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肌纤维类型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二)代谢特征
1. 快肌纤维 无氧代谢能力高 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肌激酶的活性、肌酸激酶 的活性、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肌糖原的含量高
2. 慢肌纤维 有氧代谢能力高 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蛋白含量高;氧化酶活性 高(细胞色素氧化酶、 琥珀酸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等);脂肪多、毛细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 1. 肌纤维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肌肉,Ⅰ占优
势。以位相性工作为主的肌肉,快肌纤维占优势。 2. 骨骼肌纤维类型的性别差异(Ⅰ男为55.9%,女为49.1%) 3.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年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慢肌纤维增多 4. 遗传因素对骨骼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影响:男子 99.5%,女子92.2%
快A(Ⅱa) 快B(Ⅱb) 快C(Ⅱc)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1. 结构特点 Ⅱ(直径、肌浆网)
Ⅰ(Z带、M带的宽度、毛细血管、线粒体)
2. 神经支配:大α运动神经元
Ⅱ型肌纤维(快运动单位)
小α运动神经元 Ⅰ型肌纤维(慢运动单位)
第二章 肌肉活动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男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 女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五、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一)训练引起肌纤维组成的改变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快肌纤维与速度和力量运动
快肌纤维的特点:肌肉收缩速度快, 力量大,疲劳恢复能力较强
训练方法:高强度、短时间的训练, 刺激快肌纤维的生长和发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动表现:适合进行速度和力量为 主的运动,如短跑、举重等
注意事项: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肌肉 疲劳和损伤,需要合理安排训练计 划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肌纤维类型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快肌纤维:提供 爆发力和速度
慢肌纤维:提供 耐力和持久力
混合肌纤维:平 衡不同运动能力
训练适应性:肌 纤维类型可塑性
不同运动项目对肌纤维类型的要求
力量型运动项目:需要较多慢肌纤维,如举重、投掷等 耐力型运动项目:需要较多快肌纤维,如长跑、游泳等 速度型运动项目:需要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平衡,如短跑、跳跃等 技巧型运动项目:需要较高的肌肉协调性和灵敏性,如体操、武术等
力量训练:采用轻重 量、多次数的力量训 练方式,如哑铃弯举、 深蹲等,以增强慢肌 纤维的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 拉伸等,以提高慢肌 纤维的柔韧性和关节 活动范围。
针对中间肌纤维的训练方法
训练强度:中等强度,以刺激中间 肌纤维为主
训练动作:选择能够刺激全身肌肉 群的动作,如深蹲、硬拉、卧推等
进一步研究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 支持。
探索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遗传因素,为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提供科学 依据。
开展跨学科研究,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与其他健康指标相结合,为全 民健身和健康促进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探索不同肌纤维类型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针对不同类型 的肌纤维,制 定个性化的训 练方案,以提 高运动能力。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
递增性体育锻炼过程中,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大量 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转折点,这一转的点相当于一 般人心率在140-150次/分时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说, 体育锻炼时心率在140/分以下,主要是发展有氧耐 力,心率150次/分以上,就主要是发展机体的无氧 耐力。因此,不管彩用何种体育锻炼方式,只要是 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要目的的练习,心率最好不要 超过150次/分。
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中跑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的分布接近相等,运动员的肌纤维构成并不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唯一因
素。 激方法发展肌肉力量时,最好与动力性练习方法结合使用。
(2)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方法
1. 反应速度的练习。主要是抽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对刺激信号 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 动作速度的练习。 对体育锻炼者来说,动作速度多表现在一些成套
( 3 ) 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划船 运动员臂 部慢肌比例高达 74.5% ,而腿部只有 57.5% 。
由此引出的训练以及提高
2.静力性力量练习 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未发生变化,而是维持某一特定位置的肌肉力量练习。 但却是很重要的一环。 3.常用的有氧耐力练习方法。
