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般物价水平的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一般物价水平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由《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引出,从四个方面说明拿中美一般物价直接进行比较是不客观的。
【关键词】物价,通货膨胀,收入,权重
近来,有关中美物价比较的报道和网帖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中国的物价真的高于美国吗?《人民日报》9月13日发表报道,从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直观、全面地比较了中美物价水平: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的确比纽约贵;国外品牌的高档消费品,在北京的售价更是贵得离谱;有些“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中国的售价往往比美国高一些;而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商品和服务,纽约则比北京贵很多。
在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而在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不管是“洋品牌”还是“中国制造”,在中国的售价高于美国,这主要与我们的税制有关:我国的税收以间接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为主,商品被层层加税,所含税赋高,价格自然较贵。
其实,除了税,在中国流通的商品还“附加”了各种各样的费:在商品运输环节,物流成本极高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其最有说服力的是“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在商品销售终端,进场费、摊位费之类的费用多不胜数,“灰色成本”则是“公开的秘密”。
每一项针对商品和商家的乱收费、乱罚款最终都会摊进商品价格,由消费者承担。
而美国税收跟产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分开。
每一次购物,商品价格都不含税,税是透明的。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物价高于美国,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与整个社会的法治大环境有关。
个人认为直接比较物价并不准确,不客观。
首先,比较的不应只是绝对价格,还应该有收入水平。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抛开收入水平单纯地比较物价。
物价高不高从来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收入而言,人们热衷于比较中美物价并且越比越郁闷,其心理落差并不在于中美商品价格,而在于中美民众收入及其实际购买力。
2010年美国GDP 达到15.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为6.5万亿美元,美国人均收入达到4万多美元,
中国人均收入仅为3000多美元,两者相差十多倍。
我们的平均收入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却承受着更高的物价水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不是正常现象。
其次,比较的不应只是表面数字,还应该有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不是美国的物价有多么便宜,而是物价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物价其实就是一根指挥棒,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呈现。
为何美国涉及人工和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服务,会有那么高的价格?这体现了对人和知识的尊重。
对于社会而言,最大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务须有高价。
而对于社会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是创新而不是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让更多的资本实现增值,所以,涉及知识产权的服务和商品也会有较高的价格。
这种定价完全遵循着市场的理念。
此外,人们之所以要拿中美的物价水平比较,也暗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即CPI涨幅与人们的实际感受不一样。
假设CPI涨幅高达6%以上,但人们实际感受到的物价水平,肯定比这要高得多。
这就说到CPI的构成。
中国
食品3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 居住13%
交通通讯10%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
衣着9%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
烟酒及用品4% 美国
住宅42%
交通17%
食物饮料15%
教育通信6%
医疗6%
休闲活动6%
服装4%
其他物品与劳务4%
在中国,食品所占权重最大,达34%,而烟酒及用品最少,只有4%。
食品类中,猪肉所占权重又最大,约占CPI整体权重的9%。
对普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言,权重越高的商品,必需的程度越大,烟酒没有没关系,衣服贵了买不起可以穿便宜的,甚至缝缝补补又三年,但饭不能不吃,基本的居住和通行不能没有,病了不能不去看医生。
我们的CPI中,仅包含了居住类的价格指数,未包含商品房价格,住房类比重权数被低估。
根据国际惯例,房价不计入CPI: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品,不是耐用消费品。
而美国将其既看做资本品又看做消费品,通过合理估值计入CPI中,而非直接将购买自有住房一次性支出计入。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在做客中国经济网访谈节目时指出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主因。
出口一美元的商品,获取的美元在国内无法流通,国家就必须增发6.3元的人民币来取得平衡。
没有具体商品支撑的增发的人民币,一旦流通,必然造成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而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货币流向中国,商品流向了美国,物价稳定,美元购买力变强。
而且,中国的企业恶性竞争,竞相压价,靠压低劳动力价格来确保利润,而不是增加自己知识产权的含量。
所以,只比较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可能还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
如若比较两地的物价涨幅,或许能够反映一地的通胀程度。
中国通货膨胀率年份CPI% 2000年0.4 2001年0.7 2002年-0.8 2003年 1.2 2004年 3.9 2005年 1.8 2006年 1.5 2007年 4.8 2008年 5.9 2009年-0.7 2010年 5.1 美国通货膨胀率年份CPI% 2000年 3.38 2001年 2.83 2002年 1.59 2003年 2.27 2004年 2.68 2005年 3.39 2006年 3.24 2007年 2.85 2008年 3.85 2009年-0.34 2010年 1.64
参考文献:《人民日报》9月13日报道;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