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红细胞血型系统讲课文档

红细胞血型系统讲课文档
• 红细胞H抗原数量与ABO血型相关,O型红细胞H 抗原数量最多,而A型、B型红细胞上的H抗原 绝大部分已被转化,H抗原较弱。
现在三十八页,总共六十一页。
现在三十九页,总共六十一页。
孟买血型
• 非常少见。 • 缺乏H基因(基因为hh)和分泌基因(基
因为sese),不能形成H物质。 • 与抗-A,抗-B,抗-H无凝集反应,正定
为常规血型鉴定方法的确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十七页,总共六十一页。
ABO血型系统的独特性质
• Landsteiner原则:红细胞上如果缺乏某种抗原,血清
中则存在相应抗体。规则抗体。
• 组织抗原:许多组织细胞上有规律地存在着A、B、H抗
原(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上皮细胞)以及分泌 型人的分泌液(唾液、眼泪、尿液、消化液、胆汁、 乳液、羊水、卵巢囊肿液、腹水等)中存在着A、B、H 血型物质。
ABO血型遗传
• ABO血型的遗传为复等位基因显性遗传,其遗传 原则为:
• ABO血型是由两个遗传基因结合而成。
• 遗传时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遗传基因必然分 开。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六十一页。
ABO血型遗传
现在三十四页,总共六十一页。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六十一页。
ABO血型遗传学意义
• 诊断和预防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
ABO血型正反定型特点。 • 例A亚型:A抗原减少,与抗A凝集强度减弱,H抗原活
性明显增强。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六十一页。
A1与A2的区别
Ø A1及A2红细胞与抗A试剂凝集反应结果均很强, 凝集反应强度差别不明显。
Ø 其血清学区别主要依据双花扁豆(Dolichos biflous)种子提取液制备的抗A1与红细胞的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课件

红细胞血型检测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主要程序:
1、受血者血液标本的处理; 2、ABO血型和RhD血型定型; 3、红细胞同种抗体筛查和鉴定; 4、交叉配血试验; 5、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查和配合试验; 6、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7、交叉配血结果的报告和发血等。
定为无细菌污染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 5、应用抗-AB、抗-A1或抗-H检测红细胞; • 6、分析O型筛选细胞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是同种异型或冷自
身抗体干扰正反定型结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 ABO正反定型的临床应用 • 1、实施输血治疗的首要步骤; • 2、组织器官移植; • 3、母、子ABO系统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ABO定型 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但在室温反应良好,所以常 规的ABO定型试验仅在室温进行。
(1)定型方法:正、反定型的试管离心方法目前仍被认为是最可 信赖的ABO定型方法。
1)定型试剂:有些ABO血型诊断试剂是以人的血清汇聚而制成的 ,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高效价(1:128)的IgM抗A或抗B。 第二,具较好的亲和性并不含冷凝集素。 第三,必需具有检测A2,A2B血型的能力。 第四,血清必须通过HIV,HCV,HBV等检查或经病毒灭活。另 外一些ABO定型试剂是由来自培养细胞株的单克隆抗体所制成 。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目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节 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第二节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第三节 酶处理试验技术 第四节 抗球蛋白试验技术 第五节 聚凝胺介质试验技术 第六节 微柱凝集试验技术 第七节 吸收放散技术 第八节 凝集试验技术 第九节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器官移植配型
ABO血型系统是输血前的重要检测项目, 通过鉴定血型,可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引 发的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在器官移植中,供受体的ABO血型匹配是 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ABO 血型系统检测可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
遗传学研究
ABO血型系统检测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化学发光法
利用化学发光原理,通过 检测抗原抗体反应后的光 信号强度,确定血型。
ABO血型分型的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输血安全
通过ABO血型分型,确保输 血时血型匹配,避免因血型不
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器官移植
供体和受体之间的ABO血型 匹配程度影响移植成功率及排
斥反应的发生率。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与母子 ABO血型不合有关,通过 ABO血型分型可早期发现并
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父母 和子女的ABO血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亲生关系。
虽然ABO血型系统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唯一依据,但可以 作为其他遗传标记的有力补充,提高亲子鉴定的准确性。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有关,例如某些肿瘤、糖尿病等。 通过对ABO血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
血型与心血管疾病
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 关注。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患动脉粥 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而O 型血的人相对较低。
ABO血型系统的进化和起源研究
起源与进化
ABO血型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随着人类的进化,ABO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和分布在不 同人群中发生了变化。

