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第三讲-层次分析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共35张PPT)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共35张PPT)

│主│ │谓

┗━┛ ┗│━━━━━━━连━││━谓━│┛
┗━━━━━━━┛┗━┛
┗┃┃━述━┃━┃述━补┃┛┃┃┗宾━┛┃
┗━┛┗━┛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 │主││谓

• ┗━┛┗━━━━┛

│述││宾│

┗━┛┗━┛

│主││谓


┗━┛┗━━━━━┛

│述││宾 │
•正是这种组合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层次:先组合的 构成一个层次,后组合的构成另外的层次。
层次分析
• 词语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这样认为:
• 1、词语实际上是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而客观 事物是从小到大逐步组合而成的,所以词语的组
合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 2、语言是表达意义的,所以各级语言单位都应 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而为了表达一个相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一)层次分析法2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一、层次
关于“扩展”
• 词与词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再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 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比如:

很好
关于“层次”
•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 组合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的组合模式应该是: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昨天 我 在教室里给校长 写了 一封 信。
状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二)、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句法结构成分的称谓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中补结构 主谓结构
定语 + 中心语
状语 + 中心语 动语 + 宾语 中心语 + 补语 主语 + 谓语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
主要讲两个问题: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 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 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一个” “五次” “这件” “那位”
③“的”字结构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
面组成。也可以看做是带“的”的偏正短 语省略了中心词以后所形成的短语。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④介词结构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 复合式中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 谓结构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二分结构。所谓 “二分结构”是指结构的直接构成成分只能是两 个;所谓“配对性质成分”是指结构的构成成分 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如下:
• 偏正结构 • 动宾结构 • 中补结构 • 主谓结构
修辞成分 : 被修辞成分 关涉成分 : 被关涉成分 被补充成分 : 补充成分 被陈述成分 : 陈述成分
形+动
迅速增长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形
交待清楚 被补充和补充 中补
名+的+动 信号的中断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 4、在组合体中,有时出现不止一个修饰语,这 时候要区别这些修饰语之间是A+(B+C)结
构还是(A+B)+C结构。比如,“确实非常 吸引人”的实际组合可以是:

确实

吸引──→人

非常
• 所以应该用A+(B+C)的结构方式表示,即:

确实 非常 吸引 人

┗━┛┗━━━━━━━┛

┗━┛┗━━━━┛
• 坐车的人都希望顺利到达目的地



正 偏正
述宾
述宾 偏正
坐车的 人

希 望
顺 利
述宾
到达 目的地
子分析的一种典型方式。 • 传统语法认为,句子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所以句
子成分是由词充当的(传统语法其实没有“词组” 这一概念)。
• 分析句子时,先找出主干,即先找出主语和谓语。 比如:
偏正 偏正
┗━━━┛ ┗┛┗━━┛┗━━━━━━━━━┛
┗指┛ ┗量┛
┗━━偏┛┗┗正━━━━述┛━┗━宾━━┛┛
(一)层次分析法4
• 从词语的组合顺序进行分析叫“从小 到大分析法”:
那本 书
定中



确实 非常
状 状
吸引 人 述宾
中 中 谓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1
这 本 书 确实 非常 吸引 人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一个文学研究方法,它指导中文学程度,以便人们仔细检查原
典文献中使用的语言及其意向。

它罗列了这样一系列的语言等级,从非常公认的,官方批
准的古代汉语,到更有创造性的,表达个人选择和看法的文字。

因此,它可以帮助学者更
细致地解释和理解作品。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有时也被称为格式主义。

它从一个结构层面,检查在原典文献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含义,而不依赖文学分析方法,如叙事结构和其他象征
技法的分析。

核心的观点是,文学作品的理解必须从一个更完整的,探求语言本身精神及
寓意的角度出发,这个角度需要学者对各种文学表现的格式及构成,尤其是汉语的词语和
结构,作出相当的深刻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提取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学者应当有效地检查使用语言的层次。

这里涉
及某一作品所使用语言不止一个层次。

它可能是普通文言,高级古文,书面语或者作者自
创的用语。

学者必须一一分辨出来,因为不同层次中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意思和精神会有
所不同。

识别出每个层次的使用语言,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意思,才能使学者更好理解作
者的选择和看法,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讲述了它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让人们能更彻底
地解读一篇文献或诗文的方法。

它的核心观点是,学者在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之前,应要从使用语言的层面出发,激发出其中的意义。

以此,人们可以把握出文学文本更
深处的精神及其关系,而不只是表面文字层次的内容理解。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

