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手术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神经瘤手术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的神经膜部分,多数发生在前庭支。肿瘤为许旺细胞的新生物,正确命名应为听神经许旺瘤或听神经鞘膜瘤。听神经瘤的生长开始多局限在内听道内,以后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外桥小脑角方向发展。所以一般瘤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内听道内,呈茎柄状,另一部分在内听道外桥小脑角处。当肿瘤充满内听道时,就开始侵蚀骨壁,迫使管道逐渐扩大。扩大的管道可像漏斗状,也可很不规则。少数听神经瘤以局限在内听道内的扩大侵蚀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将岩锥蚀除。岩骨外听神经瘤可突向桥脑和延脑附近,并将推向对侧,还可迫使小脑向上或向下移位,形成小脑圆锥。肿瘤继续增大可向小脑幕上扩展,少数可达枕骨大孔附近。桥小脑角处的脑神经常被听神经的瘤体所牵拉和压薄。颅后窝岩骨外的听神经瘤在长大后期必然引起颅内压增高,其主要原因是脑积水的形成。脑积水多系肿瘤压迫,使脑池内的脑脊液循环被阻塞所致,也可能合并导水管或第四脑室的阻塞。

术前准备电测听、内听道x线摄片,ct检查。

手术方法(一)全迷路进路1、切口弧度要偏乙状窦后,通常距耳后皱折2cm左右。沿颞线,乳突尖上0.5cm处各作一道水平肌骨膜切口。连接上下切口后端,切断相当乳突后缘处的肌骨膜,形成蒂部在耳道软骨段后方的肌骨膜瓣。平骨性外耳道开口切开外耳道,剪去部分耳道软骨,用肠线缝合耳道口的皮肤,将肌骨膜瓣翻折覆盖在耳道口内铡,缝合数针使耳道口密闭。使用两把自持拉铯,将耳后

软组织充分拉开显露整个乳突。2、用电钻开放乳突皮质,去除其内气房,达到乳突“骨骼化”的要求,将所有妨碍视线的悬骨磨去,以获得尽可能开阔的乳突腔入路。如乙状窦隆起过高,妨碍深入操作,可用咬骨钳将乙状窦表面及周围骨质去除,用拉钩下压轻轻牵开。乙状窦壁十分菲薄,如被撕裂出血,可在裂口外侧压以纤维蛋白海绵或明胶海绵,并用骨蜡涂封。不可将止血用海绵塞入窦内,以防海绵循入血流成为栓子。窦壁破口过大、止血困难的,可在裂孔上下作双道结扎。尽可能避免乙状窦破裂,因为任何一种止血方式,难免造成脑压增高。导静脉出血可用骨蜡封闭或缝合结扎。为了避免乙状窦可能被撕、出血的麻烦,在乙状窦表面及导静脉周围最好留一层薄薄的骨质以保护窦壁,损伤出血机会就会明显减少。3、在鼓窦处确认外、下半规管及面神经垂直段去除外耳道后臂主整个耳道皮肤,并将鼓膜及锤、砧、镫骨等摘除。旋转手术床向对侧,可窥及咽鼓管开口及部分管内粘膜。用金刚石钻头去除其内粘膜,显露骨管表面。从颞肌筋膜取一小块肌筋膜堵塞咽鼓管,管口加填骨蜡,达到严密封闭咽鼓管的目的。咽鼓管内侧为颈内动脉,是耳蜗切除的前界。4、循乙状窦下行,在面神经管内侧可定位颈静脉球。颈静脉球在鼓室下方,是术野暴露的下限。由窦脑膜角向内循入,磨薄乳突顶壁骨质,可隐约显出岩上窦的外端。去除迷路周围气房后,迷路骨囊致密光洁的轮廓十分醒目。先磨除外、下二个半规管,在接近前方的面神经骨管时,再开放前庭及切除上半规管壶腹。由下而上追踪面神经骨管至膝状神经节。从鼓岬开始磨除耳蜗,注意蜗内是否有肿瘤侵犯。由膝状神经节

