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藏象论

合集下载

3.2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

3.2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


掌握藏象的概念; 掌握五脏的性能及与四时的通应关系; 掌握五脏与五体、五华的关系; 了解“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的理论。
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模型
[原 文]
帝曰: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 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 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少)阴,通于秋 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 在骨;为阴中之少(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 色苍;此为阳(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 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 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 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 于胆也。
3.“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十一”系传写之误,当校作“土” 《素问·玉机真脏论》:“胃者,五脏之本。” 张景岳:五脏六腑,共为十一,禀赋不同,情志亦异,必 滑寿:胆者,中正之官,而其经为少阳。少阳,相火也。 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 字。“土脏”指脾脏及胃肠三焦膀胱等传化五腑。决,通 资胆气,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决于胆也。 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居中,火独游行于其间,故曰 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 也,泄也。胆气疏泻,通降于土脏,土脏则能运化调畅。 张景岳: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 取决于胆云。 《素问·阴阳类论》:“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 恒之腑,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决乎此也。

生之本,藏神
气之本,藏魄

毛 发 爪 唇
血脉

6-六节藏象论汇总

6-六节藏象论汇总

或气滞血瘀,脉动特别
〔一〕心系统
★ 3 心与四时——“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在膈上
阳:指部位,胸为阳,心居胸中,
〔1〕阳中之太阳
√ 太阳:阳气量的多少。太,大、多
〔一〕心系统
★ 3 心与四时阴阳——“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2〕通于夏气
心在五行属火,四时夏主火,故心气与夏气 通应。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充盛,比方心的阳 热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反映心功能与 夏气有收受关系,受夏热之气影响。
气”
★ 1. 肾的功能——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
蛰:指冬眠伏藏之虫。在此指伏藏之意。喻指肾有潜 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 概括。故以“主蛰”喻之。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 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具体表达。
封藏之本:封藏,伏藏,贮藏之意。肾主藏精,宜闭 固不宜妄泄,肾气实则伏藏牢固,虚则遗泄,故称肾 为“封藏之本”。指肾的藏精功能。
〔五〕脾系统
2.脾与形体组织——“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其华在唇四白—脾精气荣华反映于唇之四际
白肉。唇为脾之外候。
脾气健旺
气血化生有源,口唇红润光泽
脾病虚弱
口唇苍白
其充在肌— 脾功能反映于肌肉。脾主肌肉
பைடு நூலகம்
脾气健旺
肌肉壮盛,唇色红润
脾失健运
肌肉消瘦,痿弱无力,唇白无华
〔五〕脾系统
★ 3. 脾与四时阴阳——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 至:
〔三〕肾系统
2. 肾与形体组织——“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其华在发——肾的精气荣华反映于发 其充在骨——肾的功能反映于骨骼
肾精充分 肾精亏虚
筋骨顽强,发长极有光泽 筋骨懈堕,发白而脱

21素问·六节藏象论

21素问·六节藏象论

6.重点掌握的原文及词句
背诵: “心者,生之本„„通于土气” “心者,君主之官„„气化则能出矣”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满而不实也” 词解: 心者,生之本 肺者,气之本 肾者,封藏之本 肝者,罢极 之本 脾者,仓廪之本 至阴 治节 膻中 作强 决渎 奇 恒之府 传化之府 魄门 藏而不泻 泻而不藏 满而不实 实而不满
1.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梦,幻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
&非常疲劳 &耐受疲劳
临床上肝病的常见症 状是疲劳乏力,具有 特定的诊断意义
二、藏象的内涵
1.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与水谷的受纳、 运化排泄有关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
中空的器皿
营气 对水谷精微的升降 出入过程的描述
重点掌握的原文及词句重点掌握的原文及词句肾者封藏之本治节膻中藏而不泻肝者罢极决渎满而不实至阴作强奇泻而不藏题题解解六六节节藏藏象象论论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甲子一周为60称为节称为节称为一节每年称为一节每年360分为六节分为六节60日日360日日360日每年每年360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部的征象表现于外部的征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日本篇先论五运六气而运气以本篇先论五运六气而运气以干支甲子纪之
二、藏象的内涵
3.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
心 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 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 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少 太 阴
肝 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 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土)气
体现了“五脏四时阴阳”整体观
二、藏象的内涵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读完《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让我深深地感到人体内蕴藏着强大的生命能量,并且可以通过调理六脏六腑的机能来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在这本书中,黄帝对于人体内六脏六腑的机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他认为人体内的六脏六腑都是有生命力的器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的生态系统。

