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辜鸿铭1883年10月31日和11月7日发表在《字林西报》上的《中国学(二)》一文是中国近代比较文学兴起的标志。
他将中国西汉时代的散文和英国作家培根的散文进行了对比。
认为这两者有相似之处。
随后,他又将六朝时代的诗与济慈、丁尼生的诗进行比较, 认为六朝诗用词夸张、粗糙如同济慈早期诗作的冗漫和不成熟,而丁尼生的诗则表现为刚健、清晰和色彩适中。
辜鸿铭认识到,判断不同民族文学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是对不同民族文学的整体准确的把握,他提出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学的基本方法:一个民族的文学,如果要研究,一定要将其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系统的研究.辜鸿铭是第一位提出要用有机的、系统的和有计划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的中国作家和中国文艺理论专家。
这是他对中国文学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辜鸿铭还痛斥了西方一些所谓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学所发出的种种奇谈怪论。
这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经典都是:/功利的和饶舌的、世俗的。
辜鸿铭引用孟子的话进行反驳。
辜鸿铭同时也指出了, 以孔子名义合成的那些早期的作品,并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他们之所以被视为经典作品,并不是因为其文体的优美或文字的完善,而是以其所包含的内容的价值为准绳的。
辜鸿铭的评论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是正确的。
1915年他用英文发表了他一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国民性问题研究的专著。
他指出:文如其人,要了解中国的文, 就必须了解中国人。
不了解中国人,就不可能准确了解中国文。
他试图通过阐述中国人的精神,来表现中国文明的价值之所在,来表现中国文学价值之所在。
辜鸿铭将中国的国民性与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国民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他认为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
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
德国人深沉, 博大, 却不纯朴。
辜鸿铭认为在西方列强之中,只有法国人才能比较好地理解中国人和中华文明。
因为法国人的国民性中一种美、英、德各民族都缺乏的一种性格特质,那就是所谓的灵敏,特制的民族才能认识中国人和中华文明。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简介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文学和文化,通过对多种文学作品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不同文学体系和文学传统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可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时间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
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中国学派,本文将以此为主题进行讨论。
中国学派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学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从而奠定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学术地位。
最早的中国学派成员包括鲁迅、胡适等知名学者,他们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寻求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和发展方向。
中国学派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学派主要集中在对外文学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之后的几十年,中国学派逐渐开始关注自身文学的比较研究,这主要是出于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发展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派的研究更加多样化和庞大化,涉及到更多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课题。
这种发展趋势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进程,使得中国学派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对话和交流。
中国学派的特点中国学派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学与文化的结合中国学派着重强调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认为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研究。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不同文学体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跨文化的角度中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注重跨文化的角度,不仅关注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也关注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学的对比。
通过不同文学体系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社会关怀与批评精神中国学派的研究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注重文学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引发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比较文化的学科,它研究多个文化地区之间的文学相互影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异同,从而构建一个跨越不同时间和地域的文学对话。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加剧,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文学革命”。
当时的中国,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文艺界陷入了“新与旧、洋与中”的分裂状态。
为了摆脱“洋奴化”和复兴中华文化,一批文学家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西文学进行对比研究。
蔡元培、鲁迅、钱钟书、陈独秀、胡适等名家,都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
他们在阐述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借鉴西方文学成果,以全球性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
这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比较文学逐渐由政治宣传工具转向学术研究领域。
1952年,《比较文学》这本刊物在中国正式创办,比较文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进入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7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团体,与全球比较文学界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
中国学者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以世界范围内的规模和角度综合比较分析多个文化体系之间的异同。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在于它既是一门文学研究方法,又是一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它跳脱了学科的界限,以开放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研究风格,为文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域。
