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本文和他的社会学思想

合集下载

社会问题概述

社会问题概述

.
.
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 有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解释社会问题 第二,引导对社会问题达成共识 第三,寻求对社会问题的对策 第四,引导和加强对社会的认识
.
.
四、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一)普二遍、性社特会征问:题绝的对特性征
客观性
复杂性
(二)特殊性特征:文化差异性
时代性
群差性
普遍认同的有:1、普遍性和差异性
2、复杂性和周期性
3、破坏性和集群性
.
4、客观性. 和社会性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可以归纳为四种:
第一种是从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来解释社会问题 的产生;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 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且 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来调整和补救的,就是社会问题; 第三种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派的观点,认为社会问 题不仅是一种见得到的现象,而且主要是人们的一种心 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
社会制度病态问题
• 五分法:
.
.
社会问题的类型
1、按社会问题产生的范围划分,可以将社会 问题分为全局性社会问题和局部性社会问题 2、按社会问题的内容划分,可以将社会问题 分为人口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就业问题、犯 罪问题、贫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 3、根据社会问题涉及的社会结构划分,可以 将社会问题分为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大众文 化问题等 4、按照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划分,可以将社 会问题分为制度性社会问题和行为性社会问题
.
.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划分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三条:社会 性、紊乱性和破坏性
中国社会学家大多从四个方面来考 虑社会问题的构成: 第一类指自然环境问题 第二类指人口问题 第三类指社会组织问题 第四类指社会理想问题

孙本文 社会学原理

孙本文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原理》一书是在孙本文主编的《社会学大纲》一书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加快社会学的中国化,摆脱单纯地依赖西书的局面,孙本文组织了一批知名社会学家撰写“社会学丛书”(计15种,涉及中国社会学的各个基本方面)。

后来,为了大学讲授方便,由孙本文将丛书合编为《社会学大纲》一书,于1931年出版。

但是,该书出版后,孙本文觉得其偏重经验材料,缺乏系统的理论讲解。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推出一本系统的理论与经验相融合的社会学教科书,这就是后来的《社会学原理》。

在章节安排上,《社会学原理》全书分5编26章,讲授时间约为一学年。

第一编为总论,论述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性质、范围及其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的单位及材料、方法、目标、分布与内容;第二编是对社会因素的分析,涉及到人类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地理要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生物要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心理要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化要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第三编是对社会过程的分析,包括接触与互动,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冲突,顺应与同化,合作等;第四编是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具体包括社会组织的形成,社会组织举例,社会解组与社会改组,社会控制;第五编讲解社会变迁与社会进步,涉及到社会变迁的性质及史迹,社会变迁及其原因,社会惰性与文化失调,社会进步。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的产生地是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①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A、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C、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②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①涂尔干。

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②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③马克思。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

5、科层制(官僚制)包括三种类型①传统型权威②个人魅力型权威③法理型权威6、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

7、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称。

8、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孙本文-社会学一代宗师

孙本文-社会学一代宗师

社会学一代‎宗师孙本文‎1、著作等身2、中国社会学‎社3、术业有专攻‎孙本文年表‎:1906年‎入小学,(震泽镇上的‎洋学堂,明体学堂,读了一年,翌年,转入吴江县‎城的江震小‎学继续学习‎)1909年‎入江苏师范‎学校1915年‎入北京大学‎1918年‎任南京高等‎师范附中教‎员1921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复旦大学‎教授1929年‎2月改任中‎央大学教授‎,直至194‎9年解放后‎继续任教至‎退休。

孙本文,字时哲,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1892年‎出生,1979年‎去世。

他是我国社‎会学界最有‎影响,又著书最多‎的社会学家‎和中国社会‎学社的核心‎人物。

他享誉海内‎外,至今,国内外的学‎者还在不断‎地在研究探‎讨他对社会‎学、人口学等方‎面的贡献。

社会学曾经‎被称为“伪科学”,被取消了3‎0年,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方得以平反‎、重建。

