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企业问题研究
日本の中小企业

1.日本の中小企業(1)定義(図表1-1参照)①1999年中小企業基本法の改正・・・最初(1963年)と何が変わったのか?→範囲と理念、中小企業観・税法上の中小企業は資本金1億円以下・「小規模企業」とは、従業員20人以下の企業。
商業・サービス業は5人以下・旧基本法:問題型中小企業観「二重構造の中で低賃金・低生産性に陥っている問題企業」・新基本法の中小企業観:積極型中小企業観「多様で活力ある成長発展をする中小企業」②企業と事業所の違い・・・中小企業の大多数は一企業一事業所、大企業は複数事業所(本社、各工場、支店、営業所など)(2)中小企業の地位(図表1-2、1-3参照)①中小企業の比率は99%、全従業者の80%②ほとんどの業種で中小事業所数の減少・・・90年代から顕著となり、新基本法にも反映資料1-3-a 開廃業率の推移(非一次産業、年平均)『2006年版中小企業白書』より~開業率は上昇する傾向を見せつつあるが、廃業率も上昇傾向にある~資料1-3-b 統一的定義による開業率の比較③小規模事業所の多い業種規模の経済性に関係する(3)中小企業の多元性①狭義の中小企業:雇用労働者、利潤を生み、資本を蓄積、成長志向②零細企業:家族労働者、生活手段としての経営、生業的③「異質多元性」、社会的流動性の高さ2.日本における中小企業の役割(1)系列、下請中小零細企業国内市場向け中小企業製造業(資本財、消費財)、小売業(巨大小売業、零細商店)、サービス業(対事業所、生活関連、余暇関連) 建設業、情報関連産業 (2) 輸出市場向け中小企業戦前は軽工業で外貨獲得、戦後も部品の一部として輸出 3.21世紀における中小企業への期待地域社会での中小企業の役割とは何か? テキストp.32~34参照 4. 欧米諸国との比較 p.35(1) 自営業者、家族従業者数の比率が高い日本?(2) 米国中小企業 参考サイト:中小基盤整備機構http://www.smrj.go.jp/keiei/kokusai/report/chosa/ny/002451.html・ 99.9%が中小企業・ 「SBA 」では業種ごとに従業員数や売上高で定義» 製造業では概ね従業員数500人~1000人以下。
简析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简析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摘要】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现状进行简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合作模式建议。
在问题分析环节,特别重点关注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如文化差异、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等。
在解决方案探讨中,主要讨论了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对策。
结合发展前景展望、总结评价和展望未来,全面分析了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这些探讨,期望为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日本、中小企业、华发展、现状、问题、挑战、解决方案、合作模式、发展前景、总结评价、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日本中小企业选择在中国市场布局。
这些企业往往带有高新技术和优质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具有积极意义。
他们在中国市场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合作模式的建议,以期为这些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中小企业在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合作模式的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为双边经济合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中日两国中小企业互动合作的研究,可以促进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中日两国经济合作搭建更加坚实的桥梁。
2. 正文2.1 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国市场对日本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不断增长的消费水平为日本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金融危机后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新发展及启示

金融危机后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新发展及启示苏 杭 内容提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帮助陷入严重经营危机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日本政府以确保资金供给、消除雇佣不稳定为出发点推出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政策。
这些政策在短期内扩大了面向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扭转了中小企业持续破产的局面;从长期看,这些政策为日本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与日本在经济结构的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此,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 中小企业政策 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日本中小企业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
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避免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的施行,阻止了中小企业破产局面的持续恶化,并为危机后中小企业的经营革新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在经济结构上与日本存在某些相似性并且危机同样给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因此,分析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新发展及走向对推行适应我国发展特点的中小企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一、金融危机后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经营环境趋于恶化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严重衰退,形势十分严峻。
总体说来,出口受阻,企业破产,失业剧增,国民生活不断受到“压迫”,股票跌至19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的最低点,日元快速升值,等等,这些都导致日本国内对于经济前景感到悲哀。
