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像空气一样难以捕捉,用线段图来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就形象多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从简单的倍数关系到基本的“和倍”、“差倍”问题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跨越,同时也是一次能力的考验。
所以在学习基本的和倍问题时我从简单的倍数问题入手,为学生解决新的问题提供素材和思路。
在简单的倍数问题基础上引出和倍问题,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由于没有预习的过程,学生对和倍问题只能根据字面意思片面地理解“和”与“倍”,不能分析出题中隐藏的倍数关系。
在教学时,我提出了“和与小数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再度思考,最终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解决复杂的和倍问题时,受到学生思维水平的局限,他们无法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中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只是模仿老师的分析思路机械地推导出答案。
看来复杂的和倍问题的理解还有待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堂思维训练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从现有水平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并通过数学知识的传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趣。
1.预习任务出示课件(1)黄色圆片是绿色圆片的()倍。
(2)()是()的2倍,如果有困难,可以圈一圈。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回顾旧知,抢答导入(1)圈一圈,填一填。
出示课件有()只,有()朵,圈一圈,是的()倍。
(2)我说你摆。
(拿出学具●、☆和△)要求摆出的☆是●的2倍,△是☆的2倍。
你是怎么摆的?还能看出谁是谁的几倍?提升核心素养:让学生独立完成摆一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增强学生团结合作、互通有无、取长朴短、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回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准确地用“倍”来描述两个量的比较结果。
2.问题探究(1)探究课本51页例2。
前几天三(1)班举行了大扫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2)读与理解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形代替学生动手画图)指名上黑板画图解决,其他同学独立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
(生动手画图)提升核心素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图,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高涨的学习情绪投入学习中。
通过汇报、交流、谈论画图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同学说出怎样画好图(课件演示)(3)把思考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12÷4=3强调:“倍”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解答后,得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提升核心素养:设计意图:画图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五、板书设计: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擦桌椅的:扫地的:12÷4=3。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含试卷)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发布者:叶芙蓉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一)初步感知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2)观察黑板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
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倍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 难点: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倍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举例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知识解决问题。
4. 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倍数知识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倍数知识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展示倍数的概念和实例,清晰呈现教学内容。
2.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实物模型:如玩具、水果等,用于直观演示倍数的概念。
4.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彩笔等,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倍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举例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倍。
三年级上册倍数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倍数的概念。
2.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倍数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教具等。
2. 学生准备:准备与倍数相关的生活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成对出现的,我们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倍数的概念:“当我们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就是指这两个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
比如,3是2的1.5倍,意味着3是2加上2的一半。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举例说明倍数关系。
3. 教师演示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倍数关系,并用除法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应用拓展1. 教师提出一个与倍数相关的生活实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3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总结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收集生活中与倍数相关的事物,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理解了倍数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巧妙运用倍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案
《巧妙运用倍数解决问题》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教案。
这份教案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倍数的概念,并且教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倍数来解决问题。
教案通过丰富多彩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倍数。
例如,我们知道,3是6的倍数,因为6可以被3整除。
同样的,12也是6的倍数,因为12可以被6整除两次。
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倍数的概念,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教案教授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倍数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我们面对如何平均分配一些物品时,可以先求出这些物品的总数,然后再找到这个数的所有倍数。
这些倍数所代表的就是平均分配的数量。
再例如,当我们需要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先找到它们的倍数,然后找到最小的相同的倍数。
这个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除了这些技巧之外,教案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倍数的应用。
这些练习题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平均分配、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加深对它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巧妙运用倍数解决问题》是一份非常实用的数学教案。
它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教授了学生倍数的概念和应用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数学概念,更加自如地运用它来解决各种问题。
这份教案不仅让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也可以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第一章:引入倍数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倍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用倍数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1.2 教学内容:引入倍数的定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用倍数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倍数的概念。
1.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倍数的概念。
第二章:求一个数的几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乘法与倍数的关系。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引导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方法:使用计算器、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求倍数的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倍数的概念。
2.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学生,检查他们是否理解乘法求倍数的方法。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倍数的概念。
第三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乘法与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关系。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引导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方法:使用计算器、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倍数的概念。
3.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学生,检查他们是否理解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方法。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倍数的概念。
第四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除法与倍数的关系。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解决问题
短跳绳
长跳绳
3倍
6.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6题]
20 5×4=20(只)
6.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6题] 24
6.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6题]
15 3×5=15(只)
6.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6题]
42 7×6=42(个)
7.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7题]
7 × 3 21 只
3个7只
8.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8题]
(1)爸爸今年多少岁? 6×6=36(岁)
(2)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 6-1=5(岁) 36-1=35(岁) 35÷5=7
9.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9题] (1)小红有 8 颗黄珠子,红珠子的数量比黄珠子的 6 倍 多 6 颗。红珠子有多少颗?
