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1]_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教育学习PPT课件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教育学习PPT课件
应用利尿剂必须加大剂量。
第25页,共54页。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
精选PPT课件
1、肾脏疾病的影响
(3)肾小管重吸收(简单扩散)功能的改变——尿液pH ●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液pH↓→弱碱性药物解离↑→重吸收↓→排泄↑
●低钾碱血症:
尿液pH↑→弱酸性药物解离↑→重吸收↓→排泄↑
(一)消化道疾病
3、改变胃肠道分泌功能 胆汁分泌缺乏/减少——脂肪消化受阻,导致脂肪泻以
及一些高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减少 胃酸分泌缺乏/减少——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均受到
影响
第4页,共54页。
精选PPT课件
(二)肝脏疾病
✓ 门脉高压伴有小肠粘膜水肿或结肠异常——减慢药物 在肠道内的吸收速率
✓ 门脉吻合或肝内血管之间形成侧支循环—— 首过效应↓生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一)高血压
受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血容量调节 内源性儿茶酚胺和肾素浓度对临床用药影响大
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
第33页,共54页。
精选一PPT、课疾件 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一)高血压——β受体下调(down regulation) 心血管系统内源性儿茶酚胺增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β受
型均可滤过
第24页,共54页。
精选PPT课件
1、肾脏疾病的影响 (2)肾小管分泌功能的改变
主动过程 酸性载体——有机酸(头孢菌素、噻嗪类利尿药、磺胺类、丙磺舒
、水杨酸盐、青霉素、呋塞米)
碱性载体——有机碱
肾病酸中毒→内源性酸性产物竞争抑制酸性药物的排泌。 有机酸类利尿剂须经主动分泌进入肾小管发挥作用,故尿毒症病人

【医学课件大全】疾病对药物作用

【医学课件大全】疾病对药物作用

三、药物与肾脏
(四)肾病时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排泄是药物从机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原形药物或其活 性代谢产物部分或完全经肾脏排泄。
1.药物经肾脏的排泄量取决于下列因素 (1)药物在体内消除的特点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极性越 大、水溶性越大,经肾脏排泄的百分率越高。故肾功能障碍 时,药物清除变慢,t1/2明显延长,易造成蓄积。 (2)肾脏排泄功能 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的分泌;③肾小管的重吸收。 临床上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反映肾脏受损的程度,推断 药物经肾脏清除的情况,从而得到调整剂量的方案。
3.Vd改变:
减小者如地高辛(原因不明);增加者如苯妥英钠、呋 塞米。
三、药物与肾脏
(三)肾病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肾脏是体内仅次于肝脏的代谢器官,在近侧肾小管含较 高水平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磺基转移酶以及P450混合功能 氧化酶系,可以代谢蛋白质或使某些原形药物或代谢产物发 生结合反应,如50%吗啡,20%呋塞米。
三、药物与肾脏
2.游离药物浓度不变,总浓度减小的情况:
因肾功能减退时Pb减小,游离浓度增加,而消除不受影 响,因此药物清除加快,当达稳态时,游离药物浓度与正常 肾功能者无差别,但总浓度降低。
如苯妥英钠在尿毒症患者体内稳态浓度仅为非尿毒症者 的1/2-1/3,因此常以正常状态下稳态血药浓度的1/2或2/3 作为判断肾损伤的标准值。
3)肾衰时须减量的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几乎完全 从肾脏排出,肾衰时有明显的蓄积作用,易引起肾毒性和耳 毒性,须视病情削减剂量;复方新诺明,首次用药应采用大
剂量。
(2)心血管系统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半衰期 是1.5—2天,而无尿者可延长至6天。
2)利多卡因:经肝代谢,无需减量。 3)普鲁卡因:肾衰时蓄积(原形与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 4)β受体阻断剂: 亲脂性:普萘、烯丙、拉贝、美多、氧烯由肝代谢 亲水性:阿替、纳多、索他以原形经肾代谢,甚功能不全时应减量 5)硝普钠:代谢慢,硫氰酸盐浓度>100mg/l时可引起毒性反应。 6)利尿药:肾功能不良应避免用保钾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 氨氯吡脒;严重肾衰时噻嗪类无效,呋塞咪、布美他尼易引起耳毒性。 7)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吡啶、异搏定常用。 急性肾衰伴高血压:不用ACEI,残留肾小球滤过依靠出球动脉的收缩;

