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9c197b19da38376bae1fae4a.png)
哈佛大学简介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一所私立的高等学校。
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纪。
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为其子孙后代的幸福,仿效当时故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院。
逐渐兴起的小镇,从此亦称剑桥,中文译音称坎布里奇。
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
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哈佛大学是的八名成员之首。
哈佛大学校训哈佛早期的校训是“察验真理”(Veritas [1643])、“荣耀归于基督”(In Christ Gloriam [1650]),以及“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 et Ecclesiae [1692])。
哈佛早期印章展示三本翻开的书本,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之间的动力关系。
哈佛的一份最早期文献——1642年的学院法例--如此写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考虑以认识神并耶稣基督为永生之源(约17:3),作为他人生与学习的主要目标,因而以基督作为一切正统知识和学习的惟一基础。
所有人既看见主赐下智慧,便当在隐密处认真借着祷告寻求他的智慧。
" 现在,在近几年里,哈佛大学的校训又有了新的进步,只有一个词语:真理。
就是说只要哈佛的学生掌握了新的真理,你就可以对你的校长和教授说:“你错了”。
哈佛大学机构设置现在,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资产超群,常被人戏称为“哈佛帝国”。
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
其中本科生院两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1所,即文理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学扩展部等。
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演进
![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06f74ddfb9f3f90f77c61b07.png)
维普资讯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20 正 06
接 受某种程度 的训练” ,这就意味着 每个人需要“ 正确而不是迂腐地理解什么是人文 ,熟知人类所创造 的文明的 结构” 劳威 尔强调 ,“ 。 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展 ,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 弱项 。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 是 有缺陷的专家 ,而是有全面智慧 、广泛 的同情心 和 自主判断 的人… …在复杂的现代社会
1 1 年 ,劳威尔指出 :“ 94 与专业训练相 比,民主更需要 广泛 的普通教育 ,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统 治者的特征 ,应 当
收稿 日 :2 0 . —0 期 0 6 62 0 作者简介 :陈利 民 ( 93) 男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 等教育原理和 比较高等教育 16一, 高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UHAN OF W UNI VERS TY CI NCE I OF S E AND ENGI ERI NE NG
V_ .9 No 7 0 1 . 1
Jl. 0 6 uy 2 0
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理念 的演进
陈利 民
( 武汉科技学 院,湖北 武汉 40 7 ) 30 3
1 自 由教 育 的 转 型
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的传统 。这种传统 自古希腊亚里斯 多德 以来 ,经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在西方教育 中得 以保存 。哈佛大学作为一所 由清教徒按 照英 国剑桥大学模式创办 的大学 , 无论是在培养 目标 上还是课程 内容上 , 都是按 照古典 自由教育模 式进行 的。 1 世 纪下半 叶 ,随着美 国学 院与世隔绝 状态的彻底打破 ,随着 自然科学 的发展 和科学教育的兴起 ,自由教 9 育 不得不通过使 自己的学科教材与当前 的事物相联系来证明 自己存在 的合理性 。于是就 出现了一种要求 自由教 育具有 最适切 的后果 的趋势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由教育奠定实用主义基础的尝试方式有两种 。一方 为 面 .人们试 图对 自由科 目进行彻底检查 ,使它们 与当代种种问题建 立更直接 的联 系。与永恒人性一样 的永恒课
哈佛大学的二十条校训
![哈佛大学的二十条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22108b75a417866fb84a8e3b.png)
哈佛图书馆的二十条训言: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诉我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
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
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
![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6af9cd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2.png)
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
别敦荣;贾杰静
【期刊名称】《大学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哈佛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兼容了英国的学院观念、德国的研究与研究所制度和美国的民主思想.它所秉持的精英教育、真理与学术至上、自由教育和学术自由等教育理念,既是其370多年发展历史的结晶,又是其超越自我、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内在精神.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理念,有助于科学系统地构建引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页数】6页(P76-81)
【作者】别敦荣;贾杰静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5;中华女子学院科研与规划管理处,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712
【相关文献】
1.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启示——以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为例 [J], 郭宇
2.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 [J], 别敦荣;隆芳敏
3.普林斯顿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J], 别敦荣;陈梦
4.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J], 别敦荣;蒋馨岚
5.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J], 王雅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
![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https://img.taocdn.com/s3/m/93016ce5e009581b6bd9eb50.png)
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摘要: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精髓在于对教学质量的追求,以及“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特色在于取消了课堂讲授,代之以案例讨论。
其目的在于解决管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问题。
教学理念通过案例教学来体现,而案例教学更需要制度建设和文化保证。
对哈佛案例教学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国管理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MBA;案例教学在我国教育部的支持下,哈佛商学院于2005年8月举办了以中国大陆重点管理学院为对象的“案例研讨班”(Program on Case Method)。
笔者参加了该期研讨班。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催人深刻反思。
因为哈佛大学的课堂里已经没有教授的讲课,课堂时间全部用于案例讨论。
教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即决定讲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而成为开放、互动的讨论“引擎”。
他们通过提问、倾听和反馈来培育学员对决策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学员为中心”(Participants Centered Learning)的教学理念得以诠释。
实际上,国内对哈佛的案例教学早有学习和借鉴。
但我们认为这种学习和借鉴不仅要有其“形”,更重要的是得其“神”。
