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怎样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怎样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
1、呼吸器官
包括肺、气管、胸腔、横膈膜以及参与呼吸的肌肉群。它们提供使声带发生振动的动力——气息。所以气息是语音音量的动力源。
2、振动器官
包括喉头和声带。喉头内的声带受到振动后发出“喉原音”,即供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加工的声音。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可以开合、具有松紧变化的带状薄膜。它的开合及松紧程度主要由气息动力和喉部肌肉控制。声带在自如的振动下发声的效果就好,反之,如果在紧张碰撞特别是长期的紧张碰撞下则会导致声带病变。
3、共鸣器官
包括咽腔、鼻腔和口腔。这些腔体发声器官把声带振动发出的喉原音加以扩大,使听者很容易的听到我们发出的声音。其中口腔这个共鸣器官最重要,运用好了能使声音比较圆润集中,响亮清晰而不费力。
4、吐字器官
包括能够形成具有意义的语音的口腔和鼻腔。特别是口腔中的唇、舌、齿、硬腭等尤为重要。它们的不同活动状态及不同接触,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音素。
总之,人的发声,是由呼吸器官提供气息,气息到达喉头,使声带振动,发出微弱的声音,经过咽腔、口腔、鼻腔这些共鸣器的扩大和唇、舌、齿等发音器官的调节,发出各种不同的语音。这就是人们发音的生理过程。了解了这些,教师在平常的发声过程中,就知道不能单单跟自己的喉部较劲,而是从多方面想办法,科学地使用自己的发声器官,达到既省力又良好的效果。
一、正确运用发声器官
人的每一发声器官都在发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调动这
些发声器官的机能运动时,应该在哪些地方用劲,怎样用劲,而哪些地方是不能用劲的,才能让我们课堂上的有声语言永远保持青春活力呢?
(一)放松喉部
喉部主要指喉头内的声带。
1、声带在人的发声过程中非常重要。声带是人发音的振动体,一旦声带出了问题我们将无法发出喉元音。所以,作为教师需要通过有声语言传播知识,声带是重点保护对象。
2、声带本身的组织非常脆弱。声带是带状薄膜,虽然它可以产生松紧变化,就像弹簧虽然可以被拉长,但如果用力过大也会导致它的变形。因此,声带特别需要保护。教师在发声时一定要放松喉部,使声带处于能够自如振动的状态,不要为发高音而刻意去捏挤、压紧喉部。
(二)加大气息量
气息是使声带发生振动的动力源。人的气息足了,才有发出高音的条件。
(三)加强吐字器官紧张度
吐字器官动作的准确、有力和灵活能直接影响语音的准确和优美程度。教师在用声时要加强吐字器官的紧张度,即指其力度,特别是唇舌的力度。
三、科学支配课堂话语权
教师上课时避免不了要说话,但教师“很负责任地”把一节课的话语权全部霸占己有,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特别是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过去的纯讲授课堂,而要把讲授新知识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多给点时间来让学生思考、探索、论证和感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安排学生观察事物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手绘图、幻灯片等将图画、图形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这比教师单纯的用有声语言向学生形容描绘效果要好的多。在学生看直观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合理安排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可以从增加话语含金量入手,课前准备要充分,如设置的问题难易程度适中,能引导绝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论证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和产生不断探索新知的兴趣。
(三)合理安排学生实践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做完一些引导和示范之后,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动手操作,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真正做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人在发声过程中不单是某一个发声器官发生了运动,而是由多个发声器官共同参与了运动。教师要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使自己仍能保持一副好嗓音,需要正确运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和科学支配课堂话语权,才能真正做到既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又做到科学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