(1)提高肌肉力量的方法 肌肉组织壮大的原因与肌纤维增粗、肌原纤维增多,即肥大和肌纤维数量增加,即增生两方面因素有关。
( 3 ) 提高速度耐力的方法
1.最大摄氧量及其体育锻炼。最大摄氧量是指
身体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每分钟摄入并供组织细胞 消耗的氧气量,最大摄氧量是有氧代谢能力的基础, 一般人的最大摄氧量为2-3升/分,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的人可达4-5升/分,在进行有氧耐力练习时,可 以最大摄氧量作为参考指标确定运动强度。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
第四节肌纤维类型.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三)生理功能 1. 收缩速度:FT >ST ,但动物的慢肌纤维间存在差异,原因:大 运动神经元支配、ATP酶的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肌浆网发 达有关。 2. 收缩力量: FT >ST,原因:神经支配有关 3. 抗疲劳性:ST >FT,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人类肌纤维的类型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五、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六、运动时不同肌纤维的动员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人类肌纤维的类型
慢肌(Ⅰ) ST
5、试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
第二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男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 女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五、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一)训练引起肌纤维组成的改变
不变
可变 慢肌纤维 快C纤维 快肌纤维
(二)训练对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的影响 选择性肥大(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可优先造成主要运动肌内部某类 型肌纤维的肥大) 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二)代谢特征
1. 快肌纤维 无氧代谢能力高 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肌激酶的活性、肌酸激酶 的活性、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肌糖原的含量高
肌肉纤维类型和运动表现的关系
肌肉纤维类型和运动表现的关系肌肉纤维类型是指肌肉组织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肌肉纤维可以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肌纤维在运动表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个体的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产生明显影响。
慢肌纤维,也被称为红色肌纤维或者I型肌纤维,具有较好的耐力和持久力。
这种肌纤维的收缩速度相对较慢,但是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
慢肌纤维在身体中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
它们富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这使得它们能够适应氧气供应较为充足的运动情况。
慢肌纤维可以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得到发展和提高,特别适合长时间的持久运动,如长跑、游泳和马拉松等。
相对地,快肌纤维也被称为白色肌纤维或者II型肌纤维,具有较快的收缩速度和较高的力量输出。
快肌纤维对于爆发力和高强度的短时间运动表现较为突出。
但是,由于缺乏线粒体和肌红蛋白,快肌纤维的耐力较差,无法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
这种类型的肌纤维主要分布在肌肉较粗的部位,如大腿和臀部。
快肌纤维可以通过高强度、短时间的训练来进行锻炼,如举重、短跑和跳跃等。
肌肉纤维类型对于个体的运动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不同类型的运动中,肌肉纤维类型的比例将直接决定运动表现的特点。
例如,在长跑比赛中,慢肌纤维相对多的选手更有可能保持稳定的速度和耐力,而在短跑比赛中,快肌纤维相对多的选手则在爆发力和速度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肌肉纤维类型的比例也可能决定个体在某些特定运动项目中的潜力和天赋。
比如,具有较高比例快肌纤维的选手在力量项目上往往表现更出色,而具有较高比例慢肌纤维的选手在耐力项目上更具优势。
然而,肌肉纤维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通过训练和适应性改变来得到发展。
持续的训练可以改变肌肉纤维的比例,使得适应性训练的肌纤维类型增加。
因此,即使个体天生具有某种肌肉纤维类型的优势,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仍然可以改变和提高自己的运动表现。
综上所述,肌肉纤维类型和运动表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肌肉纤维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肌肉纤维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肌肉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收缩而使身体产生运动。
肌肉纤维可分为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分布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肌肉纤维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肌肉纤维的更深入了解。
一、慢肌纤维(Slow-twitch fibers)慢肌纤维,也被称为红色肌肉纤维或型 I 纤维,具有较高的耐力和较低的收缩速度。
它们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血液供应,其中含有丰富的氧气。
慢肌纤维主要用于需要长时间延长收缩的活动,比如长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这些纤维可以持续提供稳定的力量,但其收缩速度较慢。
