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c644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c.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5篇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位老师,了解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3.学会通过细节突出人物。
教学重难点1.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2.学会通过细节突出人物。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几张人物漫画;班上几位老师的照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人物漫画)同学们都看过人物漫画吧?(看过)里面的人物有趣吗?(有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没错,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
2.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出示班上几位老师的图片)(学生自由发言)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把我们可爱的老师“画”出来吧!(板书:“漫画”老师)二、启发思路1.各位小画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位老师为他“作画”呢?(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讨论成果:①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哪一位老师;②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此处可作细节描写);③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什么典型事例可以体现该老师的这些特点,有的话,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下来。
(注意:事件必须要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三、习作指导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位老师,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板书:XX老师突出特点:……)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2.以语文老师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刻画形象:(1)(学生归纳)特点:①外貌:清秀的脸大大的眼睛戴着眼镜高高的鼻子②性格:很温柔,有时候也很严厉,但同学们都很听她的话③喜好:爱说笑,上课很有趣喜欢穿淡雅颜色的衣服(2)(学生回忆)事例:一个彰显个性的典型例子: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在别人的课本上乱涂乱画,导致这个同学笔记不清。
老师很生气,严厉批评了那个同学。
这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帮别人补了笔记,也从此学会了珍惜别人的东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4366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e.png)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
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
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
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
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
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能够积极通过小练笔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大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字数能达到要求,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部分学生能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内容新颖,有独创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写的内容中,错别字现象较严重,个别学生的字数达不到要求,习作时写自己想的话较少,缺乏想像能力。
三、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例文 习作》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例文 习作》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0bac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e.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反思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习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
2.分析习作例文,认识优秀文章的特点。
3.通过学习习作例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理解习作的定义和作用。
2.研究习作例文,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亮点。
3.进行习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习作例文素材。
2.笔和纸。
教学步骤
1.引入:介绍习作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分析习作例文:共同阅读一篇习作例文,讨论其中的精彩之处。
3.练习写作: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可以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4.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文,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习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分析习作例文时表现出了很好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表达能力不足和逻辑性不强的问题。
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高文章的逻辑性。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交流作文时遇到了沟通障碍,他们对于批评和建议有所抵触。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接受他人意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良好的,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完善我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指导和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作文指导2》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作文指导2》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05f69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8.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作文指导2》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作文指导2》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作文指导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文和具体的写作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中心、合理安排结构、表达真情实感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选材不典型、结构安排不合理、表达不具体等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学会如何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中心、合理安排结构,并运用生动的词语表达真情实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如何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中心、合理安排结构,并运用生动的词语表达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难点: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中心、合理安排结构,并运用生动的词语表达真情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例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写作素材:准备一些写作素材,以便学生在写作时进行选择。
3.范文:挑选一些优秀范文,供学生参考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哪些写作技巧?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写作技巧进行实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最新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3c2a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3.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最新4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教案1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本次习作训练是根据单元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同步、读写结合的原则安排的。
本单元的三篇阅读教学的课文都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因此,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按事情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后进行习作。
2.教材特点。
习作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照样子列作文提纲,以"校园的早晨"为例,安安排了三方面的材料,即小池边、操场上、花园里三个不同特点同学们不同的活动情况。
然后要求学生先填完整作文题目,再自己列出提纲。
习作内容的第二部分是以自己列出提纲的作文题目为内容作文。
"习作提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有:(1)事情的几个方面必须是有联系的,目的是"比较全面反映一个事物"(2)每一个方面分别写一个点及每个点上物的活动情况,这些人物的选择应有代表性,能反映这一事物(地方)的面貌呀特点。
二、教学目标1.能选择几个方面的材料反映一件事物的某些特点。
2.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
3.感受学校和社会的新面貌和新气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选择几个方面的材料,列出提纲。
教学难点:能通过这些选择好的几方面材料作文,反映出这一事物的某些特点,如新面貌、新气象。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校园的早晨》例文录音。