1908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成立,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两年制的MBA项目。
但是,美国早期的工商管理教育以学士层次为主。
而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工商管理教育更是摇摆于学术和实务之间,缺乏明确的定位。
60年代,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
变革始于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报告:一份是“高等工商管理教育”(Higher Education for Business)另一份是“美国企业家的教育”(The Education 0f AmericaBusinessmen)。
两份报告均发表于1959年。
前者由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资助,亦称为“福特基金会报告”。
后者为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资助,也叫做“卡内基基金会报告”。
哈佛家训的主要内容
![哈佛家训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173b2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0.png)
哈佛家训的主要内容哈佛家训是哈佛大学的校训,也是哈佛大学一贯以来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
哈佛家训以其简洁、深刻的内容,成为了世界各地学子学习的对象,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哈佛家训的主要内容。
首先,哈佛家训强调的是“真理”。
真理是哈佛大学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哈佛家训告诉我们,要追求真理,要有求知欲,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接近真理,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其次,哈佛家训强调的是“正直”。
正直是指一个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要做一个有原则、有担当的人。
在哈佛家训中,正直不仅仅是指诚实守信,更是指一个人要有追求真理、追求公正的品质。
只有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稳健。
再次,哈佛家训强调的是“勤奋”。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也是哈佛大学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
哈佛家训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只有通过勤奋才能取得成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哈佛家训强调的是“奉献”。
奉献是指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哈佛家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与社会、与他人息息相关。
只有通过奉献,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的来说,哈佛家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真理、坚守正直、勤奋奋斗和无私奉献。
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哈佛大学的校训,更是哈佛大学对学生们的期望和要求。
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牢记哈佛家训,努力成为有知识、有品德、有担当的人,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哈佛大学》课件
![《哈佛大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3c1c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6.png)
目 录
• 哈佛大学简介 •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 • 哈佛大学的师资力量与学生生活 • 哈佛大学的知名校友与社会影响
01
哈佛大学简介
哈佛大学的历史与背景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美 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该校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 与波士顿市隔查尔斯河相望。
哈佛大学最初是一所男子学院,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研
04
哈佛大学的知名校友与社会影响
哈佛大学的知名校友
政治领袖
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政治领袖,如美 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前国务卿亨 利·基辛格等。
商业领袖
哈佛商学院作为全球顶尖商学院之一 ,培养了众多商业巨头,如比尔·盖 茨、马克·扎克伯格等。
学术界
哈佛大学教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图 灵奖得主等学术精英。
文化传承与创新
哈佛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 了贡献。
哈佛大学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教育改革与创新
哈佛大学将继续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创新,培 养更多优秀人才。
国际合作与交流
哈佛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 进全球学术和科研发展。
科研突破与成果转化
哈佛大学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 果造福人类。
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02
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
学术和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倡导多元文化和国际交流
03
哈佛大学倡导多元文化和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交
流机会,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跨学科课程
哈佛大学开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 选修不同领域的课程,以拓展知识面 和增强综合素质。
哈佛大学的普通教育理念
![哈佛大学的普通教育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03a97660561252d380eb6e4e.png)
中图分类号 : m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09- 84 20 )3 0 8 - 5 A 1 0 2 5 (06 0 — 0 7 0
普通教育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自1 9世纪上半叶始 , 由于美 国社会的激烈变革 , 传统的 自由 教育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传统办学理念与新 的办学理念之间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古典课程逐步丧失 了以往独领风骚的地位。课程 内容的范围不断扩大。而随着课程范围的不断扩大 , 大学在培养 目标上也 产生了变革 。可 以说 , 传统的自由教育已失去了其赖 以存在的社会政治 、 经济和文化基础 。但是 , 这并不 是说传统的 自由教育就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 而只能说传统的 自由教育在新 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变化。 普通教育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早在 16 , 89年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 P A 查德波尼就发表文章批评将职业教育作为学院办学取 向的观 .. 点。查德波尼认 为, 专业学校和技术学校才是为此而存在的, 尽管现时社会职业训练会 占据主要 的地位 , “ 但是, 我们的政府要求年轻人拥有广泛的文化基础 。在这个时代 , 年轻人可以有 自己的特殊追求 , 但是 所有的一切都应有助于他们承担起应该承担的共同的公民义务 。 自由文化虽不 能创造财富, 但能培养大 量有能力的人 , 这一点更为重要” -查德波尼进一步指 出, 。1 教育的 目的是使人过幸福 的生活。在一个民 主的社会中, 人受教育不仅是生产各种产品 , 而且要将生产的产品用于享受和智力生活。最高层次的教育 要发展人超越动物 的各种能力——智力、 趣味和社会的、 道德的能力 。这些能力 的培养是通过学习各门科 学、 艺术 、 历史 , 通过研究人 自身以及人与宇宙、 人与上帝的关系而实现的。查德波尼认为 , 这才是学院区 别于专业或职业训练的独特的领域。 P2 ) ¨ ( .9 查德波尼赞成国家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 同时他也对学院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表示出 但 某种担忧。 随着美 国学院与世 隔绝状态的彻底打破 , 自由教育不得不通过使 自己的学科教材与当前的事物相联 系来证 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就出现了一种要求 自由教育具有最适切的后果的趋势。在实用主义盛 行的时代 ,为 自由教育奠定实用主义基础的尝试方式有两种。一方面 , “ 人们试图对 自由科 目进行彻底检 查, 使它们与当代种种问题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与永恒人性一样 的永恒课程为一种更能反映个别差异的 选修制所取代。人们通过注意各个科 目 在接受社会熔炉检验时 出现韵结果来决定它们是否真实。理智被 看作是手段而不是 目的。因此 , 自由教育课程 中不再具有永恒真理 , 而有不 同程度的确定性” 。 哈佛大学的艾略特校长在对待传统 自由教育上的态度十分明确。他指 出:在过去的 20年里 , “ 5 随着 知识的普遍增长以及新的文学、 艺术 、 科学 的兴起 , 有必要定义新的 自由教育 , 并由此增强了文学学士学位 的重要性 , 而这是 自由教育的必备特征。这种古老的学位在意义上已经经历了很多次重大的修正 , 而现在 它应 当得到彻底公开的变革” [ ‘ 。 】对过去历史的回顾显示出两点: 3‘ 第一 , 现在被普遍称之为文学学习的东 西不再保持其永恒 的魅力 ; 第二 , 所有保守派的反对、 功成名就 的教授或学者的阻挠都不能阻止新 的学科