1×2=2(个) 2×2=4(个) 4×2=8(个) 8÷1=8 答:这种细菌的数量是原来的8倍。
11.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11题]
熊宝宝: 熊妈妈:
熊妈妈原来抱了多少个玉米?
给完后,妈妈玉米的 个数是宝宝的2倍。
11.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11题]
熊妈妈原来抱了多少个玉米? 熊宝宝现在的玉米个数:5+3=8(个) 熊妈妈现在的玉米个数:8×2=16(个) 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16+3=19(个) 答:熊妈妈抱了19个玉米。
2 × 2 × 2 × 2 = 8(根) 16 ÷ 1 = 16(倍) 答:绳子的数量是原来的16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第1~3课时)
知识点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 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知识点2: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 用乘法计算。
倍的认识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倍的认识的解决问题说课稿在数学教学中,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倍的认识”这一主题,展开一个解决问题的说课稿,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倍”的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巩固和应用这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倍”的定义。
在数学中,“倍”通常指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
例如,6是3的2倍,因为6除以3等于2。
这个概念在解决比例、百分比和分数等问题时非常有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问题来探讨如何应用“倍”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问题一:小明有12个苹果,小红有苹果的数量是小明的3倍。
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倍”的关系。
我们知道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3倍,所以我们只需将小明的苹果数量12乘以3,即12×3=36。
所以,小红有36个苹果。
问题二: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需要2本书,那么班级总共需要多少本书?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询问40的2倍是多少,因为每个学生需要2本书。
我们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40×2=80。
所以,这个班级总共需要80本书。
问题三:一块布料的长度是5米,现在需要将它剪成10段相同长度的小段,每段应该是多少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将一个已知的长度平均分成若干份。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总共有多少份,这里是10份。
然后,我们将总长度5米除以份数10,即5÷10=0.5。
所以,每段布料应该是0.5米。
通过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倍”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的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不同数量的物品(如小球、纸张等),然后让其他组猜测这些物品的数量是多少倍。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动画等,来直观地展示“倍”的概念。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5篇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5篇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师:是的。
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板书)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
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或。
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3-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3-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基本运算,并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基本运算。
2. 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倍的概念,特别是理解“几倍”和“是几倍”的区别。
2. 掌握倍的基本运算,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求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等。
3. 能够将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课件,讲解倍的基本运算,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求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倍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板书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倍的概念,倍的基本运算,倍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求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等。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基本运算,并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基本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倍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倍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倍数的概念,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倍数的概念。
2.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
2. 练习题、答案。
3. 学生分组,准备合作学习。
4. 教学道具,如实物、图片等。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倍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举例说明。
3. 实例演示:用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倍数知识。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等。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讲解倍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2. 步骤二:教授倍数的表示方法,如:用乘法表示,用倍数符号表示等。
3. 步骤三: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倍数的概念。
4. 步骤四:练习计算,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5. 步骤五: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对错误答案进行分析和指导。
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倍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倍数的运用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倍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倍数的定义和性质倍数是指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被整除的数称为倍数。
换句话说,如果存在整数k,使得$k \times a=b$,其中a和b是整数,那么b就是a的倍数。
例如,6能被2整除,因此6是2的倍数。
倍数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若a是b的倍数,b是c的倍数,则a是c的倍数。
这条性质是倍数运算的传递性,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2. 任何数的倍数都包括0。
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所以0是任何数的倍数。
3. 任何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本身。
最小公倍数是指能同时整除两个数的最小的正整数,它是倍数的概念的延伸。
二、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例一:购买水果小明去水果店购买水果,他想要买足够多的苹果和橙子,使得苹果的数量是橙子的两倍。
如果小明最少要买几个苹果和几个橙子?解:设小明最少要买$a$个苹果和$b$个橙子。
根据题意,$a=2b$。
我们可以列出倍数的等式:$2b$是$b$的倍数。
因此,$a$是$b$的2倍。
由此可知,最小的满足条件的$a$和$b$应该是2和1,即小明最少要买2个苹果和1个橙子。
例二:公交车发车时间假设公交车每隔15分钟发一趟,今天早上8点钟小明正好赶上了第3趟公交车。
