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选举制度的前世今生
比较选举制度(一)
![比较选举制度(一)](https://img.taocdn.com/s3/m/f35c9b094a7302768e9939aa.png)
1837
1918
“伦敦工人协会”发起了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该运动提出了以下要求
21岁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妇女第一次有条件地拥有了选 举权,
1948 1969
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大学选区的复票制, 《人民代表选举法》
(2)英国议会选举
下议院的659名议员是从全国659个选区 选举产生的。每一位议员都代表一个选 区,平均来说,每一个选区大约拥有5万 居民。 英国实行“简单多数”的议员选举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赢得某选区最多选票的 候选人(尽管有可能达不到该选区过半 数的选票),将成为代表该选区的议员, 进入议会下议院 。
5.几个国家的选举(了解)
政体 总统或首相选举 议员选举
总理,议会选举执 政党获胜当选 总统,直接选举 参议院议员315名、众议 院议员630名
意大利 议会共和制 韩国 总统制
印度
日本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虚位元首 总理,议会选举执 政党获胜当选
首相,议会选举执 政党获胜当选
联邦院与人民院
参议院和众议院 (各政 党依据获得选票比例来分 配议席)
个性十足的贝卢斯科尼
攻 上 讲 台 : 一 名 韩 国 反 对 党 议 员 试 图 爬 韩国执政党大国家党和在野党民主党的议员在国会里大打出手 上 国
乌议会打架世界拳王挨揍
第二节 选举制度原则
一、权威性原则 代议机构是否真正通过选举产生; 代议机构是否是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 代议机构是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实际 影响力。
中国古代选举的发展
世卿世禄 乡举里选 察举征辟 商周 先秦 两汉 魏晋南 北朝 隋 唐
选
官
举
士
九品中正 科举制
英国议员选举制度
![英国议员选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9e036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8.png)
英国议员选举制度英国议会实行两院制,由下议院(又称平民院)和上议院(又称贵族院)组成。
下议院的659名议员是从全国659个选区选举产生的。
每一位议员都代表一个选区,平均来说,每一个选区大约拥有5万居民。
根据规定,最多5年必须举行一次议会大选,但经常是不到5年的时间就会举行大选。
例如,英国上届的议会大选是在1997年5月,而今年,刚刚过了4年时间就再度举行大选。
上议院的669名议员并不是选举产生的,一部分是执政党政府建议英女王授封的终身贵族;另一部分是世袭贵族,也就是说,上议院议席是由这些世袭贵族议员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根据目前工党政府的改革计划,上议院中世袭贵族议员的数目已经大大减少。
一、“简单多数”的选举制度(一)基本内容英国实行“简单多数”的议员选举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赢得某选区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尽管有可能达不到该选区过半数的选票),将成为代表该选区的议员,进入议会下议院。
而排在第二位的候选人,哪怕只少一张票,也不能当选。
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党将成为执政党,而执政党领袖则自动成为政府内阁首相。
议员选举的基本方式是:选举时,须在选票上列出若干代表该选区选民的议员候选人的名单,每个选民只能在选票上标出他所支持的一名候选人。
(二)逐区拼搏每逢议会大选时,英国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将会在659个选区逐个争夺每一个议席。
即使这三个政党获得了数目大致相同的选票,他们也不会赢得相同数目的议席。
这是因为只有每个选区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才能当选议员,在这个选区,得票第二多的政党没有任何议席。
因此,虽然像绿党一样的较小的政党在全国的得票总数可以数以万计,但是却不足以赢得某一个特定选区的议席。
(三)注重稳定性与延续性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实行的是“比例代表”选举制。
有专家指出,比例代表制在议会中更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党派在全国获得的选民支持率。
英国政治学教授肯尼思·米诺格说,“简单多数”选举制的弊端是,当选者得到的实际选票可能达不到该选区所有选票的半数,甚至远远不到半数,更谈不上大多数。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63fc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9.png)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英国议会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制度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
这一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程,对英国政治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起源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
当时,英国国王约翰丧失了对贵族的控制,他们要求制定一份文件来限制国王的权力。
这份文件成为了《大宪章》,其中规定了国王必须征询贵族的意见,并在重大决策上征得他们的同意。
这一规定为议会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早期发展在14世纪和15世纪,英国议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和教士组成的机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议会的职责包括通过法律、审查政府开支以及解决争议。
然而,在这个时期,议会的权力仍然受到国王的限制,国王仍然拥有最终决策权。
三、议会的权力扩大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事件,这些事件对议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英国内战和1688年的“光荣革命”。
英国内战爆发于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试图集中权力,引发了与议会的冲突。
最终,议会胜利,国王被处决,英国成为了一个共和国。
然而,共和国并没有持续很久,1653年,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的统治者。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威廉·奥兰治公爵和玛丽二世夫妇被邀请来统治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被废黜。
这一事件确立了议会的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议会成为了英国的最高决策机构。
四、议会制度的完善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制度逐渐完善。
议会的成员由贵族和教士扩展到了包括工商业界代表和地方政府代表在内的各个阶层。
议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包括通过法律、监督政府、制定预算以及审查政府政策等。
20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11年和1949年通过的《议会法》。
