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中国三大半岛的比较分析与区域协调——兼论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区域开发
![中国三大半岛的比较分析与区域协调——兼论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区域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8b11292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6.png)
中国三大半岛的比较分析与区域协调——兼论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区域开发朱坚真;张力【摘要】区域差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而诸多研究则把目光聚焦在以三大经济地带、三大经济圈及省际系统为地域单元的区域层次差异上.文章通过视角转换,从中国三大半岛比较研究来探讨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序格局,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做战略基点选析,以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有序性协调发展",并论证了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开发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意义,以及其对广东及北部湾中国段各省区经济腾飞的现实价值.【期刊名称】《太平洋学报》【年(卷),期】2010(018)002【总页数】10页(P56-65)【关键词】三大半岛;北部湾;雷州半岛;洛湛铁路【作者】朱坚真;张力【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25;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备受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然而,区域发展差异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且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因其资源禀赋、要素结构等诸方面的差异及历史机遇不同,必然造就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沿着不同轨迹递延。
研究区域发展差异就是要探究其发生和演变的规律,防止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干扰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敦富教授认为区域差异的本质并不在于差距的本身,而是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区域之间的利益格局变化。
① 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反映了不同区域在国家利益格局中的方位,而目前学术上对于区域差异的研究取向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对地域单元的选取,二是对成因要素指标的提炼,三是对分析时点的选择,四是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https://img.taocdn.com/s3/m/46f84835eefdc8d376ee32d8.png)
长海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作为全国惟一的海岛边境县,长海县风光旖旎,岛屿众多,集"3S"(海水, 作为全国惟一的海岛边境县,长海县风光旖旎,岛屿众多 集 (海水, 阳光,沙滩)旅游资源于一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 阳光,沙滩)旅游资源于一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尽管长海县旅 游业在20世纪 年代刚刚起步,但发展较为迅速.据统计, 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 游业在 世纪 年代刚刚起步,但发展较为迅速.据统计,1990—2002年, 年 长海县接待游客量由19.5万人增长到 万人,增长近 万人增长到44万人 长海县接待游客量由 万人增长到 万人,增长近126%;旅游获得的综合 ; 经济收入由200.6万元增长到 经济收入由 万元增长到1.23亿元,增长约61倍(图1). 亿元,增长约 倍 ).2002年全县旅 年全县旅 万元增长到 亿元 ). 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长海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游综合收入占全县 的 .旅游业已成为长海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也是今后长海县所要发展的重要产业.对长海县的旅游业和GDP做回归分析, 做回归分析, 也是今后长海县所要发展的重要产业.对长海县的旅游业和 做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方程Y=36 018.72+8.255×X(其中,Y为GDP,X为旅游业产值 ,也 其中, 为 为旅游业产值), 得到回归方程 × 其中 , 为旅游业产值 就是说长海县的旅游业产值每增加1万元 万元, 就相应增加36 万元. 就是说长海县的旅游业产值每增加 万元,其GDP就相应增加 027万元. 