药物治疗学6_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幻灯片PPT

药物治疗学6_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幻灯片PPT

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肾脏疾病
目标药
疾病
影响方式
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 碳酸钙 华法林
尿毒症 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胃内氨含量增高 pH值增大
1,25(OH)-D3 生成减少
低蛋白血症,血 药浓度增加
解热镇痛抗炎 作用下降
补钙效果不好
抗凝 作用下降
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循环衰竭
心力衰竭时常使胃肠道血流量减少而减少药物 的吸收,如心力衰竭时普鲁卡因胺的生物利用 度减少50%,吸收速度明显减慢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 影响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本身 药物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因素
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 遗传因素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意义 疾病可使机体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改变,
从而导致药动学改变及药效学改变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应引起医药工作者
的足够重视,需要通过调整给药剂量、给 药间隔时间及改变给药途径,防止产生严 重的毒性反响,以到达预期治疗效果
受体阻断剂 200
100
效应
100% 200% 150% 100%
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
疾病引起受体数目改变 支气管哮喘病人支气管平滑肌上的 受体
数目减少及脱偶联。导致应用 受体冲动 药有时效果不佳,加用 受体拮抗药那么 可有良效。糖皮质激素那么能恢复 受体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系统功能
肝胆疾病
目标药
疾病
四环素 胆道梗阻
地高辛 肝脏疾病或 胆道梗阻
影响方式
减少药物 胆汁排泄 减少药物 胆汁排泄
影响结果
抗胆道感染 作用下降 心脏毒性
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课件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课件
第六章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剂量 剂型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给药次数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因素
药物作用
机体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017/10/2
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 遗传因素
2
病例一
F.G,56岁,女性,因胆囊切除入院。病史中有慢性肾功不全 与心律失常。入院时查SCr:4.4mg/dl(正常值0.6-1.3 );BUN 为66mg/dl (正常值 7-20)。术后诉疼痛,给予哌替啶50100mg,每3-4h一次。术后3天,该患者出现全身高张力性癫 痫样发作,但她没有癫痫病史,????? 肾功能不全 肝脏
肾脏不能将25-(OH)-D3转化为活化型1,25-(OH)2-D3,从而影 响肠道钙的吸收。
2017/10/2
12
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循环衰竭
心力衰竭时胃肠道血流量减少,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心衰时,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的生物利用度减少
50%,吸收速度明显减慢 外周循环衰竭时,影响皮下或者肌注给药的吸收 ,
2017/10/2
11
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肾脏疾病
尿毒症影响药物的吸收
尿毒症患者胃氨水平升高,导致胃液PH升高,使得需要在酸 性条件下吸收的药物,如硫酸亚铁,吸收减少。
尿毒症导致的消化道病变影响药物的吸收
恶心、呕吐、腹泻、胃肠粘膜水肿,都会影响药物吸收
尿毒症导致的肾脏代谢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吸收
此时必须静脉给药
休克时必须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扩容药物(血 浆、人工代血浆)及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 丁胺)
2017/10/2 13
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影响药物分布的机体因素
影响因素

《临床合理用药》PPT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PPT课件
• 四环素类: 四环、金霉、土霉素、多西环素等。
耐药菌多见,除治疗一些衣原体、支原
体、立克次体感染外,已很少用。
• 氯霉素类:
因其骨髓抑制性及耐药菌多见,已很少 用。
七、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
• 对G+需氧菌(MRSA、MRSE多数耐药)厌氧菌 有效。 • 国外治疗厌氧菌感染首选,但难辨梭菌耐药
八、其他化学制剂
• 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 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 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 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
• 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 很多的微生物,比如2002年流行的非典,它 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 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 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 比较专一的。

尽早查明病原感染,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使用 敏感抗生素。有条件的医院住院病人必须在 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 菌培养,同样门诊病人也可以开展药敏工作 ,为什么?因为当代医生和患者特别是病人 ,不论什么病都自行购服消炎药,必然导致 耐药(青霉素类已达80%启用新型青霉素), 逼迫医院。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否则疗效 值得怀疑。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1929年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 1939年Chain提取并纯化了青霉素,开创人类
应用抗生素的纪元。
• 目前抗生素有300余种。 • 现代抗生素的定义: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抑 制某些其他微生物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破坏细菌结构 细胞壁: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细胞膜:多粘菌类 2、影响细胞代谢
u 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林、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 、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地嗪、头孢他定、头孢哌酮); •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头孢吡兰)。