布置观察一处地方的早晨,体会其特点。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情况选择几方面的材料以反映事物(某一地方的特点与风貌)。
2.学会根据事物的几方面材料,列提纲、习作。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齐读。
2.学习"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什么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回顾课文《太阳》《台湾蝴蝶甲天下》《再见了,亲人》安排材料的方法。
(3)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安排写作材料的方法,我们要通过练习掌握它,齐读"习作要求",明确任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8-有趣的水果拼盘 》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8-有趣的水果拼盘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4a7cb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e.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8-有趣的水果拼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8-有趣的水果拼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如何用水果拼出有趣的作品,并能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水果图片和一些简单的文字描述,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水果并不陌生,也能够认识和描述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但是,如何将水果拼成有趣的作品,并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果的种类、形状和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水果拼出有趣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水果拼出有趣的作品,并能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将它们拼成有趣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水果拼出有趣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如何用水果拼出有趣的作品,并展示一些示例作品,让学生了解创作的基本方法。
3.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水果拼出有趣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进行表达。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edd5a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6.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如何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滋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例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是对于如何将具体的滋味用文字表达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找到表达滋味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如何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滋味。
2.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滋味。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找到表达滋味的方法。
2.示例法:通过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滋味的事物,如糖果、果汁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
2.准备教材中的例子,用于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滋味的事物,如糖果、果汁等,引导学生关注滋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表达滋味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篇关于“滋味”的作文。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6.小结(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滋味”的作文,加强巩固。
8.导入:关注滋味9.呈现:分析例子,发现表达方法10.操练: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11.巩固:写作练习,教师反馈12.拓展:自由创作,教师指导13.小结:总结心得,巩固所学14.家庭作业:完成作文,加强巩固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863e73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1.png)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篇1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59人,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大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但课外读书较少,作文水平还较差。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二、工作目标在教学上,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
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
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三、方法和措施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
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
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5、注意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篇2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语文大组工作计划为根本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提高课堂四十分钟质量为核心,以推进“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6c762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9.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主要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分析教材,我发现本册书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分别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文化。
每个单元都包含两篇例文,每篇例文后面都设有相应的习作练习。
这些例文都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选择的,既有代表性,又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五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较高,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但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思路不清晰;2.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细节描绘;3. 写作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4. 写作语言表达单一,缺乏修辞手法。
针对这些问题,本教案将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拓展,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结构,丰富写作语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例文,分析例文的特点,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进行写作构思和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升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例文,提炼写作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例文,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2.实践训练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写作心得,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
2.教案:本教案。
3.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4.习作纸张: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技巧和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例文,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a.这篇例文的主题是什么?b.写作思路是怎样的?c.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和方法?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例文的特点,设计一个类似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0b0c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3.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的基本概念及写作要点。
2.掌握习作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习作的概念习作是指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或要求,写出符合规范、规范和要求,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表现力的文章。
在习作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水平。
2. 习作的写作要点•清晰主题:习作要有明确的主题,内容紧扣主题,不偏离题意。
•合理结构:习作要有合理的开头、过渡、结尾,条理清楚。
•丰富细节:习作要有生动的描写和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语言地道:习作要求用地道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繁复句式。
3. 习作的写作结构和技巧习作的写作结构一般包括“引子-承-转-合”四个部分,通过适当的过渡、对比和点题等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和丰满。
常用的写作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和范文。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2. 学习习作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介绍习作的概念、重要性及写作要点,引导学生了解习作的特点和目的。