这些法律限制了上议院的权力,确保了下议院的主权。
此外,还实行了普选制度,使得议会代表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998b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e.png)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自古以来,英国议会制度一直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
这一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和革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国会体系。
本文将探讨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起源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封建时代。
在封建社会中,国王是统治者,但他需要与贵族阶层进行合作以获得支持。
于是,国王会召开一个由贵族和权贵组成的大会,讨论国家事务,这就是最早的议会。
最早的议会被称为“大会”,它不同于现代议会的普遍选举,而是由国王直接指派成员。
然而,在1144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创造性地召开了一次民选议会,这标志着议会的逐渐发展。
二、发展1. 议会的权力扩大在14世纪和15世纪,议会的权力逐渐扩大。
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国王需要筹集资金来应对战争等紧急需求。
国王开始向议会寻求经济支持,并逐渐接受了议会对税收和预算的控制权。
这使得议会具备了对国家事务的重要影响力。
2. 《可持续议会法》的制定到了17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在1642年至1651年的英国内战期间,议会对国王的权力展开了持续的斗争。
最终,议会胜利,并在1642年颁布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可持续议会法》。
《可持续议会法》规定了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和选举的规则,确保了议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一法律的制定,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成熟。
3. 英国宪法与议会制度英国议会制度的最终成熟是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实现的。
在这次革命中,国王詹姆斯二世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被终结,代之以君主立宪制。
议会在新宪法中被正式确立为最高立法机构,成为国家决策的核心。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英国议会制度逐渐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9世纪中叶,选举权逐渐扩大,使得议会代表性更加广泛,更能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20世纪初,议会成为英国政治的核心,对政府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现代议会制度的特点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使得现代的议会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三权分立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议会制度力图实现三权分立。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ab03e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9.png)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英国国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议会之一。
它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是英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一、国会的起源英国国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
当时,国王需要财政支持来维持军队和政府的运作,于是他们开始召集贵族和教士开会商议事务。
这些会议逐渐发展成为国会的前身。
最早的国会是由贵族和教士组成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国王提供建议和监督。
二、议会制度的演变1. 众议院的崛起在国会的早期历史中,贵族和教士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使得城市居民的权力不断增加。
这些城市居民希望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他们的声音逐渐被听取。
于是,英国议会开始出现了一个代表城市居民的众议院。
众议院的崛起标志着议会制度的演变。
它成为了国会中最重要的机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众议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可以制定和修改法律,审查政府的政策,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
2. 贵族与众议院的权力平衡在议会制度的演变过程中,贵族和众议院之间的权力平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贵族代表了传统的权威和特权,而众议院代表了民主和平等的理念。
两者之间的权力斗争持续了数个世纪。
在17世纪的英国内战中,议会派和国王派爆发了冲突。
议会派最终获胜,国王被处决,议会取得了更大的权力。
然而,权力过于集中在议会手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专制统治。
3.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世纪末,英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中,国王的权力被限制,议会成为了最高权力机构。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议会制度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议会成为了国家政治的核心,政府的首脑由国王变为了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议会的权力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它不仅可以制定法律,还可以监督政府的运作。
三、现代国会制度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国会逐渐形成了现代国会制度的特点。
英国选官制度趋势
![英国选官制度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3275b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f.png)
英国选官制度趋势一、引言英国的选官制度是该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且历久弥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英国的选官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英国选官制度的趋势,包括其演变历程、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1. 传统的选官制度:英国传统的选官制度以世袭和推荐为主,这种制度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