慢肌纤维通常分布在人体的持续使用的肌肉中,比如股四头肌和骨盆区域的肌肉。
由于慢肌纤维需要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它们在这些运动肌肉中的分布更为丰富。
慢肌纤维还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因此其色泽较深,故又称为红色肌肉纤维。
二、快肌纤维(Fast-twitch fibers)快肌纤维,也被称为白色肌肉纤维或型 II 纤维,具有较高的收缩速度和较低的耐力。
相比于慢肌纤维,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更快,但能持续的时间较短。
快肌纤维适用于高强度、爆发力强的活动,比如短跑、举重等。
快肌纤维通常分布在需要快速力量输出的肌肉中,如大腿的肌肉群。
这些纤维的速度和力量输出较高,但由于其线粒体和血液供应较少,因此其容易疲劳。
三、中等肌肉纤维(Intermediate fibers)中等肌肉纤维具有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的某些特征,介于两者之间。
它们具备较高的力量输出和耐力,但没有慢肌纤维那么高的耐力,也没有快肌纤维那么快的收缩速度。
中等肌肉纤维主要分布在需要中长时间持续力量输出的肌肉中。
中等肌肉纤维的细胞结构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线粒体和血液供应相对较多,但不及慢肌纤维丰富。
中等肌肉纤维的特点使得它们在多种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和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
总结起来,肌肉纤维的类型包括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和中等肌肉纤维。
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运动能力及训练对其影响滨州学院体育系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1.形态特征
大部分骨骼肌中Ⅰ型肌纤维的直径略小 于Ⅱ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数量多于Ⅰ 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的肌浆网较Ⅰ型 肌纤维发达,Ⅰ型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 较Ⅱ型肌纤维多,Ⅰ型肌纤维周围的毛 细血管分布比Ⅱ型肌纤维多。
Ⅱ型肌纤维肌原纤维含量较Ⅰ型肌纤维多, 意味着肌纤维内部含有较多肌球蛋白横桥, 收缩时可产生较大的收缩力。大a运动神经 元支配Ⅱ型肌纤维,其轴突较粗,神经冲 动传导速度快;小a运动神经元支配Ⅰ型肌 纤维,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较慢。
2.生理特征
慢肌纤维有氧能力强,快肌纤维无氧 能力强;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者, 其收缩速度也较快;快肌收缩力量明显大 于慢肌;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较快肌强, 快肌纤维较慢肌纤维更易疲劳。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一般成年人肌肉中慢肌百分组成为44-58%,快 肌中以快A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快B,快C则少见。 以维持身体姿势或紧张性工作为主的肌肉,慢肌 百分组成较高,以快速位相性工作为主的肌肉中 快肌百分组成较高。女性慢肌百分组成较男性低。 青少年时期肌纤维的组成无性别差异,20-29岁 后,随年龄增长快肌百分组成减少。肌纤维类型 的百分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
pH环境中预孵育时染色程度的差异,可将骨骼肌 纤维划分为Ⅰ型Ⅱ型,以及Ⅰc、Ⅱa、Ⅱb、Ⅱc、 Ⅱac和Ⅱab六种亚型。其中,Ⅱc型纤维被认为 是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依据收缩机能将骨骼肌纤维分为“慢肌” 和“快肌”两种类型的观点。这一分类方 法通常只适用于区别动物骨骼肌纤维类型, 而不完全适合于区别人类的骨骼肌纤维类 型。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运动员的肌纤维百分组成具有明显的运 动项目特异性。从事速度、力量项目 的运动员快肌百分比占优势;而从事耐 力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百分组成占优势。
肌肉纤维类型及其功能特性论文素材
肌肉纤维类型及其功能特性论文素材论文素材:肌肉纤维类型及其功能特性引言: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之一,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肉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元,它们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性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的肌肉纤维及其功能特性,并探讨它们在不同运动活动中的作用。
一、慢肌纤维慢肌纤维又称红肌纤维或类型I纤维,其具有以下特点:1. 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慢肌纤维中的肌原纤维能快速将蓄积的能量释放,保持肌肉的持久收缩状态,适用于长时间持续运动,如长跑、马拉松等。
2. 抗疲劳能力强:慢肌纤维富含线粒体和血管,能够更好地供给肌肉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疲劳的发生。
3. 适应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对低强度运动刺激反应较大,使得肌肉在此类运动中能够持续供能。
二、快肌纤维快肌纤维又称白肌纤维或类型II纤维,具有以下特点:1. 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快肌纤维中的肌原纤维能迅速将蓄积的能量释放,使肌肉迅速收缩,适用于快速爆发力的运动,如短跑、举重等。
2. 抗疲劳能力较弱:快肌纤维线粒体和血管相对较少,产生的乳酸和废物积聚较快,容易引起疲劳。
3. 适应高强度运动:快肌纤维对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刺激反应较大,能够迅速产生力量。
三、慢-快肌纤维慢-快肌纤维又称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的肌纤维类型,具有以下特点:1. 肌纤维收缩速度适中:慢-快肌纤维具有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的收缩速度,既能适应长时间持续运动,也能应对较大强度的运动。
