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心理学思想
文言文中的古代心理学
文言文中的古代心理学在古代中国的文言文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心理学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尽管古人对心理学的研究没有像现代心理学那样科学系统,但他们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观察和哲学思考,揭示了许多有关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启示。
本文将从古代文言文作品中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解读其中的句子和段落,来探讨古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和阐述。
一、《孟子》中的“天命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关于“天命”的论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古代人认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早已被天地所决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了天命的影响。
在《孟子》中有一句话深入人心:“人皆可以为尧舜”,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渴望和努力追求卓越的心理状态。
古代人相信,通过修养和奋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像尧舜这样的伟大人物。
这种心理状态呈现了古代人对个人潜能和自我实现的一种乐观认知。
二、《荀子》中的“性善论”《荀子》是古代中国诸子百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有关“性”和“善恶”的讨论对于探讨古代心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个本性是善良的和正直的。
《荀子》中提到了人类的“性善论”,即认为人的内心本质是善良的,而恶意和邪恶是外界环境和教育所致。
这种心理观念反映了古代人对人性深层次本质的关注,以及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三、《论语》中的“仁爱”《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一些句子和段落揭示了古代人对于仁爱和他人关系的关注。
古代人相信,心灵的执着和善良是构建人际关系的关键。
《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了一种关心他人利益和关爱他人的内心状态。
这种心理观念体现了古代人对亲近、友善和关心的重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四、《红楼梦》中的“情感描写”《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描写给我们展示了古代人对于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观察和揣摩。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对于人物内心的痛苦、欢乐、忧虑、喜悦等各种情感状态进行了深入描绘,以此来表达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荀子“君道”论的现代心理学意蕴
聊 生 。 至 于 “ 盗 贼 ”,苟 子 没 有 对 其 作 进 一 步 的 禁
展 开 说 明 ,但 我 们 可 以 想 见 它 ,如 果 让 它 表 现 出来 并 且 促 进 而 不 是 压 抑 它 ,让 它 指 引 我 们 的 生 活 , 我 们 就 会 成 长 为 健康 的 、富 有 成 效 的 和 快 乐 的人 ; 当然 ,作 为潜
需 要 ,如 吃 饭 、穿 衣 、住 宅 等 等 , 它 在 所 有 需 要 中 占绝 对 优 势 。 第 二 , 安 全 需 要 。它 指 人 们 希 望 生 活 在 一 个 安 全 、有 序 的 世 界 里 以远 离 痛 苦 和 恐 惧 。 第 三 ,归 属 和 爱 的需 要 。 这 指 人 们 渴 望 友 爱 ,渴 望 同 他 人 建 立 一 种 关 系 , 渴 望 在 他 的 团体 与 家 庭 中 拥 有
理 、安全 、 归属和 爱 、 自尊 以及 自我 实现 等 五个 方 面的基 本 需要 的理论 有相 通之 处。
[ 关键词] 荀子 ;君 道 ;人 的基 本 需要
[ 中图分类号 】B 2 . [ 献标识码 ]A 2 26 文 [ 文章编号 ]10 -0 3 (0 0 4 3 —o 0 4- 6 3 2 1 )0 7 4 能 ,人 的 内 部 天 性 的 实 现 和 健 康 成 长 要 受 到 包 括 自 然 、社 会 和 生 理 等 诸 多 方 面 的 环 境 条 件 的 制 约 , 其 中 ,基 本 需 要 的 满 足 是 无 法 绕 过 的一 环 。 以这 一 理 论 作 参 照 , 苟 子 所 谓 的 “ 生 养 善 人 ”、“ 班 治 人 ”、 “ 显 设 人 ”、 “ 藩 饰 人 ” 到 善 善 善 底 指 涉并要 满 足人 的哪 些基 本需 要 呢?君 主 又如何
荀子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与心理学的关联
荀子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与心理学的关联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与现代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
本文将从荀子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与心理学的关联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荀子对人性的理解与传统儒家学说有所不同。
他认为人性本恶,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是因为人们的欲望无穷无尽,追求个人利益,缺乏道德约束。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无法改变的,但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们的恶性得到抑制和控制。
这一观点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作用,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刺激和奖惩机制的影响,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模式。
其次,荀子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自我控制理论有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人们的恶性得到抑制和控制。
他提出了“性恶”与“性善”之间的斗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来抑制自己的恶性,追求道德的善性。
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自我控制理论相呼应。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通过意志力和自律来抑制冲动和欲望,从而实现自我调节和行为的自主性。
荀子的观点强调了个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自我控制理论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此外,荀子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与现代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有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是由于人们的欲望无穷无尽,追求个人利益。