2. 改革与现代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英国政府对选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引入选举制度、扩大选举范围、提高选举透明度等,使选官制度更加民主和透明。
三、英国选官制度的当前状况1. 选举制度的多元化:英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包括议会选举、地方选举、欧洲议会选举等。
这种多元化的选举制度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参政机会。
2. 透明度和公正性:英国的选官制度注重透明度和公正性。
选举过程受到严格的监管,确保选举结果的公正和公平。
此外,选举结果的公布和解释也更加透明,使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选举过程和结果。
3. 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英国的选官制度注重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
候选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领导能力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四、英国选官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1. 继续推动民主化进程:英国政府将继续推动选官制度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扩大选举范围、提高选举透明度,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政治决策。
2. 加强监管和提高效率:未来,英国政府将加强对选官制度的监管,确保选举过程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将进一步提高选举效率,缩短选举周期,减少选举成本。
3.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英国的选官制度将更加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选举效率和质量。
例如,将引入电子投票系统、网络宣传等数字化手段,使选举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4. 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未来,英国的选官制度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将采取措施减少选举中的不平等现象,确保不同背景、不同群体的候选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政治决策。
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b2687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b.png)
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一:从两次改革发生的原因来看,两次改革都是由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队伍越来越强大,强大起来的资产阶级必定要求更多的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旧贵族看到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看到了自己如果不能及时的作出权利的调整,可能就会面临着被资产阶级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赶出历史舞台的可
能性,鉴于此,旧势力向作为新势力的资产阶级妥协,同时资产阶级也向旧势力妥协,双方的利益于是形成了一个协调点,最终达成了统治联盟。
以上是两次改革的原因的相同点,两次改革原因不同点在于,两次改革中资产阶级与旧势力的力量对比不同,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所以要求的权利越来越多,1867年改革比1832年改革给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更多。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二:从两次改革的后果来看,资产阶级在1867年改革中获得的权利更多,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更加的成熟,这是必然的,资本主义制度也需要一个从萌芽到壮大的过程。
如果说1832年改革资产阶级第一次向旧贵族发起挑战的话,那么1867年挑战更加的严峻,1832年改革后资产阶级拥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利,而1867年之后资产阶级已经是管理国家的主导力量。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三:从两次改革的影响来看,两次改革都是对政治生活的调整,这种调整使得新势力资产阶
级获得了国家权力,两次改革是国家政治的有利调整,都避免了资产阶级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获得权力。
宪法课英国选举制度
![宪法课英国选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aef224376baf1ffc4fad7b.png)
二、英国现行选举制度(英国大选)
四是职业和身份限制。比如,未偿清债务的破产者; 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神职人员;贵族;某些管理 君主财产收益的官员;法官;文官;某些地方政府的官员; 正规武装部队成员;警察;公共公司董事会和政府委员会 的成员,没有下议院候选人的资格。 五是因精神问题和刑事问题而丧失行为能力和行为资 格的人。 六是已登记为合格公民的人才有候选人资格。 七是在一个选区内需有10个选民联名提名者(1人提 议,1人附议,8人联署),才有候选人资格。 八是要正式作为候选人需交纳500英镑的保证金。如 果选举结果未获得八分之一的选票,保证金将上交国库。 实际上,具备候选人资格的人真正要成为公职候选人需得 到政党的提名才有当选的可能。
二、英国现行选举制度(英国大选)
(四)简单多数制的利弊 尽管英国议会选举实行的相对多数代表制在不少人眼 里看起来不公平,但是,这种选举制度却在英国始终实施 并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不可否认,相对多数代表制具有 一些重要的优点,比如说简单易行,能相对节省普选的时 间和费用;议员和选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议员更能在 议院中代表其选区的利益发出声音;可以让一个政党赢得 绝对多数的席位,成为执政党,而不需要与其他政党组织 联合政府,首相、政府和议会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 更能有效地工作,因此更能保持政局的稳定,有利于政府 高效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的相对多数选举制度注 重的是稳定性和延续性。
二、英国现行选举制度(英国大选)
(二)候选人资格
根据法律规定具有当选为国家公职人员资格的公民为 候选人。法律对候选人的资格要求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 件,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籍限制。作为候选人者需具有英国公民资格, 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国家的公民和爱尔兰共和国的公民。 其他外国人无候选人资格。 二是年龄限制。年满21岁的拥有选举权的人拥有被选 举权。不到21岁的英国人和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国家的公 民和爱尔兰共和国公民没有被选举权。 三是居住限制。英国对候选人没有任何居住地点和时 间限制,因为在英国人的观念中,议员并不代表地方或选 区的利益,他们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候选人可以在国家的 任何一个选区参加竞选。