2. 适应力量和耐力结合的运动:慢-快肌纤维适合需要综合力量和耐力的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3. 抗疲劳能力适中:慢-快肌纤维相对快肌纤维具有更好的抗疲劳能力,但相对慢肌纤维而言较弱。
结论:肌肉纤维类型的不同决定了肌肉的功能特性,慢肌纤维适合长时间持续运动,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快肌纤维适合快速爆发力的运动,但容易疲劳;慢-快肌纤维则在力量和耐力结合的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不同肌肉纤维类型的特点,有助于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和运动项目,以实现最佳的运动表现。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组织学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人类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通常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其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类,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Ⅱ型中又分为三个亚型。
即Ⅰ型为慢缩红肌,Ⅱ型为快缩肌,Ⅱa型为快缩红肌,Ⅱb型为快缩白肌,Ⅱc型为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各类骨骼肌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
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小,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小。
2)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较高。
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肌糖原含量较高。
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
表现为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氧化酶活性较高,甘油三酯含量高。
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
3)生理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这说明: 在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训练时,应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发居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1、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 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
2、 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 由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组成。
I型 (慢肌)
细深 部 少
少不发达
小 无皱折
小 800-1000
较丰富 多 少
Ⅱ型
(快肌)
表浅 粗 多
发达 多 大
后膜有皱折 大
400-500 不太丰富
少 多
二代谢特征
特性 有氧能力 无氧能力 毛细血管密度 收缩时间 收缩力量 动员模式 在运动员中的分布 疲劳性
快肌和慢肌运动单位的比较
快 肌 ( FT) 低 高 低 快 大
依运动强度而定。
1、 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
纤维。
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原完全空竭时,快肌纤 维中还有糖原剩余。
2、 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 在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先被动员。
28.2-74.2 40.1-68.3 27.2-42.1
作者 Burke等 Costil等 Costil等 Coyle等 Gollnick等 Gollnick等 Green等 Jansson等 Komi等 Thorstensson 薩田等 Prince等 Prince等
二、 运动时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募集: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
健身中的肌肉纤维类型与训练效果
健身中的肌肉纤维类型与训练效果肌肉纤维类型是指人体肌肉组织中的纤维构成,它们在人体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肌肉纤维类型对于健身训练的设计和效果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不同的肌肉纤维类型以及它们与训练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慢肌纤维(Type I纤维)慢肌纤维又被称为Type I纤维,它具有以下特点:1.耐力好:慢肌纤维富含线粒体和血管,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供应,因此具有良好的耐力。
2.收缩速度慢: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慢,力量相对较小。
3.不易疲劳:慢肌纤维具有抗疲劳的特点,适合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主要参与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长跑、骑自行车等。
通过这类训练,可以增强慢肌纤维的耐力,并且有助于促进脂肪燃烧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二、快肌纤维(Type II纤维)快肌纤维又被称为Type II纤维,它具有以下特点:1.力量大:快肌纤维相对于慢肌纤维而言,具有更大的力量输出。
2.收缩速度快: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快,适合进行爆发力和速度训练。
3.易疲劳:快肌纤维的疲劳程度较高,不能持续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主要参与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通过这类训练,可以增强快肌纤维的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肌肉的爆发性能力。
