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习题及总复习深度思考题(附答案)
必修五现代文部分编写:卢佳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的差异,试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冲本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他对现状很满足,对统治阶级也是拥护的。
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没有像一般草莽英雄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他的出身、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
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林冲的性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
例如: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后被调到草料场,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
生命已危在旦夕,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
②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
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表现了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侠义的方面。
但是,当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这充分体现了林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
在山神庙林冲手刃仇敌时,一声怒吼,惊破敌胆,林冲威猛之中迸发出了他性格中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
③细心、缜密也是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做事很细致;草厅被雪压塌后,他又“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细心探查;山神庙歼敌时,他“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出其不意,占据主动。
必修五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 编制人: 张又于 使用时间:2017-11- 1 -必修五基础知识检测答案一、1(B )A 庇(b ì);C 玷(di àn )肐(g ē);D 差(ch āi )毡(zh ān )掇(du Ō)2(C )A 笞(ch ī);B 祈(q í)怂(s Ǒng );D 兢(j īng )辖(xi á) 3(B )A 峒(dÒng);C 侮(w ǔ)榈(l ǘ);D 隅(y ú)据(j ū) 4(D )A 靡(m ǐ)载(z ài );B 桓(hu án )窈(y ǎo );C 徙(x ǐ)决(xu è)抢(qi āng )枋(f āng )二、1(C )A 鹊---雀 B 脏---赃 杖---仗 玛---码C 撰---馔 结---接D 汇---荟2(D )A 蓬---篷 僻---癖 B 哎---唉 胧---陇 C 彩---采 馋---谗 3(B )A 拌---绊 C 锁---唢 泯---抿 慌---荒 D 附---咐 三、1、《水浒传》 施耐庵2、契诃夫 俄 《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欧▪亨利 莫泊桑3、沈从文 《边城》《长河》 乡土文学之父4、潜 五柳先生 东晋 田园诗人5、王勃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6、庄子及其后学 周 子休 战国 道 老庄7、李密8、朱光潜9、林庚10、钱钟书 《围城》 11、梁思成 12、 美国13、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14、章回体 罗贯中 曹操 关羽 诸葛亮 15、塞万提斯 西班牙四、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四川人教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于时风波未静___:常用来比喻乱子古义:波涛2.___老以流憩___:搀扶老人古义:依靠3.悦亲戚之情话___:男女表示爱情的话古义:情感交流的话语4.问征夫以前路___:出征的人古义:旅行的人5.既窈窕以寻壑___:指美丽的身材古义:幽深的山谷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就三径就荒(通向)___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到达)___则利(磨砺)2.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行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路)___畏秦,欲毋行(出兵)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实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行为)3.引引壶觞以自酌,___(拿起)引而不发(扯动)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拔出)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带领)乃设九宾礼于廷,引______(领导)4.将田园将___不归(将要)将信将疑(犹豫不决)出___将(领袖)将功赎罪(用功劳来抵罪过)___将相宁有种乎(官职)5.绝请息交以绝游(断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隔绝)绝不相干(没有关系)6.辞归去来兮辞(说话)辞不赴命(拒绝)停数日,辞去(告别)动以朝廷为辞(借口)7.而门虽设而常关(表示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示对比)时矫首而遐观(表示动作)___飞而知还(表示原因)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乐琴书以消忧(动词)用音乐、读书来消除忧虑。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动词)用巾车或孤舟来代步。
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动词)通过逛园子来增加乐趣,门虽然设着但常常关闭。
4.眄庭柯以怡颜(动词)看着庭院的树木来使心情愉悦。
5.悦亲戚之情话(动词)说出讨亲戚欢心的话。
6.乐琴书以消忧(动词)用音乐、读书来消除忧虑。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doc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蓬蒿(g āo) 迤逦(y ǐ) 簪笏(z ān) 玷辱(di àn)B. 尴尬(g ān) 洗漱(sh ù) 毡笠(zh ān) 讥诮(xi ào)C.庇护(b ì) 央浼(mi ǎn) 降服(xi áng) 怂恿(s ǒng)D.凫水(f ú) 酒馔(zhu àn) 斜睨(n ì) 笑靥(y 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A.李科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瞻前顾后,再也想不出一点可以向上级汇报的“成果”。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二、本大题 22 题,每小题 2 分,共 66 分A. 小知不及大知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辩乎荣辱之境B、适百里者,宿舂粮 ;7.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B、悟已往之不谏谏:进谏C、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奴役D、三径就荒就:接近8.选出“故”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A.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高一语文必修五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对工作充满热情。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态龙钟,对工作毫无兴趣。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对工作充满热情。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对工作毫无兴趣。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次活动让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1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按照类似模式设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答案:《郑风·子衿》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答案:陆游3-10.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按照类似模式设计]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概括]2. 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释。