英国的民主化与选举制度的演变
![英国的民主化与选举制度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ceb50c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4.png)
英国的民主化与选举制度的演变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主国家之一,其民主化与选举制度的演变历程丰富而复杂。
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到现代的议会制度,英国民主化的进程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
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纪,英国社会由封建制度主导。
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贵族阶级掌握着政治和经济的大部分权力,而普通人民则处于社会的底层,几乎没有政治参与的权利。
在这个时期,选举制度几乎不存在,国王和贵族们通过任命的方式来确定政府的成员,普通人民无法参与政治决策。
二、议会的崛起与选举制度的初步形成14世纪末,英国议会开始崛起。
国王需要向贵族们征求财政支持,因此召开议会成为一种常态。
最早的议会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他们被称为“上议院”,而普通人民则没有代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城市和郡开始派代表参加议会,这标志着选举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英国内战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世纪,英国爆发了内战。
国王查理一世试图扩大自己的权力,引发了与议会的冲突。
最终,国王被推翻,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确立。
这一制度中,国王的权力被限制,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同时,选举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普通人民有了更多的选举权。
四、1832年改革法案与普选权的争取19世纪初,英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而城市居民却没有选举权。
这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不满和抗议。
1832年,英国通过了一项重要的改革法案,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民有了选举权。
然而,这个时期的选举制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只有一小部分富有的男性才能享有选举权。
五、普选权的争取与实现20世纪初,英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和抗议活动,其中包括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
经过长时间的斗争,1928年,英国终于实现了普选权,所有成年人都有了选举权。
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英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六、现代议会制度的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英国政治制度的源头和发展历程
![英国政治制度的源头和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e0882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7.png)
英国政治制度的源头和发展历程英国是一个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政治制度。
在伦敦塔的阴影下,英国的政治体系于数百年前开始形成。
英国政治制度其独特性在于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可以抵御各种政治危机并适应时代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源头英国政治制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中世纪的英格兰是一个蒙昧的时代,权力集中在国王手中,而民主和人权的概念并未普及。
然而,中世纪的英格兰逐渐为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世纪早期,国王亨利一世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军队只能由有贵族头衔的人领导。
这使得国王需要在许多问题上与贵族妥协。
在亨利二世统治期间,贵族成为国王的重要盟友,这使贵族能够保持大量特权。
英格兰最早的议会在1215年由国王约翰召集。
在三百年的时间里,议会逐渐成为英格兰重要的立法机构。
此外,中世纪的英格兰还形成了普通法的体系,引入了寻求公正和不断完善标准的法官系统。
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发展历程英国各种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起源于13世纪,时至今日,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由多年的进化和改革形成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宪政。
1649年,卡洛尔二世被处决之后,伊丽莎白一世的格言“我管治人民,但我监督警察”成为了一种典型的性格表述。
英国宪政的核心是国家没有绝对的力量或取代权,王室和议会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
在这种制度下,政治权力被分散到不同的机构,这些机构相互制约。
自那时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其中之一是1832年的《改革法案》。
当时,议会仅有12%的成员是选举产生的。
该法案扩大了选民的范围,并减少了某些区的议席,增加了其他地区的议席。
这导致了议会的成员变得更具代表性,并促进了英国政治的民主化。
20世纪初,英国推行普选权及建立福利国家,再次促进了民主化。
诸如医疗保险、养老金和房屋补贴等福利项目成为了常态。
这些年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一直在继续,虽然它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它依然仍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一。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b2949787e21af45b307a87a.png)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摘要:政治系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党,国家的政治领袖通常也是政党的领袖。
一定意义上说,西方政党选举制度也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与封建势力长期反复斗争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一起产生、发展、完善。
现代西方政党选举制度,既继承了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又结合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发生了一些转化。