1. 开放性。
中国比较文学以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比较为基础,借鉴西方比较文学成果,并结合中国文化现实,从而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同时,它还充分开放和接纳其他文化的影响,创造性地将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文学研究方法。
2. 综合性。
中国比较文学不仅仅是跨文化比较,还包括了不同文学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受众的比较分析,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比较视野。
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名词的由来.1.1825年,诺埃尔、拉普拉斯(法),从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的文学中选出一部分作品,编成《比较文学教程》,首次使用这一词语。
2.1827年,维耶曼(法国比较文学之父)在巴黎大学开设一系列讲座时,多次使用到“比较文学”这一术语。
3.1848年,马修·阿诺德(英),从法语中引进这一术语,创造出英文的“比较文学”。
4.1886年,波斯奈特(英)的专著《比较文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标志着“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二、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三、比较文学产生的纷争.1.法国学派——讲究“科学性”——实证影响研究,是不比较的比较文学。
2.美国学派——文学性和美学性——平行研究。
四、比较文学的发展.1.1887年,科赫(德)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
2.1897年,戴克斯特(法)在里昂大学,开设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3.1900年,巴黎召开国际性文学会议,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正式列入议题并讨论;同年,贝茨(法)编订了《比较文学书目》。
4.1904年,黄人(笔名)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国,至1931年中国正式接触比较文学。
五、比较文学的特点.1.跨越性。
2.比较性3.文学性。
4.开放性。
5.理论性。
六、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家、跨文明、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涵盖三种类型: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
七、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作用.1.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新视野,可获得有别于国别文学的新认识,(是对传统学科的补充和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20 世纪70 年代末全面复兴。
1978 年, 华东师范大学最早举办比较文学讲座, 初露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端倪。
1979 年, 钱钟书的《管锥编》问世, 吹响了中国比较文学全面复兴的号角。
1981 年, 北京大学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 现改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 出版了大批译著和理论著作以及《中国比较文学通讯》。在其影响下, 全国有十几所大专院校分别成立了类似的机构, 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 不少省市也纷纷建立了类似的学术团体。
30 年代: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主任瑞恰慈应邀到清华任教, 开设了“比较文学”和“文学批评”两门课程。这是中国大学第一个以“比较文学”命名的正式课程。
吴宓在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期间, 继续开设“ 中西诗之比较”、“ 古希腊罗马文学”等讲座。
1931 年, 傅东华翻译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
40 年代:朱光潜《诗艺》、钱钟书《谈艺录》、伍蠡甫《谈艺录》、李广田《诗的艺术》、李健吾《咀华二集》等相继出版。
总起来看:有以下因素促成了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国外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 部分高校开设了比较文学的课程或讲座; 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参与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从西方文学中获取了大量营养。
90 年代后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列入高等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展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时至今日, 各类比较文学的著作、译著、文章等硕果累累, 全国各地已经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都大批涌现。
有学者认为, 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的因素: 国外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译介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大量引进; 与国外比较文学界的交流日益频繁;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以及专门杂志的创办; 比较文学列入高等学校的正式课程, 各级研究生的培养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硕果累累等。
4讲:中国比较文学
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大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 摇篮 。
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初期的代表人物: 陈寅恪、吴宓、茅盾、周作人、郑振铎、 朱光潜、闻一多、梁宗岱、陈铨等。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再度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在中国 重新崛起。 1981年北京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
第四节:六七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在港台地区 的发展 一、 第一次在台湾开设比较文学: 二、 第一次国际比较文学会议: 三、 台湾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四、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 五、香港设立比较文学学科: 六、香港开设比较文学课程: 七、香港建立比较文学与翻译中心:
第五节:中国比较文学的新起点 一、 北京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1981年) 二、 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学习班(1984年南宁) 三 、 全国第二届比较文学学习班(1985年深圳) 四 、全国第三届比较文学学习班(1987年青岛) 五、 辽宁省比较文学讨论会(1981年丹东)
钱钟书《管锥编》的出版是中国 比较文学兴盛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
第一,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 第二,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
我国跨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整合而不是文化对抗, 我国跨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整合而不是文化对抗, 即所谓的“和而不同” 即所谓的“和而不同”。第三,双向阐ຫໍສະໝຸດ 双向阐发严复:《论世变之亟》
兵间尺寸之事,无不周悉。 兵间尺寸之事,无不周悉。 不必“心醉西风,黜华伸欧” 不必“心醉西风,黜华伸欧”, 以彼新理,助我行文 以彼新理, 林纾
