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田野考古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使用许多特殊 工具和设备,有着自己的工作程序,它是考古学中相对独 立的分支学科。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近代考
古最主要的特征是开展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以田野考古 所得资料为基本研究对象。
田野考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考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而考古研究的已有成果和考古研究的新需求又推动着田野 考古的不断发展。
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等课题。考古学对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材料的科学 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有层位关系,有共存组合关系,保持原貌,遗存
的收集、记录要全面真实。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改变发掘方法,使田
野考古工作科学化。 德国考古学家厄恩斯特.库齐乌斯于1875—1880年主持发掘希腊的奥
林匹亚;德国商人、考古学家亨利希.谢里曼在土耳其的希沙克立进行四
段,迄今为止,田野考古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时期。
1、萌芽期(15世纪末——18世纪末) 当时的文艺复兴促使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艺术品、铭刻等古物和 古迹的搜寻、研究,由此而出现古物学,带来田野考古最初的萌 芽。当时调查发掘的目标只是艺术品和有经济价值的古物,以及
与文献记载有关的古迹和铭刻,并没有采取科学的操作方法,属
影响。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19世纪后半叶,科学的田野考古学便形成 了。
3、发展期(20世纪)
20世纪上半叶,田野发掘的科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
学发掘的技术也逐渐得到普及推广。一些探讨田野考古方法的著作也 相继问世,“田野考古学”的名称也被正式提出来。如皮特里的《考 古学目的与方法》( 1904年);法国史前协会的《史前学研究手册》 (1906年)、特金森的《田野考古学》( 1946年)等。其中,贡献 最大的当属皮特里的学生、英国的考古学家惠勒,他总结了前人田野 工作经验并加以发展,在发掘中采取探方法,用隔梁和关键柱控制剖 面,并提出发掘的目的是研究形成遗迹遗物的人而非遗迹遗物本身。
于“找宝式”的工作。
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这种田野考古工作扩展到 欧洲以外的地方。 18世纪上半叶(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现,为此时期的 代表性遗址。 18世纪末,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在退休之后, 为了了解“土丘”的形制,进行了发掘,通过解剖土丘,他
发现不同时期堆积的地层,并发现了层层叠压的骨架,认为
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 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 统工程,这些技术手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的, 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来的要求, 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 例如:对考古对象首先要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 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决定怎样 揭露、记录、收集,而揭露、记录、收集、整理、编写报告等 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 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 的第一过程。
田野考古学是运用地层学或层位学原理,通过实地考察和 科学发掘来获取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实物资料,用以研究人类 历史的学科。 古代人类留下的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 埋于地下,有的则深没于水下。这些遗存是研究人类历史必 不可少的实物资料,而要利用这些材料,就必须运用科学的 方法去获取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且使其刊布于世, 供研究之所用。但是仅有文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只要文献 记载不足的历史,都需要田野考古提供科学资料,那么,田 野考古资料便成为唯一的史料来源。
田野考古学概论
教学内容与目的
• 1、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A理论,即地 层或层位学、类型学、聚落考古学。B方法, 考古调查与发掘、室内整理与编写考古报告。 • 2、目的。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田野考古学理 论与方法,具有初步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和编写 考古报告的基本技能。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田野考古学概说
做好准备。 4、编写报告:是将田野工作情况、收获的遗存资料系统地报导
出来,使这些资料公布于众,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的原始资
料。编写田野报告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最后一环,田野工作报告 发表或出版后,整个田野考古工作才算结束。
四、田野考古人员素质 (1)要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2)要有科学认真负责的事业心。 (3)具备田野考古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 (4)熟悉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动向。
(5)较广的知识面。
(6)具有一定绘图、照相、测量技术。 (7)办事能力。后勤、组织、协调。
(8)勤奋。多动手、多记录、多思考、多问。
(9)职业道德。爱护文物,遵守文物法。
第二节 田野考古学简史
一、外国田野考古学历史 田野考古的科学方法首先是从欧洲产生和成熟起来的。在 欧洲,最早的田野考古活动可追溯到公元18世纪以前的古物学阶
到了一条有效途径。聚落考古学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 一,它与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比,处在一个高层次,并以 前两者为基础。 类型学方法主要用于遗物、遗迹。遗址则是聚落考古学研究 的基本单位。而这三者均离不开地层学。
二、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
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主要有调查、发掘和清理。
调查是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
第二节 田野考古学简史
第二章 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层学
第二节 类型学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与聚落考古学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田野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具体 方法
第一节 考古调查 第二节 考古发掘
第四章 资料整理
第一节 室内整理 第二节 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
第一章 绪
一、田野考古学

第一节 田野考古学概说