(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解释]3.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10分)答案:[列举并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四、古诗文默写(每题4分,共20分)1. 请默写《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下一句。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5. [此处省略其他古诗文默写题目,按照类似模式设计]五、作文(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内容省略]参考答案:1. 根据学生作文内容给出评分。
2. 作文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流畅性、结构的合理性等。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题目和答案需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根基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蓬蒿(gāo)迤逦(yǐ)簪笏(zān)玷污(diàn)B.犯难(gān)洗刷(shù)毡笠(zhān)讥诮(xiào)C.包庇(bì)央浼(miǎn)投降(xiáng)鼓动(sǒng)D.凫水(fú)酒馔(zhuàn)斜睨(nì)笑靥(yè)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黯然失色洗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李科长在办公室里往返踱着,前怕狼后怕虎,再也想不出一点能够向上司报告的“成就〞。
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惹起我的深思和联想,凝望着窗外神奇的夜空,难免炉火纯青。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指控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困难!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最后一位火炬手到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记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达圆满结束。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观光者,大家都认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记,使大家茅塞顿开。
二、本大题22题,每题2分,共66分A.小知不及大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辩乎荣辱之境B、适百里者,宿舂粮;指出各句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B、悟过去之不谏谏:进谏C、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奴役D、三径就荒就:靠近选出“故〞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故〞意思同样的一项()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以下加点的实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聊乘化以归尽死B.披绣闼,俯雕甍打开C.而控于地而已矣控制D.臣侍汤药,何尝废离撤消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适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恿怏怏..(yànɡ) 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 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D.酒馔.(zhuàn) 角隅.(yú)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庇祐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祈祷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家出修正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所以,要铲除资产阶级思想,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一定觉得可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C.着重注重荒唐荒谬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复习
必修五总复习题沁园春长沙重点词语:舸(大船)击(搏击,这里指雄鹰飞得矫健有力)怅(原指失意,这里表达由深思引起的慷慨激昂的心情)峥嵘(不平凡,不平常)稠(多)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指点(评论)激扬(激浊扬清,抨击邪恶的,褒扬美好的)粪土(意动用法,视……如粪土)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百舸.(gě)争流峥.(zhēng )嵘.(róng ) 遒.(qiú)劲浪遏.(.è)飞舟B澄.(tèng )清吝.(lìn)啬.(sè) 瞳.(tóng )孔眺.(tiào )望C灰烬.(jìn) 惆.(chóu)怅.(chàng ) 摇曳.(yè) 拣.(jiǎn)拾D迂.(yū)回嬉.(xī)游混浊.(zhuó) 贝壳.(ké)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A苍茫漫江碧透明澈开天辟地B廖廓风华正茂凄厉絮絮叨叨C驼铃书生意气曙光不屈不挠D凄婉嘻嘻哈哈颓圮以竟全功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你们的父辈,真正称得起开天辟地的先锋。
B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
C年轻人有着如花似锦的年龄,精力充沛,才思敏捷。
D青出于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所作的前无古人的工作已证明了这一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
B有人说,诗与政治扣得太紧,诗人忘记了自己是诗人,而更多充当政治家的头衔,这怎么能创作出真正的诗篇呢?更别说伟大了。
C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的诗描绘了随着大都市的扩张许多农民濒于破产的景象,这对他这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D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
高中语文必修5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C2.①B②F③D3.这两个细节在文章中起铺垫作用。
前一个细节表明草料场的大火决非无意间的失火,而是有人故意纵火。
后一个细节则将陆谦等人阻于庙门之外,使林冲能从他们的对话中得知阴谋,从而下定杀死仇敌的决心。
4.陆谦等三人的对话对林冲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被迫杀人、逼上梁山的反抗性格的转变,起最后触发的“催化剂”作用。
5.①差拨②林冲③陆谦、富安④差拨6.①小人直爬人……待走哪里去②再看一看……我们也能干事③张教头那厮……病患看看重了④林冲今番……也到我们也能会干事7.加点的词十分传神,面对与仇敌决战,林冲机警异常,坚决果断,动作干净利索。
尤其一个“挺”字表明人物的万丈怒火,新仇旧恨都汇集在这枪尖上,再也没有犹豫,再也不抱幻想,只求以自己的力量杀出一条新路。
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一个摆脱了种种羁绊的林冲出现在读者面前。
8.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9.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10.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11.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
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
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12.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
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2.装在套子里的人1.D 2.C 3.作者是从人物的衣着、习惯、行为等方面来描写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
4.“古代语言”与“雨鞋和雨伞”都是别里科夫借以逃避现实生活的道具,本质属性一致,都是他生活当中的套子。
5.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漫画式夸张的手法。
作者是要借这种怪异的外形来凸现别里科夫的荒谬性格,带有强烈而鲜明的讽刺意味。
