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脾胃科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合集下载

60 脾胃科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60 脾胃科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痞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及《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014,京都)》。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早饱,食欲下降,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

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1)内镜诊断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

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痛,或伴胀满不适,嗳气频作,胁肋胀痛,胸闷不舒,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

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灼痛或饥嘈不适,嘈杂反酸,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胃脘闷痛或痞满,食少纳呆,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腹痛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路径说明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路径说明
55
附件二、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性消化不良)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日≤21天
实际治疗日: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 1 天)
年月日 (第 2~7 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分级护理
□ 分级护理
□ 普食(清淡软食)
□ 普食(清淡软食)
□ 中医辨证
□ 中医辨证
□ 口服中药汤剂 □ 口服中成药
□ 口服中药汤剂 □ 口服中成药
□ 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
□ 推拿疗法
□ 推拿疗法
□ 外治法
□ 外治法
□ 其他治疗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附件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 诊疗共识意见(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 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中华消化杂志,2007;12:832-834)”。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 脾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寒证 脾胃湿热证 寒热错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的开题报告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的开题报告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痞满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中有食物及气滞不畅的感觉,常伴随恶心、呕吐、胀气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

中医认为,痞满是由于脾胃失调、气机不畅所致,因此,针对脾胃功能调理是中医治疗痞满的核心。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中含有多种有益物质,能够通过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与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为推广中医治疗痞满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回顾相关文献,梳理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经验,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2.筛选符合条件的痞满患者,对其进行中医健脾法治疗,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评估其临床疗效,包括主观症状缓解情况和客观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

3.在动物模型中,评估中医健脾法的作用机制,包括检测药物对胃肠道转运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等方面。

四、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依据痞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原则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对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理论及实践做好梳理和总结。

2.临床研究: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预计招募100名痞满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健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根据中医证型及西医的临床症状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3.实验研究:在小鼠模型中,采用药理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作用机制。

五、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通过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探讨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为推广中医治疗痞满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能够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和药效提供参考。

头痛诊疗指南

头痛诊疗指南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除外了器质性疾病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属中医的“胃痞”“胃痛”“嘈杂”范畴。

【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①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

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②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轻压痛,病情严重时可有营养不良、贫血。

2.西医分型1)溃疡型:以上腹痛、饥饿痛、或伴反酸水为主要症状,进食及制酸剂可缓解。

2)动力障碍型:以上腹胀、嗳气、早饱及恶心为主要症状。

3)非特异型:症状难以归属上述任何一型,或两型症状混杂者。

3.诊断依据1)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具有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嗳气)等症状。

2)排除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或萎缩性)胃炎、胃肿瘤和肝胆胰病变等及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者。

3)排除以腹痛、大便次数和性状异常为主症的肠易激综合征者。

【检查方法】为达到上述两个“排除”,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查:1、详细问病、系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类型,判断症状的来源和性质。

同时要特别注意了解对药物的治疗反应,有无精神刺激、抑郁、焦虑,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体格检查要系统全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检常无阳性发现,但要特别注意营养状—1—态,腹部压痛的部位和范围,肝脾有无肿大。

2.实验室检查为排除器质性病变,下列项目应作为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粪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糖,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必要时测定相应的肿瘤标志物。

3.器械检查(1)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肝胆胰B型超声、胃镜应作为常规检查,不愿或不适应胃镜检查者可行气钡双重造影。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中医症候特点及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中医症候特点及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中医症候特点及临床研究
岳在文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0(029)003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及诊疗计划rn1 诊断依据rn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四版.(1)以胃脘痞满,满闷不舒为主症,按之柔软,望之无胀形,压之无明显疼痛.(2)起病缓慢,时作时止,时轻时重.(3)常以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为发病诱因.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岳在文
【作者单位】包头市蒙中医医院,01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4
【相关文献】
1.2.131健脾消胀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胃痞的作用 [J], 刘汶;张声生;陈明;邓晋妹;张瑞;胡锦丽;安海英;李乾构
2.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刘国录
3.五磨饮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胃感觉功能的影响 [J], 陈淑婉; 罗廷威; 蒙智扬; 招志强
4.补中益气汤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 [J], 黄浦
5.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胃痞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科学性考评 [J], 罗迪;刘凤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胃痞、胃脘疼痛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因此中药治疗在其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胃痞止痛方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痞、腹胀、胃痛等疾病的方剂,具有祛湿健脾、行气化滞的作用。

