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林白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
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致一九七五》——论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
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致一九七五》——论林白小说创作
的变化
黄飞燕
【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29)3
【摘要】林白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个人言说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品如<一个人的战争>等;第二阶段以<万物花开>为起点,特点是关注底层人物,更多民间的因子由此渗入;第三阶段以<致一九七五>为开端,历史的介入使得文本在气象上更加宏大.简言之,
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可归结为私语的放逐.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黄飞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由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透析其私人化小说创作特征 [J], 黄文丽
2.论林白小说中的"回望"特征——以《致一九七五》为例 [J], 莫荣丽
3.林白《致一九七五》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J], 卢悦宁
4.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诗化倾向 [J], 周婷
5.从"一个人的战争"到"万物花开"——林白小说创作转向评析 [J], 李秋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林白小说中的“回望”特征——以《致一九七五》为例
体验 与个 人记忆 的基 础 上 。 [ 关 于这 点 ,评 论家 ” 1 1 南帆 曾说 “ 白是 一个 记 忆 性 的作 家 ” “ 林 , 回忆 是 林 白最 善于 展示 才能 的领 域 ” 囝 。这 种理 念 使得 林
文 章 编 号 :1 7 —8 9 ( 0 0 4 0 3 — 4 6 4 8 1 2 1 )0 — 0 7 0
ont he “ v e Re i w” Cha a t r i Li i v l r c e n n Ba ’S No e s
M o o —Li R ng
(oe f i rtr n aUnv ri, nj 00 1 c Ugo t a eNa ki iesy Ti i 30 7 ) Le u t an
的穿梭 ,还 是 《 回廊 之椅 》 中现 实 中的 “ ”从 朱 我
凉 的照 片 中进 入 对 朱凉 等 人 的记 忆 ,亦 或 是 《 命 致
的 飞翔 》 中一 开 头便 表 明 对 北诺 的一 种 回 望视 角 ,
都 表 明了 “ 回望 ”姿 势是 林 白小说 中的一 个 显著 特
征 。而她 的新 作 《 一 九 七 五》 中 ,这 种 “ 致 回望 ”
第2 7卷
第 4期
广 西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 F GUANGXl NORMAL UNI VERSI F R TY O NATI ONALI ES TI
VO.7 No. I 2 4
21 0 0年 8月
Au 201 g. 0
特征
林 白 小 说一 中 的一 论
三 f j
2 0世 纪 9 O年 代 ,林 白带 着 《 个 人 的战 争 》 一
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诗化倾向
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诗化倾向作者:周婷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2年第10期摘要:《致一九七五》是林白继《一个人的战争》之后,又一部诗化倾向体现突出的作品。
其飘逸灵动的诗性语言,散文化的叙述结构,回忆与狂想交错下的抒情性的叙述方式,以及极富童话色彩的知青生活,使其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诗性的柔美。
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述风格、意境氛围的诗性创设、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切入,来寻找《致一九七五》所体现的诗化特征。
关键词:林白《致一九七五》诗化倾向在文学叙事的推进中以散文化的形式和诗意化的语言营造出独特的诗意氛围和优美意境,以此来寄寓真挚而深沉的情愫,引起人们意味深长的咀嚼与回味,这就是小说的诗化倾向。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小说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强大的民族抒情传统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坛在“五四”时期就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化小说作家,如郁达夫、废名、沈从文等,这些作家一直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着诗化小说抒情写意的主张。