语文必修五归纳卷及答案
《鸿门宴》一、作家作品子长1.《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家和文学家家。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记帝王政绩),30世家(记诸侯),70列传(记人臣),10表(大事年月),8书(典章制度)。
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通假字:(读本字音)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采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俱3.距关,毋内诸侯(通“拒”)纳4.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的意思)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8.因击沛公子坐(坐通座,座位)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1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1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三、词类活用名作动1.沛公军.霸上(驻军名作动)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名作动)3.籍.吏民(造产籍册或登记)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5.若入前.为寿(上前)6.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7.道.芷阳间行(取道)名作状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9.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10.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11.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12.头发上.指(向上)13.道芷阳间.行(抄小路)使动用法14.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1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让…进入)17.拔剑撞而破.之(使…破)18.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做动)19.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形作名)四、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4.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表原因)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黄河)6.而听细说..(小人的谗言)五、重点词语1.旦日飨.士卒用酒食犒劳2.妇女无所幸.宠幸3.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合力4.拔剑切而啖.之吃5.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6.沛公起如.厕去、往7.会.其怒,不敢献适逢8.沛公则置.车骑丢弃9.度.我至军中估计10.间.至军中抄小路11.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六、特殊句式判断句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B.山原旷其盈视
·
C.所赖君子见机
·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
解析 等:同于。
雅:崇高 盈:满 机:通“几”,预兆 等:相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B )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D.俊采
·
解析 B·项形容词用作名词,A、C、D三项为名词作状
《滕王阁序》
(8)襟. 三江而带. 五湖: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9)雄州雾. 列,俊采:.
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10)四美. 具,二难. 并:
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
(11)窜. 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逍遥游》
(12)怒. 而飞:形容词作动词,振奋。 (13)不过数仞而下. :名词作动词,向下。 (14)绝. 六气:形容词作动词,穿越。 (15)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1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名词作状语,向南。 (17)适莽. 苍者,三餐而反:
《滕王阁序》
(7)识盈虚之有数. :定数 (8)气凌. 彭泽之樽:超过 (9)时维九月,序. 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 (10)时运不. 齐. ,命途多舛:有蹉跎,有坎坷
《逍遥游》
(11)抟扶. 摇. 而上者九万里:旋风 (12)野. 马. 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13)未数. 数. 然. 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1)眄庭柯以怡. 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2)或棹. 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3)生生. 所资:动词作名词,生活。 (4)园日. 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
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答案)
必修五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一、通假字(找出下列通假字并翻译)1.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通,2. 曷不委心任去留通3.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4.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通,5. 而后乃今培风通6. 此小大之辩也通7. 而征一国通8. 旬有五日而后反通9. 零丁孤苦通1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通,1 . 衡横与竖”相对2•曷何为什么 3.销消消散4•机几预兆5.培凭凭借6.辩辨区别7.而耐能8.有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反返回来9.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10.闵悯指可忧患的事二、文言实词(1 )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⑴幼稚盈室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见识少,没经验(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3)尝从人事古义:今义:指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⑷千里逢迎古义: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意思(5)四美具,二难并古义:今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6)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今义:肆无忌惮。