只有这个生态系统的调理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

在阅读六节藏象论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帝内经的观点深入人心,与现代医学也颇有相通之处。

例如,黄帝认为人体有着天然的自我调节机制,与现代医学对于自我免疫系统的研究不谋而合。

此外,黄帝也十分注重饮食,认为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这也与现代医学对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相符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帝内经的“预防为主”思想。

他认为,只有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才能够延续生命,所以预防疾病就非常重要。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思想。

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健康、适当的锻炼以及放松心情,尽可能减少自身患病的风险。

总之,《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体内蕴藏着强大的生命能量,并且指明了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和思路。

读完此书后,我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也更加注重了饮食和锻炼的习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素问·六节藏学论》讲稿

《素问·六节藏学论》讲稿

[小结]
自然万物因禀受阴阳二气的多少不均而形成了不同的形质特征, 即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而多少不均的原 因,原文认为是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如草生五色、五味,但五 色之变,不可胜视、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正是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其不同的形质特征,也正因为事物内部本质不 同而有不同的嗜欲与所通。 人也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人与自然界相应。人赖自然 以生存,必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而人类也由于阴阳 二气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各体的差异,人体也因为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而有脏腑的差别,所以在摄取营养物质时也 是所通不一。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从而构成了五脏六腑各自的 生理功能与特点,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声音、面色作为 生命的重要体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神作为生命活动的 主宰和重要特征,五脏六腑共同化生、藏于五脏的精气为其物质 基础。
《黄帝内经》(释译图析)
《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节选)
甘肃中医学院 邓 沂
篇名解释
节,次也,度也,指 一定的度数。古人以甲子 纪年、月、日、时辰等天 度,甲代表十天干,子代 表十二地支。一个甲子之 数六十日为一节,一年三 百六十日为六节,故称六 节。 藏,指居藏体内的脏 腑、脏器;象,主要指脏 腑、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 和现象,亦即内脏活动表 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所 以叫藏象。
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气,指阴阳二气。合,即相合。 形,指有形之万物。变,变化,指阴阳多少之变化。正名,即正定 其名称。有形之物皆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各因其阴阳多少而 确定为不同的名称。 黄帝问道:好。我听说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化而成。由 于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多端,因此万物形态各异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有五气、五色、五味、五脏六腑、五志、五体等类。

素问 六节藏象论

素问 六节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1.仓廪之本—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 与谷物的受盛、转输、排泄有关,如同粮仓存粮、 出粮一样有收纳及排出。 2.营之居—指中焦脾胃。营产生于中焦脾胃。 3.名曰器—器,器皿。指六腑受盛的功能 4.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指脾胃及六腑的功 能,既有精微吸收,又有糟粕的排泄的功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 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译文 肾主蛰伏,是封藏经气的根
本,为精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 头发,其充养的组织在骨,为阴中 之少阴,与冬气相通。

1.肾者,主蛰,封藏之本 蛰—冬眠伏藏的虫子,引申为收藏。以此 来比喻肾气闭藏和藏精的功能。 2.精之处也 3.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4.为阴中之太阴 因肾属水,位居膈下阴位,主闭藏阴精, 故为阴中之太阴,与冬寒之气相应。 5.通于冬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 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译文 肺是气的根本,为魄所居
之处,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其充 养的组织在皮肤,是阳中的太阴, 与秋气相通。

1.肺者,气之本 2.魄之处也: 魄: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本能活动,低 级反应。如知觉、听、视、触觉。 “肺藏气,气舍魄” 3.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4.为阳中之少阴 因肺属金,位居膈上,主肃降阳气,故为阳中 之少阴,与秋燥之气相应。 5.肺气通于秋


1、神的生成:自然界的天阳之气+饮食五味之气, 在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气血 2、脏象:华——色泽,光辉 充——形态的充盈度 华充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 临床意义:五脏的华充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我 们可以通过诊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分析判断脏腑的 功能变化,即《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读后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读后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读后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它以天文学和气象学的角度,探讨了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让我明白了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文章中提到了“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天地的阴阳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让我意识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冷暖、天气的阴晴等都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饮食起居,以保持身体健康。

其次,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让我认识到了人体的脏腑功能的重要性。

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注重脏腑功能的保养和维护。

同时,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也需要及时调理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最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还让我认识到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文章中提到了“治未病”的理念,强调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这让我意识到,预防保健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注重养生保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方式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明白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脏腑功能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保健的意义。

这篇文章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秉承“天人相应”的理念,注重养生保健,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我也将把中医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原文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原文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原文六节藏象论原文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