研究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原则、方式与程序、功能,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西方政党;选举制度;启示政治系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党,世界政治本质上是政党政治。
国家的政治领袖通常也就是政党的领袖。
西方的选举实际上是两个或多个政党之间的竞争。
因此,一定意义上说,西方政党选举制度也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与封建势力长期反复斗争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一起产生、发展、完善。
现代西方政党选举制度,既继承了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又结合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发生了一些转化。
一、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演变与形成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发源地在古希腊。
古希腊的城邦制形式由于国家小、人口少,比较容易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
在这之后,西方各国的国王选举与教皇选举留下了选举方面的宝贵遗产。
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乏等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关于西方政党选举制度历史演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的研究。
从国家范围来说,又主要集中于对英法美政党选举制度的研究。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其选举制度的产生也最有代表性。
在英国,最早的选举制度是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其核心的规定是:由联合起来的大封建主负责选出一个由25人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国王是否遵守宪章。
这往往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在这之后,1343年英国国会分为贵族院和平民院;1647年、1649年,英国军队中的平等派曾两次提出关于普选权的问题,但是都遭到当时执政的克伦威尔政府的压制;1688年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光荣革命”后,英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1701年被迫接受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些文件主要确认了议会是超越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宣布国会议员实行直接的“自由选举”,确立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议会制度的起源(最新)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议会制度的起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85810cb7375a417876f8f50.png)
英国是西方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度的国家,议会制度对英国乃至西方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议会由上院(贵族院)、下院(贫民院)和国王共同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
上院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教会大主教和主教组成,共669名议员,没有任期限制。
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共659名议员,任期5年。
国王虽然被看成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和“国家的化身”,但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却处于“临朝而不理政”的地位,仅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
议会主权是英国宪法的特点,议会曾经拥有几乎是无限的立法权,法国人瑞洛姆曾有一句名言来说明英国议会的万能:“在法律上它什么都可以做,除了把女人变成男人外。
”一、议会的萌芽与产生宪政史学家罗·巴特认为:英国“议会根源的最深处藏于盎格鲁——萨克逊人进入英格兰之初即有的协商习惯”。
盎格鲁——萨克逊部落的原始民主制对国王的权力有一定的约束:国王处理大事须先征得民众的意见和同意,国王必须服从习俗。
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萨克逊人乘乱入侵不列颠,随之产生了由少数有影响的权贵要人组成的“贤人会议”,由于参加会议的成员都是有身份和地位的社会贤哲,故称为“贤人会议”。
“贤人会议”有五大职能:一是选举、废黜国王;二是审判大案;三是表达民情;四是协商国务;五是协商立法。
据历史学家考证,整个盎格鲁——萨克逊时期,国王在做任何决定前都要征得贤人会议的同意,没有一位国王是在未先征得贤人会议的意见和同意时就独自决断一件大事的。
这种贤人会议反映了盎格鲁——萨克逊部落民主传统的顽强生命力。
1066年,诺曼王朝时期出现了新型的封君封臣关系,原先的“贤人会议”逐渐演变成为封臣的大集会,除了主教与修道院长外,其余都是威廉的封臣,故名“大议会”。
此时的英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渗透原始民主传统的宪政观念,其特征体现在“国王未征求意见和得到同意不得行动”这条公认的准则,遇有重大事件,国王一定要召集民众大会议决。
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69f523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2.png)
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一、引言选举制度是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民主、公正、公平的原则。
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直接选举到现代的间接选举,再到现代的直接选举,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变革。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以期为读者了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早期选举制度的起源西方选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城邦政治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而选举则是公民大会的主要职能之一。
古希腊的选举制度以直接选举为主,即公民直接参与选举,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官员。
这种选举制度体现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精神,也为后来的西方选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中世纪选举制度的演变中世纪时期,选举制度逐渐发生了变化。
随着封建制度的兴起,选举权逐渐被贵族阶层所掌握。
在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共和国中,选举权被限制在少数富有的市民手中,而广大民众则被排除在选举之外。
