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知识点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第一篇第二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第一篇第二章讲义1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考情分析重点掌握行政许可的设立、实施程序和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注销制度。
各种题型均可出现,以考查《行政许可法》重点条文为主。
2012年本章分值是6分,预计2013年考分在5分左右。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一)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其特征有: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
”3.行政许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4.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授益行政行为)。
(二)行政许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
2.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区分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关键标准是如果行为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做出决定之前,则是行政确认。
如果行为人的权利产生于行政机关做出决定之时,则是行政许可。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或者行政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年)A.减免税审批属于行政许可B.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C.行政许可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行政确认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答疑编号649212010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区别。
(1)减免税审批就是减免税资格审批,属于确认类行政审批,不是行政许可。
选项A错误。
(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是对事实的甄别,属于行政确认。
选项B正确。
(3)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而非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选项C错误。
(4)行政确认既可以依申请,也可以依职权作出。
选项D错误。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概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依法申请或者事先事后享受某种特权或者利益的行为进行审查、批准或者决定其是否具备从事该行为的条件,以及作出的有关使用、变更、终止某种特权或者利益的行为。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特定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权力的一种制度安排。
行政许可的性质和功能行政许可是行政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可选择性、强制性和特殊性的特征。
其主要功能有:1. 保护公众利益。
行政许可可以确保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秩序。
2. 促进经济发展。
行政许可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利,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强化监管管理。
行政许可可以加强行政机关对特定行为的监管,确保行为的合法合规性,防止滥用行政权力和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
4. 维护法治秩序。
行政许可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维护法治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许可的立法基础和主要法律规定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立法基础主要体现在宪法和行政许可法律法规中。
其中,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到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该法于2003年1月1日颁布施行,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范围、程序和监督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2. 《行政许可法实施条例》。
这是对《行政许可法》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为行政许可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指导。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律若干规定》。
这是我国国务院颁布的行政许可方面的具体规定,对行政许可制度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和细化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领域的行政许可法律法规,在具体行政许可事项上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许可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许可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套规定。
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公告等程序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 申请。
行政相对人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一、行政许可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也可表达为(P3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是事先控制的管理性行为,是行政机关对外的外部行政行为,是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
2.特征(P30):(1)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分析】因为行政许可的前提是一般禁止,所以要相对人申请,不能行政主体主动。
(2)外部管理行为、事前管理行为;【注意】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审批行为,均不适用本法。
——内部不适用【示例】行政机关内部的人事任免、上级对下级的审批均不属于行政许可。
(3)经依法审查的行为(自由裁量);【分析】步骤:申请——审查——许可,审查的结果可能是准予许可,也可能不予许可。
(4)授益行政行为:不是一次性行为,往往是“一种”“数次”行为。
如排污许可证、机动车驾驶执照的取得。
(5)一般为要式行为:书面许可。
(二)行政许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补充】与税务有关的许可和审批2.行政许可VS行政确认:3.行政许可VS行政登记:与税务有关的登记示例有:一般纳税人登记、出口退税资格审核登记、税务登记(三)行政许可的分类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及可设定事项(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二)可设定行政许可事项(三)税务行政许可的设定二、行政许可设定权划分(一)设定权【注意1】上位法没有设定的,下位法才可以设定。
如法律没有设定行政许可的,行政法规才可以设定。
【注意2】地方性法规、省级规章“四不得”:(1)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示例】北京不得规定注税不用考试就可取得。
(2)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一、引言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和条件,依法对建设工程实施的行为进行审查和核准,并予以书面确认,使建设工程得以合法依法实施的过程。
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规范和约束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活动,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的需要,是实现行政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工程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宪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对于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活动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2. 建设工程领域法律《建设工程法》、《招标投标法》等建设工程领域法律均对建设工程的行政许可作出了相关规定,为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
3. 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法律对于行政许可活动的程序、程序、条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为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提供了一般性的规范。
4. 其他法律规定《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也对建设工程行政许可作出了相关规定,为建设工程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提供了法律支持。
三、建设工程行政许可的程序建设工程行政许可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申请申请人应依法向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相关文件。