3. 分组练习习作写作学生分组进行习作写作练习,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思考和写作,互相讨论、修改和补充,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4. 展示与点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习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安排,希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习作例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5-以智取胜的五(3)班第四小组荣获拔河冠军》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5-以智取胜的五(3)班第四小组荣获拔河冠军》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c505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4.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5-以智取胜的五(3)班第四小组荣获拔河冠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作文指导:5-以智取胜的五(3)班第四小组荣获拔河冠军》这篇作文指导,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作训练文章。
文章讲述了五(3)班第四小组在拔河比赛中,通过智慧和团结,最终荣获冠军的故事。
这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学会使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细节描写、人物精神的体现以及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会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示范写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道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步感知:让学生阅读文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3.深入分析: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4.示范写作:教师现场示范,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创作一个关于拔河比赛的片段。
5.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独立创作一个关于拔河比赛的片段。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d96f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5.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五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
本教案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习作例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例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能够运用习作例文中的内容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爱阅读、爱写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习作例文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习作例文》。
2.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课件。
3.学生准备纸笔等写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习作例文片段,引起学生对习作例文的兴趣。
简要讲解习作例文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习作例文1.让学生阅读一篇习作例文,理解文中的内容和写作技巧。
2.分析习作例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亮点和特点。
3.组织学生讨论习作例文的主题和意义,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写作实践1.要求学生以习作例文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2.指导学生运用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写作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步: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讨论,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彼此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积极参与写作实践,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指导学生有效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3-南郭先生新传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3-南郭先生新传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8c14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0.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3-南郭先生新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作文指导:13-南郭先生新传》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南郭先生这个角色,让学生了解和实践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材分析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能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掌握。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
对于写作方法的掌握,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
讲解和示范主要用于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教学,讨论和实践主要用于学生的实际写作训练。
六. 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教学材料和工具,如PPT、写作纸张、文具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内容,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和示范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话题,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实际写作。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85b8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a.png)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本教案内容丰富,包括各种不同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同时也涵盖了各种不同题型的写作,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
此外,本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但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素材积累不足、语言表达不当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范文,使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
3.写作实践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动笔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相关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写作的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展示相关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5分钟)教师针对写作主题,给出具体写作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6-介绍家乡特产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6-介绍家乡特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e0184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f.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6-介绍家乡特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6-介绍家乡特产》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顺序来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文和练习,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不够深入,写作时可能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的基本情况,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2.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顺序介绍特产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顺序介绍家乡特产。
2.难点:如何将特产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有机结合,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范例教学: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写作水平。
4.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观察家乡特产,丰富写作素材。
六. 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特产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2.准备优秀范文,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3.安排实地考察家乡特产的时间和地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特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优秀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顺序介绍特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述特产的外貌、味道、产地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家乡的特产,练习用恰当的语言和顺序进行介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五【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a264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e.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能力,写出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叙事作文。