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 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 别求新声于异邦。 鲁迅:《摩罗诗力说》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
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本科.鲁迅研究.资料
高自考《鲁迅研究》【填空题】1.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
3)鲁迅一生共创作杂文700多篇,结为16集,约135万字,在其170万字的全部著作中,占将近百分之八十。
2.《摩罗诗力说》1.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摩罗诗力说》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2.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3.《摩罗诗力说》介绍英国的两位浪漫主义诗人是拜仑(裴伦) 和雪莱(修黎)。
4.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出:“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5.《摩罗诗力说》介绍英国的两位浪漫主义诗人是__拜仑__和__雪莱__。
6.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出:“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_爰生自觉_”。
7.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评介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
8、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哪部作品中?(《坟》)9.(《摩罗诗力说》)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开创时期的杰出之作。
10.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浪漫主义)。
11.(《摩罗诗力说》)一文是鲁迅早期美学思想的价值表现。
12.(《摩罗诗力说》)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开创时期的杰出之作。
13.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浪漫主义)。
14.(《摩罗诗力说》)一文是鲁迅早期美学思想的价值表现。
3.《野草》:1.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
2.在《野草》中,和战斗的人生哲学相背离的另一种人生态度是(奴才哲学)。
3.鲁迅曾称《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摩罗诗力说看鲁迅比较文学观
摩罗诗力说看鲁迅比较文学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有着深刻文学观的大师。
鲁迅的文学观,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摩罗诗力看来,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尤为突出。
鲁迅认为,文学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产物,另一种是人为的创造。
前者是以现实为基础,后者则是以现实为材料。
而鲁迅更钟爱于后者,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把现实材料发扬光大,而不是按照虚构的世界进行创作。
在鲁迅的作品中,其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就体现了他比较文学的观点。
无论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还是《故乡》,鲁迅都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作为创作素材,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揭示,借助文学的力量进行宣泄。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而这正是根据现实生活创作的结果。
同时,鲁迅还是一位具有强烈时代性的作家。
在他生命中的时刻,中国社会经过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深刻影响着作家心灵深处。
在这种背景下,他所创作的作品具有着比较性的含义。
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现实,不仅是时下社会的表象,简单地描述事件和人物,而是深度剖析于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规矩、思想、道德观念及其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关系.对比是鲁迅比较文学观的核心之一。
正因为鲁迅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文化与之基因绑定的历史,在一个特殊的现实语境下,就给予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强烈感受。
他采用对比的方法,一方面进行时空上的对撞,即反映当下生活时,亦一概提及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对比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人物之间的差距和冲突,让他的作品更有生命力、更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摩罗诗力认为,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现实意义。
从创作素材到社会生活,从文本内部到外部的评价,都可以体现出这种看似简单的思想,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他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基本精神。
比较是一种鲜明的思想倾向,其内涵和地位超越比较本身,也成为鲁迅文学创作的特征之一。
是鲁迅最鲜明的文学特点,而这正是造就鲁迅为世人所称道和怀念的原因之一。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原理一.比较文学的名称:1.名称释义:1934年傅东华依照法文本译出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简史》2.“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而是比较性的文学研究,是联系性地看不同国家的文学,并不是比较高低和区别,这里的“比较”是比较意识,比较思维,重在联系地看问题3.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
(1)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2)比较文学的定义二.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学派一直占主导,1958年后美国学者后来居上)1.国外定义:(1)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
★对文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从历史的角度、宏观的整体的角度为“文学史”。
从批评的角度、微观的具体的角度为“文学批评”。
从理论、哲学的角度为“文艺学”或“文学概论”。
★文学史又分为国别文学史和国际文学关系史两个部分,前者是研究本国的文学,后者是研究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
所以卡雷所指的文学史一支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基亚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法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两个国家以上文学现象的事实考证(实证法)(3)美国亨利·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的关系。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因此与法国学派不同,美国学者则直接认为是文学史。
(4)1982年,法国学者布吕奈尔、毕修瓦和卢梭三人合著出版的《何为比较文学》一书中,将法国与美国相融合,形成新的理论。
见P60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1.事实联系。
2.美学价值。
3.学科交叉关系。
※比较文学的定义应当包括文学的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价值。