哈佛校训读后感
![哈佛校训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ab16e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f.png)
哈佛校训读后感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真理”(Veritas),这个拉丁词意为“真实”、“真相”。
这个校训是哈佛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哈佛大学对学生的期望。
在我看来,这个校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首先,校训“真理”告诉我们要追求真实和真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谎言和虚假。
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地撒谎,有些事情也会被掩盖或者歪曲。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追求真实和真相,就能够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免被欺骗和误导。
同时,追求真理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只有不断地审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其次,校训“真理”也告诉我们要勇于探索和求知。
哈佛大学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学府之一,这得益于哈佛大学一直以来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在当今社会,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被时代抛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而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也正是“真理”校训所倡导的。
最后,校训“真理”也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和诚实。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时候追求真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力,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坚持真理而得罪一些人。
但是,正是因为有人敢于坚持真理,才有了一些伟大的发现和创造。
只有勇于追求真理,才能不被外界干扰,不被困难击倒,才能真正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总的来说,哈佛大学的校训“真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追求真理,就是追求真实和真相,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要求,更是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更是对勇气和诚实的要求。
这个校训不仅仅适用于哈佛大学的学生,更适用于每一个人。
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才能过上更有意义的人生。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e591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7.png)
2021年5月第46卷第3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M a y2021V o l.46 N o.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徐志强(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摘要:作为对博雅教育的继承和发展,通识教育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兴起,对美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争相借鉴㊂目前,中国内地高校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实施情况并不理想㊂通过研究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核心理念,重在指出,通识教育继承了博雅教育的人文性,同时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和强烈的时代性,作为专业教育的基础,致力于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和优秀公民,希望能够为中国的通识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㊂关键词:通识教育;哈佛大学;人文性㊁民主性与时代性;优秀公民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21)03-0094-07D O I:10.3969/j.i s s n.1005-6378.2021.03.011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尤其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探讨得很不深入㊂仅就综合性大学而言,有的高校把通识教育视为英才教育(e l i t e e d u-c a t i o n),有的高校把通识教育看作通才教育(w e l l-r o u n d e d e d u c a t i o n),有的高校把通识教育当成素质教育(q u a l i t i e s-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还有一些高校甚至把手艺之类的一技之术开成了通识课程 其实追根溯源,通识教育与 才 的培养没有直接关系,它致力于培养的是个性全面发展㊁有德有能更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㊂通识教育产生于美国,普遍实践于美国大学乃至高中教育,而且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影响㊂本文通过研究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通识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核心理念,希望能对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引起人们对中国大学教育过度功利化和过早专业化的反思㊂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肇始于1945年由哈佛委员会(t h e H a r v a r d C o mm i t t e e)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a F r e e S o c i e t y,简称‘红皮书“,国内译名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报告(以下简称‘红皮书“)㊂1943年春,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 a m e s B.C o n a n t,1933 1953年任哈佛大学校长)任命文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12名教授组成哈佛委员会,来探讨通过通识教育改革本科课程的问题㊂经过近3年的深入研究,委员会发表了‘红皮书“,它不仅揭开了哈佛大学本科学院通识教育的序幕,而且使通识教育从几所大学的尝试演变为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运动,进而使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㊂1945年至今,哈佛大学已经进行了三轮通识教育改革,除了1945年的第一次改革,还包括1973年开始㊁1978年通过的 核心课程 (t h e C o r e C u r r i c u l u m)改革以及2002年全面启动㊁2007年正式推出的21世纪通识教育改革㊂这三次改革的理念一脉相承:它首先继承了博雅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它面向更广范围的学生群体培养其公民责任意识,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不收稿日期:2020-06-20作者简介:徐志强(1975 ),男,河南确山人,博士,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㊂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㊂它以培养优秀公民为目标,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对优秀公民内涵的理解㊂一、通识教育具有传统的人文性通识教育(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的博雅教育(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一脉相承,本质上都是一种 自由教育 ,目的是为了培养 自由人㊂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直译是 