到了新时期,由于作家主体意识的解放,小说的发展变得更为多元化、复杂化,诗性在小说里渐渐消失,小说的创作审美追求在迎合读者市场的需求下,日趋大众化,世俗化。
然而在这种趋势下,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群作家,他们坚持诗化小说的创作,努力在小说的创作中融入诗的因素,保持着诗性的存在。
在众多有着诗化创作倾向的作家及其作品中,林白和她的新作《致一九七五》表现得尤为突出。
走进林白的《致一九七五》,满眼弥漫的都是诗的气息:飘逸灵动的诗性语言,散文化的叙述结构,回忆与狂想交错下的抒情性的叙述方式,以及极富童话色彩的知青生活,一起形成了小说诗一般的浪漫氛围。
接下来本文就试图从小说的叙述风格、意境氛围的诗性创设、诗性语言这三个方面切入,来寻找《致一九七五》所体现的诗化特征。
一、叙述风格的诗化倾向从诗歌到小说的创作历程使她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诗人气质,她的小说也因此有着很浓的诗歌韵味。
正如她在创作随笔《艺术与中介》中所说:“我有理由认为自己的创作是一种包含了诗性的创作。
女性主义者的《致一九七五》
V0. 3 No4 1 . . 2
延 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uma fYa "lVo ain l T c nc l n tue o r lo l al c t a & eh ia s tt l o I i
2 0 年 8月 09
Au . 0 9 g2 0
度 相 逢 。圈 忆 是 她 个 人 履 历 的 重 新 书 写 。 说 《 一 九 七 五》 ”记 小 致 具 有 明显 的 自传 意 味 .一 些 似 曾 相 识 的意 象 或 者 故 事 片 断 曾
中 国 变 种 。 这 样 的 写法 却 是 独 属 于林 白 的 。 喜 欢 穿 越 历 史 但 她 的 时 空 , 记 忆 中编 织 美 丽 的 梦 想 。在 她 的 《 忆 与 个 人 化 写 在 记
女 性 主 义 文 学 大 奖 。 但 她
不 例 外 ,她 的 笔 锋 更是 直 面 现 实 的 ,是对 当 代 生 活 问题 的 揭
露 。作 为 女 性 作 家 , 因为 她 更 多 地 关 注 了女 性 人 物 命 运 . 也 所 以 , 白被 人 贴 上 了 “ 性 主 义 ” 林 女 的标 签 。 而且 。 也 曾获 了 得 她
从 林 白 的 小 说 所 反 映 的 问 题 看 . 表 达 的 就 是 女 性 主 义 的思 她 想 和立 场
存 在主 义 、 写 实 主 义 、 幻 现 实 主 义 , 新 魔 还是 所 谓 的先 锋 写 作 。 表 达 的都 是 的对 现 实 生 活 生 存 问题 的直 接 或 间 接 诉 求 。 只 是
“ 性 主 义 应 该 是 一 种 选 择 . 在 中 国 大 多 数 中 下层 妇 女 肯定 女 但 是 没 有选 择 余 地 的 , 活 要 你 怎 么 走 就 怎 么 走 。 认 识 好 几 个 生 我
论文学的主体性表现——以《动物凶猛》、《致一九七五》、《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为例
� � � 兵 ".他们在内心深藏着一个 " 英雄梦 " 在未来的革命 王朔的 动物凶猛 ( 收 获 1991 年第 6 期 ), 林 白的 斗争中大有作为 .反映在创作中 , 他们不去表现那个革命 致一九 七五 (江 苏文艺出 版社 , 2007 年 11 月第 1 版 )和 韩东的 小 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 上海人民 出版社 , 2008 年 1 月第 1 版 ) 不同于 梁晓声 的 雪城 今 夜有暴风 雪 , 孔 捷生的 大林莽 , 叶辛 的 蹉 跎岁 月 等 所表现 的理 想主 义和英雄主义 ," 血色 " 和 " 浪漫 ".他们的历史记忆没有那 么沉重 .他们都把 " 文革 " 当作写作的背景 , 在作品中不再
到 革命生活的巨大 � � � � 影响力和塑 � 造力 , 并铸造 � 了他特殊的 林白 , 曾插 队两年 , 年发表 一个 人的战争 . 这 年他在北 � 海舰队服役 � � � , 复员后 是一部带有明显自 我指涉色彩的长篇小说 , 是 世纪 年 辞去公职 � � � � , 开过饭店 , 年代中国女性 " 个人私人化 "," 身体写作 " 的代表 . 年 在北京一家 医药公司上班 . 性 的经历
作历程和作品中人物形象来探讨文学的主体性表现 . 王朔和林白出生在 1958 年 , 韩东出生在 196 1 年 .他 们都在青少年时期经历 了 " 文革 "." 文革 " 在他们 内心留 下深刻的印痕和特殊的 历史记忆 . 他们在当下 面临中西 文化交流碰撞潮流 , 处 于一个体制 转型和传统 价值失范 的时代 , 社会多元的文 化环境为社会 个体提供了 一个相 对宽容的生存和写作空间 .透过时间的积淀 , 他们不自觉 地开始通 过 " 想 象 " 去 追忆曾 经 , 进行自 我经验 的自 我书 写 .在大体相同的时代境遇中 , 他们创作出关于 " 文革 " 记 忆的不同文本 .这不仅表现了各自的创作理念和个性 , 而 且体现了文学的主体性 .一方面 , 作家没有一味地顺应主 流 , 固守一种创作理念 和模式 . 他们 或在颠覆传 统 , 或在 颠覆过去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式 .另一方面 , 作品中的人 物突破了 " 三突出 "," 高大 全 " 的既定 观念束缚 , 或 是彰显 个性 , 或是颠覆自己 .
