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文法)《善说树王论颂》汉译

合集下载

中论 龙树菩萨造 梵志青目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中论 龙树菩萨造 梵志青目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No. 1564 [cf. Nos. 1565-1567]之答禄夫天创作中论卷第一释僧叡序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实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朗然悬解矣.夫滞惑生于倒见.三界以之而沦溺.偏悟起于厌智.耿介以之而致乖.故知年夜觉在乎旷照.小智缠乎隘心.照之不旷.则缺乏以夷有无一道俗.知之不尽.则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道俗之不夷.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是以龙树年夜士.析之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括之以即化.令玄悟之宾丧咨询于朝彻.荡荡焉.真可谓坦夷路于冲阶.敝玄门于宇内.扇慧风于陈枚.流甘露于枯悴者矣.夫百梁之构兴.则鄙茅茨之仄陋.睹斯论之宏旷.则知偏悟之鄙倍.幸哉此区之赤县.忽得移灵鹫以作镇.险陂之边情.乃蒙流光之余惠.而今而后.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云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翫味斯论以为喉衿.其染翰申释者.甚亦很多.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秦言青目之所释也.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辞不雅观中.其中乖阙烦重者.法师皆裁而裨之.于经通之理尽矣.文或左右未尽善也.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袪内以流滞.年夜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予翫之味之不能释手.遂复忘其鄙拙.托悟怀于一序.并目品义题之于首.岂期能释耶.盖是欣自同之怀耳中论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竭纷歧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问曰.何故造此论.答曰.有人言万物从年夜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有言从和合生.有言从时生.有言从世性生.有言从变生.有言从自然生.有言从微尘生.有如是等谬故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又为已习行有年夜心堪受深法者.以年夜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纷歧不异等.究竟空无所有.如般若波罗蜜中说.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成尽.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着文字.闻年夜乘法中说究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疑见.若都究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是空相而起贪着.于究竟空中生种种过.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其中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竭纷歧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以此二偈赞佛.则已略说第一义.问曰.诸法无量.何故但以此八事破.答曰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不生者.诸论师种种说生相.或谓因果一.或谓因果异.或谓因中先有果.或谓因中先无果.或谓自体生.或谓从他生.或谓共生.或谓有生.或谓无生.如是等说生相皆否则.此事后当广说.生相决定不成得故不生.不灭者.若无生何得有灭.以无生无灭故.余六事亦无问曰.不生不灭已总破一切法.何故复说六事.答曰.为成不生不灭义故.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竭.若深求不常不竭.即是不生不灭.何以故.法若实有则不应无.先有今无是即为断.若先有性是则为常.是故说不常不竭.即入不生不灭义.有人虽闻四种破诸法.犹以四门成诸法.是亦否则.若一则无缘.若异则无相续.后当种种破.是故复说纷歧不异.有人虽闻六种破诸法.犹以来出成诸法.来者.言诸法从自在天世性微尘等来.出者.还去至本处.复次万物无生.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劫初谷不生.何以故.离劫初谷.今谷不成得.若离劫初谷有今谷者.则应有生.而实不尔.是故不生.问曰若不生则应灭.答曰不灭.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劫初谷不灭.若灭今不应有谷而实有谷.是故不灭.问曰.若不灭则应常.答曰不常.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常.如谷芽时种则变坏.是故不常.问曰若不常则应断.答曰不竭.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竭.如从谷有芽.是故不竭.若断不应相续.问曰.若尔者万物是一.答曰纷歧.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纷歧.如谷不作芽芽不作谷.若谷作芽芽作谷者.应是一.而实不尔.是故纷歧.问曰若纷歧则应异.答曰不异.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异.若异者.何故分别谷芽谷茎谷叶.不说树芽树茎树叶.是故不异.问曰.若不异应有来.答曰无来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来.如谷子中芽无所历来.若来者.芽应从余处来.如鸟来栖树.而实不尔.是故不来.问曰.若不来应有出.答曰不出.何以故.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万物不出.若有出.应见芽从谷出.如蛇从穴出.而实不尔.是故不出.问曰.汝虽释不生不灭义.我欲闻造论者所说.答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不自生者.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复次若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一谓生.二谓生者.若离余因从自体生者.则无因无缘.又生更有生生则无穷.自无故他亦无.何以故.有自故有他.若不从自生.亦不从他生.共生则有二过.自生他生故.若无因而有万物者.是则为常.是事否则.无因则无果.若无因有果者.布施持戒等应堕天堂.十恶五逆应当生天.以无因故.复次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诸法自性不在众缘中.但众缘和合故得名字.自性即是自体.众缘中无自性.自性无故不自生.自性无故他性亦无.何以故.因自性有他性.他性于他亦是自性.若破自性即破他性.是故不应从他性生.若破自性他性即破共义.无因则有年夜过.有因尚可破.何况无因.于四句中生不成得.是故不生.问曰.阿毘昙人言.诸法从四缘生.云何言不生.何谓四缘因缘次序递次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因缘名一切有为法.次序递次缘除过去现在阿罗汉最后心心数法.余过去现在心心数法.缘缘增上缘一切法.答曰果为从缘生为从非缘生是缘为有果是缘为无果若谓有果.是果为从缘生.为从非缘生.若谓有缘.是缘为有果为无果.二俱否则.何以故因是法生果是法名为缘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缘诸缘无决定.何以故.若果未生.是时不名为缘.但眼见从缘生果.故名之为缘.缘成由于果.以果后缘先故.若未有果何得名为缘.如瓶以水土和合故有瓶生.见瓶缘知水土等是瓶缘.若瓶未生时.何以不名水土等为非缘.是故果不从缘生.缘尚不生.何况非缘.复次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成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缘中先非有果非无果.若先有果不名为缘.果先有故.若先无果亦不名为缘.不生余物故.问曰.已总破一切因缘.今欲闻一一破诸缘.答曰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若缘能生果.应有三种.若有若无若有无.如先偈中说.缘中若先有果不应言生.以先有故.若先无果不应言生.以先无故.亦应与非缘同故.有无亦不生者.有无名为半有半无.二俱有过.又有与无相违.无与有相违.何得一法有二相.如是三种求果生相不成得故.云何言有因缘.次序递次缘者果若未生时则不应有灭灭法何能缘故无次序递次缘诸心心数法.于三世中次序递次生.现在心心数法灭.与未来心作次序递次缘.未来法未生.与谁作次序递次缘.若未来法已有即是生.何用次序递次缘.现在心心数法无有住时.若不住何能为次序递次缘.若有住则非有为法.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常有灭相故.若灭已则不能与作次序递次缘.若言灭法犹有则是常.若常则无罪福等.若谓灭时能与作次序递次缘.灭时半灭半未灭.更无第三法.名为灭时.又佛说.一切有为法念念灭.无一念时住.云何言现在法有欲灭未欲灭.汝谓一念中无是欲灭未欲灭.则破自法.汝阿毘昙说.有灭法有不灭法.有欲灭法有不欲灭法.欲灭法者.现在法将欲灭.未欲灭法者.除现在将欲灭法.余现在法及过去未来无为法.是名不欲灭法.是故无次序递次缘.缘缘者如诸佛所说真实微妙法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佛说.年夜乘诸法.若有色无色有形无形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诸法相入于法性.一切皆空无相无缘.譬如众流入海同为一味.实法可信随宜所说不成为实.是故无缘缘.增上缘者诸法无自性故无有有相说有是事故是事有否则经说十二因缘.是事有故是事有.此则否则.何以故.诸法从众缘生故自无定性.自无定性故无有有相.有相无故.何得言是事有故是事有.是故无增上缘.佛随凡夫分别有无故说.复次略广因缘中求果不成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略者.于和合因缘中无果.广者.于一一缘中亦无果.若略广因缘中无果.云何言果从因缘出.复次若谓缘无果而从缘中出是果何不从非缘中而出若因缘中求果不成得.何故不从非缘出.如泥中无瓶.何故不从乳中出.复次若果从缘生是缘无自性从无自性生何得从缘生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以果无有故缘非缘亦无果从众缘生.是缘无自性.若无自性则无法.无法何能生.是故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者.破缘故说非缘.实无非缘法.是故不从非缘生.若不从二生.是则无果.无果故缘非缘亦无中论观去来品第二(二十五偈)问曰.世间眼见三时有作.已去未去去时.以有作故当知有诸法.答曰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已去无有去已去故.若离去有去业.是事否则.未去亦无去.未有去法故.去时名半去半未去.不离已去未去故.问曰动处则有去其中有去时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时去随有作业处.是中应有去.眼见去时中有作业.已去中作业已灭.未去中未有作业.是故当知去时有去.答曰云何于去时而当有去法若离于去法去时不成得去时有去法.是事否则.何以故.离去法去时不成得.若离去法有去时者.应去时中有去.如器中有果.复次若言去时去是人则有咎离去有去时去时独去故若谓已去未去中无去.去时实有去者.是人则有咎.若离去法有去时.则不相因待.何以故.若说去时有去.是则为二.而实不尔.是故不得言离去有去时.复次若去时有去则有二种去一谓为去时二谓去时去若谓去时有去是则有过.所谓有二去.一者因去有去时.二者去时中有去.问曰.若有二去有何咎.答曰若有二去法则有二去者以离于去者去法不成得若有二去法.则有二去者.何以故.因去法有去者故.一人有二去二去者.此则否则.是故去时亦无去.问曰.离去者无去法可尔.今三时中定有去者.答曰若离于去者去法不成得以无去法故何得有去者若离于去者.则去法不成得.今云何于无去法中.言三时定有去者.复次去者则不去不去者不去离去不去者无第三去者无有去者.何以故.若有去者则有二种.若去者若不去者.若离是二.无第三去者.问曰.若去者去有何咎.答曰若言去者去云何有此义若离于去法去者不成得若谓定有去者用去法.是事否则.何以故.离去法.去者不成得故.若离去者定有去法.则去者能用去法.而实不尔.复次若去者有去则有二种去一谓去者去二谓去法去若言去者用去法.则有二过.于一去者中而有二去.一以去法成去者.二以去者成去法.去者成已然后用去法.是事否则.是故先三时中.谓定有去者用去法.是事否则.复次若谓去者去是人则有咎离去有去者说去者有去若人说去者能用去法.是人则有咎.离去法有去者.何以故.说去者用去法.是为先有去者后有去法.是事否则.是故三时中无有去者.复次若决定有去有去者.应有初发.而于三时中.求发不成得.何以故已去中无发未去中无发去时中无发何处当有发何以故.三时中无发未发无去时亦无有已去是二应有发未去何有发无去无未去亦复无去时一切无有发何故而分别若人未发则无去时.亦无已去.若有发当在二处.去时已去中.二俱否则.未去时未有发故.未去中何有发.发无故无去.无去故无去者.何得有已去未去去时.问曰.若无去无去者.应有住住者.答曰去者则不住不去者不住离去不去者何有第三住若有住有住者.应去者住.若不去者住.若离此二.应有第三住.是事否则.去者不住.去未息故.与去相违名为住.不去者亦不住.何以故.因去法灭故有住.无去则无住.离去者不去者.更无第三住者.若有第三住者.即在去者不去者中.以是故.不得言去者住.复次去者若当住云何有此义若当离于去去者不成得汝谓去者住.是事否则.何以故.离去法.去者不成得.若去者在去相.云何当有住.去住相违故.复次去未去无住去时亦无住所有行止法皆同于去义若谓去者住. 是人应在去时已去未去中住.三处皆无住.是故汝言去者有住.是则否则.如破去法住法.行止亦如是.行者.如从谷子相续至芽茎叶等.止者.谷子灭故芽茎叶灭.相续故名行.断故名止.又如无明缘诸行乃至老死是名行.无明灭故诸行等灭是名止.问曰.汝虽种种门破去去者住住者.而眼见有去住.答曰.肉眼所见不成信.若实有去去者.为以一法成.为以二法成.二俱有过.何以故去法即去者是事则否则去法异去者是事亦否则若去法去者一.是则否则.异亦否则.问曰一异有何过.答曰若谓于去法即为是去者作者及作业是事则为一若谓于去法有异于去者离去者有去离去有去者如是二俱有过.何以故.若去法即是去者.是则紊乱破于因缘.因去有去者.因去者有去.又去名为法.去者名为人.人常法无常.若一者则二俱应常二俱无常.一中有如是等过.若异者则相违.未有去法应有去者.未有去者应有去法.不相因待.一法灭应一法在.异中有如是等过.复次去去者是二若一异法成二门俱不成云何当有成若去者去法.有若以一法成.若以异法成.二俱不成得.先已说无第三法成.若谓有成.应说因缘无去无去者.今当更说因去知去者不能用是去先无有去法故无去者去随以何去法知去者.是去者不能用是去法.何以故.是去法未有时.无有去者.亦无去时已去未去.如先有人有城邑得有所起.去法去者则否则.去者因去法成.去法因去者成故.复次因去知去者不能用异去于一去者中不得二去故随以何去法知去者.是去者不能用异去法.何以故.一去者中.二去法不成得故.复次决定有去者不能用三去未定定去者亦不用三去去法定不定去者不用三是故去去者所去处皆无决定者.名本实有.不因去法生.去法名身动.三种名未去已去去时.若决定有去者.离去法应有去者.不应有住.是故说决定有去者不能用三去.若去者未定定.未定命名本实无.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无去法故不能用三去.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无去法则无去者.云何言未定定去者用三去.如去者去法亦如是.若先离去者.决定有去法.则不因去者有去法.是故去者.不能用三去法.若决定无去法去者何所用.如是思惟观察.去法去者所去处.是法皆相因待.因去法有去者.因去者有去法.因是二法则有可去处不得言定有.不得言定无.是故决定知.三法虚妄.空无所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中论观六情品第三(八偈)问曰.经中说有六情.所谓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此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尘其中眼为内情色为外尘.眼能见色乃至意为内情.法为外尘.意能知法.答曰无也.何以故是眼则不能自见其己体若不能自见云何见余物是眼不能见自体.何以故.如灯能自照亦能照他.眼若是见相.亦应自见亦应见他.而实不尔.是故偈中说.若眼不自见何能见余物.问曰.眼虽不能自见.而能见他.如火能烧他不能自烧.答曰火喻则不能成于眼见法去未去去时已总答是事汝虽作火喻.不能成眼见法.是事去来品中已答.如已去中无去.未去中无去.去时中无去.如已烧未烧烧时俱无有烧.如是已见未见见时俱无见相.复次见若未见时则不名为见而言见能见是事则否则眼未对色.则不能见.尔时不名为见.因对色名为见.是故偈中说.未见时无见.云何以见能见.复次二处俱无见法.何以故见不能有见非见亦不见若已破于见则为破见者见不能见.先已说过故.非见亦不见.无见相故.若无见相.云何能见.见法无故见者亦无.何以故.若离见有见者.无眼者.亦应以余情见.若以见见.则见中有见相.见者无见相.是故偈中说.若已破于见则为破见者.复次离见不离见见者不成得以无见者故何有见可见若有见见者则不成.若无见见者亦不成.见者无故.云何有见可见.若无见者.谁能用见法分别外色.是故偈中说.以无见者故何有见可见.复次见可见无故识等四法无四取等诸缘云何当得有见可见法无故.识触受爱四法皆无.以无爱等故.四取等十二因缘分亦无.复次耳鼻舌身意声及闻者等当知如是义皆同于上说如见可见法空.属众缘故无决定.余耳等五情声等五尘.当知亦同见可见法.义同故不别说中论观五阴品第四(九偈)问曰.经说有五阴.是事云何.答曰若离于色因色则不成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成得色因者.如布因缕.除缕则无布.除布则无缕.布如色缕如因.问曰若离色因有色.有何过.答曰离色因有色是色则无因无因而有法是事则否则如离缕有布.布则无因.无因而有法.世间所无有.问曰.佛法外道法世间法中皆有无因法.佛法有三无为.无为常故无因.外道法中虚空时方神微尘涅盘等.世间法虚空时方等.是三法无处不有.故名为常.常故无因.汝何以说无因法世间所无.答曰.此无因法但有言说.思惟分别则皆无.若法从因缘有.不应言无因.若无因缘则如我说.问曰.有二种因.一者作因.二者言说因.是无因法无作因.但有言说因.令人知故.答曰.虽有言说因.是事否则.虚空如六种中破.余事后当破.复次现事尚皆可破.何况微尘等不偏见法.是故说无因法世间所无.问曰.若离色有色因.有何过.答曰若离色有因则是无果因若言无果因则无有是处若除色果.但有色因者.即是无果因.问曰.若无果有因.有何咎.答曰.无果有因世间所无.何以故.以果故名为因.若无果云何名因.复次若因中无果者.物何以不从非因生.是事如破因缘品中说.是故无有无果因.复次若已有色者则不用色因若无有色者亦不用色因二处有色因.是则否则.若先因中有色.不名为色因.若先因中无色.亦不名为色因.问曰.若二处俱否则.但有无因色.有何咎.答曰无因而有色是事终否则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若因中有果因中无果.此事尚不成得何况无因有色.是故言无因而有色.是事终否则.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分别名凡夫.以无明爱染贪着色.然后以邪见生分别戏论说因中有果无果等.今其中求色不成得.是故智者不应分别.复次若果似于因是事则否则果若不似因是事亦否则若果与因相似.是事否则.因细果麤故.因果色力等各异.如布似缕则不名布.缕多布一故.不得言因果相似.若因果不相似.是亦否则.如麻缕不成绢.麤缕无出细布.是故不得言因果不相似.二义否则.故无色无色因受阴及想阴行阴识阴等其余一切法皆同于色阴四阴及一切法.亦应如是思惟破.又今造论者.欲赞美空义故.而说偈若人有问者离空而欲答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若人有难问离空说其过是不成难问俱同于彼疑若人论议时.各有所执.离于空义而有问答者.皆不成问答.俱亦同疑.如人言瓶是无常.问者言.何以故无常.答言.从无常因生故.此不名答.何以故.因缘中亦疑不知为常为无常.是为同彼所疑.问者若欲说其过.不依于空而说诸法无常.则不名问难.何以故.汝因无常破我常.我亦因常破汝无常.若实无常则无业报.眼耳等诸法念念灭.亦无有分别.有如是等过.皆不成问难.同彼所疑.若依空破常者.则无有过.何以故.这人不取空相故.是故若欲问答.尚应依于空法.何况欲求离苦寂灭相者中论观六种品第五(八偈)问曰.六种各有定相.有定相故则有六种.答曰空相未有时则无虚空法若先有虚空即为是无相若未有虚空相.先有虚空法者.虚空则无相.何以故无色处名虚空相.色是作法无常.若色未生.未生则无灭.尔时无虚空相.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问曰.若无相有虚空.有何咎.答曰是无相之法一切处无有于无相法中相则无所相若于常无常法中.求无相法不成得.如论者言.是有是无云何知各有相.故生住灭是有为相.无生住灭是无为相.虚空若无相.则无虚空.若谓先无相后相来相者.是亦否则.若先无相.则无法可相.何以故有相无相中相则无所住离有相无相余处亦不住如有峰有角尾端有毛颈下垂[古*页].是名牛相.若离是相则无牛.若无牛是诸相无所住.是故说于无相法中相则无所相.有相中相亦不住.先有相故.如水相中火相不住.先有自相故.复次若无相中相住者.则为无因.无因名为无法.而有相.相.可相.常相因待故.离有相无相法.更无第三处可相.是故偈中说离有相无相余处亦不住.复次相法无有故可相法亦无可相法无故相法亦复无相无所住故.则无可相法.可相法无故.相法亦无.何以故.因相有可相.因可相有相.共相因待故是故今无相亦无有可相离相可相已更亦无有物于因缘中.本末推求.相可相决定不成得.是二不成得故.一切法皆无.一切法皆摄在相可相二法中.或相为可相.或可相为相.如火以。