就相应增加 万元 可见长海县的旅游产业对其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拉动效应, 可见长海县的旅游产业对其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带动了长海县的 交通,餐饮,建筑,商业,通信,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发展长海 交通,餐饮,建筑,商业,通信,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 县旅游业既是完成大连市建成国际性风景旅游名城目标的一部分, 县旅游业既是完成大连市建成国际性风景旅游名城目标的一部分,也是建设 海上辽宁"的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发展长海县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辽宁"的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发展长海县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虽 然近年来长海县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仍要加大其发展旅游业的力度, 然近年来长海县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仍要加大其发展旅游业的力度,把长 海县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海县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浅谈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浅谈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e09b5263968011ca3009148.png)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1学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浅谈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摘要:本文从经济和人文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有:第一,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城镇化进程加快,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点;第三,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建设以极大消耗资源和破环环境为代价;第四,改革开放,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大量外资;第五,中国人有这传统的勤劳优秀品质,也有封建社会的那种忍性,没有西方人那么强烈的反抗和冒险精神。
本文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教育。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政策;人文原因;能源消耗;教育1 中国经济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甚至有几年超过了10%。
很多国内外人士都对此感到吃惊。
从1979 至2010 年[1],中国GDP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 ,人均GDP 由改革开放前不到300 美元增加到当前的3500 美元左右,一跃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13 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不但摆脱贫困,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且在持续30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近百分之十的年均增长速率,这一巨大变化被国内外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奇迹”或“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2014年[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对明朝意味着什么?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对明朝意味着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c494a2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3.png)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对明朝意味着什么?在明朝的行政区划中,有一个地方是非常特殊的,这就是辽东。
明朝设管民政的布政使司、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管司法的按察司,而辽东只有都指挥使司,辽东的民政和司法,跨海隶属于山东的布政使司和按察司。
为什么会有这种操作?因为辽东人口太少,民政事务不多,就由临近的山东管辖。
明英宗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年初即位未改元),辽东设巡抚,慢慢地分化了山东有关衙门在辽东的权力。
但是,辽东在明朝依然被视为一个单独的政区,尤其是军事意义。
看地图就知道,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就像两座城堡,拱卫着渤海最西头的京师(隔着天津)。
所以,辽东和山东在海上防务的合作,对京师的安全异常重要。
防谁呢?北元在大漠,女真各部在辽东以北,高丽又臣服于明朝。
真正要防的,是倭寇。
元末明初,倭寇就对北方沿海各地区进行袭扰。
倭寇袭扰的重点就是山东半岛,然后往北在辽东半岛南端来回蹿。
山东受到的倭患尤为严重,在明初国势强盛的情况下,倭寇以百人左右为一组,视明廷为无物,烧杀抢掠,民愤极大。
明初(洪武至永乐间)四五十间,有记录的倭寇袭扰两半岛的战报,就有数百起。
虽然此时的倭寇都是小股蹿拢,但如果他们形成较大势力呢?让他们穿过辽东与山东之间的海峡进入渤海,后果是什么,谁都清楚。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之初的永乐二年,1404年,就在山东半岛的即墨设水师营,管鳌山、灵山、安东、大嵩等四卫,及胶州、浮山、夏河等千户所,防止倭寇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今日照至青岛附近)内犯。
如果倭寇从山东半岛东南线进犯,不足以威胁到京师,倭寇更有可能直接蹿犯渤海海峡。
所以,朝廷在永乐七年(1409年),在登州府(今蓬莱市)设登州水师营,管登州、青州左卫、莱州三卫,以及福山、奇山等千户所。
登州卫的管辖范围,约在山东半岛正北海面,也就是从蓬莱到威海一带的黄海海面。
登州营与即墨之间的海防,由明宣宗在宣德四年(1429年),设文登水师营,管成山、靖海、威海、宁海四卫,以及百尺崖、金山、海阳等千户所。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539b8dd249649b6648d74725.png)
东海和黄海应该是部分属于中国领域的,渤海是中国内海,绝对的中国领域!