这种选举制度体现了封建制度的等级观念,与古希腊的民主选举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随着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现代选举制度逐渐形成。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民主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了代表自己利益的官员,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随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法国,建立了现代选举制度。
现代选举制度以间接选举为主,即选民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议员或代表,再由议员或代表选出政府官员。
这种选举制度体现了民主、公正、公平的原则,成为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现代选举制度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选举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首先,选民的资格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界定,选举的程序和规则也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其次,为了保障选民的自由和权利,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选举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投票等新型选举方式也逐渐兴起,为选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投票方式。
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与典范
![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与典范](https://img.taocdn.com/s3/m/43e50b5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6.png)
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与典范英国民主制度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的民主制度之一。
历史上,英国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改革,为建立和巩固其民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与典范。
首先,我们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自十三世纪开始,英国君主的权力逐渐受到限制,议会逐渐成为政府的决策机构。
到了十七世纪,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英国议会制度也是其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议会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包括两个议会的组成: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由贵族和主教组成,是英国最古老的立法机构。
下议院则由选举产生,代表直接选民的利益。
议会制度确保了广泛的代表性和参与性,使人民能够通过选举和辩论来影响政策决策。
此外,英国的选举制度也是其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采用的是相对多数选举制,即在每个选区中,获得选民最多票数的候选人当选。
这种选举制度确保了政府的稳定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此制度过于偏向两大政党,排斥了其他小党派的声音。
然而,英国也尝试过曾采用比例代表制等其他选举制度,以增加政治多样性和代表性。
此外,英国的言论自由和媒体独立也是其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一直以来都倡导和保护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为公民参与政治和表达意见提供了保障。
同时,英国的媒体独立也是其民主制度中的重要支柱。
媒体的独立与权威性确保了公众得到全面、客观和准确的信息,进而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英国一直在朝着更加包容、公平和现代化的民主制度前进。
例如,女性选举权的争取与确立,以及对少数族裔和LGBTQ+群体权益的进一步保护等,都是英国民主制度不断演进的成果。
总结起来,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是一个历经漫长岁月的过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以及言论自由和媒体独立等都是其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民主制度的诞生
![英国民主制度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852cb4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d.png)
英国民主制度的诞生在现代世界,民主制度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标配。
但是,民主是如何诞生的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主制度的诞生,重点关注英国民主制度。
一、从英国的君主制到议会制在中世纪的英国,国家权力几乎全部掌握在国王手中。
国王拥有所有土地,并对所有人施加控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贵族逐渐变得更加强大。
他们开始在国王的管理下就国家的事务做出决策。
这一过程被称为议会制的诞生。
十三世纪初,国王亨利三世创建了一座全国性的议会,这被认为是英国议会制度的开端。
英国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组成,下议院则由普通百姓组成。
这种制度相当于一种分权制度,国王不再是独处国运大局的最高首脑,而是由议会与国王一起来管理国家。
二、英国的选举制度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中世纪初的时候,议员们通常是由国王直接任命的。
但是,到了十七世纪,人们提出了理论上所有成年男性都应该有选举权的想法。
到了十九世纪,这一理论最终变成现实。
通过多年的争论和辩论,英国的选举法被改为由地主、皇家官员和富商投票来选出议员。
当时,一百七十七万人有资格投票。
但是,这还只是一个小的进步,因为这个数字仍然只占当时英国成年男性人口的10%。
三、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英国妇女长期以来都没有选举权和政治参与的权利。
直到20世纪初,英国的妇女们才开始为获得选举权而斗争。
数以千计的妇女组成了游行队伍,他们要求投票权和平等的政治参与。
然而,政府并没有同意妇女的要求。
英国的妇女开始实施不同的斗争策略,其中包括公开示威、罢工和破坏财产。
这最终导致了大量妇女被监禁和逮捕。
然而,这些妇女并没有屈服。
他们继续斗争,直到1918年,英国的女性才终于获得了选举权。
四、英国民主制度的现状英国的民主制度虽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权威的制度类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存在弊病。
例如,英国的选举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一些人认为它的地区划分不合理,为某些群体带来了不平等的待遇。
英国选举制度
![英国选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f48e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7.png)
英国选举制度英国选举制度,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
