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初探
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

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
研究生院为例
赵中建
【期刊名称】《全球教育展望》
【年(卷),期】2001(030)001
【摘要】@@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述rn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多国经济联系不断拓展和深化的结果.一体化不仅是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个过程.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政治、文化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这不仅需要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理解、培养协作精神和养成平等宽容的态度,还要求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战略眼光.
【总页数】8页(P55-62)
【作者】赵中建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必然与现实——兼论云南农业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
2.本土生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
3.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发展规划,宾夕法尼亚州,美国
4.美国大学教育体验--
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课程为例5.美国中学校际体育竞赛体制初探——以宾夕法尼亚州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体现在教学模式上。
在美国高校,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追求学术自由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有显著区别。
我国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应当借鉴美国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辨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还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上。
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灵活选择课程,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
美国高校的学术研究注重创新和实践,注重学术自由和学术成果的转化。
我国高校需要认真思考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提倡学术自由,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还体现在学生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国高校需要从中美高等教育差异中汲取经验,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学习,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还体现在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上。
美国高校注重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学术成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拥有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和国际合作网络。
我国高校需要重视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拓展国际教育资源和合作网络,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国高校需要从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中汲取经验,加强教学模式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提升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在地国际化: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导范式

第3期2023年5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3May 2023[收稿日期]2023-01-2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以‘在地国际化’加速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IA210182)。
[作者简介]房欲飞(1977-),女,山东聊城人,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国际化。
常桐善(1951-),男,甘肃山丹人,高等教育管理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与学术规划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院校研究、学习成果评价、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地国际化: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导范式房欲飞1,常桐善2(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2美国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奥克兰 95607) [摘 要]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导范式是“在地国际化”,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制度渊源:移民传统所形成的多族裔社会催生了其必要性,对文化多元性的推崇提供了思想基础,具有多元化国际背景的师生及行政人员群体为其提供了资源保障。
“在地国际化”推进过程中,美国高校依托本土丰富的国际资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路径,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注重充分利用校内外文化多样性优势为跨文化互动提供机会,但种族主义难以销声匿迹;以课程教学国际化提供全覆盖的国际化教育,但建设机制的自觉性不足;通过“国际教室”导向提升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但跨文化冲突的解决难以获得制度保障。
启示我国应摒弃“项目思维”,推动教育理念的系统变革;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增强制度的开放性;课程国际化过程中应去除“精英导向”,面向所有在校学生。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校园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3-0134-07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3 03 022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传统上以跨境流动为主的国际化教育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以本国校园为主要场域的“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 tionathome)作为一种更可持续发展、更具规模效益的国际化路径,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发展及演进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发展及演进
崔淑卿;钱小龙
【期刊名称】《现代大学教育》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拥有近一个世纪的国际化经验,不同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反映着不同的概念模式.殖民地时期至二战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英德两国和内部动力的双重影响;二战后至70年代初,政策制订和机构管理步入正轨;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多元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广泛开展;90年代初至今,国际化主体发生变化,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化规模显著扩展.
【总页数】7页(P37-42,70)
【作者】崔淑卿;钱小龙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
通,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1
【相关文献】
1.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
2.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演进与发展
3.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4.美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演进:文化、制度与国际化——评《美国历史上的慈善组织、公益事业和公民性》
5.突围与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在中国的演进与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作者:尚华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2期摘要: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本国教育事业,跨国教育更是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各大学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
美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衡量的指标包括:制度支持;学术要求;政府对教师的资助政策和专业化发展的机会;制定注册入学与选拔的目标策略。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国教育中图分类号:G64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5-0156-02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教育界普遍重视的一个领域,也是各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努力推动的一项活动。
所谓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大环境下的贸易经济自由化促使下,各国自身的教育资源在国际进行优化配置,教育因素在各国间快速传播,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领域在一起互相影响、共同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在教育领域间互相交流、竞争、包容、激励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
每个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的相关政策、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不能仅仅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要充分适应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崭新形势。
