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材-机械制图电子PPT跟课课件(全套)-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幼龙主编
合集下载
中职教育-《机械制图》第五章 组合体.ppt
第五章 组合体
第一节 画组合体视图
第一节 画组合体视图
任何机械零件,从形体角度来分析,都可以看作是由一些基本体经过 叠加、切割或钻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 组合而成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应首先利用形体分析法弄清楚该组合体的组合 形式,以及各基本形体间的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等,然后按照组合 体的形成过程逐一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视图。组合体是本课程的核心内 容之一,熟练掌握绘制、识读和标注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将为进一步识 读和绘制零件图打下基础。
二、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如图所示的轴承座由底 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 四部分叠加而成。支撑板 的左、右侧面与圆筒的表 面相切,肋板在底板上且 与圆筒相交,底板的后端 面与支撑板、圆筒的后端 面平齐,底板上有两个圆 柱通孔,如图所示。
二、叠加型组合Biblioteka 视图的画法2.视图选择首先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使主视图能较多地反映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选择主视图时,应先将组合体放平、 摆正,使其主要表面或主要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然 后选择能较好地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对位 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同时还需兼顾另外两个 视图的可见性,使得视图整体上表达清晰且阅读方便。
第二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视图只能表达物体的形状,要表达它的真实大小,还需要 在视图上标出其尺寸,所标注的尺寸应正确、齐全和清晰。
第二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称为尺寸基准。组合体有长、宽、 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应有一个尺寸基准。组合 体的尺寸标注中,常选取对称面、底面、重要端面以及回转 体的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在选择基准时,每个方向上必须 要有一个主要基准,有时还可以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选 定尺寸基准后,各方向的主要尺寸就应从相应的尺寸基准处 进行标注。
第一节 画组合体视图
第一节 画组合体视图
任何机械零件,从形体角度来分析,都可以看作是由一些基本体经过 叠加、切割或钻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 组合而成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应首先利用形体分析法弄清楚该组合体的组合 形式,以及各基本形体间的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等,然后按照组合 体的形成过程逐一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视图。组合体是本课程的核心内 容之一,熟练掌握绘制、识读和标注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将为进一步识 读和绘制零件图打下基础。
二、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如图所示的轴承座由底 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 四部分叠加而成。支撑板 的左、右侧面与圆筒的表 面相切,肋板在底板上且 与圆筒相交,底板的后端 面与支撑板、圆筒的后端 面平齐,底板上有两个圆 柱通孔,如图所示。
二、叠加型组合Biblioteka 视图的画法2.视图选择首先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使主视图能较多地反映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选择主视图时,应先将组合体放平、 摆正,使其主要表面或主要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然 后选择能较好地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对位 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同时还需兼顾另外两个 视图的可见性,使得视图整体上表达清晰且阅读方便。
第二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视图只能表达物体的形状,要表达它的真实大小,还需要 在视图上标出其尺寸,所标注的尺寸应正确、齐全和清晰。
第二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称为尺寸基准。组合体有长、宽、 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应有一个尺寸基准。组合 体的尺寸标注中,常选取对称面、底面、重要端面以及回转 体的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在选择基准时,每个方向上必须 要有一个主要基准,有时还可以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选 定尺寸基准后,各方向的主要尺寸就应从相应的尺寸基准处 进行标注。
教学课件:《机械制图》(中职)
不留装订边的 图纸,其四周边框 的宽度相同(均为e); 留装订边的图纸, 其装订边宽度一律 为25mm,其他三边 一致(均为c)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4、标题栏
每张图纸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框的 右下角,国家标准对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及尺寸均作了 规定。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4、标题栏
3、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指出零件或机器在加 工装配、检测中应达到的机械性能或指标。
4、标题栏 零件图上的标题栏中列出了零件名称, 材料,设计者姓名,图样编号。在装配图上除有标题栏 外,在标题栏上方还列出零件的明细栏。
第一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由此可见:我们识读和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首先必须要掌握机械制图的 基本知识。例如,用一个圆弧将两条直线、或将一个圆弧和两个圆弧相切连接 起来,我们如何准确地将这些连接绘制出来呢?又再如,如何将零件的大小准 确无误的表达出来呢?