பைடு நூலகம்
黄海: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全部为大陆架所占的浅海,它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中国,东邻朝鲜半岛。中国的主要河流,如长江、淮河、辽河和鸭绿江注入黄海
东海:是中国海的一部分、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它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毗邻,东北面以济州岛、五岛列岛、长崎一线为界,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 、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
环行渤海湾 烟台到大连
骑行路线推荐
环渤海骑行路线:从威海出发——作为起始点,行程大约1600公里,跨越山东、河北、天津、辽宁三省一市后,到达大连旅顺口——作为终点。
骑行路线(参考)如下:
渤海: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海峡口宽59 海里,有30多个岛屿,其中较大的有南长山岛、砣矶岛、钦岛和皇城岛等,总称庙岛群岛或庙岛列岛。 渤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
威海—95—烟台—75—蓬莱—41—龙港—65—莱州—40—新河—69—营里—32—丁庄—25—东营—19—垦利—51—沾化—43—柳堡—47—新村(冯家堡)—42—歧口—24—唐家河—31—塘沽—61—涧河(黑沿子)—29—唐海—54—京唐港—24—姜各庄—57—北戴河—25—秦皇岛—13—山海关—117—葫芦岛—70—锦州—108—盘锦—57—营口—37—盖州—58—土城—29—复州城—53—普兰店—46—金州区—36—大连—45—旅顺口(坐船返回威海或烟台)——(尔后乘火车返家)
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18ac5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8.png)
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摘要:贝丘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类型,其中包括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两个最为重要的文化区域,其贝丘遗址群体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文化考古角度出发,对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其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贝丘遗址;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历史文化;比较研究一、研究背景贝丘遗址是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一种利用贝壳制成的基本建筑原料,建造的遗址类别,它们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份。
这些遗址代表了中国东部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东部沿海地区的文化、民俗、宗教、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两个最为重要的文化区域,其各自的贝丘遗址群体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因此,对这两个地区的贝丘遗址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找出异同之处,还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两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化考古角度出发,旨在通过比较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揭示其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异同,促进我们对这两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深入探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历史文献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搜集、整合、分析两个地区的贝丘遗址资料的基础上,探究其历史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寻找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建构贝丘遗址的历史脉络,展现两个地区的文化遗存及其时代特征。
2. 比较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内涵和类型,总结其他地区贝丘遗址内涵和类型的研究成果。
3. 基于对两个地区贝丘遗址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呈现其异同之处,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历史文化传承。
山东半岛“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根基
![山东半岛“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根基](https://img.taocdn.com/s3/m/00c457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b.png)
山东半岛“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根基山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接黄海,西濒渤海,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
山东半岛作为中国的重要门户,自古以来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根基。
山东半岛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更是展示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一、地理位置的优势山东半岛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连接着东海和渤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北临黄海,与朝鲜半岛相隔,是我国通往东北亚的门户;东北濒临渤海,与半岛其他区域相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心。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半岛成为我国东部和北部地区与外部贸易联系的重要关口,也成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历史上的贸易中心山东半岛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东部地区和其他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站和贸易中心。
