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合集下载

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常用的药物如下: 1)肾上腺素:为救治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有助于自 主心律的恢复。主要效力为增加全身循环阻力、升 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和心脏血流量。 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可使室颤者由细颤波转为粗颤 波,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
2)利多卡因:是治疗和预防心室颤动的首选药物。 心肺复苏时除肾上腺素外,利多卡因是最有效的药 物之一。能抑制缺血心肌由折返激动所引起的室性 心律失常。
➢猝死人员有35–40% 如经 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可以挽救生命
你可知道:
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
地区
美国大范围统计
华盛顿市国王区
拉斯韦加斯急救中心
3分钟用上AED


抢救成功率
4-8% 7-26% 54% 74% <1%
心肺复苏的国民普及率
美国:迄今已有5000万人(占全国1/4的人口)接受这一救生术,每年 平均20万猝死者接受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技术,其中7万人获救。
CAB)
注意事项
• 不需要去花时间“听”“看”“感觉”患者是否存 在呼吸
• 避免用力吹气
• 如果旁观者无法或不愿提供人工呼吸,则鼓励单纯 心脏按压
• 五个循环后进行判断
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终止复苏的指标
•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 一阶段治疗。
• 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 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min以上,心 电图成直线,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
挪威:在1965年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技术放入学校课程中,全国200万人 口中有40万人受训,在15年中就有1000名溺水者经现场心肺复苏后获 救
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 听众每年达15万人。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心肺复苏术预后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
2008年由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 等多个相关学会将心脏骤停患者 ROSC 后出现的病理 生理状态统一命名为PCAS.
PCAS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复苏 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ROSC后进行积极干预可以明显改善PCAS患者的 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
PCAS治疗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7:心脏骤停后ROSC 仍然昏迷的患者需进 行 TTM。
❖ 在TTM中可选择并维持32-36℃中的某一恒定温度。 在达到目标温度后温度管理需至少维持 24h。
❖ 复温时,复温速度维持0.25℃/h直至正常体温。 ❖ 复温后继续控制核心体温在37.5℃以下至少持续
72h,避免体温反弹。 ❖ 不建议在院前常规快速静脉注入冰盐水对ROSC患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Logo
一.定义
心脏骤停时全身组织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 氧,炎症因子释放,产生各种代谢产物,自主循环恢 复后,(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 紊乱或障碍,称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
主要表现 ❖ 心脏指数下降 ❖ 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 右室功能不全等
2.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
心脏超声表现PAMD分为三种类型: ❖ 心室壁弥漫运动减退 ❖ 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 应激性心肌病
2.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 ❖心肌缺血 – 再灌注损伤、 ❖ 血儿茶酚胺诱导的心肌损伤、 ❖ 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血管功能障碍
4.持续致病性病因