见P9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国外学科史一.学科形成的背景:19世纪20年代萌芽--------19世纪70 、80年代成熟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歌德-----1827年明确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概念,阅读中国小说,认为中国人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
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案例
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案例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关系的学科,其中中西文学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案例:
1. 《红楼梦》与《红楼梦》:两部作品都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它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同时,两部作品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水浒传》与《堂吉诃德》:两部作品都是各自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却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3. 鲁迅与卡夫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弱点;卡夫卡是奥地利犹太裔小说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社会的异化和人性的危机。
两人在文学创作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4. 《白鹿原》与《红高粱》:两部作品都是中国当代小说的代表作,它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却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研究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鲁迅比较文学进化论思想
鲁迅比较文学进化论思想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受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创作、翻译、批评与研究等。
1、西方哲学对鲁迅的影响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作为“西学东渐”的中转站,日本也是中国有志之士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开展进步革命活动的“自由港”。
日本的七年求学生活使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的哲学与文学,形成了他以文学救国的思想。
对于西方文化鲁迅奉行的是著名的“拿来主义”原则,在进化论中他接受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而摒弃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而保持了一个思想家的自主与独立。
更重要的是鲁迅将自己接受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在进化论“青年必胜过老年”的观点影响下,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青年的进步,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
可以说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成为鲁迅世界观的基础,而且为他的中外文化比较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2、西方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鲁迅非常重视文学比较,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摄取与融化,是鲁迅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鲁迅独特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
《摩罗诗力说》与《文化偏至论》是鲁迅介绍、评价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重要论文,也是中国近代比较系统的评价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他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
”一个民族能否获得文化上的自觉,关键在于能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反观自身。
地域的阻隔,农业文明造就的封闭环境使中国人一直以文明古国而自诩,在对西方文明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自大;在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攻破了国门之后又一味的妄自菲薄。
鲁迅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一个普遍进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也是文化竞争的失败。
它表明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不仅仅是器物制度上的,更主要是在人的精神层面,即国民精神。
比较文学论文(鲁迅与契诃夫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论文(鲁迅与契诃夫的比较研究)摘要:比较文学中关于契诃夫和鲁迅的比较之多,笔者从两位文学大师的作品入手比,试图比较分析两者创作的异同点。
如创作的手法,作品情感的倾向,人物的塑造等等。
关键词:鲁迅契诃夫比较文学狂人嘲讽鲁迅文学与契诃夫文学的比较鲁迅,一个为众人皆知的名字,一个近代文学的奠基人。
其作品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从《阿q英雄传》至《孔已己》、从《药》至《狂人日记》,从《迷茫》至《欢呼》,再至《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始终如一地弘扬着自己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及?抒寒心荃云云,我以我故乡情?的千古名言‘。
他一生都为发生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着。
年轻时看见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唤起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自学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就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儿科从文,决意用自己手中的笔发生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去形容――民族魂,他就是存有思想、存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催生的了不起的文学家鲁迅。
他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他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容貌、衣裳、心灵、思想;人的智慧上应当是明豁得,道德上应该是清明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明的?。
他也曾和鲁迅一样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分子,偶然遭受一两次痛苦,便会觉得这个刺激过于强烈,便会大叫起来;可是广大的群众,无时无刻不受着痛苦的压迫,即便感便麻木了,他们在大街上或者在住宅中所能看到的,只有绝望的人们,不无声息地在活著颤抖着他们至了过分痛苦的时候,反而只吹起一声口哨。
?他就是俄国了不起的抨击现实主义小说家――契科夫。