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3.2内经选读六节藏象论()

3.2内经选读六节藏象论()

3.从勇怯角度 程杏轩:‚气 以胆壮,邪不可干, 故十一脏取决于 胆。‛
4.从精神思维角度 马元台:‚盖肝 之志为怒,心之志为 喜,……孰非由胆以 决断之者乎?‛
5.从校勘角度,疑系衍文 郭霭春:‚此文系后 人符会十二官之说,窜入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一句。‛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一代宗师——郭霭春
生 命
根本
心者,生之本
《素问· 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 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 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 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含广义和 狭义
神之变也
新校正引全本及 《太素》作“处”
1.呼吸之气 2.一身之气
肺者,气之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 《素问· 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 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素问· 六节藏象论
一、五脏功能及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脾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
脾者,仓廪之本
营养 物质
运化 转输
营之居也
脾为后天供养人体生命活 动 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根本
二、五脏与外部组织的关系
(外华、所充五体)
心 肺 肾 肝 脾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三、五脏位置及与四时的通应关系
心 肺 肾 肝 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课件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课件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六节:一年分为六个时间段节,古人以 “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日,称 为一节,每年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
藏象: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部 的征象。
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 体和疾病的影响(未选),继而论人体藏象, 故名。
内容提要
本篇在论述把一年分为六个时间 段节以研究人体和疾病与自然气候 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藏象学 说。课文节选其中有关藏象学说的 内容,包括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与体表组织和自然界四时的通应关 系等。
(五)五脏的四时阴阳属性
1.心通于夏气,是用夏天阳热炽盛的气候来比喻说 明心为火脏,以阳气为主,具有温热的特点。
2.肺通于秋气,秋令气候渐凉爽,万木凋谢,百花 凋落,自然界阳气渐收敛,以此比喻肺为清肃之 脏,具有宣降的特点。
3.肾通于冬气,冬天气候寒冷,万物收藏,阴气收敛, 动物蛰伏以比喻肾为封藏之脏,具有主蛰藏精气密固 阳气之特征。
3.肝者,罢极之本:肝藏血,调节人体血量, 主管血液的分配。所以肝藏血以养筋、柔筋、 主管肢体活动,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4.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 之本:这是指脾胃等消化器官是人身营养物质 化生之源,故曰“营之处也”。饮食物摄入 后,必须经过胃的腐熟水谷,脾的运化精微, 三焦的气化作用,小肠的化物、泌别清浊,大 肠的传导糟粕,膀胱的通利洲都,分工协作共 同完成转化水谷五味,摄取精微,排出废物的 作用,是体内水谷的运化、产生营养的根源。
(三)气味相合,滋养五脏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二、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
(一)“藏象”的含义及藏象学说
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脏腑反映 于外的征象及脏腑自身的实质形象。张景 岳:“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素问·六节脏象论》

《素问·六节脏象论》
从“象”把握“藏”的本质的方法, 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 内有五脏与五华、五体、紧密相连,形成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

外有天地四时阴阳,与五脏相通应。
【原文】
•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 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 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 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 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 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 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 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 人是自然万物之一,故人也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聚合而 成。然而,天有六气之变化不止,地有五行之气运转不息, 故其相交所成之自然界千差万别,万物各因其所禀之阴阳 之气的多少不同,而有不同的形质特征,并因此而确定其 名,故有五气、五时、五色、五味、五脏六腑、精神、形 体诸类。
2 万物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 五味为阴,下受于地,“咽主地气”,纳水谷,故而五味 由口先藏于肠胃,化生五脏之气。正由于“嗜欲不同,各 有收受”,从而形成了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特点,并构 成了人体五脏系统。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音声, 面色作为生命的重要特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神 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和重要象征,五脏精气是其物质基础。
• 自然万物因禀受阴阳二气多少不均而形成 了不同的形质特征,“天地之运,阴阳之 化,其于万物,熟少熟多”,多少不一的 原因,原文认为是“嗜欲不同,各有所 通”,
• 即万物对阴阳二气的客观需求不同,从而 形成了各种事物的本质、特点及运动规律 的差异,自然界的事物也因此呈现出千差 万别的复杂性。

《内经》六节藏象论篇

《内经》六节藏象论篇
《内经》六节藏象论篇
《内经
》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原文】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翻译】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九九配合的道理,先生说气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我想听您讲一下是什麽气?请您来启发我的蒙昧,解释我的疑惑!
【原文】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翻译】岐伯说:这是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论,先师传授给我的。
【翻译】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原文】帝曰:请遂闻之。
【翻译】黄帝说:就请全部讲给我听。
【原文】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翻译】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力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当年客气加临、气的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