最新藏文翻译

最新藏文翻译

藏文翻译(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1藏文概念藏文指的是藏族使用的藏语文。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了中国境内的藏族外,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境内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

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

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

[1]藏文(8)“藏文”一词写作“bod-yig”,意为“藏族的文字”。

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

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字母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2个部分。

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

[1]由于藏语语音经过千多年演变,而书面语的正字法不变,令藏文拼写变的非常复杂,以标准藏语拉萨话为例,拼写的时候是以不同的辅音字母的“加字”来表示不同的音调,藏文拼写虽然复杂,但拼写都很规则,只要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可以掌握藏文的拼写,见到藏文虽然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但至少知道读音。

藏文不像世界上拼写和读音最不规则的文字英文、法文那样拼写无规可循,重音不固定,所以学藏文拼写还是比学英文拼写简单。

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

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

元音字母,意为”悦耳的字”,是相对于辅音字母而言的。

因元音发音时无阻碍,悦耳动听而得此名。

标点符号,意为“分界线”或“分界符号”。

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极少,而且,其使用规则也与其他文字的标点符号有别。

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此外,还有云头符,用于书题或篇首;蛇形垂符,用于文章开头处;单垂符,用于短语或句终;双垂符,用于章节末尾;四垂符,用于卷次末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便于更加准确地表达语义,藏文中已开始借鉴并使用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1]。

2创造藏文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吐蕃经济一天比一天发达,实力一天比一天雄厚。

不过有一个大问题让他非常恼火,就是吐蕃人当时有文字,但没有统一的文字,没有办法发布政令,没有办法书写法律,没有办法翻译佛经,也没有办法和周边邻近的邦国进行书信联系。

藏文文法三十颂讲义

藏文文法三十颂讲义

藏文文法三十颂讲义
《文文法三十颂讲义》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传世古籍重要文献,被世人熟知传颂至今,散发着醇厚的学术气息。

该书编著者宋学家文文依据古籍,针对宋代诸子百家研究了文学、文法、诗学、词学、书法、贤训等学科,为中国学术史上独树一帜、非常有价值。

该书分上下册,下册有三章论述文法学,各有一章,共计论述三十颂,此乃歌言铭文、碑刻等文章外联乃至成文规则,之所以叫《三十颂》,乃出于中国古老文法学习,《三礼》、《九章》之外又增补了凡十七个新类别之总称。

文文法三十颂做到非常细致的体现了宋代学术面貌,传承并推广起来十分重要。

文文法三十颂书内容详细、精彩纷呈,特别在字义与语析、笔墨要点,及高古之道大显神威,传播了宋代文法学活动中多种观念和技能,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并受到当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文文法三十颂讲义是宋代文法学活动中的著名记述之一,为宋代文法学所写的《三十颂》声名卓著,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传统文学研究以及文史探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总之,《文文法三十颂讲义》是研究中国学术古籍的重要参考书,无论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发展还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学术界探究宋代文法学史脉络和源流变化的珍贵资料,而且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之精华和研究经典,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入中论颂-北大未名BBS

入中论颂-北大未名BBS

入中论印度月称论师造颂西藏不败尊者科判法尊法师译颂比丘明贤校订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囉拿摩藏语云:喔妈拉久吧意夏哇汉语云:入中论顶礼曼殊师利童子皈敬颂总赞菩提三因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总赞大悲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缘有情大悲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缘法和无缘而赞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

十地诸颂第一菩提心欢喜地略说本地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得具名义功德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

种姓功德所断功德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所证功德能力功德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

增上功德真实从地登地善上进,灭彼一切恶趣道。

比喻说明此异生地悉永尽。

如第八圣此亦尔。

真实即住最初菩提心,较佛语生及独觉,由福力胜极增长。

别义彼至远行慧亦胜。

此地胜施度尔时施性增最胜,为彼菩提第一因。

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

真实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

布施能得轮回乐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

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

行施能得涅槃乐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值遇真圣者,于是永断三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

赞菩萨布施发誓利益众生者,由施不久得欢喜。

如是结赞由前悲性非悲性。

故唯布施为要行。

行施如何生喜且如佛子闻求施,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

如是身施由割自身布施苦,观他地狱等重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

布施分类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密;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密多。

结尾极喜犹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获端严,破诸重暗得尊胜。

结尾本品:入中论第一菩提心竟第二菩提心离垢地差别体地之释词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

真实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洁,寂静光饰极端严。

内容提要:百论是古印度龙树的弟子提婆菩萨所著

内容提要:百论是古印度龙树的弟子提婆菩萨所著

略述《百论》要义理净内容提要:《百论》是古印度龙树的弟子提婆菩萨所著,主要思想内容是提婆菩萨当时与印度各家外道互相辩论时的双方辩论结果的记录。

语言简练意义深奥,初学佛学者很难理解其含义。

为了能够使更多人对《百论》有个初步而又全面概括的了解,本文力求从《百论》的各个方面作一个全方面的论述,给初学《百论》之人提供一个认识和了解的机会。

本文只是从《百论》的立名、作者、宗旨大意、内容组织及各品思想大意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浅显的论述,至于《百论》的辩论过程技巧和真正的理论思想,还须要各位学习《百论》者,进行对《百论》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后,才能得到更大更全面的收获和效益。

关键词:百论提婆性空无所得三论作者理净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一、简释《百论》论题的含义所谓“百论”者,是因为此论有一百个偈颂而名为“百论”。