他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修养和教育才能使人的欲望得到约束和调控。
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相呼应。
动机是指个体内部的驱动力,推动个体行动的力量。
现代心理学中的驱动力理论认为,个体的欲望和动机是推动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合理的调控和管理,才能实现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荀子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与现代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
他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人们的恶性得到抑制和控制。
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自我控制理论和动机理论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荀子思想中体现的心理学
荀子思想中体现的心理学论文荀子名况,字卿,后改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文章以及寻子思想在教育界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著作可谓是“百世之师”。
虽然心理学是从西方因过来的,常言道教育心里不分家,今天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一下荀子的思想。
荀子思想中的认知、思维、动机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
首先解释一下心理学概念上的认知、思维和动机。
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
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
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首先荀子“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这一个观点跟心理学是一样的符合科学的,是符合马克思科学思想的。
不以意识而改变物质世界。
荀子思想中与认知心理学。
荀子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说的认真的表情和后天学习获得的巨大学习的重要,也就是说认知的重要性对客观事物认知的重要性,获取信息属性的重要性。
唯有对事物的客观正确认识,方能了解它的属性和功能,并加以对其运用和应用。
中国古代的情绪心理学思想简述
中国古代的情绪心理学思想简述摘要: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体会到:快乐、忧愁或愤怒。
这些都来自于情绪。
但何谓情绪,却是古今中外学者都在探讨的问题。
我国古汉语中曾提到“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后,才出现“情绪”一词。
在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上对情绪的分类主要有六情说、七情说、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以及各家学派的性情论。
关键词:六情说七情说情绪心理学性情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体会到:快乐、忧愁或愤怒。
这些都来自于情绪。
但何谓情绪,却是古今中外学者都在探讨的问题。
我国古汉语中曾提到“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后,才出现“情绪”一词。
在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上对情绪的分类主要有六情说、七情说、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以及各家学派的性情论。
一、中国古代的六情说和七情说有人曾言“中国传统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半边天”。
[1]在中国古代,早有学者于秦汉以前就对情绪进行过研究和分类,《礼记》中就已提出人有“七情”之分,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把情绪分为“六情”,即善、怒、哀、乐、爱、恶。
这两种学说的提法大同小异,而六情说较为合理,因为它基本概括了情绪的基本形式,与现代情绪心理的研究基本吻合,而且,也符合情绪的两极性原则。
直到1944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从《说文解字》一书中找出了354个描述人的情绪表现词,按其释义把它们分为18类,即安静、喜悦、恨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耻辱等。
二、中国古代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从中国古代心理学史发展的过程看,古代学者对情的问题论述比较详尽。
可以把它归纳为十种学说:(1)情性说,从情与性的关系出发来揭示情感的实质;(2)情欲说,从情与欲的关系出发来探索情感的内涵;(3)情波说,把人的情感看作是心理的波动状态;(4)脏腑说,揭示情感产生的生理机制;(5)六情说,说明情感的种类及其性质;(6)动力说,指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7)损益说,认为情感的损益效果是以人们使用情感是否得宜为转移的;(8)利害说,把情感与利害联在一起考察,指出了情感有趋利避害的特点;(9)誉诽说,把情感与誉诽放在一起考察,指出了情感有喜誉恶诽的特点;(10)节导说,说明如何对待情感的问题。
儒家心理学思想
儒家⼼理学思想2019-05-14摘要:历代儒家⼤师⾮常重视写作论⽂对⼈性和⼈的⼼理规律的探讨,在他们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理学宝藏。
为了建构中国化的本⼟⼼理学以及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宝藏进⾏挖掘和整理。
关键词:儒家;⼼理学思想;中庸之道⼀、儒家⼼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将散见于《⼤学》、《中庸》、《论语》、《孟⼦》、《荀⼦》等及历代⼤儒著述中的儒家⼼理学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个⽅⾯:(⼀)尚志儒家⾮常推崇“尚志”教育。
孔⼦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认为“志”,对于个⼈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个⼈⼀⽣功业的⼤⼩,不仅取决于才,更取决于志。
张载曾经⼀针见⾎地指出,“志⼤则才⼤,事业⼤,故⽈‘可⼤’,⼜⽈‘富有’;志久则⽓久,德性久,故⽈‘可久’,⼜⽈‘⽇新’”,认为志向远⼤恒久是事业、才能以及品德发展的根本保证。
儒家不但重视⽴志要远⼤、恰当,⽽且重视“养志”,即⽇常⽣活中不要过于着重物质利益的得失和虚名的毁誉,要追求精神志向的⾼远,做到得失不计于⼼,万物不萦于怀。
诸葛亮将之概括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在实施志向的漫长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苏轼《晃错论》中说:“古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些不朽的名句,都说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意志品质对于实现远⼤的志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知⼈对⼈的甄选在古代称为“知⼈”。