最新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ppt课件PPT课件

最新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ppt课件PPT课件
β阻滞剂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严重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见于传导系统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使严重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代谢系统:糖、脂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使用非选择性β阻滞剂后可掩盖低血糖的一些症状(如震颤、心动过速)。 呼吸系统:可导致危及生命的气道阻力增加,禁用与哮喘或支气管痉挛性COPD,对某些COPD患者而言,如果利大于弊,并非禁忌。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疲劳、头痛、睡眠紊乱、失眠和多梦,以及压抑等。水溶性药物此类反应较为少见。 性功能障碍:可以出现或加重性功能障碍。 撤药综合征:长期治疗后突然停药发生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绞痛恶化,与长期治疗中受体敏感性上调有关。如需要停用β阻滞剂,应逐步撤药,整个撤药过程至少2周,每2~3日剂量减半,停药前后的剂量至少给4天。
3.8 11.1 0.6
评:二级预防证明有效药物的使用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 严重不足;中国仅略好于非洲和印度,不及马来西亚
Lancet online August 28,2011
意大利临床实践研究:门诊将ACS患者的强化他汀治疗减量或换药,显著增加CV风险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0 online
结论:
LDL-C<70 mg/dl:临床很难实现的目标 将高危患者目标值定在: 100 mg/dl(2.6mmol/l)以下 仅极高危患者的目标值定在: 80 mg/dl(2.1mmol/l)以下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动脉粥样硬化病 (+)
100 mg/dL (2.60 mmol/L)
<180 mg/dL (4.68 mmol/L)
TG目标值:< 150 mg/dL (1.70 mmol/L)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② 成瘾性 •吗啡、杜冷丁等不能超过5天,因一般用药一周就产生 耐药,1-2周就可引起成瘾。如必须再用时应间隔10天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5)防止药源性疾病
•① 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药源性精神病,也可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因此一般 用药不超过2周。除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之外, 一般急性感染可在退热后2-4天停药,磺胺局部用药 一般不超过5天。
•2.老年人常用药物的特点
◈ 抗高血压药物:哌唑嗪、卡托普利等易致低血 压、心功血不足、脑缺血性昏厥;β受体阻断 剂,可诱发加重哮喘;
◈ 强心苷:半衰期延长50%以上; ◈ 抗心律失常药:丙吡胺可致心衰; ◈ 抗微生物药物:半衰期延长,毒性增加; ◈ 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可致消化道出血等。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案例分析(2)
n 患者,女性,78岁,因冠心病急性发作于2010 年3月入院。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2型糖 尿病、骨质疏松和失眠。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支 架术。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n 经会诊,心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和骨科 医生针对各自科室疾病开具了相应的药物进行治 疗,共计15种。2日后,肝功检查显示,血清转 氨酶比入院时正常值升高10倍,同时空腹血糖不 但未控制,反而升至9.0 mmol/L。
•2.老年人常用药物的特点
◈镇静催眠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药效延长; ◈镇痛药,吗啡类药动学变化大,易引起呼吸抑制; ◈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吩噻嗪类,产生镇静
及体位性低血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产生体位 性低血压。 ◈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引起 恶心、呕吐、肝毒性;

脑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及药品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及药品PPT课件

非药物治疗教育
1 2 3
非药物治疗方法
介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 制、运动锻炼等,强调非药物治疗在脑血管疾病 治疗中的重要性。
非药物治疗实施方案
提供具体的非药物治疗实施方案,如饮食指南、 运动计划等,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非药物治 疗计划。
非药物治疗效果与监测
向患者说明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及监测方法,鼓励 患者坚持非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神经保护剂
如胞磷胆碱、依达拉奉等,用于保 护脑细胞和神经功能。
利尿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用于降低 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03
脑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原则
急性期用药原则
急性期用药原则
在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原则主要是快速、有效 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降颅压治疗
对于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应使用降颅压药物,如甘 露醇、甘油等。这些药物可通过渗透作用降低颅内压,减 轻脑水肿。
抗凝药
总结词
通过抑制凝血酶和相关凝 血因子的活性,预防血栓 形成
华法林
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 子的合成,从而抑制血液 凝固。
肝素
通过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 血液凝固。
溶栓药
总结词
01
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尿激酶
02
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溶解血栓。
血栓形成。
04
药品管理与政策
药品审批与监管
药品审批
药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 可控性。
药品监管
药品上市后,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持续的监管,包括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 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PPT课件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PPT课件
选择合适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制定给药方案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包括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1 2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定期监测 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评估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ppt课件
目录
• 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基本概念 • 常见疾病对临床用药影响 • 药物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典型疾病与用药策略探讨 • 评估方法:如何判断药物是否适合当前患
者 • 提高认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01 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基本 概念
疾病状态下机体改变
01
胰岛素种类选择
注射部位轮换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特点选择合适的胰岛 素种类。
遵循注射部位轮换原则,避免局部脂肪萎 缩和硬结形成。
胰岛素保存方法
血糖监测与调整
掌握正确的胰岛素保存方法,确保药物疗 效和安全性。
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镇静剂使用风险
镇静剂种类选择
收集患者信息和病史资料
详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以评估药物剂量是否合适。
收集病史资料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相 互作用。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当前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以确定治疗药物的种类 和剂量。
评估当前治疗方案效果及风险
分析当前治疗方案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如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12章肝肾疾病与临床用药ppt课件