所以是以“偈”而得名,也叫依“法”得名。

这里要说明一点,“偈颂”相当于中国的诗歌,是一种文章体裁,也是佛教十二部经中的一部,即“重颂”。

但对“偈颂”的形式有两种不同:一者是通颂,二者是别颂。

言别颂者,有四言、五言、七言等成为一句的,以四句而成为一颂,名为别颂;言通颂者,无论是长行还是偈颂,满三十二字为一颂,这也是古印度的一种数经文的方法,名为通颂。

今此《百论》是属于通颂,如同《般若经》有十万颂、二万五千颂或八千颂等“般若”,虽然是长行形式可用“颂”来计算,就是以“通颂”而言。

如《中论颂》、《俱舍颂》、《唯识三十颂》等是用“别颂”的形式来计算。

所以《百论》就是用“通颂”的形式来计算,因为有一百个偈颂,所以名为《百论》。

《百论》有三种不同的《百论》,一是《经百论》、二是《百字论》、三是《四百论》,今所讲的《百论》是《经百论》。

所谓《经百论》者,也叫《百论经》,因为《百论》是属于长行体裁,长行就是“修妒路”,而“修妒路”是“经”的梵名,也叫“修妒路”,在《百论》中标有“修妒路”字样。

今《百论》虽然说有一百个偈颂,但并不是以四言、五言或七言的偈颂形式表现,而是以长行形式为论的体裁,所以名为“经”。

赞法界颂(1卷)〖宋施护译〗

赞法界颂(1卷)〖宋施护译〗

赞法界颂(1卷)〖宋施护译〗大正藏 No. 1675 赞法界颂龙树菩萨造宋施护译1卷赞法界颂圣龙树菩萨造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诏译归命十方佛法身及报化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轮回三恶道法界理凝然本来常清净诸相不能迁寂静如虚空处处悉周遍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乳未转变时酥醍醐不见烦恼未伏除法界无由显如酥处乳中酥本妙光莹法界烦恼覆圆满体清净如灯被障碍非能照余物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如灯离障碍处处物能照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初中及最后二障不能扰如净琉璃珠恒时光照曜光明物所障被障明非见法界烦恼覆真如理难显圆寂体光洁轮回不能染勤求趣法界轮回非能掩如米糠缠裹谷体米非无烦恼覆真如真如烦恼有如谷去其糠米体自然见若离烦恼糠法界理方显妄执有世间芭蕉终无实法界非世间亦非虚妄见如人饮甘露热恼悉皆除若证法界性烦恼热皆弃灭除烦恼焰法界甘露现一切有情中高下皆平等体实果不生执种果非有智慧出生时有为非法界法界本无处究竟方可证清净恒光洁日月皆莹净法界无垢染如龙夜雨尘况似罗睺面光明恒灿然譬如火浣布处火能离染垢去布犹存光明转莹净贪爱令心染虚妄有轮回亦如火浣布真空妄非有三毒生死本智慧火能烧法界体常有朗然恒照曜烦恼染称垢世尊恒所宣垢灭真如显如汲地中泉法界体无垢根随能覆藏若除烦恼尽莹净叵难量法界本无我二形及女男体无虚妄执何处更思惟法界离憎爱根尘境本无虚妄执为因差别从此生真空非苦恼贪爱苦恼因耽染由妄想三界乃轮回怀孕在于腹婴子未言见二障覆真如法界不能证种种生疑虑见慢及恚痴妄计有真实真实计非有兔角体非有妄执令真实法界离妄执妄执真非有如色必破坏微尘犹可知法界非破坏三时不能得有生还有灭荣辱亦皆随法界非生灭云何言所知兔角本非有三世犹可思真空非兔角思虑不能知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三世可寻思生缘时决定若悟己身法己身云何有如水居热际处热觉悟非寒际理亦然圆通皆如是心恒烦恼覆迷惑不能了若离烦恼缠觉悟而非有如眼观诸色离障能照曜真空理亦然照曜离生灭耳识闻于声离妄及分别法界性亦然分别妄非有鼻能嗅诸香妄执性非有色相二俱亡真空亦如是舌根自性空味界恒远离识空体亦然法界理如是身根自性净冷暖触非有法界理亦然触处常远离意缘法称最自性恒远离诸法性本空圆通理如是见闻及觉知相应法亦空了绝诸妄想见闻理亦非根尘起妄执清净体源无迷执有根尘根尘理非有世间并出世空性本无差我法由迷起遍计自轮回法界理清净贪嗔痴本无迷悟从心起三毒法假名迷执自缠缚了达假名智菩提非近远三世理非有烦恼笼迷执世尊经所宣智生惑染灭妄执勿相缠去来执最胜体空犹可思菩提非妄执正证亦知非水乳同一处鹅饮乳非杂生空烦恼离二障亦非杂妄执我非无了达本非有涅盘清净理二我俱非立三檀齐修施尸罗离过非忍因端正果精进勇勤依静虑令心止般若用无疑愿兼方便力安住胜菩提菩提难妄执真空生灭无了达空本性二相亦非有乳糖离甘蔗离蔗糖非有三乘趣菩提离种体非有守护稻谷种芽茎必得生守护菩提种菩提从此起譬如于黑月光明未能见有情烦恼缠真如未明显月初光虽有渐渐而增长初地证菩提菩提未圆满十五月圆满处处光皎洁解脱显法身法身理无缺染污意相应缠缚俱生灭解脱一切障三世悟非有初大僧祇满三檀普遍修断除分别障欢喜智难俦三业误兼犯防非重及轻尸罗圆满戒离垢独标名二障恒时染俱空慧刃除发光能照曜破灭渐无余远离根随染渐增焰慧威菩提称最胜烧照转光辉真俗称二智相应互起违合令无所碍难胜事恒时十二缘生智巡环理趣全甚深称最胜般若现于前世俗二乘行久修道已明相无功用满最后称远行智用无分别恒时任运成众魔降退散不动独彰名善慧名无碍十方演法希身云甘露雨应物最堪依众德犹如水虚空喻似身重粗皆蔽塞大法智称云审谛轮回事孰能免业牵要知无苦恼净土勿相缠归命佛真子位登智慧云细微皆断尽超苦离诸尘灌顶诸光照根尘普遍身金刚寂大定众苦勿相亲大宝花王座俱胝众妙成庄严皆普遍功德实难思十力兼无畏三身四智圆六通恒自在应物化机缘照曜如圆月恒时焰炽燃十方无不遍灿烂转光鲜永绝缘生染恒时处涅盘菩提称最胜化益物情欢智用深如海随机现应身水清来月影处处度迷津况似颇胝宝随缘现影同物情根有感周普事无穷饿鬼恒饥渴不能见水泉众生无少信宿业自萦缠化现身诸相光明皆灿然佛虽恒在世不睹宿无缘晓了尘沙界根随染久无二空殊胜智妙用化童愚清净绝诸垢自他受用身恒居色究竟利益五乘人救护众生苦俱胝寿命长二严无有尽功德叵难量佛演一乘法随机悟浅深莲花无垢染玉本绝瑕侵少分而称赞广宣理趣玄愿将诸功德普利施人天赞法界颂。

吞米桑布扎——精选推荐

吞米桑布扎——精选推荐

吞米·桑布扎吞米·桑布扎是藏族社会早期伟大的语言文字家、翻译家、佛教传播第一大师和松赞干布的启蒙师,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不朽的业绩将永载青史并为后人所景仰。

公元7世纪时期,吞米·桑布扎诞生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吞柏沟(今尼木县)吞米家族中。

父亲吞米阿鲁,既是苯教一位高僧,又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御前大臣。

母亲名叫阿孥。

吞米·桑布扎自小聪明伶俐,智慧超众。

十三岁时,被松赞干布召回宫中,第二年又被松赞干布正式封为大臣。

当时选派了包括吞米·桑布扎在内的16名聪颖俊秀青年,前往印度学习梵文和天竺文字。

“吞米等路经尼婆之罗之境阳布(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拜尼婆罗国王鸯输伐摩王,王为此赐解暑药物等。

”但是天竺的热带气候却使长期生活在寒冷高原的16位青年难以适应,其中多数人先后病卒于他乡,只有吞米·桑布扎向一位叫黎敬(又译为李谨、利谨或骊宾)的婆罗门和一位叫作拉热白森格的学者学习梵文和语言。

他顺利完成了长达七年学业,敬重佛法,刻苦习修,成绩优异,故被天竺人敬称为“桑布扎”(意为贤良之藏人,“吞米”是其家族名)。

吞米·桑布扎带着师长们的深情厚意,怀着对梵文的认识和了解,学成回到吐蕃。

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他以梵文50个基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特点,创制了藏文30个基本字母;又从梵文的16个元音中造出4个藏文元音字母。

吞米还从梵文34个子音字中,去掉了5个反体字、5个重叠字,又在元音中补充了元音啊字,补充了梵语迦、洽、稼、夏、啥、阿(音译)等6个字,制定出4个母音字及30个子音字的藏文。

根史料记载,吞米创造藏文后即制藏文颂词献给松赞干布,赞普十分高兴,赞赏之。

为了带动臣民学习藏文,赞普拜他为师。

在祖母擦(今西藏拉萨市达孜县向东十多公里处,为松赞干布藏族王后的宫殿)潜心学习藏文和其它文化,不与外界接触,闭门专学。

松赞干布十分尊崇吞米,有些大臣则认为不该如此敬重,吞米言道:“在雪域之地我是首位宿学。

修心八颂略释

修心八颂略释

修心八颂略释修心八颂一、前言修心(Blosbyon)一词,简单地说,就是“冶炼心志”之意。

广说,则举凡端正思想、去除私欲、厌离世间、扩大慈悲、强化意志和坚固信仰等知、情、意三方面的修养、锻炼和提升都包含在西藏佛教的“藏外文献”中。

“修心”是个专门术语,专指有关冶炼心志这方面的文献,属于偏重实践的“道次第”之类,后文所译的“修心八颂”即属这方面的名作。

而七世纪末,印度名学者寂天(RShantideva)那部传世不朽的《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aryavatara)可能是此类西藏佛教文学的滥觞。

《修心八颂》是西藏噶当派善知识──朗日塘巴(Glangri thanpa105? /1123)所作。

朗日塘巴本名多杰僧格(rDorjesengge),是阿底峡的再传弟子博多哇·仁青赛(Potoba Rinchen Gsal1031/1105)的二大高足之一。

博多哇重视经论的讲习,所以他所传出的学派一般称为“教典派”。

朗日塘巴继承师志,一生讲经说法,以“慈氏五论”教育僧众。

《青史》中记载,跟随在他左右的门徒有两千多人,可见其影响力之巨。

《修心八颂》原文以偈颂体写成,全文共八颂,每句七个音节。

依照传统的译规,每句七字的藏文偈体,译汉文时应成每句五字,然而如此译出,又觉得有些句子不能达意,故下文中分别列出五字及七字二种译法,以弥补每句五字表达之不足。

二、译文噶当派善知识──朗日塘巴·金刚师子造(注:分列七字译颂和五字译颂)1我于一切有情众一切有情众视之尤胜如意宝更胜如意宝愿我就彼究竟利我愿成彼利恒常心怀珍爱情常怀珍爱情2随处与谁为伴时随处伴谁时视己较诸众人卑视己较人卑从心深处思利他深心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尊他为最上3一举一动观自心动静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烦恼初萌生危害自与他人时危害自他时愿疾呵斥令消除愿疾斥令除4禀性邪恶之有情性恶之有情恒为猛烈罪苦迫猛烈罪苦迫见时如遇大宝藏见时如遇宝愿珍惜此难得宝难得愿珍惜5他人出于嫉妒心他人以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非理谤辱我粗恶之言我取受恶言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胜利愿献他6吾昔曾饶益某人吾昔益某人并且深心寄厚望并曾寄厚望彼虽非理妄加害彼虽妄加害愿视为胜善知识视如善知识7总之直接与间接愿直与间接愿献利乐于诸母献利乐于母如母有情诸苦患如母诸苦患我愿暗中自取受暗中自取受8愿此一切我所行愿所行不受不为八法念垢染八法念垢染以知诸法如幻智知法如幻智无执离缚而解脱无执而解脱。