本文将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男女各半,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

患者在入组前接受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临床症状评估,确认其症状主要为消化不良、胃痞、腹胀和胃脘疼痛。

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胃痞止痛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都接受了脾胃功能检测,包括脾胃功能指标的检测、脾胃CT扫描、脾胃功能自评量表(GIQLI)评估。

观察周期为1个月。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胃痞止痛方治疗后,消化不良、胃痞、腹胀和胃脘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组患者的脾胃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脾胃CT扫描显示脾胃器官的结构明显改善,GIQLI评分也显著提高。

对照组患者虽然症状也有缓解,但其改善程度不如治疗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中,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能是由于该方剂具有祛湿健脾、行气化滞的作用,能够有效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脾胃功能指标。

中药治疗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结论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脾胃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胃痞病

胃痞病

3、湿热阻胃证
证候: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 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方剂:泻心汤和连朴饮加减。
常用药:大黄 黄连 黄芩 厚朴 菖蒲 半夏 芦根 栀 子 豆豉
• 程钟铃在《医学心悟.卷二.结胸痞气》中推 荐治“胸中痞闷不舒者”用半夏泻心汤。
代表方 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脉证
心下痞满,呕而腹 中肠鸣或下利 ,苔白 腻或黄腻,脉濡滑 带数。
下利日数十次,完 谷不化,心下痞硬 满, 干呕, 心烦不安 ,脉细无力
治法 辛开苦降, 和胃降逆, 开结除痞。
和胃降逆, 缓中消痞
Hale Waihona Puke 用药半夏9 黄芩6 黄连3 干姜4.5 党参6 甘草 4.5 大枣4
甘草9 黄芩6 黄连3 半夏9 党参9 干姜4.5 大枣4
如程钟铃《医学心悟.卷二.结胸痞气》中说“结胸证重,痞 满证轻也。大抵从胸至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为结
胸;胸前痞满不舒者为痞气。结胸证,先用小陷胸汤,如
或结实难解,更用大陷胸汤攻之。痞气证,半夏泻心汤主 之。又有水结胸证,水饮停蓄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吴谦在《医宗金鉴.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篇》中分析 说“此总释结胸与痞之因也。中风阳邪,故曰病发于 阳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结胸。伤 寒阴邪,故曰病发于阴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 陷入,因作痞。所以成结胸与痞者,以表未解而下之 太早故也。病发于阴,不言热入者,省文耳,然病发 于阳而误下者,未尝无痞;
病发于阴而误下之,亦时成结胸。良由人之气体不 同,或从实化,或从虚化也。”同时指出“若下 后心下满而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固所宜也, 若但满而不痛,此为虚热气逆之痞,即有呕而发 热之少阳证,柴胡汤亦不中与之。法当治痞也, 宜半夏泻心汤主之。”两人均指出了痞满与结胸 的不同特点及治疗方法,吴谦更是说明了两者的 不同成因。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胃痞止痛方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本文旨在观察胃痞止痛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疗效进行评估。

材料和方法:
患者选择:选取200名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

年龄范围在18-65岁之间。

实验组:将实验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胃痞止痛方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时间为8周。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缓解程度、消化功能改善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胃痞止痛方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70%。

消化功能改善率为85%,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65%。

胃痞止痛方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安慰剂组有明显的改善。

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中没有显著差异。

讨论:
胃痞止痛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方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川楝子、草果、陈皮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理肠胃等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胃痞止痛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消化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

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时间较短,不能观察到长期的疗效。

缺乏对胃痞止痛方的机制研究,不能对其治疗作用的内在机制做出解释。

59 脾胃科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59 脾胃科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腹部超声、幽门螺旋杆菌测定、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传染性疾病筛查、生化全套、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或MRI、钡条X线透视、上消化道造影、食道测压及PH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摘要痞满是指胃肠道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种不适感受,常见于临床。