1、基本幅面 图纸的基本幅面有五种A0、A1、A2、A3、A4。
基本幅面及尺寸
幅面代号 B×L a c e
A0
A1
841×1189 594×841
10 20
A2 420×594
25
A3 297×420
A4 210×297
5 10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各种基本幅面尺寸关系
图 1-5 幅面尺寸的图示
图样的功能
设计和改进 机器设备
使用机器
表达
帮 助
工程 图样
依据
手 段
技术引进与 技术交流
制造、加工、 检验、装配
产品的诞生:市场需求 → 设计构思 → 绘 制图纸 → 组织生产 → 产品
生产过程:
零件毛坯 零件图 零件 装配图 机器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4、标题栏
每张图纸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框的 右下角,国家标准对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及尺寸均作了 规定。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4、标题栏
3、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指出零件或机器在加 工装配、检测中应达到的机械性能或指标。
4、标题栏 零件图上的标题栏中列出了零件名称, 材料,设计者姓名,图样编号。在装配图上除有标题栏 外,在标题栏上方还列出零件的明细栏。
第一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由此可见:我们识读和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首先必须要掌握机械制图的 基本知识。例如,用一个圆弧将两条直线、或将一个圆弧和两个圆弧相切连接 起来,我们如何准确地将这些连接绘制出来呢?又再如,如何将零件的大小准 确无误的表达出来呢?
1、基本幅面 图纸的基本幅面有五种A0、A1、A2、A3、A4。
基本幅面及尺寸
幅面代号 B×L a c e
A0
A1
841×1189 594×841
10 20
A2 420×594
25
A3 297×420
A4 210×297
5 10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各种基本幅面尺寸关系
图 1-5 幅面尺寸的图示
图样的功能
设计和改进 机器设备
使用机器
表达
帮 助
工程 图样
依据
手 段
技术引进与 技术交流
制造、加工、 检验、装配
产品的诞生:市场需求 → 设计构思 → 绘 制图纸 → 组织生产 → 产品
生产过程:
零件毛坯 零件图 零件 装配图 机器
中职机械制图课件ppt
尺规作图与圆弧连接
尺规作图
使用直尺、圆规等基本绘图工具,按照尺规作图的方法和步骤,准确地绘制 图形。
圆弧连接
利用圆弧连接两条直线或圆弧,掌握各种圆弧连接的画法,如相切、相交等 。
平面图形分析与作图
平面图形分析
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分析,明确图形的几何要素和尺寸关系,为绘制图形做好准备 。
平面图形作图
根据平面图形的分析和已知尺寸,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出平面图形。
02
基本规则
箱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中的基础件 ,其结构复杂,绘制时需要充分考虑 其形状特点和加工方法。
03
箱体的主要参数
箱体的长、宽、高、孔径等。
标注
包括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 等。
05
04
绘制方法
采用合适的比例尺和图线,从定位、 基准面开始,按照投影规律逐个画出 各个视图。
05
制图标准与规范介绍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投影法与三视图
投影法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投影原理,将物体投影到投影面上,得到物体的投影图。
三视图的形成与关系
将物体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三个视图之 间存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
基本几何体与组合体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与规律。
配合制度
介绍配合的概念、分类及标注方法,包括基孔制 和基轴制配合。
表面粗糙度
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分类及标注方法,对表 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进行说明。
技术要求的书写方法
文字叙述
介绍技术要求中文字叙述的要求,包括叙述内容、叙述顺序、叙 述方法等。
符号标注
中职机械制图精PPT课件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的组成
图样上的尺寸包括 四个要素:尺寸界 线、尺寸线、尺寸 线终端和尺寸数字 、符号,如图1-27 所示。
尺寸界线要超出 尺寸线至少2mm
尺寸线间距 不少于7mm
(6)虚线、点画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或同种图线相交)时,都应以画相交;当虚线是粗实线的延长 线时,粗实线应画到分界点,而虚线应以间隔与之相连。 (7)图形的对称中心线、回转体轴线等的细点画线,一般要超出图形外约2-5毫米。 (8)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
尺寸界线
ppt精选版
尺寸数字
尺寸线
图1-27 尺寸的组成
尺寸线终端