贬义⑺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古义:今义:看形势,看机会(8)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野生的马,野性不驯的马(9)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今义:大家,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10)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今义:羊头上长的角(11)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丰收年(12)至于成立古义: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有根据,站得住(13)告诉不许古义: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14)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1)指小孩(2)家中亲属(3)指出仕(4)迎接(5)良辰、美[景、赏心、乐事(6)狂放, 不拘礼法(7)看到细微的预兆(8)游动的雾气(9)一般人(10)旋风(11)长寿(12)成人自立(13)申诉(14)不能走路(二)填写出加点词的意思1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 ( )惆怅而独悲2.悟()已往之不谏.()3.已()矣乎,寓形宇内. (復几时4.曷()不委( )心任去留5 .胡为乎遑遑. ( )欲何之()6.帝乡不可期. ( )7.或()植杖( )而耘()籽8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 )疑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0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1.响穷()彭蠡之滨.()12 .极()娱游于暇()日13 .识盈虚()之有数()14 .命运多舛.()15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6 .无路请缨,,等.( )终军之弱.冠.()17 .敢()竭( )鄙()怀18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19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0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 ()矣()已 21 . 彼且恶.()乎待哉22 .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3 . 茕茕( )孑() |立,形影相吊( )24 . 逮(库圣朝25 .臣以供.养. 无主( )辞( )不赴命26 . 寻( )蒙国恩,除臣洗马27 . 己敢盘桓. ( ),有所希冀()28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9 . 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30 .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1 •意愿/形体(指身体) /为什么;2 •觉悟/谏正,劝止,译改正;3.停止,到此为止/天地间;4 .何/ 随,顺从;5.不安的样子/往;6.期望,期求;7.有 时/倚着手杖/除草;&姑且/为什么;9.在/时 序;10.雨过云散/普照;11.遍/水畔;12.极尽/空闲;13.亏损/定数;14.乖违,不顺;15.指日 出的地方,表示早 /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16.同于/指二十岁;17 .谦词,冒昧地/竭尽/鄙陋;18 .超越/背负/将要/到,到……去;19.全/奋勉/责难, 否定;20.同“于”/此/止;21. w 口什么22 .少,本文是“无”的意思 /家门福分/儿子;23.孤单的 样子/孤单/安慰;24.及,至;25.主持,做 /辞 谢;26 .不久;27.逗留,徘徊不前 /希望,企图; 28 .只/迫近/气息微弱的样子;29 .听任,听凭, 译“准许” /庶几,或许/终;30.背弃我,指死去。
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一、写出下列句中的本字及通假字二、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三、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五、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陈情表》11321431541651761871989101112《项脊轩志》11221331441551667,891011《报任安书》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0面朝南21222324252627282930且勇者不必死节3132333435363738394041434445424647484950515253《渔父》12345678《逍遥游》12345678时则不至91012131415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兰亭集序》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齐彭殇为妄作2324六、写出下列文言虚词的词性意义《陈情表》1. 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3)臣具以表闻()(4)谨拜表以闻()(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 于(1)急于星火()(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3. 之(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臣之进退()《项脊轩志》1. 以(1)娘以指叩门扉曰()(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3)能以足音辨人()(4)以手掩门()2. 而(1)而庭阶寂寂()(2)墙往往而是()(3)客逾庖而宴()(4)而母立于兹()(5)呱呱而泣()3. 之(1)顷之,持一象笏至()(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3)他日汝当用之()(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报任安书》1. 以(1)及以至是()(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2. 为(1)为十表,本纪十二()(2)季布为朱家钳奴()(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4)然此可为智者道()(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6)重为乡党所笑()3. 且(1)且勇者不必死节()(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3)且西伯,伯也()4. 于(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2)幽于圜墙之中()(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5)无益于俗()5. 乃(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3)然后是非乃定()(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6. 然(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2)然此可为智者道()(3)阙然久不报()《渔父》1. 之(1)渔父见而问之()(2)安能以身之察察()(3)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2. 于(1)圣人不凝滞于物()(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3)何故至于斯()3. 而(1)渔父见而问之()(2)而能与世推移()(3)渔父莞尔而笑()《逍遥游》1. 之(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其翼若垂天之云()(3)鹏之徙于南冥也()(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6)而莫之天阏者()(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之二虫又何知()(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 而(1)怒而飞()(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决起而飞()(4)而控于地而已矣()(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 则(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时则不至()(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 然(1)奚以知其然也()(2)虽然,犹有未树也()(3)未数数然也()5. 以(1)以五百岁为春()(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奚以知其然也()6. 且(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2)彼且恶乎待哉()(3)且适南冥也()7. 于(1)彼其于世()(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8. 其(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名为鹏()(3)其负大舟也无力()《兰亭集序》1. 为(1)引以为流觞曲水()(2)已为陈迹()2. 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当其欣于所遇()(3)暂得于己()(4)终期于尽()3. 以(1)引以为流觞曲水()(2)亦足以畅叙幽情()(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4. 之(1)暮春之初()(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4 )夫人之相与()(5)不知老之将至()(6)及其所之既倦()(7)感慨系之矣()(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9)仰观宇宙之大()5. 所(1)或因寄所托()(2)当其欣于所遇()(3)及其所之既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三、词类活用※五、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整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背弃我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少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儿女、子女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慰问而刘夙婴.