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21-26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A3-A4型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A3-A4型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A3/A4型题)1、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分枝杆菌抗原刺激后,细胞分泌明显增加的细胞因子是A.IL-1B.IFN-γC.IL-2D.IL-4E.IL-102、以下哪种疾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LPS刺激后其IL-1和IL-2分泌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A.慢性乙肝B.酒精性肝硬化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脂肪肝E.血吸虫性肝硬化3、器官移植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的患者体内哪种细胞因子水平会明显升高A.1L-2B.IL-4C.IL-5D.IL-6E.IFN-α4、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白血病B.急性黄疸性肝炎C.肝癌骨髓转移D.溶血性贫血E.风湿性关节炎5、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A.肝功能B.Coombs试验C.CTD.免疫球蛋白E.抗核抗体6、以下实验室检查中与本病不符的是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B.血清结合珠蛋白升高C.血涂片中出现幼红细胞D.网织红细胞数升高E.红细胞寿命缩短7、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B.尿胆原排泄增加C.尿含铁血黄素阳性D.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E.红细胞寿命缩短8、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癌B.浸润型肺结核C.肺真菌病D.支原体肺炎E.衣原体肺炎9、以下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是A.血沉B.结核抗体测定C.痰抗酸杆菌培养D.血培养E.血常规10、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细胞免疫属于A.I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V型超敏反应11、T淋巴细胞上的抗原识别受体为A.CD2B.CD3C.CD4D.CD8E.TCR12、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3B.CD4C.CD5D.CD7E.CD1613、可用于鉴定Th/TDTH细胞的抗原是A.CD2B.CD3C.CD4D.CD7E.CD814、T淋巴细胞上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花环的分子是A.CD2B.CD3C.CD4D.CD8E.CD101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强直性脊柱炎B.冷球蛋白血症C.腰椎肥大D.多发性骨髓瘤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6、为明确诊断还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A.ELISA测定和免疫固定电泳B.免疫固定电泳和骨髓象检查C.对流免疫电泳和骨髓象检查D.免疫比浊试验和骨髓象检查E.免疫扩散试验和ELISA17、若该患者尿本周蛋白检测阳性,最可能的现象为A.4℃自发沉淀B.10℃自发沉淀C.加热至50~60℃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D.加热至37℃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56℃后重新溶解E.加热至37℃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18、此患儿诊断最大可能是A.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肝炎C.母乳性黄疸D.新生儿溶血症E.胆道闭锁19、诊断该患儿应做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A.母亲血型B.婴儿血型C.患儿红细胞直接Coombs试验D.患儿血清游离抗体E.间接Coombs试验20、该患儿母亲血型最可能为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Rh阴性血型E.Rh阳性血型21、该患者诊断为A.慢性迁延性肝炎B.慢性活动性肝炎C.慢性重症肝炎D.肝硬化E.肝癌22、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BV直接损伤是主要致病因素B.HBsAg是主要的免疫攻击位点C.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肝外组织损伤D.初次感染HBV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概率越小E.抗核抗体阳性时肝损害通常减轻23、该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是A.CD8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Ⅰ导致细胞溶解B.CD4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Ⅰ导致细胞溶解C.CD8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细胞溶解D.CD8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E.CD4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24、若要判断患儿B淋巴细胞功能,最佳方法是A.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B.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D.血清中各类抗体水平测定E.PHA刺激增殖试验25、若要判断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应选择A.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B.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D.血清中各类抗体水平测定E.酶联免疫斑点试验26、患儿最终诊断为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会出现A.CD3细胞显著降低B.CD4细胞显著降低C.CD8细胞显著降低D.CD19细胞显著降低E.CD16细胞显著降低。