本文通过对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临床与实验观察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中医健脾法能够有效缓解痞满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中医健脾法还能够调节胃肠道的机能,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中医健脾法;痞满;临床观察;实验观察;治疗效果AbstractPiman is a discomfort sensation caused by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yspepsia, which is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for piman, confirming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iman, improve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gulat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immune system function, which has good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research value.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piman; clinical observatio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herapeutic effect引言痞满是指胃肠道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种不适感受,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不适感、反酸、嗳气等,常见于现代社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胃痞中医诊断辩证治疗特效秘方

胃痞中医诊断辩证治疗特效秘方

胃痞中医诊断辩证治疗特效秘方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胃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拒按,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

饥饱均满,喜暖喜按,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

2.辨寒热胃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

胃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根据虚、实及虚实夹杂属性,施以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

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祛邪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

三、分证论治1.肝胃不和证症舌脉:胃脘痞闷,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时有吞酸或吐苦水,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

病机分析:气机郁滞,肝失调达,木郁土壅,脾胃之气不得升降,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方药运用:(1)常用方:枳术凡加减。

药用枳实、香附、陈皮、白术。

方中重用枳实,意在消痞除满,行气化滞为君药;辅以香附、陈皮疏调肝脾之气机,以助枳实化滞消痞之力,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益胃,防理气伤正,同时白术与枳实相配,一升清~降浊,清升浊降,脾胃调和,两药相须为用,理气而不伤正,故使邪去正复,胃痞自除。

(2)加减:胀满明显者,加厚朴、砂仁;嗳气甚者,加菖蒲、黄连、苏叶、郁金;呕恶明显者。

加法半夏、生姜;气郁久而化热者。

用丹栀逍遥散;纳呆者加茵陈、郁金、乌梅、炒麦芽、柴胡;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疗本证常以理气通降方(香附、苏梗、香橼、佛手、陈皮、大腹皮)为主方加减治疗。

宋孝志治疗本证常用旋覆代赭汤加枳实等理气之品,以降肝胃逆气,条达肝气以行胃之壅滞。

2.湿热滞胃证症舌脉: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兼见纳差食减,口干黏腻而臭,口渴喜冷,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舌质红赤,苔白黄而腻。