第12章肝肾疾病与临床用药ppt课件

“a significant % of patients with renal impairment are admitted to hospital on inappropriately high doses of drugs, with a high fractional renal excretion and low therapeutic index”
Effect of CRF on hepatic Nacetyltransferases (JASN, in press)
Is there a serum factor that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se changes? 150
CTL CRF
% CTL value
2018/11/14
29
三、肾疾病时的剂量调整
引起直接肾损害的药物
损害部位
肾小球
损害机制
滤过率下降
药物
噻嗪类利尿药
近曲小管
坏死
远曲小管 集合管 间质
损伤
各种重金属、 头孢噻啶、顺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两性霉素B
碳酸锂、甲氧氟烷
浓缩功能下降
慢性间质性肾炎 非那西丁等解热镇痛药
Dosing in kidney impairment
What should I use??
病 种
肝硬化 急性肝炎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 慢性肝病
异常半衰 期(±0.55
地西泮
口服
静脉注射
32.7±8.9
38.0±20.2
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炎
74.5±27.5
90.0±63.6
异戊巴比妥
苯巴比妥 哌替啶
静脉注射

药学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药学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15
药历的基本内容
➢ 患者的一般情况 ➢ 既往用药史 ➢ 药物过敏史 ➢ 病例摘要 ➢ 现病用药史(治疗药物类型、名称、剂量、
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疗程、治疗结果等) ➢ 应用临床药学知识对药物治疗进行的合理
用药评价
2023/12/15
16
药历的基本类型
1. 医疗模式药历 增加了合理用药建议的病历 将关于合理用药方面的建议直接写入临
床医师书写的病历中,从而形成的药历 2. 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药历
临床药师以药物治疗结果为线索,对患 者接受药物治疗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整理而形成的药历
2023/12/15
17
3. 以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药历 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以及适当性为前提,药师综合分析临床资料, 经整理、归纳而书写形成的药历 4. 以问题为线索的药历
2023/12/15
7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
治疗手段:心理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 ❖ 物理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超声治疗、针灸治疗等 ❖ 化学方法指药物治疗(drug therapy) ❖ 介入治疗是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
2023/12/15
8
When selecting medicine, a number of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summarized under the mnemonic STEPS:
2023/12/15
37
获取个体药动学参数 不同人种间在生物转化及排泄等体内 过程上存在着差异 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的氧化代谢,以 及异烟肼的乙酰化,白种人多存在遗传性 缺陷,而在黄种人中则较少见 在同一人种间,由于先天因素及后天 环境因素和病理情况的影响,也存在巨大 的个体差异