(二)融资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日本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恶化的局面也已经超过以往的最低水平。
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工中金于2009年3月公布的中小企业景气状况调查报告说,显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融资指数”2月份又下滑了216,降至负2010,连续7个月下滑,并创下自1985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叶佳,2009)。
在另一项由日本政策金融公库进行的调查中,有2617%的企业认为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正变得“严格”,该比例已连续3个月超过20%,说明中小企业对融资环境恶化的不安感正趋作者简介:苏杭,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日本中小企业支持体系一般分析及政策启示

体系、 财政政策支持体系、 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法律 制度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支持体 系。如图 1 所示 :
日本中小企业支持体 系
财 政 政 簧
风
法
理
机 构 支 持 体 系
用 担 保 支
融 机 构
持
体 系
奔
体 系
支 持
体 系
险 投 资 支 持 体 系
扶持体系下不断发展壮大, 充满生机和活力 , 为构
建其强大生产体系做出了贡献。基于 日 本的儒家思
想文化渊源 , 实行的又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 制, 所以研究 日本中小企业支持体系对于我国制定
中小企业政策和建立相应的支持体系具有重要借鉴
意义 。
二、 本 中小企业支持体系构成的一般分析 日
籀 妻 撵
系
会
服 务 奠 持 体 系
图 1 日本 中小 企 业 支持 体 系构 成
注 : 系分类参考了李庚 寅, 该体 周显志 . 中国发展 中小企
业支持 系统研 究. 北京: 经济科 学 出版社 ,03 20 .
品缺乏竞争力等。对此 , 许多国家做 了有益 的探索 和实践, 成效颇引人注 目。邻 国日本便是较早建立
家。其实行的是 中央 中小 企业信用保险公库 和 5 2
[ 作者简介】 汪陈友( 7 一 )男, 1 6 , 安徽安庆人 , 9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投资经济。
・
l3 3 ・
维普资讯
个地方信息保证协会两级担保体系。地方信用保证 协会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一定额度 的信用担保 , 并 由中央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地方信用保证协会 进行保险 , 保险 比率为 7 — 0 0 8 %。这种信用保证制 度与信用保险制度的结合更是 日本独具特色的信用 补全制度。为保障信用保证制度正 常运行 , 日本还 建立了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由于保险公库只赔付 7 %的保险金 , 0 信用保证协会 的实际损失为 3 %, 0
日本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变化及对策研究

现 的 改 变 , 观 和 微 观 环 境 都 宏 与 以 往 大 不 相 同 。 日本 的 中 小 企 业 深 受这 些 变 化 的 影 响 , 生 存 遇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挑 战 。 日
本 的 中 小 企 业必 须 对 这 些 变 化 有 比 较 深 入 地 了解 和 认 识 ,才 能 够 及 时 作 出 反 应 ,谋 求 新 的
生 存环境 。
一
日本 中小 企 业 的 海 外 业 务 活 动
半径 得 到 了拓展 。 3 少子 高龄 化 众 所周 知 , 日本面 临 的最 大 的社 会 问题 之一 , 是少 子 高龄 就
化 。日本老 人大 多 长寿 , 而婴 儿的 出生 率却 一直 “ 居低 不上 ” 。 20 0 9年 , 日本 6 岁 及 以 上人 口l f 达 到创 纪录 的 2 _ 5 : ̄ L0 27 %。这 样 的 结果 会 加 剧 日本 劳 动 力短 缺 、 税收 不 断 减少 和 公 共 养老 金 系统 负 担 过重 。从 联 合 国的标 准 来看 , 日本 早在 1 7 0年 就进 入 9 了老龄 化 社 会 ,0年 代 危机 加 重 , 了 2 世 纪 , 人老 龄 O 0年 4月 1日 , 日本 1 5岁 以 下儿 童 19 4万人 , 下 自 6 创
15 0年 以来的 历史 新低 。 9 4 、环 境 问题
在 1 9 年 后 经 济 滑坡 加 重 , 至 进入 负 增 长阶 段 。近 年 来 日 7 9 甚 本企 业通 过从 设备 投 资和社 会 资本 重组 人手 , 行研 究开 发与 革 进 劳动 效率 也 有所 提 高 。但 资金 、实 力相 对较 弱 的 日本 中小 企 业 , 却一 直深 受经 济低迷 的 影响 , 履 为艰地 前行 。 步 2 全 球化 发展 经济 的 国 际 化和 全 球 化 是 有根 本 差 异 的 。经 济 国 际化 以 业 务活 动跨 越 国境 为特 征 , 是 个别 国家 之间 的经 济活 动 。而经 济 只
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对企业发展推进作用的分析

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对企业发展推进作用的分析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是由日本政府机构于每年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主要旨在分析和评估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提出政策建议和支持措施,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白皮书》对企业发展推进作用进行分析。
《中小企业白皮书》对企业发展推进作用还体现在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上。
白皮书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数据和统计信息,还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白皮书的发布,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白皮书》还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白皮书中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支持措施,通常都是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的,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佳实践和政策方向的总结和提炼。