脉濡数。

病机分析:湿热壅滞胃腑,阻滞气机.胃气郁遏,致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湿性黏滞,滞于胃腑,阻滞气机,湿滞难化,出现口黏腻,纳差食减;湿性重着,困脾则不能濡养四肢肌肉,而见头身沉重,肢软乏力;湿邪下注大肠则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化热则口干而臭,口渴喜冷;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之象。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11月15日0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和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临床表现症状:上腹痛:指上腹正中部疼痛,可为隐痛、胀痛、空腹痛或餐后痛等;上腹不适:指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等.体征:多不明显.2类型2.1西医分型2.1.1溃疡型以上腹痛、饥饿痛、或伴反酸水为主要症状,进食及制酸剂可缓解.2.1.2动力障碍型以上腹胀、嗳气、早饱及恶心为主要症状.2.1.3非特异型症状难以归属上述任何一型,或两型症状混杂者.2.2中医证型2.2.1肝气郁结证2.2.1.1主要症候(1)脘胁胀痛,痛无定处.(2)脘闷嗳气.(3)急躁易怒.(4)脉弦.2.2.1.2次要症候(1)口苦.(2)失眠或多梦.(3)精神抑郁,喜长叹息.(4)咽部异物感.(5)烧心或泛酸.(6)腹胀纳呆或呕吐.(7)舌淡红或尖边红,苔薄黄.2.2.1.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2.2.2脾胃气虚证2.2.2.1主要症候(1)脘腹痞满隐痛,劳累后加重或饥饿时疼痛.(2)纳差而饱.(3)大便溏软.(4)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2.2.2.2次要症候(1)泛吐清水.(2)嗳气不爽.(3)口淡不渴.(4)头晕乏力.(5)脉细弱.2.2.2.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2.2.3肝气犯胃证2.2.3.1主要症候(1)胃脘痞满,闷胀不舒,胀及两胁,情志不遂易诱发或加重.(2)嗳气反胃.(3)烧心泛酸.(4)心烦急躁.(5)脉弦或弦细.2.2.3.2次要症候(1)两胁气窜走痛.(2)口干口苦.(3)小便淡黄.(4)舌质黯红,苔薄白或白厚.2.2.3.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2.2.4湿热滞胃证2.2.4.1主要症候(1)胃脘痞满,闷胀不舒.(2)恶心欲吐或呕吐.(3)纳呆食少.(4)嗳气不爽.(5)舌质红,苔黄腻.2.2.4.2次要症候(1)头身困重,肢软乏力.(2)口苦吐酸.(3)大便不爽而滞.(4)小便黄赤.(5)脉濡数或细数.2.2.4.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合并慢性胃炎者按其分型处理.3诊断和鉴别诊断3.1诊断标准3.1.1过去1a内至少4wk、科研至少12wk(不需连续)具有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嗳气)等症状.3.1.2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肿瘤和肝胆胰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者.3.1.3排除以腹痛、大便次数和性状异常为主症的肠易激综合征者.3.2鉴别诊断为达到上述两个“排除”,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查:3.2.1详细问病、系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类型,判断症状的来源和性质.同时要特别注意了解对药物的治疗反应,有无精神刺激、抑郁、焦虑,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体格检查要系统全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检常无阳性发现,但要特别注意营养状态,腹部压痛的部位和范围,肝脾有无肿大.3.2.2实验室检查为排除器质性病变,下列项目应作为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粪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糖,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必要时测定相应的肿瘤标志物.3.2.3器械检查3.2.3.1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肝胆胰B型超声、胃镜应作为常规检查,不愿或不适应胃镜检查者可行气钡双重造影.3.2.3.2CT或ERCP个别患者B型超声不能明确者,必要时尚需做CT或ERCP.3.2.3.3体表胃电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过缓比较多见,也可有胃动过速或节律失常. 3.2.3.4胃排空功能测定常用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技术测定液体或固体食物的排空时间,钡条内服法及实时超声测定胃排空的方法.大约有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固体排空延迟. 3.2.3.5胃腔内压力测定多用气囊测压法和末端开放灌注导管测压法,功能性消化不良常有近端胃容受性舒张障碍和餐后胃窦运动减弱.CT或ERCP及体表胃电图、胃排空功能测定、胃腔内压力测定等不是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必须的,尤其后三者,只是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无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手段(图1).图1(PDF)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断流程.1报警症状是指年龄>45岁、体质量下降(>3kg)、呕吐、吞咽困难、贫血、黄疸、发热、便血等;2胃镜病理活检为非活动性慢性胃炎.4疗效判断标准4.1总疗效4.1.1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在3级以上,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保持2mo以上不再复发;4.1.2显效症状、体征减少或改善在2级以上,异常指标明显改善;4.1.3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或改善在1级以上,异常指标好转.4.1.4无效症状、体征及异常指标均无好转.4.2症状疗效按临床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个层次来表达,按计分法算出相应的率和总有效率.4.2.1症状分级(表1).4.2.2疗效指数按每级3分计,即I级3分、II级6分、III级9分、IV12级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疗前证候总分-疗后剩分数)/疗前证候总分×100%疗效指数<25%为无效;26%-50%为好转;51-85%为显效;>86%为临床治愈.