知⼈是⽤⼈的基础。
儒家⾮常强调知⼈的重要性。
中国最古⽼的历史⽂献《尚书》被历代儒家奉为经典,其中就明确提出知⼈的必要性:“知⼈则哲,能官⼈”,意即只有聪明睿智的⼈,才能了解别⼈,才能⽤⼈得当。
汉魏时期的刘劭在《⼈物志》序⾔中也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
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
知⼈诚智,则众材得其序,⽽庶绩之业兴矣。
”意思就是说,善于知⼈是圣贤聪明智慧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可贵的品质。
《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
2016年第6期(总第149期)/十一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62016/GeneralNo 149/November《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孙燕青【摘要】遵循以生言性的路径,《荀子》以情欲为人性之本,将人性论与形而上相剥离。
由于人的欲望具有共同性,在欲多物寡的情况下,人性之“恶端”必然勃发。
“恶端”是客观的,但它不是“原罪”,也不是人性中的一个部分或因素,而是一种诱因,一种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趋势。
《荀子》由自然性的性伪分导出社会性的性伪合,再由性伪合而申礼治,其人性论的实质是性有恶端可化论。
在《荀子》,化性起伪的“化”不是改变而是教化之意,性伪合依旧立足于性伪分。
【关键词】性;恶端;伪;化;礼治中图分类号:B22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6-0118-05 之所以以“《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而非“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逻辑理路”为题,是因为本文研究的不是荀子这个思想家的人性论,而是流传于今、名为《荀子》这部著作的人性论。
冯友兰在论述荀况与《荀子》的关系时提到:“先秦传下来的私人著作,题为某子某子者,都是经过汉朝人,特别是刘向、刘歆编辑过的。
题为某子,意思不过是说,这是以某人为首的某一个流派的人所作的文章。
它实际上是一个总集,不是一个人的别集。
所以其中有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观点和论点。
”①《荀子》中的部分篇章尤其是《大略》以下五篇可能出自荀学后人,以《荀子》为题,可能在表述上更加严谨。
同时,以《荀子》而不是以荀子为题,也在相当程度上避开了作者考证能力欠缺的局限。
从《荀子》而非荀子的视角出发,其人性论的逻辑理路如下:一、《荀子》的人性论遵循着以生言性的路径展开 是否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是人性论问题的重要前提。
《荀子》的人性论遵循着以生言性的路径展开,其性不具备形上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人性,《荀子·正名》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思想对犯罪心理学做科学的,系统的研究还是19世界下半叶开始的。
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出版《犯罪心理学纲要》,从而被称为“犯罪心理学的始祖”。
至于西方人怎样探究犯罪的原因,我没有做过多的探查,我只想谈一下我们的祖先对犯罪原因的看法。
总体来说,前人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环境对犯罪的影响,二是人性对犯罪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下环境与犯罪的关系。
一、环境与犯罪在环境与犯罪这里,我们要提两个人,一个是管仲,一个是老子。
(一)管仲管仲认为犯罪的终极原因是经济而不是心理。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经济不发达,物质产品不丰富,欲望就得不到满足,从而就会有追求,如果追求失去了分寸,就会产生犯罪越轨的行为。
因此,他在《管子·牧民》篇提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命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似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一下为什么古代的农民起义都是在经济状况极差的情况下发生的,政权也都是在经济失控,民不聊生的情况被更迭。
大家是不是也同意这样的看法,就是经济上的欠发达,催生了人民的犯罪心理?(二)老子但是老子却提出了和管仲截然相反的看法。
他认为“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就是说生产技术越精巧,物质产品越丰富,法制禁令越完善,越会诱发人们的贪欲之心,盗贼也就越多。
因此,只要统治者采取小国寡民的政策,清净无为,“常使民无知无欲”,就会出现天下安宁、人民淳朴的局面。
我想,按照老子的观点,似乎可以解释“保暖思淫欲”这个问题。
一个人在吃饱喝足又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异想天开。
(我昨天收到的一条短信就是说人没有知足的时候,我想大家应带都收到了吧,106573.发的。
)因此老子才主张无为而治。
这两种观点大家同意哪一种呢?还是都不同意?我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让我们先看完下面的人性与犯罪的关系,你们再决定你们同意哪种观点。
在人性与犯罪这里,我们主要从人性的善恶方面来考虑。
中科院心理学咨询考试题库
中科院心理学咨询考试题库一、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荀子(答案)B、告子C、世硕D、孟子答案解析:荀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恶的;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告子主张人性都是无善无恶的;孟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善的。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把人分成几种类型?A、3B、4 (答案)C、5D、6答案解析: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三、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A、视觉B、听觉C、嗅觉(答案)D、味觉答案解析:除嗅觉器官以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
四、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A、选择性B、恒常性(答案)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解析: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简称常性。
五、迷走神经属于?A、脑神经(答案)B、运动神经C、脊神经D、感觉神经答案解析:12对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位听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六、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哪种编码?A、形象B、抽象C、视觉D、听觉(答案)答案解析:在短时记忆里,对语言文字记的是它们的声音,即听觉的记忆;对非语言文字记的是它们的形象。