那么小明赶上第10趟公交车需要等多长时间?解:根据题意,公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是15分钟,也就是说第n趟公交车与第(n+1)趟公交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5分钟。
我们可以列出倍数的等式:$15n$是15的倍数,即$n$是1的倍数。
因此,小明需要等待10-3=7趟公交车,即7倍的15分钟。
计算得知,小明需要等待105分钟。
例三:数的整除性问题某个数$N$能够被12、15和18整除。
数学教学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采用了3个大问题进行教学,主要是把求几倍的数、倍数、一倍数串联起来。
问题一是基础的复习,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新经历一遍。
求几倍的数,主要还是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收集信息表达想法,通过这个直观的线段图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求几倍的数其实就是求几个几。
问题二主要是对求倍数拓展到两步。
让学生先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来提一个倍数问题,这里主要体现三个层次:1、谁是谁的几倍?这个学生基本上都会提。
2、谁与谁的和是谁的几倍?这里有两个层次。
如:跑步和游泳是跳绳的几倍?这题可以先加再除。
(25+15)÷5 学生基本上都能想到。
另一个层次是先减再除,(45-5)÷5游泳和跑步的总人数其实就是三者总共的人数先减去跳绳的。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达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
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第二个层次没有处理好,对于先减再除班里没人能够想到,于是我就将算式写出来,让学生根据算式来说想法。
另外,这里其实也可以用25÷5+15÷5这种方法,但是我当时没有讲到这个点,上的不透。
问题三是本节课的新知识,求一倍的数。
这个求一倍数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
学生对于1倍的数的观念其实在低年级就应该强调。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爸爸今年3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小明今年几岁?像这样的题目学生基本上不会去做加法减法或者乘法,因为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都会做除法。
当然也有的学生会猜数,用验证的方法做。
35是几的5倍?这个数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算出来。
这道题如果我不去挖掘它,没有人会做错的,他们都是没有办法才做对的。
但是为什么做除法绝大多数学生肯定说不清楚。
所以在学生做对的基础上我要求他们画图,运用这个直观的线段图来说想法,找到关键句,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把小明看成一份画一格,爸爸就是5格,这5格就是35岁,那么一格就是7岁。
让学生搞清楚两者的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做除法?这个问题也是这题的关键,学生能说清了那么这节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一)初步感知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2)观察黑板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
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巩固对“倍”的明白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确实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2、通度日动,让学生学会和他人合作。
并能从摆出一个数的两倍,到试探出一个数的两倍。
3、学生看懂统计图,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会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4、通过对年龄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发觉两人的年龄差不变,倍数关系在变的规律。
【教学进程】:一、温习:引语:学校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同窗们正在认真地排演歌伴舞节目,咱们去看看吧!(课件展现歌伴舞图片)师: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5个唱歌的,2个跳舞的。
师:你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吗?生1:唱歌和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师:多少人呀?生(齐):7人。
还有不同的问题吗?生:唱歌的人数比跳舞的人数多几人?师:几人呢?生(齐):3人。
师:由于节目的需要,增加了一个唱歌的同窗,你能提出和适才不一样的问题吗?生: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师:谁明白?生:3倍。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6里面有3个2.师:哦!你是把跳舞的2人看成一份,那么唱歌的有几个如此的一份呢?生:3个。
师:又来了一个领舞的,此刻唱歌的人数仍是跳舞人数的3倍吗?生:2倍。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6个人里面有2个如此的3人。
师:专门好!【设计用意:巩固对“倍”的明白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确实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二、拓展。
过渡语:啦啦队们也在摩拳擦掌,预备为运动员们加油!师:咱们用响亮的声音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啦啦队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
师:你感觉男生多仍是女生多?生:男生多。
师:大伙儿同意吗?生:同意!师:依照那个条件,你们来摆一摆,男、女生人数可能各有多少人。
红圆片代表女生,蓝圆片代表男生,同桌分工合作,一个摆女生,一个摆男生。
摆出一种可能后,想一想还有无别的可能。
好,让咱们开始吧!生汇报,师记录。
师:不摆学具,你感觉还有哪些可能?师:若是女生40人,男生多少人呢?若是男生100人,女生多少人呢?师:知足那个条件的可能情形还有很多。
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灵活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利用倍数的性质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倍数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数学推理和证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比如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走路的步伐是另一个人的2倍,那么走同样的路程,两个人所用的时间是怎样的关系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倍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
(2)倍数的性质,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加上或者减去b的结果还是b的倍数;a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数c,结果还是b的倍数。
3. 计算练习。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加深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实际问题解决。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知识进行解决,比如一个商场在打折活动中,商品的价格是原来的3倍,那么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拓展应用。
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应用的练习,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们用倍数的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倍数的概念和性质,加深对倍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概念讲解、计算练习、实际问题解决、拓展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全面掌握倍数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备课卡
三年级第五单元学科数学
中至小学三年级数学五单元活页作业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空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
第一行:○○○○
第二行:
二、列式计算
(1)7的8倍是几?(2)4的9倍是多少?
(3)3的9倍是几?(4)4个5是多少?
(5)8个4是多少?(6)6和2相乘是几?
三、解决问题。
(1)
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几倍?
(2)操场上跳绳的有5人,踢足球的人数是跳绳的人数的6倍,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4)明明今年4岁,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7倍。
①今年妈妈多少岁?
②再过2年,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