疾病缠绕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到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全部用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怜悯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拜官授职不矜.名节顾惜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望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轮流、更替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察举举荐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病重姑且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怜悯听任,允许庶几,或许终《项脊轩志》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放置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挡住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美比.去,以手阖门等到顷之.,持一象笏至音节助词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回娘家之于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那么某所,而.母立于兹你的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已而、不久总共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等到设置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对待久不见若.影你,你的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总共大概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规制、格局《报任安书》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怨恨、抱怨指对方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责备固.主上所戏弄本来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像乐师、倡优那样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假使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只是终于素.所自树立使然平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本来因为追求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磨砺其次易.服受辱换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套上、戴上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态度鲜明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何,哪里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最新人教版】实验高中语文必修五 单元训练:第1单元基础知识训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及阅读回扣训练一、基础考点训练1.作者作品(1)施耐庵,元末明初(时代)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代表作是一部悲壮的英雄谱——《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契诃夫,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小说有《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等。
(3)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
2.字音①赍.发(jī)②酒馔.(zhuàn)③彤.云(tónɡ)④央浼.(měi) ⑤搠.倒(shuò) ⑥迤逦..(yǐlǐ)⑦提.防(dī) ⑧模.样(mú) ⑨供.销(ɡōnɡ)⑩枘.凿(ruì) ⑪契诃.夫(hē) ⑫吃荤.(hūn)⑬讥诮.(qiào) ⑭怂.恿(sǒnɡ) ⑮搓.手(cuō)⑯禁.得起(jīn) ⑰济.济一堂(jǐ) ⑱涨.价(zhǎnɡ)⑲稽.首(qǐ) ⑳丧.服(sānɡ) ○21茶峒.(dònɡ)○22氽.着(tǔn) ○23鞶.鼓(pán) ○24碧溪岨.(jū)○25悖.时(bèi) ○26埋.怨(mán) ○27扛.鼎(ɡānɡ)○28答应.(yìnɡ)3.字形①酒(zhuàn)馔②鬼鬼(suì suì)祟祟③(zī)髭须④(diàn)玷辱⑤拾(duo)掇⑥天理(zhāo)昭然⑦差(bō)拨⑧纯(cuì)粹⑨荟(cuì)萃⑩孤(pì)僻⑪元(xiāo)宵⑫(qiào)俏丽⑬(shù)戍守⑭烦(zào)躁⑮(bàn)绊脚石⑯角(yú)隅⑰(diān)掂量⑱(yú yú)喁喁私语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正确(1)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随遇而安....,要有自己的主见。
人教版必修五语文试卷、答案
灵璧中学高二实验部语文试卷2015/9/20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潺湲.(yuán)泠.然(lěnɡ)出岫.(xiù)决.起而飞(xuè)B.央浼.(miǎn)纤.尘(xiān )盘桓.(huán)叨.陪鲤对(dāo)C.埋.怨(mán)潦.水(lǎo)迤.逦(yǐ)茕茕孑.立(jié)D.遄.飞(chuán)怔.住(zhēnɡ)流憩.(qì)战战兢.兢(jīnɡ)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玷辱陶冶良晨美景安然无恙B.拮据矜持平心而论天高地迥C.拂拭迟顿唉声叹气兼听则名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唇枪舌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边城》——沈从文——小说B.《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小说C.《滕王阁序》——王勃——散文D.《陈情表》——李密——散文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C.飞行的成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表明我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5《滕王阁序》基础练习1
《滕王阁序》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故”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A.扶苏以数谏次,上使外将兵。
B.广故数言欲亡,岔恚尉。
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D.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2.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则智者尽其谋。
C.潦水尽而寒潭清。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D.聊乘化以归尽。
食之不能尽其才。
3.选出“属”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C.有……之属为之谋。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选出“即”字意思一同的一项()A.傍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项伯即入见沛公。
C.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D.哙即带剑盾入军门。