七、人类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范围为多少纳米的电磁波?A、160—460B、180—480C、380—780 (答案)D、360—860答案解析: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到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八、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感觉记忆保存的时间在?A、1秒以内(答案)B、1分以内C、1秒以上D、1分以上答案解析:保持时间在1秒以内的记忆叫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
中国古代心理学
六、情欲论
(二)欲:欲与情经常结伴出现,但从欲的含义说,就是欲求,欲望 ,即需要的意思。 1.分类: 管子将欲分为生理欲望(衣食)和社会欲望(礼节、荣辱) 王夫之将欲望分为:生理、物质、权利、功名。 2.态度(如何看待欲): 加以节制和引导, 不可放任自流, 要给以正确指导。 荀子:通过“起礼仪,制法度”和“心使之”来节欲,用过制 《雅》、《颂》和劝学来导欲。 董仲舒尊儒术,以儒家的礼仪作为调节的标准。 宋代的李觏提出以礼义约束情欲,必须满足基本欲望为基础。 宋代却出现了历史的倒退:“存天理,灭人欲”。
知觉”和“思维”两个阶段,然后又将知虑划分为“知”与“觉”两 个层次,“思虑”划分为“思”和“虑”两个层次
3.知虑多侧面细分法:王夫之提出了除阶段外(感知 和思维)的知的识(过去)、思(现在)、虑(未来) 三种时态。
五、知虑论
(三)知与虑的器官: 1.“感官” 说——人的耳目鼻口形是人的感知器官,儒家
知行论是关于说明知和行的关系的思想理论,现代 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也是一直在探讨认知与行为的有关问题。“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
1.荀子主张知行统一说。学可以不断递进深化,学而能和行相结 合,相统一,才算学到了家。“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知脱离了行是困难的。知行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唯心论的心物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佛教“离心之外,更无一 法”;陆王心学:“吾心即是宇宙。”二元论的心物观。“物我交心生 ”“心物道合一”。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与应用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与应用中国古代历史是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而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旧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
一、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认为,人性本善。
这一思想最早源自孔子,在《论语》中他说:“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如果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会变得善良。
孟子也是赞成这一观点的人,他认为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仁爱之心,只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以发扬光大。
这一思想强调了人们的心灵纯洁和内在的善良,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
另一方面,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如果不受到约束和监督,人们就会做出各种恶劣的行为。
而庄子则认为,人性本空,没有固定的本性。
虽然这样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激进的,但也为后来的一些思想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二、心境欣悦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心境欣悦”,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观念。
它指的是当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他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轻松愉快,而当这个人心情不好时,他会失去这种感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心境欣悦”相关的词语,如“静心慎虑”、“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等。
三、冥想和冥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冥想和冥思都是十分重要的思考方式。
冥想是一种专注的冥思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培养专注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来缓解压力和恢复精神状态。
而冥思则主要是通过思考来挖掘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有助于心理治疗。
这两种思考方式都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情绪管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这一点在现代心理学中仍然非常关键。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思想家们主张,一个人应该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中的情感管理非常有参考价值,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九、结语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心理学思想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体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类心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关键的高度,并从认知、情欲、环境等方面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挖掘并发扬这些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前促进人们身心和谐,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心理健康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从先秦开始,思想家们就对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留下了颇多论述和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
尤其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成因,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有认知观、情欲观和环境观等。