2. 受理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受理后应当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3. 审查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申请给予核准,对不符合的申请进行补正或驳回。
4. 核准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做出核准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核准通知书。
5. 确认申请人应在核准通知书载明的期限内向主管部门确认,确认后方可开工。
四、建设工程行政许可的条件建设工程行政许可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法合规申请人应合法合规,取得了相应的资质、许可证明等,并具备相关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条件。
注册税务师考试第一篇第四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第一篇第四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答案别离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对行政许可的特征描述不准确的是〔〕。
A.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管理对象〔直接收理的事业单位〕实施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B.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社会事务实施外部管理的一种行政行为C.行政许可的内容或者直接后果在于是否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D.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以下各项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保障相对人权益的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立的根本原则之一B.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原则上不得转让C.默示批准适用于初次申请D.延续须在有效期届满20日前提出申请,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3.某市人民政府授予某单位海域使用权,该行政行为是行政许可中的〔〕。
A.普通许可B.认可C.特许D.核准4.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以下各项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保障相对人权益的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立的根本原则之一B.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原则上是可以转让的C.行政机关可以依照职权主动举行听证D.默示批准适用于变更许可5.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属于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A.直接涉及公共平安的事项B.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视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C.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D.直接关系公共平安的重要设备,需要按照技术标准进展审定的事项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开展情况,认为通过行政许可法第13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顿实施该行政许可。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7.以下关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准许集会示威游行、发放驾驶执照、消防验收都属于行政许可B.进出口食品检疫机关可以在检疫合格的食品上加贴标签C.对于某公司设立登记的情况,工商局应当允许公民查阅D.上级机关可以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材料公司申请一个建立工程,行政机关认为该工程会对周围居民的采光造成影响。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6)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近年考点】2009 单项选择题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多项选择题行政许可的注销综合分析题201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行政许可的公告制度综合分析题行政许可中的信息公开;行政许可的撤销;行政许可的受理程序2011 单项选择题行政许可的撤回多项选择题行政许可的期限和费用综合分析题2012 单项选择题税务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撤销制度多项选择题税务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综合分析题2013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行政许可的设定【知识点一】行政许可的概念(了解)和特征(熟悉)(一)概念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在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一种事先控制手段,行政机关对相对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资格和行使权利的条件进行审查核实,符合法定资格或者条件的,就批准从事某种特定活动。
(二)特征1.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3.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4.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所谓特定活动是指一般禁止为前提,经行政许可方允许相对人从事禁止事项。
总体上讲,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行政行为。
(三)分类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角度分类,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知识点二】行政许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的区别: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可以依职权也可以依申请进行只能依申请可以是内部行为也可以是外部行为外部管理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制度,如减税免税审批、延期申报和延期纳税审批、税收保全批准等主要表现为权利的赋予或禁止的解除。
如持枪许可,渔业捕捞许可等2.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行政确认是针对特定的法律事实来进行鉴别,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等。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局土地出让挂牌程序,竞买获得土地使用权。
据此,甲公司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合同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的情形中没有体现行政许可的信赖保护原则的是()。
A.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野生动物传播非典病毒,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收回了已经颁发的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同时给予了补偿B.某直辖市的三轮摩托车客运业务影响了环境和交通秩序,市政府决定收回三轮摩托车许可证,同时给予了补偿C.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撤销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对被许可人受到的损害给予赔偿D.《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务院批准开办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已有的集体矿山企业应当关闭或者到指定的其他地点开采,由矿山建设单位给予合理的补偿2. 对行政许可与行政登记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的目的相同B.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程序中拥有一定的裁量权;行政机关在登记程序中一般没有裁量权C.二者作用于不同的对象D.行政许可的结果是被许可人获得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和权利,而行政登记则不一定产生这种后果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的是()。
A.建设部依法认定某建筑企业的资质B.官某向工商局申请颁发理发店的营业执照C.某大学需要购买班车,向教育部申请拨款,教育部对此进行审批D.某省水利厅向地质厅申请办理有关地热井的采矿登记手续,地质厅依法给予了采矿证登记4. 下列对行政许可设定权限描述错误的是()。
A.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B.地主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C.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D.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上一级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地方性法规5.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有关公民环境权的许可制度,只能由()予以设定。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许可,是指()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A.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教育机关D.公安机关【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AA B C D2.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或者行政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减免税审批属于行政许可B.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C.行政许可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行政确认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A B C D3.经国务院确认,税务行政许可包括()。