这些政策建议和支持措施的提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参考,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和优化经营策略和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发展实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建议和支持措施可以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协会制定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引导全社会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是一份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推进作用的文件,它凝聚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反映了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立场和政策导向。
通过白皮书的发布,政府向社会传递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关切之情,为中小企业争取了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白皮书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更清晰地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白皮书还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其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支持措施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和优化经营策略和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发展实力。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日本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基石和支柱。
目前,日本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发展机遇。
首先,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日本市场的饱和,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与大型企业竞争的困境,因为大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行业和技术进步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挑战,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中小企业发展还面临着融资难问题。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难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风险相对较高,使得金融机构犹豫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
这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扩大规模的能力。
另外,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继承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许多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传承方面存在困难。
由于竞争激烈和工作强度大,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中小企业工作,导致人才短缺问题。
此外,很多中小企业由家庭企业演变而来,但是缺乏有效的继承机制和后继人才,导致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然而,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发展机遇。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也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总的来说,日本中小企业发展在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的同时,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发展机遇。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日本中小企业支持体系一般分析及政策启示

排 。为此 , 本 专门建立 5 政策性金融机构 , 日 个 这 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 由政府 出资。它们是 向规 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提供维持 其生产 的小额贷款 的 国民生活金融公库; 为较大规模的中小企业设备资 金和周转资金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的中小企业金融 现代化水平的环境卫生公库 ; 由政府和中小企业协 会等团体共同出资组成 , 对团体所属成员提供无担 保贷款和票据贴 现的商工组合中央公库 ; 】 和 [ 3
置商工课和中小企业课 , 配有专门的行政官员负责 险制度的结合便是 日 本独具特色的信用补全制度 。
t [ i 收稿 日 ]05— 8 3 t 期 20 0 — 1
[ 作者简介] 汪陈友(96 , 安徽安庆人 , 1 一) 男, 7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硕士研究生。
3 3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0 0 6年 2月
F b2 o e .o 6
重庆 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 a o hnqn rc nl yadB s esU i rt(oil c ne dt n o r l f ogig’ hoo n ui s nv sy Sca Si csE io ) n C e g n ei企业事务。 日 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二级 中小企业 管理机 ( ) 二 信用担保支持体 系
构体制。在中央通产省下设立中小企 业厅 。其 主 日 本是最早建立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的国 要职责是制定中小企业法律政策 ; 为中小企业提供 家。其实行 的是中央中小企业信用保 险公库和 5 2 管理、 资金 、 发展方向的指导与扶持 ; 在制定中小企 个地方信用保证协会两级担保体系。地方信用保 业政策时反映中小企业的要求 与愿望 ; 帮助中小企 证协会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担保 , 由中央中小企 并 业获得政府订货机会; 协调解决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 业信用保险公库对地方信用保证协会进行保险 , 保 的矛盾 ; 中小企业的劳资纠纷。各都道府县设 险比率为 7 8 %。这种信用保证制度 与信用保 协调 0— 0