重新挖掘并梳理古代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概要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
如《管子》认为消极情绪对人的心理有损伤作用,如能排除消极情绪,保持安定和宁静,人的心理和精神就可以达到和谐完满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人只有修身正意,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心理健康是行为端正的保证。
人先要做到意气安定,然后才能使行为端正。
心理健康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人心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形体上就会表现为皮肤丰满,耳聪目明,筋骨舒展强健。
我国古代思想家不仅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而且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孔子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推出理想人格的标准,即“仁义”。
“仁”主要反映血缘亲爱;“义”主要反映政治关系,下服从于上,这两种关系的总和就形成了“礼”。
“克己复礼为仁”,就成为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即健康人格。
在孔子看来,符合社会行为标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仁义之人,也就是心理健康之人。
一个人要成为仁义之人就要“克己”,约束自己,讲究中庸;“复礼”,即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以符合社会规范。
孔子的“君子”说就体现了他的“人的健康”说。
他提出君子涵养的四个方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墨家学派不仅重视认知过程的研究,而且重视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关于情绪心理学思想,墨家学派的论述主要体 现在情感的两极性、动力性、作用以及情感的 调控等方面。
四、意志
墨子非常强调意志的作用和意志的培养,在墨 子的时代,墨子及其学生就通过艰苦的生活, 磨炼自己的意志力。
第三节 墨家学派的心理学思想(基本观点)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心身、心物关系 关于心身和心物关系,墨子认为人的心理、生 命怀肉体是不可分割的。
二、认知过程 墨子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 思维、言语等,认知过程始于感知, 感知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感觉器 官和客观刺激物。
三、情绪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活动史;而一 部人的活动史,归根结底就是一部人的心理活 动史。 本章主要介绍儒家、道家、和墨家学派在心理 研究中的思想和建树。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一、孔子的心理学思想 (基本观点) 1、认知过程 感知:多见、多闻 记忆:博闻强记 思维:多思,三思,九思 分析感知、记忆和思维关系上,强调感性和理 性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节 道家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 中心的学术派别。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家学派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涉及到心理与客观 世界的关系,认知过程、情感和欲求等
老子和庄子基本观点
一、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形神观 在道家看来,“神”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和精神 活动的物质基础,“形”指躯体形骸,生身之 具。可见,道家认为主持精神活动(知觉、意 念之类)的“神”具有无可置疑的物质性。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1章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圣才出品】
第1章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课后习题和详解1.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有何重要意义?答:(1)学习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
心理学史不仅是联结心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也是整合当代心理学各个领域、各种取向、各种理论流派的一种力量。
(2)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学习有助于理论思维的培养。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学科,对于心理学系的学生来说,掌握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如果没有理论思维,仅凭经验实证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心理系的学生来说,理论思维的训练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仅仅懂得方法和技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选择研究的课题和分析研究的结果方面就会产生极大的困难。
(3)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学习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性思维指的是一种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思维能力。
在心理学史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心理学历史知识的分析和领会,学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对于研究的选题,问题的讨论和正确认识各种人物和理论是有帮助的。
2.试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九大范畴的基本含义。
答:(1)人贵论人贵论是万物以人为贵的思想理论。
它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定胜天”。
人贵论有四种学说:①得气说;②智慧说;③道德说;④能劳动、直立、语言说。
(2)形神论形神论即心身论,是说明心和身、心理和生理关系问题的思想理论。
(3)心物论心物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心理和客观事物相互关系的思想理论。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心物论思想认为“物”决定着“心”,客观事物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但不同思想家的具体提法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①“遇物而能貌之”说;②“精合感应”说;③“感而后应”和“感而后知”说;④“物至神应,应与物接”说;⑤“内外之合”说;⑥“在外之资”、“缘外而起”说。
(4)性习论性习论是关于人的生性与习性关系的思想理论,它跟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问题有密切联系。
