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桥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
(2)《客运专线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运专线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5]110)
(4)《铁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5)《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006]177)
(6)相关施工图、图集、设计文件等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3)精心组织、科学有序、安全文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谐统一。
二、编制范围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2标DK404+200~DK422+300段墩身的施工。
三、工程概况
哈大客运专线TJ-2标段第一项目部所辖施工里程范围为:DK404+200~DK422+300。
该段正线桥梁工程3座,为:文官屯特大桥11035.41m;旺官屯中桥37.81m;沈北特大桥2064.8m。
除旺官屯中桥外,墩身结构形式均为双线流线形圆端实体墩。
本施工段沿线以辽河平原为主要地貌单元,地形平坦开阔,局部地势略低,交通便利。
本区段所处地段无地表常年流水,所有沟谷均为季节性
流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施工用水主要采取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下部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以及地下径流补给,埋藏条件随地貌单元不同而变化。
地下水一般埋藏深度为1.0~9.8m。
大部分地段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
仅局部阶地的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硫酸盐型侵蚀性。
四、工程数量
见“工程数量表”
五、工期计划
桥墩计划开工日期为2007年10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09年6月25日。
六、施工组织及安排
6.1 施工机械计划
见“主要施工机械表”
6.2 劳动力计划
见“劳动力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械表
劳动力计划表
6.3施工用电
现场已具备施工用电条件。
6.4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采取地下水,地下水一般埋藏深度为1.0~9.8m。
大部分地段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
仅局部阶地的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硫酸盐型侵蚀性。
6.5施工便道
本施工段沿线以辽河平原为主要地貌单元,地形平坦开阔,局部地势略低,交通便利。
6.6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泵送入模。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避免日晒、雨淋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当需要时,应将运送混凝土的罐车上加上遮盖物,或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
当罐车到达浇注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卸料浇注。
七、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
7.1施工工艺流程图
7.2施工过程控制
墩身施工采用定型钢模一次立模,一次浇注混凝土成型的施工方法。
⑴桥墩模板
模板应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的形状,尺寸和模板各部分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接缝严密,确保在混凝土的强烈振动下不漏浆。
模板在由专业厂家设计和制作。
钢模运抵现场后应对其进行试拼装,确保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⑵基础顶面处理
在桥墩施工前,应将承台顶面与墩身接缝处的浮浆凿除,用水冲洗干净,对预埋钢筋进行整修,使预埋钢筋整齐规范,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
⑶测量放样
专业测量技术人员对墩身中线和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并用墨线将其在承台上弹出。
⑷钢筋加工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运到现场后进行绑扎。
将钢筋在承台平面的投影位置用红油漆标出,搭好脚手架,然后绑扎钢筋。
承台的接地钢筋通过桥墩中的两根接地钢筋接到顶帽处的接地端子。
应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埋设沉降观测标和吊篮,并确保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准确。
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与墩身标号相同的混凝土垫块,以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⑸模板安装
钢模板在使用之前应做打磨处理,使其接缝隙处平整光滑,模板表面无锈,打磨好后刷油放好。
在地面上把模板分层连接,接缝处用钢板胶粘接、打磨;在高空连接模板时,应使模板缝搭接良好,连接好后对表面进行整体性整修打磨;托盘与顶帽、牛腿应在地面上拼装好后整体吊装;牛腿处应搭设脚手架,以加强支撑,以防牛腿处应力集中而变形;搭设卸料平台,并根据墩身高度决定下料筒长度。
⑹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运输至现场后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对每车的混凝土检测,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灌注。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模板的变形,出现不正常的变形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土自高处倾卸时,其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当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倾卸高度超过6m时,除设串筒、溜管设施外,还应设置减速装置;串筒、溜筒等距出料口下面的混凝土下落高度不宜超过1m。
应分层灌注和振捣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一次灌注厚度不超过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
插入式振动棒应按放在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或钢筋上;使用振动棒宜采用垂直振捣。
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作用轴线应相互平行避免漏振。
振动棒难以插入的钢筋密集区可倾斜振捣,但棒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45°。
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
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振动棒应自然沉入混凝土中,切忌用力硬插。
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
”振动棒插入后,应上下抽动,振幅为5-10cm,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振捣密实。
应掌握好每插入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待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时方可拔出振动棒,不得快速拔出,以免形成空腔。
为保证上下层之间连为一体,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注。
上下层同时浇注时,上下层前后距离应大于1.5m。
现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派专人按要求制作混凝土检查试件,与桥墩同条件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准上人行走,做好成品
保护。
在一般气温情况下,混凝土养护在浇注后10-12h内开始进行。
可采用清洁的草帘、麻袋、湿砂等材料覆盖其外露面,使混凝土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直到规定的养护时间。
⑺模板拆除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拆除。
按照先拆除不承重的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先上后下的顺序拆除。
拆模时先将模板整体放松,由专人指挥,防止因碰撞而损伤桥墩。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进行清理,去除板面上残余的混凝土,刷油,存放好,对损坏的模板进行修复。
八、施工注意事项
8.1应按设计采用支座的要求预留支座螺栓孔。
8.2钢筋接头按有关规程及标准办理,钢筋接头应分散布置,且主筋搭接接头避免设在基顶以上3m范围内。
8.3按施工图的要求设置吊篮,施工时注意吊篮预埋件的预埋位置是否准确。
8.4沉降观测标埋设数量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
8.5综合接地预埋件及钢筋的设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
九、质量保证