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民间立场
了乡村世界 , 正如有论 者指 出 的, 白走 向世俗 生活和 他者 , 林 进行 了创作风格 的初步转型 。20 0 7年 , 白又推出了长论者认为 是作 者重 新 回去了 , , 又开始 自我 回忆
了[ , 1 也有人认为这是在《 物花 开》 型基础 上更恣 意的精 1 万 转
论林白 致 一 九 七 五 的 民 间 立 场
王 百 玲
( 廿肃农业 大学 人文学 院, 甘肃 兰州 7 0 7 ) 3 0 0
摘
要: 作为女性主 义作家的林 白在 其近年来 的作 品中有 了明显的 风格 转 变, 长篇《 从 万物花 开 》 到新 作《 一九七 致
五 》不仅在题材 方面有所超越 , , 更重要 的是作 家的创作 视 角和观 念发 生 了转 变, 尤其 在《 一九七 五 》 致 中明确 地展
第2 8卷
第2 期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o. 8 No 2 12 .
Ap . 0 9 r2 0
20 0 9年 4月 文章 编 号 :0 14 7 ( 0 9 0 —0 10 10 —3 3 2 0 ) 20 3 —3
Ju n l fItz o i tn ies y o ra 0 nh uJ oo gUnv ri  ̄ a t
迫的重压 , 竟然在二 十多年 后成 为沙 街 的首 富 , 彩照 人地 光
当着老 板 , 养着丈夫 和情人 , 得 恣意 又逍 遥 。蠢 笨 又单纯 过 的曾经迷恋 老师的邱丽香在几 十年后顽强 而乐观地 活着 , 尽
上卷在对李飘 扬们少年 时代 的 回忆 中, 不可避免地涉 及 到了文革特殊 时期 的政 治运 动及其 衍生 物 。作 品 中出现 了 梅花党 的故事 、 普及样板 7 、 戏 批林批 孔等宏大事件 , 但在 李
林白新作《致一九七五》诗学分析论文
林白新作《致一九七五》的诗学分析【摘要】林白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她的诞生与成名基本上就可以代表文坛女作家创作的一种走向。
而到了新世纪以来,林白的那种个人色彩的经验开始消失了,开始走出自我。
那么林白的这种转向是否值得肯定呢,又是否暗含着某些缺憾呢?在本文中,我们拟从小说诗学的角度以《致一九七五》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白;致一九七五;诗学在当代作家中,林白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女作家,她的诞生与成名基本上就可以代表文坛女作家创作的一种走向。
中国80年代的女性写作没有脱离开政治和男性话语的统治,只是到了90年代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女性开始挣脱各种牢笼,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
中国90年代的女性写作因为获得了空间的自由而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鲜明决绝的性别姿态,在这里女性开始诉说自己的情感故事,开始展现那些压抑在心底里的潜意识,其关注的视点从内到外的涉及到女性的意识、身体、闺房等不同的场域,女性主义写作以为大胆的表露与欲望化的书写,而名声大噪。
而到了新世纪以来,我们普遍的都能感觉到文坛呈现一种乏力的现象,女性先前的那种大胆的揭露自己的隐私,因为不断的重复之后开始让大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此前的女性主义写作已不那么显明突出,女性创作开始呈现为日渐退潮的叙述趋势。
但是女作家的创作并没有停止写作,反而新作涌现,很多作家仍然笔耕不倦。
林白就是如此,曾经在90年代的《一个人的战争》《玻璃虫》名气大躁之后。
在新世纪,林白的《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一些作品纷纷面世,也引来了不少批评家的好评。
《致一九七五》就是林白最近的一部作品,在这里林白的那种个人色彩的经验开始消失了,那么《致一九七五》到底该如何评价呢?我们拟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诗学分析是西方的文艺理论中一个词语,一般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单独指诗歌创作理论分析;其次就是广义的一切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但是主要侧重于小说是怎么写成的,吴晓东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论述:“传统的小说研究往往侧重于小说内容的研究,比如主题、时代背景、人物类型等,重点在于小说写了什么并且进一部分追问小说的社会文化根源,但很少关注小说中的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是怎么被小说家写出来的。