临床免疫学医学检验知识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临床免疫学医学检验知识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临床免疫学医学检验知识考试试题(附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临床免疫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 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C. 药物的药理作用D. 免疫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答案:C2. 以下哪种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中?A. IgAB. IgDC. IgED. IgG答案:D3. 以下哪种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 T细胞B. B细胞C. 巨噬细胞D. 红细胞答案:D4. 以下哪种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A. 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B. 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C. 抗原呈递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D. 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答案:B5.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 风湿性关节炎B. 肺炎C. 肾炎D. 肝炎答案:A6.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免疫学检验技术?A. 光学显微镜检查B. 电泳C. 放射免疫分析D. 质谱分析答案:C7. 以下哪种抗体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A. IgAB. IgDC. IgED. IgG答案:C8. 以下哪种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主要属于哪种免疫球蛋白?A. IgAB. IgDC. IgED. IgG答案:D9. 以下哪种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调节作用?A. T细胞B. B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状细胞答案:A10. 以下哪种免疫反应属于固有免疫?A. 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B. 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C. 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D. 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免疫球蛋白分为______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五类;IgA、IgD、IgE、IgG、IgM12. 细胞免疫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抗原呈递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1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二【可编辑全文】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二【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二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B.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D.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E.以上均不对答案:A2.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A.激活起始于急性期蛋白产生前B.MASP具有与活化的C1q同样的生物学活性C.C3转化酶是C4b2bD.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E.C反应蛋白可激活C1q答案:A3.B细胞膜表面主要Ig是( )A.IgG和IgAB.IgA和IgMC.IgD和IgMD.IgD和IgEE.IgG和IgM答案:C4.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白检测技术( )A.PEG比浊法B.C1q固相法C.mRF凝胶扩散试验D.Raji细胞法E.超速离心法答案:C5.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A.IgGB.IgMC.SIgAD.IgDE.IgE答案:C6.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 )A.C1qB.C1rC.C1sD.C2E.C1qrs答案:E7.补体蛋白约占人体血清总蛋白的( )A.2%B.5%C.10%D.15%E.25%答案:C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bC.C5bD.C4bE.C2a答案:A9.下列CH50不降低的疾病是( )A.急性炎症B.SLE活动期C.RAD.严重肝病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答案:A10.Raji细胞是( )A.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K细胞株B.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C.由宫颈癌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D.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NK细胞株E.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T细胞株答案:B11.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 )A.C8bpB.DAFC.C1INHD.S蛋白E.C4bp答案:C12.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 )A.分子结构简单B.Fc段无补体结合点C.Fa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甚远D.VH无补体结合点E.VL无补体结合点答案:B13.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A.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C.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D.由一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E.由一条重链和三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答案:A14.mRF与下列物质的亲和力的程度应是( )A.对IC、聚合IgG很低,对变性IgG很高,B.对IC、变性IgG及聚合IgG均很高C.对IC及变性IgG很低,对聚合IgG很高D.对IC很高,对变性IgG及聚合IgG很低E.对IC、变性IgG及聚合IgG很低答案:B1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在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A.C1B.C2C.C3D.C4E.C5答案:C16.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的生物活性片段是( )A.C1~C9B.C2aC.C3a、C5a、C4aD.C3、C4、CR1E.C3b答案:E17.PEG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 )A.4%PEG能沉淀较大分子ICB.试验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C.脂血对测定有影响D.是目前最普及简便的方法E.特异性、重复性差答案:A18.不能刺激机体组织产生自身抗体的抗原是( )A.经化学修饰的组织抗原B.与正常组织成分有交叉反应的外来抗原C.隔绝的体内自身成分D.自身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E.高分化的组织抗原答案:E19.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 )A.溶细胞作用B.调理作用C.吞噬作用D.免疫调节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答案:A20.机体缺乏IgM易患( )A.反复呼吸道感染B.化脓性感染C.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D.巨球蛋白血症E.重链病答案:C21.无铰链区的Ig是( )A.IgG、IgAB.IgA、IgMC.IgM、IgED.IgD、IgGE.IgM、IgD答案:C22.补结合试验之前的抗原抗体方阵滴定的目的是( )A.选择抗原抗体最适比例B.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少C.使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的量最多D.避免抗原抗体复合物太多E.选择前带现象答案:A23.正常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A.C1B.C2C.C3D.C4E.C5答案:C24.下列关于IgG的特性,正确的是( )A.是天然血型抗体B.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体C.分为4个亚类D.是未成熟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E.C区有4个功能区答案:C25.分离血清CIC的PEG相对分子量是( )A.24000B.12000C.6000E.1000答案:C26.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A.细菌脂多糖B.酵母多糖C.免疫复合物D.肽聚糖E.凝聚的IgA答案:C27.具有J链结构的Ig是( )A.单体IgAB.IgA、IgEC.IgG、IgDD.SIgA、IgME.IgM、IgE答案:D28.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体不能参与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是( )A.IgMB.IgG4C.IgG3D.IgG2E.IgG1答案:B29.CFT中的溶血素是( )A.SRBCB.抗SRBC抗体C.补体D.IC答案:B30.CFT中溶血素滴定时,一个溶血单位是指( )A.能完全溶解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B.不能完全溶解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C.能完全溶解大部分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D.能完全溶解小部分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E.以上均不对答案:A31.CFT可适用于检测下列哪类抗体( )A.SIgAB.IgAC.IgM和IgGD.IgDE.IgE答案:C32.抗骨骼肌抗体(AMSA)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A.间接免疫荧光法,以Hep-2细胞为细胞基质片来提供抗原的来源B.WesternBlotC.间接免疫荧光法,以骨骼肌切片为基质来提供抗原的来源D.ELISAE.免疫电泳答案:C33.多数补体分子属于( )A.α球蛋白B.γ球蛋白C.β球蛋白D.λ链E.白蛋白34.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检测,只检测( )A.CIC中抗原性质B.CIC中抗体性质C.CIC的总量D.CIC中抗原的总量E.CIC中抗体的总量答案:C35.机体缺乏IgG易患( )A.反复呼吸道感染B.化脓性感染C.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D.巨球蛋白血症E.重链病答案:B36.下列CH50不增高的疾病是( )A.急性炎症B.SLE活动期C.组织损伤D.恶性肿瘤等E.皮肌炎答案:B37.补体系统是(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D.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样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答案:D38.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C3a和C5a合成过量B.C1抑制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C.病人IgE水平过高D.C2、C4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E.常因吸入过敏原导致症状突然发生答案:B39.Ig可变区的生物学功能是( )A.提呈抗原B.细胞毒作用C.调理作用D.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E.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答案:D40.对扩增的ss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的HLA分型方法是( )A.PCR-RFLPB.PCR-SSCPC.PCR-SSOPD.SBTE.PCR-SSO答案:B41.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以下列哪项为报告方式( )A.OD值B.CH50U/mlC.被测血清稀释度D.被测血清用量(ml)E.mg/ml答案:B42.下列关于SIgA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机体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B.婴儿可通过母乳获得C.由J链连接的二个单体IgA和分泌片组成D.具有中和毒素的功能E.可与C1q结合激活补体答案:E43.CH50试验中,溶血程度与补体溶血活性的关系曲线是( )A.直线B.双曲线C.抛物线D.S形曲线E.正态分布答案:D44.下列关于IgD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B.易被蛋白酶水解C.半衰期很短,仅3天D.铰链区较长E.记忆B淋巴细胞的mlgD逐渐消失答案:A45.下列免疫细胞相互作用需要抗体参加的是( )A.Th与B细胞相互作用,使B细胞获得活化的第二信号B.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杀伤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D.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E.APC与Th细胞间相互作用答案:C46.下列关于IgE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H链有4个CH功能区B.有亲细胞性C.引发Ⅰ型超敏反应D.寄生虫感染时IgE水平降低E.在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晚答案:D47.能激活补体经典途经的Ig是( )A.IgG1、IgG2、IgG3、IgMB.IgG1、IgG2、IgG4、IgMC.IgG、IgD、IgE、IgMD.IgG4、IgA、IgE、IgDE.凝聚的IgG4、IgD、IgE答案:A48.TI抗原应答产物的Ig类别是( )A.IgGB.IgAC.IgMD.IgDE.IgE答案:C49.PEG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其参考标准品多用哪类人热聚合抗体( )A.IgGB.IgAC.IgMD.IgDE.IgE答案:A50.CFT的正式试验中溶血素成分的效价是( )A.4个单位B.1个单位C.2个实用单位D.2个单位E.3个单位答案:D51.IgG分子与C1q的结合位点是( )A.vHB.C.D.E.答案:C52.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其切断位点位于( )A.H链铰链区二硫键近C端B.H链铰链区二硫键近N端C.CH1D.CH2E.CH3答案:B53.Raji细胞技术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是由于( )A.Raji细胞表面Fc受体可与Ig结合的性质B.Raji细胞表面有大量补体受体,这些补体受体与结合补体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结合C.Raji细胞可作为指示系统表现溶血现象D.Raji细胞培养容易,性能稳定E.操作简便答案:B54.CH50试验中,加入少量的钙、镁离子的目的是( )A.保持溶液的等渗压B.维持合适的pHC.抑制细菌的生长D.抑制溶血反应E.有助于补体的激活答案:E55.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真菌最重要的抗体是( )A.IgGB.IgAD.IgDE.IgE答案:A56.单克隆抗体定性和分型的首选方法是( )A.免疫电泳B.蛋白区带电泳C.免疫固定电泳D.火箭免疫电泳E.对流免疫电泳法答案:C57.ANA主要的性质是( )A.IgGB.IgAC.IgMD.IgDE.IgE答案:A58.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IgGB.IgAC.IgMD.IgDE.IgE答案:A59.本-周蛋白是Ig分子的( )A.重链B.轻链C.FabD.Fc答案:B60.周边型的ANA荧光图形的主要相关抗体是( )A.抗dsDNA抗体B.抗SSA抗体C.抗RNP抗体D.抗DNP抗体E.抗Sm抗体答案:A61.补体活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 )A.C2aB.C5aC.C4aD.C4bE.C3b答案:B62.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A.炎症介质作用B.调理作用C.免疫粘附作用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答案:B63.免疫球蛋白的型的分类是根据( )A.CH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的差异及其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铰链区氨基酸的组成和H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异C.CL链的结构和抗原性不同D.CL个别氨基酸的差异E.CH和CL的结构和抗原性不同答案:C64.免疫球蛋白的类的分类是根据( )A.CH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的差异及其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铰链区氨基酸的组成和H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异C.CL链的结构和抗原性不同D.CL个别氨基酸的差异E.CH和CL的结构和抗原性不同答案:A65.用氨水处理的豚鼠血清不含下列哪种成分( )A.C1B.C2C.C3D.C4E.C5答案:D66.良恶性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诊断应首选( )A.Ig含量测定B.骨髓涂片检测C.血清蛋白区带电泳D.对流电泳E.火箭免疫电泳答案:A67.Ig分子的Fab片段能( )A.通过胎盘B.激活补体C.结合抗原D.结合细胞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68.能使补体而不能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A.37℃,60minB.60℃,30minC.45℃,30minD.56℃,30minE.80℃,30min答案:D69.补体结合试验的判断终点是( )A.25%不溶血B.50%不溶血C.75%不溶血D.85%不溶血E.100%不溶血答案:B70.补体系统中,分子量最小的成分是( )A.C1B.C2C.C3D.C1qE.D因子答案:E71.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 )A.溶血法B.速率散射比浊法C.火箭电泳法D.单向免疫扩散法E.ELISA答案:A72.下列有关IgE测定方法,错误的是( )A.RIAB.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ELISAD.PCRE.乳胶颗粒免疫浊度法答案:D73.补体活化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共同点(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所需离子相同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D.激活物质相同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答案:E74.CH50试验的判定终点指标是( )A.25%溶血B.50%溶血C.75%溶血D.80%溶血E.100%溶血答案:B75.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补体参与检测技术( )A.PEG比浊法B.C1q固相法C.mRF凝胶扩散试验D.Raji细胞法E.超速离心法答案:B76.关于抗体与Ig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B.抗体是IgC.Ig都是抗体D.Ig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E.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答案:C77.CFT中,补体滴定的“实用单位”是指( )A.以能产生完全溶血的补体最少用量B.以能产生完全溶血的补体最高稀释度C.以能产生不完全溶血的补体最高稀释度D.以能产生50%溶血的补体最少用量E.以能产生50%溶血的补体最低稀释度答案:A78.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激活物,下列物质应除外的是( )A.细菌内毒素B.CERC.CRP和CERD.CRPE.甘露聚糖答案:A。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山东联盟-济宁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医学院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山东联盟-济宁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医学院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山东联盟-济宁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依据是:答案:重链恒定区2.IgG的补体结合位点位于:答案:CH23.各种抗体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答案: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4.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答案:标记技术;5.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答案:荧光素6.抗体的基本单位是:答案: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7.木瓜蛋白酶能将抗体水解成:答案:Fab和Fc8.抗体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答案: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答案:IgG10.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答案:IgG第二章测试1.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答案:疏水作用力2.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答案:特异性3.制备免疫血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4.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的特异性答案:超变区5.下列哪种免疫血清与相应抗原结合容易形成可见免疫复合物答案:家兔6.静电引力大小答案: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7.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答案:37℃8.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答案:IgM类9.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答案:带现象10.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答案:与抗原相对而言第三章测试1.动物放血应在末次免疫后多长时间答案:5~7天2.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偶联半抗原的载体是答案:牛血清白蛋白3.根据抗原密度大小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超速离心法4.不属于可溶性抗原制备方法的是答案:超声破碎法5.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特异性高6.用于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不应具备的特征是答案:细胞株本身能分泌免疫球蛋白7.免疫小鼠采血通常采用摘除眼球或断尾法8.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答案:脂多糖9.要从组织和细胞匀浆中粗提某种蛋白抗原,最常用又简便的分离方法是答案:盐析法10.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答案:免疫亲和层析法第四章测试1.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答案: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2.关于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出现凝集为阳性3.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答案: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4.在实验时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答案:胰酶处理5.关于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6.关于协同免疫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答案:SPA能与所有IgG亚类的Fc 段结合7.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所用红细胞是答案:受检者未致敏红细胞8.玻片凝集试验答案: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9.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答案:金黄色葡萄球菌10.关于正向间接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出现凝集为阴性第五章测试1.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答案:抗原定量2.对流免疫电泳是:答案:定向加速的双向扩散试验3.滴定抗血清效价时,常选用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模式为答案:梅花孔型。