中、日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比较研究

Co a a iesu yb t e i eea d J p n s M Es mp r t t d ewe n Chn s n a a e eS v
c e i ua a t e s se r d tg r n e y t m
me h ns a d lg lpoet n ss m. u c ai m n e a rtci yt o e S mmig u h u c sfle p r n e o a a eeS s rdtg aa te n p te s c es x ei c fJp n s ME ’ce i u rne u e
示。
风 险。同样受 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 , 一些中小企业 日本
收稿 日期 : 02 0 — 6 2 1— 7 1
日本 于 13 年成立 了信用保证协会 ,主要 以国 97 家或地方公共 团体 的公有 资金作保 证 , 补充 中小企业
Ab t a t Ba e n ltr tr n lss a d c mp r t e a ay i ,hs p p rsu y o h r dt g a a te s se f sr c : s d o ieau e a ay i n o a ai n l ss ti a e t d n t e ce i u r n e y tms o v S MEs r m fv a p c s s se fo i e s e t ,y tm o e ain p r t me h n s c pi l u pl me h n s ,ik at s p y a c a im rs tk n rs c mp n ai o
中、 日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比较研究
郭鹤 楠 , 梁静 溪
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与启示

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与启示历史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二战后的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为切入点,发现历次经济危机并没有影响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整体收益的增长趋势,经济危机更像是借以调整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契机。
在分析其应对历次经济危机措施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中小企业“渐进而成熟的企业模式”、“制造、改造、创造”的发展路线、“竞争与合作的发展优势”等应对经济危机的规律,从而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出发展建议。
标签:经济危机;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1 引言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日本政府重视能增加社会财富的制造业。
而日本制造业的基础,就是占据企业总数的99%的中小企业。
历经日元升值、石油危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等冲击,日本经济稳定发展得益于制造业中小企业。
二战后制造业中小企业展现出顽强生命力(见表1)。
在日本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时期,其总数目、从业人员数、生产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8%、8.9%、118.9%。
在两次石油危机时期、泡沫经济形成与崩溃时期,虽然中小企业数目和从业人员均呈现急剧的负增长,但整体产值始终稳步上升,年均增长率约为16.2%和0.8%。
自1960年起,在日本中小企业对该国经济附加值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五成以上。
可见,对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而言,经济危机更像是借以调整发展方向的契机。
这就不禁令人产生疑问,经济危机一般被认为是对企业发展的重创,为什么日本中小企业整体却能够呈现繁荣的态势?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日本制造业以及中小企业,但结合起来的研究不多。
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如夏大慰(1985)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前期的分布特点,锁箭,毛剑梅(2003)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聚集性特征,苏杭(2006)从时间角度分析了国际化历程。
孙世春(2007)归纳出日本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但界限并不明显。
张捷(2007)发现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有了新动向。
日本城市中小企业东京

日本城市中小企业东京日本城市中小企业——东京日本作为全球经济强国之一,以其发达的城市经济而闻名世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便是东京,这座城市汇聚了许多中小型企业,为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许多机会。
本文将重点介绍东京的中小企业,探讨其在经济中的角色和贡献。
一、东京中小企业的概述中小企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东京,中小企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企业通常由较少的员工和资金组成,但其创新性和专长使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根据日本商工会议所的数据,目前东京地区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100万家,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二、中小企业对东京经济的贡献1. 就业机会中小企业的兴起为东京的就业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传统上,大公司被认为是就业的主要来源,但是中小企业的崛起改变了这种情况。
这些企业雇佣了大量的本地员工,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生计。
此外,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也吸引了一些年轻人投身创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就业市场。
2. 创新与发展中小企业往往具有灵活的管理和决策机制。
由于规模较小,决策过程相对迅速,这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更加及时地调整业务战略和市场定位。