林白《致一九七五》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特 在 《写 作 的 零 度 》中 所 说 , “小 说 是 一 种 死 亡 , 把 它 生命 变成 一种 命 运 , 记忆 变成 一种 有 用 的 行 为 , 把 把 延续 变 成一 种有 方 向 、 意义 的时 间 。 用这 句话 来 解 有 ” 谣 林 白 自传 体 性 质 的 《致 一 九 七 五 》无 疑 是 恰 当 的 。 林 白2 0世 纪 5 0年 代 出 生 于 广 西 北 流 县 , 于 她 所 成 对
袒 ” , 是 《 一 九 七 五 》 为 一 部 自传 性 质 的 小 说 这 致 作
与 以 往 自传 体 小 说 的 不 同 之 处 。
常 常 , 我 ”在 叙 述 着 某 个 青 春 期 伙 伴 的 故 事 的 “ 时候 , 内心 的 想 法 和 情 绪 又 会 牵 扯 到 其 他 的 往 事 上 。 例 如 , 我 ” 叙 述 着 二 o 五 年 遇 见 某 个 故 人 的 情 “ 在 o
关键词 : 白; 致 一九七五》; 林 《 女性 主义 ; 叙事学
中 图分 类 号 : 0 . I 74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0 7 2 (0 1 0 0 2 0 0 3— 0 0 2 1 )6— 0 4— 3
很 多 时 候 , 说 在 叙 事 过 程 中记 录 的 不 仅 仅 是 事 小
长 的那 个 时代 、 个 稍 显边 缘 的 地 区 , 白有 着 特 殊 那 林 的记 忆 和 情 感 。 在 这 样 的 语 境 中 , 说 看 似 是 在 回 顾 小 作 者 个人 的成 长记忆 , 层次 下 实则 是 在表 达 个 人与 深
《 一 九 七 五 》 大 的 不 同 之 处 , “ ” 为 小 说 的 致 最 即 我 作
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民间立场
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民间立场
王百玲
【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28)002
【摘要】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林白在其近年来的作品中有了明显的风格转变,从长篇<万物花开>到新作<致一九七五>,不仅在题材方面有所超越,更重要的是作家的创作视角和观念发生了转变,尤其在<致一九七五>中明确地展示了注重底层社会和人们的情感世界的民间立场,由此显示了一种作家走向更为成熟和宽广的创作道路的可能性.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王百玲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论林白小说中的"回望"特征——以《致一九七五》为例 [J], 莫荣丽
2.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致一九七五》——论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 [J], 黄飞燕
3.林白《致一九七五》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J], 卢悦宁
4.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诗化倾向 [J], 周婷
5.青春想象中的“女知青”生活独语——评林白小说《致一九七五》 [J], 孔令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春想象中的“女知青”生活独语——评林白小说《致一九七五》
青春想象中的“女知青”生活独语——评林白小说《致一九
七五》
孔令元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在当代文坛上,林白当之无愧是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小说内容上多关注女性独特的内心体验,形式上采取个人化写作方式,素以反拨传统写法见长。
不论是九十年代的《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或是新世纪的《万物花开》,总是带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创新感。
长篇新作《致一九七五》也不例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上丝毫不亚于此前的作品,并力图有所超越。
《致一九七五》以林白亲身经历的知青生活为蓝本,主要记叙了女知青李飘扬1975年下乡的生活,小说中虽然有故事性的对知青生活的叙述,但更多的是主人公自我内心的幻想。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孔令元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从豆瓣独特的生命体验看其精神独语——浅析林白的短篇小说《豆瓣,你好》 [J], 王路