A.税收代征企业资格的确定B.发票印制企业的指定C.延期申报、延期纳税的审批D.税控装置生产制造的审批【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A B C D4.《行政许可法》第12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A.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B.国务院部门规章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CA B C D5.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受委托主体()。
A.只能是行政机关B.只能是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C.只能是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D.可以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公民【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AA B C D6.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和决定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的审查,均应由行政机关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B.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和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C.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后,均应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D.所有的行政许可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A B C D7.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表述,正确的有()。
【重要知识点】2018年司法考试《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

【重要知识点】2018年司法考试《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2018年司法考试《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设定行政许可是国家机关创制有关行政许可权利义务的活动,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和期限。
设定权限是关于在相关国家机关中分配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制度。
设定形式是设定行政许可可以采取的文件形式,即只能采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一)经常性行政许可的设定经常性行政许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国务院以行政法规、有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地方性法规来设定。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来确定,即上一个等级没有设定的,下一个等级才可以设定。
对于国务院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前述设定的优先原则所列方式解决的,经过报国务院批准的程序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
(二)非经常性行政许可的设定国务院可以以决定形式,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以规章形式设定非经常性行政许可。
国务院设定非经常性行政许可的条件是:第一,尚未制定法律;第二,在有必要的时候;第三,实施后,除了临时行政许可事项以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定非经常性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条件是:第一,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第二,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须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第三,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三)实施行政许可具体规定的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制定具体规定的规则有二: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法是指以行政机关为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的事项进行许可的行为的法律制度。
行政许可法主要包括许可的基本原则、许可的申请和审查程序、许可的条件和期限、许可的效力和变更等相关规定。
行政许可法的核心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公开和便利,即行政机关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各个申请人,同时应当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作出许可决定,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提供便利的服务。
行政许可法还规定了行政机关对许可申请进行审查的程序,包括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
许可的条件和期限方面,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制定明确的许可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给予许可,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监督和管理。
行政许可的效力和变更方面,一般情况下行政许可决定具有法律效力,申请人可以依法享受相关权益。
在需要变更许可决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查,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作出决定。
行政许可法是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律制度,旨在促进公平公正的行政管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律常识知识点

行政法律常识知识点一、行政法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配置、行使及对行政权力监督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内容,可以说行政法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力的法。
二、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名)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责)三、行政主体的种类(一)行政机关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2.派出机关一一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1)行政公署: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区公所: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3)街道办事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2、派出机构一一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具有行政主体资格(1)派出所一一警告、500元以下罚款(2)税务所-2000元以下罚款1.内设机构一一获得了法律法规的授权,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1)公安交通管理局、公安消防局、公安出入境管理局(2)国家知识产权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3)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设的商标评审委员会(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1.事业单位(四会三局、高校)2.社会团体(轻工、纺织总会)3.国有公用企业(水、电、气)第三节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对行政行为最主要的一种分类是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分类的标准主要是1.是否针对特定人适用;2.是否可以反复适用。
【例题-多选】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OO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B.某市教育局制定规范性文件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D.某市政法委下发通知第四节行政许可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审查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二、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法》第22、23、24条: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需公告,不得再委托)。
《行政许可法》解读

《行政许可法》解读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涵盖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定义和背景,以便读者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要背景信息。