荀子与法家
(二)它是产生上述事物的功能、运动或机制,这种功能、运动 或机制是人所看不到的。荀子把这种功能称为天职,有时又称其 为阴阳的运动。 天无论就其存在或是功能而言,其特点即在其客观性。它具有 自身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亡”。它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人讨厌冬天的凛冽,但天不 会因此取消冬天。人不喜欢路途的漫长,但地也不会因此减少其 辽阔。 人的特点刚好与天相反,人是有为的。他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经过有意识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天是不可学、不可事的,但人 是可学可事的。比如说,像天时、寒暑这些现象就属于天;但强 本节用,养备动时这些活动就属人。正因为二者有这种区别,所 以二者的职能是不同的:天的职能是生长万物,但不能治物。人 的职能相反,只能治理万物而不能指令万物必然要生长成什么。
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人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生下来就有的、原始的质朴的本性,它是 不可学、不可事的,而人生下来都是好利恶害的,所以说人性是 恶的,善是后天经过人为的加工而形成的,是可学可事的,故善 不是人的本性。 为什么说人性是恶的呢?荀子也提出了以下证明:(一)心理 学证明:依荀子上述一段话,显然,他是用诉诸人的本能的方法 来证明其命题。荀子说,什么叫性呢?“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而人生来就是好利、残忍、追求享乐的,顺其发展,肯定会导致 争斗、罪行和淫乱,这就说明人性是恶的。(二)逻辑的证明: 荀子借用了逻辑上类比的方法。他说,就像弯曲的树木要经过整 治才能直、钝的工具必须经过磨砺才能锋利一样,人后天如果没 有圣人的教导,就会变成小人,可见人性原本是恶的。
自己学都绰绰有余,何必一定要和我住一起呢?因为,“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的结论是,既然大家生来都是 善的,所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只是有些人自己不想成为圣 人而已)。先王就是因为人人都有这不忍人之仁心,才制订出仁 政的政策的。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其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是, 当是各诸侯国对他的理论与主张并不首肯。各个国家、各个阶层 不但不行仁政,而且相互之间的争夺日趋激烈。正是在这种背景 下,荀子提出他的性恶论。荀子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
荀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作者: 余铁城
作者机构: 泉州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4-27页
主题词: 教育心理学;荀子;社会化;道德规范;生活环境;生物性;社会性;老师
摘要:一、圣人化性起伪--论人的社会化 “性”在荀子,作“生性”解,指人的生物性,“伪”指“习性”是指人的社会性。
他认为“人之生固小人”,意谓生物性要不得,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导,礼法的约束,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陶冶(习俗注错)转化而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社会性。
这个“化性起伪”的任务主要由圣人委托老师来实现。
《荣辱篇》说:。
解读荀子的教育思想
解读荀子的教育思想作者:王晓菲来源:《文理导航》2010年第08期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后人亦称之为孙卿子,战国水赵国人(今山西安泽)。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35年(一作公冗前307年),其主要活动时期大概在公元前282年到前238年,最后隐居楚国兰陵,著书数万言而卒。
荀子一生游历各国,作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好学者,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超越了孔子。
一、荀子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性恶》篇中所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就会有争夺,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去发展,就一定会行恶。
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端正人性,“化性起伪”。
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人性才能由恶变善。
关于这一点荀子从理论上作了论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荀子·修身》)二、荀子的礼法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荀子认为要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端正人“恶”的本性。
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认为应包括“养”和“别”两个方i酊。
所谓“养”就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所谓“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礼论》)。
所谓“礼”就是按照“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规定去“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如果加以抽象,它就是一种准则,一种社会制度的法度。
知道了有关“礼”的内容,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们“从礼”、“法礼”、“隆礼”呢?荀子认为,首先人们必须锲而不舍地学“礼”;其次人们对所学的“礼”还要进行思考,即“思索以通之”;最后就是人们对“礼”要身体力行。
由此可见,荀子不仅详细论述了有关于“礼”的内容,而且对于如何“隆礼”也作了深入的考证,为人们如何进行社会道德法制建设以及其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准则。
今天,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的大门,而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荀子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文化建设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荀子的思想
荀子思想
第一部分
天与性
第二部分
心理学与名学
天与性 其一 论天
荀子对庄子的批评
荀子批评庄子的哲学道:“庄子蔽于天而 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 庄子把天道看得太重了,所以生出种种的 安命主义和守旧主义
荀子论天