(一)田野考古研究的对象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利用科学方法获取资料。获取的对 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主要分为三大类: 1、古代人工遗存。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遗物。 如居住基址、手工业作坊、墓葬;实用器、明器、兵器、礼 器、乐器、艺术品;材料、半成器、成品、废品、生活垃圾; 城址、长城、运河等,包罗万象,种类丰富。 2、自然遗物。动、植物遗骸。 3、实验室检测标本。种籽,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 微米的孢粉等。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学 科、新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田野考古的对象种类也日益繁多。
工作需要有绘图工具,记录用的器材,调查、发掘所需的工
具等;(7)争取当地部门的支持,与当地老百姓协调。
2、第一阶段田野工作:在工作队队长的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 3、室内整理:把调查采集品或者是发掘出土遗物运回工作站或 整理基地后,在室内对所有资料进行登记、拼接、修复、分类、
统计、分析研究等,以便长期保存遗物资料,为下一步编写报告
如C14测年、植物孢粉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的检 测 结果。 2、资料。资料是用来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全部材料,它包括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还有文字、绘图、摄影、录像、拓片等。
3、理论与方法。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聚落考古学。 考古地层学是通过对文化层堆积和各种遗迹的层位及相互关
系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或共时关系(建立时空框
架)。是指导田野考古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考古类型学则是通过考古遗存形态的比较和分析,以研究其 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一般说来,类型学研究要以地层学为基 础,其结论也需要用地层学检验,所以,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系。考古类型学的运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用来对具体遗物、遗
迹、遗址,甚至是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析。文化因素分析、考古学 文化的区系类型,都可以看作是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延伸。
(二)田野考古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1、考古技术。考古技术主要是获取考古资料的手段和研究
考古资料的方法。一般说来,考古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主要来自
田野考古,但也有来自其它方面。从田野里获取的考古资料要 借助于各种手段,如田野调查、各种勘探、发掘、拼对修复文
物、测量绘图、摄录像等。其它方面主要依靠自然科学技术。
他的《从土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成为当代田野考古学的杰作。
4、创新期(20世纪中叶至今)
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田野考古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为调查、 发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使田野考古搜寻的遗存对象得到 扩大。 1956年,意大利在塞尔维特里和塔奎尼亚勘察伊特鲁里亚人大 墓时,在末发掘的墓室内插入一架带照相机的潜望镜,可以拍摄整个 360°角度内情况。 由于现代分析技术,断代技术的发展与引入,发掘中对自然遗存
掘,收集所有发现的东西,并作出说明;第三,一切遗址古迹和发掘过程
都要绘制出准确的图纸;第四,要尽快地完整发表发掘报告”。是田野考 古技术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系统总结和发展了当
时的类型学理论,他在1885年发表了著名的《论青铜时代的年代学》,
1903年发表了《东方和欧洲古代文化诸时期》,其中第一卷《方法论》 被翻译成中文本《先史考古学方法论》,对我国后来的田野考古产生很大
收集和专家的分析鉴定成为今天必不可缺的工作内容。
二、中国考古学简史
1、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古迹的田野调查
我国古代的一些地理、地方志作家,实地考察过一些城址、碑刻、冢墓 等地上古迹,并做了记载。如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许多亲 自调查过的古迹。宋元时期为了借鉴古代京城的修筑和防御,对长安城做了 实地调查,宋代宋敏求的《长安志》、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图志》记载了调 查资料。元代葛逻禄遒贤的《河朔考古记》记载了他游历的淮、齐、鲁、陈、 蔡、晋、魏、赵等地时调查的域郭、王陵,寺庙、金石碑刻等古迹。清代杨 宾的《柳边记略》、朱书的《游历记存》、徐松的《西域水道记》等都记载 了学者实地调查的古迹。
次发掘,最终发现了特洛伊古城,引起欧洲轰动;英国的考古学家皮特里 弗斯在克兰伯恩切兹地区进行大规模发掘,强调地层观察的重要性,并发 展了类型学理论,被誉为“科学发掘之父”。
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主要研究埃及考古学。第一个用科学考古方法 在埃及发掘的学者。 他在1889年提出发掘原则是:“第一,照顾到被发 掘的古迹,尊重将来的考察者和发掘者的方便;第二,谨慎小心地进行发
聚落考古学是受到地理学和民族学上的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启 发而产生的。简单地说:“聚落考古学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
来做考古资料的研究。”聚落考古学是考古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
段才出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单位,并通过聚 落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研究,以探讨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亲
属制度、人口、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复原古代社会历史找
现年代异常久远的结论,一些学者开始不再相信“创始论”理论,
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顺序展出。这就是著名的“三期
说”。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系统阐述了进化理论, 向人们展示出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进化。
三期说的传播和进化论的普遍承认,是19世纪后半叶田野考古学科学
化的思想基础。 他们给考古学提出了利用遗存去建立史前物质文化序列
录,有选择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 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
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存部分进行抢救性
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 田野发掘既有再现性和保护性,又有破坏性和毁灭性,因 此,发掘要有计划性。
三、田野考古的四个主要阶段
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 室内整理、编写发掘报告。 1、准备:(1)查阅田野工作对象的有关资料,例如工作 对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2)了解工作地点的交通、
住宿、气候、雇工等情况;(3)制定工作计划;(4)办理
审批手续,无论是调查还是发掘都必须办理审批手续;(5) 筹集经费、组建工作队;(6)准备物品,一般的田野考古
这些是不同时期埋入的,下层比上层早,第一次让人认识到 发掘要注意分层次,但是,在当时,这种见解并未被人们注
意,也没有对后来的田野工作产生影响。
2、形成期(19世纪)科学的田野考古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地质学上的 发掘一再发现人骨化石及
人工制品与灭绝动物在古老地层中共存的现象,从而得出人类出 万物进化的“均变论”理论在一些学者中开始流行。 1819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按照汤姆森主张,将武器和工具按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