自由教育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最初指针对自由人即公民进行的教育,自由人与奴隶相对,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㊂自由人是有闲的统治阶级,其教育没有实用色彩,以自由学科(l i b e r a l a r t s )为内容,致力于培养人的公民素养㊂在罗马共和后期,自由教育的含义发生了转变,培养目标从 自由人 变成了 具有自由思想的人 ,即实现人的思想解放㊂从希腊化时期一直到中世纪,自由教育以 七艺 为主要内容,包含人文㊁社会㊁自然各方面,基本涵盖了当时人类的知识范畴,可谓 博雅 ㊂ 博 强调知识广博,这是使人的思想得到解放的基础:它不仅能使人知道如何主宰自己的命运,也能使人对社会规范㊁传统和习俗进行批判性省思,从而全面理解自我以及自己在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中的责任和价值,成为一个道德高尚㊁人格完善的人㊂ 雅 强调品性高雅,一方面突出了自由教育所具有的一种贵族气息,一方面强调思想和心灵的自由,致力于思考和追求高尚的生活,成为一个绅士㊂正如约翰㊃纽曼(J o h n N e w m a n )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的, 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绅士㊂成为绅士是件好事;具备有教养的才智,有灵敏的鉴赏力,有率直㊁公正㊁冷静的头脑,待人接物有高贵㊁谦恭的风度是好事 这些都是广博知识天生具有的本质 [1]㊂美国高等教育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博雅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然后在现代化时期完成了美国化㊂美国现代大学之父㊁哈佛大学校长查理斯㊃艾略特(C h a r l e s W.E l i o t ,1869 1909年任哈佛大学校长)指出,美国大学必须 从美国社会习俗及政治环境中慢慢自然而形成 [2],它致力于培养 精神贵族 ,但这里的精神贵族不是欧洲绅士,而是 美国绅士 ㊂显然,欧洲和美国传统大学博雅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精英㊂正如科南特校长在‘红皮书“导言中指出的: 通识教育问题的核心是自由和人文传统的承继㊂[3]v i i i 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在美国的新发展,在本质上仍然是人文主义取向,与专业教育(p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相对㊂在这个意义上,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代表的不是 普通教育 或 普及教育 ; 它并不是关于 一般 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㊂它 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 [4]40㊂也就是说,通识教育致力于解决在一个日益专业化的时代里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人文主义传统这一重大问题㊂它首先尊重人的价值㊁尊严和个性,使人成为人,成为自由人,通过教育 变成 自己,以此为基础培养人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作为共同文化的继承者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与他人共享文化传统㊂因此,通识教育关注的不是个人的能力发展问题,更不是才的培养问题,而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㊂1978年的第二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核心课程 继承了‘红皮书“的人文主义理念,强调通识教育要关注知识的人文性和多样性,提出培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 (a n e d u c a t e d p e r s o n )㊂改革主导者㊁文理学院院长亨利㊃罗索夫斯基(H e n r y R o s o v s k y )从五个方面来界定 一个有教养的人 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并把它们作为通识教育的最低标准:有能力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即学会批判性思考;在我们认识和理解宇宙㊁社会和自身的方式上具有批判性思维;不能无视其他的文化和时代;了解并在体验中思考伦理和道德问题;对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5]㊂这些基本特征都是从个人角度提出的,强调的不是让学生获得具体知识或单一的学术传统,而是掌握 认知的方法 (w a y s o f k n o w i n g)㊂正如罗索夫斯基所说: 概言之,核心课程的目标是鼓励学生批判地掌握认知的主要方法,以便他们能够获得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某些重要领域存在哪些知识类型?这样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它又是如何被运用的?它对我们个人意味着什么 [6]这些重要的知识领域包括文学和艺术㊁科学㊁历史研究㊁社会分析和道德推理㊁外国文59徐志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69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化五大方面㊂核心课程希望通过它们来培养一个有 教养 的人,即一个有 自我价值 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深入思考人性价值和人生目标,自觉肩负个人在民主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和担当㊂21世纪初的第三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在2005年发表的通识教育委员会报告‘哈佛学院课程评价“(H a r v a r d C o l l e g e C u r r i c u l a r R e v i e w)中重申,通识教育是一种解放个人的广博的教育,它提供学生以基础知识㊁反思能力和分析能力㊁艺术创造力以及对科学概念和实验精确性的理解力,它希望学生们在本科毕业时都能作为独立的思想者获得智力㊁艺术㊁道德和公民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㊂通识教育注重自由探究而不强调将来的职业应用,它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对周围的世界有更多的洞察,能够敏锐地感知生活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能够灵活而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反省自己的选择和信仰,加深对自然和人类家园的认识和意识,成为一个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高度负责的人㊂二、通识教育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哈佛大学第一次通识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面向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培养优秀公民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㊂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提出培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 ,强调使学生在深刻认识人性价值和道德责任的基础上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㊂第三次通识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 世界公民 的宏大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肩负起对社区㊁地区㊁国家乃至全球的多重责任㊂‘红皮书“的正式名称‘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已经旗帜鲜明地点明了通识教育的民主性㊂虽然当时实施通识教育的初衷是基于对文理学院即本科学院通识课程改革的思考,但科南特校长希望哈佛委员会对高中和本科学院的通识教育问题进行通盘考虑,以期为通识教育开拓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为社会民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㊂ 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具有博雅教育的内涵,但它同时适用于学院和高中,是为更广范围的学生而设计㊂ [3]52可以说,用 通识教育 一词来取代 博雅教育 既是科南特校长的提议,也是哈佛委员会的共识㊂科南特对此进行了解释㊂他认为 通识教育 在综合考察美国中学和学院的多样化行为时更有优势,能够为这些学生持续提供在每个教育阶段进行价值判断的机会,因而通识教育不能只为进入本科学院的大学生设计,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每一代美国人中的绝大多数㊂一方面,当时高中毕业生中约有25%会升入普通高校或技术学院,其他75%都直接走上了工作岗位,这就需要通识教育为所有的高中生提供共同的价值基础㊂ 高中生在毕业后将走向各自不同的生活,只有使他们获得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增强社会凝聚力㊂ 高中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后和最好的机会,正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㊂ [7]另一方面,科南特敏锐地洞察到二战后美国教育将面临深刻的变化,大学将从 精英化 转向 普及化 : 出身高贵的少年绅士 已经减少,将来还会减少; 出身普通的公民 在增加,将来还会增加㊂大学将从 发展优雅生活的鉴赏力 过渡到 发展对美国公民所享自由和应尽责任的鉴赏力 ㊂ [8]因此,在反思和重构大学自由教育的目标时,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在本科阶段的教育,而必须上下延伸,同时考虑高中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延续自由和人文传统,为社会发展打下共同的思想基础,为美国民主做出特殊的贡献㊂20世纪70年代的 核心课程 改革时期,美国社会面临的不再是民主的延续问题,而是民主社会中的生活质量问题㊂因此,哈佛大学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没有把重心放在社会需要上,而是强调认识和反思个人价值㊂ 核心课程 的重点不在获得知识,而在获得知识的方法(a p p r o a c h e s t o k n o w l e d g e),它要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 有教养的人 ,以便使他们形成多元文化社会统一的思想基础,能够更好地面对纷扰的社会和复杂多变的世界,同时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发挥才能,实现各自的人生理想㊂哈佛大学的思考在于,在一个文化㊁思想和价值日益多元的现代社会,通识教育要挺身而出致力于培养 新优秀公民 ,他们不能只满足于成为 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而要更多地思考作为 一个有教养的人 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思考人性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责任,也就是对自我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在彰显自己个性的同时,永远牢记民主的价值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㊂21世纪初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 世界公民 的目标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在2007年发表的‘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R e p o r t o f t h e T a s k F o r c e o n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中指出,一些学生在毕业后会走进学术界,而其他的许多毕业生会成为医生㊁律师㊁商业人士等各类人才,但不管他们成为什么,也不管他们将来是在美国还是在另一个国家,他们都要成为公民,成为促进文化㊁宗教㊁政治㊁科学㊁技术等社会变化和发展的一种力量㊂他们都会在将来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工作中面临经验重估㊁文化表达以及伦理两难等重要问题,因此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从 确定 中找出 不确定 ,使 熟悉 变成 不熟悉 ,以揭示表象背后隐藏的实质,引导学生在失去方向后找到新的方向㊂通识教育要把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和他们走出大学校园以后的人生清晰地连接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并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这样他们就能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过上健康幸福㊁事业有成的生活,为社会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激励学生将来成为当地的㊁国家的乃至世界的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优秀公民㊂他们要了解那些推动地区㊁国家和全球发展的动力:有助于形成社会认同感的多样性文化;政治㊁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及科学和技术进展㊂学生们要意识到,在今天这个时代,公民身份意味着多重的责任,包括对当地的责任和对全球各国的责任,还包括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世界的责任㊂三、通识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从1943年初开始的第一次通识教育改革,到1973年开始筹划的 核心课程 ,再到2002年正式启动的第三次改革,哈佛大学本科学院的通识教育经历的这三次全面改革,中间相隔差不多都是30年㊂这不是巧合,而是因应时代发展的及时选择㊂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哈瑞㊃刘易斯(H a r r y Le w i s )在‘失去灵魂的卓越“(E x c e l l e n c e W i t h o u t A S o u l ,2007)一书中指出的, 大约每25年,大学要根据社会和文化发展重估其本科课程㊂然后改革课程以反映社会和学术发展[9]㊂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繁荣,也给其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㊂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扩展,对教育造成了直接影响,美国教育尤其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㊂现代化大生产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引起的 知识爆炸 又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化,进而使社会的复杂性日益增强,同时促使教育结构㊁教育功能以及教育机构不断地改组或扩张㊂这种深刻的时代变革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普遍反思,一方面许多探讨教育问题的书籍和文章纷纷面世,另一方面几乎每一所大学和学院都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来研究教育问题,尤其是本科教育的基本问题㊂哈佛大学及时响应,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美国教育和美国社会,力图对以下两个教育基本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 专业化训练旨在培养人们走向千百种不同命运,它与意在继承公共的精神遗产和培养公民的通识教育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4]3 (高中)3/4即将进入现实生活的学生的利益与另外1/4即将进入高等学府受教育的学生的利益如何协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使两群兴趣不一样的年轻人从教育过程中获得对社会基本一致的和有约束力的理解? [4]5因此,‘红皮书“提出的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了高中和大学本科两个阶段,是为整个美国而设计的教育方案,它要回答美国教育和社会面临的时代课题:在一个庞大㊁复杂和多元的社会,个人的需要㊁利益和能力千差万别,该如何赋予美国教育制度某种共同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基于这样的高瞻远瞩,‘红皮书“不是在实践上为美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而是在理论上重新强调了自由教育的人文传统和民主价值,对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发展了自由教育的理念并大大拓展了其时代内涵㊂‘红皮书“因此成为美国通识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经典文献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㊂ 大学校园随处可见静坐和游行的示威场面,甚至发生校园大楼爆炸或纵火事件㊂高中校园也出现了反战示威的场景㊂ 1965年4月,以学生为主的超过25000人参加了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反战示威㊂ [10]3051968年4月,民权运动领袖马79徐志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研究89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丁㊃路德㊃金遭暗杀身亡,两个月后,美国联邦参议员罗伯特㊃F㊃肯尼迪又遭暗杀,这两起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全国范围更大的城市骚乱,大学校园成为许多民权运动和反战示威的阵地㊂ 1968年前6个月,超过100所大学校园发生了221起大型示威活动,参与的学生达39000人㊂ [10]307这一时期的民权运动㊁反战运动和学生的权利运动给大学校园带来了重大影响㊂一方面,学生在管理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课程要求也变得更加宽松㊂另一方面,学生们把精力放在游行示威上,几乎荒废了学业㊂示威和骚乱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混乱,人们开始呼吁回归法治,恢复社会秩序㊂反主流文化造成了青少年行为上的反叛和精神上的空虚,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㊂现代技术的发展又造成了人的物化和异化㊂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如何通过教育培养社会责任,确保民主价值㊂哈佛大学及时响应,改革通识教育实施 核心课程 ,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价值,意在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自觉肩负起个人的民主责任㊂21世纪初,世界格局的最大特点就是全球化㊂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时代课题:经济上日益相互依存,政治上却依然缺少互信,人员交流不断加深,文化和教育差异仍然造成隔阂,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㊂人类需要共同努力,在一体化与多样化㊁民族性与世界性㊁个性与共性㊁发展与保护之间做出协调和平衡,从分裂走向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㊂在全球化浪潮中,不同的民族国家相互交流㊁碰撞和融合,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教育,从气候到环境,对这些全球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全人类的命运做出反思,寻求共同的生存之道㊂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全球化成为21世纪初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国家对教育目标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培养 