-契诃夫与鲁迅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作家,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但却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人称鲁迅为\中国的契诃夫\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说过:?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们的弱点这一点,鲁迅和契诃夫是相似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精选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1、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2、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4、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5、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6、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7、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8、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9、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10、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11、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12、鲁迅最早的杂文见于1918年《新青年》的“()”栏,未终篇是(),表现了从“五四”到()整个历史的进程。
13、比较明显地反映鲁迅思想发生质的飞跃的杂文主要写于1927年至()年,这些杂文大多收在1929;而已集;三闲集和()里。
14、鲁迅的前期杂文主要收集在()、()和()中。
15、鲁迅在谈到中外作家创作艺术时,称道了“()”和”()”的方法,说自己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
”16、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入作者()年至()年间所写的散文诗23篇。
17、《野草》中表现作者韧的战斗精神及对光明未来向往追求的作品有()、()、()等篇。
18、在()年2月至11月间,鲁迅追怀往事,写下了十篇散文陆续发表,总题名为“()”,到编集成集时才改题为()。
19、文学形象赵贵翁、赵七爷、老拱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20、鲁迅历史小说中着重批判的人物形象有()、()、()等。
21、鲁迅现实题材小说中不觉悟的愚昧的底层群众的典型形象有()、()、()等。
22、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等篇。
23、鲁迅以封建卫道士为主人公的小说有()、()和()。
24、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说它“比果戈理的(),也不如尼采的()。
”答案:25、《彷徨》共收入()年至()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篇。
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及意文
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及意文鲁迅,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通常以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被人们所熟知。
但是,他在古典文献学方面的成就,却鲜被大众谈及。
鲁迅在55年的生命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于古典文献的保护和整理,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并不局限于整理文献资料,而是在碑刻、宗教、画像等方面都做过细致研究。
同时,他还积极地把在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在文学的研究和创作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鲁迅“旧学问的根底很深,他所涉猎的部门很广”,他本人曾说过“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作为研究,看看也不要紧,不过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润,和现代离开”。
他的文献学成就涉及地方文献、辑佚、校勘、目录学和对文献资料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为突出成就之一的是他通过对古代小说的辨伪、辑佚及书目的整理,先后辑校完成了《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及《唐宋传奇集》,并在此基础上写作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逝世时,蔡元培沉痛悼念道“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中国小说史略》从远古神话传说讲到清末谴责小说,从庞杂的作品中整理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说发展线索,它不仅包含对作品的整理,更讲解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评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小说家和作品,并分析了不同时代小说间的内在联系。
作为第一部书写中国小说史的著作,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我国文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小说梳理和时代开创意义在中国,小说长期以来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研究小说的学者也不多,那么小说要成体系地发展起来自然是很难的。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在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这十家中,“可观者”并不包括小说家,可见班固认为小说家是不人流的。
谈谈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谈谈对比较文学的认识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似与差异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而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比较文学进行探讨。
首先,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共性。
尽管不同文学作品可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时期,但在人类文化的交融中,总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共通之处,从而提炼出更一般化的文学规律和特征。
例如,在不同国家的文学中经常出现的爱情、家庭、友谊等主题,就是文学作品之间普遍存在的共性体现。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对这些共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观。
其次,比较文学可以发现文学作品的差异性。
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各自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
比较文学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学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人权。
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对人的理解和追求的不同角度,丰富了我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此外,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文学作品是通过作者的创作去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这些思想和情感又会被其他作品所引导、承袭或批判。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追溯到文学作品之间的触发、影响和对话,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社会和艺术背景。
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受到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而他的作品又进一步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作家。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之间的渊源与联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不仅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和差异。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内涵和意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对西方文化与文学的翻译和提倡,对中外文化文学的比较可视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在现代中国的滥觞。