以下是一个示例:1.1 概述行政许可法是一部旨在规范和管理行政许可活动的法律法规。
行政许可作为一种行政行为,涉及政府对个人、组织或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的授权。
它通过授予特定的权力和权限,以实现公共利益的平衡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背景主要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与自由、效率与公正的平衡问题,行政许可制度在中国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改革需求。
行政许可在过去由于其过程不透明、操作不规范、权力滥用等问题,导致了不少投资者、企业家和公众的诟病和抱怨。
因此,为了加强行政许可的规范和监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市场经济秩序,行政许可法应运而生。
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和实施追求的核心原则是依法行政、公正高效、便利企业、保护公众。
它在保证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强调权力的可控、公平的行政决策过程、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等。
行政许可法通过对行政许可的许可条件、程序、范围、期限等进行详细规定,为各方当事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讨论行政许可法的背景,包括其基本原则以及对社会、市场、政府和公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公众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行政许可法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律法规,为行政许可活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讲解和解读《行政许可法》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引言,旨在引入本篇长文的主题。
首先,我们会对本文的概述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介绍行政许可法的背景和重要性。
其次,我们会阐明本文的文章结构,即本文将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和解读。
最后,我们明确本文的目的,也就是通过深入解读《行政许可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法律的意义和影响。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导言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特定活动的批准行为。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高。
本文将从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要求和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 法定原则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法定原则,即行政许可的设立、变更和撤销必须依法进行。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时,必须依据法律及其授权的规定,不得凭借自己的意志进行主观决策。
法定原则确保了许可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行政机关在办理许可申请过程中,应当依法平等对待申请人,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特定主体。
公平原则保障了申请人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避免了权力滥用和不公正行为的发生。
3. 便利原则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注重提供便利与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便利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许可申请的办理过程中,采取简化和规范的方式,为申请人提供便利的服务。
便利原则有助于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二、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程序要求1. 申请与受理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行政机关提出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申请,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受理申请后,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2. 审查与决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包括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等进行核实。
同时,行政机关还应当充分听取申请人的意见和陈述,并依法进行审查决定。
在审查决定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保持公正、透明和法定的原则。
3. 通知与公告行政机关对申请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具体的理由和依据。
如果行政机关决定不予许可,应当向申请人说明不予许可的原因,并告知申请人享有的救济途径。
另外,行政机关还应当依法进行信息公告,向社会公开已经许可的事项和相关信息。
三、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监督机制1. 内部监督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监察机构,对行政许可行为进行监督。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梳理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梳理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行为或者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作出认可或者不认可的决定,并以行政行为的形式对其进行管理的制度。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梳理是对行政许可制度的法律依据、程序和效力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以确保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一、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行政许可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
行政法是行政许可制度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的权限和职责,明确了行政许可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行政许可法是对行政许可制度的具体规范,明确了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条件,保障了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领域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对相关行政许可进行了专门规定。
二、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许可的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审查、决定和公告等环节。
申请环节是行政许可的起始点,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审查环节是行政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条件的符合性等方面的审查。
决定环节是行政机关根据审查结果作出认可或不认可的决定,并以行政行为的形式告知申请人。
公告环节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的决定公告于众,保障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三、行政许可的效力行政许可的效力主要体现在法律效力和事实效力两个方面。
法律效力是指行政许可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申请人和行政机关都有义务依法履行许可的内容和条件。
事实效力是指行政许可决定对特定行为或事项具有约束力,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时必须遵守行政许可的要求。
四、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
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对自身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包括内部审查、监察和评估等措施,以确保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外部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对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包括媒体监督、公众参与和行政复议等方式,以保障行政许可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三)

[模拟]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三)单项选择题第1题:有关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确认只能是依职权进行的;行政许可是依申请进行的B.在行政诉讼中,行政确认行为通常不因申请行为无效而无效或被撤销;行政许可则会因为申请行为无效而导致无效或者被撤销C.如果相对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前,是行政许可;如果相对人的权利产生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时,是行政确认D.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都属于双方行政行为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
行政确认可以是依职权进行的,也可以是依申请进行的,选项A说法错误。
