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审图常见问题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梁上柱(LZ)和楼梯柱(TZ)均为受 力柱的一种,与框架柱具有相同的要求, 应按与主体结构相同的抗震要求进行设计, 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12、问题:桩基础未注明单桩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措施:设计说明中,应注明各桩型的单桩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地基基础规范》8.5.6条,单桩竖向 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 静载荷试验确定,该规范附录Q规定,将单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为单桩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9、问题:对称构件未按对称配 筋的方式提出要求,导致配筋 不足或施工错误。
措施:几何平面不对称而对称布置的构件, 编号相同,其配筋方式若不注明,一般按 平移配筋理解,可能导致配筋不足,此时 设计图应注明是否按对称方式配筋。部分 设计人员在对称构件中加注“反:字,则 应在说明中加注“凡注明 “反”字的构件, 其配筋对称设置”。
10、问题:地下室柱配筋与地 上1层相同。
措施:根据《抗规》6.1.14条,地下一层柱 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 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 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 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 载力的1.3倍。
11、问题:梁上柱(LZ)、楼 梯柱(TZ)不满足抗震要求。
一、设计说明中的常见 问题
1、问题: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措施:根据《混凝土规范》3.3.2条的规定, 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性工况和短暂设 计工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 不应小于1.1。请设计时注意遵守。
2、问题:规范的版本错误。
措施:设计时应以现行有效版本进行设计, 各所总工及设计人应经常检查版本的更新 情况,对作废的版本,及时请技术质量部 工作人员加盖作废章。
7、问题:图纸中层高、层数与 计算书不符。
措施:计算书应按照图纸表达的内容进行 建模计算,当设计过程中层高和层数进行 了调整后,应及时更新计算,建议在出图 前,对图纸(包括建筑和结构图纸)和计 防
电缆井、进排风竖井出地面结
构图。
措施:人防地下室设计图中应包含人防电 缆井、进排风竖井出地面结构图,该图可 由设计人自行设计,也可选用国家标准图 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
根据《省抗规》6.2.1条的规定,对于仅一 个主轴方向的局部单跨框架结构,其梁柱 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当原局部单跨框架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对丙类建筑应取一*级,
5、问题: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 设防类(乙类)的建筑,仍按 标准设防类(丙类)确定抗震 等级。
措施: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3.0.2条,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 作用。抗震等级属于抗震措施的范畴,故 乙类建筑应按提高一度的要求确定抗震等 级。
3、问题:主楼与裙房相连,主 楼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裙楼为乙级。
措施:主裙楼相连时,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按级别高者取用,上述情况,裙楼的地基 基础设计等级也应取甲级。
4、问题:局部单跨框架,抗震 等级未提高。
措施:根据《抗规》6.1.5条的规定,甲、 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 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 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三、配筋的常见问题
1、问题:穿层柱箍筋肢距不满 足《省抗规》的要求。
措施:根据《省抗规》6.7.13条规定:穿层 柱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 直径不应小于12,肢距不应大于150mm。 请设计时注意遵守。
2、问题:开洞位置处的单边框 架梁抗扭纵筋和箍筋不满足 《省抗规》的要求。
措施:根据《省抗规》6.7.12-3条规定:单 边梁应设置抗扭纵筋和箍筋,沿梁全长箍 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直径不应小于 12mm,且宜采用四肢箍。抗扭纵筋间距不 应大于100mm,直径不应小于16mm。请设 计时注意遵守。
3、问题:屋面框架梁按KL编号。
措施:屋面框架梁与楼面框架梁的构造有 所不同,应按WKL编号。
4、问题:筏板配筋图中,钢筋 未注明层数和排数。
措施:筏板配筋图中,贯通钢筋应注明排 数,附加非贯通钢筋应注明排数和层数。
5、问题:图中梁板标高及做法 与建筑图不符。
措施:结构设计系在建筑图的基础上完成, 应保持与建筑图的一致性,若有不同意见, 应及时与建筑专业设计人协商,保证建筑 和结构图纸的一致性。
二、图面中的常见问题
1、问题:进、排风井墙体未按 临空墙设计。
措施:根据《人防规范》,临空墙为一侧 直接承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 地下室内部的墙体。当进、排风井墙体与 地下室内部相邻时,应按临空墙设计。
2、问题:楼板开设洞口(指大
洞),未对洞口边梁、穿层柱、
相邻板给予加强。
措施:根据《省抗规》6.7.14条,单边梁和 穿层柱处楼面开洞的周围相邻的一跨应采 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 150mm,双层双向配筋。洞口周边的边梁 应加宽,并配置抗扭纵筋和箍筋。与单边 梁和穿层柱相邻的上下层也应采用现浇钢 筋混凝土楼板,板厚适当加厚,配筋适当 加强。请设计时注意遵守。
6、问题:说明中荷载表述不全。
措施: 1、楼梯间前室活荷载标准值应考虑入流集中
的情况,不小于3.5KN/㎡。 2、高层建筑屋面至少应按上人屋面考虑活荷
载。 3、高层建筑的裙房屋面应考虑施工堆载。 4、女儿墙、楼梯栏杆等可能承受水平推力的
构件应注明水平荷载。 5、雨篷、空调板、厂房或剧院中的马道应考
6、问题:半框架未按《省抗规》 的要求进行设计。
措施:根据《省抗规》6.2.1-5条的规定,多 层框架结构中应严格控制一端支撑于框架 梁的半框架的数量,其数量不应超过该方 向框架总数的20%,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半框 架。
半框架的框架梁与主梁相交处,应按铰接处 理;支撑半框架的框架主梁抗震等级应提 高一级,并设置抗扭纵筋及腰筋,抗扭箍 筋应沿梁全长加密,箍筋最小直径除满足 计算外,应比构造要求增大2mm,同时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