《临床检验基础技术》课件——ABO血型基础理论与鉴定

《临床检验基础技术》课件——ABO血型基础理论与鉴定

三、卡式法血型鉴定
卡的结构:
凝胶微柱:试管上端(反应池)、柱体(分离池) 过滤介质:颗粒直径26-103 nm的葡聚糖100凝胶,凝胶间缝 隙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 缓 冲 液:LISS(加或不加抗血清)
三、卡式法血型鉴定
卡式法方法:
正定:将待测红细胞悬液加在凝胶上部反应,离心后观察 反定:将待测血清和标准红细胞加在凝胶上部反应,离心后 观察 阳性:凝集的红细胞,被阻挡在小柱中凝胶的上部或中央 阴性:游离的红细胞,被挤过装有过滤介质的小柱,而到达 小柱的底部
血型物质
ABH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上,但 也可出现在除脑脊液外的分泌液中, 唾液中最丰富,称为血型物质。意 义在于: 1. 在红细胞抗原弱表达个体中确定 ABO血型; 2. 检测唾液、羊水中的血型物质, 辅助鉴定血型和预测胎儿血型; 3. 能中和天然抗体(IgM),有助于 鉴别抗体性质。
ABO血型遗传
1min
二、试管法血型鉴定
正定型结果判定: 试管法:轻轻摇动(或捻动)试管,使沉于管底 的RBC浮起,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凝块,轻弹管底,凝块无 散开,为凝集(+);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 底,RBC浮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 (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 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三、卡式法血型鉴定
检测原理: 正定型原理:在事先包被好抗A与抗B的 凝胶介质中,加入待测的红细胞悬液,抗 原与抗体结合,经低速离心,未与抗体结 合的红细胞沉于凝胶底部,而已经结合的 凝集的红细胞,位于凝胶上部或悬浮与凝 胶中。 反定型原理:采用中性微柱凝胶,加入待 测的血清与标准红细胞悬液,其余同正定 型。

最新03第二章-红细胞血型检测教学讲义ppt

最新03第二章-红细胞血型检测教学讲义ppt

关二爱、生命受血呵护者健和康 供血者ABO和Rh定型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上述两种试验可以互相验证,如果两个结果不符,应通过 进一步试验确认血型。
新生儿和出生后6个月之内的婴儿由于血液中无ABO抗体 或抗体很弱,该人群可只做正定型。新生儿血浆中可能存在来 自母体的抗体,应注意鉴别。
关爱生命 呵学护健习康要求
• 1.输血前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2.受血者标本接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3.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4.抗体筛选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5.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6.抗球蛋白试验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方面? • 7.微柱凝聚试验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 8.常见的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有哪些? • 9.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有哪些?
1)技术和管理错误:这是ABO定型中产生异常结果的主要原因 ,包括:标本或试剂搞错;器材不洁;试剂污染或失效;离 心过度或不足;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漏加试剂 ;结果记录或判断错误;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 正反定型不符分析的基本程序 • 1、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首先重复试验; • 2、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 3、查询受血者既往病史及输血史和用药史等; • 4、多次洗涤标本红细胞或试剂红细胞,应换用新开启的确
定为无细菌污染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 5、应用抗-AB、抗-A1或抗-H检测红细胞; • 6、分析O型筛选细胞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是同种异型或冷自
(二)标本的接收
输血科技师接收血样标本时,应认真核对受血者的相关信息, 尽可能了解受血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妊娠史等情况。如果 有输血史,这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最后一次输血的日期,若3个月 内输过血,那么供血者的红细胞没有完全代谢消失,可能依然 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导致血型定型试验中出现混合凝集的结果

Rh血型鉴定完整版ppt课件

Rh血型鉴定完整版ppt课件
漏加或错加定型试剂 观察结果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弱凝集。 试剂血清保存不当引起变质
㈣.RH血型的临床意义: 1.与输血关系: Rh-第一次接受Rh+血液→不溶血,产生抗体
Rh-第二次接受Rh+血液→产生大量的抗体,溶血
2.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孕妇血浆中如有Rh抗体, 妊娠Rh血型不配合胎儿时,其中IgG类的Rh抗体可以通 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13
2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 • • • • •
受检细胞直抗阳性
高蛋白试剂引起缗钱状凝集 纤维蛋白造成的凝块 定型试剂中存在的其它抗体 多凝集细胞造成的假阳性 鉴定器材和试剂血清被污染
医学全在线网站
3.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 • • •
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试剂血清比例失调。
凝集