孙先生在北‎京大学读书‎以及出国留‎学前后,与同时代的‎一些著名人‎物陈独秀、胡适、冯友兰、潘菽、吴有训、国学大师柳‎诒征、艺术大师林‎凤眠在交往‎中的一些旧‎事、甚至一些逸‎闻趣事。

自传:我是教育工‎作者出身,先父曾经任‎小学校长,家庭生活困‎难。

因此,我在自己做‎事之前,一直是个穷‎学生。

我因家庭关‎系,自幼即有志‎于教育事业‎,所以进了师‎范学校,后来进北京‎大学研究中‎国哲学还着‎重在教育方‎面。

在出国留学‎以前,我的志愿与‎兴趣始终在‎教育方面,做过小学教‎员一学期,中学教员两‎年半。

到国外留学‎后,我始专攻社‎会学,虽则我在北‎大时已经读‎过社会学,但到这时才‎得以全力去‎研究。

这样,我在注重教‎育以外,又重视社会‎学的研究。

从此,我是以社会‎学位专攻的‎学问,而以教育为‎我终身的职‎业。

所以,留学回国后‎,即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大学教‎授。

在这期间,我除担任教‎授外,曾兼任过学‎校的系主任‎、院长、教务长、校务维持委‎员会常委,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等‎职。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单选题]1.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A.总和说B.综合说C.普遍说D.平等说[答案]:B2.就不同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

A.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B.主文化与亚文化C.主文化与反文化D.评比新文化与非评比新文化[答案]:D3.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中,60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到()及以上。

A.6%B.7%C.8%D.9%[答案]:B4.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

A.主我B.镜中我C.超我D.客我[答案]:C5.按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以及心理认同,可以将群体区分为()。

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B.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C.内群体与外群体D.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答案]:C6.常常被应用与对小群体及行为研究的是()。

A.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C.田野调查法D.历史比较法[答案]:A7.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种现象属于()。

A.角色冲突B.角色距离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答案]:A8.社区研究可溯源至德国社会学家(),他第一次对社区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A.滕尼斯B.帕克C.伯吉斯D.沃思[答案]:A9.精英循环理论是社会学家()创立的。

A.韦伯B.马克思C.帕累托D.帕森斯[答案]:C10.以下不属于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A.明确的分工B.任人唯亲,因人设位C.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D.量才用人[答案]:B11.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生物基础和外界社会环境。

下列不属于个人生物基础的是()。

A.语言能力B.思维能力C.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大众传播媒介[答案]:D12.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社会互动可分为()。

A.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B.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C.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D.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答案]:D13.()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4日/第B02版社会学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孙本文编者按孙本文(1892—1979),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是中国社会学界里程碑式人物,创建了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体系。

本文摘自孙本文先生《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首次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再版),该书被视为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其有关“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的反思至今仍具启示意义。

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意见颇不一致。

大概可分为三派:第一派以为,社会学是各种社会科学的综合。

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所得的结果,从社会全体的立场,加以综合而组织之,变成社会学。

换言之,社会学是不能离开各种社会科学的。

社会学的原理定律,就是各种社会科学的原理定律的总和。

斯宾塞(Spencer)在他的《社会学原理》(Pnnciples of Sociology,1876—1896)中,包括各种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宗教等的研究,就可代表此派的意见。

第二派以为:社会学是各种社会科学中的根本科学。

社会学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普遍的现象:各种社会科学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一部分的特殊现象。

社会学的原理定律,适用于一切社会生活:而各种社会科学的原理定律,仅适用于各一部分的特殊社会现象。

换言之,社会学得离开各种社会科学而研究他自己领域以内的问题:社会学所得的原理定律,可以应用于各种社会科学。

季亭史(Giddings)在《社会学原理》(Principles of Sociology,1896)中说:社会学不是社会科学的总和,他是一种普通社会科学——一种研究社会元素与第一原理的科学。

可以代表此派的主张。

第三派以为:社会学虽是研究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但与其他社会科学立于平等地位,因为仍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

