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实证检验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公司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一、股利政策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具有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
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A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二、股利政策理论对比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利政策与公司股价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代表观点有Miller和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以及税差理论。
20世纪八十年代,股利政策研究焦点集中于股利政策为何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理论有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代理理论等。
以MM理论为起点,众多学者对股利政策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
1、MM理论股利无关论是由Miller和Modigliani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影响。
该理论是基于三个严格理想的假设:完美的资本市场,具体包含:交易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信息对称,双方能无成本获得信息;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在税法处理上无差异,投资者资本所得和股利所得无税收上的差异。
理性行为假设,即投资者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完全确定性,即每一个投资者对每一家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收益情况都清楚,没必要区分股票和债券。
[股利理论与政策] 股利的4个理论
[股利理论与政策] 股利的4个理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有关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股利理论与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理论至今仍是学术界内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费雪・克莱尔在1976年称之为“股利之谜”。
谜题的关键就是股利的支付率是否与股东的财富和股票的价格相关,基于此,股利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理论及新发展股利无关论理论的假设完善资本市场假设:任何一位证�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时,证�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完整理性投资者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以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对未来的充分肯定假设:所有的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利润和股利具有相同的信念。
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得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
理论的内容股利的支付率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股票市价是公司价值的反应,而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资产及其盈利能力。
公司的盈余在股利与留存盈余之间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股利政策在公司的政策中居于次要位置,而投资政策才是公司的主导政策。
这是因为投资政策是形成资产获利能力的基础,而股利政策不过是服从于投资政策的一种筹资策略而已。
既得的股利和股价升值而形成的资本利得是组成股东财富的两大部分。
公司发放股利将使公司增长有所减退,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
股东从股利的到的好处将正好被股价下降而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因此,股利的发放不会影响到股东财富的数量。
对具有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股利和资本利得的选择上并不存在净偏好。
如果股利的支付率太低,投资者可以出售一部分股票,以补偿股利支付的不足。
相反,如果股利支付的太高,投资者可以购入一部分股票,以扩大投资。
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分配的实证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分配的实证分析现金股利作为股东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投资者的关注。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企业生命周期显著影响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本文基于股利政策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股利分配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梳理,以ST 康得作为个案,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伴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产生相应变化,企业应根据经营生命周期适时调整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标签:现金股利;企业生命周期;分析一、理论基础(一)股利政策理论1、“一鸟在手”理论Myron Gordon和John Linder认为,投资者偏好现金股利,公司的股利分配影响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
当公司支付较少的现金股利而留用利润较多时,会增加投资风险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就会增高,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当公司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而留用利润较低时,会降低投资风险,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就会降低,最终使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上升。