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将本土教育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优化整合,站在世界教育领域的顶峰,并培养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竞争素质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国家服务,创造更多利益。
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说到底还是优秀人才的竞争。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大量高素质、拥有创新精神及创造才能的优秀人才,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国家能把握住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因此,教育国际化,其最主要也是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能与国际相衔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国际意识的人才,这样的优秀人才才可以在国际大舞台绽放出耀眼的色彩。
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和机制研究——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为例

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和机制研究——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为
例
乔丽清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24()15
【摘要】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正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教育国际化对于大学实现内涵发展和声誉提升具有双重效应。
从国际化角度深度调研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组织架构、创新机制等,提炼出聚焦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IMPACT框架,即开放包容的对外原则、面向世界的使命愿景、广泛链接的合作网络、战略引领的发展路径、需求驱动的共同体意识和联动协同的工作机制。
最后,鉴于当前及今后短期内可预见的国际局势,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三项具体策略,即在线国际化、在地国际化和区域国际化。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乔丽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
【相关文献】
1.浅析处于都市的美国中小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为例
2.学术谱系解读:基于美国
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访谈分析3.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构成及运作——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为例4.大学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互动策略研究
――以桂林市与其高等教育系统国际化的互动为例5.美国公立高等教育责任中心管理研究——以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为案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校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国际化可以提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全球化视野的人才。
因此,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国际化模式1. 美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模式美国高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模式。
其主要做法包括:推行开放和自由的招生政策,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生;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如交换学生计划、海外实习等;鼓励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究项目。
我国高校可以从这些经验中学习,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 英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英国高校在国际化方面注重提供国际化教育、招收国际学生、建立国际研究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英国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海外实习和志愿者项目,提供跨文化教育和语言培训,加强师生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英国高校的做法,建立更多的国际化项目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模式1. 提高国际学生招收和管理水平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优化招生政策,提供奖学金和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
同时,建立完善的国际学生管理体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强他们的留学体验。
2.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项目。
这样可以提高学术水平,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
3. 提供多元化的国际化教育项目高校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如交换学生计划、海外实习、双学位项目等,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和实践。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4. 建立国际化教育与研究机构高校可以建立专门负责国际化教育与研究的机构,制定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美国高校境外办学的政策和实践研究

美国高校境外办学的政策和实践研究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美国的许多高校开始通过境外办学的方式出口高等教育,美国政府、相关社会组织以及各高校也纷纷通过政策规范、质量认证、研究咨询、办学活动等方式在境外办学中扮演相应角色,其政策和实践可以为我国的中美合作办学活动带来重要启示,如在合作办学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好教育主权问题、进一步提升合作办学机构在国际化中的地位等。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境外办学;中美合作办学美国高校接收的国际学生数量虽然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但其年度增长率在近年来有所下降,除了受到赴美签证政策变化的影响之外,来自其他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不断高涨的赴美留学费用也是重要原因。
因此,许多美国高校开始寻找途径,将自己的教育“送”到国际学生面前,而不是坐等他们“上门求教”,到国外开办教育项目或机构成为美国高校的另一个选择。
2022年至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中,与美国合作的项目或机构占总数的23.39%[1],可见我国已然成为美国高校境外办学的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市场。
我们有必要对美国高校境外办学的相关政策和实践进行考察,从而根据其现状和动向调整我国中美合作办学的策略。
一、美国政府出台的关于高校境外办学的政策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对各州高校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州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而联邦教育部对教育则发挥宏观和间接调控作用。
因此,美國联邦教育部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但涉及到美国高校境外办学的规定则非常少,这方面的事宜主要由各州政府负责管理。
美国有50多个州,每个州的教育管理体系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州在高校境外办学的规定上也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美国高校境外办学方面的政策主要涉及批准程序、委托管理的要求、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专业、避免不必要竞争等方面。
新泽西州的肯恩大学与中国的温州大学合办了温州肯恩大学,因此选取该州研究其政府关于境外办学的政策具有代表性。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经验与启示

以法规和政策 的形 式将 高等 教育 国际化 的要 求 固化 和规 范起来 , 之成 为 国家意 志 , 而 保持 了国际 化 使 从
原则 的延续 性和 稳定 性 。美 国 14 9 8年 出台 了《 国 美
此, 学校积极创 造条件 , 为教师 提供专 业发展机 会 , 通
过开办 国际课 程专 题讨 论会 和为 教 师提供 加 强外语
运用 技巧等 , 教师 的专 业 素养得 到进一 步 提升 , 使 以
更好地 适应 国际化 的需要 。 三 、 国高等教 育 国际化 的经验 美
( ) 立全球 化与 国际化 的思想观念 一 树
动等。三是教师的资助政策和专业化发展机会 , 包括 为他们参与 国际化进程 提供资金 , 参 与国际化 活动 把
作为他 们晋升 、 授予终身 职位和雇佣 的标 准。 四是 国 际学生 , 包括制 定 注册入 学 与选 拔 的 目标 和策 略 , 为
国际学生 提供 资助及各种项 目和支持服务 ¨ 。 ( 有效的保 障措施 三)
开展国际合作等 , 为我 国建立有 中国特 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 系提供 了借鉴。 关 键 词: 美国; 高等教 育; 国际化 ; 经验 ; 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 697 2 文献 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 0 -44 2 1 )300 -4 G4.1 A 1 852 (0 10 -120 0
新 闻与教育交 流法 》 15 ,98年 出 台 了《 国防教 育 法》 , 16 96年又通 过《 国际教育法》55 00年 , 国颁 布 [2。20 1 美 的《 国 20 美 00年教育 目标 法》 主要强调教育 的 国际 则 化, 明确提 出采用 “ 面貌新 , 与众不 同的方法使 每个学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是关于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关注于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国际化办学过
程中,中国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创意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的
能力。
第二个启示是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实际教学和实践机会,
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技能。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更加注重理论。