司马尔(Small)在他的《普通社会学》(General Sociology,1905)及《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rner-icana)中说:“社会学不过是社会科学所有各种技术中的一种。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现在有多种分法,但不论哪种分法,社会学都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大体上反映了这个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总和说”,即把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综合说”,即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这两种看法反映了社会学创立时期的情况,那时社会学刚刚从哲学的怀抱中解脱出来,社会学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色彩,具有某种包罗万象、凌驾于各门社会科学之上的印记。

第三,“普遍说”,即认为社会学的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则只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

这仍然没有摆脱社会哲学的色彩。

第四,“平等说”,即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

这反映了随着社会学进入形成时期,它逐渐摆脱了哲学的怀抱,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范围和方法。

第五,“共通说”。

孙本文于20世纪30年代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社会学地位的看法:“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于部分的社会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学者魏镛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分类,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在并列的地位;认为社会学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而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则是分别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人类的思想、人类的“记忆”、人类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去研究人。

如前所述,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大陆恢复后,郑杭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与上述观点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把全部社会科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N-个层次。

属于第一层次的是像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属于第二层次的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属于第三层次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社会科学。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1、社会学的含义?P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侧重社会为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社会科学,我们把这个代表的观点称为“社会运行论”。

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即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P2社会和人,社会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即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人就是社会中的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社会的人。

3、中国社会学界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P8(1)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①严复: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郑杭生: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②李大钊、瞿秋白: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③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①孙本文: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②龙冠海: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③杨心恒: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

④庞树奇: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

(3)第三种观点,代表性意见:①“剩余说”②“学群说”③“调查说”④“问题说”⑤“未定说”4、社会学的功能?P15(1)认识和改造社会(2)促进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3)构建和谐社会5.西方社会学的创立的社会学家及主要观点?P20(1)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主要观点:他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前者强调着重研究社会体系存在的条件和作用的规律。

后者强调着重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他认为社会发展表现为人类的体质、道德、知识和政治的进步。

(2)代表人物:斯宾塞(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之父)代表作品:《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等。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可修改文字】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 )A.“中心论”B.“平列论”C.“特殊论”D.“层次论”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A.奥古斯特·孔德B.赫伯特·斯宾塞C.埃米尔·涂尔干D.马克思·韦伯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A.社会关系B.业缘关系C.结合关系D.人际关系4.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A.文化冲突B.文化濡化C.文化传播D.文化移植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规范性功能D.预测性功能6.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理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B.政治要素C.文化要素D.社会要素7.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特征是(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再社会化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A.偶发聚集体B.社会类属C.大众D.公众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A.组织环境B.经济关系C.群体利益D.群体凝聚力1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 )A.血缘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偶婚制家庭D.专偶婚制家庭1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 )才是自始至终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学的基本视角有哪些?答:社会学的基本视角主要有:(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变化看作是受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支配的。

(2)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当代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协调的、各部分之间互相整合的行动体系。

古典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从社会结构方面去分析个人行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大。

社会不可能用满足个人欲望的办法来解决需求,只能对个人需求施加约束和控制,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可以过分追求,这样成员就有了共同目标,社会就有了秩序。

假如这种秩序被打乱,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失效,就会出现“失范”现象。

(3)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础之上的,没有沟通和互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而互动是通过符号(包括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象征符号)进行的。

(4)冲突论的观点冲突论者认为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权力等级制中的,是不断地进行争夺权力和权威的斗争过程和场所。

孙本文对社会学的价值再认识

孙本文对社会学的价值再认识

孙本文对社会学的价值再认识孙本文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上半叶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成果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范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孙本文的学术思想和思想方法,并不仅止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国际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重新认识孙本文对社会学的价值,并分析他在当代社会学研究中仍然具有的重要性。

孙本文的学术思想是独具特色的。

他早年留学日本,接触到日本社会学的现象学派和人类学研究方法,这对后来的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学研究方面,孙本文一直坚持社会现象不能脱离社会整体而被单独研究的观点。

他主张将社会理论分析与历史和文化分析相结合,建立起具有独立价值的文化社会学范式。

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学思想渗透到了一个思想统一的整体中,开创了中国社会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孙本文的人类学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他学习了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博斯滕的、马耳他夫的文化分析学派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社会学的文化分析范式。