(1)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来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界限,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标注长度垂直, 必要时才允许与尺寸线倾斜,如光滑过渡处的标注,但两尺寸界线仍相互平行。其一端应从图样的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另一端应超出尺寸线2~5mm。必要时可直接利用图样轮廓线、中心线及轴线作为尺 寸界线。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手工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1.2制图的基本规定 1. 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1.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1.5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ppt精选版
1.1 手工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1.1.1图 板、丁字尺、三角 板 1.1.2比例尺
1.1.3圆规和分规
1.1.4直线笔和绘图笔
1. 2.4比例(GB/T14690-1993 等效采用ISO 5455) 1. 2.5尺寸标注(GB/T4458 4-2003)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的组成
图样上的尺寸包括 四个要素:尺寸界 线、尺寸线、尺寸 线终端和尺寸数字 、符号,如图1-27 所示。
尺寸界线要超出 尺寸线至少2mm
尺寸线间距 不少于7mm
(6)虚线、点画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或同种图线相交)时,都应以画相交;当虚线是粗实线的延长 线时,粗实线应画到分界点,而虚线应以间隔与之相连。 (7)图形的对称中心线、回转体轴线等的细点画线,一般要超出图形外约2-5毫米。 (8)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
尺寸界线
ppt精选版
尺寸数字
尺寸线
图1-27 尺寸的组成
尺寸线终端
(1)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来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界限,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标注长度垂直, 必要时才允许与尺寸线倾斜,如光滑过渡处的标注,但两尺寸界线仍相互平行。其一端应从图样的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另一端应超出尺寸线2~5mm。必要时可直接利用图样轮廓线、中心线及轴线作为尺 寸界线。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手工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1.2制图的基本规定 1. 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1.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1.5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ppt精选版
1.1 手工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1.1.1图 板、丁字尺、三角 板 1.1.2比例尺
1.1.3圆规和分规
1.1.4直线笔和绘图笔
1. 2.4比例(GB/T14690-1993 等效采用ISO 5455) 1. 2.5尺寸标注(GB/T4458 4-2003)
机械制图第三版王幼龙第五章组合体ppt
鞍山技师学院
● 加强肋板3和圆筒5属相 贯, 相贯线是圆弧和直线。 ● 圆筒5和圆凸台中间有 通孔,组合形式为相贯。
鞍山技师学院
圆凸台 1
圆凸台1与圆筒5
的轴线垂直正交
※ 注意相贯线的形状
鞍山技师学院
支撑板2
鞍山技师学院
加强肋板3和圆筒5属相贯 ※ 注意相贯线的形状
加强肋板3
鞍山技师学院
底板4
鞍山技师学院
4、布置视图
● 视图间的间隙应保证标注尺寸后尚有适当的余地。 ● 布置均匀、合理,不要偏向一方。 ● 布图示例
鞍山技师学院
5、画底图
●合理布局后,画出每个视图互相垂直的两根基准线。 ●按组成物体的基本形体,逐一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画图的先后顺序,一般是从主视图到俯视图和左视图; 先画主要组成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先画看得见的部分,后画看不见的部分; 先画主要的圆或圆弧,后画直线。 ●画每一基本形体时,一般是三个视图对应着一起画。
鞍山技师学院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52页
结束
鞍山技师学院
单位:鞍山技师学院 电话:0412—xxxxxxx 邮编:114003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路329号
返回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圆筒5
鞍山技师学院
2、选择视图
● 首先确定主视图。
(分解分析)
1)要求主视图能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物体应自然放置,使之形象稳定,方便画图。
3)虚线应尽量少
●主视图确定后,其它视图随之确定了。
鞍山技师学院
主视图选择分析
A向分析 B向分析 C向分析 D向分析 E向不能作为主视方向
● 加强肋板3和圆筒5属相 贯, 相贯线是圆弧和直线。 ● 圆筒5和圆凸台中间有 通孔,组合形式为相贯。
鞍山技师学院
圆凸台 1
圆凸台1与圆筒5
的轴线垂直正交
※ 注意相贯线的形状
鞍山技师学院
支撑板2
鞍山技师学院
加强肋板3和圆筒5属相贯 ※ 注意相贯线的形状
加强肋板3
鞍山技师学院
底板4
鞍山技师学院
4、布置视图
● 视图间的间隙应保证标注尺寸后尚有适当的余地。 ● 布置均匀、合理,不要偏向一方。 ● 布图示例
鞍山技师学院
5、画底图
