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观周期问题整理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观周期问题整理一、课堂行为习惯师:1.2.3.生:321口令二、开放性问题:1.提到冬季,首先在你的脑海里想到的是什么?冬季过后呢?大家能继续说下去吗?又到了冬天,再往下呢?2.你想的说什么?除了反复出现,还有什么?刚刚是从冬季开始的,如果从春季开始,一个周期是什么啊?如果从夏季开始呢?3.这些都是按照一定周期反复出现,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你能不能也说个周期现象?还是季节,除了季节还有什么?时间的例子有很多,谁能举一个时间的例子?4.你能不能说说一个星期的周期有哪些?一个星期有几天?一般从周一开始,如果从星期二开始说呢?你觉得这个周期应该是怎样的?也就是到下周一。
5.如果从星期五开始说呢?谁能说出一个周期?一周期还是几天?6.老师想问问你们,我们传统的生肖里面有没有周期?一个周期有多少生肖?生活中的生肖现象这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期现象。
7.这里提到了一定的规律,指的是什么规律?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这三种颜色为一组,怎么说?也就是把红、黄、蓝看成一个周期!第14个小球是什么颜色?怎么猜出的?象你这样摆一摆的方法,请问第85个是什么颜色?第586个是什么颜色?摆一摆是可以的,但是数量多时就不好操作了?怎么办?8.14÷3=4······2为什么除以3?等于4,4是什么?如果给4加一个单位是什么?2表示什么意思?确定小球颜色关键,主要看哪个数字?你看的是算式中的哪一部分?也就是看周期的第二个。
看哪一个周期的第二个?为什么看哪个周期都可以?9.学生拿出学习单,算一算第85个小球是什么颜色?你判断第85个是什么颜色?看哪个数字?看周期中的哪一个?10.另一种顺序出来了,你能找到规律吗?请算一算第99个小球是什么颜色?99÷4=24(组)······3(个)这位同学,还想采访你一下,这也是三种颜色,你为什么÷4?第124个呢?124÷4=31(组)这个式子跟其他式子有什么区别?没有余数就代表他的余数是0.请问要判断这个小球是什么颜色,最主要看?余数!11.为什么除以3?为什么除以4?周期是几,重点让学生自己说出周期、周期数、余数的含义。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决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决策略一、数学开放性问题什么是数学开放性问题?指的是一个数学问题系统中,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即:已知条件(应用题表现为背景资料)、解题依据、解题方法和结论。
如果四部分齐备,称之为封闭性问题;若四部分不齐备,则称之为开放性问题。
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称呼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提出来的。
解题时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贵资源。
二、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分类对数学开放性问题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加深研究,常见的分类是依据命题要素将数学开放性问题分为结论开放型、条件开放型、综合开放型和策略开放型;按学习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知识巩固型、信息迁移型、知识发生型;按问题答案的结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连续型、无限离散型。
三、数学开放性问题常见类型的解决策略1.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型问题的未知要素是条件,一般采用“执果索因”的方法通过逆向思维推出所需要的条件。
例18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拼成的正方体再大一些,又需要几个小正方体?这个问题无疑给学生提供了猜想、验证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理性的逻辑推理:因为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较大正方体,棱长一定是大于1的整数,则a=2时23=8,需8个小正方体;再大些则a=3,33=27,需27个小正方体。
依此类推为43、53……条件开放型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突出了知识的再创性,再发现的过程,是考查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好素材,也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结论开放型结论开放型问题的未知要素是结论,一般采用“执因索果”的方法,即从假设条件出发,推出待定或探索的结论。
例2有一张5元,4张2元和8张1元的人民币,从中取出9元钱,你会怎样取呢?学生可能会尝试去取或去算,得出自己的方法。
但这一题的取法也就是结论不是唯一的。
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
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开放性练习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
1. 碰和不碰小明和小红两个小朋友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绕操场跑圈。
操场有一个半径为10米的球形雕塑物,小明选择绕雕塑物的外圈跑,小红选择绕雕塑物的内圈跑。
他们跑了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休息,两人同时停下时,小红离起点的路程比小明多了一圈。
请问,小明和小红碰面了吗?2. 糖果分配小明家里有18颗糖果,他想分给他的朋友们。
他一次可以给两个人同时分糖果,分完后剩下两颗糖果。
如果他一次给三个人同时分糖果,分完后剩下一颗糖果。
请问,小明有多少个朋友?3. 魔法方阵下图是一个3x3的魔法方阵,每个方框内填写了不同的正整数,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和对角线的和都相等。
8 1 63 5 74 9 2请将数字1-9填入空白处,完成这个魔法方阵。
4. 乌龟爬井有一个深度为100米的井,乌龟每天白天向上爬10米,晚上休息,然后在第二天白天向上爬5米。
请问,乌龟需要多少天才能爬出这个井?5. 数字翻转将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且新的两位数是原数的2倍。
请问原数是多少?通过以上开放性练习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题目布局简洁美观,语句通顺,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综合性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开放性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开放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开放性教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利用互动教学工具和合作学习模式,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成效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是灌输式的传授知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效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开放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研究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开放性教学的定义和特点开放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探索和合作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应用,而非被动接受和记忆。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 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
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或者设计一个有关数学思维的实际问题。
2. 利用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指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对于一个几何形状的问题,可以问学生怎样确定这个几何形状的性质或者证明某个结论。