中级检验免疫试题及答案

中级检验免疫试题及答案

中级检验免疫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脾脏B. 淋巴结C. 肝脏D. 骨髓答案:C2.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免疫反应?A. 年龄B. 性别C. 遗传因素D. 环境因素答案:A, B, C, D3. 判断题:抗体是免疫系统中唯一能够识别和中和病原体的分子。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填空题: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通过______和______两种途径来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答案: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5. 简答题:请简述T细胞和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答案:T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主要负责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它们可以识别并杀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B细胞则负责体液免疫反应,它们可以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并中和病原体。

6. 论述题:请描述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答案: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器官不产生免疫反应的状态。

在临床上,免疫耐受的概念被用于防止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抑制受体的免疫系统,以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攻击。

7. 计算题:如果一个人的白细胞计数为6000/μL,其中淋巴细胞占40%,中性粒细胞占50%,请计算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

答案: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6000 × 0.40 = 2400/μ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6000 × 0.50 = 3000/μL8. 案例分析题:一名患者出现了反复感染的症状,医生怀疑其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存在问题。

请列举可能的检查项目,并解释每项检查的意义。

答案:可能的检查项目包括:A. 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评估抗体产生能力。

B.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评估白细胞数量和比例,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情况。

C.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了解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评估适应性免疫能力。

D. 补体水平检测:评估先天免疫反应。

E.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测试:如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测试,评估细胞免疫反应。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答案C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缺陷病答案D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 B细胞E. T细胞答案B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答案A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答案D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5.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B. C3C. C4D. C5E. C4Bp答案B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7.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B.淋巴因子C.生长因子D.抗体E.集落刺激因子答案D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