2.能够熟练运用句式和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3.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力,从中汲取写作素材。
二、教学重点1.通过这篇习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合理的句子和段落。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黑板、讲义、批改工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以歌曲、小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前几篇例文的内容,做个简单的复习。
第二步:讲解例文内容(15分钟)1.展示例文内容,讲解其中的情节、句式、表达方式等。
2.注重讲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想象。
第三步:写作指导(25分钟)1.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构思自己的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一些比较高级的成语和修辞手法。
第四步:学生写作(30分钟)1.让学生展开写作,注意时间控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2.教师在一旁引导,解答疑惑。
第五步:学生交流与修改(2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提出建议。
2.学生修改作文,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准确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过程,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在撰写作文的练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
六、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后用不同的角度续写这篇习作,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2.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的魅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出色的作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作文指导2》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作文指导2》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030f8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7.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作文指导2》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作文指导2》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作文指导课文。
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文和实用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拼音、汉字和语法知识。
他们在写作方面也已经有了初步的尝试,但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观察不够细致,素材积累不足;2. 表达方式单一,缺乏生动的描绘和修辞手法;3. 结构安排不合理,条理性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素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素材;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使作文具有生动性和吸引力,以及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范文、练习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技巧,如观察生活、捕捉素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一个素材进行写作实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df5a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优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表达对身边亲近人的感激之情,学会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部分学生在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时,往往存在表达不清、用词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表达对身边亲近人的感激之情。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句子通顺、表达清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文字传递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2.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内心的感受。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表达感激之情的写作技巧。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4.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 教学准备1.优秀范文:挑选一些表达感激之情的范文,用于分析和借鉴。
2.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感激之情相关的词语和句式,方便学生选用。
3.投影仪:用于展示范文和学生的写作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激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表达感激之情的写作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感激之情的写作话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借鉴范文中的人物、事件和表达方式。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开始独立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辅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优秀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作文指导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优秀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962fc10a6f524cdbf85c2.png)
五年级《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从细节入手,从细小的动作和眼神中,去写出自己感动的地方。
2、借助比喻,把“爱”或“感动”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
3、学着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和衬托的方法,巧妙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触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比喻,把“爱”或“感动”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
2、学着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和衬托的方法,巧妙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触动。
三、教学准备课件、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的视频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感动”,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感动之旅吧!观看下面这个公益广告,留心观察广告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说说你最感动的画面和你的感受。
2、教师播放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肢体、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说清楚感动的画面,联系故事、联系生活、联系自身来谈感受。
3、感动就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动的事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许更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让我们去捕捉到平凡生活中传递真情的不同寻常的细节吧!(二)审题指导、明确内容感动如爱,时刻温暖着我的心,只要我们细细地观察,在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件令我们感动的事。
学习本组文章,留心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能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能恰到好处地借景抒情。
(三)打开思路、组织材料感动无处不在。
有人说:感动是夜晚在灯下学习,妈妈端来的一杯热奶;感动是心中烦闷时,朋友的一句宽慰;感动是危急时,过路人的慷慨帮助……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回答:在你们的生活中一定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过不少感人的事情。
可以是:同学之间真挚友情的事;父母或者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事;或发生在别人身上令你感动的事。
最感动你的画面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想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回想当时人物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四)范文学习、借鉴模仿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美文一品”中的作文《爱的味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10a7a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6.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指导:10-——的滋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各种滋味。
教材以味觉为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出发,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滋味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表达能力较弱,对于如何将滋味具体化、形象化表达出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学会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各种滋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生活中各种滋味的具体表现。