病人 血清
病人 2%RBC
病人 + 献血员 血清 2%RBC
病人 + 献血员 2%RBC 血清
献血员 献血员 2%RBC 血清
室温5min后 1000-2000 rpm ×1-2min 观察。
无凝集 无凝集
18
【报告方式】
1.如两管均无凝集,则报告: 病人XX(X型)血清+献血者XX(X型)红细胞 有或无凝集溶血 病人XX(X型)红细胞+献血者XX(X型)血清 有或无凝集溶血
Rh血型的遗传学说及命名
Rh--Hr命名法(Wiener学说) CDE命名法(Fisher--Race学说) 数字命名法
二.Rh血型系统
㈠.Rh抗原
医学全在线网站
① Rh抗原有40多种,
② Rh抗原的发育 Rh抗原是胎儿早期就充分发育并维持整个一生,脐带血或 新生儿的红细胞Rh血型与成人一样强。 ③ 与临床关系最密切:D、E、C、c、e 5种,D的抗原性最强。 抗原强弱次序为 D>E > C> c>e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PPT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PPT
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诊断
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对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进行诊断,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
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免 疫反应特点。
移植排斥反应监测
在器官移植后,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监测排斥反应,及时发 现并处理排斥反应。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亲子鉴定
01
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进行亲子鉴定,为法医学中的身份
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犯罪嫌疑人身份鉴定
02
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鉴定,协
助警方破案。
交通事故中身份鉴定
03
在交通事故中,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对遇难者进行身份
鉴定,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
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鉴定 免疫相关抗原,为免疫治疗提供 新的靶点和策略。
个体化医疗
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了解 个体差异,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依 据,实现精准医疗。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标准化发展
制定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国际标 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 交流和应用。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试剂质量控制
确保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定期进行试剂质量检查。
操作标准化
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结果解读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解读并出具报告,为临床输血和 血液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03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 的应用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
采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如质谱分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专题培训课件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专题培训课件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底,RBC浮 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二)聚凝胺介质法
原理:聚凝胺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在液体
中可产生负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 轻细胞间排斥力,缩短红细胞距离,在离心力作 用下,可使红细胞发生发生可逆性、非特异性凝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实验内容
一、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二、ABO血型鉴定(试管法)和Rh血型鉴定 三、交叉配血(盐水介质和聚凝胺介质)
临床中:
待测
制成红细 胞悬液,
待测
一、红细胞悬液制备
常用浓度:1%、2%、5%、10%。 方法:①抗凝血 3000r/min 移去上层血浆待测
5min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原理: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被检血清(血浆),在盐
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从而测定被检血 清(血浆)中有无与标准红细胞相对应的抗体, 进一步判定血型。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方法: 1、试管法:
免出现漏加抗D试剂导致的假阴性结果 3、观察结果时,应轻轻捻动试管,若用力摇动,可
认为破坏弱凝集,误判为(一)性。
三、交叉配血
概念:供血者的血浆、红细胞与受血者的 红细胞、血浆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方法:盐水介质法、聚凝胺介质法、微柱 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酶介质法。
交叉配血:

主侧:受血者血浆+供血者红细胞
-A
-B
加待测血清2滴
加标准红细 胞悬液1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RhD定型及其常见问题
1.Rh定型
RhD定型,试管法最经典,多使用微柱凝胶卡
2.RhD阴性确认 IgM抗-D阴性
三个厂家IgG抗-D进行 确认 3/10/2021
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 三种IgG抗-D试剂均为阴性,报RhD阴性
一种或一种以上IgG抗-D试剂为阳性,报弱D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1
主要内容
ABO血型鉴定 RhD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红细胞抗体筛查及鉴定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自动分析 吸收放散试验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
教学目标
• 掌握ABO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原理、方 法和质量控制
• 熟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方法 • 了解吸收放散试验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3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 本质凝集反应,直接凝集试验 • 检测IgM类抗体 • 方法:试管法 •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表示
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4
盐水介质配血方法