A. IgMB. IgAC. IgGD. IgEE. IgD答案C解析IgG是体内抗感染的最主要的抗体。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第1章概论1.免疫学:2.免疫分子:3.补体:4.临床免疫学: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5.抗原抗体反应: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7.可逆性8.比例性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10.最适比optimalratio11.带现象zonephenomenon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12.免疫原immunogen13.半抗原14.免疫佐剂1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第5章凝集反应16.凝集反应17.直接凝集反应18.间接凝集反应19.明胶凝集试验第6章沉淀反应20.沉淀反应21.絮状沉淀试验22.免疫浊度测定23.凝胶内沉淀试验24.单项扩散试验25.双向扩散试验26.免疫电泳技术27.对流免疫电泳28.火箭免疫电泳29.免疫电泳30.免疫固定电泳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31.补体32.免疫溶血法33.补体结合试验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感染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5.超敏反应36.Ⅰ型超敏反应37.Ⅱ型超敏反应38.Ⅲ型超敏反应39.Ⅳ型超敏反应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0.自身耐受41.自身免疫42.自身免疫病43.自身抗体44.抗核抗体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5.免疫增殖性疾病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47.本周蛋白48.血清区带电泳49.免疫电泳50.免疫固定电泳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1.免疫缺陷病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53.肿瘤免疫学54.肿瘤抗原55.肿瘤标志物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6.移植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58.移植排斥反应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60.血清学分型法二、填空题;第1章概论1.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战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2.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经验时期、免疫学科形成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3.为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免疫系统的三大生理功能分别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4.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效应阶段5.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6.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分别是: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旁路途径;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7.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主要的结合力有: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力;8.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主要的特点有: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9.组织细胞或培养细胞可溶性抗原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自溶法、酶处理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法任写出二种均可得分;10.在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过程中,可溶性抗原的纯化方法:超速离心法、选择性沉淀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亲和层析法等任写出二种均可得分;11.在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过程中,纯化抗原的鉴定的内容主要有:蛋白含量测定、分子量测定、纯度鉴定、免疫活性鉴定;12.在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过程中,抗血清的鉴定内容有:抗体特异性的鉴定、抗体效价的鉴定、抗体纯度的鉴定、抗体亲合力的鉴定;第5章凝集反应13.在凝集反应中,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主要有: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协同凝集反应;14.抗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方法;第6章沉淀反应15.免疫电泳技术类型主要包括: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第14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16.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中,对分离介质的基本要求有:对细胞无毒、基本等渗、不溶于血浆或分离物质、有一定密度;17.在淋巴细胞分离过程中,其中的单核细胞去除方法有:贴壁黏附法、吸附柱过滤法、磁铁吸引法、Percoll分层液法; 第15章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18.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方面,针对T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有:T细胞增殖试验、 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体内试验;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19.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20.在乙肝病毒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检测的五项指标有: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21.在先天性感染中,临床上将以上4种病原菌称为“TORCH”,为产前检查的重点项目,分别是:弓形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22.根据免疫反应的速度和组织损伤的机制不同,将超敏反应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第 I 型速发型超敏反应、第II 型细胞毒或溶细胞型超敏反应、第III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第IV 型延缓型或迟发型超敏反应;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23.在抗核抗体ANA检测方法中,常见的ANA荧光图形有:周边型核膜性、均质性、斑点性、核仁型、着丝点型;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24.在免疫增殖性疾病中,常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有: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25.在免疫增殖性疾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有:血清区带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本周蛋白的检测;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26.在免疫缺陷性疾病中,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一般特征包括:反复感染、恶性肿瘤、伴发自身免疫病、遗传倾向、多系统病变;27.在免疫缺陷性疾病中,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有: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病;28.在免疫缺陷性疾病中,继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有:继发性T细胞功能缺陷、继发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继发性补体缺陷;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29.在常见肿瘤标志物中,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30.在常见肿瘤标志物中,酶类肿瘤标志物主要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α-L-岩藻糖苷酶测定AFU;31.在常见肿瘤标志物中,激素类肿瘤标志物主要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降钙素calcitonin, CT;32.在常见肿瘤标志物中,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主要有:β2-微球蛋白β2M 、铁蛋白;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33.在移植免疫实验中,排斥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34.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有:肾脏移植、肝脏移植、心脏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骨髓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移植;三、单项选择题1.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依次分为哪几个阶段AA. 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效应阶段B. 效应阶段、识别阶段、活化阶段C. 活化阶段、效应阶段、识别阶段D. 活化阶段、识别阶段、效应阶段2.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明显沉淀物的最佳条件为CA. 抗体略多于抗原B. 抗原略多于抗体C.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D. 抗体显着多于抗原3.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AA. 特异性B. 比例性C. 可逆性D. 阶段性4.弗氏不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 BA. 液状石蜡、羊毛脂、卡介苗B. 液状石蜡、羊毛脂C. 液状石蜡、卡介苗D. 羊毛脂、卡介苗5.沉淀反应中的钩状效应是因为BA. 抗体过量B. 抗原过量C. pH浓度过高D. pH浓度过低6.细胞活力测定常用的简便方法是BA. 伊红染色B. 台盼蓝染色C. HE染色D. 美蓝染色7.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CA. <40%B. 40%~50%C. 60%~80%D. 80%8.在CH50试验中,溶血程度和补体含量之间的关系为 BA. 直线B. S形曲线C. 抛物线D. 正态分布曲线9.正常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是CA. C1B. C2C. C3D. C410.发生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始动环节是 BA. 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B. 中等大小分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C. 小分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D. 补体激活11.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有多种核型,不正确的是DA. 周边型B. 均质型C. 斑点型或颗粒型D. 原生质型12.血清中检测到M蛋白不提示下列疾病DA. 多发性骨髓瘤B. 巨球蛋白血症C. 重链病或轻链病D. 肾病13.本-周蛋白的本质是BA. 尿中微球蛋白B. 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C. 尿中游离的白蛋白D. 尿中游离的管型物14.多发性骨髓瘤属于哪种细胞异常CA. T细胞B. B细胞C. 浆细胞D. 单核细胞1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缺乏,一般应考虑何种病 CA. 轻链病B. 重链病C. 免疫缺陷病D. 免疫增殖病16.切除胸腺的新生动物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BA. B淋巴细胞B. T淋巴细胞C. 粒细胞D. 巨噬细胞17.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AA. 前带B. 后带C. 等价带D. 带现象18.弗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AA. 液状石蜡、羊毛脂、卡介苗B. 液状石蜡、羊毛脂C. 液状石蜡、卡介苗D. 羊毛脂、卡介苗19.直接Coombs试验检测的抗体是AA. 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B. 游离的IgGC. 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D. 游离的IgM20.单项扩散试验出现双环的沉淀线是因为DA. 两种抗原B. 两种抗体C. 抗体为多克隆抗体D. 抗原为性质相同的两个组分扩散率不同21.Ficoll液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后外周血细胞分布由上至下依次为CA. 单个核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粒细胞、红细胞B. 血小板和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C. 血小板和血浆、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D. 血小板和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22.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后,其形态学特征为BA. 细胞大小由大变小B. 出现核仁1~4个C. 胞浆内空泡逐渐消失D. 细胞伪足消失23.溶血空斑试验用于检测下列何种细胞的功能B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吞噬细胞24.Boyden小室常用于测定 BA. 白细胞吞噬功能B. 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C. 白细胞杀伤功能D. 淋巴细胞抑制功能25.在溶血反应中检测试剂中,加入少量钙、镁离子的目的是CA. 使反应液保持等渗B. 抑制补体的活性C. 有助于补体激活D. 维持反应液的pH值26.乙型肝炎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病毒标志物是AA. HBsAgB. HBeAgC. HBcAgD. 抗-HBs27.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条件是CA. 母亲Rh+、胎儿Rh+B. 母亲Rh+、胎儿Rh-C. 母亲Rh-、胎儿Rh+D. 母亲Rh-、胎儿Rh-28.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免疫损伤的主要机制是 CA. I超敏反应B. II超敏反应C. III超敏反应D. IV超敏反应29.人类MHC位于第几对染色体上 CA. 第12对染色体短臂B. 第12对染色体长臂C. 第6对染色体短臂D. 第6对染色体长臂30.HLA交叉配型的目的是 BA. 检测供者血清有无抗受者HLA抗体B. 检测受者血清有无抗供者HLA抗体C. 检测供者淋巴细胞表面的HLA抗原D. 检测受者淋巴细胞表面的HLA抗原四、简答题第1章概论1.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2.在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中,现代免疫学检验技术包括哪些方法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3.抗原抗体反应有哪些影响因素4.什么是标记免疫技术标记免疫技术按检测现象可分为哪些类型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5.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6.连接半抗原的载体有哪些制备半抗原性免疫原的方法有哪些7.免疫佐剂有哪些种类其作用机制是什么8.动物采血有哪些方法9.抗血清的鉴定包括哪些内容第5章凝集反应10.什么叫直接凝集反应什么叫间接凝集反应它们之间有何不同11.叙述抗球蛋白试验的类型、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第6章沉淀反应12.单向扩散试验的概念和应用13.平板法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的概念和应用14.免疫固定电泳的概念及临床应用15.抗原性质分析出现哪三种结果现象结果解释第14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1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其分离介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富含淋巴细胞,但又混杂有单核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请问去除单核细胞的方法有哪些第15章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18.T细胞功能检测内容有哪些19.B细胞功能检测内容有哪些20.NK细胞活性测定方法有哪些21.在检测T细胞的功能时,可选择T细胞增殖试验,请回答其基本原理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22.在补体总活性测定中,一般采用CH50测定法,请说明其基本原理;23.在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中,一般采用免疫溶血法,请简述其概念及原理;24.请简述补体结合试验的概念、实验原理及结果解释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25.请列出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种类26.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志物主要检测指标有哪些27.在临床中,乙肝病毒检测常见的指标俗称:两对半有哪些28.什么叫先天性感染常见的病原菌“TORCH”只要只的是哪些病毒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29.试比较Ⅰ~Ⅳ型超敏反应特点30.使用青霉素可能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简述其发病机制; 答:青霉素临床应用时有可能引起的超敏反应类型有:I、II、III、IV型;1I 型超敏反应: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其发病机制是青霉素本身并无免疫原性,其降解产物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而产生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使用青霉素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2II 型超敏反应:指青霉素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其发病机制是青霉素降解产物能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获得免疫原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与和药物结合的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作用,引起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III型超敏反应:指使用大剂量青霉素等药物可引起类似血清病样的反应,其发病机制是因为患者体内已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大剂量药物尚未完全排除,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所致;4IV型超敏反应:指青霉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其发病机制是青霉素小分子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使T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31.血清病与血清过敏性休克分属哪型超敏反应比较发病机制;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2.自身免疫病都具有哪些共同特性33.什么叫自身抗体,其主要特点有哪些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4.在免疫增殖性疾病中,常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有哪些35.在免疫增殖性疾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有哪些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36.请列出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37.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有哪些38.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有哪些39.什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临床特点及典型特征是什么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40.什么叫肿瘤抗原,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有哪些41.什么叫肿瘤标志物,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具有哪些特性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42.什么叫移植排斥反应,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免疫损伤机制和组织病理改变,如何进行分类43.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有哪些44.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包括哪些方面。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题库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题库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以下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题库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免疫器官B. 免疫细胞C. 免疫分子D. 免疫组织E. 免疫复合物答案:E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组织组成,免疫复合物是抗原与抗体结合的产物,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2.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 骨髓B. 胸腺C. 脾脏D. 淋巴结E. 扁桃体答案:C解析: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对血源性抗体原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骨髓是中枢免疫器官,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淋巴结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但不是最大的,扁桃体也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

3.以下哪种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B. 单核巨噬细胞C. 粒细胞D. 红细胞E. 树突状细胞答案:D解析: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免疫细胞范畴。

4.B淋巴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A. CD3B. CD4C. CD8D. mIgE. TCR答案:D解析:mIg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可识别抗原。

CD3是T细胞表面标志,CD4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标志,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标志,TCR是T细胞抗原受体。

5.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胸腺C. 脾脏E. 法氏囊答案:B解析: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