2、税收差别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izenberger和Ramaswamy,他们认为,由于股利收入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资本利得的所得税税率,出于避税的考虑投资者更偏爱低股利支付政策,从而增加股东收益的可能性。
3、信号传递理论根据实际情况,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层拥有更多关于公司发展前景的内部消息,而投资者是持有信息的劣势方,通过股利政策所包含的企业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继续持有股票,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
4、理理论(1)股东与经理的代理关系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而是聘用经理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这样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经理作为代理人比股东更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代理理论认为,公司经理一般不愿意将自由现金流量以股利的形式分配给股东,而是倾向于将其留在公司内部,或者投资某些效率低下的项目从中获得个人利益,因此,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降低这种代理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问题分析
理 问题有别 于西方 。除 了经典 的三大利益群 体的代理 问题之 外, 源于我 国特殊 的股权结 构 , 控股股东对 于中小股 东、 非流通 股 东对 于流通股东 的代理 问题在我 国也十分 突出。 国学者 围 我 绕着上述两大代理问题对“ 中国股利之谜” 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
( 】 国股 利 之 谜 一 中 应展宇 (0 4 通过对 中国上市公司 1 20 ) 0年股利政策 实践 的
被称为 “ 股利之 谜” 的股利政策 作为公 司财务 管理的三 大 核心政策 之一 , 一直是西方公 司理 财研究的热点 问题 。恰 当的 股利分配政 策 , 仅可 以树立 良好 的公 司形象 , 不 而且 可 以激 发 投资者的热情 。 本文从代 理理论方 面来 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 利政策 。
、
股 利政 策 的代 理理 论
代理 理论是在 放松 了 MM理论关 于公 司所 有者 与经营者 利益一致假设 的基础上产生 的。 信息不对称 和现实 中不完全合 同的存在 , 然 引发 公司 内部管理 者与外部 利益相关 者 ( 必 股东
及债权人 ) 间的利益冲突和与此有关的代理 问题 。 之 詹森与麦克林率先利用代理理论分析 了企业股东 、 管理者 与债券持有者之间 的代理冲突及其解决措 施 , 从代 理关系角度 对 困扰财务学家的融资问题作 了新 的阐释 , 为股 利政策有助 认 于减缓管理 者与股 东之 间 ,以及 股东与债权 人之 间的代理 冲
我 国上市公 司股利政策 的代理理论 问题分析
刘 志君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 学院 , 河北 唐 山 0 3 2 ) 60 0
【 摘 要 】 我国上市公 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 出“ 中国式股利之谜”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 司股利政策 的代理理论 问
第五章 股利政策(公司金融-宁波大学 孙伍琴教授)
3.股票分割的动机考察
(1)降低股票股价:通常认为,股价太高,会降低投资吸引力,不利于 股票交易;股价下降则有助于股票交易。通过股票分割可以大幅度 降低股票市价,增加投资吸引力。 (2)缓解代理权之争:增加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使公司的股权分散到 更多的投资者的手中,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部分股东通过争取 投票代理权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企图。 (3)为发行新股做准备:股票价格太高会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不敢轻易 投资公司的新发股票,股票价格降低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流通性,增 加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这对新股的发行也是一种推动。 (4)收购兼并中的运用 一个例子:甲乙两公司准备以股票交换的方式进行合并,目前甲公司 每股市价50元,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5元,根据此确定出来的1:10的 换股协议是合理的,但乙公司的股东心理上却可能很难接受。如果甲 公司先进行1:5的股票分割,再以1:2的比例进行股票交换,尽管本质 并未因此改变,却容易被乙公司股东接受,有助于兼并活动的顺利实 施。
3.除权除息 (1)概念:除权除息,也就是将股票中含有的分红权 利予以解除。除权除息都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后 进行。除权之后再购买股票的股东将不再享有分 红派息的权利。 (2)除权除息价 ----除息价:登记日收盘价减去每股股票应分得的现 金红利。 用公式表示: 除息价=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股票应分的股利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格除以所含有的股 权。用公式表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每股送股率)
第五章
股利政策
一、股利政策理论 (一) 股利无关论(dividend irrelevance theory) (二) 一鸟在手论(bird in the hand theory) (三) 所得税差异论(tax differential theory) (四) 信号发射理论(information content or signaling hypothesis) (五) 股利的顾客效果(dividend clientele effect)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关性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关性研究综述摘要:在代理理论下,公司治理和股利政策都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
股利政策是公司特定的治理机制下,各利益相关者对自身利益诉求的一种非零和博弈利益;公司治理是经理层在指标体系下,对股利做出相应决策。
本文旨在对公司治理和股利政策相关性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对现有文件进行综合评述,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代理理论;公司治理;股利政策一、引言1976 年,jensenand meckling(1976)在依托mm理论关于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利益诉求博弈的基础上,提出了代理理论。