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三)诊断 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
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四)治疗原则 心跳呼吸停止后,血液循环终止,各组织器官缺
血,缺氧。由于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 循环停止4~6分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损害。一 旦确定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抢救。
心脏骤停病人的处理可分为五个基本方面:①开 始的估计;②基础生命(BLS)支持即CAB操作; ③高级生命支持(ACLS);④心脏骤停后处理; ⑤长期治疗。其中BLS的目标是做到紧急提供通 气和全身性血液灌注。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是速 度,BLS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心脏骤停的病死率 和病残率。
心脏骤停病人的护 理
云医教育网主讲老师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 能的突然终止。若及时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 措施,则有可能恢复。
一、成人心脏骤停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心源性原因:以冠心病最为多见,占80%。 其他如瓣膜病变、心肌炎、心肌病、高度房室 传导阻滞、遗传性QT间期延长、预激综合征、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以引起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原因:电击、雷击、溺水、严重的电 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药物中毒或过敏、麻醉 和手术中的意外等。
例:医务人员在现场判断成人是否出现心跳骤停时, 最主要的方法是触摸图中哪个位置的动脉搏动
A.A B.B C.C D.D E.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判断成人是否出现心跳骤停时,首先触 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男70岁,行走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即送来急诊,呼之不 应,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未能闻及。可以确定 的诊断是 A.脑卒中 B.心脏骤停 C.癫痫大发作 D.大面积肺栓塞 E.主动脉夹层破裂
动脉为准)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2.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抽搐。心脏停搏30秒则陷入昏迷状态。 3.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5.皮肤苍白或发绀。 6.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最为常见;②心电-机械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16页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17页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18页
二.深入生命维持
(一).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好方法, 以人工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 低氧血症。
(二).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复苏药品。
(三).恢复有效自主心律,是复苏成功关键。 依据心电监护确定心跳骤停电生理机制,采 取不一样伎俩。
维持有效循环和呼吸功效,预防再次心跳骤停。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
对全部心肺复苏后均适用。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27页
一.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 (一).降温:宜尽早实施,以头部降温
为主。头部降温使脑组织更加快到达较 低温度。体温下降至32℃时,脑代谢率 降低50%,颅内压下降27%。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24页
• 表2 心搏停顿或严重心动过缓处理步骤
连续心肺复苏 建立静脉通道 马上气管插管 心电图多于1个导联心搏停顿
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缺氧 低钾血症 药品过量 高钾血症 酸中毒 低温
考虑紧急经胸壁心脏起搏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 每3-5min重复使用
阿托品1mg静脉推注,每3-5min重复 使用至总量0.04mg/kg
2.心梗存活者频发与复杂室性期前收缩、 预示猝死危险。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9页
(二).心律失常
室上性早搏不增加猝死危险性。有室性 早搏者猝死率为无室早2-4倍。
但起搏于左室、室性并行心律、RONT 现象频发多源性室早伴短阵室速室早猝死危 险性更大。
(三).心室增大
左室肥大是众多心脏性猝死中一个独立 危险因子,可能是潜在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电 生理机制。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然而,基于“复苏”之概念现今广泛应用,如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各种休克复苏等,而这些情况都不存在循环的停止;另外,从字面意义上讲,“复苏后”似乎意味着复苏过程的结束,而实际上,正如上述,心脏骤停经CPR而ROSC后,机体又进入到一个需要进一步复苏的新的病理生理过程。

因此,由国际多个相关学会中有代表性的专家形成新的学术共识,将心脏骤停ROSC后的异常病理生理状态命名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arrestsyndrome,PCAS)。

1 PCAS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1.1 心脏骤停后的脑损害:是患者死亡与神经致残的常见原因。

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差,脑血流突然停止(临床)15秒即可昏迷;1分钟脑干功能停止(终末期呼吸、瞳孔固定);2~4分钟无氧代谢停止、不再有ATP产生;4~6分钟ATP消耗殆尽,所有需能反应(钠泵、新陈代谢、生命活动)停止,损伤不可逆。

持续较长时间的心脏骤停在ROSC后即使提供较高的灌注压,一方面,脑部灌注压的升高与脑血管自身调节的障碍通常会引起脑部再灌注性充血,由此导致脑水肿与再灌注损伤;另一方面,仍可见脑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持续性缺血、灶性梗死。

心脏骤停后的脑损害表现为昏迷、抽搐、肌阵挛、认知障碍、脑卒中、植物状态、脑死亡等,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神经元兴奋毒性、钙离子失衡、自由基形成、病理性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细胞死亡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等。

1.2 心脏骤停后的心肌损害:心脏骤停者在ROSC后血液动力学处于不稳定状态,表现为心排血量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包括心肌功能不全、血管内容量减少与血管自身调节失常。

应当认识到,心脏骤停者在ROSC后出现的心肌功能障碍,主要缘自弥漫性心肌运动减弱(心肌顿抑),是可逆的与可治的。

1.3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肺复苏或胸部按压只能部分解决氧与营养物质的输送与排出问题,即使在ROSC后,由于心肌功能不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与微循环障碍等,组织氧供不足也是持续存在的。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 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是冠心 病猝死最强预测原因;
• 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
存在, 亦预示心肌梗死存活者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第20页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第12页
C(circulation): 建立循环
• 咳嗽复律、捶击复律 • 胸外心脏按压: • 部位正确(定位),姿势、手法正确 • 按压频率80~100次/分 • 胸骨压低约3~5cm • 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 • 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 胸内心脏按压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第5页
• 心脏骤停病理生理机制:

最常见是心室颤动,其次
为迟缓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
连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 病了解剖:

81%病因是冠心病,病理
改变为广泛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第6页
[诊疗关键点]
• 主要诊疗依据: • .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 • .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 • .心音消失。 • 次要诊疗依据: • .呼吸停顿或叹息样呼吸。 • .瞳孔散大。 • .紫绀。 • .手术时创口不出血。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疗心脏骤停最主要第7页依据
• (依据实际情况尚可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 如 山梗茶碱、尼可刹米。)
心脏骤停的专业知识讲座
第11页
B(breathing) 恢复呼吸
• 口对口呼吸(成人) • 口对鼻呼吸(口腔有阻) • 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 亦可使用简易呼吸器
• • 双人胸外按压时每5次吹一口气。单
人每按压15次, 连续快速吹气2次。
第13页
(二)二级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后治疗ppt课件

心脏骤停后治疗ppt课件

心脏骤停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脑损伤
❖ 心肌损伤
❖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 心脏骤停的原发疾病
❖Neumar RW, et al. Circulation, 2008.
-
13
心脏骤停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脑损伤
❖ 心肌损伤
❖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 心脏骤停的原发疾病
❖Neumar RW, et al. Circulation, 2008.
26
内环境监测与管理
血糖
原理:检测高血糖或低血糖。 不宜在低范围4.4 ~6.1 mmol/L,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ClassⅢ) 目标血糖8~10 mmol/L。(ClassⅡb)
-
27
内环境监测与管理
血清钾、肌酐
原理:避免低钾或高钾血症,监测急性肾损伤。 维持K+ 3.5~5.5 mEq/L; 有指征即肾脏替代治疗。(ClassⅡb)
-
14
心脏骤停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心脏骤停后的脑损伤
❖ 心脏骤停后的心肌损伤
❖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 心脏骤停的原发疾病
❖Neumar RW, et al. Circulation, 2008.
-
15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病理生理变化
❖后治疗
❖心脏骤停后治疗
❖(PCAC) ❖心脏骤停存活者的预后及评估
激素、地西泮等
床证据
降低核心体温至32℃~34℃, 多项前瞻性、随机对照
持续12~24 h(ClassⅠ)
临床研究表明能改善神
经学预后
-
29
利 中多 心中、 ❖低温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长期存活率 随心、 机随

心搏骤停大护03版讲解

心搏骤停大护03版讲解

A(airway)开放气道
3、仰头抬颈法
一手先托住患者的 后颈部,另一手置 于前额,然后抬起
颈部,下压前 额使头后仰。 头颈外伤者禁用。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利用人工手法或机械方法借 助外力推动病人肺部、膈肌或胸廓的活 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保证机体 氧供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ACLS是在BLS的基础上,通过辅助设备 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 通气和血液循环,提高复苏成功率
ACLS包括4个内容:A B C D
控制气道 氧疗和人工呼吸 循环支持 明确诊断
二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 控制气道
进一步实施气道控制,建立可靠的人工气道 1.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 2.气管插管 3.喉罩
心肺复苏效果判断
抢救者每做了5个30:2的CPR循环后,就 应判断复苏效果,如病人未复苏成功,则 继续CPR。
判断依据:1、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2、面色、口唇、甲床转为红润 3、颈动脉恢复搏动 4、恢复自主呼吸 5、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6、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D、除颤
Time is life
(更新)利用社会媒介呼叫施救者:手机等
院内:呼叫其他医务工作者 取得AED及其他急救设备 另一个人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减少首次 胸外按压的时间延迟。
BLS
(2)放置适当体位
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地 面上,头、颈与躯干 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 ,解开衣服、腰带, 暴露胸壁。
C(circulation) 循环支持
选择能量,充电 充电完毕,放置电极板于正确位置,放电
立即给予5个高质量的CPR
除颤内容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课件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课件