2.论林白小说中的"回望"特征——以《致一九七五》为例 [J], 莫荣丽
3.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致一九七五》——论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 [J], 黄飞燕
4.林白《致一九七五》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J], 卢悦宁
5.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诗化倾向 [J], 周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白《致一九七五》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林白《致一九七五》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卢悦宁
【期刊名称】《柳州师专学报》
【年(卷),期】2011(026)006
【摘要】<致一九七五>是林白以感性的女性主义叙事方法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塑形以及对过往记忆的重构,重建了女性主义话语权,颠覆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地位.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卢悦宁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民间立场 [J], 王百玲
2.论林白小说中的"回望"特征——以《致一九七五》为例 [J], 莫荣丽
3.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致一九七五》——论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 [J], 黄飞燕
4.论林白《致一九七五》的诗化倾向 [J], 周婷
5.青春想象中的“女知青”生活独语——评林白小说《致一九七五》 [J], 孔令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林白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当中,林白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似乎永远在打着“一个人的战争”。
她的小说,往往有点不着边际,偏离传统,然而又令人注目,生发思想。
这就是林白的特色。
新近出版的《致一九七五》①同样延续了林白一贯以来的文本独立性。
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这是否是小说的怀疑,读完之后,也许还会生发一些说不出来的感受。
这种感受是比较杂乱的。
有时甚至会让人思考得较为深刻,如果是做点断章式的读书札记,那就十分方便了,光从这个文本的内容来看是乐于让人如此去做的,至少不会给人一种要做文章的负担。
然而,林白的独特性,以及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都需要我们去对她的重要文本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
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要通过文本的细读,给出一定的理由才行。
这个文本的独特性又在哪儿呢?这首先要从小说的篇章结构说起,毕竟我们首先接触的是文本本身。
林白把小说写成了精,就像书中的猪精“刁德一”。
那猪养得不像猪,而林白的这部小说,也写得不太像小说。
我有点佩服林白的勇气,她敢把它称为小说。
得承认,书中确实有许多精彩之处,但是作为小说来读,终究是沉闷的,让人怀疑的,甚至是令人反感的。
因为这部书从头到尾确实不像小说。
每一章每一节几乎都可独立成篇,都可当作类似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来读。
看上去,这部“小说”似乎更像一部长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
我想,在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中,都有无数零星的记忆碎片,就算是完整连贯的记忆,也不敢轻易回忆至笔端,并堂而皇之地端出来说这道菜叫小说,并强行叫读者去消化。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林白似乎又是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正如书的封面所言:耳边灌满一九七五遥远的风声。
这是散章,仅仅是“风声”,零碎、不连贯,吹到哪儿就是哪儿。
可无论怎么说,我还是不愿意称这部书为长篇小说。