3. 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指教师通过连贯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学习加减法的学生,可以先从具体的实物开始,问学生如何把具体的实物和数字联系起来,再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4. 提供情境化问题: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情境化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对于学习比例的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化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例如通过购物、做菜等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5. 鼓励学生提问:除了教师的提问,鼓励学生提问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鼓励学生提问可以促进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友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积极回应和引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题目的作用
此 题除 了加 、减 、乘法运算法则 作为解题依据外 ,其余 要 素均未 知 ,因此 是个 问题性题 。 ② “ 湖边有 1 2只 白鹤 ,灰鹤只数是 白鹤的 3 倍 …… ( 口头 提出问题再解答 ) 。 ”因此题 只提供部分条件 ,其他要 素都要 由 学 生考 虑 ,故也 属问题性题 。 标 准性题和训 练性题 ,由于未 知要素很少 ,所 以通 常具有 定 向的解题方 法。这类题往往具 有完备 的条件 和固定的答案 , 我们一般称 为封闭题 。封 闭题在 教材 中最为常见 ,在加深知识 的理解和巩 固计 算技能方 面所起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 的。探索性 问题和 问题性题 含有较多未 知要 素 ,通常不具有定 向的解题方 法 ,这类题往往 案不 固定 或条件不完备 我们一般称为开放题 。 开放题在教 材中较为少见 ,多被 编在思考题 内。虽 然大纲对该 类 题 目不作共 同要求 ,也不作考 试 内容 ,但它 的地 位却不容忽 视 ,笔者分析开放性 题 目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的作用。 1 、引入开放 性题 目能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开放性题 目一般编写在每一 章节的末尾 ,对所学 的知识起 着 检验 、巩 固和提高 的作用 。练习 中引入此类题 目,使练习过 程有 了层次感 ,并且能 “ 潜 移默化”地促使学 生向更高的层次 迈 进 。例 如 ,学完分数 的基 本性 质 以后 ,教材末尾 编写 了这样 的题 目: =,这个题 目的答 案有无数种 ,并且各且 答案之间存 在着潜在 的规律性 。教 学中 ,教师可经 以引导 学生求 出各个答 案 : == ====……进 而让学生观察各组答 案中分母和分子 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 出示类似题 目 “ 已知 =,求 a 、b ” ,让学生 解答 。通 过这样的训练 ,能培养学生 的概括分 析能力 ,加深学 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 。 2 、穿插开放性题 目易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布鲁纳说 过 :“ 探 索是数学 的生命线 ” , 没 有探 索 ,便没有 数学 的发展。数学教学 必须重视对学生探 索能力的培养 。设 置 开放性题 目,为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提供 了广 阔的空 间。
开放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探索
开放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探索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严谨性的特征,但若长期采用“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固化现象,在遇到难题时不懂得对旧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运用与有效变通。
通过数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数学探索空间,使得题目更加灵活有趣。
然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运用仍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亟需我们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
一、小学数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现状(一)对开放性问题教学认识不足开放性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考试试题中均占据了一定比例,这越来越显现出开放性问题在新时代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小学阶段年级跨度较长,是学生思维意识与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1]。
然而当下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对于开放性问题带来的积极教学意义认识不到位,对于新时代新的教学要求理解不透彻,不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开放性问题教学设计不足从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设计来看,在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种类与数量方面均有所不足。
在设计种类方面,教师多是通过一题多解的形式来设计或提出开放性问题,缺少了问题条件的开放性设计、问题层次的开放性设计等多种形式的题型;在数量方面,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多局限于书本中列举的零散开放性问题,教师自身精心设计的开放性问题数量较少,不能有效支撑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出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意义[2]。
(三)开放性问题教学投入不足开放性问题意味着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需要综合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及脑海中的数学知识体系,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题目类型。
但在唯分数论等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过多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对于开放性问题多重视对于结果的讲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索,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完全打开,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会逐渐失去对开放性问题的探索欲望。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使用情境教学法设计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一、设计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验精神、创新精神等质量,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通过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开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学习。
三、设计步骤1. 环节一:情境引导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现场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当学习长、短时,可以带学生去校园内测量路程,用一个铁尺把直线距离量出来,这样学生能体验到量出的距离,然后学习怎样描述长短。
2. 环节二:自主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和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针对上一步测出的路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后的路程,了解怎样移动距离相等。