侧 离心
次 看结果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8
结果判定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9
凝胶技术的原理
内套 管壁
试剂或 盐水 凝胶或 玻璃珠
3/10/2021
反应 室
反应 室底 孔
外管壁
特殊粘液
亲和凝 胶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0
凝胶技术的原理:
A、反应室:下端底孔很小,液体在孵育过程中 不会流入下方微柱中。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5
(二) 抗球蛋白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一种检 查不完全抗体的敏感方法
分类: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6
抗球蛋白试验原理
• Coombs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 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使红细胞 凝集。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5
(四)质量保证
微柱凝胶血型定型检测卡
血清标本应完全取出纤维蛋白,血浆标本建议 EDTA-K2或枸橼酸盐康宁
先加红细胞悬液,再加血浆或抗体试剂
红细胞悬液和血浆各加50ul
按照说明书操作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6灵敏,结果准确,反应时间短, 结果不能保存,人为因素大 玻片法:操作简单、无需特殊仪器,适用于血型普查;灵敏度差 ,反应时间长,不能用于反定型,结果不能保存,人为因素影响大 ,易发生血液污染 微柱凝胶血型定型检测卡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保持时间长,标本和试剂用量少,操作可以标准化、自动化,减少 了医源性污染,但需要专门离心设备和试剂卡,成本较高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9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技术和 操作 错加试剂或标本
试剂失效或污染
受血者 红细胞 或血清
细胞与血清间 比例不适当
溶血现象未能识 别
漏加试剂
结果记录或判断错
3/10/20误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血清异常 红细胞致敏 近期输血 疾病导致抗原 减弱 抗体减弱 不规则抗体 年龄 近期进行大量 血浆置换治疗
B、试剂或盐水层:红细胞在离心力作用下穿越 该层,红细胞与反应室中的血清分离并与该层 液体中的试剂反应。
C、粘液:亲和柱中有一层粘液,作用与“试剂 或盐水层”相同。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1
原理:凝胶分子筛和亲和效应
微柱凝胶柱中填充凝胶(葡聚糖),及相应试 剂(抗体或抗原)。凝胶分子间的间隙只允许游 离红细胞通过,分子排阻层析原则将发生凝集反 应的红细胞阻滞于凝胶之内,而未凝集的游离红 细胞则穿过微孔运动到管底,从而判定有无凝集 反应。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
一、ABO血型鉴定
• (一)盐水介质试管法
• (二)盐水介质玻片法
• (三)微柱凝胶血型定型检测卡法
• (四)质量保证:试管法、玻片法、卡式
• (五)方法学评价
• (六)临床应用
• (七)不一致原因及解决方法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3
ABO血型鉴定原理
正向定型: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的未知抗原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2
结果判定
3/10/2021
新乡红医细学胞院血第型三和临相床关检检验测教研室
13
微孔板法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4
(四)质量保证
试管法 标记 加样量、加样顺序 溶血是一种阳性反应 玻片法 标记 正定型 显微镜阴性确认
3/10/2021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7
ABO正反定型的临床意义
输血治疗的首要步骤 组织器官移植 新生儿溶血病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18
ABO正反定型不符分析基本程序
首先重复试验 重新采集献血者与受血者血液标本 查询受血者既往病史及输血史和用药史等 多次洗涤标本红细胞 应用抗-AB、抗-A1、抗-H检测红细胞
• 直接试验:是检查被检红细胞上有无不完全抗 体
三、交叉配血试验
概念: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中是否含有不相 配合的成分,是输血前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必不 可少的试验
包括: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 主侧是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侧 次侧是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相配的一侧。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22
交叉配血的主次侧
3/10/2021
A型红细胞 B型红细胞 O型红细胞
-
+
-
+
-
-
-
-
-
+
+
-
结果判断
A B AB O
3/10/2021 2021/3/10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5 5
试管法
3/10/2021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6
红细胞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3/10/2021
试管法结果判定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7
瓷板法
3/10/2021
A抗原 B抗原 A和B抗原 无A和B抗原
反向定型:已知的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未知抗体
3/10/2021 2021/3/10
红细胞血型和相关检测
抗A抗体 抗B抗体 抗A、抗B抗体 无抗A、抗B抗体
4 4
ABO血型鉴定结果判断
正向定型 (标准血清+被检者红细胞)
抗A 抗B
+
-
-
+
+
+
-
-
反向定型 (标准红细胞+被检者血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