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脾脏和淋巴结是免疫应答的场所,法氏囊是禽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6.以下哪种细胞具有抗原提呈作用?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树突状细胞E. 肥大细胞答案:D解析: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激活初始T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在炎症反应和免疫防御中发挥作用,但不具有专职抗原提呈功能。

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免疫学是研究什么现象的科学?A. 遗传现象B. 生命起源C. 疾病治疗D. 机体防御机制2. 下列哪个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细胞3. 抗体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A. 神经细胞B. 浆细胞C. 肌肉细胞D. 内皮细胞4. 细胞免疫主要依赖哪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A. B细胞B. T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细胞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的细胞类型是:A. B细胞B. T细胞C. 浆细胞D. 巨噬细胞二、填空题1. 免疫应答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2.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________的状态。

3. 疫苗接种是一种常见的主动免疫方法,其目的是促使机体产生________。

4. 在免疫学检验中,ELISA技术常用于检测________或________。

5. 细胞因子分为多种类型,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促进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的重要因子。

三、判断题1. 所有的抗体都是由B细胞产生的。

()2. 粘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3. 细胞毒性T细胞(CTL)能够直接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4. 免疫学检验中的Western Blot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5. 免疫缺陷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完全丧失。

()四、简答题1.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2. 描述T细胞受体(TCR)的结构和作用。

3. 解释什么是自身免疫疾病,并给出两个例子。

4. 阐述免疫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5. 讨论疫苗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及其原理。

五、论述题1. 分析免疫记忆的形成机制及其在疫苗接种中的意义。

2. 探讨HIV病毒如何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

3. 论述肿瘤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4. 评述免疫调节剂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本文档包含了一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试题1. 请简要描述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

3. 请解释免疫学检验技术中的ELISA是什么,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4. 什么是流式细胞术?请描述其原理和应用。

5. 请简述PCR技术在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局限性。

答案1. 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 监测疾病的疗效和疾病进展。

- 确定特定免疫状态,如病毒感染或免疫缺陷状态。

- 评估免疫功能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2. 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包括:-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荧光法- 流式细胞术- 内参物法- 免疫电泳3. ELISA是一种通过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免疫学试验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ELISA被广泛用于检测各种疾病标志物、病原体抗体或抗原、免疫球蛋白等,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

4.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识别、计数和分离细胞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中流动时,根据细胞的大小、形状和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通过激光散射和荧光探测器进行检测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免疫学、免疫表型分析和细胞分离等领域。

5.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扩增目标DNA序列来检测病原体的存在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它可以用于病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个体的基因型分析等。

然而,PCR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存在污染问题、特异性问题以及扩增量的限制等。

以上是一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简要答案,提供了对该领域的初步了解。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免疫学检验试题

免疫学检验试题

章免疫学检验试题 A.C2一、选择题1. SPA 能特异性与下述哪种Ig 的Fc 段结合?( )A. IgGB. IgAC. IgMD. IgD2. 在人类血清的Ig中,K链和入链之比为?( )A. 1:1B. 1:2C. 1:3D. 2:13. 56C 30分钟可使下列哪种I g丧失生物学活性?( )A. IgGB. IgAC. IgMD. IgE4. 胎血中出现抗风疹病毒的何种Ig,则表示子宫内感染?( )A. IgGB. IgAC. IgMD. IgD5.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B. B 因子C. C1qD. C36. 补体不具备的作用是?( )A. 中和作用B. 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C•调理作用D. 溶菌作用7. 补体含量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肿瘤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血清病D. 肾小球肾炎8. 关于旁路途径正确的叙述是:( )A. 需要抗原抗体的识别和反应B. 膜攻击单位与经典途径相同C. 首先被活化的补体成分是C5D. 需要经典途径的识别单位和活化单位的参与9. 能引起恶液质的细胞因子是:( )A. TNF- aB. TGF- 3C. IFN-aD. IL-210. 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错误的是:( )A. IL ——白细胞介素B. EPO ――血小板生成素C. SCF――干细胞生长因子D. TNF ――肿瘤坏死因子11. 关于MHC I类分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存在于一切有核细胞上B. 只存在于白细胞上C. 只存在于淋巴细胞上D. 只存在于巨噬细胞上12. 下列哪种疾病与HLA-B27 抗原相关性显著:( )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类风湿性关节炎C. 重症肌无力D. 强直性脊柱炎13. 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器官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A. HLA 系统的高度多态性B. 受者的免疫功能常处于紊乱状态C. 移植物供血不良D. 受者体内已存在对移植物致敏的淋巴细胞14. 粘附分子包括下列哪项?( )A. 粘合素家族B. 免疫球蛋白家族C. 选择素家族D. 以上全都是15. 绵羊红细胞受体又称为:( )A. CD2B. CD3C. CD4D. CD816. 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A. B 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B. NK 细胞引起ADCC 效应C. 单核吞噬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D. NK 细胞具有产生抗体的作用17.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 B 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NK 细胞D. CTL 细胞18. 能够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结合的CD 分子是:( )A. CD2B. CD4C. CD8D. CD2119. 与绵羊红细胞特异性结合,形成玫瑰花环状结构的免疫细胞是:( )A. T 细胞B. B 细胞C. 单核巨噬细胞20. B 细胞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抗原递呈功能B. 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C. 免疫记忆功能D .直接杀伤靶细胞21. 关于NK 细胞正确的是:( )A. 已发现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 具有MHC分子的限制性C. 是ADCC效应的重要介导细胞D. 分泌与TH2相同的细胞因子22. 下列哪项不属于巨噬细胞?( )A. 肝枯否细胞B. 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C. 肺泡巨噬细胞D. 血液中性粒细胞23. 下列哪种细胞不具有抗原递呈作用?A. 巨噬细胞B. 上皮细胞C. 神经胶质细胞D. T 细胞24.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 .抗原的物理形状B •抗原结构的复杂性C. 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25. 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物质是:()A • ABO 血型抗原B . Rh 血型抗原C. HLA 抗原系统D .异嗜性抗原26. 关于佐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佐剂是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B. 与免疫源混合后可以增加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C. 最常用于实验动物的是佛氏佐剂D. 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加它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能力27. 下列关于超抗原的性质,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有严格的MHC 限制性B .无须经APC 的加工就可以与MHC-II 类分子结合D .内源性超抗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28. 关于抗原,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半抗原- 青霉素B .自身抗原-HLAC .完全抗原-绵羊红细胞D .细胞浆抗原- 线粒体抗原( )C .与自身免疫无关29. 在初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MB.IgGC.IgAD.IgE30.在再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 IgMB. IgGC. IgAD. IgE31.体液免疫的效应包括:( )A .调理作用B •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C.ADCC 作用D•以上全是32• 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 • MHC-I 类分子B • SmIgC. CD4分子D • CD8 分子33.下列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的时候仍可发生?( )A • ADCC 效应B .免疫调理作用C.免疫黏附作用D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A . 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参与B .致敏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 .由TD 抗原引起D .抗原-肽-MHC复合物传递活化的第二信号35.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 限制的是:( )A .Th 与B 细胞B .NK 与靶细胞C.Tc 与靶细胞D.Th 与巨噬细胞36.哪种免疫现象不是由T 细胞介导的主要细胞免疫现象?( )A .迟发型超敏反应B .免疫调理作用C .抗肿瘤作用D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37. 提出单克隆选择学说的是( )A. BurnetB. MetchnikoffC. JerneD. Watson38. 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抗体是( )A. 天然的血型抗体IgMB. 天然的血型抗体IgGC. 免疫的血型抗体IgM34.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D. 免疫的血型抗体IgG39. 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Ig 是() D . IgGI 〜3A. IgGB. IgEC. IgAD. SIgA40. 关于ADCC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IgM 可介导ADCCB. M $不具有ADCCC. CTL 可通过ADCC 杀伤靶细胞D. ADCC 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41. 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A . 56C 30 分B. 4 C 2小时C. —30C 30 分D .室温30 分42. 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 转化酶是()A.C B.C C.C D.C 43. 参与攻膜复合体的有关成分是()A .CB .C3 转化酶C.C3bD .C5〜C944. 补体活化的MBL 途径的激活物质是()A .抗原抗体复合物B .凝集的IgA45. 产生IL—2 的细胞是()A.M$B .T 细胞C .B 细胞D .NK46. IL —2R主要存在于()A .肥大细胞表面B .静止T 细胞表面C .中性粒细胞表面D .活化的T 细胞表面47. 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HLA 分子是()A. HLA —5B. HLA —B7C. HLA —B8D. HLA —B2748. 下列哪项具有MHC 限制性()A .Tc 杀伤靶细胞B .ADCCC .M $吞噬抗原D .补体溶菌49. 一般说,与抗原递呈有关的分子是()A . MHC —n类分子C .炎症期产生的蛋白与病原体结合 B .CD1 分子C . MHC —I类分子D . MHC —川类分子50. MHC 是指()A. I型B. n型型55. 下列哪一个胞的表面标志物()C.川型CD 标志物不是D.IV T细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 A.CD3B. CD19C.CD16D.连锁的基因群CD8B •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56.下列哪一个试验不属于沉淀反应()紧密联系的基因群A.免疫比浊法B.双向免疫扩散法CC.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单向免疫扩散法D.Coomb ' s试基因群验D•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51. 同时表达CD3 和CD4 抗原的细胞有()A .Tc 细胞B .Ts 细胞C .B 淋巴细胞D .Th 细胞52. 能通过ADCC 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的是()A .CTL 细胞B .NK 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B 细胞53. 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一般需要()时间A. 几分钟至几十分钟B. 几十分钟至数小时C•几秒钟至几分钟D. 数小时至数十小时54. 以免疫复合物/补体为介导的组织炎症为特征的过敏反应属哪一种类型()57. 间接凝集反应的灵敏度要比直接凝集反应高()倍A. 1-2 倍B. 2-8 倍C. 8-10 倍D.10-100 倍58. 下列抗体中那一种不属于自身抗体()A. 抗核抗体(ANA)B. 类风湿因子C. 抗 DD. 抗SS-B(La)59. 下列哪一种CD 标志可作为NK 细胞的表面标志物()A.CD8B.CD16C.CD19D. CD260.成人血清中AFP 极微,其含量一般小于()A.<10ug/LB. <20ug/LC. <25ug/L D<200ug/L 二.填空题:1.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共同抗原。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21-26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21-26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二十一章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一、A11、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示()。