三、肌肉纤维的转换及训练策略肌肉纤维的转换指的是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或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的转变过程。
在训练中,适当的刺激和训练策略可以改变肌肉纤维的组成,提高运动表现。
1.重量训练:高负荷、低重复次数的重量训练可以刺激快肌纤维的增长,进而提高力量和肌肉质量。
2.有氧训练: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可以提高慢肌纤维的耐力,促进线粒体和血管的增加。
3.间歇训练: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运动的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快慢纤维比例,使肌肉同时具备力量和耐力。
4.多样化训练:综合多种训练方式,如力量训练、有氧训练和灵活性训练等,可以全面发展不同类型的肌肉纤维,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总之,了解不同的肌肉纤维类型对于健身训练的制定和效果评估至关重要。
探索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培训的联系
探索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培训的联系作者:解长青单位: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1(略)2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许多项目运动员肌纤维组成进行研究指出,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优秀运动员两类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与其专项运动成绩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
世界级百米运动员FT可高达97%,ST仅有3%,快肌纤维百分比占绝对优势;既需要速度也需要耐力的中距离跑运动员,肌肉中FT%与ST%基本相当;马拉松运动员FT仅为8%,ST则高达92%,慢肌纤维百分比占明显优势。
可见,参加时间短、强度大项目的运动员,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FT%)较耐力项目运动员高。
相反,参加时间长、强度小项目的运动员,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ST%)较速度、力量项目运动员高[3]。
不同的运动形式时,两类肌纤维收缩力量不同,在动力性收缩(肌纤维缩短或拉长)中,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力更大;在等长收缩(肌纤维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中,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产生的力相同。
不同的运动强度时,两类肌纤维的募集次序和程度不同。
在进行低强度或轻负荷运动时,优先使用ST,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或负荷的加大,FT-A和FT-B纤维依次被募集,当强度或负荷最大时,FT-A和FT-B纤维被募集的百分比大于ST。
3肌纤维类型的测定自1962年首次开创针刺活检肌组织,采用组织化学酶染色技术研究人体骨骼肌纤维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电刺激法,表面肌电图参数法,回归模型测定法等。
由于操作复杂,尤其给受试者带来一定的心里压力和身体损伤,所以不能大面积推广。
目前,在基层运动训练实践中,常采以下两种间接估算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肌肉类型与负荷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估算,首先,测量人体某一肌肉群的最大力量(全力仅仅能完成一次练习的重量)。
然后,以最大力量80%的负荷重量进行练习,测出这一肌肉群竭尽全力能重复练习的次数。
重复次数少于7次,肌肉群中快肌纤维的组成大于50%;重复次数大于12次,肌肉群中慢肌纤维的组成大于50%;重复次数在7次至12次之间,肌肉群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所占比例基本相等。
(2021)第四节肌纤维类型完美版PPT
第二章 肌肉活动
一、人类肌纤维的类型
慢肌(Ⅰ(Ⅱb) 快C(Ⅱc)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1. 结构特点 Ⅱ(直径、肌浆网)
Ⅰ(Z带、M带的宽度、毛细血管、线粒体) 2. 神经支配:大α运动神经元 Ⅱ型肌纤维(快运动单位)
六、运动时肌纤维的动员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 1. 肌纤维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肌肉,Ⅰ占优
势。以位相性工作为主的肌肉,快肌纤维占优势。 2. 骨骼肌纤维类型的性别差异(Ⅰ男为55.9%,女为49.1%) 3.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年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慢肌纤维增多 4. 遗传因素对骨骼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影响:男子99.5%,女子92.2%
小α运动神经元 Ⅰ型肌纤维(慢运动单位)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二)代谢特征
1. 快肌纤维 无氧代谢能力高 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肌激酶的活性、肌酸激酶 的活性、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肌糖原的含量高
2. 慢肌纤维 有氧代谢能力高 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蛋白含量高;氧化酶活性 高(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等);脂肪多、毛细
第二章 肌肉活动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男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 女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
第二章 肌肉活动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五、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人体解剖学知识:肌肉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肌肉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分析肌肉是我们人类身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它不仅仅是负责支撑和保护身体,更是负责运动的重要器官。