早在古代,山东半岛就成为了我国的重要出口港口,吸引了来自外国的商人及使节,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
在唐宋时期,山东半岛的港口开始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中国贸易网络的核心。
三、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山东半岛地处中国沿海,素有“东方文明摇篮”之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东半岛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由于山东半岛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各种文化、艺术、宗教等元素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山东半岛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留下的历史遗迹在山东半岛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其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文化地位。
像山东半岛上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就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文物遗迹。
比如青岛的栈桥,作为当年的港口码头,见证了过去的繁华;而威海的威海卫、威海渔民石画等景点,也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五、对现代的影响山东半岛作为中国东部的门户,曾经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现代的影响仍然存在。
在改革开放以后,山东半岛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的重要海港和经济中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拓展知识 我国四大海简介 ppt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拓展知识 我国四大海简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8390026294dd88d1d26b3c.png)
远在2亿多年前,渤海及其周围地域, 原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陆地。后来,由于地 壳活动加强,这里就渐渐地沉下去了。葱 笼茂密的原始森林先成了盆地,后又成了 湖泊,距今7000万年到240万年时, 沉降运动忽然加剧,它才变成了渤海。由 此可见,再往南去,半封锁 的黄海就会呈如今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比 渤海大而深的海域。黄海长期以来就是黄 河的归宿,黄河等河川把数不尽的黄褐色 泥沙注入黄海,使它成为世界上接受泥沙 量最多的陆缘海。黄褐混浊的泥沙与蓝色 透明的海水混在一同,百里海疆因此变成 一片微黄,黄海因此得名。
我国四大海简介
渤海
是我国的内海,它像一个斜置的葫芦,头 枕东北平原,坐落在华北平原之上。辽东半岛 与山东半岛就仿佛是巨蟹的一对大螯,一左一 右紧紧地环抱着它,仅留下长105千米的渤 海海峡中的几个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呵斥了 几乎是封锁之海的态势。它是一个深化大陆的 浅海,渤海的成分、水温等许多方面,深受大 陆的影响。
东海
位于黄海的南面。色泽绚丽,风光秀 美。在它的东南部,宏大的黑潮暖流从太 平洋奔腾而入,沿着琉球群岛的西北侧蜿 蜒而上,仿佛给东海披上了一条蓝色的彩 带。这颜色是黑潮水特有的意味,它温度 特别高,盐度特别大,水质却非常贫瘠, 生物极其稀少,故而显出蓝黑色的外貌, 并博得了黑潮的称号。
南海
从东海向西南看,越过水流湍急的台
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https://img.taocdn.com/s3/m/349fb8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4.png)
山东半岛西以泰山为界与黄河接壤,北以黄河南堤为界,西南部与淮河流域相接。半岛东半部三面临海,西 连华北大平原,属温暖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与淮河流域相近,夏热多雨,冬寒少雪,春旱多风,秋旱少雨, 东部及沿海受海洋影响。该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88毫米,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在 1000-1200毫米之间。
周朝建立后,山东半岛地区逐渐被纳入了周朝的版图,太公姜尚受封于此地,建立了齐国,残存的东夷文化 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齐文化。自周朝起,齐文化取代了东夷文化,成为了先秦时期山东半岛地区的主要 文化形态。
齐地文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殷商时期,最晚始于公元前1300左右,到齐国建国。此阶段的齐地文 化主要是氏族和部落文化,称之为先齐文化。第二阶段是自秦以后特别是汉朝到隋朝的800年间。此阶段齐或郡 或国,但此阶段的齐地文化是齐国被秦灭亡后的齐国文化遗存,称之为后齐文化。
时至秦朝,秦始皇在位十二年有五次出巡,其中三次出巡山东半岛。秦朝齐人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中国航海 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载入史册的航海家。汉朝汉武帝七次巡海,七次都到了山东半岛。山东半岛奠定了中国航海 业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基础。
四大名楼
四大名楼
蓬莱阁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创修于宋嘉佑六年。它与弥陀寺、龙王宫、子孙殿、天后宫、三清殿、 吕祖殿等古建筑共同构成一个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蓬莱阁
半岛的地域环境,以它三面临水而有别于一般沿海地域,同时又以它的一面接连内陆具有经济腹地而有别于 岛屿。因此它既以陆地为依托,得益于内陆经济腹地资源,又依托漫长的海岸极其充分地利用着广泛的海洋资源。 在山东半岛考古发现的6000多年前的航海文化遗存,表明这里先民很早就开始了沿岸航海,夏代,海外航行能力 进一步提高,建立起一条从山东半岛出发,沿渤海海峡经辽东半岛到朝鲜半岛的海上航线。西周时期,山东半岛 的莱夷部族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航海经验。
【山东省情省况】山东概况与山东历史相关知识点
![【山东省情省况】山东概况与山东历史相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52928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0.png)
【山东省情省况】山东概况与山东历史相关知识点(一)山东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1.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