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诗歌比较研究:从本体到传播

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诗歌比较研究:从本体到传播

第17卷第4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 17No 42016年12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Dec.2016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诗歌比较:从本体到传播荣立宇1,2(1.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天津300204)㊀[收稿日期]㊀2016⁃05⁃19㊀[基金项目]㊀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仓央嘉措诗歌研究:译介㊁传播与比较 (14YJC740075);天津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 汉诗英译风格流派研究 (TJWW15⁃006);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度博士基金项目 ‘人间词话“英译对比研究 (52WW1509)㊂㊀[作者简介]㊀荣立宇(1980 ),男,河北廊坊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㊂[摘㊀要]㊀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堪称我国少数民族诗人中的翘楚,他们约略同时,虽然经历迥异,却同样命运多舛,且都以诗名显扬㊂文章从诗歌体裁㊁诗歌题材㊁诗歌技巧㊁诗歌风格㊁诗歌整理㊁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等几个方面对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各自的诗歌作品进行了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此作为我国民族文学比较的一次尝试㊂[关键词]㊀纳兰性德;仓央嘉措;少数民族;诗歌[中图分类号]I20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IO]10.15883/j.13⁃1277/c.20160408705一㊁引言纳兰性德(1655 1685),原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㊂蒙古裔,满洲正黄旗,被誉为清初 满洲第一词人 第一学人 [1]前言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对纳兰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其在作词方面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2]33㊂更是有人将纳兰性德与南唐后主李煜相提并举,例如梁启超谓 容若小词,直追李主 [3]143,陈维崧称之为 得南唐二主之遗 [4]289,周之琦视之为 南唐李重光后身也 [4]289㊂纳兰词不仅在清代独树一帜,而且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㊂仓央嘉措(1683 1706),全名阿旺洛桑仁青㊃仓央嘉措,第六世达赖喇嘛,所著诗歌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艺术价值极高㊂曾缄对仓央嘉措诗歌有如此评价: 于大雪中高吟一曲,将使万里寒光,融为暖气,芳菲灵异,诚有动魄惊心者㊂ [5]52卢冀野更是将之与后主㊁道君并称: 南唐后主,北宋道君,得仓央嘉措而三矣㊂ [5]509仓央嘉措诗歌不仅在西藏地区家弦户颂㊁妇孺皆知,而且在中国其他广袤的地区也名声大噪,甚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她们 不仅是藏族文学史中,而且是我们伟大祖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之一,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 [6]21㊂几乎与纳兰性德写下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㊂等闲识得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等精美诗歌同时在内地风靡,仓央嘉措吟出的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㊂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的绝伦诗句在远离京畿的藏地广为流行㊂而且,在时光流转的三百年之后,纳兰性德词与仓央嘉措诗歌(下文分别简称为纳兰词与仓央诗)在21世纪初期又几乎同时风靡了整个汉语文化圈㊂就这样,两个有着不同经历遭遇的人凭借一样的诗人气质,以诗歌这种形式在人心深处沟通了㊂季羡林曾指出: 比较文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 All Rights Reserved.88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在国与国之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来说,还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学与国外文学的对比研究,甚至进行中国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学的对比研究㊂ [7]序言,1⁃3纳兰词与仓央诗在很多方面都有脉通之处,但又各有特点,值得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㊂本文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以期窥出某些内在的规律㊂二㊁纳兰词与仓央诗本体特征之比较㊀㊀纳兰词与仓央诗堪称是意美㊁音美㊁形美的高度统一,具有极高的文学㊁艺术价值,这里拟从诗歌体裁㊁诗歌题材㊁诗歌技巧㊁诗歌风格㊁诗歌整理等五个方面对两者做初步比较㊂(一)关于诗歌体裁在诗歌体裁方面,纳兰词与仓央诗有一定的相似性㊂纳兰性德虽有诗文传世,但其所工者㊁所名者却终限于词㊂词是汉诗中一种调有定格㊁句有定式㊁字有定声的韵文形式,臻于节奏,便于言情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2]46,缪钺在‘论词“中将其特点概括为: 其文小 其质轻 其径狭 其境隐 [8]56⁃61㊂仓央嘉措诗歌属于谐体( 谐 为藏语音译,意为 歌 或 短歌 ),每首四句,六言三顿,颇像汉文词苑中的三台词①,这种诗体具有短小精悍,抒情性强的特色,是表现男女情歌的理想体裁㊂可以说,无论是纳兰词还是仓央诗,都采用了文小质轻㊁节奏优美㊁长于抒情的诗歌体裁,只是纳兰词属于典型的文人写作,而仓央诗则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㊂(二)关于诗歌题材就题材论,纳兰词和仓央诗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爱情题材作品,而且又都以这部分诗歌成就最高,最为脍炙人口㊂倘若细分,纳兰词中爱情题材包括描写夫妻情深的(如‘菩萨蛮㊃乌丝画作回文纸“)㊁表现情侣爱恋的(如‘浣溪沙㊃十八年来堕世间“)㊁描绘女子情思的(如‘谒金门㊃风丝袅“)以及后来悼亡爱妻卢氏的词作(如‘蝶恋花㊃辛苦最怜天上月“)㊂不论哪一种爱情题材,纳兰词都写的有声有色,别开生面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对纳兰的悼亡词做了如是的评价: 纳兰的悼亡词不仅拓开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醇厚,情真意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㊁无尽依恋的心活泼泼地吐露到了纸上㊂所以是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内这一题材作品最称卓特的一家㊂ [9]前言仓央诗中同样不乏爱情题材的作品,其中有表现对于恋人的思念之情的,如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的月亮/青年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有描写自己与心爱姑娘相会的风流韵事的,如 守门的狗儿/你比人还机灵/别说我黄昏出去/别说我拂晓才归 ;有描述自己爱情受阻后痛苦心情的,如野鹅爱上了泥水/打算亲近一回/哪料冰封湖面/叫它意冷心灰 ㊂其诗歌的汉译者之一曾缄在其‘仓央嘉措略传“中有言: 所言多男女之私 流水落花,美人香草,情辞恻丽,余韵欲流㊂ [5]52然而纳兰词与仓央诗并不局限于爱情题材,两人的作品中都涉及其他一些内容,如纳兰词中有与朋友相处交往时所作的怀友词(如‘点绛唇㊃小院新凉“)㊁送别词(如‘雨中花㊃送徐艺初归昆山“),抒发羁旅行役之苦吟唱的边塞词(如‘点绛唇㊃午夜光寒“),因厌恶宫廷党争所作的怀古词(如‘一络索㊃野火拂云微绿“)㊁咏史词(‘浣溪沙㊃海色残阳影断霓“),寄托自己情怀的咏物词(如‘眼儿媚㊃莫把琼花比澹状“)等㊂仓央诗中除爱情题材外还有一些宗教㊁政治题材的作品,如 黄边黑心的云彩/是冰雹的成因/非僧非俗的沙弥/是佛教的敌人 ;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作品,如 心爱的意抄拉茂/是我猎人捕获的/却被有力的权贵/诺桑王子抢去 ㊂纳兰词与仓央诗中相同题材的作品反映了人性中对于爱情渴望追求的一面,而不同题材的作品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世遭遇以及心路历程,具体说即是纳兰性德的名门贵胄出身㊁康熙宫廷侍从身份以及与汉族文人圈子交往的经历使他的诗歌中有了怀友㊁送别㊁边塞㊁怀古㊁咏史以及咏物之作,而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的地位则使得他的诗歌中增加了宗教与政治方面的内容和色彩㊂㊀㊀(三)关于诗歌技巧就诗歌的表现技巧而论,纳兰词与仓央诗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㊂南唐李煜能写真情,擅白描,超逸自然,纳兰十分推崇,曾言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不贵重㊂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4]289,因此词作受其影响不小,评家称之为 李重光后身 (周之琦语)㊂李煜擅长用白描手法进行创作,场景人物㊁景象心态,经其描画,皆可入妙境㊂受其影响,纳兰也颇. All Rights Reserved.第4期荣立宇㊀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诗歌比较:从本体到传播89㊀善此法,如‘菩萨蛮㊃萧萧几叶风兼雨“一首,通篇白描,将愁人苦况描绘得淋漓尽致㊂仓央嘉措在个人经历上颇类似李后主,如刘希武曾言 仓央嘉措者,第六代达赖喇嘛而西藏之南唐后主也 , 概其生平,酣醉于文艺而视尊位如敝屣,其与南唐李煜何以异? [5]72,但由于汉藏语言的不同,在诗歌技巧方面仓央嘉措并未受到李煜的影响②,尽管如此,仓央嘉措对于白描的使用也可谓生动传神㊂如 一个把帽子往头上一戴/一个把辫子往后边一甩/一个说: 慢走 /一个说: 你在 /一个说: 难过吧? /一个说: 很快就回来 ,诗人寥寥几笔,便使得一个送别场面如在眼前,寓无限离愁于言外㊂此外,纳兰词中还多见比兴,如‘菩萨蛮㊃新寒中酒敲窗雨“一首,以秋雨残香起兴,点出全词怀人之主旨㊂仓央诗中使用比兴手法的例子也不少,如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渐渐浮现在心上 ,诗人用月亮起兴,情人如初升明月的意象如在眼前㊂据段宝林的统计,仓央诗65首中运用赋体白描手法的作品多达34首,运用比兴手法的作品约31首,内中包括有单纯起兴者10首㊂[5]388(四)关于诗歌风格纳兰词以长愁伤感闻名,人称 哀感顽艳 ,此言虽有失贴切,倒也不乏道理[1]前言㊂读纳兰词,除了不时映入眼帘的凄怆字眼,如 凄迷 憔悴 寂寞 惆怅 等而外,时常感受到的便是诗人对于人生㊁历史以及现实的焦虑与哀叹流布在词作的字里行间㊂如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纱“), 常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㊂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㊂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忆秦娥“)㊂无独有偶,仓央诗的基调亦是如此㊂曾缄在‘布达拉宫辞并序“中对仓央诗的评价也是 哀感顽艳 四字㊂可见两者在风格上颇为相似㊂张秉戌概括纳兰词之风格为 真纯㊁自然㊁深婉㊁凄美 ,其中 真纯 指写真意,抒真情,摹真景,说真话,不矫揉造作; 自然 指不刻画,不雕琢,不粉饰,纯任性灵; 深婉 指深沉郁勃,含婉蕴藉; 凄美 则指意象凄怆㊁意境凄婉㊂若以此 八字 诀来观照仓央诗也不可谓不妥帖㊂只是纳兰词提倡 艳 悲 雅 ,而仓央诗践行 艳 悲 俗 ,如果说它们在 艳 悲 两个方面属于同归的话,那么它们在 雅 俗 问题上便可谓殊途了㊂(五)关于诗歌整理在诗歌整理刊行方面,纳兰词和仓央诗也存在着共同点,即它们的整理都是在诗人身后由他者进行的㊂纳兰性德生前曾刊刻词集‘侧帽词“㊁‘饮水集“两部,然今皆不见传本㊂对纳兰词的编辑整理,他者做了大量的工作㊂最初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顾贞观等人刊刻的‘通志堂集“㊁张纯修刊刻的‘饮水诗词集“㊂清中后期则有汪元治结铁纲斋本‘纳兰词“和许增榆园本‘纳兰词“,这两个本子在辑补佚词方面居功甚伟㊂20世纪初,纳兰词又出现了众多的刊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勖的‘饮水词笺“㊁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㊁张秉戌的‘纳兰词笺注“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通志堂集“等㊂其中,以冯统的‘饮水词“堪称足本,共辑录词作凡348首㊂仓央诗问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民歌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对于其诗歌作品的编辑整理则是晚近时候的事情㊂这时,仓央诗中已经混入了部分民歌,至于哪些作品为诗人本人创作,哪些作品出自民歌,现已很难考证,因此仓央诗的具体数量一直以来难下定论㊂在目前流行的版本中,印度人达斯(Das)在‘藏文文法“(AnIntroductiontotheGrammaroftheTibetanLanguage)中收录61首,于道泉翻译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③的底本拉萨木刻版整理本中收录66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整理本收录74首,庄晶在中央民族学院藏语组的存书中发现的手抄本‘仓央嘉措情歌“存360余首,整理后得120首㊂此外,有人说还有1000首的本子㊂目前学界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认为70首左右比较可信,而超出的部分则很可能包括了部分后人的拟作㊁伪作以及先前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混入的民歌㊂纳兰词属于文人创作,后人整理时要做的是尽量考据佚诗,避免遗漏,而仓央诗则由于长时间以民歌形式流传,其中混入了部分民歌,所以整理时要做的除避免遗漏以外还有一项辨伪考真的工作㊂三㊁纳兰词与仓央诗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之比较㊀㊀在诗歌的普及与传播方面,纳兰词与仓央诗. All Rights Reserved.90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有一些共性,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特色㊂纳兰词产生于17世纪末,是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以汉诗的形式之一 词 体进行创作,因此很早便引起汉族学者文人的注意,并且受到了他们的激赏㊂如王国维在中国诗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人间词话“中便对纳兰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㊂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㊂北宋以来,一人而已㊂ [2]33纳兰词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㊂20世纪一百年间,纳兰词(包括选本)的出版不少于50次,为清代词人作品出版之冠,而出版次数最为密集的时期是20㊁30年代㊁80年代以后④㊂进入21世纪以来纳兰词的出版再度掀起高峰,据笔者统计,截至2014年底,已出版的纳兰词(包括选本)多达50次,为中国历代词人相关著作出版之冠㊂一般说来,出版情况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反映传播情况,因此,从纳兰词出版的高峰期可以看出其在读者群中传播的轨迹㊂仓央诗虽然产生于17㊁18世纪之交,并且早已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家喻户晓,但直到200年以后的20世纪初,仓央嘉措本人及其这些诗歌作品在藏地之外却还是鲜为人知㊂20世纪30年代,于道泉将仓央诗译成汉㊁英两种文字,从而使得这些诗歌珍品有了风靡全国㊁甚至蜚声海外的可能,使得藏地以外越来越多的读者为之着迷和倾倒㊂于道泉译本之后,仓央诗又出现了诸多汉语译本,其中包括刘家驹(藏族)自由体译本,曾缄七言旧体诗译本,刘希武五言古体诗译本,毛继祖整理的六言诗译本,王沂暖的汉藏对照译本,庄晶1980年整理翻译的124首译本等㊂进入21世纪以来,仓央诗的汉译本更是常译常新,层出不穷㊂由于仓央诗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主要依靠翻译,因此其汉译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汉语文化圈中的流传情况㊂仓央诗的翻译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分别是上个世纪30年代㊁50年代㊁70年代末80年代初及以后以及本世纪初期,具体数字是30年代出现了4个译本,50年代3个译本,70年代末80年代初及以后4个译本,21世纪以来11个译本㊂从早期的译本流传可以看出,仓央诗被翻译成汉语以来,其流传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只限于汉族的少数知识精英范畴,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产生的诸多译本的译者与评论家都概莫能外⑤㊂直到1980年,庄晶整理出附有藏文原文的124节译本,这才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了史学家㊁文学家对仓央嘉措的身世及其诗歌的广泛关注㊂这一时期发表的与仓央嘉措相关的研究文章有十几篇,其中较重要的有王振华的‘仓央嘉措和他的情歌“(‘青海湖“1980年第11期)和李雪琴的‘从 仓央嘉措秘史⓪看仓央嘉措的生平“(‘民族文学研究“1981年1㊁2期合刊)㊂可以说,截至20世纪末,仓央诗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还仅停留在小众研究的层面㊂直到21世纪初期,仓央诗才在大众欣赏的层面上产生巨大波澜,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近些年来,仓央诗不断出现在公共视野中㊂如2002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藏族歌舞‘东山升起的月亮“,便改编自仓央诗第一首;2010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II“中,更是出现了两首所谓的 仓央诗 ;‘信徒“在网络和手机信息上广为流传并误打误撞被誉为仓央嘉措最美情歌;‘读者“等国内知名期刊时有仓央诗刊登㊂(二)近些年来,有关仓央嘉措的著作出版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据笔者统计,自2009年8月份起至2011年12月止,仅仅两年有余的时间内,大陆地区出版的相关书籍便有21部之多,尤其是2011年,出版的有关仓央嘉措的著作多达17部,平均每月一部有余㊂(三)仓央诗的汉语译本常译常新,至今已经拥有了20几个汉译本,其中个别诗歌的译本更是不胜枚举,很多诗歌爱好者更是根据仓央诗进行创译,产生了一些创译本,如马辉㊁苗欣宇的译本,郑迪菲的译本等,从而与汉语诗歌创作发生关联㊂除此之外,仓央诗在网上的翻译更是不胜枚举,众多的仓央诗爱好者把他们喜爱的诗歌翻译成了英㊁法㊁日㊁德等多国语言文字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纳兰词的传播与仓央诗的翻译在汉语文化圈中几乎是同步的,这种文学系统与翻译系统中的同步现象说明了它们与汉语文化圈文化生态的关系,即文学和翻译的高峰低谷是与汉语文化圈文化生态的兴衰相表里的㊂而纳兰词与仓央诗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差异性则反映了翻译文学进入异语文化从小众研究到大众欣赏的时间周期㊂四㊁结语综上,纳兰词与仓央诗在诗歌体裁㊁诗歌题. All Rights Reserved.第4期荣立宇㊀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诗歌比较:从本体到传播91㊀材㊁诗歌技巧㊁诗歌风格㊁诗歌整理等方面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适合抒情的诗歌体式,占据了相当比例的爱情题材,赋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 哀感顽艳 的文体风格等,同时也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性,如纳兰词涉及友情㊁戍边的诗歌题材,仓央诗则包括政治㊁宗教类的作品;纳兰词整理需要强调考据佚诗,避免遗漏的问题,而仓央诗整理在避免遗漏之外还会涉及一项辨伪考真的工作㊂总而言之,无论是纳兰词还是仓央诗,这些诗歌精品都会让读者在阅览之中㊁掩卷之际心生一种 於我心有戚戚焉 的感动,或如同一阵和风颤颤吹拂,读者的心弦便随之瑟瑟而动了㊂至于纳兰词与仓央诗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比较则揭示出前者属于语内传播的本质与后者归于译介传播的特征,也反映了文学㊁翻译作品的传播与本土文学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㊂纳兰词与仓央诗的比较研究,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国内 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学的对比研究 的理想案例,值得国内外的学者予以一定的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㊂注释:①毛继祖认为仓央嘉措诗歌与汉语诗歌中的三台词在体式上是一脉相通的㊂见黄颢㊁吴碧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406页㊂②孟昭毅认为,仓央嘉措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藏族诗学理论著作‘诗镜“的影响㊂参见孟昭毅:‘仓央嘉措情歌与 诗镜⓪“,‘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Z1期㊂③ 仓洋嘉错 是民国时期于道泉译本最初的写法,今多写作 仓央嘉措 ㊂④数据来源于‘饮水词笺校“前言,见纳兰性德著,赵秀亭㊁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㊂⑤这一时期仓央诗译者于道泉㊁刘家驹㊁刘希武㊁曾缄,评论家卢冀野等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刘家驹㊁刘希武二人还一度从政㊂[参考文献][1]张秉戌.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1.[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3]梁庭望,潘春见.少数民族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严迪昌.清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黄颢,吴碧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6]谈士杰.‘仓央嘉措情歌“翻译出版与研究概况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1989(2):21⁃23.[7]陈守城,庹修宏,陈世荣.中国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比较[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8]缪钺.诗词散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陈如江,汪政.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ComparisonofNalanXingde sandTsangsyangsGyatso sPoemsfromthePoemsPropertotheirDisseminationRONGLiyu12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 TianjinNormalUniversity Tianjin300387China2.TheCentralLiteratureTranslationResearchBase 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 Tianjin300204China Abstract NalanXingdeManethnicgroup andTsangsyangsGyatsoTibetan aretwooutstandingpoetsofChineseethnicminorities.BeingalmostcontemporariesinthereignofKangxiEmperoroftheQingDynasty1636 1912althoughtheyhavegotdifferentlivingexperiences theyhavesufferedmanymishapsintheirlivesandeventuallybecomeknownasfamouspoets.Thisarticleprovidesapreliminarycomparisonofpoemscomposedonthepartofthemintermsofsuchaspectsasgenre theme technique style collectionanddis⁃seminationintheHanCulture etc. pointingout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m asanattempttocarryoutcomparativestudiesofliteratureofChineseethnicminorities.Keywords NalanXingde TsangsyangsGyatso ethnicminorities poems[责任编辑㊀董明伟]. All Rights Reserved.。