临床观察与随访
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 进行长期观察和随访,评 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新技术与新疗法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心 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 基因治疗,改善疾病进程 。
干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移植技术,修 复受损的心脏组织,改善 心功能。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 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延 缓疾病进展。
建立随访机制,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长期药物治疗计划,并 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心脏骤 停后综合征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05
的科研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发 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PPT课件
目录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概述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防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护理与康复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科研进展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指心脏骤停 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临 床变化,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 免疫系统紊乱和心理障碍等。
分类
根据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表现和 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期、恢复期 和后遗症期。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多 个方面,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炎 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内皮细胞功能紊 乱等。
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和 细胞凋亡等,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导 致病情复杂化。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心搏骤停是指心脏的射血功能突然终止。

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

心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最直接原因。

心脏性猝死是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发的自然死亡。

一、病因和机制1.病因: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及并发症。

2.机制: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致命性的快速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

二、病理生理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主要致命原因,它的发生是冠状动脉血管事件、心肌损伤、心肌代谢异常和(或)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异常的结果。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心脏性猝死的另一重要原因,常见于病变弥漫累及心内膜下普肯耶纤维的严重心脏疾病。

非心律失常性心脏性猝死:常见于心脏破裂、心脏流入和流出道的急性阻塞、急性心脏压塞等。

无脉性电活动:为少见病因,可见于急性心梗心室破裂、大面积肺梗死时。

三、临床表现前驱期:猝死前数天或数月有一些不典型表现:胸痛、气促等终末事件期: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心搏骤停:心脏停搏生物学死亡:心搏骤停后,患者在4〜6分钟中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再过数分钟进展到生物学死亡四、心搏骤停的处置及疗效判断1.识别心搏骤停并呼救判断心搏骤停的金标准: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不是極动脉) 判断心搏骤停的银标准:心音消失当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时:立即触摸大动脉及听诊心音2.初级心肺复苏:CAB原则,即胸外按压(Circulation C )→开放气道(Airway A )→人工呼吸(Breathing B)。

(1)胸外按压和体外除颤体位:置患者于水平位,睡硬板床或背下垫硬板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按压程度及频率:胸骨压低5-6 cm;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幅度是胸部前后径的1/3。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放时间之比为1:1。

心跳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进展

心跳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进展

心跳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进展更新日期:10-31 朱华栋周玉淑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险的情况,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时除了进行心脏按压和呼吸支持等基本生命维持措施外,合理应用复苏药物也是决定心肺复苏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对复苏药物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意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对心脏骤停后的某些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药物应用综述如下。

一、心脏骤停后的一些病理生理变化1.血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心脏骤停后,血中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急剧升高近50倍[1]。

如此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却不足以维持动脉血压,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一些内源性的代谢产物抑制了儿茶酚胺的作用。

当给予外源性肾上腺素0.01~0.1mg/kg后,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比未用肾上腺素的对照组明显升高,这就是应用肾上腺素进行心脏复苏的理论依据。

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心跳停止后,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使肾上腺素能α受体脱敏感或受体下调。

武建军等[2]观察了大鼠心脏停搏期间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结果示心脏骤停早期心脏和肾脏α1受体数量明显下降,随心脏停搏时间延长,其数量又有增加趋势,可能的机制是心跳停止早期产生的大量内源性儿茶酚胺和受体结合,使细胞对受体的内吞作用加强,从而把细胞表面受体转移到细胞内,造成受体下调,随缺氧时间延长,细胞膜成分发生变化,细胞膜上原来隐匿的受体又重新显现出来,表现为受体上调。

3.血中其他血管活性肽类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心脏复苏成功后,血中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心房利钠因子较复苏前均有明显升高[3]。

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外周循环阻力,恢复自主循环,而心房利钠因子则可拮抗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效应。