区别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关键标准是,如果相对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前,是行政确认;如果相对人的权利产生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时,则是行政许可,选项C说法错误。
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都是单方行政行为,选项D说法错误。
第2题:律师资格的认定属于行政许可中的( )。
A.特许B.普通行政许可C.认可D.核准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的分类。
认可是对相对人是否具备某种资格资质的认定。
如律师资格、建筑企业的资质等。
认可的性质是确认具备某种能力,主要功能是提高从业水平、技能、降低行业风险。
第3题: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障相对人权益的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B.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原则上是可以转让的C.行政机关可以依照职权主动举行听证D.默示批准适用于变更许可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
保护相对人权益的原则是《行政处罚法》确立的,不是《行政许可法》的原则。
《行政许可法》第9条确立了行政许可不得转让的原则,即“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默示批准只适用于延迟申请,不适用于初次申请和变更申请。
《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举行有两种方式:(1)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举行听证;(2)相对人申请举行听证。
第1篇第2章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课后作业)

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对某些事项或者活动是否达到法定技术标准的核实准许属于行政许可中的()。
A.特许B.认可C.核准D.登记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行政案卷原则B.法定原则C.信赖保护原则D.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3.根据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行政许可评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可以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B.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应当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C.被准予许可的行政相对人应当向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报告其实施的相应情况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4.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等能够解决的,报()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5.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行政许可实施满()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6个月B.1年C.2年D.3年6.行政许可的申请方式有多种,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许可申请方式的是()。
A.以书面形式上门递交申请B.以口头形式上门申请C.以传真方式申请D.以电子邮件方式申请7.行政许可的受理实行一次告知制度,这一制度意味着()。
A.申请材料必须一次准备齐全B.必须当场告知是否受理C.当事人不能补交申请材料D.不能第二次要求当事人补充申请材料8.根据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规定,被许可人()可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变更行政许可的要求。
第二章 行政许可

地方性法规的许可设定权
•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
设定行政许可;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 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 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 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 ,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 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 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 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 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地方规章的许可设定权
•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 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 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 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 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 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 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 入本地区市场。
案例
• 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村民王某报上的材料 ,在未进行实地勘测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集 体土地使用证。不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到 举报,称王某占用耕地建房。国土资源管理部 门现场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拟对王某作出 拆除房屋并复垦的行政处罚。王某认为用地四 至都已经在上报的材料中写明,现在的问题是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中工 作失职所致,如果要拆除房屋,国土资源管理 部门必须承担办证中的过错责任,赔偿其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行政法基本理论内容知识树结构框架考情分析重点掌握行政许可的设立、实施程序和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注销制度。
各种题型均可出现,以考查《行政许可法》重点条文为主。
2011年本章分值是3分,预计2012年考分在5分左右。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题型2011年2010年2009年知识点单选题1题1分—1题1分信赖保护原则、行政许可的概念多选题1题2分1题2分1题2分行政许可的期限和费用、行政许可中的公告制度、行政许可的注销综合分析题—0.75题6分—行政许可实施的申请与受理程序、行政许可的撤销合计3分8分3分—本章基础班内容讲解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一)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其特征有: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
”3.行政许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4.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授益行政行为)。
(二)行政许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
实践中行政审批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审核、审定、审验、批准、同意、认可、准许、核准、检验、登记、注册、发放证照、事前备案等。
2.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1)区分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关键标准是如果行为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前,则是行政确认。
如果行为人的权利产生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时,则是行政许可。
(2)行政确认行为,如: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房地产部门的房地产登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出口退税资格审核登记等。
行政确认涉及的领域包括:不动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行政确认、经营权的行政确认、工业产权的行政确认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或者行政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年)A.减免税审批属于行政许可B.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C.行政许可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行政确认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答疑编号358202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区别。
(1)减免税审批就是减免税资格审批,属于确认类行政审批,不是行政许可。
选项A错误。
(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是对事实的甄别,属于行政确认。
选项B正确。
(3)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而非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选项C错误。
(4)行政确认既可以依申请,也可以依职权作出。
选项D错误。
3.行政许可与行政登记(1)行政机关在登记程序中一般没有裁量权;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程序中则拥有一定的裁量权。