随着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逐步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在当下企业代理和委托关系当中,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委托人和实际管理企业的代理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所追求的都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在企业的经营当中当企业的委托者和代理者发生利益上的冲突的时候,代理人就很有可能去违背甚至是去损害委托人而达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代理成本问题。
实现企业的良好治理,实现企业代理成本的最优化,协调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均衡分配,是当代企业治理研究的核心。
公司治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良好的的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维护企业各相关者的利益。
其中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公司治理理念下重要一环,并受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股利政策是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以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其实质是公司治理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体现,是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利益的博弈。
股利政策是公司的管理层、股东、债权人、员工对公司利益再分配的诉求,一种利益的博弈,但这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在公司特定的治理机制下,各方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可以实现一种博弈利益的均衡,即公司特定的股利政策。
可见,公司的股利政策并不仅仅是财务政策,也是公司治理的政策。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股利政策和公司治理的研究不少,一方面是关于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再者就是把二者联系起来,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股利政策
一金融经济一浅析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股利政策牟文华(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股利政策在树立公司良好形象的同时,更能够激发投资者持续投资的热情,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文根据我国股利发放现状,从降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发放政策进行分析,并针对股利政策的规范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一、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分析股利政策实际体现的是公司内部人与外部股东之问的代理问题,适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保证代理人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事。
所谓适当的股利政策即指公司的利润应更多地支付给股东,较多的股利支付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降低代理成本的:1.较多的股利发放减少了代理人可以支配的自由现金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代理人为满足个人利益而过度投资、谋求个人私利,进而保护股东的利益。
2.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使公司内部融资的可能性减小,迫使公司进人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
这首先使公司接受更为广泛的监督,督促公司更多地按照投资者利益进行决策;其次,新的投资者只愿意就代理人现有的管理水平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支付股价,因此新的投资者相对于老投资者更有可能影响公司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再者,公司发行新股后,若要减少每股盈余被稀释的影响,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就要获取更多盈余,这亦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缓解代理成本、降低代理成本的助推作用。
二、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应用的客观限制(一)股利分配的不规范性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存在以下特征:连续多年不分配的企业较多、股利分配政策的执行缺乏连续性、股利支付率变动较大、股利类型多种多样、股票股利的发放日趋普遍等。
在上述多样化、不规范、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下.公司内部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由操控利润的分配.从而导致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失效。
(二)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代理成本理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股利政策可能导致的代理成本冲突,并探讨了如何达到股利政策的平衡。
结合实证研究案例,进一步探讨了股利政策在实践中的影响和效果。
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强调了代理成本下股利政策理论的重要性。
本文对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学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代理成本、股利政策、理论、影响、冲突与平衡、实证研究案例、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在公司治理领域,代理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代理成本指的是因为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管理层)之间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各种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和冲突解决成本等。
股利政策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代理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股利政策是公司决定将利润以何种方式分配给股东的政策。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利政策除了直接影响股东收益外,还会影响代理人(管理层)的行为。