心跳停止后,内源性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增加,但并不足以恢复自主循环,而补充这些缩血管肽类可能对复苏有利。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高级心肺复苏(ALS)
持续心肺复苏 建立静脉通路
气管插管
心电图两个或以上导联证实
针对病因治疗 缺氧、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药物过量、严重酸中毒、低温
心脏停搏
严重心动过缓
持续心肺复苏,肾上腺 素1mg静脉推注(反复)
阿托品0.5静脉推注,每3~5分钟 重复,最大剂量3mg体外或经静 脉心脏起搏
复苏后的处理(一)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石门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医学科
分享人
杨海平
目录/Contents
01 概述
02 病因
03
病理与生理
04
临床表现
05
心脏骤停的处理
06
复苏后的处理
07
心脏骤停的预后
08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1、概述
1、概念
射血功能终止、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
2、病理生理机制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无脉性室速
值、碳酸氢根、BE、乳酸等) • 碳酸氢钠怎么给:起始量1mmol/L/Kg、ABG结果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利多卡因、胺碘酮使用时机
• 硫酸镁使用病例 • B-受体阻滞剂针对于难治性多形性室速、
TDP快速单形性室速及难治性室颤 • 异丙肾上腺素、心脏起搏可终止心动过缓和
药物诱导的TDP
室颤处理步骤
神经张力改变
2、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停搏:• 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异常,次级的自律细胞不能
承担心脏起搏功能 • 心脏传到系统纤维化、右冠急性比塞后双结缺血
3、无脉性电活动: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肺栓塞 4、非心律失常性心脏猝死:心脏破裂、流出道梗阻、急性心包填塞
4、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作者:摘录急诊医学发布人:shaoys发布时间:2005-1-17 17:17:38浏览次数:55匚放入我的网络收藏夹&I 竇11 浏览字体设置: -10pt + ®10pt 12pt 14pt 16pt--------------------------------- * ---- 1---------- ---- * I _____ I ____ ___ I __ !一、体内各种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力正常体温时,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的不可逆的无氧缺血损伤阈值约30min。

肝细胞可支持无氧缺血状态约1〜2h o肺组织由于氧可以从肺泡弥散至肺循环血液中,所以肺能维持较长一些时间的代谢。

脑组织各部分的无氧缺血耐受力不同,大脑为4~6min,小脑0~ 15min,延髓20-30min,脊髓45min,交感神经节60min。

促使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死亡机制,目前还只是些概念和假说,尚未形成一整套的理论。

二、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心脏骤停后,循环停止,如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使组织灌流量能维持在正常血供的25%-30%大多数组织细胞和器官,包括神经细胞均能通过低氧葡萄糖分解,获得最低需要量的三磷酸腺甙(ATP。

心脏搏动的恢复性很大,脑功能也不会受到永久性损伤。

如血供量只达15%^ 25%之间,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受到限制,氧亦缺乏,ATP的合成受到严重影响,含量降低。

如心脏搏动未恢复,组织灌流量亦未能增加,ATP就会耗竭,正常细胞的内在环境稳定性即被严重破坏。

此时如再加大组织灌流,反而会促使组织细胞的损伤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即所谓“再灌流所致的损伤”。

如组织灌流量在心脏骤停后,只维持在正常血供的10%以下,即所谓的“涓细血流”,ATP迅速耗竭,合成和分解代谢全部停顿,称为“缺血性冻结”。

此时蛋白质和细胞膜变性,线粒体和细胞核破裂,胞浆空泡化,最后溶酶体大量释出,细胞发生坏死。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