2.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隔渤海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隔黄海与朝鲜半岛遥相对峙。
3.中国的三大半岛指的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
4.山东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 省接壤。
5.山东临海的城市有:(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共7 个。
6.山东最高点和陆地最低处分别是?泰山玉皇顶、黄河三角洲7.山东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8.判断:山东地形涵盖了世界五大地形种类。
错误,没有高原。
(二)山东海岸港口1.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
海岸线长度排名,山东排名(全国第三);(莱州湾)是山东省最大的海湾,和辽东湾、渤海湾统称为渤海的三大海湾。
2.山东最大的群岛:(庙岛)群岛,面积52.5 平方公里,北起北隍城岛,南至南长山岛,纵列于渤海海峡中,并为黄、渤海的分界,也称“长山列岛”,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部(原长岛县)所辖32 个岛屿的总称。
3.黄渤海分界线--辽宁旅顺(老铁山)与山东蓬莱(田横山)之间的连线。
4.山东最大的岛:(南长山岛/长岛)5.山东省海拔最高的侵蚀低山丘陵岛:(灵山岛),它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高岛”,也是青岛市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海岛,位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东南黄海海域的灵山湾中。
6.全国第一个负碳海岛:(灵山岛)7.全国首家港口5G 专网在(青岛港)上线运行;8.(烟台港)是常年不冻的优良港湾;9.(日照港)是我国拥有第一个10 万吨级煤炭专用深水泊位港口;10.威海的(石岛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
山东地理
![山东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363522192e45361066f517.png)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
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
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山东介绍-地理位置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中国地理的地势和地形
![中国地理的地势和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e98465b1b307e87100f6969f.png)
中国地理的地势和地形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
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
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地理活动题答案(八下)
![地理活动题答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f0f9de39cc17552707220847.png)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活动题答案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P4活动1、(1)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秦岭为东西走向,淮河大致由西向东(2)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
读图5-6、5-7,请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秦岭山脉对南下的冷空气的阻挡作用,秦岭北侧受冷空气影响较大,南侧受冷空气影响小。
P5活动1、结合秦岭-淮河线的学习,说一说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有哪些显著的地理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南北方地区地理差异见教材P2表格。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气候。
2、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降水;地势P6活动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半岛和濒临的海洋,说出本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
半岛: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濒临海洋:渤海、黄海。
范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黄海;地理位置特点:纬度位置较高,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2.、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本区主要位于中国地势的哪几级阶梯?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本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3. 略P8活动1、关于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玲玲和贝贝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有道理吗?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玉米、甜菜等”不正确。
(长城以北一般为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春小麦、甜菜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2.、在北方地区,为了让老百姓住得温暖,一些城市通过对老旧楼房贴保温层、改造供热管网、淘汰小锅炉、推广节能门窗等“暖房子”改造工程,让老旧楼房穿上新的“保暖衣”,冬季室内温度普遍提高了3-5℃。
(1)北方地区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是否具有重要意义?谈一谈你的看法。
中国三大半岛是什么 哪个半岛最大
![中国三大半岛是什么 哪个半岛最大](https://img.taocdn.com/s3/m/66d9349933d4b14e85246898.png)
中国三大半岛是什么哪个半岛最大
中国的三大半岛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第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面积3.9 万平方千米;第二大半岛是辽东半岛,面积2.94 万平方千米;第三大半岛是雷州半岛面积0.78 万平方千米。
1 三大半岛介绍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一大半岛,位于山东省东北,以羊口-秀珍河为界,胶东半岛是其一部分。