如果公司选择高股利政策,管理层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投资和支出,以避免因分配利润而损害公司长期利益。
相反,如果公司选择低股利政策,管理层可能会更倾向于扩大投资和支出,可能导致代理问题的加剧。
在实际情况下,股利政策会面临着冲突与平衡。
股东希望获得更多的分红,以提高投资回报率;而管理层则可能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可能会选择留存利润用于再投资。
如何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股利政策制定的关键问题之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股利政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更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
基于代理成本的股利政策理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代理成本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詹姆斯·麦金塔尔(James D. MacNeil)和迪维斯(Oliver Hart)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公司治理中,雇主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
股利政策理论研究
股利政策理论研究西方股利政策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前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后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价格有较强的影响,财务学家们从税赋因素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展开研究,各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为企业股利支付模式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一、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财务学家Miller(简称莫米)于1 96 1年提出。
莫米立足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这是因为公司的盈利和价值的增加与否完全视其投资政策而定,企业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及其未来的期望报酬,在公司投资政策给定的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
进而得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其资本结构的线性递增函数。
在此基础上,莫米又创立了投资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受筹资方式的影响,只有在投资报酬大于或等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
莫米的股利无关论的关键是存在一种套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消,股东对盈利的留存与股利的发放将没有偏好,据此得出企业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这一著名论断。
但是莫米理论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这包括(1)完善的竞争假设,任何一位证券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2)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取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3)交易成本为零假设,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4)理性投资者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是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者。
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是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莫米也认识到公司股票价格会随着股利的增减而变动这一重要现象,但他们认为,股利增减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为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的信息内容。
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股利政策是公司经理们所面临的重要的财务决策,同时它也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1956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翰。
林特纳(John Lintn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而1961年米勒和莫迪利亚尼所提出的著名“股利无相关假说”,则成为股利政策理论的基石。
此后的近40年里。
股利政策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逐渐成为金融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股利分配政策理论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践。
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理论的发展(一)股利无相关假说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给公司。
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马”,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
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
然而米勒和莫迪利亚尼则认为,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政策的好坏所决定的。
由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只是盈利减去投资之后的差额部分,且分红只能采取派现或股票回购等方式,因此,一旦投资政策已定,那么,在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上,股利政策的改变就仅仅意味着收益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分配上的变化。
如果投资者按理性行事的话,这种改变就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及股东的财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股利无相关假说”是建立在“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这一严格假设前提基础上的。
_而所谓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