●合理布局后,画出每个视图互相垂直的两根基准线。 ●按组成物体的基本形体,逐一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画图的先后顺序,一般是从主视图到俯视图和左视图; 先画主要组成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先画看得见的部分,后画看不见的部分; 先画主要的圆或圆弧,后画直线。 ●画每一基本形体时,一般是三个视图对应着一起画。
鞍山技师学院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52页
结束
鞍山技师学院
单位:鞍山技师学院 电话:0412—xxxxxxx 邮编:114003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路329号
返回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圆筒5
鞍山技师学院
2、选择视图
● 首先确定主视图。
(分解分析)
1)要求主视图能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物体应自然放置,使之形象稳定,方便画图。
3)虚线应尽量少
●主视图确定后,其它视图随之确定了。
鞍山技师学院
主视图选择分析
A向分析 B向分析 C向分析 D向分析 E向不能作为主视方向
机械制图全部ppt课件精选全文
2.3 尺规基本几何作图
2.3.1 过点作直线的平行线
边与线重合
A
两边对齐
A
沿边移动
A
过点C作直线
A
C
C
C
C
B
B
B
B
步骤1
《机械制图》
步骤2
步骤3
第1章 绪论
步骤4
33
2.3.2 过点作直线的垂直线
边与线重合
C A
B
两边对齐
过点C作直线
C
C A
A
B
B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34
每张图纸上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的格式和尺 寸按GB/T 10609.1的规定。学习时暂采用下列各式:
标题栏置于图纸右下角,并使底边、右边分别与图 框线重合。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19
2.1.3 比例(GB/T 14690—1993)
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比值为1的比例,即1:1,为原值比例;
平行、垂直、45度角……
6.绘图用具:
• 绘图铅笔(H、HB),削笔刀,砂纸 • 橡皮,毛刷、抹布 • 一副三角尺(200-250 mm) • 圆规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7
要点小结
• 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8
1.2 投影的基本概念
1.2.1 基本概念
空间几何元素
投射中心 S
c
P
2.缺点—一般情况下,投影不反映物体的真
实大小,度量性不好,无等比性,无平行性。
中职机械制图课件ppt
基本视图概念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右视图、仰视图、后视 图
基本视图配置
第一角投影法、第三角投 影法
剖视图及断面图
剖视图分类
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 部剖视图
剖切方法
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 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 面
断面图概念及分类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轴测图及三维建模
轴测图概念及分类
正轴测图、斜轴测图、圆柱轴 测图
三维建模基本方法
叠加法、切割法、布尔运算
三维建模常用软件
SolidWorks、Pro/Engineer、 Autodesk Inventor
03
机械制图实践
典型零件图样分析
1
分析轴套类、轮盘类、支架类、箱体类等典型 零件的图样,了解其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及注 意事项。
2
熟悉典型零件的分类、材料、技术要求等,掌 握其绘图方法和标注规则。
3
掌握典型零件的测绘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测绘并制定加工工艺。
装配图及拆装分析
01
分析装配图的构成、内容、技术要求等,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方 法和标注规则。
02
熟悉装配图的拆装工艺流程,了解拆装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掌握装配图的测绘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绘并
03
制定拆装工艺。
零件测绘及创新设计
比例与字体
掌握绘图比例的选择原则和字体的书写规范。
3
图线与箭头
了解各种图线的名称、画法与用途,以及箭头 的含义。
机械图样种类
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的组成、内容和作用,包括视图、尺 寸标注、技术要求等。
装配图
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方法、视图选择、标注内容和 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三章——基本几何体PPT课件
O
青岛工贸
A
O1 A1
a
利用投影 的积聚性
青岛工贸
Q P 32 (3)
青岛工贸
Q P 32 (3) 答案
2.圆锥体
⑴ 圆锥体的组成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圆⑵锥面圆是锥由体直的线三SA视绕图与 它成在相。⑶图交示轮的位廓轴置线线,素O俯O线视1旋的图转投为而一影与
s●
圆 角为形。S母称,另线曲为三两。锥面角个圆顶形视的锥,的图可面直底为上见线边等过性S为边锥A的圆三称顶判断 k(n)
锥的底任面一⑷的直圆投线锥影称,面为两上圆腰锥取分面点别的
为 轮素★廓圆线辅素锥。助线面直的不线投同法影方。向的两条
n● s
★辅助圆法
k
SO
青岛工贸
●
A O1 ●s
●(n) k
如过何锥在顶圆作锥面 一圆上条的作素半直线径线。??