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举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
产生和发展英国的选举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下院即平民院议员的选举。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邀请僧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三个等级参加国会。
1343年国会分为上、下两院。
上院称为贵族院,下院称为平民院。
贵族院议员由直接从国王那里领有土地的贵族担任,而平民院议员则由全部自由土地占有者投票选举产生。
红白玫瑰战争后登上英国王位的都铎王朝实行专制统治,平民院议员的选举制度受到干扰和破坏。
国王常常指示负责各郡选举工作的郡守,要求他们遵国王嘱托选举谁入平民院。
同时,国王又以“特惠权”的形式赐予一些城市以派出代表参见平民院的权利。
整个都铎王朝时期由于国会很少召开,平民院议员的选举自然也就名存实亡。
可见,作为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选举制定历史渊源的中世纪议会选举制度,起初是限制王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到专制君主制时已成为专制君主用于控制和利用臣民,巩固封建制度的一种工具。
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蓬勃开展以来,特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初步完成之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地主制经济被最终挤出历史舞台,英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贵族地主阶级衰落了,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壮大。
后者强烈要求参与政治,使本阶级对工业化进程中增长的社会资源拥有更多的分配份额。
这种要求最集中的表现是争取普选权运动的开展。
在此背景下,1830年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在人民要求普选权的声浪中提出了第一个选举制度改革法。
1832年经英王批准实施,这就是著名的1832年选举改革法。
该法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56个“衰败城镇”或人口少于2000的小城市的议员议席被取消,归并到邻近的郡区,另有30个人口在2000~4000的市镇减少一个议席,将空出来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人口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发达的郡。
英国选举制度的前世今生
![英国选举制度的前世今生](https://img.taocdn.com/s3/m/9543f93d3169a4517723a336.png)
主持人/赵思蜜 2015年将是英国的大选年,英国市政厅的志愿者已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统计选民的人数和姓名。
英国的选举制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根据2000年修正的《人民代表法》,凡在投票开始的当天年满18周岁的英国、爱尔兰共和国以及任何英联邦国家的公民,在没有法定丧失选举权的情况下,均可以在大选中投票。
在大选中,选民将决定英国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组成。
英国现今的选举制度起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平民院议员(即下议院成员)的选举制度,后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衍变,战争、工业革命以及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对其带来影响。
要了解国会议员(即下议院议员)的选举,就必须说说议会的产生。
13世纪,英国处在有着“历史上最凶狠暴君”之称的约翰王的统治下。
他随意破坏惯例,强行没收贵族的土地,甚至藐视欧洲权利的代表——教皇。
英国几乎失去了在法国的所有领地,国内民众也因为沉重的赋税而民不聊生,陷入内忧外患中。
1215年,封建贵族诸侯在骑士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逼迫约翰国王签署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
《大宪章》中明确了国王不能高于法律,并确认议会决定高于国王个人的权利。
其中最重要的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否决国王的命令;同时,赋予议会使用武力占据国王城堡和财产的权利。
然而,约翰王宣称其在武力胁迫下签署的《大宪章》无效,并一直不肯接受它,《大宪章》只维持了短短数周。
不过,第一次发布的《大宪章》还是为日后英国政治秩序奠定了基础。
1258年,当时在位的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在逼迫下接受了《牛津条例》。
该条例规定,国家的政权掌握在由15名大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手中。
至此,王权终于真正受到限制,实现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初步构想。
1263年,贵族中的新派领袖西门德·蒙福尔开始摄政。
1265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他召开了第一次议会。
出席议会的除了主教和封建贵族,还有骑士和市民代表。
这次议会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英国选举的法律规定(3篇)
![英国选举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5fcf0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a.png)
第1篇一、引言英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选举制度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英国选举的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利、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英国选举的基本法律框架、选举程序、选举监督等方面,对英国选举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英国选举的基本法律框架1. 《1832年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32)《1832年改革法案》是英国选举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它将选举权扩大到更多的中产阶级和城市居民。
该法案规定了选举资格、选区和议会席位分配等基本法律框架。
2. 《1867年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67)《1867年改革法案》进一步扩大了选举权,取消了某些选区的特殊选举资格,使更多工人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3. 《1884年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84)《1884年改革法案》继续扩大选举权,取消了某些选区的选举资格限制,使更多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4. 《1918年人民代表法》(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1918)《1918年人民代表法》实现了选举权的普遍化,男女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并规定了选举年龄为21岁。