表1症状分级症状无(0分)轻(3分)中(5分)重(7)精神疲乏无每天精神不振,不喜多言,但能坚持工作精神疲惫,困倦少言,工作能力下降精神极度疲乏,欲倦卧不言,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几不能工作四肢无力无偶有四肢倦怠,可坚持一般体力劳动四肢疲软,不思体力活动,勉强维持一般活动四肢极无力,不耐日常一般活动5治疗5.1一般治疗5.1.1耐心解释,增强信心说明本病不是器质性病变,仅属功能失调所致,经调理和治疗是可以胃纳减少无每天进食乏味,但基本保持原食量无食欲,食量较以前减少1/3食量厌恶进食,较以前减少1/2以上脘胁疼痛(或为隐痛、胀痛)无每天偶有脘胁疼痛,1h 内可自行缓解每天经常脘胁疼痛,程度可忍受持续1-3h 才能缓解每天明显脘胁疼痛,每天持续>3h,程度多不能耐受,需服药后才能缓解食后腹胀无每天食后腹胀,轻微,1h 内可缓解,不影响工作生活经常食后腹胀,持续1-3h,部分影响工作生活明显食后腹胀,持续>3h,不缓解,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嗳气无偶有嗳气,每天≤4次经常嗳气,每天4-10次频繁嗳气,每日>10次泛酸无偶有泛酸,每天≤4次经常泛酸,每天4-10次频繁泛酸,每天>10次早饱无偶有早饱,不影响食欲和食量经常早饱,稍影响食欲和食量持续早饱,明显影响食量恶心呕吐无偶有恶心,无物吐出,每天≥2次经常恶心,每天3-4次,时出涎沫或食物残渣明显恶心,每次多伴有呕吐,吐出食物残渣,每天>4次咽部梗阻感无偶有咽部梗阻感,不影响进食,症状可自行缓解经常有咽部梗阻感,轻微影响进食,服药可缓解.持续咽部梗阻感,明显影响进食,服药难以缓解.烦躁易急无偶有烦躁易急,情绪不宁,可以自控经常烦躁易急,有时难以自控持续烦躁易急,难以自控失眠多梦无偶有失眠多梦,有时不易入睡,或易醒,一般睡眠6-7h 经常失眠多梦,经常不易入睡,或早醒,或多梦,睡眠4-6h频繁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早醒或多梦,睡眠4h 左右治愈的.要保持心情舒畅,增强胜病信心.必要时给予镇静和抗焦虑治疗.5.1.2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不吃辛辣、肥腻冷硬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烟、酒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早饱、餐后腹胀明显者,建议低脂肪及少食多餐.5.2药物治疗5.2.1促胃肠动力剂对各型,特别是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可用吗丁啉10-20mg,3-4次/d;西沙比利或莫沙比利5-10mg,3次/d.5.2.2胃肠动力调节剂马来酸曲美布汀(商品名援生力维100mg,3次/d,口服),马来酸三甲氧苯丁氨酯(商品名舒丽启能20mg,3次/d,口服)均对胃肠动力有双向调节作用,特别适用于胃肠动力紊乱、肠易激综合征大便秘泻交替出现者.5.2.3抑酸剂适用于溃疡型消化不良患者.可用H2受体阻断剂,如泰胃美800mg,1次/d,睡前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法莫替丁20mg,2次/d.也可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1次/d;兰索拉唑30mg,1次/d;泮托拉唑30mg,1次/d;雷贝拉唑10mg,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5.2.4胃黏膜保护剂对合并慢性胃炎者尤为适用.如铋剂(德诺、丽珠得乐、果胶铋、迪乐等),硫糖铝,麦滋林,施维舒,喜克溃等任选一种.5.2.5其他药物5.2.5.1内脏止痛剂非多托素(Fedotozine,为Kappa激动剂)能降低胃的高敏性,有止痛作用.5.2.5.25-HT1激动剂如舒马普坦(Sumatriptan)、丁螺环酮(Buspirone)能改善胃的容受性、改善与进食有关的症状.5.2.5.3止呕剂恩丹司琼(Ondansetron)或格拉司琼为5-HT4受体拮抗剂,对恶心呕吐症状有效. 5.2.5.4抗焦虑抑郁药阿普唑仑(佳乐定)2mg,1次/晚或3次/d;帕罗西汀20mg,1次/d,对症状顽固及精神症状者有效.5.3中医中药治疗5.3.1辨证论治5.3.1.1肝气郁结证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滞.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加减(柴胡、白芍、枳壳、陈皮、川芎、香附、神曲、苍术、栀子、甘草).加减:胁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腹胀明显者加川朴、大腹皮、广木香;咽部有异物感者加炙半夏、厚朴、桔梗;烧心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5.3.1.2脾胃气虚证治则: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半夏、陈皮、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纳差食少者加炒三仙;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高良姜;腹泻者加炒扁豆、淮山药、炒薏苡仁;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沉香.5.3.1.3肝气犯胃证治则: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方药:四逆散合沉香降气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沉香、香附、砂仁、延胡索、川楝子、甘草).加减:嗳气、呃逆者加旋复花、代赭石;烧心泛酸者加浙贝母、煅乌贼骨;心烦易怒者加炒山栀、合欢花;泛吐苦水者加炒吴茱萸、酒炒黄连.5.3.1.4湿热滞胃证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药:三仁汤加减(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淡竹叶).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橘皮、生姜汁;痞满明显者加川黄连、全瓜蒌、生姜;纳差者加炒谷芽、炒神曲;大便滞下不爽者加枳实、槟榔片.5.3.2中成药治疗如香砂六君子丸、陈香片、六味能消、六味安消、胃力康、气滞胃痛冲剂等.5.3.3针灸治疗如取穴足三里、风市、风池、曲池、胃俞等.。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胃痞止痛方是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方剂,其成分包括黄连、佩兰、陈皮、白芍、枳壳和柴胡。