4.持续存在诱发的病理生理因素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 绞痛,最常见可占50%以上;
②.肺栓塞(PTE),可占2~10%; ③.原始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
COPD),哮喘或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引起心脏骤停; ④.脓毒症( Sepsis )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
6/12 h~72 h,心血管功能趋于正常、脑 功能损害持续、微循环严重受损、代谢紊乱 持续存在,约50%患者可因再次心脏骤停、出 血、脑水肿或肺水肿而死亡;
4.恢复期(Recovery):72 h后。
二、病理生理和临床表 现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病理生理学过程:
如不能实施亚低温治疗,需预防最轻微的发热,严 格控制体温在37 ℃。
8.镇静及神经肌肉阻滞
在自主循环恢复后第一个5~10min未能觉醒,需要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镇静,至少持续24 h。降低耗 氧量和预防癫痫发作。
一般常用阿片类药物、苯二氮卓类和异丙酚。在深度 镇静过程中仍然发生寒战,可同时使用神经肌肉阻滞 剂。
②脑微循环阻塞可引起自主循环恢复后无复 流现象,形成血管内血栓形成,加重脑损伤 程度。
一般心脏骤停>15min才会出现脑循环无复流 现象。
但最近的心脏骤停溶栓试验(TROICA), 与安慰剂相比,给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患 者使用替奈普酶,并未增加30天存活率。
③ 再灌注初始阶段,过多的氧会通过产生 自由基和线粒体损伤而恶化神经损伤。
②对所有怀疑有ACS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立即实施冠 脉造影都是适当的;
③若不能实施介入(PCI)治疗,对STEMI心脏骤停患者 做溶栓疗法,按ACS的溶栓治疗指南处理。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小讲课护理课件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小讲课护理课件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断 和治疗小讲课护理课件
目 录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概述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后与康复
01
CATALOGUE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指心脏骤停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临床变化,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紊乱和 心理障碍等。
系统的异常反应。
氧化应激
心脏骤停后,机体产生大量自由基 和活性氧,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进一步加剧器官功能障碍。
内皮细胞损伤
心脏骤停后,内皮细胞受损,导致 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加剧, 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并发症
01
02
03
脑功能障碍
心脏骤停后,脑组织缺氧 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甚至引发昏迷、意识障碍 等严重后果。
其他康复治疗
如中医康复、音乐疗法等,综 合治疗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04
CATALOGUE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 潜在的心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心脏骤 停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康复治疗的效果与评估
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 经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评估
通过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等指标,对康复治疗效果进 行科学评价。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心脏骤停》课件

《心脏骤停》课件

气胸
心肺复苏过程中,由于 胸腔受到挤压,可能导
致气胸。
血胸
心肺复苏过程中,由于 胸腔受到挤压,可能导
致血胸。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确保环境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应确保周 围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操作
心肺复苏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 ,施救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确
保操作正确有效。
《心脏骤停》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心脏骤停概述 •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 心肺复苏技术 • 心肺复苏的并发症与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普及
01
心脏骤停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 然终止,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 ,造成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 、缺氧,最终导致生命终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包括突然的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以 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等。
诊断
诊断心脏骤停需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记录到室性停 搏、室颤或心脏停搏等异常心律。
02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的病理过程
室颤与室性停搏
内脏器官灌注不足
心脏骤停主要由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颤)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 停搏引起,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丧失。
模拟操作
通过模拟人进行实际操作 练习,熟练掌握心肺复苏 的正确手法和技巧,包括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考核与认证
完成培训后进行考核,合 格者颁发心肺复苏认证证 书,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 量。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策略
宣传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作者:摘录急诊医学发布人:shaoys 发布时间:2005-1-17 17:17:38
浏览次数:55
放入我的网络收藏夹
浏览字体设置:- 10pt + 10pt 12pt 14pt 16pt
一、体内各种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力
正常体温时,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的不可逆的无氧缺血损伤阈值约30min。

肝细胞可支持无氧缺血状态约1~2h。

肺组织由于氧可以从肺泡弥散至肺循环血液中,所以肺能维持较长一些时间的代谢。

脑组织各部分的无氧缺血耐受力不同,大脑为4~6min,小脑0~15min,延髓20-30min,脊髓45min,交感神经节60min。

促使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死亡机制,目前还只是些概念和假说,尚未形成一整套的理论。

二、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
心脏骤停后,循环停止,如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使组织灌流量能维持在正常血供的25%~30%。

大多数组织细胞和器官,包括神经细胞均能通过低氧葡萄糖分解,获得最低需要量的三磷酸腺甙(ATP)。

心脏搏动的恢复性很大,脑功能也不会受到永久性损伤。

如血供量只达15%~25%之间,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受到限制,氧亦缺乏,ATP的合成受到严重影响,含量降低。