半岛三面临
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
因为地理上的原因,山东半岛地区与东北和韩国联系紧密。
历史上有大批民众自水路乘船移民东北。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与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中,《孟子》提到,东夷有虞氏族长舜出生在诸冯(今山东诸城境内)。
清朝时,山东半岛属登莱青胶道。
1861 年,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
山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该范围又称胶东半岛。
半岛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望,东部与韩国隔黄海相望。
重要的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
山东半岛共有1 处国家旅游度假区、3 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
它的北面边界是鸭绿江口与辽河口的联线,其它三面临海。
千山山脉从南至北横贯整个半岛。
最高点高于1000 米。
最高为步云山1131 米。
半岛沿海地带是平原,海中有很多岛。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5e1c919700abb68a882fbcc.png)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作者:袁顺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9年第3期[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一个,它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教师应注重指导训练,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有意识地增加时空意识;利用地图、历史年表等进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注意把专题教学和通史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7-0059-0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一个。
时空既是历史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历史叙述的最基本范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只有将历史事物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能显示出它们的意义。
我们目前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以专题史体例编撰的,在引导学生理解时空观念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教材跨度大,特别是在时空的连续性上得不到体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建立起完整的时空体系,缺乏纵向联系和横向对比。
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孤立的,导致他们在历史知识的学习、复习和考试解题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可见,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这个核心素养的内涵该如何理解呢?它对于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必要性是什么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时间和空间是构成历史事件最基本的细胞,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事件不能称为历史。
高中生学习历史必须要有时空观念。
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时间、空间是构成历史事件不可分割的两面。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离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
山东半岛大城市云集,为何辽东半岛如此冷清?原因一目了然
![山东半岛大城市云集,为何辽东半岛如此冷清?原因一目了然](https://img.taocdn.com/s3/m/fe78ecc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3.png)
山东半岛大城市云集,为何辽东半岛如此冷清?原因一目了然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形也比较多,中国有三个大的半岛,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知名度最高。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相似度很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两个半岛的面积、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准,都差不多。
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经济水准在全国也不差,两个半岛都分别拥有自己的核心城市,那就是青岛和大连。
青岛和大连两个城市的发展水准,可以侧面体现两个半岛的经济水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慢慢的甩开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还形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相比之下,辽东半岛却是十分的冷清,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之间的差距变大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所有因素中的第一要素,山东在人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东的省份面积并不大,只有15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超过了1亿,庞大的人口资源为山东,也为山东半岛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东北三省的人口总数都没山东多,这就是人口资源的差距。
胶东半岛因为人口稠密,所以基础建设非常的完美,胶东的铁路和公路,一年比一年密集,这对经济发展非常有促进作用。
而位于东北的辽东半岛人口方面优势不大,辽东半岛的人口外流了很多,市区人口数量一直没有增加太多,人口的外流拉低了资金的投入,显得人气不是太旺,城市发展没有后续力。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在海洋方面很有优势的,双方都有吃水量很深的深水港,可是山东的航运业,近年明显超过了辽东半岛。
山东的亿吨大港就有三个,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大港,而辽东半岛除了大连以外,只有营口等小的港口,辽东的海运业已经处于下风。