3. 环节三:合作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间合作交流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丰富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例如,在上述测距离情境之后,让学生组成小组,两人一组,用铁尺前进,其中有一人站在原地观察,另一人拿着铁尺引路,记录好两人行进过程中的路程;之后再把小组合并,把两个人走的路线重合,最终得出总路程。
4. 环节四:总结评价通过群体讨论和反思,评价探究结果,总结探究方法和技能。
例如,在上述实验情境学习中,最终要求所有学生到现场测距,对每组小组的实验结果和探究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设计成果通过这样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知识转化的目的。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等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类型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目的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加深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问的类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和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明有4个苹果和2个橙子,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用加法、减法或者分数的方式表示。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封闭性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问学生:“6+9等于多少?”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是15,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检查学生对加法的掌握情况。
3. 提示性问题:提示性问题是指教师通过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提示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小明每天走1千米,一周走多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计算一周的天数和每天走的距离的提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提问策略1. 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问学生:“5+3等于几?”学生可以通过脑筋急转弯的方式思考,将5个数字转换成拼音的发音,在拼音中找到3个相同的音节,得到答案是8。
2. 提出挑战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用9根火柴拼出一个正方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动动脑筋,通过调整火柴的位置和角度,最终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
小学开放性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建议和策略
、
学 习新 知识 的兴趣 ,打破 以往死 气沉 沉 的局 面 ,使课 堂变 得生动 活跃 ,不 断发 掘学生解 决开放 性应用 题的潜能 。 三 、联系生活实 际,开展数学 实践 活动 开放 性应用题 的问题情 境通常 是来 自我们 生活 、生 产 和现 代科 技的真 实情景 ,教 师多 开展数 学实 践活 动,让 学 生体验 到把 所学 数学知 识综 合运用 到解 决数 学实 际 问题 当 中 的过程 ,通过 自主探 索和 合作 交流 ,让学 生的 开放性 思 维得 到锻炼 ,综 合运用 能力 也得 到提升 ,开展 的 实践活 动 多 了,学生对 开放 性应 用题 的 问题情 境 也会容 易理解 而不 会感到 陌生 。让 学生灵 活地运 用所 学数 学知识 ,多角 度 、 多层次 地探 寻答案 ,在探 究 中又 能通 过 小组合 作交流 打破 个 人 的思维定 势 ,拓 宽 思路 ,这 正是 开放性 应用 问题 解决 所 需要 的数学 素养 。教师应 该好 好地 利用教 材 中的现 有资 源 ,不 要把它 一带而 过 ,剥夺 了学生 锻炼 能力 的机会 。若 现有 的教 学资源 与 当地学生 的生 活实 际相差 较远 ,教师 还 可 以 自行 设计和 编制 一些符 合 当地学 生认知 结构水 平和 生 活 实际 的数 学 实践活 动 ,增 加学 生实 践的机会 。这 些 实践 活动 可 以形 式多样 ,灵 活多变 :调 查活 动、课 题研 究 、方 案设计、游戏活动等等 。 四、设计 自我提问 ,提高解题监控能 力 小学生解 题监控 能力较 弱 ,不善 于对解题 过程进 行 自 我检验 与评价 ,导致解题 出错 ,教师 应该 加强 训练学 生 的 自我评 价能 力 ,才 能使 学生在 解题 时思路 更清 晰 ,减 少错
开放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开放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发布时间:2021-09-22T05:16:57.69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月下作者:赵晓娟[导读]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创新之中,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分析、主动研究和主动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本文分析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善以往教学的弊端,数学教师懂得设计多元化的开放性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小学赵晓娟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创新之中,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分析、主动研究和主动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本文分析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善以往教学的弊端,数学教师懂得设计多元化的开放性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其答案并不是唯一,而解题方法也不是唯一,具备开放性的基本条件。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过程中一定要区别以往传统的封闭性问题,懂得将开放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使得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以现实生活作为依托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而言,其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小学数学学科具有生活性特点。
因此,数学教师应构建实际的生活基础,以生活化内容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来源,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理论性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设计开放性问题过程中,应将生化元素融入到问题核心之中,在满足教学主体要求之中,最大程度上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避免因开放性问题设计出现偏差,而造成假、大、空的情况。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领域日益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开放式的特点,它要求学习者在开放的信息中要获取有用的信息。
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学习方式已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对获取途径与知识的渴求。
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中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数学、用数学的同时感受自然、社会和生活。