古代藏文辞书

古代藏文辞书

古代藏文辞书古代藏文辞书摘要藏文辞书随着藏文字的创制、普及和标准应运而生。

公元9世纪,藏族历史上第一部辞书――?翻译名义大集?,由吐蕃国王公布使用。

自此,这部梵藏文对照的经典双语词典在一千多年里,一直是梵藏文翻译的权威工具书和藏语标准标准的重要语典,在标准藏语标准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如今编写藏文辞书的重要语料和研究梵文、藏文及学习佛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书。

?藏文正字法?是藏文的一种另类辞书,第一部藏文正字法大约产生于15世纪,正字法作为标准字词的工具,长期以来对藏文的标准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通过分析藏族古代辞书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试图梳理古代藏文辞书开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藏文古代辞书辞书作为知识的载体和文明成果的积累,既有查考检索的功能,也具有传播文明的作用。

藏文辞书是--文明的智慧结晶,对--文明的传承和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藏族历史上第一部辞书是公元9世纪编纂的?翻译名义大集?,它同时也是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双语对照辞书。

众所周知,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创制和使用文字最早的民族之一,藏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体系,它很早就具备了成熟和完善的文字系统,藏文辞书随着藏文字的创制、普及和标准应运而生。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

这位雄才大概的藏王积极致力于提高吐蕃的社会文化水平,其中一项举措即派遣以吞弥桑布扎为首的16位优秀青年到天竺留学,学习梵文和佛学。

吞弥桑布扎返回吐蕃后,根据藏语的特点,创制了新藏文【1】。

不久,新藏文在吐蕃的社会文化生活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等领域中迅速得到应用,并很快开展成为成熟完善的文字系统。

辞书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也是指导语言使用的工具,辞书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其规律而形成的成果,辞书的出现反映了一种语言文字系统的统一和标准的水平。

藏文辞书即是在藏文迅速开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翻译名义大集?,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双语辞书藏族历史上最早的辞书是梵藏双语词典?翻译名义大集?,这部双语对照词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明朝与吐蕃的交往中藏族历史文献

明朝与吐蕃的交往中藏族历史文献

明朝与吐蕃的交往中藏族历史文献藏学文献是记录西藏及藏族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

藏学历史文献作为藏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历史与藏学文献产生的历史是相一致的。

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等手段,记录和描绘藏族社会发展过程的一切载体均属藏学历史文献,藏学历史文献以藏文历史文献为主体,也包括以汉文和其他文字形成的藏学历史文献。

本文以藏学历史文献发展为脉络,对贯穿各个时期藏学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作一简述,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标志着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藏文的创制,标志着藏族先民的历史文化用自己的文字开始正式记载下来,从此,揭开了藏学历史文献发展的序幕。

当吐蕃王朝正在崛起之时,汉族已经经过了近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献理论和实践。

随着文成公主入蕃。

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繁荣,汉文历史文献《史记》、《尚书》《战国策》等传入吐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吐蕃的上层统治者和知识分子,他们也开始将颁赏、封赠、会盟、祭祀等有关政务大事的活动,刻记在碑石或简牍上,以传示后人。

朝廷中有专门的记事官,记载朝廷大事及户藉,军队数目、地亩赋税等内容,并将这些记载个别历史内容的简牍加以汇编、加工整理,为吐蕃王朝后期藏学历史文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吐蕃时期的历史文献主要有金石文献、简牍文献和古藏文写本手卷文献。

金石文献包括刻石文献和金属铭刻文献。

刻石文献是人类文献的一种古老形态,以各种形式的碑刻为主,其中又以盟书誓文、纪功述德为主体。

也有祭祀、颁赏、会盟以及纯宗教内容的刻文造像,还有个别纪事为内容的碑刻。

从形制上分大致有碑刻、摩崖石刻、玛尼石刻以及建筑体壁刻几种。

碑刻文献主要有唐蕃会盟碑,达扎路恭纪功碑,桑耶寺兴佛证盟碑等八通摩崖石刻文献在吐蕃时期,主要有贡布第穆萨摩崖刻石,谐拉康摩崖刻石、德玛摩崖刻石另外还有洛扎摩崖刻石、仁达摩崖刻石。

(完整word版)中论颂(简体)

(完整word版)中论颂(简体)

中论颂讲义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1.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2.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第一偈以胜义谛说明八不,是八无遮法;遮分非遮及无遮二,非遮是遮挡一法之后,隐示另行存在。

如房内没有蛇,隐示蛇在他处。

无遮是遮挡后不会有任何隐示。

如空性就是。

第二偈是称赞佛陀能说缘起的正理,灭除了内外道的种种邪见戏论,戏论包括实有的生灭常断有无等,戏论灭,而证得生死流转众苦寂灭的涅盘。

所以我(龙树)向您(佛陀)礼敬,您说的缘起是所有说法(指外道)的人中,无有能比,您是至高无上的。

法虽然无量无边,但是此八不含摄一切法。

以不生来说,生是显现的意义。

诸论师(包括内道外道)说种种的生:因果一,因果异,因中先有果,因中先无果,或说自生,共生,无因生,这是外道的见解,自生共生以数论派为主。

佛教内部除中观派以外,有主张他生者,以下说明。

无因生是顺世外道。

这里所说的生是指自性(实有)的生,所以要破斥,不是破世间名言的生。

所以生不是自性生,灭也不是自性灭,无生即无灭,灭依生而说,生灭是相依的名言。

其它六不也是一样。

本论主要破自性执,一切法唯名言安立。

执着一切法实有,实执就是无明,引生死苦。

因为外道及内道实事师执一切有为法有自性自相。

因缘生因缘灭,这是世俗名言安立的生灭,胜义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法如果是实有,就是自性有,自性就不需依因缘,永远存在,独立不依他法。

如果本来存在而现在灭了,就是永断;如有自性就是常法,但世间一切法是无常变异。

有人眼看有一异来去,认为是实有的。

如果有自性的一,就不需依他法而成立,就不需因缘,我们知道一是依多而安立的,无一就无多,无多就无一,相待而有。

如果有自性的异就无有相续,因为二者不相干。

再说来去也是无自性,以立足点不同而安立的名言。

如说请你来,在对方来说是名去。

现在以喻说明八不。

万物无有自性生,生必依因缘。

世间人眼见无始来的谷米就有,所以不生,已经有了。

英语导游考试必备(免费)佛教英语

英语导游考试必备(免费)佛教英语

英语导游考试必备(免费)佛教英语佛教英语佛寺建筑基本架构山门 The Front Gate天王殿The Hall of Deva Kings / The Hall of the Heavenly Kings大雄宝殿 The Hall of Mahavira / The Main Shrine Hall藏经阁 The Tripitaka Sutra Pavilion毗卢阁 The Pilu Pavilion接引殿 The Hall of Guidance圆通殿 The Hall of Universal Understanding观音殿 The Hall of Avalokitesvara Buddhisatva罗汉堂 The Hall of Arhan祖师殿 The Hall of Patriarch伽蓝殿 The Hall of Samgha-arama方丈室: Abbot courtyard斋堂 Monastic Dinning Hall客堂 Monastic Reception天王殿 Hall of the heavenly kings弥勒佛 Maitreya --- laughing Biddha was once incarnated as a begger monk with a purse.四大天王 Four deva-kings, the protectors of Buddhism四大天王 (four Buddhist guardians){南方增长天王 (Virudhaka)、东方持国天王(Dhrtarastra)、北方多闻天王(Dharada)、西方广目天王(Virupaksa)Heaven of the Four Kings 四天王 *护国天王*白色Dhritarastra : Heavenly King upholding his Country of the eastern deva增长天王*青色Vidradhaka: Heavenly King of Increase and Growth of the southern deva广目天王 *红色Virapaksa: Heavenly King of the Broad Eyes of the western deva多闻天王 *绿色 Vaisramana: Heavenly King of Learning of the northern deva韦驮菩萨Skanda Bodhisattva Vitasoka/Vigatasoka, the protector of Buddhism杵 pestle子孙庙:十方庙:大雄宝殿: The Hall of Mahavira The Main Shrine Hall佛堂: shrine佛祖: Buddhist patriarch迦叶: Kasyapa 阿难: Anada佛像 Buddha statue三世佛 Buddhas of Three Periods/ Times燃灯佛Dīpankara Buddha of the past(非迦叶佛Kasyapa Buddha)Burning Lamp Buddha == He was the Buddha that bestowed a prediction of Buddhahood on Shakyamuni Buddha. He was the one who gave Shakyamuni a name, saying "In thefuture, you will become a Buddha named Shakyamuni."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 of the present /Siddhattha Gotama弥勒佛 Maitreya BuddhaMaitrya Buddha of the future三方佛 the trinity of Buddhas阿弥陀佛 Amitabha Buddha of the Western Pure Land释迦牟尼佛 Sakyamuni Buddha /Gautama Buddha of the Saha Land药师佛Bhaisajya Buddha /medicine Buddha of the eastern realm of Vaidūryanirbhāsa, or "Pure Lapis Lazuli". Bhaisajyaguru Sanskrit word, the Buddha of Medicine, who quells all diseases and lengthens life. His is the Buddha in the Pure Land of the Paradise of the East.三身佛 Triple body of Buddha毗庐舍那佛Vairocana Buddha Mahavairocana 法身(body of essence)卢舍那佛 Locana Buddha 报身(body of communal bliss)释迦牟尼佛Shakyamuni Buddha /Gautama Buddha 应身(body of transformation)菩萨 BuddhisattvaTrinity of the Buddha of Pure Land观世音菩萨 Avalokitesvara Buddhisattva ---the goddess of mercy 大势智菩萨 Mahasthamaprapta BuddhisattvaTrinity of Guatama Buddha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 --- Bodhisattva of Universal Benevolence文殊菩萨 Manjusri --- Bodhisattva of Wisdom: with sutra in his hand.地藏菩萨 Ksitigahba BuddhisattvaFour Great Bodhisattva == 四大菩萨They represent the four major characters of Bodhisattva:1.Manjusri - Universal Great Wisdom Bodhisattva2.Samantabhadra - Universal Worthy Great Conduct Bodhisattva3.Ksitigarbha - Earth Treasury King Great Vow Bodhisattva4.Avalokitesvara - Guan Shr Yin Great Compassion BodhisattvaTrinity of the Buddha of Healing日光、月光菩萨 Suryaprabha and Candraprabha.善财童子 Sudhana三摩地 samadhi罗汉 Arhan / Arhats西方三圣:Amitaba Buddha Avalokitesvara Buddhisattva Mahasthamaprapta Buddhisattva涅槃 Parinirvana or the final deathless state abandoning the earthly body达摩 Budhidharma摩腾 Kasyapa Matanga竺法兰 Gobharana/DharmaraksaAlmsgiving == 布施塔: pagoda清凉台: the cool and clear terrace中轴线: central axis泥塑: clay-molded statue汉语系佛教 Chinese Language Buddhism藏语系佛教 Tibetan Language Buddhism巴利语系佛教 Pali Language Buddhism大乘佛教 Mahayana Buddhism小乘 Hinayana上座部佛教 Theravada Buddhism金刚乘/密宗 Vajrayana Buddhism(Lamaism)佛经 Sutra经、律、论 Sutras, Vinaya, Sastra大藏经 Tripitaka Sutra三宝(佛、法、僧) Triratna (Buddha, Dharma,Sangha) “三宝”加被May “Triratna”bless法师 Master/Venerable长老 Thero/Venerable大长老 Mahathero/ Most Venerable方丈/主持 Abbot佛教宗派 Buddhist School佛教仪式: Buddhist Ceremony/Buddhist Service for和平祈祷法会 Buddhist Praying Ceremony for World Peace礼佛 pay respect for Buddha颂经 Sutra Chanting香炉 Incense burner上香 To offer incense to Buddha因果 Cause and effect成道/成佛 To obtain the Buddha-hood觉悟 To get enlightenment三皈五戒 The ceremony for lay Buddhists to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go to the Dharma for refuge, go to the angha for refuge and to follow the five commandments of Buddhism(no killing,no stealing,no sexual misconduct,no lying,no intoxicant)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是佛教“To do no evil, to do only good, to purify the will, is the doctrine of all Buddhas”做功德 T o make contribution to普渡终生 To save all living beings from sufferings四谛 Four noble truths八正道 Eight noble paths善哉 Sadhu (good or excellent)佛教寺院 Monastery/Buddhist Temple四大名山: Four holy mountainsof Chinese Buddhism五台山Wutai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Manjusri Buddhisattva峨嵋山Ermei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Mahasthama Buddhisattva九华山Jiuhua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Ksitigarbha Buddhisattva普陀山Putuo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AvalokitesvaraBuddhisattvaavatamsaka sutra 华严flower adornment sutra 华严经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uddhist sutras, it relates with “Saddharmapu ndarika-sutra” and belongs to the early form of the religion. 从佛教的经典上看,与《法华经》有关,属《法华经》的早期信仰形态 ;Contemplation == 观想Abstract contemplation. There are four levels through which the mind frees itself from all subjects and objective hindrances and reaches a state of absolute indifference and annihilation of thought, perception, and will. See also Meditation.佛学院 Buddhist College僧伽 Sangha僧、尼(比丘、比丘尼) monk、nun /Bhiksu, Bhiksuni方丈/主持 Abbot首座 Chief monk监院/当家 Monastic Manger侍者 Assistant中国佛教协会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中国佛学院 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会长 President副会长 Vice President秘书长 Secretary General副秘书长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retaining its own nature,such that it can be recognized正觉 enlightenment 等觉或遍觉 erfect enlightenment圆觉或无上觉 supreme or paramount enlingtenment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All living beings have Buddha-nature ,everyone with the Buddha-nuture may attain Buddhahood.缘起 dependent origination八正道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不变的“我”,恒常的我。