2.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各种滋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滋味具体化、形象化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滋味,了解滋味的具体表现。
2.体验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滋味。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学会用语言表达滋味。
4.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给学生表达滋味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滋味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
2.准备一些关于滋味的词语或句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滋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滋味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滋味的表达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让学生选取一种滋味,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选取另一种滋味,再次进行观察和体验,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转)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记叙文:记述某个人或者事情说明文:说明某个人或者事情的特征等议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论点,论据等散文:抒情叙事散文这个区别与记叙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形散而神不散,看似很散乱,没有集数事情或者人但是却抒发了某种情感。
杂文:多用于政治杂文等,批判或者揭露性质的,一般不考。
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一、习作指导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至于“六要素”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式,要侧重于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围绕中心还要巧安排。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叙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轻重、不分详略,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
我们说,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一条线。
写事时,还要学会巧安排。
怎样使用材料,确定详略;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都要通盘考虑巧妙安排,这样才能变化写作角度,努力跳出框框,写出别具一格的好作文。
二、佳作欣赏一个冻柿子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
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嗯,这是什么?”我惊奇地脱口而出。
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
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能吃吗?”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这个是柿子,能吃。
但得化了才能吃。
”“怎么化呀?”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
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妈妈慢条斯理地说。
“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对!就这么干!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
哈!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
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妈妈,能吃了吗?”“行,能吃了!”妈妈说。
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我惊叫起来,“妈!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还能吃吗?”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
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
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
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点评作者小时候用热水泡冻柿子之事,既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意义。
当读者在为一个小孩子的幼稚行为捧腹大笑时,会从中体会到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提高的。
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所以此文做到了选材新颖,中心突出。
文章按“发现冻柿子——————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叙述,同时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反映了事情的情趣。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从中可以看到小作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是不行的。
童年趣事星期天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到街上购物上,家里只留下我(当时上二年级)和妹妹。
呆着真没意思,干点什么呢?我望着姥爷那只小黄鹂出神。
突然,我像发现了什么,拉着妹妹指着小鸟说:“这只黄鹂身上脏兮兮的,咱们给它洗个澡吧!”妹妹拍手叫好!“哥哥,用水管子洗太费水了,不如用喷水枪和针管吧!”我听这个主意好,连忙吩咐:“你去准备‘武器’,我准备‘弹药’。
”说完,我搬来了一盆水,准备“战斗”。
随着我的一声枪响,给鸟洗澡的战斗打响了。
可是黄鹂太机灵,一躲,没打着。
我接着又打了一枪,还是不中。
这回妹妹抢了先,没等黄鹂站稳,开了一枪,结果打中了,她高兴地喊:“打中了,哥,你真笨!”我不服气,心里想着计策,目光移到了针管上,连忙把针管灌满了水,在笼子四周架起来。
我先朝小鸟虚打一枪,让它进入我的一根针管的射程里,然后随着一道光亮的水线射出,小黄鹂终于被射中了。
就在这一瞬间,我又扣动喷水枪的板机,小黄鹂又挨了一枪。
一盆水用完了,小黄鹂成了“落汤鸡”,全身发抖地蹲在笼子底下,一动也不动。
“快,用吹风机把它吹干。
”妹妹真机灵,我赶紧拿出吹风机,插上电源,这一下,小黄鹂成了“小刺猬”了。
就在这时,姥爷回来了。
他赶紧对小黄鹂进行“抢救”。
事后,姥爷哭笑不得地教训我们:“有你们这样做好事的吗?真拿你们没办法,鸟儿不能这样洗澡!以后可不许胡闹了!”“这是胡闹吗?”妹妹还在不解地问,我和姥姥、姥爷都笑了。
点评童年的生活是充满遐想,令人回味无穷的。
童年的我们也一定是幼稚、可笑的。
小作者的童年虽比不上童年捕猎的闰土那样充满神奇,然而小作者与他妹妹的行动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趣事的确很有意思。
小兄妹俩本想做件好事,但终因年幼无知而事与愿违。
事情紧张而有趣,作者开门见山,直插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准备——给鸟洗澡——给鸟吹风——大人抢救”的事情发展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仿佛两位天真、勇敢的“小战土”就在我们面前。
小作者克服了写“童年生活”经常以“那是发生在我××时的事情”为开头的写法,而结尾也戛然而止,给人以整洁、流畅的感觉,使得一对纯情少年形象较为突出的跃然纸上。
三、训练设计在过去的五年里,你曾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或有意义的事,请你写出来。
第二讲身边人物——悟中写一、习作指导同学们在家庭、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每天,我们都接触许许多多的人,有无微不至关怀你成长的家长,有诲人不倦的老师,有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有那些熟悉的或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清洁工人……他们的言行影响教育着你。
这次习作就是要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成功的人物描写要一人一个模样,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
要让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请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所谓典型事例是指在表现人物特点上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选择的“谈碰壁”、“救车夫”、“关心女佣”、“谈《水浒》”等几件事例就非常典型,它让我们了解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2、要抓住人物外部的形貌特征描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要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一般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
例如:我的爸爸是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今年37岁。
他个子不高,但身体结实得像钢浇铁铸一般,纯补和善的面容总是带着笑。
这段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我们已从句中体会到小作者的爸爸是一个身体健壮、和蔼可亲的人。
外貌描写要注意三点①要为突出中心服务;②要有一定顺序;③要抓典型特征。
3、让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应力求语言个性化。
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简单地说,就是写人物“怎么说”、“说了什么”。
老舍先生曾指出:“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的钥匙。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经历等不同,语言也应有差异,这就是个性的鲜明性。
例如:爸爸会干木匠活儿,经常有人找他帮忙,有一次哥哥发牢骚说:“爸,你做的都是义务工,何必这么卖命!”爸爸脸一板,训斥道:“你小孩子懂什么!人家上门求咱们帮助,是看得起你,信得过你,是觉得你人好!“爸爸的话朴实、自然,合乎身份,表现了他淳朴、乐于助人的精神。
4、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得体,可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揭示。
例如:《景阳冈》一文,作者写武松看到官府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时,他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看看怎么样。
”这里虽有犹豫,但还是揭示出武松勇往直前的豪气。
5、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具体体现。
例如:《景阳冈》中,在写武松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三闪”时,休现了武松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总之,写人物要善于抓特征,要让人物自己闪亮登场;让文中人物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作者不掺和、不包办代替。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使笔下的人物勃勃有生气,给读者留下鲜明和生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