A、平均值B、变异系数C、标准差D、标准差倍数E、中位数2、在有组织的国际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成员国完全同意,并确定了国际单位(U)的生物制品为()。

A、国际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三级标准品D、控制物E、样品3、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对()的选择。

A、标准差B、控制限C、质控血清D、试剂盒E、操作人员4、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

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校准品D、样品E、质控品5、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及阴性值的质控物,我们认为其中哪种质控物最重要()。

A、高值B、中值C、低值D、阴性值E、高值和低值6、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中,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标准是以()为依据的。

A、阴性对照B、阳性对照C、临界值血清D、以试剂盒说明书上提供的Cutoff值为准E、最终的颜色变化7、在质控中,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过±3SD时,则表示该结果()。

A、质控B、失控C、无解释意义D、仍然有效E、在控8、Grubbs法中若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n3s值之间时则表示()。

A、处于质控范围之内B、该值在2~3s范围,处于“警告”状态C、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D、不可继续进行测定,但可重复以上计算E、该值在1s范围之内9、“即刻法”质控,只需检测几次,即可进入质控状态()。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10、在“即刻法”质控中,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n2s 时,表示()。

A、失控B、警告C、处于控制范围内D、该值不在2s范围内E、要重复测定11、作为标准品的生物制品,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

A、稳定性好,无传染危险性B、没有任何杂质C、蛋白质含量多D、非常干燥E、价格低廉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过关必做2000题(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二十六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过关必做2000题(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二十六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

第二十六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A1/A2型题1.HIV抗体确认实验目前主要应用的方法是()。

A.PCR法B.电泳法C.免疫印迹法D.ELISA法E.以上均错【答案】C2.患者疑似细胞免疫缺陷,应做()。

A.狄克试验B.锡克试验C.O-T试验D.NBT还原试验E.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答案】C3.SCID的表现主要是()。

A.细胞免疫缺陷B.吞噬细胞缺陷C.体液免疫缺陷D.补体缺陷E.体液和细胞免疫均缺陷【答案】E4.患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陷病的病儿,最易发生反复严重的细菌感染的时期是()。

A.中、青年年龄组B.小学生年龄组C.1~2岁D.出生后半年内E.新生儿期【答案】C5.健康正常人的CD4+/CD8+T细胞的比值为()。

A.0.5~1.0B.≤1.0C.1.5~2.0D.3~5E.≥5.0【答案】C6.Bruton综合征时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为()。

A.CD3T细胞正常,CD19B细胞↓B.CD3T细胞↑,CD19B细胞正常C.CD3T细胞↓,CD19B细胞正常D.CD3T细胞↑,CD19B细胞↓E.CD3T细胞↓,CD19B细胞↑【答案】A7.引起免疫缺陷病的原因不包括()。

A.免疫细胞过度增殖B.免疫系统分化增生异常C.免疫系统发育异常D.免疫系统调节异常E.免疫系统代谢异常【答案】A8.HIV攻击的靶细胞主要是()。

A.CD4+T细胞B.CD4-T细胞C.CD8-T细胞D.CD8+T细胞E.CD4+CD8+T细胞【答案】A9.下列可怀疑HIV感染的情况是()。

A.CD4+T细胞↓,CD8+T细胞正常,CD4+/CD8+比值↓B.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正常C.CD4+T细胞↑,CD8+T细胞正常,CD4+/CD8+比值↑D.CD4+T细胞正常,CD8+T细胞↓,CD4+/CD8+比值↑E.CD4+T细胞正常,CD8+T细胞↑,CD4+/CD8+比值↑【答案】A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10.以下AIDS 免疫学异常的特征是()。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酶免疫技术 一、A1 1、下图所示的为哪一种ELISA 技术的反应原理示意图()。

A 、双抗原夹心法B 、双位点一步法C 、间接法测抗体D 、竞争法E 、捕获法 2、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 一步法测定标本中待测抗原时,抗原浓度过(),实测值偏()的现象,极易造成假阴性A 、低,高B 、高,高C 、高,低D 、低,低E 、高,不变3、ELISA 试验中最常用的标记酶是()。

A 、AST B 、HRPC 、ACPD 、LDHE 、ALT 4、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是最早取得实际应用的()。

A 、均相酶免疫测定B 、异相酶免疫测定C 、固相酶免疫测定D 、液相酶免疫测定E 、固相-液相酶免疫测定 5、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的方法,通常称为()。

A 、双抗体夹心法B 、双位点一步法C 、间接法D 、竞争法E 、捕获法6、ELISA 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A 、聚氯乙烯B 、聚苯乙烯C 、三聚氧胺D 、琼脂糖E 、尼龙膜 7、均相酶免疫测定不具有的特点是()。

A 、常用于半抗原和小分子的检测B 、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C 、不易受样品中的内源性酶的干扰D 、酶与抗原结合后仍保留酶和抗原的活性E 、灵敏度不及异相酶免测定 8、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 )是一种()。

A 、非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B 、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C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D 、酶免疫测定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 E 、电泳技术9、ELISA 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A 、人白蛋白B 、人球蛋白C 、牛血清白蛋白 D 、牛血清球蛋白 E 、鼠白蛋白10、可用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检测的项目没有()。

A 、抗HCV B 、HIV C 、HCG D 、HBsAg E 、HAV11、制备抗体酶结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