下面,我就一年来的探究与实践谈谈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一、开放性的练习设计,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设计要有弹性,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开放性的练习设计恰恰符合了这一理念。
设计开放性练习时,我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和解题方法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创造性地发展,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后,设计“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15㎝,宽8㎝,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2㎝,如果长和宽都是整数,那么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等的开放题,开放性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后,设计“下面是小华做的一道题,其中的一个数字错了,请你帮他改正好吗?28.9-2.7=1.9”的开放题,问题的开放促进了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后,设计“一辆三轮车最多可装水果360㎏,现有两种水果,梨每筐重60㎏,苹果每筐重40㎏,可以怎样装车?”的开放题,让学生解答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有一小部分能够有一种方法(少数学困生);②能够写出两种以上方法(大部分学生);③不仅能够写出所有的装法,还能够使自己的装法条理化,体现逻辑顺序:从大到小依次找出60的倍数,再依次用360减去60的各个倍数,从差中找出40的倍数(少数优等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1. 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仅需要给出一个答案,更需要学
生进行自由思考,提供多种可能性。
例如:“你们能不能举出一个
三位数,每位数字都不同的例子?”
2. 提出假设: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思考能力。
例如:“你们认为如果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一半,它的面积会
变成原来的几分之几?”
3. 情境问题:通过创造具有情感色彩的问题来达到吸引学生注
意力的目的。
例如:“假如你今天赚了100元,你会选择用这100
元做什么?为什么?”
4. 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这类问题会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提高
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如果我们把乘法变成加法,把加法变成
减法,那么4×6等于什么?”
5. 针对性问题:通过带领学生聚焦问题中的细节,从而更好地
掌握答案的思路。
例如:“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5厘米,高是3厘米,你们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_数学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_数学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二、授课时间:5节课,每节课45分钟。
三、授课对象:5年级学生。
四、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开放性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开放性问题。
3.学生提高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什么是开放性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开放性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中间也可适当插入理性思维训练的思考,强化学生的视角、思考深度和广度。
2.开放性问题的解决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针对不同难度程度的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讲解。
要充分体现学生思考的独立性。
3.开放性问题的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背景,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程度的开放性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方法。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探究过程中的感受和成就感。
可以可视化辅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教学评价:1.知识掌握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学过的知识,信手拈来地解答开放性问题。
2.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发掘背后的知识与关系。
3.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协作中解决开放性问题。
4.学习兴趣与探究意识的能力学生能够积极探究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奥妙,并将此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
七、教学工具:1.黑板、标志笔2.文具、小蜜蜂等课外资料3.数学游戏、互动APP(如小猪佩奇数学世界)、PPT展示八、教学重点:1.理解开放性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开放性问题。
3.提高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九、教学难点:1.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2.设计开放性问题。
十、作业布置:1.小组合作解决一道益智数学问题,讲解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2.收集本周学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十一、课时安排:第一课:引入开放性问题概念1.引入2.引导探讨3.回顾学过知识4.讲述开放性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021年编)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专题1—开放性问题山东教育版
六年级数学暑假专题1—开放性问题山东教育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暑假专题1——开放性问题二. 学习重难点:开放性问题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三. 知识要点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探索题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它具有开放性,所要得出的答案一般不具有惟一性.解决探索型问题,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开阔视野,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就有关相交线、平行线有关的探索型试题例析如下.〔一〕探索条件例1、如图,请给出一个使OE⊥OC成立的条件:_________.分析:此题是一道条件开放性试题,使OE⊥OC的条件较多,根据垂直的意义,可添∠2+∠3=90°,根据互为余角之间的关系,可以添加OD⊥AB,∠1=∠3,或OD⊥AB,∠2=∠4,也可以添加∠1+∠4=90°等.例2、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形成∠1、∠2、…,∠8共八个角,请你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______,使a//b.分析:此题考查平行线的三种识别方法.〔1〕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虑,可填∠1=∠5,∠2=∠6,∠3=∠7,∠4=∠8中的任意一个条件;〔2〕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虑,可填∠3=∠6,∠4=∠5中的任意一个;〔3〕从“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虑,可填∠3+∠5=180°,∠4+∠6=180°中的一个条件.