不存在税赋;第二,信息是对称的;第三,合同是完全的;第四,不存在交易成本。
但是,倘若上述假设条件有所改变,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股利无相关假说‘为什么会被后来的经济学家视为股利政策理论的基石,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股利政策与公司市场价值无相关的这一推论,而在于它以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在哪些情况下股利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公司的市场价值发生相应变化。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摘要】本文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在介绍了代理成本理论、股利政策的定义以及研究背景。
接着在分析了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代理成本的种类及其影响、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决策模型、股利政策与股东代理问题的关系,以及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代理成本理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股利政策的决策策略,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启示。
【关键词】代理成本理论、股利政策、股东代理问题、决策模型、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决策策略、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介绍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在公司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代理关系,这种代理关系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
代理成本是指因代理关系而产生的各种成本,如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和契约成本等。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东和公司经理之间存在代理问题,即公司经理可能会利用其控制权来谋求私利,损害股东利益。
代理成本理论强调了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些关系对企业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股利政策方面,代理成本会影响公司如何制定和执行股利政策。
代理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公司经理更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最大化股东利益。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以最大化股东财富。
代理成本理论为我们理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股东与公司经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股利政策时,代理成本理论的观点对我们解释公司行为、预测股利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代理成本理论的引入为我们探讨股利政策决策的内在逻辑、股东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2 股利政策的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盈利后如何分配利润给股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股利政策直接关系到股东的权益和利益,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公司的股利政策可以反映其经营绩效、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规划以及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的预期。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权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 38 ) 总 1期
商 业 经 济
S ANC I G I H YEJN J
N 31
【 文章编号】 1 9 64( 0 ) -080 0 -032 90 08-3 0 0 1
上 市公 司股 利政 策 与股权 结构 关 系 的实证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F 3 80
【 文献标识码】 B
t
有 可能 防止一些 损坏 小股 东 的利 益但 增加 控制者 私人收
目前国 内外 对 于股利政 策 与股 权结 构之 间到底 是一 个什 么样 的关 系并 没有一 个统 一 的结论 ,而 国 内的研究 多集 中在股权 属性 方面 , 其对 股权 制 衡度 方面 的研究 尤 较少 , 现在非 流通 股解禁 , 然而 股权 属性 对股 利政策 的影 响 已经没有太 大意 义 ,而 股权集 中度和 股权 制衡作 用则 意义 明显 。故 本文 主要 从 股权 集 中度方 面 以及股权 制衡 度角度 对股利 政策 与股权 结构 关 系进行 实证 研究 ,验证 我 国上市公 司在非 流通股 解禁 下股 利政 策与 股权结 构 的
、
理 论 回 顾
法和单因素法进行实证分析,拒绝了股权集中度与现金
股利 负相关 、 与股票 股利 正相关 的假设 。
() - 股利政策 与股权结 构的关 系 一
代理理论认为, 股权结构分散所致的所有权与经营控
制 权的分离 程度影 响 了股利政 策 。随着 公 司股权结 构 的 扩 散, 督管 理者 经 营行 为动 机 的股 东 人数 递 减, 有监 管理 层过度 投资 以从公 司闲置 现金 流量 中获 得收 益 的动 机越 强 , 公 司股东 与 管理 层之 间的 代理 成 本增 大 , 东需 导致 股
代理理论下股利政策选择的探讨
二 、股 利 理 论
1股 利无 关论 .
股 利 理 论 所 面 对 的 一 个 基 本 问题 就 是 股 利 与 价 值 之 间 的 相 政 策 ,既有 利于抑 制经理 人 员随意 支配 自由现 金 流 的代理成 本 ,也 关性, 以实 现 公 司价 值 在 最 大 化 为 最 终 财 务 目标 。 M…e 教 授 与 有 利于 满足 股 东取 得收 益 的愿 望 。 ( 控 股股 东与 中小 股 东之 间 r 3) Mo iln教授 发表 于 1 6 年 《 利政 策 、增长 与股 票估价 》在 一 dgi i a 91 股
的代理 冲突 。现代 企 股权结 构 的一个 显著特 征 是所 有权 与控制 权
系列 严 密的 假设 条 件下 ( 些条 件 包括 “ 善 的资 本市 场 ” 、 “ 这 完 理 集 中于一 个或 少数 大股 东手 中 ,企 业管 理层 与大 股东 的权 利趋于 一 性行 为 ”和 “ 充分 确定 性 ”) 描述 了一 种 完美 资本市 场 下完 全理 性 致 。 由于 所有 权集 中使 控股股 东有 可 能也有 能力 通过 各种手 段侵 害 的投资 者 并不关心 公 司股利 的分 配 ,股 利 的支付 比率 不影 响公司 的 中小股东 之 间的代 理冲 突使企 业股 利政 策也 呈现 出 明显的特 征 。 当
司股利 分 配的动 因往往 更加 复杂 本 文从 盈余 管理和委 托代 理的 角度探 讨在代 理理 论下我 国上 市公 司股利政 策的 选择 [ 关键 词 ] 盈余 管理 委托 代理 代 理理论 股 利政 策