因为辽东半岛的经济腹地也不是太大,所以经济辐射,范围有限。
青岛一个城市就分走了山东大部分物流的出口,所以青岛等城市的码头建的是越来越好,新项目层出不穷,而辽东的大连等城市则萎靡不振。
山东经济GDP全国第三,有鲁中和鲁西作为山东的经济腹地,所以山东半岛的出口行业一直很发达,而辽东半岛的经济腹地则显得有点疲软。
把山东和辽东半岛连起来,能把渤海变成淡水湖吗?专家:要1800年
![把山东和辽东半岛连起来,能把渤海变成淡水湖吗?专家:要180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45c296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b.png)
把山东和辽东半岛连起来,能把渤海变成淡水湖吗?专家:要1800年我们国家的填海技术在整个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比如说我们人造岛屿海南的海花岛,就是靠着填海造岛完成的。
那么我们能用填海的技术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给链接起来吗?让整个渤海成为内陆的淡水湖呢?想要人为建造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把渤海围起来变成内陆湖泊,一、北方淡水缺失中国北方缺水,而淡水就成了我们急需的资源,淡水缺少会影响到整个北方的生活和生产。
中国内陆有很多的淡水湖泊,但是北方水资源就异常缺少,我们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耗费巨资,规划建设了南水北调。
虽然对北方缺水的问题有所缓解,北方人饮用南方的水已经解决,但是还是没有把问题完全解决掉。
二、改造临海既然南水北调依然没有解决掉北方缺水的问题,那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呢?打开我国的地图就可以看到,还有一个隐藏的湖泊等待我们去发现。
填海围住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中间的渤海海域,让渤海成为我们的内海或者内陆湖泊。
渤海汇入了北方的三条大河:黄河、海河和辽河。
如果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连起来,造就一个内陆,是不是就把渤海海域变成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湖泊。
我国填海用的疏浚船,全力工作一天,疏浚出来的泥沙就可以填满100个足球场那么大。
中国依靠着填海技术成功完成了人造岛屿海南海花岛填海造岛工程,现在的海花岛高楼林立,耗费了1600亿的海花岛,设施已经全部完善,已经是我国的最佳文旅项目。
三、渤海围成内陆湖泊既然已经有成功的案例,那么我们直接把渤海围起来是不是也能实现?想要把渤海变成内陆湖泊,首先就要修路,通过技术手段,用疏浚船把海填起来,然后修一个能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连起来的堤坝。
渤海的深度经过测量平均计算下来有18米深,所以填海的深度必须大于18米,宽度必须足够宽,至少有120米宽100公里长的堤坝。
这么大体量的堤坝,如果真正实现的话,将是一个世纪工程,这个工程对我们强大的基建狂魔中国来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只是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财力非常巨大,给我们一些时间,早晚就会修建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中国三大半岛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的全部以及潍坊,日照,东营的大部分或部分。
辽东半岛也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是由16个城市集合而成。
包括大连市、营口市、鞍山市、丹东市、盘锦市、辽阳市和本溪市7个地级城市。
这两大半岛隔渤海相望。
两大半岛在地形方面,都以低山、丘陵为主,其中辽东半岛沿海地带分布有海蚀阶地和冲积平原。
从气候条件来看,山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
辽东半岛位于暖温带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均降水量550-900毫米。
辽东半岛位置较偏北,温度和降雨量都比山东半岛低。
这样一来,两个半岛的海产、农副产品等方面的差异就显得非常大。
辽东半岛降水变化较小,不易形成涝灾,加之半岛边缘的平原地形,更适应商品粮的种植,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谷子、薯类、大豆、花生等;而山东半岛热量较辽东半岛充足,充足的热量为果产业和蔬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当辽东半岛还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山东半岛的蔬菜,已被装上庞大的货车厢体和轮船运到各个海港,从那里跨越黄海和东海,运往国外,另外充足的热量使得果树果实成长时间更长,糖分更富足,味道更甜美。
此外山东半岛农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境内的土壤,山东半岛境内土壤比较黏重,冬季温暖,夏季雨水更为充沛,土壤具有很高的自然肥力,更有利于果产业的发展,本区果产业主要产品有苹果、梨、葡萄。
在海产方面,辽东半岛的捕捞更具优势,而山东半岛的产量较辽东半岛大,主要海产有:海参、海带、鲍鱼、对虾、扇贝。
工业方面,辽东半岛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带,具有资源、产业、交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做为老工业基地,区内煤、铁资源丰富,基础较雄厚,主要发展重工业,著名的有大连船舶制造、鞍山煤矿、本溪铁矿。
而山东半岛主要发展的是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工业,著名企业有烟台张裕、烟台鲁花、青岛啤酒;重工业方面,有名的有山东招远的金矿。
此外山东半岛还有著名的海尔集团。
两大半岛由于临海的优势,海产化工业都很发达,辽东湾盐区有复州湾、营口、金州、锦州和旅顺5大盐场,其盐田面积和原盐生产能力占辽宁盐区的70%以上。
莱州湾盐区是山东省海盐的主要产地,包括烟台、潍坊、东营、惠民等地区的盐场。
旅游业方面,山东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并且是儒家孔子的故乡,因此有着深厚的汉文化印记;而辽东半岛地处东北,是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有许多满族文化遗址,如清关外三陵。
虽然两大半岛都曾遭遇殖民文化侵袭,但建筑方面各有特色,山东半岛的青岛以“青墙红瓦”为主基调,而辽东半岛的大连却以独特的异国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
两大半岛的海滨风光优美,有许多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还有海洋乐园以及海滨浴场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此外辽东半岛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如著名的蛇岛、长海海产基地。
总的来说,两大半岛产业各具特色,应该加强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环渤海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