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中国高校需要探索更加实践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
适应全球化就业市场的需求。
第三个启示是关于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在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尊重个人差异和学
生的自主学习,而中国高校则注重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
中国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和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和管理方法。
第四个启示是关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观。
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和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而中国高校注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表现。
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中国高校需要更加注重社交方面的培养,激励学生建立社会联系和关注社会价值观。
总之,中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于中国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
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和启示。
中国高校需要尽快适应全球化时期的趋势,更加注重学生的
创意和创新,拓展实践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及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管理
方法。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一、学术氛围在学术氛围方面,中美两国高校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高校注重学术自由和开放,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推崇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
而在中国的高校中,对学术独立和探索的空间相对较小,学生更多地在被动接受教育,缺乏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
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国际化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中美两国高校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班授课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而在中国的高校中,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听讲和接受知识的状态。
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是,要借鉴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小班授课和案例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中美两国高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高校重视个性发展和全人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而在中国的高校中,对学生的管理更多地侧重于学术成绩和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四、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中美两国高校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
而在中国的高校中,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还相对薄弱,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给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我国高校要积极引入国际化的学术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走向世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发展中拥有丰富经验和启示。
从国际化战略到跨国合作项目,美国高校不断探索并开拓全球市场。
重视文化多样性、吸引留学生,有力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留学生人数和比例持续增长,为高校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经验总结中,强调了开放心态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启示中,呼吁高校要注重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合作与交流。
展望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将继续引领全球化趋势,为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战略、跨国合作项目、文化多样性、留学生、教育质量、竞争力、经验总结、启示、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作为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一直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繁荣和多样性,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学生前来求学,在国际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不仅仅是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美国高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使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国际化战略、跨国合作项目、重视文化多样性等举措,让美国高等教育更具包容性和竞争力。
留学生人数和比例的增长,也为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不仅为本国教育发展带来了启示,也为全球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1.2 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空前密切。
高等教育全球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学生流动、教师交流、学术合作等各个方面。
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1. 引言1.1 当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背景当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背景主要体现在体制、教学模式、科研创新、文化价值观和国际化意识等方面。
从体制上看,中美高等教育存在着不同的管理体制和办学理念。
在美国,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注重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而在中国,高校的管理更加集中化,受政府政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
在教学模式上,美国高校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教育;而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注重理论教育和考试导向。
在科研创新方面,美国高校强调科研自由和创新,支持学术研究和产学研结合;而中国高校在科研方面存在着诸多制度性约束和政策导向。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上,还涉及到文化认知和国际化意识等方面。
这种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具有启示意义,需要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
1.2 本文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模式、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文化价值观和国际化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和现状。
结合现实情况,从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应启示,并探讨如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更好地推进国际化办学,提高学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提升。
2. 正文2.1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异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异是指在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学制、学位授予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美国,高等教育由各州政府和私人机构主导,形成了分散、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则主要由政府主导,学校的管理和运作受到更多的行政干预。
在学制方面,美国的大学本科一般为四年制,学生可以选择各种选修课程,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经验和模式。
通过比较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文化差异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上。
在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
美国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
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学校更多地强调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做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有着丰富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自由选择课程,并且可以跨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
而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相对较为传统和固定,学生的专业课程比较死板,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体系,注重兴趣和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专业发展机会。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美国高校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而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法更加传统和讲授式,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思维培养。