5. 《1969年选举法》(Election Act 1969)《1969年选举法》对选举程序进行了规范,包括选民登记、选举日、计票等。
6. 《1992年选举法》(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1992)《1992年选举法》进一步规范了选举程序,包括选民资格、选举制度、选举监督等。
三、英国选举程序1. 选民登记英国实行选民自愿登记制度,公民在年满18岁时,可以自行向当地选举办公室申请登记成为选民。
2. 选区划分英国议会由650个选区组成,每个选区选举一名议员。
选区划分由独立选区委员会负责,确保各选区人口分布均衡。
3. 选举日英国议会选举通常在每年的5月第三个星期一举行。
浅谈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漫长变革过程
![浅谈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漫长变革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ea223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7.png)
作者: 顾复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2-77页
主题词: 议会选举;英国议会;财产资格;改革法案;新兴工业城市;宪章派;辉格党;变革过程;选举人;议会改革
摘要: 英国议会自产生以来,先后为了适应封建统治和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经历了漫长的变革进程,尤其是它的选举制的变革更经历了长期的、激烈的斗争,才实现普选制。
综观这段历史,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1、封建时代的议会选举制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制的国家。
14世纪的英国议会已形成上、下两院,下院由市民和骑士代表组成已成为固定的制度。
下院议员一开始就规定由选举产生。
14世纪时,关于选举资格还没有统一的。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https://img.taocdn.com/s3/m/9210d842ce2f0066f53322a8.png)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在1832年第一次选举改革前,英国人民的选举权是极为可怜的。
那时的选举制度极为混乱。
例如,在有些城镇,不少成年男人可参加选举,但在有些城镇中,能参加选举的成年男人不足百分之一。
此外,选举权之有无,在有的城镇取决于财产,有的则以自治机关的成员资格为转移。
当时,下议院议员也不是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选出的,而是每一郡每一自治城市,不论人口多少、面积大小,都有两个席位。
工业革命以后,这种不平等情况更加突出。
那些仅有少数居民的衰败城镇,甚至一个已陷人海中的城镇,在下院还拥有两个席位,而像曼彻斯特、伯明翰这样一些新兴的大工业城市,也仅有同样数额的席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赵思蜜 2015年将是英国的大选年,英国市政厅的志愿者已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统计选民的人数和姓名。
英国的选举制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根据2000年修正的《人民代表法》,凡在投票开始的当天年满18周岁的英国、爱尔兰共和国以及任何英联邦国家的公民,在没有法定丧失选举权的情况下,均可以在大选中投票。
在大选中,选民将决定英国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组成。
英国现今的选举制度起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平民院议员(即下议院成员)的选举制度,后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衍变,战争、工业革命以及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对其带来影响。
要了解国会议员(即下议院议员)的选举,就必须说说议会的产生。
13世纪,英国处在有着“历史上最凶狠暴君”之称的约翰王的统治下。
他随意破坏惯例,强行没收贵族的土地,甚至藐视欧洲权利的代表——教皇。
英国几乎失去了在法国的所有领地,国内民众也因为沉重的赋税而民不聊生,陷入内忧外患中。
1215年,封建贵族诸侯在骑士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逼迫约翰国王签署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
《大宪章》中明确了国王不能高于法律,并确认议会决定高于国王个人的权利。
其中最重要的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否决国王的命令;同时,赋予议会使用武力占据国王城堡和财产的权利。
然而,约翰王宣称其在武力胁迫下签署的《大宪章》无效,并一直不肯接受它,《大宪章》只维持了短短数周。
不过,第一次发布的《大宪章》还是为日后英国政治秩序奠定了基础。
1258年,当时在位的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在逼迫下接受了《牛津条例》。
该条例规定,国家的政权掌握在由15名大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手中。
至此,王权终于真正受到限制,实现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初步构想。
1263年,贵族中的新派领袖西门德·蒙福尔开始摄政。
1265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他召开了第一次议会。
出席议会的除了主教和封建贵族,还有骑士和市民代表。
这次议会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不过,在亨利三世复位后的7年中,英国议会并没有按照《牛津条例》所规定的一年三次顺利召开。
就算议会召开,骑士与市民也没有参与其中。
直到1295年,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所有等级代表才得以一起出席。
英国的议会制度在爱德华统治的35年中,得到充分发展。
在这期间,议会不断修改、补充,并在制定的法律中确立了议会在英国的最高立法权。
至此,英国法律确立了议会一年召开两次的惯例,并确立了议会体制。
议会分成由君主、贵族院组成的上议院和由骑士与市民组成的下议院。
到了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爆发,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
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扭转了一直由上议院主导议会的历史,确立了下议院的最高权力。
1721年,下议院多数党领袖取代国王成为首届内阁首脑,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后,英国议会下议院成为政体发展的主导力量。
它不仅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同时也拥有决定内阁人选、监督内阁施政以及干预司法工作的大权。
此后,《人民代表法》修正案的颁布使英国下议院议员的选举不断产生变革。
1872年,秘密投票方式被引用;1918年,30岁以上的女性第一次获得选举权,取消了对选举人财产资格的限制;1928年,21岁以上的女性获得选举权;1948年,“复票制”投票被取消,选举制正式改为一人一票制;1969年,法定选举年龄由之前的21岁改为18岁。
人们现在所说的英国选举制度,便是指对国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
到今天,英国的选举制度趋于完善。
作为选举制度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保持了英国政治的稳定,同时也提供了现代民主代议制的依据,成为国家民主政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