5.选出“且”与“焉置土石”中的“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且壮士不死即已6.下列句子的“矣”已被按表达的语气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年几何矣④则将焉用彼相矣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⑥吾尝终日而思矣⑦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⑧兰亭已矣,梓泽丘墟A.①⑤⑥/②⑦⑧/③④ B.①⑤⑦/②⑥⑧/③④C.①⑤⑥/②④⑧/③⑦ D.①③⑥/②⑦⑧/④⑤7.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8. 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9. 下列各组加线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二、填空题10.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有《__________》文集存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蓬蒿(gāo)迤逦(yǐ)簪笏(zān)玷辱(diàn)B.尴尬(gān)洗漱(shù)毡笠(zhān)讥诮(xiào)C.庇护(bì)央浼(miǎn)降服(xiáng)怂恿(sǒng)D.凫水(fú)酒馔(zhuàn)斜睨(nì)笑靥(y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C.骄首暇观夙遭闵凶乐天安命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三径就荒垂天之云如愿以尝A.李科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瞻前顾后,再也想不出一点可以向上级汇报的“成果”。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二、本大题22题,每小题2分,共66分A.小知不及大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辩乎荣辱之境B、适百里者,宿舂粮;7.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B、悟已往之不谏谏:进谏C、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奴役D、三径就荒就:接近8.选出“故”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9.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聊乘化以归尽死B.披绣闼,俯雕甍打开C.而控于地而已矣控制D.臣侍汤药,未尝废离废止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适应。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同情、怜悯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审:审察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早时。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看见。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谦词,犹“鄙”。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逋:逃脱。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3.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是()A.园日涉以成趣B.或棹孤舟C.臣具以表闻D.宾主尽东南之美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雄州雾列A.襟三江而带五湖B.窜梁鸿于海曲C.目吴会于云间D.俊采星驰1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九岁不行B.则告诉不许C.而刘夙婴疾病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6.下列句子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A.蟪蛄不知春秋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C.翱翔蓬蒿之间D.圣人无名17.选出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A.不坠青云之志B.臣欲奉诏奔驰C.幼稚盈室D.三餐而后反,腹犹果然1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A.足以极视听之娱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C.感吾生之行休D.悦亲戚之情话19.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③控蛮荆而引瓯越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④天柱高而北辰远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①南冥者,天池也②风之积也不厚C.①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②鹏之徙于南冥也22.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乐夫天命复奚疑?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3.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而刘夙婴疾病24.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B.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C.奚以知其然也?定语后置句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25.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A.奉宣室以何年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奏流水以何惭D.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26.下面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祖母早被疾病缠绕,经常卧床不起。
B.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泊看了使人吃惊。
C.宁移白首之心——宁愿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
D.审容膝之易安——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舒适。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_________________,帝乡不可期。
3、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____。
4、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是他乡之客。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6、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
一、1、D解析:A.蒿hāoB.诮qiàoC.浼měi2、B解析:A项中“愁”—“筹”;C项中“骄”—“矫”;“暇”为“遐”D项中“尝”—“偿”。
3、D解析:A项瞻前顾后比喻做事谨慎、周密或犹豫不决的样子B项“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应为“浮想联翩”。
C“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
不合语境。
4、A解析:B项为语序不当,应改为有光即可充电,能耗较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C项应去掉“使”;D项为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二、5、D(A“知”通“智”B“闵”通“悯”C“销”通“消”)6、B(A“辩”通“辨”C“有”通“又”D“蓐”通“褥”)7、B(谏,挽回)8、D(例句与D项的“故”都解释为“旧的”;A,缘故B,故意C,因此)9、C(控,投,落下)10、D(A适:到B矜:自夸C审:明白、知道)11、A(见背,弃我而死去)12、D(A、“悦”、“乐”意动用法,以……为悦(乐);琴书,名词作动词,抚琴看书B、屈,是动用法,使…..屈C、外,内:在外、在内,名词作状语)13、D(A日,每日,名词作状语;B棹,用桨划,名词作动词;C、闻,使……闻,使动用法)14、D(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A襟,以……为襟,意动;B 窜,使……逃窜,使动用法;C、目,看,名词作动词)15、C(A不行,不能走路B告诉,申诉、苦衷D上报,报答皇上)16、C(A春秋,指一年B众人,一般人D无名,不立名)17、A(B奔驰,奔走效力C幼稚,小孩D果然,很饱的样子)18、C(ABD三项的“之”解释为“的”;C项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9、D(①且,反而②且,将要;③④的而表并列)20、A(A“以”,用;其他三项均解释为“因为”)21、C(C,其,表示选择,是……还是……A①此,代词②到,动词B①表判断②表停顿D①介词,在②介词,到)22、B(例句和B项为被动句;A、D,状语后置;C,宾语前置)23、D(D为被动句;其他三句为判断句)24、C(C应为宾语前置)25、C(C为宾语前置,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26、D(宁移白首之心: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心志呢?)三1、悟以往之不谏2、富贵非吾愿3、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4、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5、内无应门五尺之徒茕茕孑立6、气息奄奄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8、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看过"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