一
、
盈余管理与股利政策
金 股利 ,使公 司很 大一 部分盈 利转 移到投 资 者手 中 ,减少管 理者 可
由于我 国上 市 公 司 尚存 在较 为严 重 的信 息不 对 称 和 委托 代 理
《2024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范文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篇一一、引言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决策之一,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资本结构、股东的收益分配以及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投资者日益成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也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然而,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存在诸多问题,如股利支付率不稳定、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等。
因此,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对于优化公司财务管理、提高投资者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大财经网站、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库。
四、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1. 股利支付率与支付形式从整体上看,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呈现出波动性较大的特点。
多数公司选择现金股利作为主要的支付形式,但也有部分公司采用股票股利或混合支付形式。
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支付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多样性。
2. 股利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纵向比较,发现部分公司的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
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股价表现。
五、影响因素分析1.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状况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通常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支付股利,而现金流状况良好的公司则能保证股利的稳定支付。
2. 公司治理结构与股东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东结构对股利政策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大股东往往能通过董事会等决策机构对股利政策产生较大影响。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2010年第1期)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理论研究综述■/许日摘要:本文从国外(主要是西方)研究和国内研究两方面对股利分配政策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况总结。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论研究综述一、引言股利分为现金股利、分派其他资产的财产股利,以及向股东增发新股的股票股利等。
在我国,主要发行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使公司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发展。
国外关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探索,可以追溯到约翰·林特纳(John Lintner ,1956)提出的最早关于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
1961年MM 著名的“股利无关论”(Miller M ,Modigliani F ,1961)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关于股利政策对股票价格及公司价值的影响的思考。
在这以后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都是以放松“股利无关论”中“完美市场”的假设而展开的。
股利政策的形成受到包括法律、政治、文化、监管、股东意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也导致很难找到某一种数学模型可以对所有公司进行统一分析(Frankfurter and Woody ,1997)。
目前,西方学者普遍认同影响股利的因素有:公司规模、公司盈利能力、现金状况、企业资产流动性、公司成长性、再投资能力、治理结构、所属行业等。
近十几年来,我国学者也逐渐展开了股利政策领域的研究。
但相比国外主流力量还略显薄弱,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方面。
学者吕长江、王克敏(1999)和李常青(2001)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并将其分类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股东权益比率、流动性、公司规模、公司业绩;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市场监管、投资者特点、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等。
一般认为,股利政策的制定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剩余股利政策(Residual Dividend Model ,从期末盈余中除掉下期投资项目的需要资金,剩余部分全部作为股利)、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Constant Payout Ratio ,每年盈利的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固定或持续增长的鼓励政策(Stable Dividend Policies ,股利额不变,公司未来盈余一定会上升时,股利额也随之上升)、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Low-Regular-Dividend-plus-Extras ,保持低水平固定股利,其余波动股利部分随每年的盈余收入和未来投资计划而变化)。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
关键 多 非 代 私 技 词 : 元 回 归 ; 国有 控 股 上 市公 司 ; 理 成 本 ; 有 收 益
∞ 中图 类 号 : 2 5 1 分 F 7 . 和 y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1 0 ( 0 0 0 —0 0 ~0 17 — 8 7 2 1 ) 9 13 3
司的控 制力 越强 , 股 股 东 的 隐性 收 入 越 大 , 债 务 控 且