《黄帝内经》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内经》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导读:【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

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

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

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

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原文】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译文】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内经 六节藏象论

内经 六节藏象论

内经 六节藏象论 天的五行之气, 在四时中的分布不能没有常规。

如果五行之气不按规律依次 相承, 就是反常的现象, 反常就会使人发生病变, 如在某一时令出现的反常气候, 为当旺之气之所胜者,则其病轻微,若为当旺之气之所不胜者,则其病深重,而 若同时感受其他邪气,就会造成死亡。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 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 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 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 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 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 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 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 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 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1/8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黄帝内经 六节藏象论 译文

黄帝内经 六节藏象论 译文

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译: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麽道理?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译: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

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译: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

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

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译: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译: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译: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译: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译文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译文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译文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的六节藏象论篇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它详细介绍了人体的脏腑器官和经络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下面是第九节的译文:
第九节:肝藏血,主疏泄,其华在颜色,其音在声,其志在怒,其味酸,其时春,其候风,其病筋急挛,颜色青,恶寒喜暖,善怒,夜卧不安,多梦,若火状,目赤,头痛,善饥而不善饱,遇甘则泄。

此节主要介绍了肝脏的功能和特点。

肝脏主要负责存储和调节血液,同时也是疏泄功能的主要器官。

肝脏的表现在颜色上体现为健康的人面色红润,而肝病患者面色则呈现青色。

肝脏的声音是怒吼声,因为它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怒气。

肝脏的味道是酸味,因为酸味可以刺激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时间是春季,因为春季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肝脏也是人体生机的重要器官。

肝脏的气候是风,因为风可以使人体的气血流通。

肝脏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筋急挛,青色等症状。

肝脏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感到恶寒喜暖,夜间难以入眠,多梦,目赤,头痛等症状。

肝脏疾病患者的饮食偏好甘味,而甘味会导致泄泻。

总之,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功能和特点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肝脏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调节自己的健康。

六节藏象论

六节藏象论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原文】帝曰:藏象如何?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译文】黄帝问道:“藏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岐伯回答说:脏腑藏在体内,各有一定的位置,但是它们的功能活动情况可以从体表反映出来,而且,由于人与自然相联系,所以还分别与四时阴阳相通应,从而反映出各脏腑的阴阳性质。

具体地说:心脏是生命的根本,主宰着精神意识,统率全身,心的精华反映在面部,就是说心脏的功能状态是充实和温煦血脉。

心的部位在横膈上面,属于阳,又具有火热的性质,所以称它为“阳中之太阳”,与四时中阳气最旺盛的夏季相通应。

肺脏是体气的根本,主管全身的气,因为“魄”是不能离开气而单独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说肺是藏魄的地方,肺的精华反映在毫毛上,它的功能是充实和滋养皮肤,肺气旺盛,皮肤和毫毛就健康而润泽。

肺的部位也在膈肌之上,属于阳,而它又有清肃收敛的性质,所以称它为“阳中之少阴”,与四时中阳气开始下降的秋季相通应。

肾脏是密封和潜藏的根本,就好像冬眠的虫子一样,它藏蓄着人体的真阴和真阳,同时,它也是藏贮人体生殖之精的地方,头发靠血的滋养,而阴精可以化生为血液,肾能藏精,所以说肾脏的精华反映在头发上,肾的功能是充实和滋养骨骼,肾气充足的时候,头发就有光泽,骨骼也坚韧,由于它的部位在膈肌以下的腹腔,属于阴,又有闭藏的功能特点,所以称它为“阴中之太阴”与四时中阴气最盛而阳气闭藏的冬季相通应。

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节选

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节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节选)[篇名解释]“节”,次也,度也,指一定的度数。

古人以甲子纪年、月、日、时辰等天度,甲代表十天干,子代表十二地支。

一个甲子之数六十日为一节,一年三百六十日为六节,故称“六节”。

“藏”,指居藏体内的脏腑、脏器;“象”,主要指脏腑、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和现象,亦即内脏活动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所以叫“藏象”。

由于本篇首先讨论六节之天度,其次又讨论藏象,因此篇名叫“六节藏象论”。

正如马莳注云:“篇内首问六六之节,后又问藏象何如,故名篇。

”[篇章大意]本篇讨论气象历法问题,文中阐述自然界天体运动的规律和气、候、时、岁的建立,属于运气学说的内容。

文中重点讨论了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及其与四时气候的关系,把人体和自然界做了广泛的联系,以此说明“天人相应”——“自然人体观”的道理。