世界公民 ㊂具体到美国国内,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㊂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新学科㊁新方法论使知识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化和职业化㊂另一方面,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的全球化促使大学课程越来越向综合化㊁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㊂大学教育在这样的张力之下面临着时代的变革㊂哈佛大学在2002年10月正式全面启动新世纪的本科教育改革,尤其是对 核心课程 进行重新设计,致力于培养 世界公民 ㊂四、通识教育以优秀公民为培养目标从以上对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三个主要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文性㊁民主性和时代性共同体现在培养 优秀公民 上,这既是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㊂一方面,通识教育继承了博雅教育培养自由人的人文传统(h e r i t a g e),致力于培养 公民 ,这是其一脉相承的 不变 之处㊂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不断根据社会变化(c h a n g e)丰富和发展自由教育的时代内涵,致力于培养 优秀 公民,这是其与时俱进的 变化 之处㊂在‘红皮书“时期, 优秀公民 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㊂在 核心课程 时期, 优秀公民 是一个能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有教养的人㊂进入21世纪以来, 优秀公民 是一位 世界公民 ,能够放眼全球,胸怀天下,为世界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㊂虽然这三次通识教育改革的直接目的在发展变化,但其培养目标和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人文主义教育取向,都强调个人价值和公民责任,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深化和更新对个人价值和公民责任的认识和理解㊂菲利斯㊃凯勒(P h y l l i s K e l l e r)在哈佛大学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时期担任文理学院教学副院长,他在回顾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时指出,‘红皮书“的重要意义 不在于它推出的学院教学方案,而在于它提出的通识教育哲学理念㊂‘红皮书“是要为美国教育提供一个 统一的目标和理念 [11]㊂这个 统一的目标和理念 就是培养 优秀公民 ,它不仅是哈佛大学历次通识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㊂具体而言,优秀公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红皮书“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优秀公民是一个 全人 (a w h o l e p e r s o n)㊂全人首先是一个 好人 (a g o o d m a n),一个个体的人,拥有自己个性化的生活㊂然后是一个 好公民 (a g o o d c i t i z e n),能够适应公共生活,作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与他人共享文化传统㊂最后成为一个 有用的人 (a u s e f u l p e r s o n),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㊂。
哈佛大学介绍概要
![哈佛大学介绍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f1035135783e0912a2162a79.png)
这则流言的破解很有趣。一位有心人直 接邮件哈佛图书馆,询问馆训事宜,对 方的答复如下
Thanks fo谢r yo谢ur观wa赏tch!ing.
Made by 村长 ,熊二,eggs, 王薇
五、学术规范
严格的学术规范是独立思想得以科学论证的重要保证,抄袭、剽 窃和改头换面的移植,是哈佛教学、研究和学习的大忌。哈佛教 授不仅要求学生论文的所有观点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文献搜集、分 析和研究基础之上,而且要求作为主要依据的文献必须是规范化 的学术研究的产物。哈佛大学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使得学生追 求科学研究的独立学术思想,养成严谨的学风,从而对未来的科 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 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 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我觉得是人的懒惰和贪玩,如果平时时间安排好一点就不用熬夜 写论文了。】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 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如果你真的 每天这样的话,那在这里算个怪喀。】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 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我没见过哪个学生不边 吃边聊的,更没见过几个边吃边读的。会读书的人不需要时时刻刻 都埋在书里。】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 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我们从来没有100个 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 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我去过我们医院,都在 看杂志什么的,安静不是因为大家都好学,而是因为是医院。】
美利坚最早全美综合大学
——哈佛
目录
简介 教育体制 学校特色 综合评价
课程理念与大学素质教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之启示
![课程理念与大学素质教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之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d7c858384868762caaed514.png)
门核心课程、两 门主修课程 和一门选修课程 。同时,最好在第八个学 期前 完成所有的核心课程 ,为此学生必须
在前三年的某些时刻多选-  ̄核心课程,以便在第四学年只 剩下- f核心课程,理想 的话一门不剩 。否则,到最 -1 - l 后 一个学期,既要 完成毕业论文又要修习核心课程将 是非常紧 张的,没有选择 的余 地。 对于第一门核心 课程,学生最好 选择与 目前 的兴 趣和 可能的主攻方 向相距最远 的领域 。这样 ,如果学生发 现 自己对这门课程 非常_ 睇兴趣 , 么它将有助于学 生及 时地 ( 那 在专业选择之前 ) 捕捉新的学 术兴趣 以便进一步地 深造 。即便不是这样 ,学生至少 已经避 开了最困难 的部分 。否则,它将成 为今后学 习一个令人 聃 的累赘。至于
必须用于主攻方向:在剩余的 1 6门课程中,必须选择 8门核 心课程 : 余的则根据各 自的学 术兴趣 自由地选择。 其
开设核心课程的主要 目的是为 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因此学生必须 从离主攻方 向最远的八个方面各选 一 门课程 ,其它三个方面将 根据各 自的主攻方 向予以不同的免修 。例如 :对于生理学专业来说 ,物理科学 、生物与 环境科学和定量推理为免惨领域 :而对 于历 史专业来说 , 历史研究 的两 个方 面免修 ,第三个免修领域则在文 学艺 术或社会 分析中任选一个 免修来源于哈佛一种牢 固的信念 ,即:核心课程不应超过课程 总量的 四分之一。而主 修课程 从某种 意义上可 以弥补三个免修领域 的缺憾。 同时,哈佛大学 的学 生在第一学年结束 时才确定主攻方 向,因此在主攻方 向尚未确立的第一学年 里,存在 着一个 核心课程选择的策略 问题 。 了使三类课程在数量和时间上取得某种平衡 , 为 哈佛大学建议学生每年最好选
【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制度
![【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b8b7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7.png)
【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制度美国哈佛大学一年有几次开学?同学们是否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那么今天本站小编将和你详谈美国哈佛大学的学期制度,希望能帮到同学们,欢迎阅读。
学期制(semester):是学校最常采用的学制。
和中国学校的学期制比较相像。
传统的学期制把9个月的学年分为两个16个星期的学期,有的是18个星期。
其中有约15个星期是教学期,1个星期是考试期。
第一学期会在8月底开学,12月下半月结束。
第二学期在1月初开学,5月下半月结束。
暑期有summersession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学期制的学校学分的计算也按学期制计算,每周上1个小时的课就是一个学期学分,一般一门课每周有三小时的课,那么学生就可以获得三个学分。