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论》)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 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 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 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同)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 子之所道也。(《儒效》。此依宋本) 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 (《君道》)
天与性 其六 礼乐学说
《礼论篇》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 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 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而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杨注:屈, 竭也)。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君子 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 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人征服天行以为人用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裁之?从天而 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 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 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这竟是培根的“戡天主义”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
1.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保罗·朗格朗(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6.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
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7.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9.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0.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11.洛克(英1632-1704)著作《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绅士教育.文化传递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学习思想浅析———以其人性思想为中心摘要:荀子的学习思想以其人性思想为根基。
基于人的天性隐含善恶两端,具有可改造性,因而荀子十分重视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荀子强调以礼为先,重视后天努力,重视环境的影响,这些都着眼于对后天人性的改造,力求达到“化性起伪”的目的。
而在学习目标上,荀子的学习思想包含了不同的层次,而这些层次亦是人性向善的路向上的不同层次的体现。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亦是集春秋战国时期诸家之大成的总结性思想家。
对其学习思想的探究,有利于对诸子学习思想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作为荀子思想体系基石之一的人性思想,无疑对其学习思想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
其学习思想的论述,从根本上是以其人性思想为中心展开的。
儒家学派历来重视学习,从孔子开始就是如此,“好学”乃是孔子评价弟子及时人的最高标准之一。
到《荀子》,更是在将学习贯彻全书的同时,复以《劝学》篇专论学习问题。
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儒效》学习是唯一能够提高地位、提升智慧、获取财富的途径。
不仅如此,在荀子看来,学习,既有学成(甚至为圣人)的可能性,也有通过学习来限制人性之中恶端的发展以达到改恶从善的必要。
对人性的认识,是荀子整个人性思想与学习思想的基石。
在荀子看来,人出生之后,天性是相人性本身虽然同时包含着善端与恶端,但恶端却是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使人性向善,就必须采取某种手段来限制恶端的发展。
而这种手段就是礼义师法的教化,“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性恶》,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进行教化,人性就会变善。
这种礼义师法的教化,无疑就是学习。
无论是孔子,还是荀子,都十分强调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尤其是对《礼》的学习,礼论更是荀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普通人可以限制恶端,从而使得人性在发展的两个潜在路向上选择善端,最终出现善的人性。
可以看出,人性之中有善端,提供了人通过学习向善的可能性;人性之中更有恶端,只有通过学习来限制恶端的发展,才能达到人性向善。
所谓“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正是如此。
因此,对于改造(引导)人性而言,学习既提供了可能性,其本身也是一种必要性。
普通人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提高人性修养,甚至有可能达到圣人的高度。
但如何学习呢?荀子是赞成学习必须要讲究方法的。
他指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君子擅长学习,但更擅长利用条件,通过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
(一)以礼为先礼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荀子》中亦有专篇《礼论》详加论述。
自孔子以来,仁与礼可说是儒家两个最重要的核心观念,然而孔子之后,对仁与礼的认识与发挥却出现了分歧。
简言之,孟子重仁,因而主张向内寻求修养的提高;荀子则隆礼,因而主张向外寻求教化。
在荀子看来,面对以恶端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人性,礼恰好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化作用,引导善端,限制恶端的发展。
礼首先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荀子指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劝学》礼作为学习内容,不仅仅是学习的终点,更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纲纪”和基石。
甚至,礼学成之后,可成圣人。
其次,学礼还是学习的捷径。
荀子认为,学习需要隆礼,而“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劝学》。
因为,学礼与学诗书还是有差别的,在学习中,礼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礼“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而“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劝学》荀子不仅说明了学礼优于学诗书,更说明是否隆礼学礼,是法士与散儒之间的差别。