胃痞止痛方具有疏肝理气、行气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
状如胃痛、胃胀等。

方法:选取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观察组给予胃痞止痛方治疗,每日3次,每次20g,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4周的治疗。

观察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
后进行胃痛、胃胀等症状的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痛和胃胀的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胃痛和胃胀的评分降低也有一定程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治疗后的胃痛和胃胀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痞止痛方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可以将胃痞
止痛方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治疗方剂,并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效果。

该研究对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并采用了随机对照
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胃痞止痛方能够显著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但由
于样本数较小,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进行验证。

对于胃痞止痛
方的药理机制和长期疗效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胃痞止痛方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具有一
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FD罗马IV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腹痛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

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

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心烦,嗳气频作,善叹息。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4.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

舌淡苔白,脉细弱。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口干或口苦,嘈杂泛酸。

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脾虚气滞证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消胀(1)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

饱胀不适明显者,酌加枳壳、大腹皮、厚朴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脾俞。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之品如生黄芪、党参、白术、木香、乌药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脾虚气滞者应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2.肝胃不和证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1)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川芎、制香附、苏梗、白芍、陈皮、法半夏、生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肝俞、脾俞、太冲。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之品如白芍、陈皮、元胡、丁香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解郁之品。

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3.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1)推荐方药连朴饮。

制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梁门、天枢。

操作:毫针刺,泻法。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十二指肠。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化郁清胃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化瘀清胃之品如蒲公英、芍药、黄芩、陈皮、鸡内金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5)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化湿清热食品,如扁豆、红小豆、薏米等。

忌食助湿生热食品,如动物脂肪、内脏,咖啡、巧克力等。

4.脾胃虚寒证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1)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

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荜茇、制香附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体针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神阙、气海、脾俞。

操作:毫针刺,补法。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隔姜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温肾,温中散寒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健脾温肾,温中散寒之品制如党参、肉桂、小茴香、白芍、五灵脂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少吃生冷食物,汤剂宜热服。

脾胃虚弱型:饮食宜温热,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食多餐。

多食温中健脾,如牛奶、鸡蛋、黄鱼、鳗鱼、龙眼、大枣、土豆等。

忌食生冷,寒凉及肥腻,甜腻、炙煿之品。

虚寒性胃痛可食生姜粥、红枣粥。

5.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和胃开痞(1)推荐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炒神曲、煅瓦楞子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操作:毫针刺,补法。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十二指肠。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辛开苦降、和胃开痞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选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之品如干姜、黄柏、枳实、厚朴、大黄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5)饮食疗法宜食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粗糙多纤维饮食。

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腹泻便溏者,可食茯苓糕、山药及薏苡仁粥以助健脾渗湿止泻。

嘈杂反酸者禁食酸性及甜性食物,食后宜适当活动。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1.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于胃脘部疼痛、呕吐、泄泻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

如①留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管子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此法可以单罐或多罐;②走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抹凡士林润滑,再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

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隆的部位;③闪罐:即拔罐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

可以减轻疼痛、麻木,适用于小儿、年轻女性。

2.推拿疗法:采用点、压、揉、搓的方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

可选取穴: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太冲等。

一日一次,七次一疗程。

3.中药熏治胃脘部:应用药物盐包加热至65℃,于胃脘部外敷20分钟,糖尿病患者或有皮肤破损的患者禁用。

4.八段锦:一日一次,七次一疗程。

(三)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特高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等。

(四)西药治疗必要时可选用西药治疗。

根据罗马IV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药物选择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1.饮食护理:指导病人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宜食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粗糙多纤维饮食。

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浓茶、咖啡。

2.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焦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2.症状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16)》。

症状评价量表推荐Likert 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价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