学期制的学校里,学生需要修满120-128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学季制(quarter/term):使用学季新制的通常就是美国西部的学校,但也不确定部分东部学校。
学季新制把一年氛围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一学期,每年也可以存有开学四次,一个学期只有两个半月,这样的学制使课程也精心安排地十分紧凑型。
三学期制(trimester):三学期制把一年三等分了,三个学期都有16个星期长。
每年8月底9月初、1月初、4月底开学。
采用这种学制的学校比较少,要求国际生每年至少秋季和冬季班必须就读。
由于一年有四次注册机会,所以就读的学生有机会提前毕业。
晚学期制(earlysemester):也叫做四一四制,将一年9个月的学年分成15-18个单位,第一学期也就是在8月底开学。
学生在12月底可以出席密集课程,展开单一制钻研或校外工作。
在这四种学制中,哈佛大学采取的是学期制,本科生在每个学期(也就是半个学年中)要完成四门指定的科目,并且每个学期都要保持这个报读率,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资格。
哈佛大学本科须要念四年,硕士根据专业相同,通常就是一至三年左右,博士则须要念四至五年。
关于培育人才的经典例子
![关于培育人才的经典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1413f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3.png)
关于培育人才的经典例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关于培育人才的经典例子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如何培育和发掘人才,则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培育人才的经典例子,这些例子不仅带给我们启示,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教无类”,认为天赋平等,只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
他重视“实践教育”,主张“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孔子还提出了“立身之本,安身之道,修身之源”的教育理念,强调修身养德,注重品德的培养,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二、斯巴达克卢斯斯巴达克卢斯是古希腊斯巴达政治家和军事领袖,他被誉为“斯巴达最伟大的国王”。
他建立了著名的斯巴达教育制度,对培育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为主,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士兵和统帅,使得斯巴达军队在古希腊称霸一时。
斯巴达克卢斯注重实践和实战的锻炼,认为只有经过实践的考验,人才才能真正成长。
他还倡导了军民合一的思想,强调激励和培养每一个斯巴达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李鸿章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鸿章注重培养自己的子女和后代,他将子女送到外国留学,接受西方的教育和知识,培养他们成为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人才。
他还鼓励自己的子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蔡元培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他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蔡元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倡“求是创新,实事求是”。
他倡导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
蔡元培还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认为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关键,应该从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着手,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哈佛大学简介》课件
![《哈佛大学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73f1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4.png)
教学方法:哈佛大学采用多元化 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讨论、 实践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
哈佛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专业
学科优势:哈佛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具 有世界领先地位,包括医学、法学、商 学、教育学等。
教学模式:哈佛大学采用小班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
哈佛大学的科研项 目涵盖了各个领域, 包括医学、生物学、 物理学、化学、计 算机科学等。
哈佛大学的科研项 目得到了众多企业 和政府的资助,如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会、美国国防部等。
哈佛大学的科研项 目在国际上享有盛 誉,如哈佛医学院 的癌症研究、哈佛 商学院的管理学研 究等。
哈佛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
学科发展:哈佛大学在学科建设 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 法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在全 球享有盛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历程:哈佛大学成立于 1636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 大学之一
科研成果:哈佛大学在科研方面 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等国际奖项的获得者众 多
哈佛大学的校园环境
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和活动
学生社团:超过400个学 生社团,涵盖学术、体育、 艺术等多个领域
校园文化:多元化、包容 性、创新性
校园活动:每年举办超过 1000场活动,包括讲座、
音乐会、体育比赛等
哈佛艺术博物馆:收藏了 超过25万件艺术品,是哈
佛大学的文化瑰宝之一
哈佛大学的教学特色
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哈佛大学的校园布局和建筑风格
校园布局:哈佛大学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占地约200英亩, 分为南北两个校区
建筑风格:哈佛大学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文艺复兴式、 巴洛克式等,其中以哈佛纪念堂、哈佛大学图书馆等最为著名 校园特色:哈佛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湖泊环绕,被誉 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186338b1c77da26925c5b0b6.png)
能够自律的人,一定是善于自我 控制的人,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 监督和催促的人。人最难战胜的 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 点,自己的不良习惯。自我控制, 则是克服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 的保证。
请对下列题目如实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星期天复习功课时,容易受娱乐的诱惑而中断。(是/否) 2、做事情容易受情绪或环境的干扰。 3、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常常叫苦连天。 4、明明知道是自己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5、受到委屈、冤枉时,常常暴跳如雷。 6、遭受失败、挫折时,容易悲观失望。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良好形 象,要求自尊自强。唐某的 行为是一种自尊自强的行为。 所以说,唐某是一个懂得自 爱的人。
能够自律的人,能够经常地、冷静 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 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 自省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伴侣。对自己的言行,要经常进 行反省,是优点,要坚持,要发扬; 是缺点、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是 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 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周恩来
看周恩来七条《我的修养要 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严格自律,具有非凡的自觉性。
2.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周恩来是我们严于律己的榜样, 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 识,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 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能力。
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 自律能力?