这种灵活性使得中小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上具有优势。
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创新。
3. 地方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东京的发展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他们往往是本地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些合作关系不仅对中小企业自身有益,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扩大规模。
另外,中小企业也经常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中,为社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 维持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存在能够有效维持市场竞争的活力。
作为大型企业的竞争对手,中小企业的创新和适应能力使市场更加多元化。
他们带来的新产品和服务丰富了市场选择,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中小企业也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对大型企业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从而促使企业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对日本不同阶段中小企业政策的比较分析

用不明显等等。
、
日本 中小企 业政 策的演 变过程
1 、经 济 民 主 化型 中小企 业 政 策 ( 9 0 代后 期 一一 1 6 年 14 年 0 9
代)
3 、竞 争型 中小企业 政策 (90 代后半 期至今 ) 1 9年 背景 :2 世 纪9 年代 以后 , 0 0 随着 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 , 越来 越
多 的 日本大企业开始 在海外投资 , 建设生 产基地 , 迫使 国内的中 小企 业提高 自主创 新能力 , 自主开发市场 , 以摆脱对 大企业 的依
背景 :二 战之后 , 日本开始大力 发展 与国民生活息息相 关的 赖 和从属地 位。在这种背景下 , 日本的产业政策向知识密集型经 生 活用 品行业 , 中小企业得 到一 定程度 的较快 发展 。但是 随着 济转变 , 中小企业政策开始 向竞争型政 策倾斜。这一阶段 以 中小 重 要产业复兴 政策启动后 , 政府将大量 资源 向大型企业 倾斜 , 中 企 业 自立 自主的多样 化发展为具体 目标 , 以通过创造新产业等维 小企 业的发展 空间被压 缩 , 出现融资难 、生产成本升高等一系列 持与强化经济活力为最终 目标 。 问题 。在 这种背景 下 , 日本政府采取 了经济 民主化型 中小企业政 主要措施 :() 1通过 实施 “ 中小企业地 方资源利用 项 目” 、 策, 以培养 自立 的中小企 业为具体 目标 , 以实现经济 民主主义为 “ 地方创新 催生研究开 发项 目” 、 “ 新协 作支援项 目”等一系 终极 目标 。 列措施 , 鼓励 中小企业进 行二 次创业和经营革新 。() 2鼓励创业和 主要措施 :() 1 日本政 府 , 以经济 民主化为 出发点 , 出台了具 设立风 险企 业 , 立风险基金和 中小 企业基金 , 设 实行 无担保 、无 有反垄 断 陛质的 中小企 业厅 制定法》 , ( 占禁止法 》等法 ( 独 利息的新创 业融资制度 , 在金融和财务方面 的给予优惠。() 3支持 律 。() 2建立复兴金融金库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 , 扩充了面 向中小 中小企业 的技术革新 , 加强 中小企 业与大学 、研 究机构等合作 , 企业的特殊资金的供 给。() 3启动中小企业调查制度 , 加强信息服 将科研成果产业 化。() 4加强对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支援 , 包括I 人 T 务。 才培训 、技术咨询 、系统建设 等。 评价 :经济 民主主义政策在一 定程度抑 制了寡头企 业对市 评价 :日本 的中小企业政策 重心从 “ 近代化 ”、 “ 除差 消 场的支配能力 , 加强了中小企业 的竞争力 。但是 随着产业复兴政 距 ”为核心的培育 振兴政策转 向以 “ 创业化” 、 “ 完善竞争条 策的深入 , 受到了重 新构筑 的大企业体 制以及资本储备运动 的严 件 ”为核心 的中小企业创业与新事业的创新政策 , 更好地发挥 了 重冲击 , 使得政策收效甚微 。 市 场和地方 的作用 , 于提 升中小企 业创 新能力和促进 中小企业 对 2 、产 业 结构调 整政 策型 中小企 业政 策 ( 9 0 1 6 —— 1 8 年 代后 0 9 创业有重要意义。 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 等方 面发挥着 十分 的、集 团性的组织。() 3实施 中小企业结 构调整政策 , 以行 业为 单 位 , 过改善全行业 的中小 企业的素质 , 通 来提高 中小 企业现代化 重要 的作 用。而 1本素有 “ 3 企业王 国 “ 之称 , 而它 的中小企 业则 堪称 ”企业王 国”的根本 。据统 计 , 目前 日本注册资 本在 3 日 亿 的效率与质量。 元以下, 职工人数5-3 0 0 0 人之间的 中小企 业约为4 0 0 余万 家, 其中 评价 :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型 中小企业政策 , 日本的 9%是 员工在3 0 以下的 中小企业 ,0 9 0人 9 %是员工不到5 人的街道 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 平开始 明显上升 , O 与大企业间的差距也
日本政府如何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① 主银行是指对 于某企业来说在 资本 筹措和运用方 面容量最大 的银行 ,简单地说 是指 向一个企 业提供最大额贷款 的银行 。
~
23 —
全 球科 技经 济嘹 望
2 1 年2 0 1 月 第2 卷 第2 6 期
短 期 ・ 盈 机 构 借 入 资 金 圜 盒 融 囊瞳 长 期 ・ 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道 借 入 资 盒 圆 其 豳蕊 蕾 业 债 务 _
注 :. 项 目构成 比 例 以 ( 债十 本 十 现 票 据 ) 分 母 计算 。 1各 负 资 贴 为
2营业债务 ( . 企业间信用 )应付票据+ : 应付 账款 , 他 : 其 准备金等的余额。
3 本 图 系 中 小企 业 厅根 据 财 务 省 《 人企 业 统计 年 报 2 0 . 法 0 6年 度 》 据 编 制 。 数
密 切 。据 调查 , 6 %的 中小企 业 将 本 部 在其 所 在 约 0 都 道 府 县 内 的地 方 金 融 机 构 作 为 主银 行 ( 见 图 参
,
政 府 为 解 决 中小 企 业 、 别 是 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 特
融 资 难 问题 做 出 了长 期 努力 , 立 起 完 整 有 效 的 风 建 险 投 资 、中小 企 业 金 融 与 担保 体制 等 投 融 资 体 系 , 并 不断 出 台相 关 的扶 持 政 策与 措施 。实践 证 明其 成 效 显著 , 得 我们 学 习借 鉴 。 值
一
、
中小 企 业 金 融 与 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 金
融 的 特 点
与大 企 业 相 比 , 中小 企 业 基 本 无 法 在 股 票 等 资 本 市 场 上筹 资 , 只能 依 靠 银 行 等 间接 金 融 手 段 筹 措