┗━━━━━━━┛┗━┛
┗┃┃━述━┃━┃述━补┃┛┃┃┗宾━┛┃
┗━┛┗━┛
18
我 请 他 作 报告
│主││谓

┗━┛┗━━━━┛

│述││宾│

┗━┛┗━┛

│主││谓


┗━┛┗━━━━━┛

│述││宾 │


┗━┛┗━━┛
19
我 问 你 两个
│主││谓
┗━┛┗━━━━━━━━━━━━┛
┗━━━方━┛┗位┛┗述┛┗补━┗┛━━━━偏━┛ ┗正┛
┗━偏┛┗正━┛
┗━联━┛┗合━┛
27
28
关于“层次”,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一、组合的位置是一定的,这些位置犹如一些空
格,这些空格可以放进一些符合使用习惯的语言 单位。这些语言单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汉语的词组合成短语之后是可以再进一步组合的。 例如:

┃ ┗┳┛ ┃┖┳┛

┗━━┛
┗━┛
6
7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8
把一个大的语言片段不断地一分为二,这样的分 析方法叫“从大到小分析法”。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这本书 主


述││宾

┗━━━━┛┗━━━━━━┛

│述││宾│┃ 定┃┃中

┗━┛┗━┛┗━━┛┗━━┛
问题 │


20
述+补+宾:

我 去了 一趟 北京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2)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 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 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 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例(2)的基本脉络是:飞船——返回——地 面”。
优点: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简洁、清楚、
明了
局限性是什么呢?先看下列例子:
(3)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我们便宜他了。 例(3)作为句子主干的 “*思想清除”,根本就不 成立。例(4)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便宜”,句子 可以成立,但是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1.层次不同:
“咬死了猎人的狗”
2.语法结构关系不同: 我们 需要 进口 设备 1 2 3 4 5 6 5、6述宾关系,偏正修饰关系
第二,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 的语法规律。
如:VO(动宾)+N(名词)
“让 位 / 梅艳芳” “接 邻 / 美国” “赠 书 / 小王”等
参看:杨海明2001 《 “VO+N”与语义、结构的兼容与冲突——汉语动宾组 合带宾语结构中的语义问题》, 《汉语学习学术版》1期.
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六大句子成分的级别——主语、述语(即谓语)、宾
语是第一层级的;定语、状语和补语是第二层级的。 再看谓语是哪种动词,来决定其他成分。
4、分析时,先一举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谓语,
(1)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
例(1)的中心词----主语是“朋友”,谓语是 “斟”,宾语是“葡萄酒”。 因为“斟”是个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葡萄酒”这个中心词就是宾语成分。 “我”、“好”、 “早已”、“满”和“一 杯”、“香香的”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 的各种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为——照片放大了

分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分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第三讲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一)——分布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第一节分布分析法“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区分定语、状语和补语后面的“də”的不同,前者写为“的”,状语后写为“地”,后者写为“得”。

这是书面上的不同,是人为区分的,并不反映语言事实。

其原因有三:1.读音完全一样;2.把本来相同的语言成分写成不同的形式,如两个“很出色地/的”;3.把本来不同的语言成分(不同功能的)写成了相同的形式,如“悄悄地消失了”和“慢慢地消失了”。

前者只能做状语,而后者还能做谓语。

一、“的”分合的理据有人认为“的”就是只有一个,可是朱德熙先生将其分为三个,分别是副词性的、状态性的和名词性的,分别用“的1”“的2”“的3”表示。

朱德熙先生之所以主张分为不同的“的”,是因为注意到不同的“X”加上“的”之后形成的格式的功能不同。

比如:偏偏的、渐渐的;静静的,嫩嫩的;木头的,写的。

如果“的”是同一个,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功能上的差别?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采用把“X的”的不同,归结为其中“X”的不同的呢?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可以有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现在大多数都主张分为不同的“的”的理据有三个:○“的”是个虚语言成分,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又是后置定位的语言成分,其性质取决于“X+的”以后的性质;○同一个“X”加上“的”可以形成不同的“X的”,有许多兼类的现象,如“突然”,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定语;○不同性质的“X”加上“的”可以形成相同的“X的”,如“木头的”、“红的”、“写的”、“我提出的”、“大型的”。

二、研究方法作者自己指出,“本文分析‘的’字的基本方法是比较不带‘的’的语法单位——假定为X——跟加上‘的’之后的格式‘X的’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别,由此分离出‘的’性质来。

”其实作者在这里贯彻的是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方法,具体的表现是:首先,根据对立原则,即将加“的”后形成的“X的”之间的对立归结为“的”的对立,从而区分为不同的“的”;其次,成分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如“突然”、“共同”等,通过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来考察。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PPT课件

偏正
┗━┛ ┗━━━━━━━━━━┛
┗┛ ┗━━━━━━┛




┗━━━━┛
┗━━━━━┛
┗┛ ┗━━━━┛






┗┛ ┗━━┛
┗━━┛
┗━━┛
┗━┛ ┗━━┛
偏正
┗┛ ┗┛
第25页/共35页
(四)综合练习2
• 从大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新鲜的风
┗━━━━━━━┛