如心脏搏动未恢复,组织灌流量亦未能增加,ATP就会耗竭,正常细胞的内在环境稳定性即被严重破坏。

此时如再加大组织灌流,反而会促使组织细胞的损伤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即所谓“再灌流所致的损伤”。

如组织灌流量在心脏骤停后,只维持在正常血供的10%以下,即所谓的“涓细血流”,ATP迅速耗竭,合成和分解代谢全部停顿,称为“缺血性冻结”。

此时蛋白质和细胞膜变性,线粒体和细胞核破裂,胞浆空泡化,最后溶酶体大量释出,细胞发生坏死。

这是一幅细胞不可逆变化的景象。

70年代末,Hearse和Nayler等提出缺血性心肌在某种条件,再灌流反而损坏了有可能恢复的心肌细胞。

这被认为是再灌流损伤造成的细胞死亡,应该与缺血所致细胞死亡的概念区分开来。

心脏骤停后,组织灌流立即停止,并不立即死亡。

前面已提到,不同组织细胞的无氧缺血耐受阈值不同。

那么究竟是心肌细胞本身由于长时间缺氧缺血,已经发生了严重损伤,而再灌流带来了多种有害物质,于是加速细胞死亡;抑或再灌流所带来的有害物质,如大量的钙离子、氧游离基、双价铁游离子等等。

使本有可能恢复的缺氧缺血细胞完全失去恢复的能力。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现象:心脏骤停,组织灌流停,必须使之立即恢复,重新给细胞带来所需的氧,恢复合成ATP,提供能量,使细胞恢复功能。

组织细胞如在无氧缺血耐受时限内,
能获得正常血供的25%~30%,就有希望使复苏成功。

或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氧游离基清除剂、铁离子螯合剂于再灌流的血液中,有的学者已在实验动物中取得防止再灌流损伤的作用。

这是当前复苏学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三、钙离子在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和细胞内的Ca2+梯级差为10000:1。

它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一)延缓房室交界区的传导和延长该区细胞的不应期这可使左、右束支和心室肌纤维恢复极化,使下传的脉冲可以顺利地进行心室肌细胞除极,不致因遇到尚处于不应期的束支而影响传导;同时因为在交界区的延缓,就有足够时间让心室充盈得较满意。

(二)形成电和机械耦联结合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方能收缩。

钙离子进入细胞后,促发细胞内储存库(肌浆网)释出储存的Ca2+(图6-1)。

两者的总量足够提供细胞蛋白质收缩所需。

多余的Ca2+由ATP泵出细胞外。

如ATP合成受阻,不能泵出多余Ca2+至细胞外;同时由于细胞膜因无氧性缺血的影响,Ca2+同慢通道离子变成快通道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