上页 下页 返回
青岛工贸
Q P 32 (5) 答案
❖ 补画圆台的三视图
其可余点见四与个,在侧点平棱面的面上投是取影铅点也垂的面可方,见法它相;们若 的平水同面平。投的影投都影积积聚聚成成直线直,线与,六点 边的形投的边影重也合可。见。
a (b)
b
a
青岛工贸
a b
青岛工贸
Q P 31 (2)
课堂练习
青岛工贸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 可以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 and using, the courseware is freely edited after downloading
青岛工贸
中职教材-机械制图电子PPT跟课课件(全套)-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幼龙主编
7.光滑过渡处的尺寸注法
图1-27 光滑过渡处的尺寸注法
8.正方形结构
12 12 12
12
1212
表示剖面为正方形结构尺寸时,可在正方形尺寸数 字前加注“” 符号,或用1212表示。
10° 50° 70°
55°
25° 5° 30°
30°
(1) 角度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 (2) 角度尺寸线画成圆弧,圆心是该角顶点。 (3) 角度尺寸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
5.小尺寸的尺寸注法
图1-25 小尺寸的尺寸注法
狭小部位的注法
4
5
323
343
3 2 3 4
在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可按上图的形式注写。
• (2)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尺寸线(通常以3~4 mm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互相 平行,如图1-18所示。
图1-17尺寸界线的画法
图1-18特殊情况下尺寸界线的画法
尺寸的组成
尺寸数字
数字高度约3.5毫米
箭头
尺寸界线 尺寸线
尺寸线间距大于7毫米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5毫米
3.球的尺寸注法
图1-22 球的尺寸注法
1 8
球面
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时,应在“”或“R ”前面加注
符号“S ”。对标准件,轴或手柄的前端,在不引起误解的 情况下,可以省略符号“s” 。
4.角度的尺寸注法
图1-23 角度尺寸数字得注写
图1-24 角度的尺寸线与 尺寸界线的画法
角度尺寸
10° 50° 25°
一、机械图样中的线型及应用
机械图样中常用图线的代号、线型及用途见表1-6。
二、图线的尺寸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PPT课件全文
2、 棱柱的三视图
在图示位置时,六棱柱的两 底面为水平面,在俯视图中反映 实形。前后两侧棱面是正平面, 其余四个侧棱面是铅垂面,它们 的水平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与六 边形的边重合。
第20页/共58页
棱柱体的投影特点:
三视图中,其中有两个视 图为矩形线框,第三个视图为 多边形,且反映上下底面形状。
第21页/共58页
第10页/共58页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详细讲解投影面的展开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视图
第11页/共58页
三投影面的展开
不动
V
Z
向右翻
主平面
W
X
水平面 O 侧平面
H
向下翻
Y
第12页/共58页
三投影面展开后
Z
V
W
主平面
侧平面
X
O
Y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面
H
YH
第13页/共58页
二、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宽(Y)
主视图 左视图
高(Z)
高(Z)
长(X)
长(X)
宽(Y)
俯视图
高 平 齐
长对正
宽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第14页/共58页
三、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主视图体现上下左右, 俯视图体现左右前后, 左视图体现前后上下。
第15页/共58页
【例2-1】根据长方体(缺角)的立体图 和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并分析长方体 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课本例题)
正投影法投影特性
(1)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2)度量性较好; (3)工程图样(即视图)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在图示位置时,六棱柱的两 底面为水平面,在俯视图中反映 实形。前后两侧棱面是正平面, 其余四个侧棱面是铅垂面,它们 的水平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与六 边形的边重合。
第20页/共58页
棱柱体的投影特点:
三视图中,其中有两个视 图为矩形线框,第三个视图为 多边形,且反映上下底面形状。
第21页/共58页
第10页/共58页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详细讲解投影面的展开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视图
第11页/共58页
三投影面的展开
不动
V
Z
向右翻
主平面
W
X
水平面 O 侧平面
H
向下翻
Y
第12页/共58页
三投影面展开后
Z
V
W
主平面
侧平面
X
O
Y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面
H
YH
第13页/共58页
二、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宽(Y)
主视图 左视图
高(Z)
高(Z)
长(X)
长(X)
宽(Y)
俯视图
高 平 齐
长对正
宽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第14页/共58页
