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精密测量的概念、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术语及其定义的理解
教学内容: 主要阐述了精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的分类;精密
测量的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选择;测量基准面和定
位形式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等内容。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地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安排的学时多
一点,教师在讲解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作比较细致的分析讲解,这样才能收到比较 满意的教学效果。
1.1 测量概述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1.1.1 测量概念
精密测量: 将被测量与标准量(或单位量)进行比较,并确定 其比值的过程。
精密测量四个要素: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等。 精密测量内容: 包括长度、角度、几何形状、表面相互位置及表面
表面粗糙度等选用计量器具。
(4)按被测零件所处的状态和所处的条件选择计量仪器。 1.2.3 、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
(一) 基准统一原则 (二) 正确选择定位形式 1.2.4 、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温度 (二)湿度 (三)防震 (四)防尘
轴
套
第 二 章
类 零 件
的
测
量
第二章教学纲要
教学要求:1. 明确轴套类零件常用形位公差(如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圆度、 圆柱度等)的定义及测量方案的拟定。
2. 理解轴套类零件常用计量器具如光学机、测长仪、圆度仪等的测量原理, 了解其适用范围,掌握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
3. 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如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等的测量 原理,了解其适用范围,掌握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
4. 了解各类轴径测量方法及适用范围。 5. 了解各类孔径测量方法及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 1. 能根据被测件的技术要求拟定测量方案。 2. 能掌握轴套类零件常用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步骤。 3. 能分析被测件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对测长仪、圆度仪测量方法的掌握及测量步骤 本章教学内容: 1.主要阐述了轴套类零件的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圆度、圆柱度、 长度的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的选择;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以 及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与测量步骤等内容。 2.阐述了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的选择;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 式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以及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与测量步骤等内容。 本章教学建议: 本章的主要内容实践性较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在讲 解各种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时最好能采用计量器具的实物进行讲解和课堂演。 如条件允许,则可进行测量实验,让学生采用讲解过的计量器具对具体的零件进行测量,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密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章要求学生通过测量实 验,加深理解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圆度、圆柱度、长度的公差带定义。 完成一个课题,应当培养学生能分析被测件产生误差的原因,判断被测件的合格性。
粗糙度等参数。一般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
1.1.2
测量方法分类
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接触测量和不接触测量
1.1.3 测量仪器分类与简介
(一)按测量仪器输出方式分类
1.显示式测量仪器
2.记录式测量仪器
3.累计式测量仪器
4.积分式测量仪器
5.模拟式测量仪器
第3章 键与花键的测量
3.1 课题1:键槽的测量 3.2 课题2:矩形花键的测量
第4章 螺纹的测量
4.1 课题1:三角形螺纹的测量 4.2 课题2:丝杠的测量
第5章 盘类零件的测量
5.1 课题1:齿轮周节偏差与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 5.2 课题2:基节偏差的测量 5.3 课题3:凸轮(曲面)的测量 5.4 课题4:样板的测量 5.5 课题5:非整圆弧的测量
6.数字式测量仪器
1.1 测量概述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二)按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进行分类
l.机械式量仪
2.光学量仪
3.电动量仪
4.气动量仪
1.1.4、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一) 测量单位和标准量
(二)测量器具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1.分度值与分度间距
2.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
3.灵敏度与鉴别力阈
精 密 测 量 技 术 常 识 测
目录
第1章 测量技术基础常识
1.1 测量概述 1.2 测量技术基础常识
第2章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2.1 课题1:轴径的测量 2.2 课题2:孔径的测量 2.3 课题3:同轴度、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的测量 2.4 课题4:圆度、圆柱度的测量 2.5 课题5:长度的测量 2.6 课题6:锥度的测量
பைடு நூலகம்
1.量仪的不确定度
2.测量方法(或过程)的不确定度
1.2 测量技术基础常识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1.2.1 、测量方法的选择 1.阿贝原则 2.比较原则 3.圆周封闭原则 4.选择合适的测量力
1.2.2 、测量器具的选择 选用计量器具的原则:
(1) 保证测量准确度。 (2) 经济上的合理性。 (3)根据被测零件的结构、特性,如零件的大小、形状、重量、材料、刚性和
轴 套 第类 二零 章件 的 测
量
2.1 课题1:轴径的测量
机械制造业中,轴套类零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标准零件。它主要用来支持旋转零件、传递转矩 、以及保证被动零件(如凸轮、齿轮、链轮和带轮等)具有一定的精度和互换性。大部分轴类零件 的加工,可以在数控车床上完成。轴套类零件参数的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装配精度和产品合格率。 对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其他要 求。
第6章 箱体类零件的测量
6.1 课题1:平行度、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6.2 课题2:位置度、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第7章 三坐标测量机简介
第一章教学纲要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教学要求:1. 了解常用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的分类。 2. 能理解精密测量的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3. 能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各种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4.能掌握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选择。 5. 掌握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 6. 了解外界环境条件对测量的影响。
4.滞后与滞后误差
5.稳定性与漂移
6.准确度与示值误差
7.测量力
8.视差
9.校正值
10.安全裕度
(三)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的概念
测量误差δ,是指测得值x与真值Q之差:δ=x-Q
绝对值:
. xQ
相对误差:
误差按性质可分为: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四) 评定测量精度的两个综合性指标
教学难点:对术语及其定义的理解
教学内容: 主要阐述了精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的分类;精密
测量的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选择;测量基准面和定
位形式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等内容。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地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安排的学时多
一点,教师在讲解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作比较细致的分析讲解,这样才能收到比较 满意的教学效果。
1.1 测量概述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1.1.1 测量概念
精密测量: 将被测量与标准量(或单位量)进行比较,并确定 其比值的过程。
精密测量四个要素: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等。 精密测量内容: 包括长度、角度、几何形状、表面相互位置及表面
表面粗糙度等选用计量器具。
(4)按被测零件所处的状态和所处的条件选择计量仪器。 1.2.3 、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
(一) 基准统一原则 (二) 正确选择定位形式 1.2.4 、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温度 (二)湿度 (三)防震 (四)防尘
轴
套
第 二 章
类 零 件
的
测
量
第二章教学纲要
教学要求:1. 明确轴套类零件常用形位公差(如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圆度、 圆柱度等)的定义及测量方案的拟定。
2. 理解轴套类零件常用计量器具如光学机、测长仪、圆度仪等的测量原理, 了解其适用范围,掌握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
3. 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如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等的测量 原理,了解其适用范围,掌握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
4. 了解各类轴径测量方法及适用范围。 5. 了解各类孔径测量方法及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 1. 能根据被测件的技术要求拟定测量方案。 2. 能掌握轴套类零件常用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步骤。 3. 能分析被测件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对测长仪、圆度仪测量方法的掌握及测量步骤 本章教学内容: 1.主要阐述了轴套类零件的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圆度、圆柱度、 长度的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的选择;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以 及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与测量步骤等内容。 2.阐述了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的选择;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 式的选择;测量条件的选择以及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与测量步骤等内容。 本章教学建议: 本章的主要内容实践性较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在讲 解各种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时最好能采用计量器具的实物进行讲解和课堂演。 如条件允许,则可进行测量实验,让学生采用讲解过的计量器具对具体的零件进行测量,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密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章要求学生通过测量实 验,加深理解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圆度、圆柱度、长度的公差带定义。 完成一个课题,应当培养学生能分析被测件产生误差的原因,判断被测件的合格性。
粗糙度等参数。一般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
1.1.2
测量方法分类
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接触测量和不接触测量
1.1.3 测量仪器分类与简介
(一)按测量仪器输出方式分类
1.显示式测量仪器
2.记录式测量仪器
3.累计式测量仪器
4.积分式测量仪器
5.模拟式测量仪器
第3章 键与花键的测量
3.1 课题1:键槽的测量 3.2 课题2:矩形花键的测量
第4章 螺纹的测量
4.1 课题1:三角形螺纹的测量 4.2 课题2:丝杠的测量
第5章 盘类零件的测量
5.1 课题1:齿轮周节偏差与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 5.2 课题2:基节偏差的测量 5.3 课题3:凸轮(曲面)的测量 5.4 课题4:样板的测量 5.5 课题5:非整圆弧的测量
6.数字式测量仪器
1.1 测量概述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二)按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进行分类
l.机械式量仪
2.光学量仪
3.电动量仪
4.气动量仪
1.1.4、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一) 测量单位和标准量
(二)测量器具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1.分度值与分度间距
2.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
3.灵敏度与鉴别力阈
精 密 测 量 技 术 常 识 测
目录
第1章 测量技术基础常识
1.1 测量概述 1.2 测量技术基础常识
第2章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2.1 课题1:轴径的测量 2.2 课题2:孔径的测量 2.3 课题3:同轴度、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的测量 2.4 课题4:圆度、圆柱度的测量 2.5 课题5:长度的测量 2.6 课题6:锥度的测量
பைடு நூலகம்
1.量仪的不确定度
2.测量方法(或过程)的不确定度
1.2 测量技术基础常识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1.2.1 、测量方法的选择 1.阿贝原则 2.比较原则 3.圆周封闭原则 4.选择合适的测量力
1.2.2 、测量器具的选择 选用计量器具的原则:
(1) 保证测量准确度。 (2) 经济上的合理性。 (3)根据被测零件的结构、特性,如零件的大小、形状、重量、材料、刚性和
轴 套 第类 二零 章件 的 测
量
2.1 课题1:轴径的测量
机械制造业中,轴套类零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标准零件。它主要用来支持旋转零件、传递转矩 、以及保证被动零件(如凸轮、齿轮、链轮和带轮等)具有一定的精度和互换性。大部分轴类零件 的加工,可以在数控车床上完成。轴套类零件参数的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装配精度和产品合格率。 对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其他要 求。
第6章 箱体类零件的测量
6.1 课题1:平行度、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6.2 课题2:位置度、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第7章 三坐标测量机简介
第一章教学纲要
测 量 第技 一术 章基 础 常 识
教学要求:1. 了解常用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的分类。 2. 能理解精密测量的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3. 能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各种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4.能掌握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选择。 5. 掌握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 6. 了解外界环境条件对测量的影响。
4.滞后与滞后误差
5.稳定性与漂移
6.准确度与示值误差
7.测量力
8.视差
9.校正值
10.安全裕度
(三)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的概念
测量误差δ,是指测得值x与真值Q之差:δ=x-Q
绝对值:
. xQ
相对误差:
误差按性质可分为: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四) 评定测量精度的两个综合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