基于日本模式的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06.9管理视野基于日本模式的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秦松杨苗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近年来困扰武汉市中小企业的一个瓶颈。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顺利地为其发展融入资金是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问题现状分析,得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再通过借鉴日本成功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融资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09-119-01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问题现状据武汉市经济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企业9.3万余户,其中大型企业86户,其余全部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99%。
而在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6.08%、24%、23.5%和17.4%。
但与中小企业所作贡献不相称的是其所占融资份额却相对低小,摆在现实的情况是,担保贷款难、银行贷款难、直接融资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1.在担保贷款方面,武汉市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公司不多,且资本金多在5000万元以下。
至2005年5月底申请担保的企业1200余家,只有80余家累计得到197笔贷款,金额为52147.8万元,担保成功率不足6.7%。
2.在银行贷款方面,据市金融办统计,截止2004年底,武汉市各银行对全市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586.55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的23.64%。
武汉地区各金融机构对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仅为28.1亿元,当年新增12.06亿元,仅占各项流动资金贷款增量的8.88%。
截止2005年6月30日,武汉地区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5.44%。
3.在直接融资方面,截止2004年底,在沪深上市的武汉地区公司共有32家,其中中小民营企业有8家,仅占总量的25%。
中日中小企业基本状况比较分析

中日中小企业对比分析一、全然状况对比日本中小企业共万家,占企业数%;中小企业从业人员4168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72.7%;制造业中小企业生产产值164兆日元,占总产值比重%;零售业中小企业销售额112兆日元,占零售业销售额75.7%。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
在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时机。
目前登记注册中小企业为3570万户,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
而中国城镇包括农村进城工作的灵活就业者总计达7000万人。
目前,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进,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不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1978-1996年间从农村转移出的2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1998年中小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60万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够瞧出,中日两国中小企业在数量比率、促进就业和制造产值等方面的全然状况特不相近。
对比研究两国中小企业将对借鉴日本先进经验、开展我国中小企业起到积极作用。
二、界定方法对比世界各国政府界定中小企业标准的目的,是为分析掌握企业的规模结构,了解不同规模企业情况,为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因为,中小企业不仅户数众多,是制造就业时机的要紧渠道和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由于规模小又是市场竞争的弱者。
由于经济开展情况不同,中日两国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确认标准和方法也不同。
日本针对不同行业采纳资本额和雇员人数两项指标确认中小企业,其中制造业等行业的资本金为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的资本金为l亿日元以下,零售业的资本金为5000万日元以下。
上述三类行业的职工人数分不为300人,100人,50人。
效劳业的资本金为5000万日元以下,职工人数为100人。
中国于1986年在国务院企业工资研究小组下设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
1988年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划分企业类型的对象要紧是工业企业,划分的依据要紧有以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目前,中国尚未出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政策效劳的企业规模确认标准。
日本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法律研究

日本促 进 中小 企 业 科技创新 的政策法律研 究
◎文 / 文江 李
众所周知, 本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其发展经验 中, l E 很重要的一点是以乖于创新为动力的中小 卜 是 企业得到 了 迅速发展。 我国和 日本近似, 中小企业 占绝大多数, 因此 , 研究日苯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 对实 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 出的“ 坚持拒荆 支 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和 ,
定政策帮助本国私人企业将重大技术标准化。
在知识产权 人才培养 方面 , 本 非常重视培养 日 知识产权专 门人才。 日本根据美 国法学教 育的