┗━━━━━━━━━━━━┛
(三)特殊结构的层次切分
第16页/共35页
(三)连谓词组的层次切分

赶 回 学校 上课
│主│ │谓

┗━┛ ┗│━━━━━━━━━━┛连││谓│
┗━━━━━━━┛┗━┛ ┃┗┃━述━┃━┃━补┛述┗┃━┃┛┃宾┃ ┗━┛┗━┛
第17页/共35页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 │主││谓
大│ │开
扇│
─┘ └─
─┘ 两│
─┘
第34页/共3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5页/共35页
“词组”这一概念)。 • 分析句子时,先找出主干,即先找出主语和谓语。比如:
大 风 吹 开 了 两 扇 窗 户。
=



第32页/共35页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2
大 风 吹 开 了 两 扇 窗 户。
( )定 = 主
- 〈〉 谓补
( 定

~~~

第33页/共35页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3
———风—‖—吹—(—了—)——│—窗—户—— 。

试论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

试论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

试论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分析方法,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认为,句子的结构是一层套一层的,在每一层上,除了联合结构等有可能由多个并列词语组成外,其余都能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所以又叫二分法。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

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

第三讲变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类似下列的歧义句:(1)嘎子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层次分析法虽然很有用,但是也有局限。

那就是它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

可以抽象为:(2)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以上分析的语感对不对?怎样从形式上来加以验证?怎样有效地来分化这种歧义句式。

语言学界找到的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方法就是变换分析法。

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特性将会在内外两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内部来看,一个事物的特定,一定会在其构成成分上,或构成成分的配置上,或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或在其他某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外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性,一定会在跟其他事物的联系接触上表现或反映出来。

所以对于诸如“我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这样的歧义句,当我们无法从内部找到化解的方法时,那我们就应该从外部去寻找出路。

下列句子的词类序列相同,但所表示的意思却正好相对于a、 b两种类型的句子:(3)a. 嘎子在树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嘎子在车顶上发现了藏在树林里的敌人。

嘎子在河里发现了敌人的车队。

b. 嘎子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把手枪。

嘎子在枪栓上发现了一个记号。

嘎子在煎锅里发现了一块烧饼。

(3)a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4)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在+名词[处所]而(3)b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5)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例(3)a的词类序列(设为[A]式)可以变换为(4)词类序列(设为[C]式),即(6)[A]式→[C]式例(3)b的词类序列(设为[B]式)可以变换为(5)词类序列(设为[D]式),即(7)[B]式→[D]式注意:[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即(8)[A]式→[C]式[A]式→*[D]式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即(9)[B]式→[D]式[B]式→*[C]式实际上,(2)的词类序列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
传统语法也是描写性的,它描写的是人们熟知的语法, 结构主义语法主要描写的是陌生的语言。它不像传统语 法那样,把已知的语言事实纳入拉丁语的框架。
结构主义语法是三十年代兴起的,它适应当时世界战 争的需要,要用一套方法描写陌生的语言,发现其中的规 律。结构主义语法以美国描写语言学为代表,主要代表 人物是美国的布龙菲尔德,代表著作有《语言论》。

a) 不~ 很~ 补 谓 状

突然 + + + + +

忽然 - - - - +

b) 不~ 很~ 补 谓


+
+++

雪白 -
-
+
-

白色 -
-
-
-

c) 主 在~ 三天~ 春节~

以前 + +
+
+

过去 + +
-
-
对比分析(contrative analysis)
通过对比发现、了解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异同。 能用来对比的成分,首先它们应该有某些共同
买的))(红)苹果))))[插入性扩展]
层次分析包括切分和定性两个内容。切分是解 决“一个语言片段从哪儿切分”,其实质是要 找出该语言片段的直接组成成分,一般采用二 分法。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 之间是什么样的语法关系”,其实质是要确定 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中外层次分析法的差异
| 3 | | 4 | 3—4 述宾(即动宾)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光是分析成分是一对多对应,因此汉语光凭词类 和层次不能控制关系。这样,对汉语来说,光是分析层次,远远不足 以说明某一语言片段的特征,因此,汉语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既要讲切 分,又要讲定性。

[资料]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资料]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主语 谓语
b、把词作为划分成分的基本单位,破坏了句 法成分的整体性; 孔乙己 显出 极
主语 谓语 状语
高兴 的 样子。
定语 宾语
金萍 江苏
主语 定语
人。
谓语
c、根据六个成分的搭配排列确定句子的格局 不利于概括汉语里丰富多彩的语言事实。 这个会谁的主席? 美国的历史没有我们的长。 像这样的人不能去。 萝卜烧肉。 一顿饭吃了五毛钱。
兼语结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三分结 构,这里的所谓“三分结构”是指结构的 直接构成成分一定是三个。 兼语结构
关涉成分 :兼作被关涉和被陈述的成分 :陈述成分
联合结构、连动结构 、同位结构的构成成分 不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联合结构、连 动结构的构成成分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 四个、五个……,不管有几个,它们的性质都一 样,分不出甲乙丙丁。同位结构尽管只能是两个 成分,但也不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因 此其构成成分应都是相同性质的成分: 联合结构 连动结构 同位结构 同性成分 :同性成分 :…… 同性成分 :同性成分 :…… 同性成分 :同性成分
偏正结构 (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二分结构) 动宾结构 (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二分结构) 中补结构 (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二分结构) 主谓结构 (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二分结构) 兼语结构 (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三分结构) 连动结构 (不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不一定二分) 联合结构 (不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不一定二分) 同位结构 (不具有配对性质成分-二分结构)
⑦联合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 之间具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等关系。 如:
“城市乡村” “我和你”