9.1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
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灌注。
9.2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
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能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9.4混凝土的灌注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9.5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
9.6在夏季灌注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灌注混凝土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
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开炎热的白天灌注混凝土。
9.7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注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9.8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拌制至浇注完成的最大延续时间。
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十、安全及环保措施
10.1 安全保证措施
⑴安全目标
杜绝职工因工死亡责任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杜绝施工中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管线损坏事故;无等级社会治安案件;无业主、相关单位及周边地区居民重大投诉事件,严防重大爆炸、火灾、塌方和交通事故,防止一切事故发生,创造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⑵安全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柴文,副组长为常务副经理宋祖元、项目总工赵小波、项目部安全负责人杨玉龙,组员为安质部长骆新莲、工程部长陈尚春、综合部长胡学宽。
安全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人员安全、财产安全为工作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制度,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召开安全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⑶安全管理制度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各级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
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
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将预留一定额度的安全风险抵押金。
对安全事故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还将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
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③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
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
④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
每个月15日组织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组织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
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
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
⑤安全防护制度
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有影响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要制定出具体可行
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方可进行施工。
开工前由安全负责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应跟班作业,现场监督。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绳。
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以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⑥安全评比制度
班组在班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
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a.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
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
b.定人、定机、定岗制度
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c.岗位责任制度
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d.持证上岗制度
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
e.逐级鉴定设备管理合同制度
队领导及设备主管、队与操作司机分别签定管理合同,并实行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
f.交接班制度
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
g.安全检查制度
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作业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⑧安全事故申报制度
a.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及时逐级上报,不得隐瞒谎报。
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以电话、电传方式报工区安全质量部;如属重大安全事故,必须
在24小时内电话、电传方式报告业主、监理工程师和上级安质管理部门,三天内以书面形式报告有关单位和部门。
b.对安全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联合调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对事故责任者严肃处理,追究其经济、行政责任。
⑷消防保证措施
①消防工作必须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成立专门的消防小组,设专职消防员,专职消防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②制定并实施消防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工作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发现隐患及时纠正,发现违反规定者予以处罚。
③严格控制火源
a.施工现场建立集中吸烟区。
b.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c.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d.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
④生活区临时设施及施工现场有良好的消防通道和紧急疏散设施,并设置消火栓、灭火器、水龙头、灭火砂、灭火桶、灭火铲、消防斧、消防水管等设施,做到布局合理,经常维护、保养。
消防器材存放要有明显标志。
建立定期防火检查,更换灭火器药剂。
⑤建立一支由工区长、技术人员、施工员、安全员、工人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⑥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并在宣传黑板上宣传发生火灾事故的教训。
⑦每个宿舍明确防火责任人,禁止使用电炉、煤油炉及大于60W的灯泡、禁止用电热棒烧水、禁止在宿舍燃烧纸张物品。
⑧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易爆材料堆积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⑨施工现场夜间配有照明设备,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安排义务消防队值班。
⑩同各班组签定有防火要求的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禁止在高空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设物或堆放可燃物。
⑸桥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①现场施工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现场施工人员均应戴好各类劳保防护用品;同时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中发现现场出现有险情,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并派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若情况严重,要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施工现场周围要搞好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泥浆池须设置围栏,防止他人意外坠入。