严复的《论世变之亟》一文对中西文化的优劣得失解析得尤为犀利,主要是用西方文化之长来揭本国文化之短。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另一个特殊人物林纾,不仅在翻译上开一代风气之先,而且在其译作序跋中,就中西小说的题材、结构、技巧和作家等方面作了颇有深意的比较。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比较文学研究上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摩罗诗力说》集中反映了其对西方浪漫主义的关注和对具有反抗品格作家的推崇。
简答一、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答: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19世纪末,它的出现与19世纪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比较文学的诞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所相伴的世界主义意识直接相关。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要不断开拓世界市场,获得最大利润。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经济和商业的联系和交往,而且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2、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世界主义文学的觉醒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
在浪漫主义运动中,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和《论德意志》,这两部书既是浪漫主义的理论著作,又是比较文学的开山之作。
3、比较文学的兴起与19世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边缘、交叉、关联学科的出现也有一定关系。
二、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标志?答: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建立有以下几个标志:1、理论著作的出版。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的出版标志着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已进入自觉阶段,而1899年法国学贝茨编订的《比较文学书目集》则为比较文学的建立提供了资料基础。
2、高校课程和机构的设置。
比较文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另一标志是进入大学课堂。
1896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讲座,他本人成为第一个比较文学教授。
18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哈佛大学也于1904年设立了比较文学系。
比较文学 百度百科
比较文学1概述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1]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
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1790~1870)。
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
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
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专门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2发展19 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
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
1952 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3分类比较文学研究,不同国家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历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可分,应该同时并重。
在中国,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曾广泛比较研究过各国文学的发展,如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茅盾的《俄国近代文学杂谈》等。
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理论。
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卓文
【期刊名称】《学术问题研究》
【年(卷),期】2012(008)002
【摘要】鲁迅是我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实践家。
他以深厚的本民族文化根基和传统文学功底,以思想启蒙为宗旨,以中西文学比较为关涉对象,高屋建瓴地进行探幽发微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对比较文学的史的研究重过程重学理而不是做简单的结论,强调不断地接触事实,不离开具象做绝对化的抽象,更要反对他所说的"符咒"气。
其研究对不同民族的共同创作模式的理论概况以及他的文学"比较"和"比较文学观"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他一贯倡导的"拿来主义"的具体实践方法与策略,是值得深入探讨和多方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
【总页数】7页(P1-6,16)
【作者】李卓文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福建泉州362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03
【相关文献】
1.鲁迅的比较文学观 [J], 黄健
2.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相撞与互渗之间——寻绎陈岗龙教授的比较文学观 [J], 索朗卓玛
3.鲁迅的比较文学观概述 [J], 李卓文;孙世强
4.从“译文序跋”看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J], 李卓文
5.蒙古比较文学传统及其现代方法论意义 [J], 扎拉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比较文学
徐晓云
摘要: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
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
本文主要从西方哲学、文学两个方面对鲁迅的影响展开论述。
关键词:鲁迅比较文学进化论思想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受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创作、翻译、批评与研究等。
一、西方哲学对鲁迅的影响
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是“认真地、紧密地、持久地把自己与西方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第一个学者”(史华兹语)也是最早从总体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的思想家之一,他抓住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命脉,将西方文化精神归结为“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在思想上为后人吸收西学开辟了方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影响很大。
鲁迅的思想深受严复影响,他在南京与日本求学期间系统读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社会通诠》等许多著作,并且接受了西方近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思想,尤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朝花夕拾·琐记》中谈到,他在南京城南,花500文钱买了一部白纸石印的厚书——《天演论》。
翻开一看,——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