他尝试从野外田野考察、实地民族志调查和文化考察入手,对人类社会和文化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

他认为,不仅要研究普遍规律,还要研究“特殊之特殊”,特别是那些常规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学研究中,孙本文依然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他所提出的“文化社会学”范式,与当代社会学研究中重视文化、历史和全球化研究的方向不谋而合。

这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当代的社会学研究来说,具有指引作用。

其次,孙本文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在当代的“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而“全球化现象”作为当代社会变迁的核心,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正是孙本文所倡导的整体性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总的来说,孙本文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同时的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也为当代的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人类社会和文化进行的研究,更是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学概论(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含答案)
求,这种观点来自于(人际关系理论)(7真题)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集生活的家庭,被称为(主干家庭)
“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理论是(拟剧论)
根据群体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可以将群体划分为(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
自然界中的空气属于(环境资源)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理性

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社会学的(描述性功能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法律的特征表现在公正性和(强制性
)(真题)
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被称为(角色不清
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实地研究属于(指导性合作)(真题)
美国学者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搭便车理论)
炫耀性消费理论是由(凡勃伦)提出的.
揭示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政治效果和生产的政治规范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工厂独特的生产政体,这是(生产政体论)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分标准是(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
.1
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被称为(文化震惊)
1982年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的学者是(费孝通)
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孔德)
组织平衡论的提出者是(巴纳德)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一、社会学的定义:〔P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

社会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即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人就是社会中的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社会的人。

三、中国社会学界的主要社会学家及其主要观点〔P8〕中国社会学界90多年来大体有如下几种观点:〔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性观点有:1.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到达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郑杭生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如下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科学3.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代表人物: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瀚笙等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这样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台湾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杨懋春〕〔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1.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代表人物:孙本文2.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代表人物:龙冠海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代表人物:杨心恒等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代表人物:庞树奇〔三〕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为:1.剩余说四、社会学的功能〔P15〕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科学功能〕〔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防止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意义,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1.“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2.“减缩社会代价”,就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弱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要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另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尽管社会代价是不可防止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简介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简介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简介1、严复(1854-1921年)代表作:《原强》(1895)、《论世变之亟》(1895)、《辟韩》(1895)、《救亡决论》(1895年)、《天演论》(译作,1898)、《原富》(译作,1901)、《群学肄言》(译作,1903)、《法意》(译作,1909)、《严复集》(1986)等。

思想背景:达尔文、斯宾塞和赫胥黎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想,孔德、穆勒为代表的实证论思想,边沁、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世界上的社会方式有三种: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事社会,中国是宗法制社会,社会组织以宗族主义为中心,西方社会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学术上没有“黜伪而崇真”的精神,政治上没有“屈私而为公”,这都是因为不自由;而西方国家的长处根本的在于政治与学术,他们相互竞争,而竞争的机理与结果相反又相成,西方文化的要点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个体是群体的基础,民智、民力、民德的高下,关系一个民族的强盛,只有进行教育提高它们,才能把发挥个人群体的作用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才能取消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民如果不自由就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国际竞争中就不会取得国家的自由,因此,民主与自由是变法的最重要内容,中国要富国强民,进行社会改良,就需要治群学;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政治改革相结合,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2、陶孟和(1887-1960年)代表作:《社会调查》(1918)、《书评——乌格朋<社会变迁>》(1924)、《孟和文存》(1925)、《北平生活费之分析》(1930)、《社会与教育》(1934)、《中国劳工生活程度》(1932)、《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1951)等。

思想背景:威斯特玛克和霍布浩斯的社会学思想,英国的维伯夫妇以及萧伯纳的思想,特别是主张以社会调查推动立法实现社会主义的“费边学说”。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考究人群关系的原理,解释人群生活的状态,是各学科里最后发达的一种研究人群的科学,它可以分为四部分:社会起源、演化、组织和改良;教育不仅应当使个人获得健全的身心,还应该使他与所居住的人群环境相调和,并对那个环境有积极的贡献;社会学与教育的关系,就是应用社会学知识改良教育。