细胞内的Ca2+浓度可以从0.1μmol的基数增高到接近细胞外的浓度1.0mmol。

细胞内增多的Ca2+储存在线粒体内。

Ca2+激活磷酯A2(一种破坏细胞膜完整性的酶)。

细胞膜被破坏后,释出花生四烯酸,是一种游离脂肪酸。

再灌流时提供的氧,在环氧化酶催化下,生成大量血栓素(图6-2),是强力的可使心肌纤维和血管壁平滑肌纤维挛缩物质,此外血栓素并破坏线粒体的膜。

ATP主要在线粒体内合成,线粒体被破坏后,ATP不能合成,体内的能量就更易耗竭,到了不可逆的阶段。

图6-1钙离子在心肌收缩的作用
图6-2Ca2+激活磷酯A2示意图
磷酯A2被激活后,释放出游离脂肪酸(FFA),细胞质中花生四烯酸
含量增高。

超过组织器官无氧缺血的耐受阈值之后,组织
再灌流时,即产生一系列有害过程。

(引自Ann Emerg Med 12:471,1983)
四、氧游离基在组织无氧缺血时的破坏作用
氧是代谢作用必不可缺的因素。

正常时,它在组织系统中经细胞内的色素系统作用,进行4价还原。

在还原时,有1%~2%的氧分子逸出,进行单价还原,它具有高度反应作用的活性。

因为单价还原的氧分子最外圈只含有一个离子,成为氧游离基,包括过氧化游离基(O)和氢氧游离基()均属极强的氧化或(和)还原物质。

如果过多地存在,就会威胁细胞的完整性。

正常时,由过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SODs)阻止这些游离基的过强作用。

无氧缺血时,氧游离基含量在细胞内大量增加,超过氧歧化酶的清除作用,严重地破坏蛋白质和脂肪的成分,引起了广泛的脂肪过氧化酶的连锁反应,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细胞的正常结构。

五、铁离子在组织无氧缺血时的破坏作用
上面提到缺血组织中,过氧化游离基含量过多,通过它的促发作用,引起铁离子催化的Haber-Weiss 反应,产生反应力极强的氢氧基。

线粒体中细胞色素,铁蛋白(Ferritin)以及其他含铁酶可以释放足够的游离的离子铁进行催化作用。

结果摧毁了细胞膜。

而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在实验动物中,证实用
去铁胺(50mg/kg体重,静脉注射)于心脏骤停(用注射冷1%氯化钾使之骤停)的大鼠进行复苏时5min内使用,可以获得100%的存活率。

六、脑复苏的重要性
近来对於心脏骤停后,神经系统受损的严重性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家的关注。

一项临床统计值得重视:经“复苏存活”而住院的病人,最终死亡,其中由于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者占59%,因严重心力衰竭者占31%。

这些病人的组织损伤可以认为都是在再灌流以后加重的。

有的学者称之为“复苏后综合征”,大致可以分为三期:
(一)充血期这是最初很短暂的时期,灌流可以超过正常时期,但是分布不均匀。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增加了的血流是否确切灌注了微循环。

(二)低灌流期(或称“无再灌流期”)经过充血15~30min后,开始发生细胞水肿,同时出现血凝块,红细胞凝集,血流成泥流状,血小板聚集。

此外,还可能存在颅压增高、脑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周围红细胞肿胀等。

最终发生脑血管痉挛,此时脑血流显著淤滞。

这一低灌流现象在脑组织各部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一般可持续18~24h。

现在已经引起了临床家和研究人员的严重关注,试图改善这些异常现象,即在生命抢救方案中,增加适当防护措施,或在复苏术取得初步成功后,对这类病人加以特殊的强化监护治疗。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肯定的有效治疗方法。

(三)后期低灌流期以后,经过救治,脑组织可能部分恢复功能,并逐渐完全恢复(这与抢救时机及所采取的措施有密切关系);或持续性低灌流,导致长时间或永久性昏迷;或发展至脑死亡。

脑复苏后综合征全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到目前为止和其他脏器在复苏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一样,所取得的都是零碎的、片断的资料,还缺乏对它们的充分认识,亦尚未形成成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很多未知数尚待深入研究以求得明确的答案。

有些情况是明了的。

脑组织在人体器官中是最易受缺血伤害的。

这是由于它的高代谢率、高氧耗量和对高血流量的要求。

整个脑组织重量只占体重的2%,但静息时,它要求的氧占人体总摄取量的20%,要求的血流占心排出量的15%。

心脏骤停后引起的无氧性缺血,脑组织中的ATP含量即减少90%。

因此心搏停止后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是深昏迷。

基础生命抢救的主要目的亦即提供脑组织最低的血流量。

虽经实验发现,心脏骤停后直至血供降至正常的30%~35%以下,大脑的神经元突触的传导功能都可以维持。

如果降至20%以下,神经元的的生存力就受到损坏。

但另有报道,如果大脑血供能维持在15%正常血供以上,并接受经过处理的再灌流血液:加入Ca2+通道阻滞剂、Fe2+螯合剂和清除氧游离剂的SOD s、抗坏血酸、维生素E等,是有可能恢复脑组织功能的,但是至今还都是实验室的结果,还没有肯定的临床实践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