而肌肉中的肌肉纤维则是实现肌肉运动的基本单位。
那么,肌肉纤维与运动能力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肌肉纤维和运动能力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肌肉纤维的类型,目前认为有两种体型的肌纤维:Ⅰ型和Ⅱ型。
Ⅰ型肌纤维又称为“慢肌肉纤维”,这种肌肉纤维运动时速度较慢,但是相对持久;Ⅱ型肌纤维则是“快肌肉纤维”,这种肌肉纤维则是速度较快,但相对较短暂。
在人体肌肉中,Ⅰ型肌纤维比较少,而Ⅱ型肌纤维则更多一些。
因此,场上需要长时间输出力量,如马拉松、足球、篮球等运动,Ⅰ型肌纤维的参与更为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肌肉纤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肌纤维类型差异会影响肌肉产生的力量和耐力,也就决定了肌肉对不同类型运动的适应能力。
具体来说,Ⅰ型纤维进一步分一下纤维类型:1.红色慢肌:适合长跑,长时间运动,肌肉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微小血管,可以提供长时间持续输出力量的能力。
2.白色快肌:适合短暂爆发力量,时间很短。
在高强度运动时,Ⅰ型肌纤维和Ⅱ型肌纤维共同发挥作用,产生更大的力量输出。
从运动表现上看,Ⅱ型肌纤维在短时间内有比较强的峰值力量输出,而Ⅰ型肌纤维则可以不断地输出力量,保持持久耐力。
此外,肌肉纤维还对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产生了影响。
有些运动需要身体比较柔软和灵活,如跳高、柔道、芭蕾舞等,这时需要有比较柔韧的肌肉纤维。
而协调性好的肌肉纤维则适合跳绳、器械体操等技术性运动。
因此,不同的肌肉纤维具有不同的运动优势和适应面。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通过训练改善肌肉纤维,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
这里要说的是运动时刻度的问题:有时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膨胀。
因此,科学制定运动计划,逐渐提高运动强度是必不可少的。
短期内通过提高锻炼强度和负荷,可以促进Ⅱ型肌纤维的转化,使得肌肉的力量和速度输出能力得到提升。
两类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两类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分为两类:慢收缩肌纤维(Type I纤维)和快收缩肌纤维(Type II纤维)。
本文将探讨这两类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慢收缩肌纤维具有以下特征:1. 缓慢收缩速度:慢收缩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慢,适合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
这是由于慢收缩肌纤维中丰富的线粒体和氧化酶,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能量。
2. 高耐力:慢收缩肌纤维具有较高的耐力特性,能够长时间保持肌肉收缩,不易疲劳。
这是因为慢收缩肌纤维具有较多的线粒体和丰富的血管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3. 低力量产生能力:慢收缩肌纤维的力量产生能力相对较低,适合进行轻负荷、高重复次数的运动。
这是由于慢收缩肌纤维中肌原纤维较少,肌纤维直径较小。
4. 抗肌萎缩:慢收缩肌纤维在老龄化或受伤时较为稳定,不易出现肌萎缩。
这是因为慢收缩肌纤维中含有较多的酸性磷酸酶,能够帮助肌纤维维持稳定。
快收缩肌纤维具有以下特征:1. 快速收缩速度:快收缩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力量。
这是因为快收缩肌纤维中丰富的肌原纤维和ATP酶能够迅速提供能量。
2. 低耐力:快收缩肌纤维的耐力较低,容易疲劳。
这是由于快收缩肌纤维中线粒体和血管系统相对不发达,不能有效地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3. 高力量产生能力:快收缩肌纤维具有较高的力量产生能力,适合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性运动。
这是由于快收缩肌纤维中肌原纤维丰富,肌纤维直径较大。
4. 易于肌萎缩:快收缩肌纤维在长时间不使用或年龄增长时容易发生肌萎缩。
这是因为快收缩肌纤维中含有较多的酸性腺苷酸和蛋白水解酶,容易受到新陈代谢影响。
综上所述,慢收缩肌纤维和快收缩肌纤维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
慢收缩肌纤维适合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耐力运动,具有较高的耐力和抗肌萎缩能力,但力量产生能力较低;而快收缩肌纤维适合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性运动,具有较高的力量产生能力,但耐力较低,并容易肌萎缩。
03-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PPT
肌肉活动第一章01骨骼肌纤维的分布特征人体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分布是混杂的,不同肌肉中快慢肌纤维的比例有较大差异。
骨骼肌纤维的分布特征骨骼肌纤维类型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年龄变化。
遗传因素对骨骼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影响。
0102030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骨骼肌中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高。
以动力性工作为主的骨骼肌中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低。
骨骼肌纤维类型男子的I、Ⅱ型肌纤维较女子粗大,尤其是Ⅱ型纤维;男子的Ⅱ型纤维较1型纤维粗,而女子则相反。
研究发现,从青少年时期到老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I 型肌纤维的比例增加,而Ⅱ型肌纤维百分比相应减少。
02运动单位募集运动单位募集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一组肌纤维。
运动单位募集是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运动单位募集为了增进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内容必须由大强度的练习组成,才能够保证快运动单位在训练中充分活动。