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整体感觉是,其中几乎所有文字内容均由作者追忆式散文所构成。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创作,其中所说的一些狂想也只是穿插其间的呓语片言,并不能产生一种小说的畅想之美。
与其说这是一部作者独特叙事之作,还不如说是作者为满足积郁心头多年想一吐为快并给自己人生留作纪念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
可是有些章节,又像是短篇小说或小小说,人物鲜明生动,有声有色。
如下部中上卷与下卷之间穿插的《别章:农事与时事》里的三婆、覃七、二翠、玉昭、喜莲等人的故事,就别有情趣。
对其中的人、事、物、景的叙述,与萧红《呼兰河传》里的叙事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东西。
萧红的叙事策略对林白在这部书中的影响是极大的。
唯一不同的是,萧红的格调是沉郁的、深沉的、幽思的、怀念的;而林白在这里则是以俏皮的、讽刺的、轻松的、喜剧的特色见长。
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而已。
从鲁迅的散文回忆方式到萧红的小说叙事方式,我们得承认,鲁迅那些是散文不是小说,而在文学史上,却没有人不承认《呼兰河传》就是小说。
这种矛盾的存在处于一种摇摆之间,读者也会考虑这部书是不是一部长篇小说。
想来想去,我们又没有理由不承认这确实是一部小说。
正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会给人一种怀疑一样。
这部书分为上部《时光》与下部《在六感那边》。
上部写李飘扬对往昔的追忆与重构,下部则是知青生活的个人化叙述。
严格说来,上下部并不完全构成整体叙事的连贯性,上、下部里出现的人与事,时有重复发生。
这不能看作是作者有意为强化叙事而为之,实是这个文本本身的不严密所致。
这部书写作时间跨度为十年,作者在后记中有所交代。
林白还在后记中坦陈:“本书的上部《时光》,在原稿是前言,初稿有十七万字,如此冗长的前言,在邪路上真是走得有点远。
到了最后关头,一咬牙改为了上部,因为,即使是自己,在阅读的心理期待上,也难以承受如此冗长的前言。
上部和下部,因而风格完全不同,但我觉得,这样也是很别致的,叫做‘别具一格’”。
可我私下认为,这不能叫别具一格,这种态度与写法,完全不是艺术上的深思熟虑之作,必然在创作上留下极大的缺陷。
作者心里都没底,这叫读者如何去接受呢?然而,文学创作毕竟是个体的事。
不可能去阻挡一部作品的产生。
好在,在快读完全书的时候,有一种感觉涌了起来。
林白写得很真诚,很投入,很得意,很自信。
如果读者也是林白,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激起无数的欢呼与狂欢。
可惜,林白是作者,所以她只是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幻想世界里无限留恋而不能自拔。
作为当代一个知名作家的作品,就注定其作品并不是“一个人的战争”,小说诞生后,必然是作者与读者思想的交流、汇合或“战争”。
林白顾不了那么多,她在写作过程中是任性的、率性的,她希望读者肯定她的这种叙事的任性、率性,如果能达到这一目的,她似乎也就知足了。
在此意义上,她对这部书的野心不大,也许最多只是对她及其他一部分人的如烟过往岁月的一个交代与缅怀。
这也许是林白写作此书的动因之一。
但是一个成熟的作家,一般不会把无价值的和无倾向性的单一形象写进故事当中。
作家必然有所探寻与追求。
“许多事物若是真的,便不能带来任何乐趣,而在虚构的游戏中则不然;许多感人的事情,它们本身实际上令人痛苦,但是在作家的作品上演之际,它们却成为听众或观众快乐的源泉。
”②所以,对如烟过往岁月的追忆,决不是林白在这部作品中的唯一动因。
她要给读者带来快乐,所以在她作品中有大量游戏的成份,如猪精刁德一的生活,安凤美的公鸡“二炮”的生活,还有梦想到自行车的飞翔,等等。
“一种强烈的现实体验唤起了作家对先前体验的记忆(通常属于童年期),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在作品中获得满足的愿望。
作品自身展示为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两种因素”③。
弗洛伊德的论文“作家与白日梦”,对作家的创作动因,应用到林白身上,似乎是恰如其分的。
林白之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大量以一种游戏的形式对以往作出一种叙事,那是因为从过去到现在的现实变化太大,她通过过去与现在的鲜明的对比,诱发了创作的愿望。
现实的现在与如烟的过去,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呈现,来作一种嫁接的桥梁,不失为一种方式。
同时也更符合文学产生的本源。
以上几段,略述了林白这部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创作初衷的猜测。
在文体的独特性上面,是还有待探讨的。
无论如何,这部小说还有其他一些特色的。
从而使它与其他长篇小说形成差异,并有待我们去解读与认识。
说林白这部小说中的“游戏”成份,并非贬义,是从这部小说较为独特的语言运用的角度上来说的。