再次,从学礼的目的来看,是否学礼,还是“无方之民”与“有方之士”的差别,因为,“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无方之民”与“有方之士”又有什么差别?荀子指出礼乃是“人道之极”,又指出,圣人亦是“人道之极”,因而“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
《礼论》可见,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学礼的目的,也就是成为圣人,即“有方之士”,而圣人之外,恐怕就是“无方之民”了。
在荀子的学习思想中,礼固然是重要的内容,甚至是核心内容,但同时,学礼亦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从内容、方法,到目的,礼贯穿始终。
这里特意强调荀子认为学礼乃是重要方法,是因为在荀子看来,学礼乃是一条成为圣人的捷径,而圣人,无疑是荀子人性改造的最完美、最理想的状态。
不过,如此完美的状态,竟然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达到,岂不是太过于骇人听闻?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礼,人人可学,然而,成为圣人,却极少有人达到,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无人达到。
原因不外乎三点:其一,太过难学。
儒家所学之礼,的确纷繁复杂,甚至连孔子都有失礼之憾①。
其二,少有人学。
这一点与时代背景大有关系。
春秋战国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的礼实际上已经过时,已经不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士人要为统治者所用,必然要学习适应统治者需要的东西,如此,礼便成为冷门之学。
其三,目标不切实际。
圣人固然是儒家的理想人格,然而能被儒家称为圣人的都生活在时代久远的过去。
且不说达到那样的理想人格十分困难,即便是达到,恐怕也未必能够在当时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学礼难,并不是否定礼的作用。
毕竟当社会进入封建时代之后,礼经过改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二)重视后天的努力荀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尤其重视后天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强调要坚持不懈。
尽管学习总有碰到困难的时候,但只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断地积累,总能够有所突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劝学》“积”字,可说是《荀子》全篇的关键字之一。
于学礼,荀子强调“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1 《]劝学》,强调师法教化对于人性改造的作用。
荀子明言“: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
”[1 《]儒效》这种“积”“,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不是天生的,不是人性本身所具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努力。
于圣人,荀子也说:“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1 ] 《儒效》。
《荀子》全篇多次提到“礼义积伪”,“伪”乃是人为,所积者,正是后天的努力,坚持不懈的,正是对人性不断的改造。
其二,强调始终如一。
认定一个目标,努力学习,自然有所成就,即所谓“君子结于一也”。
荀子特意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这个道理:“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 ]《劝学》用心专一与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
不过,荀子并不主张单纯的“壹”。
在荀子看来,人所着重努力的应该是某一个不变的目标,但不代表人就不能同时具有其他的目标或想法。
荀子在提出“虚壹而静”这一命题时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1 ]《儒效》人生来是有认知能力的,这样一来,自然能见识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自然在心中也会有许多认识或追求。
认定一个“一”作为努力的目标,其他的“一”不影响到“此一”,这才是荀子所说的“壹”。
既坚持不懈,又目标专一,这是荀子强调的后天努力。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荀子如此强调后天的努力学习,难道人没有天赋的差别吗?难道人的天性毫无差别吗?从前文的论述以及《荀子》全篇来看,我们可以肯定,在荀子的认识中,人与人之间,普通人与圣人之间,在天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1 ] 《性恶》。
既然人的天性并不相异,那么要培育儒家的理想人格,要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抑恶扬善,就只能从后天入手,就只能强调后天的努力。
(三)重视环境的影响关于学习,荀子很重视环境的影响。
荀子举例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1 ]《劝学》为此,他特别强调,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要讲究环境,即:“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1 ] 《劝学》。
“择乡”就是要求选择好的自然环境,“就士”则是选择好的人文环境。
前者自不必说,后者却尤为荀子所重视。
在荀子看来,“就士”应该有两个层次:首先,“学莫便乎近其人”,因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1 ]《劝学》。
然而,何为“近其人”?杨倞释为“谓贤师也”[1 ]《劝学》,也就是找到贤良之师。
其次“,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1 ]《劝学》。
既不能“好其人”,又不能“隆礼”,结果不过是“陋儒”、“散儒”而已。
然而,何谓“好其人”?其与“近其人”的区别何在?清人郭嵩焘释曰:“近其人,谓得其人而师之。
好其人,则是中心悦而诚服,亲炙之深者也。
”[1 ]《劝学》可见,“好其人”更进一步,不仅得其人而师之,更有得其真传之意。
不论是“近其人”,还是“好其人”,我们可以看到,都体现的是在良好教化之下的学习,是人在后天通过学习对自身的改造。
就算人有美质良材,也必须有良好环境的砥砺熏染:“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汙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1 ]《性恶》。
不能利用良好环境的影响,就不是成功的学习,也就不免成为“陋儒”、“散儒”。
环境对学习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是决定作用,还是影响作用?这也是荀子学习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荀子及其弟子韩非人性思想的研究表明,强调环境的影响是性恶论的一个特征,即强调外部的教化。
然而,对荀子而言,外部环境固然有较多的影响,但绝不能起到决定作用。
从上文关于荀子人性观念的论述可以发现,他并不单纯地肯定性恶。
人性之中本来就包含着善端与恶端两个方面,这一点为荀子的人性思想,甚至整个思想体系奠定了基调。
这种两重性是内因,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过是外因,人性发展的路向无论是向善,还是向恶,内因之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