三、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主视图体现上下左右, 俯视图体现左右前后, 左视图体现前后上下。
第15页/共58页
【例2-1】根据长方体(缺角)的立体图 和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并分析长方体 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课本例题)
正投影法投影特性
(1)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2)度量性较好; (3)工程图样(即视图)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完整版)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课件
类 边,L为长边,而且L=B,有(A0、A1、A2、A3、A4五种常用幅面),如图1-11所示。
专
业
机 械 工 程
图1-11 图纸的基本幅面
高
职
高
专
必要时长边可以加长,以利于图纸的折叠和保管,但加长的尺寸必须按照国标GB/T500012001的规定,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得到,短边不得加长,如表1-3和表1-4及图1-12。
专 大表示铅笔越软或越硬,6H和6B分别为最硬和最软的。画工程图时,应使用较硬的铅笔打
业
底稿,如3H、2H等,用HB铅笔写字,用B 或2B铅笔加深图线。铅笔通常削成锥形或铲形 ,笔芯露出约6~8㎜。画图时应使铅笔略向运动方向倾斜,并使之与水平线大致成75°角
,如图1-8所示,且用力要得当。用用锥形铅笔画直线时,要适当转动笔杆,这样可使整条
高
职
高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专
机
电
1.1 手工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类
专
1.2制图的基本规定
业
1. 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1.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机
械 工
1.5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程
高
职
高
1.1 手工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专 机 电
1.1.1图 板、丁字尺、三角 板
类
1.1.2比例尺
专
业
1.1.3圆规和分规
机 械 工 程
图1-4 圆规的用法
高
职
高
分规主要是用来量取线段长度和等分线段的。其形状与圆规相似,但两腿都是钢针 。为了能准确地量取尺寸,分规的两针尖应保持尖锐,使用时,两针尖应调整到平齐,
专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课件:第一章
2×10n:1 (4×10n:1)
1:2×10n (1:4)
(1:4×10n)
5×10n:1
1:5×10n (1:6)
(1:6×10n )
三、字体( GB/T 14691-1993 )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字体的 号数即字体的高度 h 分为 8 种:20、14、10、7、5、3.5、 2.5、1.8 mm。
图1-7 圆中心线的画法
(2)细虚线直接在粗实线延长线上相接时,细虚线 应留出空隙;细虚线与粗实线垂直相接时则不留空隙;细 虚线圆弧与粗实线相切时,细虚线圆弧应留出空隙。
图1-8 细虚线画法
§1-2 尺寸注法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二、标注尺寸的要素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标注的尺寸 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 确度无关。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1-2 §1-3
制图基本规定 尺寸注法 尺规绘图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 14689—1993 )
1.图纸幅面(图1-1 五种图纸幅面及加长边)
幅面 代号
幅面尺寸 B×L
周边尺寸
a
c
e
A0 841×1 189 A1 594×841
20 10
A2 420×594
接圆弧。
O1
●
C1
O2 ●C2
⑤用半径为R的圆弧分别内、外连接两已知圆 弧
在黑板上演示
总结:圆弧连接牢记“内切截,外切补”, 直线连接找平行。
三、尺规绘图的操作步骤
比例——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 性尺寸之比。
原值 比例
放大 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图纸幅面和格式 比例 字体 图线 尺寸注法
第一节
图纸幅面和格式
一、图纸幅面 二、图框格式和尺寸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
一、图纸幅面
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1-1中所规定的基 本幅面。 表1-1 基本幅面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尺寸B×L 841×1 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1.长仿宋体汉字书写示例
2.拉丁字母示例
3.阿拉伯数字示例
4.罗马数字示例
5.其他应用示例
第四节
图线
绘制图样时,应遵循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图线》 (GB/T 17450—1998)、《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 4457.4—2002)的规定。GB/T 17450—1998规定 了绘制各种技术图样的基本线型(表1-5),基本线型的 变形及其组合,适用于机械、电气、土建等图样。 GB/T 4457.4—2002则根据GB/T 17450—1998具体规定 了绘制机械图样的各种线型及应用。本节主要介绍 GB/T 4457.4—2002的规定。
e
B
a
c
c
a
c
B
B
e
c
基本幅面的图框尺寸如表1-2所示 表1-2 基本幅面的图框格式
三、 标题栏和明细栏
180 10 10 16 16 12 16