A 、戊二醛交联法 B 、糖原染色法 C 、免疫印迹法 D 、酶耦联测定法 E 、捕获竞争法12、下列不属于ELISA 测定方法中所必需的试剂()。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A1-A2型题 2)_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A1-A2型题 2)_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A1/A2型题 2)1、以下提法正确的是A.半抗原+药物→动物→产生抗体B.半抗原→动物→产生抗体C.半抗原+血清清蛋白→动物→产生抗体D.半抗原+激素→动物→产生抗体E.半抗原+类脂质→动物→产生抗体2、半抗原的载体包括A.脂类,蛋白质,多糖B.类脂质,清蛋白,人工合成的多肽C.清蛋白,球蛋白,人工合成的多肽聚合物D.多糖,清蛋白,球蛋白E.类脂质,球蛋白,大分子聚合物3、综合了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ELISA法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是A.斑点-ELISAB.WesternblotC.SouthernblotD.斑点免疫渗滤试验E.均相酶免疫测定4、Westernblot中常用的HRP底物为A.4-氯-2-苯酚(呈棕色)和3-二氨基联苯胺(呈蓝紫色)B.4-氯-1-苯酚(呈蓝紫色)和3-二氨基联苯胺(呈棕色)C.3,3-二氨基联苯胺(呈蓝紫色)和4-氯-2-苯酚(呈棕色)D.3,3-二氨基联苯胺(呈棕色)和4-氯-1-苯酚(呈蓝紫色)E.3,4-二氨基联苯胺(呈棕色)和4-氯-1-苯酚(呈蓝紫色)5、以下不属于ELISA应用范畴的是A.检测病原体的抗原及其抗体,应用于传染病的辅助诊断B.检测各种免疫球蛋白和肿瘤标志物C.检测非肽类激素如T、T、雌激素、皮质醇等D.药物和毒品,如地高辛、苯巴比妥、庆大霉素、吗啡等的检测E.转氨酶测定6、杂交瘤技术中使用HAT培养基的目的是A.抑制细菌生长B.促进细菌生长C.促进脾细胞生长D.抑制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生长E.抑制融合细胞生长7、Raji细胞是从Burkitt淋巴瘤患者体内分离哪种细胞而建株的A.B细胞B.T细胞C.K细胞D.NK细胞K细胞8、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将融合细胞稀释,实际是每个培养孔为A.没有细胞B.一个细胞C.0个至数个细胞D.几个细胞E.一至几个细胞9、保存杂交瘤细胞株时使用的保护剂是A.聚乙二醇B.二甲亚砜C.植物血凝素D.降植烷E.石蜡10、下述动物的抗血清中,抗原与抗体的合适比例范围较窄的是A.兔B.绵羊C.马D.猴E.豚鼠11、CH50法是用于测定A.C活性B.C活性C.C含量D.总补体含量E.总补体活性12、速率散射比浊免疫分析是A.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终点测定法B.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态测定法C.免疫扩散与散射比浊相结合的测定法D.免疫凝集与散射比浊相结合的测定法E.区带免疫分析与散射比浊相结合的技术13、下述正确的一项是A.缓冲液的种类与补体溶血活性无关B.缓冲液pH值增加,补体溶血活性上升C.缓冲液离子强度增加,补体溶血活性下降D.缓冲液中钙离子增多,对补体溶血无影响E.缓冲液中镁离子增多,对补体溶血无影响14、某男性患者,31岁,20天前行肾移植手术,目前体温升高,肾功能降低,少尿,尿中白细胞增多。

免疫学检验试题(附答案)

免疫学检验试题(附答案)

免疫学检验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是免疫学检验的基本方法?A. 血清学检测B. 细菌培养C. 病毒分离D. 药物敏感试验答案:A2. 以下哪种不属于免疫学检验的范畴?A. 抗体检测B.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 补体检测D. 肝功能检测答案:D3. 以下哪个试验用于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C. 凝集试验D. 放射免疫分析(RIA)答案:A4. 以下哪个试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学检验?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C. 凝集试验D. 补体结合试验答案:C5. 以下哪种疾病与免疫球蛋白IgE升高有关?A. 风湿性关节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支气管哮喘D. 淋巴瘤答案:C6. 以下哪个试验用于检测抗核抗体?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C. 凝集试验D. 放射免疫分析(RIA)答案:B7. 以下哪个试验用于检测细胞免疫?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C.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 补体结合试验答案:C8. 以下哪个试验用于检测T细胞亚群?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C. 流式细胞仪检测D. 补体结合试验答案:C9. 以下哪个试验用于检测补体?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C. 补体结合试验D. 放射免疫分析(RIA)答案:C10. 以下哪种疾病与免疫球蛋白IgG升高有关?A. 风湿性关节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支气管哮喘D. 淋巴瘤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免疫学检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抗体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补体检测、细胞因子检测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十七章1、亲和素分子中结合生物素分子的基团是A.戊酸侧链B.色氨酸残基C.末端羧基D.缬氨酸残基E.赖氨酸残基正确答案:2、BAS用于固相包被,下述选项不正确的是A.生物素可直接吸附在固相表面B.链霉亲和素可直接吸附在固相表面C.利用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化抗原结合D.利用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化抗体结合E.链霉亲和素预包被磁性纳米微球可以用来分离生物分子正确答案:3、可与蛋白质氨基结合的活化生物素是A.生物素-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生物素酰肼C.噻吩环D.侧链末端羧基E.末端羧基正确答案:4、在LAB体系中,需要将示踪物标记在A.抗体分子C.生物素D.亲和素E.第二抗体正确答案:5、在生物素分子中,可连接生物大分子(抗原或抗体)的部位是A.戊酸侧链B.噻唑环C.噻吩环D.侧链末端羧基E.末端羧基正确答案:第十八章1、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肥达试验属于A.A.直接凝集反应B.B.间接凝集反应C.C.乳胶凝集抑制试验D.D.补体结合试验E.E.血凝试验正确答案:2、抗HBsAg可以保护机体不受哪种病原体感染A.A. HAVB.B. HDVC.C.HEVD.D. HPV正确答案:3、细菌感染时CRP检测结果一般大于()mg/LA.A. 1B.B. 3C.C.5D.D. 10E.E. 20正确答案:4、AIDS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A.A. 血清IgG、IgA升高B.B. 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消失C.C.选择性T细胞缺陷,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下降D.D. 补体降低E.E. 体内出现自身抗体正确答案:5、其出现表示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的是A.A.HBsAgB.B.HBsAbC.C. HBeAgD.D.HBeAbE.E.HBcAb正确答案:第十九章1、超敏反应的本质是:A.特殊的免疫应答B.异常的免疫应答C.正常的免疫应答D.初次应答E.再次应答正确答案:2、Ⅳ型超敏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皮肤试验是:A.白色念珠菌皮肤试验B.毛发菌素皮肤试验C.结核菌素皮肤试验D.SK-SD皮肤试验E.DNCB皮肤试验正确答案:3、青霉素是常见的引起超敏反应的:A.完全抗原B.半抗原C.TD-AgD.免疫原E.TI-Ag正确答案: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属于Ⅱ型超敏反应:A.荨麻疹B.类风湿性关节炎C.新生儿溶血症D.接触性皮炎E.再次注射血清病正确答案:5、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最易推广的方法是:A.C1q结合试验B.PEG沉淀法C.Raji细胞法D.胶固素结合试验E.RF凝胶沉淀试验正确答案:6、介导型Ⅱ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为:A.IgM和IgEB.IgG和IgEC.IgG和IgMD.IgA和IgGE.IgA和IgM正确答案:7、因使用外用药物或化妆品发生的接触性皮炎属于A.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B.细胞免疫型超敏反应C.速发型超敏反应D.迟发型超敏反应E.过敏反应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8、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M、IgG3B.IgA 、IgG4C.IgE 、IgG4D.IgE、IgAE.IgM、IgE正确答案:9、检测特异性IgE常用于诊断: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10、因ABO血型不合造成的溶血反应属于:A.过敏反应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D.迟发型超敏反应E.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第二十章1、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称为自身耐受,这与T细胞A.在胸腺发育时不能遇到自身MHC分子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一、A11、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示()。

A、平均值B、变异系数C、标准差D、标准差倍数E、中位数2、在有组织的国际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成员国完全同意,并确定了国际单位(U)的生物制品为()。

A、国际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三级标准品D、控制物E、样品3、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对()的选择。