美国高校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更加看重学生的课外实践和社会活动。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高校具有较为完善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有着丰富的国际学术资源和合作项目。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文章回顾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然后,分析了全球化和国际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并探讨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最后,对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一、引言美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革新,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和影响不断扩大。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探讨其发展路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借鉴。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美国的大学开始吸引来自欧洲的学生和学者,他们为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知识。
此后,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许多国际学生和学者来到美国,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三、全球化和国际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全球化和国际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和学者的流动更加便利,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其次,国际化使得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样化和开放,丰富了教学和研究资源,提高了学术水平。
再者,国际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和学者前来留学和工作,推动了教育经济的发展。
四、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策支持是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许多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为国际学生和学者提供了便利条件,吸引了其前来学习和研究。
其次,高等教育质量是吸引国际学生和学者的重要因素。
美国高校的卓越教学和研究水平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国际学生和学者。
美国高校国际化趋势与经验借鉴

美国高校国际化趋势与经验借鉴近年来,美国高校国际化也成为了教育领域话题的热门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那么,美国高校如何实现国际化呢?本文将介绍美国高校国际化的趋势和经验,为中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高校国际化的趋势美国高校国际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多元文化,包括国际留学生、外国语言学习、跨文化研究等。
具体来说,以下是美国高校国际化的趋势:1.国际化的学生美国高校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其中以中国留学生数量最多。
留学生有助于高校的国际化,也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提高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应对多样性的能力。
2.多语言学习美国高校鼓励学生学习多语言,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在美国高校,有各种语言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汉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3.国际化的教职员工美国高校雇佣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研究员,这使得教学和研究更能跨越国界和文化,从而实现国际化。
4.国际化的研究项目美国高校进行跨国合作研究,拥有跨文化的学术合作网络。
高校研究成果能够申请国际专利,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美国高校国际化的经验美国高校之所以能够实现国际化,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中国高校借鉴:1.开放包容美国高校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不仅尊重不同的文化观念,还提倡多元文化的学习和思考。
在美国高校,留学生和本土学生都能够平等地接触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学习。
中国高校也应该尝试接纳多元的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2.建立交流平台为了促进跨国合作,美国高校建立了许多跨国交流平台,如院校之间的交流项目,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研究等。
中国高校也应该建立更多的跨国交流平台,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交流,并推动更多的学者之间的国际合作研究。
3.国际化的课程在美国高校,除了英语教学之外,学生还可以选修其他语言的课程。
同时,高校里也会开设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比如国际关系、国际商务等。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政策可以吸引更多国际学生,丰富学校文化。
开设国际化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术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环境。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提升师资水平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指导,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学者。
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满意度。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国家的高校更好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多元化招生政策、国际化课程、国际交流与合作、师资水平、留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意义。
1. 引言1.1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越发凸显。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承担着重要的国际化使命。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各国在发展科研、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国际化合作可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传播,推动全球化时代的学术发展。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的人才。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化的背景下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与海外学生和教授的交流,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动学术发展和知识传播,更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视野的未来人才。
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国际化建设,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政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美国大学在招生方面的成功做法。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
李波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7)003
【摘要】在阐述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与问题.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要求,笔者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育人才培养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李波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探析 [J], 英瑞
2.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探析 [J], 英瑞;
3.\"一带一路\"的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J], 顾明言
4.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 [J], 蒋玉梅; 陆小兵
5.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理论依据探析——基于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J], 印巧云;田华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初探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差异化的定义。
日本学者喜多村和指出,交流性、开放性和通用性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基本要素,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將高等教育与国际化的观点相融合,在高等教育研究和服务的过程中加以体现。
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德广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从而积极引导国内教育市场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增强国内教育体制的内在动力和吸引力,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注重国际交流,满足内在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出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优质人才。