工 具 并 非 鳃 决 我 国公 司 控 制 权 隐 1 3的社 会 公 众 股 进 行交 易 。 而 / 龚晶、 刘鸿 雁 l 实 证研 究 证 明 国有 股 比例 越 大 , 理 _ 3 代
e 摘 要 采 用 多元 回 归 的 方 法研 究派 现 与 上 市公 司 三种 不 同 代 理 成 本 之 间的 关 系。 实 证 发 现 , 现 能 降 低 股 东与 管 理 者 : 派
科私 益 。 一 的 T 收 有
的代 理 成 本 , 常 现 金 股 利 发 放 只 是 大股 东 获取 公 共 收 益 的 一 种 手段 , 能缓 解 大 小股 东之 间 的 利 益 冲 突 , 正 不 降低 大 股 东
东 与管理 者 的委托代 理 问题 , 还存 在其 他两 层代 理 问 题 。一种 为 国有 股 自身 的委 托代 理 问题 : 国上 市公 我
司 中的 国有 股 与法人 股 占上市公 司总股本 比重很 大 ,
且 不 能 上 市 流 通 , 能 在 场 外 以 协 议 受 让 的 方 式 转 让 只
第 1 O卷 第 9期
21 0 0年
V o . 0,N O 11 .9
Se p., 2 0 01
9月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
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变化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们将 以每股 现金股 利 (d s作 为 因变 量 , cp ) 运
用 回归 分析 的方 法来检 验股 改前后 影 响现金 股利 的股权结构变量有无发生 变化 。 我们建立如下 回归模 型 :
2 1 年 第 4期 ( 第 10期 J 01 总 7
山东 纺 织 经 济
股 改 前 后股 权 结 构 变化 对 现 金 股 利 政 策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郝敬 敬 ( 疆 财经 大学 新
摘
新 疆 乌鲁 木 齐
80 1 ) 3 0 2
要: 本文从 分析 上 市公 司的股 权 结构入 手 , 选取 股 改前后 上 市公 司的现 金股 利 分配 情况作 为 分
有 替 代 关 系 ( ne 、o eg和 Z r.19 : hr、 J sn Sl r e b on 9 2 S ot
Za hn和 K ae, 0 2 , esy 20 )通常 的结论 是股 利 、 务和 债 内部股权 是解决 股东 与管 理层 之 间代理 问题 的替 代性工具 。国内经验研究也集 中在股权集 中度 和控
中图分 类号 :2 92 6 F7. 4 文献 标识 码 : A d i 03 6 /i n1 7 — 9 82 1 . . 4 o: . 9is .6 3 0 6 .0 1 4O 1 9 .s 0 0
一
、
引 言
国 外 关 于 现 金 股 利 的 理 论 流 派 纷 杂 ,观 点 迥
的是与 国外全 流通 资本市场不 同的风景 , 其并 未成 为降低控 股股 东与 中小股 东之 间代 理成本 的有效 手段 。 进入后 股权分置 时代 , 股份的全 流通 为控股股 东与 中小 股东搭 建 了使其 利益趋 向一致 的价值平
股改背景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为, 以及公司存 在过 多的现金 会导致过 度投资 。G os n rs ma
和 H r,at bokJne 出如果股东能 够最小化 管理 atE s rro , sn提 e e
层所 持有 的现金 , 那么就能 限制管理层不被监控 的享乐支 出。管理层 掌握越 少 可便 宜使 用 的资 金 , 么就 会 减少 那
况下 , 市净率是否真能反映企业成 长性值得怀疑 。
东可能会 从 自身利 益 出发 转移公 司的资 产或 利润 。Fc a-
c 、ag和 Y n i Ln o og的研究结果 显示控制性股东 的公司 只有
在一定的监督机制约束 下才会发放较 高的现金股 利。le _ e
和 Xa ,hn和 J n的研究均显示国内大股东存在利用发 /oC e i a 放现金股 利的方式侵 占小股东利 益的行为 , 现金股利成为
一
假设 的提 出
究发现 , 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 的显著动机 , 而且这 种动机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 响。企业的成长性机会能够
弱化第一大股东分配现金股 利的的激励 , 并促使公利 政策将会影 响到管 公 理层与股东之 间的利益 冲突。Jne esn和 Meki cl g指 出 , n 公 众持股公 司的管 理层 可能会从 图利 自身 出发分 配公 司资 源, 而这种行为并不符合 股东的利益。这些行为 包括管理 层在职期 间慷慨 的花 费 以及没 有得 到充分论证 的并 购行
的而派发现金股利。同时, 经验结果所提 供的证据 尚不足以证 明流通股 比例与现金股利 的支付之 间存在显著 的负相关 关 系。总体 而言, 上市公司并未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显著 的改变其股利政策。
关键 词: 股权分置 ; 现金股利 ; 利益输送 中图分类号 :26 6 F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4 8 (09 0 一 O4— 4 1 9— 4 2 2 0 ) 1 O 4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3)
上 式 中 α i 与 βi 可 以 采 用 最 小 二 乘 法 对 个 股 i 与 大 盘指数在事件宣告日前 35 个交易日至前 6 个交易日期 间的收益率进行回归求得。 3. 异常收益率的计算 (1) 平均异常收益率 AR t (Abnormal Return)
[8]
(4) (5)
式中 T ( ARt ) = ARt × N / S ( ARt ) ;
1 N ∑ (δ it − ARt )2 ; N − 1 i =1 N 为样本个数, t 为 -5 至 +5。 S 2 ( ARt ) =
(2) 累 积 平 均 异 常 收 益 率 C A R ξ (C u m u l a t i v e Abnormal Return)
[8-10]
其中, R i t 为股票 i 在交易日 t 的每日收益率; P i t 和 P it-1 分别为股票 i 在交易日 t 和 t -1 的收盘价; P mt 和 P mt-1 分别为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在交易日 t 和 t -1 的收盘价。 前 边 已 经 提 到, 由 于 剔 除 了 除 权 日 的 影 响, 个 股 收 益 率 的 计 算 并 不 需 要 复 权; 而 大 盘 指 数 是 每 日 进 行 除权、复权的,收益率直接计算即可。 2. 正常收益率的计算 Pamela P. Peterson 对事件分析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进 行 了 综 述, 认 为 通 常 情 况 下 利 用 市 场 模 型 法 计 算 正 常 收 益 率 是 最 优 的, 因 此 我 们 选 择 市 场 模 型 法 计 算 正 常收益率 E ( Rit ) ,其计算公式如下: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05, Vol. 8, No. 5, pp 55-62
55
公司治理
二、文献综述
前 面 我 们 已 经 提 到, 公 司 发 放 现 金 股 利 可 以 减 少 公 司 内 部 的 自 由 现 金 流, 从 而 防 止 管 理 层 进 行 过 度 投 资, 降 低 了 代 理 成 本。 而 对 于 那 些 处 于 成 熟 行 业 的 公 司, 它 们 增 长 机 会 小, 现 金 流 比 较 充 裕, 潜 在 的 过 度 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如果这样的公司增加股利, 对 于 市 场 而 言 是 一 个 更 好 的 消 息。 换 言 之, 同 样 是 增 加 股 利, 潜 在 的 过 度 投 资 问 题 严 重 的 公 司 的 市 场 反 应 要 大 于 那 些 相 对 不 太 严 重 的 公 司。 这 也 与 信 号 理 论 形 成 了 对 照。 信 号 理 论 认 为 市 场 对 于 股 利 增 加 会 有 正 反 应,但是它对公司的代理成本并不加以区分。 Lang 和 Litzenberger