要增强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必须由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的练习组成,才能保证慢运动单位在训练中优先使用。
运动时人体骨骼肌运动单位募集的特征就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而言,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就少:产生的张力大,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就多,此乃运动单位募集的大小原则。
低强度运动,Ⅰ型肌纤维被优先募集;运动强度增大,Ⅱa型肌纤维被动员参加活动;最大强度运动,Ⅱb型肌纤维成为主要活动纤维。
以上不同类型纤维随运动强度增加而表现出来的募集模式也称为肌纤维类型的选择性募集(顺序性募集) 。
运动单位募集肌肉接受刺激收缩时,并不是以整块肌肉为单位参与工作,也不是以单个肌纤维为单位参与工作,而是以一个神经元及其支配的一组肌纤维(也就是运动单位)为单位参与活动。
如果支配的是快肌纤维,就叫快运动单位,如果支配的是慢肌纤维,就叫慢运动单位。
03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力量、速度型项目:FT%高耐力型项目:ST%高速度耐力型项目:慢肌、快肌各一半04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会引起骨骼肌纤维类型产生适应性变化肌纤维面积肌肉酶活性(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是指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可优先造成主要运动肌内部某类型肌纤维的肥大。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解读
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耐力训练不仅使慢肌纤维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增加,亦使快肌纤维中该酶的活性明显增加,说明两类肌纤维均具有提高氧化潜力的适应性,因而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通过训练,仍可获得极高的氧化能力。
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田径运动中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的乳酸脱氢酶活性,以短跑运动员为最高,长跑运动员最低,其他项目介于两者之间,说明人体的无氧能力明显地随运动专项、或所经受的训练形式而改变。
邢台学院体育系张贵婷
6名成年男受试者进行5个月长跑训练:在训练前后测定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慢肌纤维百分比、慢肌纤维面积、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磷酸丙糖激酶等指标发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慢肌纤维面积、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磷酸丙糖激酶在训练后都显著提高了,但慢肌纤维百分比却没有明显提高。
邢台学院体育系张贵婷
(五)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 1、划船运动员多用臂,臂部慢肌纤维相对面积高达 74.5%,腿部却只有57.5%。
2、游泳运动员由于臂腿并用,故其腿和臂部慢肌纤维相对面积分别为84.4% 和73.7%。
3、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在最多活动的肌肉中最高。
无训练者腿部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较臂肌高25%;①耐力训练可明显提高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表示获得很高的有氧氧化能力; ②力量和速度训练引起的无氧代谢产能力变化,幅度不很显著。
邢台学院体育系张贵婷
思考题 1、比较分析快肌和慢肌的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特征。
2、总结两类肌纤维对训练适应的特征。
邢台学院体育系张贵婷。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血液的组成(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40%~50%。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四、血液的机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二)运输机能1、运输气体;2、运输营养;3、运输代谢产物;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影响搏出量(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医学ppt
19
(四)训练对肌纤维代谢能力的影响:
长期训练引起肌纤维中酶活性改变。
精品医学ppt
20
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
耐力训练不仅使慢肌纤维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明显增加,亦使快肌纤维中该酶的活性明显增加, 说明两类肌纤维均具有提高氧化潜力的适应性,因 而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通过训练,仍可获得极 高的氧化能力。
ST%
变化范围
57.7
±2.5
52.6
38.0-73.2
51.0
27.4-72.0
46.7
±3.7
43.9
24.0-72.9
45.2
33.5-58.3
43.8
26.0-60.6
53.9
±12.2
46.0
±13.0
44.0
--
46.3
28.2-74.2
57.5
40.1-68.3
35.4 精品医2学7p.2p-t4时,快肌 纤维中还有糖原剩余。
精品医学ppt
10
2、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
在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先被动员。
3、在运动训练时,应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发展不同 类型的肌纤维。
(1)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须 包括大强度的练习。
作者
Burke等
Costil等
Costil等
Coyle等
Gollnick等
Gollnick等
Green等
Jansson等
Komi等
Thorstensson 等胜田等
Prince等
Prince等
9