(2)行政许可与登记共同作为行政法上的控制手段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并且目的不同。
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事先加以严格控制。
行政登记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秩序。
如出口退税资格审核登记以及房屋产权登记。
(3)行政许可的结果是被许可人获得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和权利,而行政登记则不一定产生这种后果。
(三)行政许可的分类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角度可以将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二、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1)规范公开:未经公开的法律规范不得作为许可的法律依据。
这里主要是指内部的法律文件不得作为法律依据(内部文件不对外,对外无效);(2)行政许可的过程要公开,但是涉密的除外(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除外)。
3.便民和效率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是我国行政法律首次确立的)(1)撤销赔偿。
行政机关做错了某行政行为,需要撤销,给公民造成损害的应予赔偿。
(2)废止补偿。
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不能随意撤回、改变,如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变更或撤回这个行为,但给公民造成损失的,应予补偿。
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7.监督原则要对行政机关实施许可和对被许可人从事许可事项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及可设定事项(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设定行政许可四项内容(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明确。
1.听证、论证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说明2.评价(目的:早日废掉许可)(1)设定机关:应当定期评价;(2)实施机关:可以评价,并向设定机关报告意见;(3)相对人:可以向设定机关、实施机关提出意见建议。
3.授权停止实施省级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如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的)→报国务院批准→在本省停止实施。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的()。
(2008年)A.条件B.数量限制C.收费标准D.实施机关E.程序、期限[答疑编号358202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规定的内容。
设定行政许可四项内容包括: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
(二)可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六减四结构)1.可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①安全活动——普通;②资源利用——特许;③资格赋予——认可;④技术审定——核准;⑤组织设立——登记;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不可以)。
2.也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①相对人能够自主决定的;②市场竞争机制有效调节的;③行业组织中介机构自律管理的;④行政机关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
提示:税务行政许可的范围按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国务院确认保留的6项税务行政许可项目包括:指定企业印制发票;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对发票领购资格的审批(已取消);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的审批(已取消);印花税票代售许可。
【例题·多选题】经国务院确认,税务行政许可包括()。
A.税收代征企业资格的确定B.发票印制企业的指定C.延期申报、延期纳税的审批D.税控装置生产制造的审批E.印花税票代售许可[答疑编号358202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务行政许可的范围。
税务行政许可包括:指定企业印制发票;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印花税票代售许可。
二、行政许可设定权划分1.经常性许可(1)法律、法规(2)国务院决定(及时转化为法律或行政法规)2.临时性许可(1)国务院决定(2)省级政府规章(一年转化为地方性法规)提示:(1)上位法有设定的,下位法不可以设定,但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上位法没有设定的下位法可以设定。
(2)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资格资质,不得设定企业等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前置性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企业个人到本地区经营,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例题·单选题】《行政许可法》第12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2008年)A.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B.国务院部门规章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答疑编号35820201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的设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一、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1.行政机关(1)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税务机关在法定权限内实施,各级税务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实施行政许可。
(2)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税务机关不得委托其他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3)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指定一个内设机构或者设置固定窗口,统一负责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提示:具备税务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实施税务行政许可的机关必须是以自己名义对外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内设机构不具有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资格。
二是必须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取得税务行政许可权。
三是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
2.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证监会、保监会等,均属于此类组织范畴,其法律地位相当于行政机关。
3.受委托的行政机关(1)受委托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2)受委托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受委托主体()。
(2007年)A.只能是行政机关B.只能是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C.只能是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D.可以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公民[答疑编号358202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受委托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
(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其他有关规定1.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原则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决定一个行政机关可以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2.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或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规定(1)行政机关内设多个行政机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申请、送达决定。
(2)地方政府多个工作部门管理一件事情,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
3.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二、行政许可实施程序(重点)(一)行政许可实施的申请与受理程序1.对申请人的要求(1)可以委托代理人申请,但是依法应当亲自到场的除外(便民措施)。
(2)可以通过信函和电子方式提交申请书(便民)。
(3)应当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对行政机关的要求(1)应当免费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如需要)。
(2)应当将有关材料、示范文本在办公场所公示。
(3)应当推行电子政务(有条件地逐步推行)。
3.行政机关对申请的处理(1)不需要取得许可→即时告知不受理;(2)不属本机关职权→即时书面决定不受理,告知正确机关;(3)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允许当场更正;(4)材料不符合:当场或五日内一次告知补正内容,逾期视为受理;(5)各项符合;应当书面决定受理。
提示: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