在大学广 泛推 导下企业 承担研 发任 务 ,研 究经 费 由国 家补 模式 改革 日本的法学教育模 式 , 这些改革 , 2 世纪 的 日本 使 1 助 , 发研究的成果则 由中小企业利用 。 开 其次 , 广知识产权 教育。 政府还组织 了中小企业振 兴事业团体 , 事以 从 下三项工作 . 中小企业急 需开发 的机械推 行 对 第一年设计 、 第二年 试制和第三 年公开普 及的 “ 械开发事业 ” 中小企业难 以实现 的迫切 机 ; 对 技术 开发课 题 , 中各领 域 的技术 , 集 实行长 期 研究与开 发 的“ 特别研 究开发事业 ”普及 新技 , 知识 产权 公共政策发生 了根本, 胜的转变 , 保护 力度 由弱到强 , 并向美 国和 欧共体高标 准的知 识产权保 护看齐。
外 , 实方1 市场利 率 3个百分点的优惠利 还 钷盱
窒
中 国民金 融公库 主要 为 中小企 业 的生产 经 营
提供小额贷款, 一般提供期限 3年以上低利息
简析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简析日本中小企业在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领袖之一。
对于日本中小企业来讲,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研究表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政策环境、人才资源等因素对于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因此,日本中小企业必须根据中国的市场特点和文化习惯,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以应对中国市场的挑战。
关键词:日本中小企业、中国、发展现状、问题、策略正文:一、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背景和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中小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根据《2018年企业调查报告》,在华日本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制造业、服务业、贸易等领域,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其中,日本制造业在华的广泛存在更是备受关注,为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互动注入了活力。
然而,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日本中小企业在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如文化差异、政策环境、人才短缺、市场营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它们在中国的发展。
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面临的问题1. 文化差异中日两国文化差异极大,这也是影响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过程中经常遭遇语言沟通、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困难。
例如,与中国大型企业合作时,合同的解读和谈判可能会因文化习惯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原因发生误解或不透明现象。
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上,也需要考虑到中日两国文化习惯和行为差异,以避免因文化原因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风险。
2.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政策存在差异,因此,日本中小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成本、资金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方面都需要遵守当地的法规,这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运营风险。
中日中小企业基本状况比较分析

中日中小企业比较分析一、差不多状况比较日本中小企业共508.9万家,占企业数99.7%;中小企业从业人员4168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72.7%;制造业中小企业生产产值164兆日元,占总产值比重50.8%;零售业中小企业销售额112兆日元,占零售业销售额75.7%。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目前登记注册中小企业为3570万户,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
而中国城镇包括农村进城工作的灵活就业者总计达7000万人。
目前,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不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1978-1996年间从农村转移出的2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1998年中小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60万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够看出,中日两国中小企业在数量比率、促进就业和制造产值等方面的差不多状况特不相近。
比较研究两国中小企业将对借鉴日本先进经验、进展我国中小企业起到积极作用。
二、界定方法比较世界各国政府界定中小企业标准的目的,是为分析把握企业的规模结构,了解不同规模企业情况,为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因为,中小企业不仅户数众多,是制造就业机会的要紧渠道和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由于规模小又是市场竞争的弱者。
由于经济进展情况不同,中日两国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确认标准和方法也不同。
日本针对不同行业采纳资本额和雇员人数两项指标确认中小企业,其中制造业等行业的资本金为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的资本金为l亿日元以下,零售业的资本金为5000万日元以下。
上述三类行业的职工人数分不为300人,100人,50人。
服务业的资本金为5000万日元以下,职工人数为100人。
中国于1986年在国务院企业工资研究小组下设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
1988年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划分企业类型的对象要紧是工业企业,划分的依据要紧有以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目前,中国尚未出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政策服务的企业规模确认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中小企业问题研究
厉以宁先生曾做过这样的比喻,“财政是一个‘大水库’,政府作为分配的主体,对下游的居民以及各对象进行分配”。
在此基础上是否可以进一步扩展,“水库”的上游是企业,特别是作为各“细微水脉”的中小企业则是整个国家经济命脉之重要源泉。