龙树还是龙猛一位印度佛教史上重要人物名字的汉译问题

龙树还是龙猛一位印度佛教史上重要人物名字的汉译问题

龙树还是龙猛一位印度佛教史上重要人物名字的汉译问题Һ陈智音①摘要:本文讨论印度佛教史上一位重要人物Nāgār j u n a的名称汉译问题㊂至少有两个名称 龙树 与 龙猛 作为对梵文Nāgār j u n a一名的不同翻译并存于汉语系佛教文献中㊂前者是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旧译法,后者是以玄奘为代表的新译法,而其中 龙树 这一称谓远比 龙猛 流行㊂Nāgār j u n a在大乘佛教理论在印度㊁中亚㊁喜马拉雅山北麓以及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所阐述的理论经过翻译介绍而对这些地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㊂中西方学者对Nāgār j u n a的生平著述以及文献归属等问题,已作出很多研究,但本文主要探讨与翻译名义相关的,即Nāgār j u n a这个名字的含义及其汉译分歧的问题㊂本文将介绍汉传佛教译经史上对此名称的不同译法,讨论古人对这些译法差异所作的评判;在考查汉传佛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还将对照藏传佛教对此同一人名的译法以及名义阐释,对其梵文名称的文义重新加以分析并尝试作出新的释义,以期获得对这一汉译名称分歧现象的深入理解㊂关键词:Nāgār j u n a;龙树;龙猛;大乘佛教;梵文名称翻译①S h e r a bC h e n,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副教授,原任非罗马文献编目主任,现任电子资源元数据编目图书馆员(A s s o c i a t eP r o f e s s o r,p r e v i o u s l y C o o r d i n a t o r f o rN o n-R o m a nC a t a l o g i n g a n d c u r r e n t l y E-R e s o u r c e sM e t a d a t aA c c e s sL i b r a r i a n,T h eO h i oS t a t e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i e s)㊂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4卷,2014年3月L o n g s h uo rL o n g m e n g O n t h eP r o b l e mo fNāgār j u n a'sC h i n e s eN a m eҺS h e r a bC h e nA b s t r a c t:Nāgār j u n a p l a y e d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hāyān aB u d d h i s t d o c t r i n e s a n d h e i s o n e t h em o s t r e n o w n e dB u d d h i s t f i g u r e s i n I n d i a.C e n t r a lA s i a a n dN o r t hH i m a l a y a n r e g i o n,a s w e l l a s i n t h e F a r E a s t.I n t e r e s t i n g l y,t h e n a m eNāgār j u n a h a s b e e n r e n d e r e d d r a m a t i c a l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no l d C h i n e s e B u d d h i s t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s.A tl e a s tt w o f o r m s,n a m e l y,L o n g s h u a n d L o n g m e n g,h a v e b e e n u s e di n p a r a l l e lu n t i lt o d a y b u t w i t h t h ef o r m e r o n e m u c h m o r ei n p o p u l a r i t y.T h i sa r t i c l e sa i m sa tt h r o w i n g l i g h t s i n t ot h e p u z z l e dd i s a g r e e m e n t i nr e n d e r i n g t h e s a m eS a n s k r i tn a m ei n t o C h i n e s e.B a s e do n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 a lc r i t i c i s m sr e c o r d e di n C h i n e s eB u d d h i s t l i t e r a t u r e s,i tw i l lm a k e 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T i b e t a n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t h e s a m e S a n s k r i t t e r ma n d t h eT i b e t a na c c o u n ta b o u t t h e m e a n i n g o f t h i sn a m e.T h ea u t h o rw i l l t h e na t t e m p t t o p r o v i d e ad i f f e r e n t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S a n s k r i t t e r m,a n dh o p e s t h a tw i t h t h e s e e f f o r t s r e a d e r s c a n g a i n a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n t h e i s s u eo f d i f f e r e n t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s a m en a m e,Nāgār j u n a,a s s u r v i v e d i n t h eh i s t o r y a n d l i v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s.K e y w o r d s:Nāgār j u n a;L o n g s h u;L o n g m e n g;M a hāyān aB u d d h i s t;S a n s k r i t n a m e t r a n s l a t i o n龙树 (Nāgār j u n a)这一名称,对学习和接触佛教教义与历史的人而言,可谓耳熟能详㊂对这个名字的另一译法 龙猛 ,虽然一些人可能感到有些陌生,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同等的价值与重要性㊂在历史上还有另一译法 龙胜 ,则几乎根本未曾流通㊂这些汉译名称都溯源到一个梵文名字Nāgār j u n a㊂ 龙树 是姚秦时代鸠摩罗什(K u mār a jīv a,334 413)所作旧译名㊂ 龙胜 是元魏瞿昙般若流支(G a u t a m a-p r a jñār u c i,生卒年待考,516年到达洛阳)在翻译一部与中观思想相关的经典时所作译名㊂ 龙猛 则是唐玄奘(602 664)所作新译名㊂虽然般若流支和玄奘都曾对 龙树 这一译名作出批评并认为它是一种错误译法,但在汉语系佛教文献中, 龙树 的用法至今仍然非常流行㊂Nāgār j u n a(龙树或龙猛,c a.150 250C E)在佛教理论在印度㊁中亚㊁喜马拉雅山北麓以及东亚地区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㊂他是中观宗的开创者,大乘般若思想的阐述者,在中国被追溯为包括禅宗在内的诸多教派的祖师,在汉传与藏传佛教中还同时被追溯为密乘传承持有者㊂他所阐述的理论,经由历代翻译者的努力被介绍到这些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思想文化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㊂一位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何以会有不同的汉译名称事实上,多种译名现象的存在本身也说明这位宗师在不同佛教传统中的影响力㊂因此,了解历史上其名称汉译的分歧,考查这些分歧形成的原因,并与藏传佛教的翻译以及释义传统进行比较,不仅能从侧面增强对大乘佛教发展过程的理解,更能对我们所进行的藏传佛教汉译工作提供一些方法论上的启发㊂中西方学者对龙树菩萨的生平著述,特别是他活动年代的考证,已作出很多研究㊂有学者从佛教文献特别是藏文典籍中作者署名形式的差异,以及不同形式的署名对应不同作品内容类别的角度,提出历史上可能有两位甚至更多名字叫做 龙树 (Nāgār j u n a)之人物的说法①㊂限于篇幅,本文不拟从文献归属角度进行讨论,而是主要探讨与翻译名义相关的,Nāgār j u n a这个名字的含义及其汉译分歧和异议的问题㊂讨论的前提建立在佛教界与学术界共同承认的Nāgār j u n a(龙树或龙猛)是‘中论“的作者㊁提婆(A-r y a d e v a)的老师以及印度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阐释者等基本史实之上,而对各种佛典文献中归属的龙树或龙猛是否与这位龙树或龙猛为一人以及他的确切生卒年代等学术争议暂不深入㊂下面将从介绍历史上这个名词汉译的分歧以及古人的评判资料入手,在引用汉传佛教文献资料并与藏传佛教对此名称的译法和释义对照的基础上,对这个名称的梵文原义重新加以分析,以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㊂Nāgār j u n a一名的不同汉译法首先我们讨论的前提是,无论是 龙树 龙胜 还是 龙猛 ,它们所对译的名字的梵文是一致的㊂我们现在知道这个梵文名字是Nāgār j u n a,它由nāg a①关于Nāgār j u n a生平及文献归属等问题的研究总结,参见M a b b e t t,I a n."T h eP r o b l e m o f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N a g a r j u n aR e v i s i t e d,"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O r i e n t a l S o c i e t y,V o l.118,N o. 3(J u l S e p,1998),p p.332 246.h t t p://w w w.j s t o r.o r g/s t a b l e/606062(2013年11月16日)㊂和a r j u n a两个词组成:Nāgār j u n a=nāg a+a r j u n a㊂其中nāg a是 龙 的意思,在这一点上没有译名上的歧义,新旧译以及后面即将提及的藏译都将其译作 龙 ;但是对nāg a这个词可能有释义传统上的差异,尽管不那么凸显㊂而主要问题和分歧出现在对第二个词即a r j u n a的释义上㊂我们先将历史上三种译法列举如下:(一)根据现有资料, 龙树 的译法及说明最早见于鸠摩罗什的‘龙树菩萨传“,在该传记末尾有如下一段文字(古文献引文中的句读均用句号,字体采用原文献出处的繁体字,释文或白话翻译用简体字,下同 笔者按):其母樹下生之㊂因字阿周陀那㊂阿周陀那㊂樹名也㊂以龍成其道㊂故以龍配字㊂號曰龍樹也㊂①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 他的母亲在树下生下了他,因此给他取名字叫 阿周陀那 ㊂ 阿周陀那 是树的名字㊂后来,因为他是靠龙王的支持而成道,所以用 龙 (nāg a)配合他的名字,得到 龙树 的称号㊂ 根据我们已知的梵文名称Nāgār j u n a,这里的 阿周陀那 应该就是鸠摩罗什对这个梵文名字中第二部分a r j u n a所作的汉文音写②㊂但这个音写与a r j u n a的发音差异较大,特别是倒数第二个字用了齿音的 陀 字与a r j u n a一词中所对应的倒数第二个梵文腭音的j u字不符合㊂(二) 龙胜 的译法仅见于瞿昙般若流支翻译的‘顺中论“,他在文前的翻译记述中说:諸國語言㊂中天音正㊂彼言那伽夷離淳那㊂此云龍勝㊂名味皆足㊂上世德人㊂言龍樹者㊂片合一廂㊂未是全當㊂龍勝菩薩㊂通法之師㊂依①②本文所引佛教文献,除特别说明之外,均依据‘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 B E T A)在线电子版(h t t p://w w w.c b e t a.o r g/i n d e x.h t m),下同㊂音写 :用发音相似的汉字来转写(梵文),也称为 音译 ㊂本文支持 音写 的说法,因为汉字并非字母文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同音对译㊂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4卷,2014年3月大般若㊂而造中論眾典㊂意思是说: 在(印度)诸国语言中,中天(即中天竺)的语音最为纯正,他们说 那伽夷离淳那 ,这里译作 龙胜 ㊂这样翻译的名称和意味都具备㊂以前有大德之人将其译为 龙树 ,是一种片面的说法,未能做到完全恰当㊂龙胜菩萨是通达佛法的大师,他依据大般若经而著作了‘中论“等论典㊂ 在这里,我们看到瞿昙般若流支对这一梵文名称的音写是 那伽夷离淳那 ㊂其中 夷离淳那 部分似乎无法还原为a r j u n a,但这是因为梵文nāg a与a r j u n a组合后,前一词尾的a与后一词头的a拼合为长元音ā㊂因此般若流支的音写 夷离淳那 必须截取 那伽 字尾的短a音,成为 阿夷离淳那 才能对合a r j u n a㊂(三) 龙猛 的译法则见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八),他将Nāgār j u n a这个名字用汉文音写作 那伽阏剌树那 ,并意译作 龙猛 ,然后指出旧译的 龙树 是不正确的(方括号内为原文小字注释):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㊂舊譯曰龍樹㊂非也]幼傳雅譽㊂長擅高名㊂捨離欲愛㊂出家修學㊂深究妙理㊂位登初地㊂有大弟子提婆者㊂智慧明敏㊂機神警悟㊂意思是说: 当时南印度有叫做 那伽阏剌树那 的菩萨[译成唐言应为 龙猛 ,旧译作 龙树 ,是不正确的]㊂他年幼时就有很好的声誉,长大后更获得极高的声望㊂他舍离欲爱而出家修学,能深入穷究佛法妙理,并证得大乘初地㊂他有个大弟子叫提婆,智慧聪明敏捷,善于辩论并机警觉悟㊂ 玄奘 那伽阏剌树那 这一音写虽然读起来有些艰涩,但可谓精准地对应了梵文Nāgār j u n a一词, 那伽 对应nāg a, 阏剌树那 对应a r j u n a,其中, 阏 (读音遏)对应a, 剌 对r, 树那 对j u n a㊂虽然汉传佛教译经文献中存在至少这三种不同的译名,但正如蓝吉富等学者指出: 虽然般若流支㊁玄奘二人都认为 龙树 二字并不忠实于梵语原意,而另译新名㊂但是其所译名在中国佛教史上并未通行㊂除了 龙猛 偶有用者外,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4卷,2014年3月国人所撰的佛教史书,如‘天台九祖传“㊁‘景德传灯录“㊁‘传法正宗记“㊁‘佛祖统记“㊁‘佛祖历代通载“等书都用 龙树 一名㊂直到今天的中㊁日佛学界仍然如此㊂ ①解析古人对 龙树 与 龙猛 译法差异的评说在玄奘之后,继续讨论 龙树 与 龙猛 两种译法,并且倾向于 龙树 这一译法的有法藏(643 712),他在‘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中说:梵語名作那伽阿順那㊂那伽㊂此云龍㊂阿順那者㊂羅什翻為樹㊂慈恩三藏翻為猛㊂並非敵對正翻㊂所以知者㊂近問大原三藏云㊂西國俗盡説㊂前代有猛壯之人㊂名阿順那㊂翻為猛者㊂但指彼人㊂非正譯其名㊂又西國有一色樹㊂亦名阿順那㊂此菩薩在樹下生㊂因名阿順那㊂是故翻為樹者㊂亦指彼樹㊂非正翻名㊂阿順那雖俱無正翻㊂就義指事㊂樹得人失㊂以於樹下而生㊂龍宮悟道㊂故云龍樹㊂意思是说:这个名字的梵语是 那伽阿顺那 (Nāgār j u n a),其中 那伽 (nāg a)我们这里叫做 龙 ,而 阿顺那 (a r j u n a),鸠摩罗什把它译作 树 ,慈恩三藏(玄奘)把它译作 猛 ㊂这(两种翻译都)不是正相对应的翻译㊂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最近我去问了大原三藏 笔者按:此处的大原三藏就是唐高宗时来华的中印度三藏法师地婆诃罗(D i vāk a r a,日照,613 687),因最初奉敕在京西太原寺译经而被称为太原三藏, 大原 即太原 ,三藏说:印度家喻户晓,前代有猛壮之人,名叫阿顺那(A r j u n a),把这个词翻译作 猛 只是指那个人,而不是直接翻译这个名字㊂还有,印度有一种(白?)