英国诺丁汉大学院士杨福家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人才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下能够更好地为实现国家利益奠定基础。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基础上,国家大学对教育国际化给出了基本定义,即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文化观点和氛围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相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全面的过程,包括了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所有变化过程,是学校政策全面落实的重要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认知,但却有许多的共识存在。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其中,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基于本国,面向世界,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本国的优秀文化精髓,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目的,为应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挑战而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方式1.人员流动国际化(1)学生的国际流动。
学生的国际流动包括输出和输入两种,输出即美国的学生到国外其他国家留学;输入即世界各国的学生到美国留学。
这种留学生输出与输入的交替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有利于开展国际化的课程研讨,提升国际教学的高度和国际化人才的能力。
现阶段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留学生。
2012年有超过80万国际学生就读于美国的学院和大学。
与2011年相比,留学生增加了5.5万人,即增加了7%。
此外,美国在积极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同时,也大力鼓励本国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因为海外留学既是美国宣传其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又是美国学生了解世界的机会。
(2)教师与访问学者的国际交流。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代表,不仅与大规模的留学生有关,更重要的是教师和访问学者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国际交流。
美国政府、教育机构、民间社会团体为促进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世界知名的教师与访问学者到美国进行访学、交流。
与此同时,为积极传播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促进世界其他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美国也积极派遣学者到世界其他地方从事研究、参加学术会议。
这样一来,美国高校不仅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学术界的联系,而且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收益,如经济收益等。
2.课程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变革,而课程国际化即是其主要途径之一。
对于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国外研究者认为课程的国际化包括国际区域学科研究、外语扩展以及学科普遍化进程等,而学科的全球适应性早已经得到了验证和推广证实。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课程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即将课程内容和形式国际化作为发展方向,以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的社会工作为核心,将国内和国际课程优化设计和规范管理作为基本目标。
2012年,王霞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对课程国际化的讨论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课程设计中应加入世界经济、非洲文化、欧洲法律和世界历史等在内的国际课程;第二种观点则指出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国际化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增强学生在多元化国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提升课程的国际化导向;第三种观点则指出要将国际化因素与课程实践相融合,将国际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融合相结合。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培养一大批具备国际意识的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是人才能力提升和融入国际化元素的关键所在。
3.办学国际化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所以如此发达,与其不断推行的国际化办学政策息息相关。
美国非常重视国际化办学。
这里需要表明的是,欧洲是最早的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借鉴欧洲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许多大学就纷纷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校向大学国际化方向发展。
美国颁布了《对非美国本土教育项目评价原则》,积极鼓励合作项目和在境外开办学校,并且成立了无国界高等学校观察组织。
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的海外办学输入和输出人数相对集中,并且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
根据统计部门的研究结果,当前全球范围内的162所高等教育学校的海外分校中有78所由美国建立。
早期的国际化办学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直接在海外办理分校的方式进行办学。
如201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在美国旧金山成立;美国纽约大学致力打造全球性大学,在世界各地积极建立分校。
第二种是通过与国外的学校、教育机构、企业、政府等合作办学,分摊教育设施、场地、师资等费用。
如卡塔尔政府在波斯湾地区最著名的投资之一就是教育城,其中有6所美国的名校在此设立校园;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中国机构开展系统性合作,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校园。
第三种是在不同国家进行衔接教育,提供可共享的教育资源,培养共同的学生或加强特殊教学活动。
如我们通常在提到高等教育时所说的“2+2”“3+1”“1+2+1”模式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快速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注重现代化形式的应用。
美国借助自身的网络科技优势和信息化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巩固和增强自身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提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英国图书馆和纽约国立图书馆等教育机构共同协作在网上构建的综合课程吸引了一大批人接受教育,尤其是美国国会图书馆2011年召开的世界数字化图书馆活动更增强了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
国际化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也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信息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成型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现状在传统意义上,跨国教育合作大多数都是美国的大学在海外与当地的大学或者政府机构等进行合作,从而加强人员活动和文化交流。
当下,随着海外分校的设立,美国各个校区之间的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却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有一些议员指出这种合作的模式虽然受到了强烈欢迎,但是会对本土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美国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07年对大学全球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举行了听证会。
此次会议中,加利福尼亚州议员达纳·罗拉巴克尔指出应当更多地关注美国人自身的教育问题,让美国大学派遣教授前往进行交流活動有意义,但是海外分校的设立和举办教学活动却另当别论。
布赖恩·贝尔德是美国教育和科技委员会的主席,他指出美国大学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措施,其他国家和大学也会采取相关的措施,与其无动于衷不如参与其中。
艾米·古特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他指出美国不能保障在海外分校提供的教育与母校同样优质,即面临着母校师资力量稀释的问题,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尽管争议存在,笔者仍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是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前文已经提到过在全球162所高校的海外分校中,78所由美国高校开设,占总数的48%。
然而由于美国近年来适龄大学生人口不断减少,生源竞争日益激烈,为继续稳定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不得不紧紧抓住亚洲、中东等地区的新兴国际办学输入市场。
同时,美国在国际化办学中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多集中在经济类和科技类课程,如MBA课程等,却忽视了文学课程的推广。
再者,在取得国际化办学成功的同时,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也遇到了各种挫折与失败。
例如,在美国大学热衷建分校的同时,却有多数分校“水土不服”,其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大学过于关注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对输入国市场的调查,分校所开设的课程并没有吸引到当地学生,从而无法达到财政目标;原因之二是美国对输入国当地的文化、语言和社会规范等不了解,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复制移植既定的模式,往往会导致国际化办学的失败。
四、总结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美国更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其国家战略定位中的重要意义,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美国要想不落于人后,就必须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积极的反应,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美国应在努力统一国际化办学思想的同时,发挥其科技大国的优势,积极开创更新颖有效的办学模式,如形成系统的互联网虚拟办学模式等;与此同时,美国在开展国际化办学时应当用长远全面的眼光看待,努力将自身的优势与输入国的文化相结合,为培养全球性的国际化人才,应对全球挑战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靳希斌.国际教育服贸易研究:理论、规则与行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3]王俊烽.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4]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