听我的没 错!
再 见
懂得自爱
自律的表现
勇于自省 善于自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的生 长时期、打基础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 好心理品质、培养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 情操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既要努力学 习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养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能力,切切 不可虚度光阴。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1f26e832e009581b6ad9eb3f.png)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对照版)1、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及亚里士多德为友,及柏拉图为友,更及真理为友.2、杜尔大学Drew UniversityFreely have you received; freely give自由地接受;自由地给予3、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人性超越国界或:人性超越种族4、斯坦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aZ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这句话可追溯于新约圣经的约翰福音第八章32节“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英文是: “And ye (you)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 h shall make you free.”(King James version)。
6、利哈伊大学Lehigh UniversityMan, the servant and interpreter of nature人类是大自然的理解者和仆人或:理解自然;服务自然7、北达科他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Intelligence, the Basis of Civilization才智是文明的基础8、麻省理工学院MITMind and Hand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这真是工程院校的校训。
反映了MIT的创建者的办学理想- 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有它的实践意义。
9、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Strength through Truth力量借助于真理10、康涅狄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He who transplants sustains* “He who transplants sus tains”也是康州的州训,它反映了当初北美的殖民者的信念:上帝(He) ,把他们从英格兰迁移(transplant) 到北美大陆,会继续帮助他们,供给(sustain) 他们。
著名大学校训校徽校风特色等
![著名大学校训校徽校风特色等](https://img.taocdn.com/s3/m/cf27c631f111f18583d05aa0.png)
1、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et:校训:Plato be your friend,and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美国建国后,消灭了基督宗教专制,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后追求真理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事业才逐渐兴盛起来,哈佛大学校训最终被确定为“真理”(Veritas)。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并不是哈佛的校训。
基本信息:哈佛大学创建的宗旨可以从其校徽和校训中得到体现。
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译为汉语意即“真理”。
哈佛大学校训译作汉语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和校训,都昭示着该校以求是崇真为办学宗旨。
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项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
学风资料:“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
正是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生机:革故鼎新。
质量并重。
教研结合。
内外协作。
哈佛大学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已在近年来衰弱了许多,而且哈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本世纪已跟不上麻省理工学院的尖端高科技教法。
在哈佛,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哈佛并不是神话,而是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高校中的成功典范 ,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 ,且有远见卓识 ,创新开拓精神的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独特的办学宗旨和校风。
哈佛大学的校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创新教育思想 ,其核心内容是 :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 ,崇尚冒险和创业 ,崇尚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 ,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注意理性分析 ,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
哈佛校训六句话
![哈佛校训六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b9b8be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3.png)
哈佛校训六句话
摘要:
1.哈佛校训的背景和意义
2.哈佛校训的具体内容
3.哈佛校训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校训不仅代表了哈佛的精神内涵,也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哈佛学子。
哈佛校训一共有六句话,分别体现了哈佛的校风、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
首先,哈佛校训的背景和意义。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 年,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其校训的形成不仅与哈佛大学的创建历史有关,也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哈佛校训所传达的智慧和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哈佛大学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
其次,哈佛校训的具体内容。
哈佛校训一共有六句话,分别是:“真理”、“正义”、“勇气”、“自由”、“责任”和“荣誉”。
这六句话既体现了哈佛大学的校风,也体现了哈佛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
其中,“真理”体现了哈佛大学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正义”体现了哈佛大学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勇气”体现了哈佛大学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自由”体现了哈佛大学对个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尊重;“责任”体现了哈佛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荣誉”体现了哈佛大学对个人荣誉和道德的尊重。
最后,哈佛校训的启示和影响。
哈佛校训的六句话,不仅对哈佛大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世界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哈佛校训所传达的智慧和价值观,不仅启示着哈佛学子,也启示着全世界的人们,鼓励人们追求真理、正义、勇气、自由、责任和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大学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做有意义的工作,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标准,才是哈佛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哈佛大学并不适合每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读博士并不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脚踩两只船”“曲线救国”“见风使舵”。
这样做,什么时候才是头呢?什么时候才能做真实的自己呢?
哈佛大学有一个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思考,如漆黑的夜里一簇火苗,给你以希望,如浩瀚的大海里一串浪花,给你以勇气”;
热爱阅读,会感受无穷智慧,会拥有宽广胸怀。
你会知道科学家伽利略为何要为真理而献身,你会明白梭罗为何亲近自然陶醉于瓦尔登湖;热爱阅读,可得到灵魂升腾,可体验精神飞翔。
阅读,让你的视线穿越千年;阅读,让你的心灵神游八荒……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
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哈佛学子接受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这些问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