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要点总结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检一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机体的内环境: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现在也指机体所有保持相对稳定的生理过程。
3.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反射弧:指完成反射所必须的结构。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组成。
5.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6.负反馈: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7.正反馈: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8.前馈:指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它能使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就能得到纠正。
9. 兴奋性: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
10.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活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11.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问答题
1.举例说明机体功能活动是如何被调节的?
机体功能活动是通过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自身调节来完成的。
(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反射实现对效应器功能的调节,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生理状态下可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特点:反应迅速,起作用快,调节精确。
(2)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实现对靶细胞功能的调节,如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特点: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3)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2.举例说明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
负反馈: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其生理意义是维持稳态,如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负反馈作用,从而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
正反馈: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其生理意义是使机体某一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完成,如分娩、排尿反射等。
前馈:指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它能使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就能得到纠正。其生理意义是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使其活动完成得更加准确,如各种条件反射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3、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
4、原发性主动转运:把直接利用分解A TP释放的能量进行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转运称原发性主动转运
5、继发性主动转运:把不直接利用分解A 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Na+膜内外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转运
6、静息电位:指细胞在静息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在静息状态的基础上,受到适当刺激后,可兴奋细胞膜电位发生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7.
8、兴奋性:细胞所具有的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9、兴奋:动作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10、极化:静息时位于膜两侧电荷的分极状态
11、复极化:去极化后膜电位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2、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1)试述钠泵的活动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当[Na+]i↑/[K+]o↑激活──分解A TP产生能量── 2K+泵至细胞内;3Na+泵至细胞外──维持[Na+]o高、[K+]i高原先的不均匀分布状态
2)试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条件,机制?
产生的前提条件:(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机制:1[K+]i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A-]i不能向膜外扩散2[K+]i↓、[A-]i↑→膜内电位↓(负电场) [K+]o↑→膜外电位↑(正电场) 3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4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
3)试述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
特点:①“全或无”特性: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②不衰减式传导③有不应期
产生机制: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K +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 [Na+]i↑、[K+]O↑→激活Na+-K+泵Na+泵出、K+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4)试比较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
项目刺激机制特点意义
有不衰减性传导全或无现象一个阈刺激、阈上刺激或激活大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地标志不应期多个阈下刺激量的钠通道改变膜的兴奋性去极化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激局部反应阈下刺激活少通变钠量有总和无不应期衰减性传导道
现象?5)兴奋时怎样从运动神经传到骨骼肌的与终板3 Ach 2 接头前膜内囊泡中Ach释放Ca2+ 1当兴奋传到神经轴突末梢前膜Ca2+通道开放,内流产生终板电位5终板膜去极化Na+膜上胆碱能受体结合4 终板膜对,K+通透性增高(钠内流>钾外流)6 (EPP)6EPP电紧张扩布至邻近肌膜邻近肌膜极化达到阈电位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7 血液第三章
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作为诊断贫血的..血细胞比容:1 指标之一。.血量:2人体内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即血液的总量。3指血浆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力量。.血浆渗透压:)形成的渗透压。Na+,Cl-.血浆晶体渗透压:4指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5.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由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等渗溶液:6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在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贫血:7 常。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的特性。.悬浮稳定性:8.
9.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10.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用来表示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渗透抵抗力。11.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12.血液凝固(血凝):?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
13.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14.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15.外源性凝血途径:指始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不是血液。
16.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由肾皮质肾单位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肾病、肾功能障碍→肾性贫血。
1.试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