孙本文和他的社会学思想

孙本文和他的社会学思想

孙本文和他的社会学思想发表时间:2018-08-01T11:24:27.420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作者:蔡秋琳[导读] 孙本文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二十世纪上半页,社会学思想传入中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以孙本文为代表的社会学学院派把把社会学看作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而社会行为现象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及社会的内容,但各种因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孙本文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综合学派;文化;心理二十世纪的中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

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社会动荡,都为中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还是发动革命?一系列思想问题函待解决。

早期洋务运动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推进了西方思想潮流的涌入。

近期社会学思想也传入中国。

中国早期社会学派有三大学派:以陶孟和和李景汉为代表的“社会调查学派”,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调查学派”,以孙本文为代表的“社会学学院派”。

社会学学院派下又有四个分支,分别是孙本文的“文化综合学派” 、以陈达为代表的“”人口学派、以杨开道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学研究”、以潘光旦为代表的“优生学研究”。

综合学派中的大多数人把社会学看作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而社会行为现象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及社会的内容,但各种因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孙本文就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一、早期教育影响孙本文社会学思想孙本文被称为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那么他对社会学的探索究竟是怎么样的?而想要全面而又细致的研究孙本文的社会学思想,必须先从他的早期教育着手。

周晓虹把孙本文的一生化为三个阶段。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1、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中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三类观点(郑杭生)第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社会由乱到治的方法和规律,严复、郑杭生;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李大钊、李达等;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性。

费孝通。

第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孙本文: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第三、“第三类型”的观点。

代表性观点: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2)北大和人大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北大(费孝通):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人大(郑杭生):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

2、城市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研究领域。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第一、对空间的关注----空间结构第二、个人和基本生活共同体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适应和冲突及其表现形式---社会结构(2)核心问题:城市人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或者说城市人与城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定量研究程序: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含资料整理)----总结阶段4、欧洲的传统城市社会思想。

1.滕尼斯(1)代表作《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社会学的本质》《社会问题的发展》(2)主要城市社会思想:共同体与社会含义共同体:“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是一种基于个人本质意志(自愿)之上的社会有机联系状态,滕尼斯以用强调成员之间的唇齿相依的感情。

社会:“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也即是一种基于个人选择意志(为了种种利益而进行理性选择)之上的社会机械联系状态。

特点:在社区形式里,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分隔,也总是相互联系的。

社区具有同质性特点,强调共性、习俗和感情。

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述评

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述评

作者: 鞠春彦[1]
作者机构: [1]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124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实践
页码: 124-129页
主题词: 社会建设;孙本文;思想政治教育;中国
摘要:现阶段,人们对于“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的话题越来越关切,社会建设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人们对于“社会建设”的概念与内涵等学理问题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建设”也曾有过热切的关注,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孙本文先生当时对“社会建设”有过系统的阐述。

本文将对孙本文先生的社会建设思想进行初步介绍与评述,希望以此为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建设”的理论探讨提供些有益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本文和他的社会学思想
发表时间:2018-08-01T11:24:27.420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作者:蔡秋琳[导读] 孙本文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二十世纪上半页,社会学思想传入中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以孙本文为代表的社会学学院派把把社会学看作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而社会行为现象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及社会的内容,但各种因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孙本文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综合学派;文化;心理
二十世纪的中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

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社会动荡,都为中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还是发动革命?一系列思想问题函待解决。

早期洋务运动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推进了西方思想潮流的涌入。

近期社会学思想也传入中国。

中国早期社会学派有三大学派:以陶孟和和李景汉为代表的“社会调查学派”,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调查学派”,以孙本文为代表的“社会学学院派”。

社会学学院派下又有四个分支,分别是孙本文的“文化综合学派” 、以陈达为代表的“”人口学派、以杨开道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学研究”、以潘光旦为代表的“优生学研究”。