色树,也叫阿顺那(A r j u n a),这位菩萨在(这种)树下诞生,所以取名 阿顺那 (A r j u n a)㊂因此翻译成 树 也是指那种树,而①蓝吉富:‘汉译本 中论 初探“,‘华冈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1973年,第79 134页㊂h t t p://w w w.c h i b s.e d u.t w/c h_h t m l/h k b j/03/h k b j0304.h t m(2013年11月16日)㊂不是直接翻译这个名字㊂虽然阿顺那(不论指何事)都(在汉文中)没有一一对应的翻译,但从以某一含义来指称某一事而言, 树 尚可得到想要的结果(即指该树),但 人 的意思就丧失了㊂因为是在树下诞生,在龙宫悟道,所以名叫 龙树 ㊂支持 龙猛 这一译法的则有义净(635 713)㊂在翻译‘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的最后,他把梵文原文的后跋作了音写: 阿离野那伽曷树那菩提萨埵苏颉里蜜离佉 (A a r y a-Nāgār j u n a-b o d h i s a t t v a-s u h r.l l e k h a),然后解释说: 阿离野是圣㊂那伽是龙是象㊂曷树那义翻为猛㊂菩提萨埵谓是觉情㊂苏颉里即是亲密㊂离佉者书也㊂ 值得注意的是义净论及 那伽 一词既可指 龙 也可指 大象 ,这样就淡化了鸠摩罗什的龙树传记中龙树一定是在龙宫获得大乘般若经典的传说色彩㊂有趣的是,尽管义净说明这一名称中a r j u n a部分应该翻译作 猛 ,但他在译文中仍然使用 龙树 ,并且此书仍以‘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为标题㊂同样,法藏尽管似乎更倾向于 龙树 这一译名,但在他那部‘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开头部分却写道: 爰有大士㊂厥称龙猛㊂位登极喜㊂应兆金言㊂慨此颓纲㊂悼斯沦溺㊂将欲然正法炬㊂覆邪见幢㊂ (于是有大士,他的名称叫 龙猛 ,已证极喜地,即大乘初地,应验佛陀的授记而出世,他感慨正法纲纶的颓坏,痛悼义理的沉沦陷溺,将点燃正法明炬,击倒邪见的旗帜㊂) 龙猛 这一译名也赫然出现 笔者按:法藏在其他著述如‘入楞伽心玄义“中也并用 龙树 和 龙猛 ㊂这两种情况可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玄奘刚刚提出 龙猛 新译名时期,直到法藏与义净活动的年代(不过半个世纪),大家仍感到新鲜和需要讨论甚至质疑旧译,然而不管怎样旧译依旧占主流,因此即便是主张新译的义净也还是要沿用旧译 龙树 一名㊂法藏搬出印度法师作为权威来支持 龙树 的译法的可信度似乎是有效的一招,但是,仔细品味地婆诃罗(经由法藏转述)的解说,我们仍然能够窥见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㊂首先,至少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到了玄奘和地婆诃罗时代,Nāgār j u n a这个名字的歧义性在印度已经存在㊂其次,在当时的印度, Nāgār j u n a这一名号中a r j u n a这一部分被认为是指史诗中的勇士A r j u n a,似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4卷,2014年3月乎更占主流㊂这也是为什么地婆诃罗先指出 西国俗尽说,前代有猛壮之人,名阿顺那㊂翻为猛者,但指彼人 ,然后才说 又西国有一色树,亦名阿顺那㊂此菩萨在树下生,因名阿顺那㊂是故翻为树者,亦指彼树 ㊂而下面的总结性语言 俱无正翻 ,显然暗示 树 与 猛 的译法在相同程度上均无法完全对译a r j u n a,换言之,就是没有高下正误之分㊂其后面的 就义指事,树得人失㊂以于树下而生,龙宫悟道,故云龙树 ,只能代表法藏个人的见解和倾向,而且在这里他的主要目的是阐发鸠摩罗什翻译的‘十二门论“中的义理,当然需要为旧译作者所用名 龙树 找到某种权威的来源㊂而这种需要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些译名分歧之下,还有以下两个潜在的问题㊂其一,虽然‘龙树菩萨传“(或称本传)被认为是鸠摩罗什翻译的,而且作为现存最早记载龙树菩萨生平事迹的文献,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但这部文献本身到底有无梵文原文,它是鸠摩罗什的翻译还是他本人的编述?其中一些特有内容,比如说龙树菩萨青年时曾以隐身法术偷进王宫,淫乱宫女等事,至少我们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任何印度或其他佛教语言文献(如藏传佛教文献)的支持㊂其二,地婆诃罗是与玄奘同时代的人,他比玄奘年轻并与玄奘在印度就结交为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出自印度佛教最正统的学府 那烂陀寺㊂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地婆诃罗当然理解玄奘倡导新译的原因,也一定很清楚印度当时a r j u n a一词是指猛士A r j u n a的这一主流说法,但他作为印度人到了中国,抑旧扬新不会是他的首要作为,他也当然不愿偏袒朋友而得罪任何一边㊂此外,唐代的昙旷(生卒年不详)于774年著作‘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其中也支持玄奘的 龙猛 新译法:龍猛菩薩等者㊂即舊所云龍樹菩薩㊂正云那伽遏羅樹那㊂那伽是龍㊂遏羅樹那是威猛義㊂古翻錯誤譯云龍樹㊂而此菩薩有龍威猛㊂一切道俗無敢仰視㊂人若瞻睹妄言失敘㊂時表其跡號龍猛焉㊂造中觀等數十部論㊂盛德高蹤㊂具如別傳㊂译成白话就是: 龙猛菩萨等语,就是旧译所说的龙树菩萨,正式的(梵文)应称作 那伽遏罗树那 ㊂其中 那伽 就是龙, 遏罗树那 是威猛的意思㊂古人把它错误地翻译为 龙树 ㊂而这一菩萨有龙(一般)的威猛,令一切修道与世俗之人不敢直接仰视他;并且如果有人看到他,则所有虚妄的语言均将失效㊂因此当时的世人为表现他的事迹而称他为 龙猛 ㊂他写造了‘中观“等数十部论,具备很多功德,行为高深,具体则如他的别传中所记述㊂ 昙旷的阐述与前人略有不同之处在于他对 龙猛 一词的释义㊂首先,他将 龙 与 猛 结合起来,认为这个名字的意思是 具有龙一般的威猛 ,这也等于是说明这个名字里的 龙 字与这位菩萨到龙宫取法并无重要的关联㊂其次,他指出 龙猛 这个名字是形容其德行,等于基本上否定了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旧译所传的 在树下出生,因此名字里有树 的说法㊂到后来在汉传佛教中,除了知道有这几种译法分歧的存在,再没有更多新义的讨论㊂如宋代法云在其编集的‘翻译名义集“中就仅对龙树和龙猛两种译法,以重复古人的形式,单纯地作了归并: 那伽[是龙]㊂曷树那㊂义翻为猛㊂此出龙树劝诫王颂㊂西域记云㊂那伽阏[音遏]刺那㊂此云龙猛㊂旧曰龙树讹也㊂什曰本传云㊂其母树下生之㊂因字阿周那㊂阿周那者㊂树名也㊂以龙成其道㊂故以龙字㊂号曰龙树㊂A r j u n a一词汉译中存在的以总译别的问题综上而论,传统新旧译法在第二字上的分歧貌似是由a r j u n a这个词既是一种树名,又是一位勇猛人物的名字的歧义而造成的㊂梵文a r j u n a这个词在印度正统文献中有多种意指,包括:白色㊁一种树名(拉丁学名T e r m i n a l i a A r j u n a)㊁史诗‘摩诃婆罗多“(M a hāb hār a t a)特别是其中‘薄伽梵歌“(B h a g a v a d -g i t a)中的一位重要勇士名(阿周那)以及因陀罗(帝释天)的名号之一等等㊂新旧译两派评说则限于树名与勇士名之间的对立㊂然而,按照相同的逻辑,既不能因为A r j u n a是一种树木的名字就译为 树 ,也不能因为A r j u n a是一名猛士的名字就译作 猛 ㊂ 树 和 猛 都是总称词,而不论A r j u n a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树还是一位特殊的勇士,都是一个别称㊂换言之,a r j u n a一词本身并没有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4卷,2014年3月树 或 勇猛 的意思,而只是一种树的名称或一位勇士的名称㊂这样说来,不论是 龙树 还是 龙猛 的译法似乎都不合情理,因为它们都存在以总译别的问题㊂日本的湛慧(1240)较早地发现了汉译佛经中这类以总译别的问题,他在‘阿毗达磨倶舍论指要钞“中举例说明,如 世亲 菩萨的名字,梵文是V a s u b a n d h u,音写为 婆薮盘豆 ㊂真谛将其译作 天亲 ,因为v a s u是指一尊天神的名字(V a s u-d e v a),该词本身有 世间 财物 等义;b a n d h u有 亲缘 兄弟 朋友 等义㊂而且 婆薮盘豆 (v a s u b a n d h u)合起来也是一尊天神名㊂用总称 天 来对译一尊特别的天神之名就是以总译别,这与 龙树 的译法中用总称 树 来译一种特别的树一样,都犯了类似的错误㊂但湛慧又认为这也许是当时笔录的人未能准确理解主译者所说的话而发生的问题,也许当时真谛可能在说 婆薮盘豆天多被世人亲近供养 ,结果笔录者将此记录为 天亲 ㊂并且这些虽然是总别混淆,但不是大错: 良由婆薮盘豆总是天之别名㊂真谛三藏总云婆薮盘豆天多为世人亲近供养㊂故录文者总言天亲也 此录文人谬也㊂以不分总别故㊂然非大过㊂如龙树 等矣㊂龙树 一名有无属于半音半意译法的可能?如果仔细比较鸠摩罗什的译名 龙树 与玄奘的音写 那伽阏剌树那 ,我们会看到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译名第二部分都有一个 树 字㊂ 树 字也同样在其他译师所作音写中出现,如义净的 曷树那 和昙旷的 遏罗树那 ㊂虽然鸠摩罗什的 阿周陀那树名也 ,可以解释为 阿周陀那是一种树名 ,因此排除了 树 字是音写的可能,但是,会不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 龙树 这一译法早于鸠摩罗什的翻译,也就是说鸠摩罗什也是沿用了早已存在的 龙树 这一译名,然后再用 阿周陀那 来重新音写这一部分对应的梵文a r j u n a㊂另一质疑的理由是,上面所引的一段文字是鸠摩罗什所作龙树传记中唯一一处对这一译名的说明文字,并且这段文字并没有音写全部名称,而只是特别说明了名称第二部分的含义和读音㊂如果分析这一梵文名的读音,因为Nāg a与a r j u n a两个词组合之后,第一词尾的元音a与第二词头的a r拼读到一起,而使这个组合词的前半部分读作Nāgār,于是孤立(突出了)出后面的j u n a部分,而这j u n a部分正如玄奘所作的,可以音写为 树那 ㊂当然这种解析法因违背梵文复合词构词法并且割裂词义而显得牵强,但即便维持a r j u n a一词的完整分读,仍有其音写(比如写作 阏剌树那 )在汉译中被简略为 树那 的可能㊂当a r j u n a词尾的元音a被进一步省却时(如今天印度人就将A r j u n a一名读作A r j u n),这个词的音写就完全有可能简化为一个 树 字㊂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则 龙树 是否有可能是一种半音半意译法呢?我们知道,在中古时期佛教汉译过程中,这类半音半意的造词法是极为常见的,并且在音写部分常常发生如梁晓虹所指出的 省梵音以就汉词 的现象①㊂比如 帝释 或 帝释天 一词,就是对译梵文S'a k r a-d e vānāmI n d r a这一长串名称㊂S'a k r a-d e vānāmI n d r a的音写,旧译作 释迦提恒因陀罗 (这个音写后来又被简作 释提恒因 ,变得面目全非)㊂其中 释迦提恒 (S'a k r a-d e vānām)意为 姓释迦(S'a k r a)之天(d e v a)的 ㊂名字中 提恒 d e vānām是 天 (d e v a)的属格形式㊂ 因陀罗 是主宰的意思,因此被意译作 帝王 的 帝 字㊂因此合起来就是 姓释迦之天这一主宰者 或 姓释迦之天帝 (注意这个名字里的 释迦 S'a k r a与佛陀 释迦牟尼 所姓的 释迦 梵文S'āk y a不是一个词)㊂ 释迦提恒 最后又被极端地简略成一个 释 字,然后再将 因陀罗 的意译 帝 前置,结果就出现了 帝释 一词!这个梵文名称的新译音写法为 释迦提婆因达罗 ,但根本没有得到流通㊂世人普遍地接受了 帝释 或 帝释天 这一简便的名称㊂这种简化较为冗长的梵音,配合汉文意译所造的新词,就是所谓 省梵音以就汉词 ㊂这类半音半意译法的例子特别是在旧译佛典文献中不胜枚举,其中很多都得以普遍流传,比如:梵天㊁禅定㊁刹土等等㊂就此而论,则 龙树 一词应当有属于半音半意译的可能,即 龙 为前面Nāg a的意译, 树 为a r j u n a或a r j u n的音写 阏剌树那 等的简略(树),于是构成 龙树 ㊂但很显然,这种推断因为与古人对 龙树 一名译法的说明相违,而且目前没有其他文献资料可以佐证,所以也只能算作笔者的一种臆测㊂①梁晓虹:‘佛教与汉语词汇“,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293页㊂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4卷,2014年3月当然,大家也要理解用汉文进行佛典语言翻译有时难以避免的 二难境地 ㊂比如,用英语说这位菩萨的名字可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英语可以直接用罗马转写Nāgār j u n a㊂而汉文就存在到底是翻译(意译)还是不翻译(音写)的抉择㊂如果翻译,就面临当原文存在歧义时,或者原文所指的事物在中国不存在,或者在中文语境中没有对等词时的两难境地;如果全部采用音写,大家马上会抱怨,因为汉文不是拼音文字,不管是写成 那伽阿周陀那 ㊁ 那伽阏剌树那 还是 那伽阿顺那 读来都拗口,其结果必然是再进行简化㊂说到这里,我们再返回头来阅读鸠摩罗什所说的 其母树下生之㊂因字阿周陀那㊂阿周陀那树名也㊂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㊂号曰龙树也 这几句话,就能更明显感到这不像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更像是一种注解性的文字㊂特别是这一段文字出现在这篇传记的最后,更暗示这是作者的一段注解㊂因为如果这一段是正文的翻译,则理应出现在前面介绍这位菩萨的名称时㊂我们还可以假设一个对等情况:有位(中国)母亲在一株梧桐树下生下一个儿子,于是给他取名叫 梧生 ㊂现在要将这一段话翻译成英文,但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与中文梧桐对应的英文名称,结果只好处理成: H i s m o t h e rd e l i v e r e dh i m u n d e ra W u t r e e,s o s h e g a v eh i mt h en a m e W u-s h e n g w h i c h m e a n sT r e e-b o r n ㊂其中w h i c hm e a n sT r e e-b o r n(意为树生)显然是注解性语言,而不是原文的翻译㊂梵语a r j u n a一词是否有其他释义回到本题,那么, 龙树 或 龙猛 等不同译法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它们是否真的都犯了以总译别的错误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㊂应该说,对这两种译法理解上的矛盾是由孤立地判断a r j u n a一词意指的歧义所造成㊂然而a r j u n a一词本身在释义法上是否还需要进一步分析,Nāgār j u n a 这个名字作为一个梵文复合词,是否存在其他含义,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并对照藏传佛教对梵文Nāgār j u n a一名的译法以及释义传统,我们可以得出一种全新的认识㊂。

