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脾胃科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FD罗马IV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腹痛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心烦,嗳气频作,善叹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4.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口干或口苦,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消胀

(1)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饱胀不适明显者,酌加枳壳、大腹皮、厚朴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①体针

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脾俞。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

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

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之品如生黄芪、党参、白术、木香、乌药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

脾虚气滞者应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2.肝胃不和证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

(1)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川芎、制香附、苏梗、白芍、陈皮、法半夏、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①体针

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肝俞、脾俞、太冲。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

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

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之品如白芍、陈皮、元胡、丁香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1)推荐方药连朴饮。制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①体针

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梁门、天枢。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

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十二指肠。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化郁清胃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

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穴位贴敷

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化瘀清胃之品如蒲公英、芍药、黄芩、陈皮、鸡内金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5)饮食疗法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化湿清热食品,如扁豆、红小豆、薏米等。忌食助湿生热食品,如动物脂肪、内脏,咖啡、巧克力等。

4.脾胃虚寒证

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1)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荜茇、制香附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体针

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神阙、气海、脾俞。

操作:毫针刺,补法。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

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隔姜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温肾,温中散寒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

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健脾温肾,温中散寒之品制如党参、肉桂、小茴香、白芍、五灵脂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每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