A、标准差B、控制限C、质控血清D、试剂盒E、操作人员4、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

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校准品D、样品E、质控品5、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及阴性值的质控物,我们认为其中哪种质控物最重要()。

A、高值B、中值C、低值D、阴性值E、高值和低值6、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中,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标准是以()为依据的。

A、阴性对照B、阳性对照C、临界值血清D、以试剂盒说明书上提供的Cutoff值为准E、最终的颜色变化7、在质控中,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过±3SD时,则表示该结果()。

A、质控B、失控C、无解释意义D、仍然有效E、在控8、Grubbs法中若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n3s值之间时则表示()。

A、处于质控范围之内B、该值在2~3s范围,处于“警告”状态C、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D、不可继续进行测定,但可重复以上计算E、该值在1s范围之内9、“即刻法”质控,只需检测几次,即可进入质控状态()。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10、在“即刻法”质控中,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n2s 时,表示()。

A、失控B、警告C、处于控制范围内D、该值不在2s范围内E、要重复测定11、作为标准品的生物制品,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

A、稳定性好,无传染危险性B、没有任何杂质C、蛋白质含量多D、非常干燥E、价格低廉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国际标准品是在有组织的国际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成员国完全同意,并确定了国际单位(U)的生物制品。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对控制限的选择。

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一级标准品。

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的质控物,我们认为其中以低值的质控物为最重要,设置临界于Cutoff值(CO值)的低值弱阳性质控物是室内质控的关键。

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临界值血清是室内质控血清,不是判断阴、阳性的标准,判断样品阴、阳性结果的标准是以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Cutoff值为依据。

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般认为:①一次超出3SD;②连续二次超出2SD;③3~5次连续处于一侧的2SD之内;④5~7次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均为失控。

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某些不是实验室每天开展的项目,有效期短的试剂盒项目,可采用Grubbs法来对检验结果进行检验和控制。

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n3s值之间时说明该值在2s~3s范围,处于“警告”状态。

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即刻法”质控方法是在对同一批外部质控血清连续测定3次后,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

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即刻法”质控中,当SI上限和SI下限<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内,可以继续测定。

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对标准品的要求主要有其量值可溯源;准确性高;基质效应小;无传染危险性;稳定性好等。

第二十二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一、A11、HLA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肿瘤特异性抗原D、改变的特异性抗原E、异嗜性抗原2、乙型肝炎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病毒标志物是A、HBsAgB、HBeAgC、HBcAgD、抗HBsE、抗-HBe3、肥达氏反应的凝集效价阳性的判断标准是A、≥1:20B、≥1:40C、≥1:80D、≥1:160E、≥1:3204、主要决定伤寒沙门菌毒力因素的抗原是A、O抗原B、H抗原C、Vi抗原D、荚膜多糖抗原E、以上都不是5、下列那种情况下ASO不升高A、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急性咽炎C、风湿性心脏病D、急性肾小球肾炎症E、以上都不是6、最常用于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学实验有A、ASO实验B、抗DNA酶B实验C、抗透明质酸酶D、抗链球菌多糖体E、抗链激酶试验7、感染性疾病出现最早,消失快可做为感染早期指标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GC、IgAD、IgEE、以上都是二、B1、A.A、BB.A、B、CC.DP、DQ、DRD.A、DR、DQE.C2、C4、B因子等<1>、HLA-Ⅲ类基因区包括哪些位点A、B、C、D、E、<2>、HLA-Ⅰ类基因区包括哪些位点A、B、C、D、E、、<3>、HLA-Ⅱ类基因区包括哪些位点A、B、C、D、E、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HLA基因复合体所表达的基因产物,除直接构成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靶抗原外,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也反映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因易感性。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HBsAg为乙肝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可作为乙肝的早期诊断和普查。

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肥达反应伤寒沙门菌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三者的抗体均非保护性抗体。

由于(O)与(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作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辅助临床诊断。

产生凝集时抗体效价≥1:80为阳性,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作出诊断。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以高纯度的伤寒沙门菌Vi抗原包被反应板,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Vi抗体,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及慢性带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ASO增高常见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患者中,免疫功能不全或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ASO水平可不升高。

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链球菌感染最常用的免疫学实验室检查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测。

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IgM类抗体出现早,消失快,常作为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IgG类抗体出现晚,维持时间长,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根据。

二、B 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HLA-Ⅲ类基因区位于HLA-Ⅰ、Ⅱ类之间,由一些与补体和某些炎症因子编码相关的基因组成。

<2>、【正确答案】B<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HLA-Ⅱ类基因区包括经典的HLA-DP、DQ、DR,非典型的HLA-DN、DO、DM等。

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一、A11、可作为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DNA抗体和ANAB、抗dsDNA抗体和ANAC、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D、抗DNP抗体和ANAE、抗SS-A抗体和抗核蛋白抗体2、产生TNF-β的细胞是()。

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3、交感性眼炎的发生机制是()。

A、隐蔽抗原释放B、自身组织改变C、共同抗原诱导D、先天易感性E、同种异型抗原诱导二、A21、32岁,女性患者,不规则发热伴大小关节疼痛月余。

查体面部未见红斑,口腔、鼻腔有溃疡,右膝及左踝关节轻度红肿,有压痛,但无畸形。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颗粒管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9/L,网织红细胞2.1%,抗核抗体1:1000(+),LE细胞(-),可诊断为()。

A、SLEB、类风湿关节炎C、肾小球肾炎D、上呼吸道感染E、风湿性关节炎2、32岁女性患者,不规则发热伴大小关节疼痛月余。

查体面部未见红斑,口腔、鼻腔有溃疡,右膝及左踝关节轻度红肿,有压痛,但无畸形。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颗粒管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9/L,网织红细胞2.1%,抗核抗体1:1000(+),LE细胞(-),该患者进一步实验室检查,还可能出现以下结果,其中不包括()。

A、血小板减少B、红细胞增多C、抗Sm抗体D、补体C3降低E、抗双链DNA抗体3、患者,女性,40岁关节僵硬疼痛半年,关节肿胀。

最近全身乏力,低热RF:206/ml,ASO:10.6,ANA:1:320,CCP:135IU/ml。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最可能诊断为()。

A、风湿性关节炎B、类风湿关节炎C、多发性肌炎D、骨性关节炎E、硬化症4、患者关节痛、腰痛、各种皮疹、反复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口干/眼干、眼睛充血伴红肿疼痛、视力下降、耳朵红肿疼痛、鼻梁红肿疼痛、听力下降、咳嗽伴呼吸困难、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血尿、心包/胸腔积液、肺部阴影/包快等。

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血沉快、类风湿因子增高、抗核抗体阳性等。

SSA (+),SSB(+)。

该患者最可能为()。

A、类风湿关节炎B、舍格伦综合征C、骨性关节炎D、红斑狼疮E、硬皮病5、女性,18岁。

发热1个月,近1周来两面颊出现对称性红斑、手指关节红肿,化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0×109g/L,尿蛋白(+++),抗ds-DNA抗体阳性,应首先考虑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B、慢性肾炎C、类风湿关节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风湿热6、老年女性,病程1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肝硬化有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实验室检查,ALT、ALP升高;RF升高;ANA1:1000+颗粒型。

有口干、眼干,口腔科、眼科检查均支持口、眼干燥症,抗SSA阳性。

舍格伦综合征(SS)诊断也比较明确。

此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M2亚型高滴度阳性,且肝病表现以胆汁淤积为主,ALP升高较ALT升高明显。

应诊断为()。

A、肝硬化B、舍格伦综合征(SS)C、PBC(胆汁淤积性肝硬化)D、PBC和SSE、肝腹水三、A3/A41、一女性患者,年龄25岁,鼻翼两侧出现对称性蝶形红斑,主诉乏力,消瘦,关节肿痛,双手中、小关节呈对称性非畸形性的关节肿胀、压痛,持续低热近2个月,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无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3.1×109/L,尿常规检查蛋白一个加号。

<1>、SLE在活动期补体水平()。

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E、不确定<2>、若怀疑是SLE,下列选项中特异性最高的两个自身抗体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