4x6.5(=26) 8x7(=56)
12
12 20
6.5 9 18 7 12 12
16
12
12
16
50
(9)
10
三、 标题栏和明细栏
四、 看图方向的规定
绪论
• 机械图样是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工程语言。本课 程就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 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 1、掌握正投影的本理论及其应用。 •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 本方法和技能。 • 3、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 4、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 作态度。
一、图纸幅面
2523 2102 1982 1682 1471 1261 1051 A45
各种幅面的关系如图1-1所示。
630
420
A44
A43 A3 A4
297
A1 A2 A33 A34
594 891 1486 1783 2080 2378
210
二、 图框格式
L e L e c c B e e L e e L
第三节 字体 一、 基本要求
二、 字体示例
1.长仿宋体汉字书写示例
2.拉丁字母示例
3.阿拉伯数字示例
4.罗马数字示例
5.其他应用示例
一、基本要求
(1) 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 14、20 mm。若需要书写更大的字,其字体高度应按2的比率递增。 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 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 mm,其字宽一般为h/2。 (4) 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4,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0。一般采用B型字体。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 线成75°。 (6)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应采用小 一号的字体。
一、机械图样中的线型及应用
机械图样中常用图线的代号、线型及用途见表1-6。
二、图线的尺寸
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 小在下列数系中选择: 0.13 mm;0.18 mm;0.25 mm;0.35 mm;0.5 mm;0.7 mm;1.0 mm;1.4 mm;2.0 mm。 绘制机械图样的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 d可在0.5~2 mm之间选择(练习时一般用0.7 mm), 细线的宽度为d/2。 各种图线的部分应用如图1-10所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
• 机械图样是设计和制造机械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工 程语言.在设计和绘制图样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本章简要 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关于图纸幅面和格 式、比例、字体、图线以及尺寸注法等内容.在阅读和绘制图样的实践 过程中,要注意逐步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 有关的技术标准,并严格遵守.
第二节 比例
一、术语 二、 比例系列
三、 标注方法
四、选择比例的原则
一、 术语
图样及技术文件中的比例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比例 分为以下三种: (1) 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 (2) 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 (3) 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图1-5表示了同一物体采用不同比例绘制的图形。
图线应用示例
尺寸界线 细实线 尺寸线 细实线 极限位置轮廓线 细双点画线 可见轮廓线 粗实线 轴线,对称中心 线细点画线
螺纹牙底线 细实线
移出断面轮廓线 粗实线
视图和剖视分界 线细波浪线
剖面线 细实线
重合断面轮廓线 细实线
断裂处边界线 细双折线
相邻辅助零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 于0.7 mm。 2.相交 虚线以及各种点画线相交时应恰当地相交于画,而 不应相交于点或间隔,如图1-11所示。 3.图线接头处的画法 这里主要介绍虚线与粗实线、虚线与虚线、虚线与 点画线相接处的画法,如图1-12所示。 4.图线重叠时的画法 图1-12图线接头处的画法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图线重叠 时,应按以下顺序优先画出所需的图线: 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 双点画线。
二、 比例系列
三、 标注方法
(1) 比例符号应以“∶”表示。比例的表示方法如1∶1、1∶500、20∶1 等。 (2) 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 方标注比例,如:I2∶1A1∶100B—B5∶1
四、 选择比例的原则
(1) 当表达对象的形状复杂程度和尺寸适中时,一般采用原值比例1∶1绘 制。 (2) 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大时应采用缩小比例,但要保证复杂部位清晰可 读。 (3) 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小时应采用放大比例,使各部位清晰可读。 (4) 尽量优先选用表1-3中的比例。根据表达对象的特点,必要时才选用表 1-4中的比例。 (5) 选择比例时,应结合幅面尺寸选择,综合考虑其最佳表达效果和图面 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