继续追踪面神经至其迷路段。此时面神经骨管象一条“高架天桥”,从前庭上方循其原路跨至茎乳孔。骨管骨质尽量磨薄,以开阔视入深部的角度。手术至此已十分靠近内听道骨壁。在岩上窦下方渐渐磨除骨质可达内听道顶部骨壁。在面神经“天桥”后方将耳蜗全部磨去,可在颈静脉球的圆丘状,隆起前内方和内听道底壁之间找到耳蜗导水管。耳蜗导水管通常从内听道中段下方进入颅后窝,这是颈静脉孔处第ⅸ、ⅹ、?脑神经的定位标志。只要保持高于耳蜗导水管的水平,上述脑神经不会受到损伤。5、渐渐磨薄内听道骨壁,在内听道后壁外侧可见前庭导水管及管内的淋巴管,循内淋巴管向外,可达内淋巴囊。内淋巴管的内端走向前庭。将乙状窦后的颅后有壁全部去除,显露硬脑膜。从耳蜗和迷路二个入路将内听道上、外、下三部分的骨壁磨薄。磨除骨质时慎勿将钻头滑入内听道内,否则会造成肿瘤出血或面神经损伤。应在内听门上下唇磨去后,用小剥离子将菲薄骨壁,从内听道脑膜表面小心剥去,不仅要暴露内听道大部分硬脑膜,还要将颅后窝与内听道脑膜交界成角的这一部分显露出来。在内听道外端基部下二分之一可见到单一神经及下前庭神经,在基部中线可暴露横嵴。参考面神经迷路段的走向可确认面神经从内听道去迷路段骨管的出口(内听孔)。横嵴上为上前庭神经,深面为bill隔,隔的内侧,或在内听道内去寻找或辩认面神经是不现实的。确认面神经最稳妥的方法是显露面神经迷路段,向内听道内追踪。在磨除内听道下壁时,最麻烦和危险的并发症是损伤颈静脉球。如果球破出血,最好是用止血力强的纤维蛋白海绵压迫,如同压迫乙状窦口一样。但是不能将海

绵塞入球内。一般平卧侧头位不会有脑空气栓塞。万一出血很凶难以控制,可在窦脑膜角处作窦外填压,同时结扎颈内静脉。此时才可将止血海绵塞入窦内填塞。填塞后,血还可能从岩下窦汇来,但量已明显减少。岩下窦区填压的力量不宜过分,以免造成第ⅸ-?脑神经麻痹。

6、从乙状窦后缘与内听门之间的中点开始,剪开颅后窝脑膜,继续向内听道后壁的脑膜延伸。掀起脑膜,可暴露肿瘤。小心分离脑膜与肿瘤之间的粘连,将切口两旁的脑膜分别翻开,向上翻转至内听道前壁上方,向下至颈静脉球圆丘。认定内听道出口处的迷路段面神经,用小剥离子将肿瘤向后下方细细推开,可清晰见到与其延续的内听道段面神经。面神经因缺少外层鞘膜,在内听道内受压已相当扁薄和十分细嫩,很容易受损,故在操作时不可使用较粗的吸引管吸血,或用咬钳过分牵拉肿瘤,以免造成神经撕裂。

7、切开肿瘤包膜将内容物咬除或用吸引器尽量吸空,使肿瘤体积缩小,以便将肿瘤包膜从其周围组织分离。开始时,先从面神经表面细细分离,凡进入包膜的小血管均用双极电凝止血。由于耳蜗已切除,视角可以从肿瘤和内听道前壁之间窥入内听门至脑干的一般范围,还可窥达肿瘤的前下极。小脑前下动脉常可在此直接见到,因此可在直视下将此重要血管从肿瘤包膜表面细细分开。循面神经去脑干的方向,继续将肿瘤与神经分离。在靠近脑干处将第ⅷ脑神经切断取下肿瘤包膜。如伴随第ⅷ脑神经进入包膜的血管比较粗,很可能是动脉性的,可用小银夹连同神经夹住后再剪开。有时肿瘤在前上方与岩上窦,下方与岩下窦以及后外侧与小脑表面血管发生粘连,也要仔细分开后再将包膜取出。总之,剥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