中论-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中论-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No. 1564 [cf. Nos. 1565-1567]中论卷第一释僧叡序中论有五百偈。

龙树菩萨之所造也以中为名者。

照其实也。

以论为称者。

尽其言也。

实非名不悟。

故寄中以宣之。

言非释不尽。

故假论以明之。

其实既宣。

其言既明。

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

朗然悬解矣。

夫滞惑生于倒见。

三界以之而沦溺。

偏悟起于厌智。

耿介以之而致乖。

故知大觉在乎旷照。

小智缠乎隘心。

照之不旷。

则不足以夷有无一道俗。

知之不尽。

则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

道俗之不夷。

二际之不泯。

菩萨之忧也。

是以龙树大士。

析之以中道。

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

括之以即化。

令玄悟之宾丧咨询于朝彻。

荡荡焉。

真可谓坦夷路于冲阶。

敝玄门于宇内。

扇慧风于陈枚。

流甘露于枯悴者矣。

夫百梁之构兴。

则鄙茅茨之仄陋。

睹斯论之宏旷。

则知偏悟之鄙倍。

幸哉此区之赤县。

忽得移灵鹫以作镇。

险陂之边情。

乃蒙流光之余惠。

而今而后。

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

云天竺诸国。

敢预学者之流。

无不翫味斯论以为喉衿。

其染翰申释者。

甚亦不少。

今所出者。

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

秦言青目之所释也。

其人虽信解深法。

而辞不雅中。

其中乖阙烦重者。

法师皆裁而裨之。

于经通之理尽矣。

文或左右未尽善也。

百论治外以闲邪。

斯文袪内以流滞。

大智释论之渊博。

十二门观之精诣。

寻斯四者。

真假设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

予翫之味之不能释手。

遂复忘其鄙拙。

托悟怀于一序。

并目品义题之于首。

岂期能释耶。

盖是欣自同之怀耳中论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问曰。

何故造此论。

答曰。

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

有言从韦纽天生。

有言从和合生。

有言从时生。

有言从世性生。

有言从变生。

有言从自然生。

有言从微尘生。

有如是等谬故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

种种说我我所。

不知正法。

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

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

又为已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

以大乘法说因缘相。

《聊斋志异之林四娘》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林四娘》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林四娘》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林四娘》原文及译文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林四娘》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青州道陈公宝钥[1],闽人。

夜独坐,有女子搴帏入。

视之,不识;而艳绝,长袖宫装[2]。

笑云:“清夜兀坐[3],得勿寂耶?”公惊问:“何人?”曰:“妾家不远,近在西邻。

”公意其鬼,而心好之。

捉袂挽坐,谈词风雅,大悦。

拥之,不甚抗拒。

顾曰:“他无人耶?”公急阖户,曰:“无。

”促其缓裳,意殊羞怯。

公代为之殷勤。

女曰:“妾年二十,犹处子也,狂将不堪。

”狎亵既竟,流丹浃席。

既而枕边私语,自言“林四娘”。

公详诘之。

曰:“一世坚贞,业为君轻薄殆尽矣。

有心爱妾,但图永好可耳,絮絮何为?”无何,鸡鸣,遂起而去。

由此夜夜必至。

每与阖户雅饮。

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4]。

公遂意其工于度曲[5]。

曰:“儿时之所习也。

”公请一领雅奏。

女曰:“久矣不托于音[6],节奏强半遗忘[7],恐为知者笑耳。

”再强之,乃俯首击节[8],唱伊凉之调[9],其声哀婉[10]。

歌已,泣下。

公亦为酸恻[11],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12],使人悒悒[13]。

”女曰:“声以宣意,哀者不能使乐,亦犹乐者不能使哀。

”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既久,家人窃ting之,闻其歌者,无不流涕。

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妖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绝之。

公不能听[14],但固诘之。

女愀然曰:“妾,衡府宫人也[15]。

遭难而死,十七年矣。

以君高义,托为燕婉,然实不敢祸君。

倘见疑畏,即从此辞。

”公曰:“我不为嫌;但燕好若此,不可不知其实耳。

”乃问宫中事。

女缅述[16],津津可听。

谈及式微之际[17],则便咽不能成语。

女不甚睡,每夜辄起诵准提、金刚诸经咒[18]。

公问:“九原能自忏耶[19]?”曰:“一也。

妾思终身沦落,欲度来生耳[20]。

中国传统译论(古代部分)

中国传统译论(古代部分)



少 数 民 族 零 星 译 论
2.第二高潮:科技翻译 徐光启 李之藻 杨廷筠 王微 魏象乾
1.第一高潮;佛经翻 译 安世高 支谦 道安 鸠摩罗什 玄奘
安世高
安世高----中国佛教翻译的第一人。 安世高,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 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 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安般守意经序》 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 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 为动字误用),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 啼,无音不照.”安世高在其父亲死后继承王位, 但一年之后就让位给叔叔,出家为僧. 之后,安世 高游历西域各国,弘扬佛法.后来来到中国.
徐光启
1.简介:徐光启(1562-1633)上海吴 淞人。生当晚明之季,关心国家命 运,希望发展科技,强国富民。 1600年春,与利玛窦相识。1603年 领受洗礼,取名保禄。1604年中进 士做了京官。 2.翻译方面的成就: 数学:《几何原本》 历法:《历书总目表》 哲学:《灵言蠡勺》


《几何原本》反应的翻译思想的两大特点:一 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急 需”,并能够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梁启超的评价:“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 之作”;“元扈首译欧几里得之《几何原本》 六卷,欧人名著之入中国,此其第一。….盖 承认欧人学问之有价值,实自兹始。”
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 到长安。他载誉回国,更携回梵文经典650余 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前所未有。组织译 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这个数字占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 以上。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 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 典籍。

音系学视角下的汉译格萨尔史诗音译名初探——以《曲木里赤财宝宗》为例

音系学视角下的汉译格萨尔史诗音译名初探——以《曲木里赤财宝宗》为例

落桑旺秋,王双成:音系学视角下的汉译格萨尔史诗音译名初探—以《曲木里赤财宝宗》为例
· 149 ·
二分法
三分法

A式

B式

C式
六分法
高平调
表 3 藏语拉萨话声调分类表(胡坦,1980)
调类/调值
高调 53
低调 131
高降调低升调ຫໍສະໝຸດ 高平 55高降 51
低升 13
低升降 132
55
53
15
35
高,高-高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藏族经典陆续被译 加字共四种字母反映的是古藏语复杂的声母系
成汉文,为国内其他民族了解藏族文化提供桥梁和 窗口。而格萨尔史诗作为藏族文化最具代表意义 的作品 ,其翻译需要规范化和统一化 ,自然是不言 而喻的。本文从音系学视角出发 ,结合笔者翻译
统。共有 30 个单辅音声母 ,115 个二合复辅音声 母,69 个三合复辅音声母,6 个四合复辅音声母,共 220 个声母。[3]藏文是表音文字 ,体现了创制文字 时古藏语的实际发音。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卫藏
[iŋ][yŋ][uan][uən][uɑŋ][uəŋ][yɛn][yn]。[10]
(三)汉文普通话文读音的声调
古汉语分平 、上 、去 、入四声 ,分阴声类和阳声
类后 ,为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
阳入共八个声调。汉文普通话文读音中入声已经
消失 ,并入其他声调 ,上声中的全浊上声归入了去
(一)汉文普通话文读音的声母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比较 ,声母也发生了简 化。普通话声母 22 个,零声母 1 个。辅音声母的总
因为本文所讨论的源语为藏文,所以重点考察 存在于藏文拉萨文读音,但汉文普通话文读音中没 有的音位,以便针对性地研究如何进行相关音译工 作。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语言的音系中既存在不同 的音位,也存在相同音位在两套音系中作不同处理 的情况。

中论原文及翻译

中论原文及翻译

中论原文及翻译摘要:1.介绍中论的背景及作者2.阐述中论的核心思想3.分析中论的哲学价值4.总结中论在我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正文:中论,全名《中论颂》,是公元5世纪印度哲学家龙树(Nāgārjuna)创作的一部佛教哲学论著。

它是佛教中观派的核心经典,旨在阐述中道思想,即“八不中道”。

中论在我国翻译传播的过程中,对我国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论的核心思想是中道,这一观念源于佛陀的“八正道”。

龙树在中论中,通过“八不”的论述,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来阐述万法无自性、缘起性空的道理。

这“八不”揭示了世间万物并无固定的实体,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变动不居的。

因此,人们应当在生活中寻求适度,遵循中道,才能达到解脱的境地。

中论的哲学价值在于,它提倡的“中道”思想不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诸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中庸之道”等观念,都与中论的中道思想有密切关联。

此外,中论的“八不”理念也对我国的禅宗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禅宗强调直接观照本性,追求明心见性。

在我国哲学史上,中论的地位举足轻重。

它不仅是佛教中观派的核心经典,同时也是我国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公元5世纪传入我国以来,中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玄奘法师曾翻译过中论,使这部论著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后来,我国哲学家如僧肇、智顗等人,都对中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扬。

总之,中论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经典。

它倡导的中道思想,不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哲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藏文原颂极为简要,译时为令达意,多有添字(译文中以" "表示) () ,甚或藏文
一颂,对应汉文二颂.
2 ○其中科判,乃为自加,主要根据八种不自由虚词及六种自由虚词而略作,实为尝
试,略供参考.
3 ○"偈颂补足"设为附科,因是对彼上之句终词,乃至离合词间,用于偈颂补足虚
词之总结故.
4 ○主人词中所谓单数,双数者,如 ,是三字为单数; ,是二字为双数.
【译】 三带余词,
【译】及 ,五者之后须加;
【译】 (仅)(一者)后接;以及,后接具 .
[六]离合词( )
【译】,离合词,
【译】添接法同句终词.
附:偈颂补足( )
【译】 者,
【译】偈颂字数足与否, (依此)差别(而善用) .
【译】 前音节点,有或无者亦如是.
(二)不自由虚词( ) [一]句终词( )
【译】,句终词,
【译】亦名 或 .
【译】再后加则添,无后加字则加.
【译】余者随顺后加字, (于其之上加) .
[二] 义词()
【译】 ,七者义之助词.
【译】 (此等七者)可用于,第二第四第七格,同体格及时间格.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5
【译】 者(一般)用于人,者(于上)皆可用.
[五] 主人词( )
【译】有无,
【译】 (此等六者)主人词.
【译】与,再后加后接;
【译】无后加,其后加上主人词,
【译】若成单数则加,
【译】若为双数巧加.
【译】 (非主人词)名词后,加或大致同.
【译】 (添接之法)加 , 后加 .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2
【译】及, (此六之后可加) .
【译】后加及无后加, (二者之后)及 .
[三] 1,属格( )
2,作格( )
【译】五者,第六属格(之助词) .
【译】五者若具后加,第三作格(之助词) .
【译】添接方法(则如下) ,后接,
【译】者后接,二者后接
【译】后加及无后加,二者后接及.
[四]饰集词( )
【译】三饰集词,
【译】及 ,五者之后须加;
【译】(以及), (五者之)后添接;
【译】后加及无后加, (二者)后接和.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3
[五]带余词( )
【译】者添加不固定,须依情形而善加.
[六]遮词( )
【译】遮止词,
【译】加在所遮前,则置所遮后,
【译】者亦可表中性, (二词之间双否定) .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6
(四)等虚词( )
【译】等虚词(添加法) :
【译】及,无后加字后可接:
【译】.
【译】 以及,四者之后则可加:
因于藏文,方始入门,故此拙译,定有不妥失误之处,敬请方家斧正为盼!
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 善慧光 译
二零一零年元月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9

【译】声分离与强调.
[二] 声( )
【译】声可用于五义:集合,分离及原因,时间以及教授是.
[三] 声( )
【译】句首声用于二:
[四]总声( )
【译】刚刚过去之名言,以及他者之异名.
【译】 乃总声,
【译】 以及 , (五者之前)可加,
【译】 以及 , (五者之前)可加,
[二]辅音( )
【译】元音作用明显者, 四者是,
【译】等三十乃辅音.
[三]后加字( )
【译】,十后加字.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1
[四]再后加字( )
【译】二者再后加,
【译】后可加,则加.
[五]前加字( )
【译】(以及), (五者乃为)前加字.
[七]从格( )
【译】二者来源词,比较以及摄集词.
【译】来源词者与,二者随一皆可用;
【译】同类比较须用,异类比较则用;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4
【译】摄集词中仅用.
[八]呼格( )
【译】及呼唤词,
【译】大多加在句之首.
(三)自由虚词( ) [一] 声( )
三,论后义( ) (一)教诫()
【译】以上所述诸词义,细微之处亦勤析.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8
(二)出论名( )
【译】词之枝叶未遮覆,
【译】义之果实极丰富,
【译】如此《善说树王论》 ,
【译】妙音成就金刚著.
译跋: 09 年 12 月,夏坝仁波切于北塔藏文翻译班,讲授藏文文法《三十颂》 ,并合讲《善 说树王论》 ,且令背诵《善说树王论颂》 .故尝试将其译成汉文,意在加深理解,辅以背 诵.试译说明如下:
【译】.
【译】后除还可加,
【译】及.
【译】然则 等,
【译】名之支分(非虚词) ,不可混淆乃重要.
(五)添之法( )
【译】单语基前有前加,无有元音上下加, (亦无后加)则其后,须添之后加字.
《善说树王论》汉译沈阳北塔藏文翻译班-P7
(六)垂符与音节点() [一]单垂符()
【译】长行义多彼中间,
《三十颂心要善说树王论颂》
作者:欧曲央金珠贝多杰
一,论前义( ) (一)礼赞( )
【译】南无咕如曼殊廓喀雅!
【译】殊胜上师二无别,文殊菩萨恭敬礼!
(二)立誓()
二,论正义( ) (一)文字() [一]元音( )
【译】呑弥善说《三十颂》 ,彼之精要今当说.
【译】文义适中若分类,文义虽少已完结,
【译】偈颂句尾若为,彼等后加单垂符.
[二]双垂符()
【译】长行句末句终词,
【译】偈颂句尾(若非) ,二者Hale Waihona Puke 加双垂符.[三]四垂符()
【译】大段篇章若已终,
【译】以及品与品之间,则须添加四垂符.
[四] 音节点()
【译】垂符与字之中间,除外无音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