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思考

导读:本文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思考

作者/ 陈迪生

摘要:针对课堂上无人提问的现象,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找出的原因如下:首先,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差;其次,教师有时不是很提倡学生提问题(尤其是些老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再次,学生不敢问,不好意思提问,怕被同学们看不起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问技巧;语文课堂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在上课越来越没意思了,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让他们提一提有什么问题,他们都无动于衷。”“课堂上学生不知道怎么进行质疑,问他们有无问题,他们大多摇头,有的也只是提一些表面、肤浅的问题,真没劲。”……课后经常听到教师们有这样的抱怨,我自己在教学中也有同样的体验。静心思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什么没有强烈的提问意识呢?是他们没有疑难需要教师的帮助?还是没有质疑的方法及能力?或是有其他阻碍提问的因素?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问题。

回顾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我们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老师。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积习甚深,在课堂提问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第一,“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在实践操作中驾轻就熟,甚至很多教师玩得炉火纯青,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得出了定势:问题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向我们讲明白的,无须再费心思。没有探究意识也就养不成探究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缺失了问题意识。

第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预设、固定、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教师亦步亦趋,毫无生发开来的胆量。如果学生贸然提出一个问题,教师生怕节外生枝,打乱自己的步骤,耽误了时间,开明一点的教师会用“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来夸奖一下,接下来不作任何“纠缠”。有的教师却满心厌烦,说学生问题离奇、与教学无关,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扯”,弄得学生胆战心惊,以后谁还敢再“胡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学生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因这篇课文与别的文章

很不一样,初初读课题以为是写景的文章,但其实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却用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又有着深刻的含义。这样的课文最适合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因此,教师只要创设一个提问的情景,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提问题,饶有兴趣地学习课文。学生已预习过课文了,所以当学生一读完课题,就让他们提出问题,或有哪些不懂的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没想到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值得研究和探讨:课文明明是一篇写事的课文,为什么却用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有什么含义吗?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到底妙在哪里?课文写爬山虎的语言很少,与文中的中心有什么关联?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学课文,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再在教师巧妙的引领下,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思维空前高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三,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不能轻视,要适时解答,不然就有可能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当然,解答问题是应有技巧,不是笼统地给予答案,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用适当的方式解答,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的独创性,而不是包办代替,束缚学生的思维。

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多提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确立“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安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2)。

[2]张卫卫。有效课堂提问:内涵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03)。

[3]李国芝。浅析教师课堂提问的“新误差”[J]。教学与管理,2006(16)。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禾丰中心小学)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