等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相等性仅在各物质都以1mol参与反应时成立。

如果各物质的摩尔数不同,那么这两种比例就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反应4H2 + 3O2 →4H2O中,按照计量数之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应该是(4mol ×2g/mol) : (3mol ×32g/mol),结果为1:6;而按照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应该是(4g) : (3 ×32g),结果为1: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1、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2、现有三组混合物: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乙醇的水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3、(双选)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2、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C (浓)·V (浓)==C (稀)·V (稀)(4)溶质质量分数(W)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5)常用相对分子质量Na2O2:78 Na2CO3:106 NaHCO3:84 Na2SO4:142BaSO4:233 Al (OH)3:78 C6H12O6:1804.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C.64g /mol D.32g /mol5.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1:66、将a g 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l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 -1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 NaOH 的纯度是(NaOH 式量为 40)()A. [(b-c)/125a]×100%B. [(b-2c)/125a]×100%C.[(b-c)/250a]×100%D.[(8b-8c)/a]×100%7.将11.5 g 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水的质量为()A.99g B.909g C.9g D.900g8.现有一块铝铁合金,欲测定其铝的质量分数,切下W g合金,溶于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滤出沉淀,把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得到W g红棕色粉末。

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约为()A.20%B.30%C.70%D.80%9.在BrF3+H2O→Br2+HBrO3+O2↑+HF(未配平)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水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A.0.4mol B.0.6mol C.0.8mol D.0.9mol10.把10.0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5mol·L—1,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残留物质的质量是()A.2.65g B.4.22g C.3.18g D.2.12g11.某温度下,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分别为:21.2g 、9.6g 。

现有该温度下的碳酸钠饱和溶液84.8g,向其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设反应前、后溶液温度不发生变化,反应后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A.3mol/L B.2mol/L C.1mol/L D.无法计算12、将一定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共消耗HCl 1.2 mol,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求原混合物中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13、现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固体27.4g,将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冷却,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变为21.2 g。

求:(1)原混合固体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2)把生成的气体通入到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5.0g,则该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4.某金属合金材料由Al、Fe、Mg、Cu、Si组成,已知Si不能溶于酸,但能够溶于碱Si+2NaOH+ H2O=Na2SiO3+2H2↑为分析某金属合金材料的成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②加入100mL 某浓度的稀硫酸,然后过滤①称量样品 9.46g溶液固体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③先加入H 2O 2水,再逐滴 加入2mol/LNaOH 溶液红色固体0.64g标准状况下 448mL 无色 气体沉淀的物质的量V[NaOH(aq)]/mLO400 amol4500.210.111在步骤③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1)在实验步骤①中,在____________(填写四个字的实验仪器名称)上称量9.46g 样品。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中各物质的量为:Al_____________mol ,Fe_____________mol ,Mg_____________mol , Cu_____________mol ,Si_____________mol 。

(4)a 为_____________mL 。

(5)步骤②中还会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L 。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律,如500 mL 的容量瓶。

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配制步骤使用仪器注意事项计算托盘天平或滴定管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称量/量取(量筒)、小烧杯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烧杯、玻璃棒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冷却——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转移一定体积的容量瓶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洗涤——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定容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摇匀——两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装瓶贴签试剂瓶容量瓶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具体要做到:移量要精确,溶解要安全,冷却要充分,洗涤要洁净,定容要准确,混合要均匀。

(3)误差分析由公式知,凡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

15、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1的稀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制稀H2SO4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

现有①10 mL ②50 mL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 (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③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⑦定容时,俯视标线4、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方法的选择根据、涉及的化学仪器及操作过程等;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 ,KNO 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 2(I 2)。

5.萃取法:如用CCl 4来萃取I 2水中的I 2。

6.溶解法:Fe 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 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 2(CO):通过热的CuO ;CO 2(SO 2):通过NaHCO 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 2(O 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 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 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 2转化成A1(OH)3。

16、(16分)Ⅰ. 下面a ~e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 、量筒 b 、容量瓶 c 、滴定管 d 、托盘天平 e 、温度计 ①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上述仪器配制500mL 2mol·L -1的NaCl 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___。

③若用上述仪器测定中和热,则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烧杯、__________。

④若用上述仪器进行中和滴定,则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

Ⅱ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

其实验方案如下:足量稀硫酸过滤滤渣B过滤滤液A滤液E滤渣F沉淀D途径Ⅰ途径Ⅱ盐酸足量盐酸胆矾绿矾足量烧碱溶液合金AlCl 3溶液通足量C 气体后,过滤试回答下列问题:⑴过滤操作用的器材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

(2)由滤液A 制得AlCl 3溶液有途径Ⅰ和Ⅱ两条,你认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3)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

(4)写出用滤渣F制备胆矾晶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5)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溶解合金的烧碱改用盐酸,重新设计方案,也能制得三种物质,你认为后者的方案是否更合理,理由是5、常见离子(SO42―、CO32―、Cl―、Ca2+等)的检验;(1)SO42—的检验的相关方程式:SO42—+Ba2+=BaSO4↓(2)CO32—的检验的相关方程式:CO32—+Ca2+=CaCO3↓CO32—+2H+=CO2↑+H2O(3)Cl—的检验的相关方程式:Cl—+Ag+=AgCl↓(4)Ca2+的检验的相关方程式:CO32—+Ca2+=CaCO3↓17、有四瓶常用溶液: 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