在进行吊装作业时,现场应有专人指挥。
吊装作业范围内禁止人员、车辆通行。
同时,吊装物品必须有序堆放,不得侵占道路或影响沿线交通。
在公路附近施工作业,不得随意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如确须影响,必须经公路管理部门同意,在施工范围内设安全防护栏和警示标牌,并由专人进行现场作业指挥工作。
临时住房及材料堆放处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适用工具等。
备品要保质保量,并不得随意挪动,使用一次后立即进行补充。
②大模板的堆放、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a.大模存放时应满足地区条件要求,不可放于基坑边缘上,两块大模板应采取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
大模板存放在施工平台上,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且施工平台应具有足够的支承。
b.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的吊环是否完整有效,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模板起吊前,应将吊车的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禁止用人力搬动模板,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倒其他模板。
c.在大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志片,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组装平模时,应及时用卡具或花篮螺丝将相邻模板连接好,防止倾倒。
d.安装外模板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e.在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
地方操作,严禁人员随大模板起吊;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倒向行车道,危及行车安全。
f.大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残余混凝土,并涂刷脱模板剂,在清扫和涂刷离剂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
③工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a.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按照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架设三相五线制的电气线路,所有电线均应架空,过道或穿墙均要用钢管或胶套管保护,严禁利用大地作为工作零线。
认真贯彻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临时用电规定。
b.配电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完好无缺。
箱体下方进出线,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
门、锁完善,有防雨、防尘措施,箱内无杂物,箱前通道畅通,并应对电箱统一编号,刷上危险标志。
保护零线(PE、绿/黄线)中间和末端必须重复接地,严禁与工作零线混接;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重复接地不少于两处。
c.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完成,无证人员禁止上岗。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d.使用设备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和进行运转中维修。
e.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负载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解决。
搬迁或移动的用电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
f.配电线路的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和绝缘铝线。
架空线必须设置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或脚手架、龙门架或井字架上。
g.空线的接头、相序排列、档距、线间距离及横担的垂直距离和横担的选择及规格,严格执行规范规定。
h.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i.开关箱应由末级配电箱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制作所用的材料、箱的规格设置要求及安装技术应按规范执行。
配电箱、开关箱最好购合格的成品使用。
g.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安装,绝缘要求和箱壳保护接零应按规
范执行。
h.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
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i.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要求。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求和额定漏电动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j.手动开关电器只许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器和容量不大于7kW动力电路。
容量大于7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或降压启动装置控制。
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k.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且应每月定期检修一次。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l.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检修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m.移动的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源线路,必须使用绝缘胶套管式电缆。
n.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有保护接零。
o.严禁施工现场非正式电工乱接用电线和安装用电开关。
p.残缺绝缘盖的闸刀开关禁止使用,开关不得采用铜、铁、铝线作熔断保险丝。
④工地消防环保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做好防火工作,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消防砂箱、水池等。
设置有效消防设施和器材,安全标牌齐全且符合规定,材料库、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作为防火重点,实行定人定责、定期检查,严防火灾发生。
组成业余消防队,定期培训,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性能和使用方法。
现场施工时施工场地设置防排水措施,在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将场地内积水引至自然凹地处。
⑤夜间施工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尽量避免或减少夜间施工,但需要连续作业的工程项目,夜间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a.建立夜间值班制度,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技术交底,配备足够的物资,
确保夜间施工顺利进行。
b.严格复核、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技术指标准确无误。
c.严格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夜间必须进行隐蔽工程施工时,应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到场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d.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在作业地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悬挂红色灯,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并安排专人看守。
e.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施工现场的亮度;施工场地要做好清理工作,不准乱堆乱放物品,保持工作面整洁;施工水、电管路要排放整齐,不准乱拖乱拉,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10.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
环保、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施工(即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竣工验收),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
废弃的混凝土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及灌注完毕后,清洗管道、机械的废水不得随意排放或引入河流,以免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