[篇章结构]第一节人与自然相通(普教七版未选)藏象第二节[释译图析]第一节人与自然相通(普教七版未选)一、万物由天地合气而生二、万物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一、万物由天地合气而生原文]帝曰:善。

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⑴[可得闻乎?[注解释义]⑴帝曰:善。

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气,指阴阳二气。

合,即相合。

形,指有形之万物。

变,变化,指阴阳多少之变化。

正名,即正定其名称。

有形之物皆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各因其阴阳多少而确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定为不同的名称。

黄帝问道:好。

我听说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化而成。

由于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多端,因此万物形态各异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有五气、五色、五味、五脏六腑、五志、五体等类。

?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天地的气运、阴阳的变化赋予万物,孰少孰多,可以给我讲讲吗]图表分析[万物由天地合气而产生自因其阴阳多少天:天之阳气下降阴阳然→万物→五气、五色、五味、五脏六腑、五志、五体等界地:地之阴气上承而有不同名称作用[小结]原文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说明有形之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气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共同原始物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节藏象论
主讲 王洪武
六节
古代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

配合来纪时。六十天为一个甲 子周次,称为一节。六节定一
年,六六三十六,共三百六十
天,故称“六节”

藏象
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

见于外,故曰藏象。
本篇前半部分谈论六六之节,
九九制会,以明天之度,气之 数,后半部分论述藏象理论,

故名。
藏有二义:一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 器官;二指藏精藏神。
之所舍也。” ——《灵枢·邪客》
一、 人 以 五 脏 为 本
2.肺者,气之本。 “天气通于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诸气者,皆属于肺。”
——《素问·五藏生成》
一、 人 以 五 脏 为 本
3.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藏先后天之精,封藏固密为要。
“夫精者,身之本。” ——《素问·金匮真言论》

象有三义:一指内脏功能活动反映于 外的征象;二指脏腑的实质形象;三指

脏腑所通应的自然现象。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

矣。”

——《灵枢·本藏》
血脉。” ——《素问·痿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
五、 六 腑 的 功 能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 而入出者也。此至阴之类,通 于土气。
盛贮水谷,犹如器物,故曰器。 唯有入故有出也。
六、 凡 十 一 脏 , 取 决 于 胆 也
1.调畅气机。李杲“胆主春生之气”。 2.通达阴阳。张介宾“少阳胆经半表半里,
胆为中正之官,通达阴阳”。 3.从体质勇怯角度。程杏轩“气以胆壮,
三、 五 脏 与 外 部 组 织 的 关 系
4.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素问·五藏生成》 “肝气衰,筋不能动。”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三、 五 脏 与 外 部 组 织 的 关 系
5.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五华五体连属于五脏,临床 对五脏病变可以观察五体、五 华来诊断。
——元·滑寿《读素问钞》
二、 五 脏 与 精 神 活 动 的 关 系
心者……神之变(处)也; 肺者……魄之处也; 肝者……魂之居也。“ 脾肾所藏:“脾藏意,肾藏志。”
——《素问·宣明五气篇》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太素》作神)也。
——《素问·五藏别论》 精神活动分属五脏,指导临床治疗。
三、 五 脏 与 外 部 组 织 的 关 系
1.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三、 五 脏 与 外 部 组 织 的 关 系
2.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
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灵枢·决气》
三、 五 脏 与 外 部 组 织 的 关 系
3.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素问·五藏生成》
一、 人 以 五 脏 为 本
4.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1)疲极劳困。 (2)四极即四肢。《素问绍识》 (3)耐受疲劳。李今庸 (4)免除疲劳。傅贞亮
一、 人 以 五 脏 为 本
5.脾者,仓廪之本。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
一、 人 以 五 脏 为 本
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 味甘,其色黄。胃、大肠、小肠、 三焦、膀胱者,名曰器,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也,此至阴之类,通 于土气。
四、 五 脏 与 四 时 阴 阳 相 通 应
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为阴中之少阴,通于秋气。 肾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肝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四、 五 脏 与 四 时 阴 阳 相 通 应
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说明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 四时阴阳变化密切相关,这也 是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邪不可干”。 4.精神思维活动。马莳“由胆以决断之者
乎?” 5.字形角度,为“土”。
1.藏象的概念。
2.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3.背诵:302段

1.简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意 义。

2.如何理解“藏象”一词的含义?

3.结合《六节藏象论》,试述脏腑

功能与自然界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