〔4〕从其他方面考虑,也可填∠1=∠8,∠2=∠7,∠1+∠7=180°,∠2+∠8=180°,∠4+∠7=180,∠3+∠8=180°,∠2+∠5=180°,∠1+∠6=180°中的任意一个条件.例3、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并且∠C=∠1,试问∠2与∠D满足什么关系时,AC//BD?分析:此题是一道条件探索题.要使AC//BD,可根据两直线平行的条件,需要满足∠C=∠D,由于∠1=∠C,∠1=∠∠2=∠D.解:当∠2=∠D时,AC//BD.因为∠C=∠1,∠1=∠2,又∠2=∠D,所以∠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AC//BD.〔二〕探索结论例3、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F,EF⊥CD,那么∠AFE与∠DF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分析:由所给的条件EF⊥CD,得∠EFC=90°,也就是∠AFC+∠AFE=90°,又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FC=∠DFB,所以∠AFE+∠DFB=90°,即∠AFE与∠DFB互为余角.〔三〕探索作图方法例5、如图,过直线AB外一点C,作直线CD,使CD//AB,你能想到几种画法?分析:此题考查平行线的特征及判断.重点考查大家的动手操作能力.此题的画法较多,如:作法1.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过点C画直线EF,交AB于G;〔2〕作∠ECD=∠EGA,那么直线DC即为所求的直线.如图.作法2. 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1〕过点C作CG⊥AB,垂足为G,〔2〕过点C 作直线CD ⊥CG .那么直线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如图.【全等三角形】〔一〕条件探索型 例1、〔1〕如图,点B 在AE 上,∠CAB=∠DAB ,要使△ABC ≌△ABD ,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写一个即可〕。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
一、选题背景
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实践、总结,达
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
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思维方式以及掌握应用技能,从而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探究能力。
因此,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课题目标
本课题的目标是:
1. 让学生感受数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4. 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成长的认识和自我管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教学内容
(1)开放性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还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在实践的教学中,我认为开放性问题是新教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所以,数学开放性问题顺应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它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极佳切入口。
一、开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练习题,条件是所求问题的必要条件,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定势。
当遇到条件不足或条件多余时,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或疑惑不解,设计条件开放的开放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做习题时注意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打破题目条件全用的僵化思路,利用充要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少年宫美术组有24人,航模组比美术组少6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美术
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部分学生能排除“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这个条件是多余的,但少部分学生还是有点糊涂。
于是,我引导学生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剔除无用条件。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差异,在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层次,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设计问题开放的开放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参与中质疑,在质疑中发展,设计问题开放的习题,能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提出各类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来导入新课,师出示下列一些条件:(1)一瓶药有30粒;(2)平均每天吃6粒;(3)吃了4天;(4)吃了24粒。
师:请根据这些条件选择其中的条件提出问题。
学生大胆地提出以下问题:
生1:一瓶药原来有30粒,吃了24粒,还剩多少粒?
生2:平均每天吃6粒,吃了4天,吃了多少粒?
生3:一瓶药原来有30粒,平均每天吃6粒,可以吃多少天?
生4:一瓶药原来有30粒,每天吃6粒,吃了4天,还剩多少粒?
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口答,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层追求成功的欲望”。
但是生4提的问题是新授的例题,大多数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并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样的开放性导入,既复习了与新知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放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挥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线,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定量、定性地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找出不同的解题策略和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道开放题:小明买一个铅笔盒要付7元6角。
他身边带了1个5元、1个2元、7个1元、1个5角、3个2角、6个1角。
他可以怎么付钱?
生1:1个5元、1个2元、1个5角、1个1角
生2:6个1元、1个5角、3个2角、5个1角
生3: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要求找回4角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答案的优点:生1的付钱方法最简捷,因为要付出的人民币的张数最少,并且不容易出错;生2付出的张数最多,这样就可以尽量把零钱付出而留下整钱;生3正好相反,给出整钱并要求找回零钱。
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好数学是创新思维的载体”。
由于开放性问题对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积极作用,对于促进数学课程改革,数学知识的创新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既可以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又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开放的课堂中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使得学生更有话要说,有法可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