上 市 公 司 的 股 利 政 策。 我 们 利 用 传 统 的 增 长 机 会 与 自 由 现 金 流 来 识 别 过 度 投 资 公 司, 通 过 考 察 2000—2002 年 股 利 增 加 大 于 10% 的 315 家 公 司, 我 们 发 现, 对 于 股 利 增 加 的 宣 告 事 件, 过 度 投 资 公 司 的 市 场 欢 迎 程 度 要 显 著 地 大 于 非 过 度 投 资 的 公 司, 这 说 明 代 理 成 本 理 论 在 中 国 是 适 用 的。 我 们 进 一 步 检 验 了 国 内 特 殊 存 在 的非流通股以及国有股对于管理层与流通股东之间代 理 冲 突 的 影 响, 通 过 同 样 的 事 件 研 究 方 法 对 上 述 样 本 进 行 市 场 宣 告 反 应 检 验, 结 果 发 现: 非 流 通 股 比 例 不 同 的 公 司 其 市 场 反 应 并 无 显 著 差 异, 说 明 非 流 通 股 的 存在对管理层与流通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没有显著影 响; 而 国 有 股 比 例 不 同 的 公 司 其 市 场 宣 告 反 应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说 明 国 有 股 产 生 的“ 所 有 者 缺 位 ” 问 题 加 大 了 管 理 层 过 度 投 资 的 可 能 性, 并 确 实 影 响 了 现 金 股 利 的发放。 关键词 股 利 政 策; 代 理 理 论; 股 利 宣 告 日; 所 有者缺位;事件研究
[6]
取 [ -20,+20] 作 为 L 2 , 由 于 事 件 分 析 是 考 察 特 定 事 件 的 市 场 反 应, 因 此 这 一 窗 口 期 选 择 过 长, 其 中 包 括 了 分 红 事 件, 有 除 权 效 应 的 影 响 无 法 剔 除; 俞 乔 和 程 滢 选 取 [ -40,-11] 作 为 窗 L 1 ,[ -10,+10] 作 为 窗 L 2 , 但 是 结 果 发 现 样 本 只 有 在 [ -2,+2] 窗 口 有 异 常 收 益。 综上分析,我们选用 L 1 和 L 2 作为窗口期,然后根据市 场的超额收益对窗口期进一步确定。 事件研究方法的核心问题是计算正常收益率及异 常收益率,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收益率的计算
Rit = Rmt = Pit − Pit −1 Pit −1 Pmt − Pmt −1 Pmt −1
(1) (2)
从上面这一假设出发进行
了实证检验。 他们用 Tobin ’ s Q 来对上述公司加以区分, T o b i n ’ s Q 小 于 1 的 公 司 为 过 度 投 资 的 公 司。 当 只 考 虑股利变化(绝对值)大于 10 个百分点的事件时,他 们 发 现 对 于 股 利 增 加 的 宣 告, Q 小 于 1 的 公 司 相 比 Q 大于 1 的公司价格变化要大;而对于股利减少的宣告, 这一变化还要显著。这一结果与代理成本理论相一致。 Y o o n 和 S t a r k s [7] 在长时间里重复这一试验,结果 发现对于股利减少的宣告, Q 的高低与市场反应无关, 也就是说市场对于公司潜在的过度投资问题并不关心; 而 对 于 股 利 增 加 的 宣 告, 市 场 反 应 有 显 著 的 差 异。 但 是, 他 们 在 固 定 了 其 它 因 素 如 股 利 支 付 率、 公 司 规 模 以 及 股 利 支 付 率 变 化 等 后, 发 现 市 场 对 于 不 同 Q 值 的 公司反应是相同的,这一结论不符合代理成本理论。 国内对于代理成本的实证检验很少,大多数对于股 利宣告的市场反应的检验集中于对信号理论的检验。
ξit = Rit − E ( Rit )
1 N AR = ξ * t N ∑ it i =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具体模型及方法
我 们 利 用 事 件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市 场 反 应。 事 件 分 析 方 法 首 先 是 要 确 定 一 个 事 件 期。 通 常 以 宣 布 日 为 中 心 选 取 要 测 量 的 时 间 段。 确 定 事 件 期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捕 获 该 事 件 对 股 票 价 格 的 全 部 影 响。 事 件 期 越 长, 所 捕 获 到 的 影 响 就 越 全 面, 但 这 样 也 会 使 得 估 计 容 易 受 到 更 多不相干因素的影响。本文选用的数据是 -35 天至 -6 天 的 股 票 的 日 收 益 率( 注 意: 假 定 事 件 发 生 的 时 间 为 第 0 天) , 用 其 作 为 估 计 窗 L 1 数 据。 该 数 据 的 来 源 为 Wind 数据库。另外我们选取 -5 至 +5 天的股票的日收 益率作为估计窗 L 2 数据。 对 于 窗 口 期 的 选 取, 国 内 并 没 有 一 致 的 标 准, 也 无 法 在 事 前 确 定。 魏 刚
公司治理
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实证检验
○ 廖 理
摘要 本文从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中国
方 芳
股 利 政 策 的 代 理 理 论 即 是 其 中 一 个 主 流 的 理 论。 代 理 成本理论最早由 Jensen 和 Meckling [2] 在 1976 年提出, 他 们 认 为, 上 市 公 司 的 管 理 层 并 不 总 是 按 照 股 东 利 益 最 大 化 的 原 则 去 管 理 公 司, 他 们 可 能 从 事 一 些 使 自 己 收 益 的 活 动, 诸 如 无 视 股 东 权 益 而 进 行 的 并 购。 换 言 之, 如 果 公 司 内 部 资 金 过 多, 就 会 导 致 管 理 层 的 过 度 投 资, 从 而 损 害 股 东 的 利 益。G r o s s m a n 和 H a r t [3] , E a s t e r b r o o k [4] 以及 J e n s e n [5] 提出了对于这一问题的解 决 方 案, 即 令 管 理 层 可 以 支 配 的 现 金 流 最 小 化, 这 样 就 可 以 减 少 他 们 进 行 过 度 投 资 的 机 会。 管 理 层 可 以 自 由支配的现金流越少,他们就越难投资于 N P V 为负的 项 目。 现 金 股 利 即 是 一 种 从 管 理 层 手 中 拿 出 自 由 现 金 流 的 有 效 方 式。 当 然 这 一 理 论 与 原 始 的 M M 理 论 假 设 差 别 非 常 大, 因 为 它 认 为 股 利 政 策 与 投 资 政 策 相 关。 通 过 减 少 潜 在 的 过 度 投 资, 现 金 股 利 可 以 增 加 公 司 的 价值。 有 关 代 理 理 论 的 实 证 检 验 很 少, 其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代理成本的衡量指标很难确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 那 就 是 处 于 成 熟 行 业 的, 具 有 稳 定 的、 充 裕 的 现 金 流 的 公 司, 它 们 没 有 很 大 的 增 长 机 会, 管 理 层 潜 在 的 过 度投资问题很严重。L a n g 和 L i t z e n b e r g e r [6] 提出这一 特 性 对 代 理 成 本 理 论 进 行 检 验, 并 与 信 号 理 论 进 行 了 对 比。 其 基 本 观 点 就 是, 根 据 代 理 成 本 理 论, 由 于 现 金 股 利 的 发 放 可 以 减 少 公 司 的 代 理 成 本, 因 此, 市 场 对于不同代理成本的公司股利增加的市场反应是不同 的。 高 代 理 成 本 的 股 利 增 加 将 更 加 受 到 市 场 的 欢 迎, 而 信 号 理 论 则 对 公 司 的 代 理 成 本 不 加 区 分, 认 为 市 场 对 于 不 同 代 理 成 本 公 司 是 同 等 对 待 的。 我 们 后 面 的 实 证研究即是从这个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情 况进行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