“林白非常注重通过语言让平凡的生活场景显得不同凡响。
”④在这部小说中,为了让她的那份记忆与众不同,达到对往昔生活的重建或解构,林白确实在语言的运用上“别具一格”,甚至有些大胆,有些实验的味道。
她大量重现了当时流行的毛主席语录、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与流行歌曲、许多的方言土语等等。
这些都是具体的材料,在小说中不惜花大量笔墨重复使用,甚至是全文照录。
不过,林白她用了散文的句式,对当时的生活场景进行了诗般的渲染,把一些貌似崇高的东西交织在诗的氛围里,或散文的字里行间,读起来似乎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书中出现了大量当时的流行歌曲,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历史的背景及对那个年代的一种缅怀呢?这种叙事的插入单元对小说叙事会起到何种作用?大量当时的语录出现,作者的动机又何在?讽刺?反射历史?回味历史?这倒真是作者的一个创举。
有些作家,如赵树理、浩然等在作品中是图解语录,活用语录,而林白则是在大段照搬语录。
当然,有些读者读起来会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会迅即忆起当年的一些场景片断,也会发出会心理解的一笑。
可是,这对文学有何益?对小说本身有何益?小说毕竟不是史料的堆砌。
我猜测,也如作者动不动就自说自话:“这些语录我们曾经倒背如流,三十年都没有忘记。
”书中多次出现类似字句。
能倒背如流的东西,也未必就需要全部展示出来,私自认为,这是本书的一个败笔。
当时的流行歌曲,大多是革命歌曲,有些是样板戏。
如《大海航行靠舵手》、《接过雷锋的枪》、《白毛女》、《东方红》等等。
这些歌曲在文本中的出现,不能不说恰如其分,因为当时的生活本来如此,这是生活的真实再现。
在小说的语言效果上,也确实达到了亦庄亦谐的效果。
这对那些作为过来人的读者来说,可以激起相当强烈的共鸣。
对后来者,也许有些莫名其妙。
当代的文学创作,自伤痕文学之后,对文革的记忆越来越有节制,虽各有各的特色,然而像林白这样原生态地通过大量的流行歌曲来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语境,倒还真有些返朴归真的味道。
这种大量歌词的出现,夹在林白刻意营造的诗意的语言群落里,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与鲜明的对照。
让人在童真的诗意、残酷的现实、虚假的革命浪漫中,飘忽不定,无所适从。
从而显得怪诞而沧桑,读来如打翻了一个五味瓶,各味杂陈,并且汹涌而至。
这应该是作者要追求的效果吧。
另外,其“流水”与“飞翔”般的语言与叙事,又搭乘着琐碎万般的日常生活,这似乎又是林白在这部小说中的语言特色之一。
值得读者佩服的是,作者似乎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往事纪事般的叙述竟然那般琐碎,详尽,不厌其烦。
正如其诗意的突然降临,其对琐事的搭乘也是随意得很,想起一处就写一处,唯一能串得起的中心即是“我”与其中几个主要人物如安凤美等人的命运发展。
书中诗意的语言与氛围的营造,冲淡了历史的伤痕,也让那往日不堪的记忆产生了一种距离美感。
让人对人生产生一种眷恋,同时也有几分调和的无奈。
这也应该是林白心平气和之余叙述往事所采取的一种缓和冲淡的策略。
方言土语的时常出现,或对方言土语时时作出解释,这无疑是作者想加深一种地域的真实感,一种边远地区的历史现场感。
同时,也是对家乡的一种怀旧情绪的表现。
这种方言的出现,以及在小说中时时出现的哪怕是一个地方的方言的混杂,并在其中有意无意显露出对大城市语言与普通话的一种羡慕与向往。
这表明,作者在解说一种地域政治的同时,也在解释一种语言政治的身份。
正襟危坐说出这些话语的同时,也在散布着一种幽默情调。
哪怕是在教英语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幽默。
如教“毛主席万岁”时的英语,说成:狼礼服前面猫。
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这不仅是一则笑料。
作者把所有与语言有关的全部熬成了一锅粥。
诗意的,文学的,政治的,方言的,英语的,歌的,等等,无论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还是语言所承载的社会内容,全被揉合成了一盘大杂烩,让人去品味。
这就是林白小说的语言,飞花乱溅。
林白总是这样,一部一部地推出作品,令人欢喜令人忧。
她也许躲在身后窃窃偷笑。
读者在现实中,被她的文字游戏牵动得晕头转向,有的醉得不行,有的也许不屑一顾。
然而她还是她,仍然是林白,一个当代重量级的女性作家。
她是清醒的,她的变化也许存在。
以前的作品更多关注自身的心灵,然而现在她明显地想成为一个豁达的智者。
她在游戏与现实之间游移、来回往返,这是两个同时可以互换的起点与终点。
不过,她每次来回、游移之下的转身,都相当漂亮。
我们得说,即使这不是一部小说感相当强的小说,但是,在文学的T型台上,她是个合格的模特与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