一个新鲜奇异的世界就这样被打开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唤起了鲁迅的生命自觉意识,引导他进入高层次的思考,西方“新学”成为鲁迅智慧与激情的原动力,表现为激进的思想、奔放的感情以及强烈的行动欲望。
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作为“西学东渐”的中转站,日本也是中国有志之士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开展进步革命活动的“自由港”。
日本的七年求学生活使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的哲学与文学,形成了他以文学救国的思想。
对于西方文化鲁迅奉行的是著名的“拿来主义”原则,在进化论中他接受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而摒弃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而保持了一个思想家的自主与独立。
更重要的是鲁迅将自己接受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在进化论“青年必胜过老年”的观点影响下,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青年的进步,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
可以说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成为鲁迅世界观的基础,而且为他的中外文化比较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西方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鲁迅非常重视文学比较,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摄取与融化,是鲁迅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形成鲁迅独特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
《摩罗诗力说》与《文化偏至论》是鲁迅介绍、评价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重要论文,也是中国近代比较系统的评价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他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
”一个民族能否获得文化上的自觉,关键在于能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反观自身。
地域的阻隔,农业文明造就的封闭环境使中国人一直以文明古国而自诩,在对西方文明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自大;在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攻破了国门之后又一味的妄自菲薄。
鲁迅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一个普遍进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也是文化竞争的失败。
它表明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不仅仅是器物制度上的,更主要是在人的精神层面,即国民精神。
据许寿裳回忆,1902年鲁迅在日本弘文书院读书时,就常常与他讨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原因何在?”等问题。
他们一致认为中国人缺乏的是“诚”和“爱”,后来又将劣根性归结为“瞒和骗”“卑怯”。
认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徐旭生与鲁迅讨论时认为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听天由命与中庸,大约是惰性的缘故。
鲁迅回答说“这不是由于惰性,是由于卑怯性。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自我安慰。
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对国民性的批判在创作中是揭示了国人精神的贫弱、人格的萎缩,最显著的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同时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需要“別求新声于异邦”,把那些能够真正纠正中国文化本体偏枯,激发个体精神力量的东西引进来。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精神,而各种报刊和杂志争相译介西方近代的各种文艺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社会主义思潮,由此刷新了中国旧文化的面貌。
鲁迅认为西方文明的根底在于人的个性与精神,中国要与列强竞争,关键是立人。
“是故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从“人的精神”层面揭示中外文化的本质区别,主张中国人应该在继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五四”新文学基于启蒙精神,呼唤人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对国民的愚弱状态进行深刻剖露,鲁迅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和最杰出的代表。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被当时的青年认为是勇敢的反抗,鲁迅对这种反抗无疑是赞美与支持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伤逝》中子君的话曾经风靡一时。
鲁迅的深刻在于他不仅写出个性主义的可贵,而且指出了个性主义的脆弱。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为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做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时说:“钱,高雅的说吧,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伤逝》中的子君就是中国版的娜拉,她的命运形象地回答了出走的结局,批评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不彻底,鲁迅对于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命运思考比易卜生来得更实际更深刻。
作为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化巨人,鲁迅创造了融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的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文学。
贯通古今,学贯中西的深刻学养使鲁迅的作品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受果戈里、契诃夫、安特莱夫、拜伦的影响,他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手法交互使用,形成了一种融描写、叙述、抒情、讽刺、议论于一体的艺术风格,因此成为现代文学“散文体小说”“抒情诗体小说”的开创者。
在小说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中西皆用的态度,在《呐喊》与《彷徨》中近代西方小说的“横切式结构”约占三分之二,而古典小说的“直缀式结构”则
不到三分之一,可以说鲁迅的创作是深受外国文学影响又完全具有民族特点的创作。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学走出封闭奏响世界文学华彩乐章的历史背景下,重温鲁迅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具有着现实的意义。
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中外文学交流历史的回望,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现代文学之路的泥泞与艰辛,而且重新认识了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下的民族作家与作品,从而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鲁迅著《坟·文化偏至论》
2.鲁迅著《坟·摩罗诗力说》
3.严家炎著《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鲁迅作品集》序
4.杨兹举著《荒原野狼鲁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晓云,女,1968年出生,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现当代文学。
工作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