二、运动时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募集: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 度依运动强度而定。
1、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
慢、氧化型(SO);
快、糖酵解型(FG);
快、氧化、糖酵解型(FOG)三种类型。
(四)根据收缩特性及色泽 快白、快红和慢红三种类型。
(五)布茹克司(Brooks,1970)
分为:Ⅰ型和Ⅱ型
Ⅱ型中分为:Ⅱa、Ⅱb和Ⅱc三个亚型。
精品医学ppt
2
一、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
(一)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
3.抗疲劳能力 和慢肌纤维相比,
快肌纤维在收缩时 能产生较大的力量, 但容易疲劳。
快肌纤精维品医和学慢pp肌t 纤维与疲劳的关系7
4、人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分配:
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
常用针刺活检取样法、开放性活检取样法或尸检法来 获得身体中骨骼肌肌纤维组成的数据。
男女上下肢肌肉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平均为40-60%。 肌纤维的百分比分布范围很大:
精品医学ppt
15
(二)运动时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募集: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 动强度而定。
1、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纤维。
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原完全空竭时,快肌纤维中还 有糖原剩余。
2、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
在一肌肉中的位置 肌纤维的直径 肌纤维数量 肌浆网(内质网) 突触小泡 α-运动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点 终板面积 肌节Z线宽度(埃) 毛细血管网 血液供应 神经支配
Ⅰ型 (慢肌)
深部 细 少
不发达 少 小
无皱折 小
800-1000 较丰富 多 少
精品医学ppt
Ⅱ型 (快肌)
表浅 粗 多
发达 多 大
后膜有皱折 大
精品医学ppt
17
(三)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
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精品医学ppt
18
1、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系统的运动训练,可 使骨骼肌组织壮大,肌肉功能得以改善。
肌肉组织壮大的原因与肌纤维增粗、肌原纤 维增多有关。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肥大似乎与 运动训练的形式有关,即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 可优先造成主要运动肌内部某类型肌纤维的肥 大,这种现象叫作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
慢肌纤维百分比最低的为24%,最高的为74.2%
精品医学ppt
8
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
受试者 男(19) 男(11) 女(10) 男(8) 男(14) 男(14) 男(9) 男(69) 男(23) 男(10) 男(14) 女(4) 女(4)
肌肉 股外肌 腓肠肌 腓肠肌 腓肠肌 腓肠肌 三角肌 股外肌 股直肌 股外肌 股外肌 股外肌 三角肌 三角肌
精品医学ppt
12
男运动员肌纤 维类型分布
精品医学ppt
13
女运动员肌纤 维类型分布
精品医学ppt
14
(一)四训练、能肌否纤引维起类两型类对肌纤训维练互的变适:应
多数生理学家认为:长期训练可引起肌纤维变 化(Ⅱa⇄Ⅱb),但慢红肌与快白肌之间是不可 转变的;
少数生理学家认为:慢红肌与快白肌之间,通 过训练后是可转变的。
这说明:
在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精品医学ppt
16
在运动训练时,应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发展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1、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 必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
2、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 要由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组成。
400-500 不太丰富
少 多
3
(二)代谢特征
精品医学ppt
4
(三)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收缩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精品医学ppt
5
无训练者(A)和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B)的力量-速 度曲线。
快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力量精-速品医度学曲ppt线向右上方转移 6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一)按颜色
肌纤维红色的为红肌,呈白色的为白肌。 如长途飞行的鸽子胸肌是红肌,家鸡的胸肌呈白色
的为白肌。 红白肌主要和肌纤维内肌红蛋白含量的多少相关。
(二)按肌肉收缩的速度
按其收缩快慢不同,划分为慢肌和快肌两种类型。
精品医学ppt
1
(三)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
(2)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由 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组成。
精品医学ppt
11
三、肌纤维类型与运动成就
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
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从事耐 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 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运 动员和一般人; 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运动员(中跑、自行车等): 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