综合学派中的大多数人把社会学看作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而社会行为现象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及社会的内容,但各种因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孙本文就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一、早期教育影响孙本文社会学思想
孙本文被称为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那么他对社会学的探索究竟是怎么样的?而想要全面而又细致的研究孙本文的社会学思想,必须先从他的早期教育着手。

周晓虹把孙本文的一生化为三个阶段。

从四岁开始启蒙,13岁接受新式教育,直到北大哲学系毕业后28岁那年考取公费留学,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对旧学和新学的学习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1921——1949年,是孙本文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其中1921——1926年这五年的留学经历是他的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时期。

无论是在芝加哥大学学习的帕克的“集体心理”、范黎庶的“高级心理学”和“社会态度”,还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学习的吉丁斯和奥格本的思想,这些学习都对孙本文后期理论构建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发现,这些思想都不可避免地重视心理和文化的因素。

第三个阶段从1949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

无论世事如何,孙本文在社会学界发挥余热。

二、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制度化建设
学术建制对一个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在1926年到1949年的20多年里,他积极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制度化建设。

1928年,孙本文为留美回国的吴景超接风洗尘,邀请上海各大学社会学教授作陪。

他与吴景超、吴泽霖、应成一等人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

10月学会成立,并出版会刊《社会学刊》。

1929年,他联袂许仕廉、陶孟和、陈达、刘强,在原有东南社会学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会学社并担任第一任正理事。

1930年,中国社会学社在上海成立,《社会学刊》也改为中国社会学刊会刊。

期间,孙本文发起倡议,联络同行,做了大量工作。

“始终以阐明社会理论为职志”,他不敢懈怠。

无论如何,社会学社的建立将全国绝大部分社会学者联系起来,加强了个人与个人,学校与学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

不仅促进了社会学的传播发展,也加强各地区的交流学习。

大批治学严谨的社会学家在教学、研究、实地调查中实事求是,详细分析我国社会学发展状态,把握当前形势,深入研究,深入调研,获取了大量真实详细的资料,写成书籍报告。

不仅传播了社会学思想,也描述、解释了社会现象,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建设社会学理论体系
从哥伦比亚大学到纽约大约,再到芝加哥大学,孙本文在美国的五年学习生涯深刻地影响了他对社会学的认识。

吉丁斯认为,各个个体会因共同的刺激、联想、暗示、模仿等发生相同的情感,即“同类意识”,这是社会学研究的中心。

同类意识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社会是由同类意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群。

同类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使一切社会组织、社会团结和合作、社会适应和进步成为可能。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通过个人来透视社会,通过同类意识来透视社会心和社会协调的行动。

这种观点实际上把一切社会现象都视为心理的现象。

孙本文认为,影响人类“满足需要与解除侵迫之智能之进步与否”的诸种因素中,尤为重要者,莫过于文化要素。

文化者,人类心力所造作以调试于环境之产物也。

人类造文化,积文化,传文化,而即用文化,行文化,于是人类不能离文化,于是文化为人类社会之一种势力,一种支配之势力。

认为文化是人口现象的基本因素,人口发展的状况,须视文化的状况而定。

他综合国内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综合学派的社会学体系,即从社会整体的观点、结合的观点、有机的观点、演进的观点综合观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

孙本文从重视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发展到重视心理社会学的研究,由表及里,深入研究社会学。

社会化是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部分。

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建立起个人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成为合格社会成员做准备。

另外,个人社会化过程伴其一生。

文化对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无论是从客观文化方面还是主观心理方面,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素质,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先要了解国民态度。

进而推进对国民思想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孙本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知识分子,他振臂高呼,“人应爱群,人应爱国,出于理所当然”。

为了实现社会学中国化,他洒下来辛劳的汗水,一步一个脚印,不忘初心。

虽然他的理论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敬佩,尤其是他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

当代中国,青年学者应该立足实际,沿着前辈的路,把中国社会学发扬光大。

参考书籍:
[1]鞠春萍,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述评,[J],学习与实践,2008,(8);124-129。

[2]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246。

[3]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M],台湾,商务印书馆,2010。

[4]周晓红,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页的中国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2012,(3);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