⑧同位结构 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从不同的方面 称说同一个人或物。构成同位的两项词语 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必须是复指 关系,即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指同一个对 象。如: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ppt课件
扩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扩展式在长度上 超过模型;2)扩展式与模型能有替换关系, 即能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3)模型包含 在扩展式中,而且在扩展式中居核心地位。
.
a)买房子→买一所房子 b)洗衣服→洗干净衣服
a) 他爱干净→他爱干净的孩子 b) 吃面包→吃面包的皮
.
扩展有三种类型: 一是更迭性扩展(expansion by
其次,这种分析法虽然能适用于句法,但也只适用于对单句的 分析,不适用于对复句的分析。
再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方法即使用来分析单句也有 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分析“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的歧义。
句子的内部构造都有层次性。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致命弱点—— 严重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决定了它在今后的汉语语法研究 中不能再给我们提供新的积极的东西。它只能在普及性的语法教学 中还可以用。
的特征,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对比的意义,其 次应该是对比成分之间存在着特征差异,这是 进行对比的价值所在。
.
墙上挂了一幅画
墙上挂了一张画
墙上画了一幅画
*墙上画了一张画
两岸青山与蓝天白云一起,倒在河波里,组成 一幅山水风景画。
这个创意是不能小看的,因为粉笔灰撒在煤堆 里,就与煤堆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 教学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其他分析方法 借鉴、运用到汉语语法研究中来之前,就 是靠它建立了汉语语法学,普及了语法知 识。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历史贡献是不能抹 杀的。
.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分析法只适用于句法,即不能用它来分析合成词的 内部构造。
.
.
句子成分分析法
•这些 工人立即造好了一座桥。 •这些 工人立即造好了一座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1 应用范围有限 2 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缺乏层 次关系观念 3 语义理解容易出现偏差
8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基本分析原则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 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 的直接成分。
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很快就能分析出 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发 现和纠正语法错误,常用的“紧缩法”就是从这种方法演变而来 的。 ③有利于句型归纳。
经过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之后,句子的格局就比较清楚, 因此有利于归纳汉语的句型系统。
7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过程
5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单句分析例析
➢Text ➢Text ➢Text
6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①显示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成分分析法规定句子成分和词相对应,注意寻找句子成
分和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能够直接反映句子成分所表示的 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结构层次分析
1
结构层次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关于结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次分析方法 结构层次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 结构层次分析的作用与局限
2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基本原则
➢Text ➢Text ➢Text
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
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12
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③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
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例如:
13
层次分析法 优点
层次分析法能够揭示句法单位组合的层次关系,符 合语言结构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分化某些歧义 结构。例如:
9
层次分析法
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 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10
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
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例如:
11
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药。 • 4 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21
答案:
22
23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出来的只是平面上的结构,并非句法 结构的真正层次。
24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句子成分分析法强调中心词,把修饰成分看作附加成分,使得 语义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
25
3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过程
➢Text ➢Text ➢Text
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 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 和补语; 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 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4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14
• 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15
• 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16
层次分析法
局限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 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 即语法结构关系, 不能揭示句 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17
练习1:判断下列结构哪种切分是正确 的
18
19
20
练习2:请按切分法分析下列结构
• 1 来了一个人。 • 2 今天下午开会。 • 3 老王的表哥昨天下午吃了三次退烧的
②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短语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 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③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 附加成分。
把主谓短语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短语充当。当主谓 短语在句中作成分时,就叫做“小句”或“句子形式”;将非主谓 句称作“无主句”。
④偏正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中心语,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要先找出 其中的谓语中心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