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够健康发展,就难以为国家提供“水源”,不仅国家财政难以对“下游”进行有效的分配与再分配,同时还会带来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当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除了英国的经济发展受亚当·斯密等人的影响,中小企业淘汰论持续了200年之外,还找不到一个不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发达国家。
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虽然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对于发展中小企业问题的认识太晚了、太迟了。
1997年之前,发展大型企业几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违反企业成长规律的现象,为了与世界500强的大企业相攀比,我们盲目地“造大船”、组建“航空母舰”。
然而,事实说明,这种违反企业成长规律的现象难以增强企业的真正实力。
韩国一直是以发展大企业而著称,十个大企业创造的GDP曾占全国GDP的80%。
这些大企业的成长主要是通过政府大量举债、大量资本金的投入和企业的盲目扩张来实现的。
然而,人们不能忘记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也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
如果不是债权机构和债权国纷纷减免债务及援助,韩国恐怕早已成为“世界的大餐”。
虽然日本经济受到的冲击也很大,但相对于韩国而言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日本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中小企业体系,因此,能够顺利地度过此次大危机。
回顾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中央政府终于认识到了富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终于认识到了“小的是美好的”。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基于此考虑,笔者选择日本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向人们展现出其发展脉络。
选择日本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思考:日本中小企业问题研究第一,虽然今天我们认识到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但对于如
何发展中小企业,并没有比较清晰的思路,或者一说至今为止还存在着许多盲目性。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急需从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
第二,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业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对于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日本企业文化基础与我国非常接近,许多成功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因此,选择日本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期望从其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我国中小企业成长之路。
纵观日本中小企业成功,除了存在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双重”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主要取决于五大要素,在吸收美国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企业理论、建立了日本式的企业经营制度、形成了日本中小企业的系列化体制、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以及日本中小企业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
全文共有七章,其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第一章主要从全方位对日本中小企业发展概况进行介绍。
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吸纳就业、产品创新和成为经济运行的稳压器。
第二章主要介绍日本的企业成长与发展理论。
与许多欧美企业理论所不同的是,日本关于企业的理论更注重实证性分析和对经济实践进行归纳与总结,这些理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例如,内发式发展论虽然是地域经济发展理论,但却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附加价值理论反映出产品的附加价值越高,产品的收益也越高这一规律;“家”理论是中华文化在日本企业中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团队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更是世界上许多优秀企业提出柔性化管理的根源所在等。
第三章主要围绕着新的经营管理模型进行分析。
企业经营是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的主要区别,也是日本企业曾在世界各个领域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章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通过日美企业的比较,总结出企业成长中的经营管理模型。
通过OM模型反映了几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无论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员工永远都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二是企业管理如果脱离了企业经营,不可能使企业发展达到最优状态;三是随着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内容提要程,经营则要比管理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位置。
中小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整个日本经济结构紧密相关,构成产业结构中重要的一环。
这种紧
密相关主要反映在独具特色的企业集团、下请企业制度和主力银行制度。
这些制度既形成了有效分工与合作体系,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使中小企业这一弱势群体形成坚强的竞争团体和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主要介绍中小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