精神科常见疾病用药及不良反应课件PPT

精神科常见疾病用药及不良反应课件PPT
一.常见干、上腹不适、食欲缺乏、乏力及嗜睡。 二.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悸或心电图改变。 三.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四.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五.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六.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害或阻塞性黄疸。 七.少见骨髓抑制。 八.偶可引起癫痫、过敏性皮疹或剥脱性皮炎及恶性综合征。
精神科常用药物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奋乃静片(2mg)
【适 应 症】 1、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 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它精神病 性障碍。因镇静作用较弱,对血压的影响较小。适 用于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及儿童攻击性 行为障碍。 2、止吐,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4.骤然停药可见撤药综合症,如失眠、焦虑、恶心、出汗、眩晕或感觉异常等。
精神科常用药物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氟西汀(10mg) 【适 应 症】各种抑郁性精神障碍,强迫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还用于治疗具有或 不具有广场恐惧症的惊恐症。 【不良反应】 1.全身或局部过敏。 2.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吞咽困难等),厌食。 3.头晕、头痛,睡眠异常,疲乏,精神状态异常,性功能障碍,视觉异常,呼吸困难等。 4. 对于正在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药物者,应禁用氟西汀。Βιβλιοθήκη 精神科常用药物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镇静作用强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多,、常有头晕、无力、嗜睡、多汗、流涎、恶 心、呕吐、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2、常见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 3、可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可引起脑电图改变或癫痫发作。 4、也可引起血糖增高。 5、严重不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症及继发性感染。 治疗头3个月内应坚持每周1—2周 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以后定期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缺血——滤过率降低,排泄减慢
(如地高辛、普鲁卡因胺、利尿药、抗生素) 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游离型药物增加,经肾小球滤
过排除的速度加快 ——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结合型、游离
型均可滤过
1、肾脏疾病的影响 (2)肾小管分泌功能的改变 主动过程 酸性载体——有机酸(头孢菌素、噻嗪类利尿药、磺胺类、
✓ 1、消化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肠粘膜 水肿,减少药物吸收;胃内氨含量增高,pH升 高——弱酸性药物胃内吸收降低
✓ 2、低蛋白血症,血中游离药物浓度↑ ✓ 3、脱盐、脱水——肌肉和肠壁血流量↓,被动
转运药物量减少
(四)循环衰竭 ① 心力衰竭→胃肠血流量↓ ,药物吸收↓ ②周围循环衰竭,如:休克→皮下及肌肉血流量↓,
2)氨基酸在小肠的吸收受阻,蛋白合成减少 3)白蛋白结构改变 4)代谢异常,代谢产物排泄减少,使脂肪酸、芳 香酸、肽类等物质积聚体内,与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 点
球蛋白比例↑, 与球蛋白结合的药物结合量↑(如奎尼丁)
(三)心、肾衰竭改变药物分布
肾衰时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的药物有:
苯巴比妥、硫喷妥、戊巴比妥、苯妥英、水杨 酸盐、保泰松、呋塞米、氯贝丁酯、华法林、 磺胺类等
(二)疾病改变血液pH值 血液pH7.4 血液中含:碳酸氢盐、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 酸血症,碱血症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受pH影响 血浆pH值变化可影响弱酸弱碱药物的解离度,改变药
物脂溶性,进而影响扩散分布 如:肾病伴酸中毒时,酸性药物(水杨酸、苯巴比妥) 易分布进入中枢组织,毒性增加
(三)心、肾衰竭改变药物分布 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酸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明显降低 原因:1)自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
须静注给药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体内分布
血浆蛋白含量及与药物的结合能力 体液pH 药物脂溶性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人体血浆中含60多种蛋白,其中3种蛋白与大多 数药物结合有关
α1酸性糖蛋白 脂蛋白
与大多碱性和中性药物结合
白蛋白——与大多酸性药物结合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胞对药物的摄取和排泄能力、有效肝细胞总数、门脉 血液的分流、胆道畅通与否
(一)肝脏疾病的影响
①多数药物生物转化↓(肝药酶↓,肝血流量↓ ), t1/2↑→药效↑/毒性↑ ②有些药物在肝脏活化↓→疗效↓,如泼尼松 ③有些药物肝脏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 如:利多卡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水杨酸类、吗 啡、哌替啶等
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 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用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时,由于
游离型药物浓度的增加,易发生不良反应(如甲苯磺丁 脲、华法林、洋地黄毒苷) 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加强监护
低蛋白血症患者,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较高,将扩散到 组织中的药量增加,血液中总药物浓度降低,不利于菌 血症、败血症的治疗
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一)消化道疾病 1、改变胃排空时间 小肠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
部位,胃排空时间的改变影响药物在小肠吸收
(二)肝脏疾病 ✓ 门脉高压伴有小肠粘膜水肿或结肠异常——减慢
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速率 ✓ 门脉吻合或肝内血管之间形成侧支循环—— 首过
效应↓生物利用度↑
(三)肾衰竭
氨茶碱
口服
1.4
肝硬化
6.7
氢化可的松
静注
1.63
肝硬化
5.33
林可霉素
静注
3.42±0.14 酒精性肝硬化 4.46±0.93
(二)肾脏疾病的影响
肾脏也存在P450酶系,是仅次于肝脏的代谢器官,代谢 能力为肝的15%,如水杨酸盐、胆碱、吗啡、儿茶酚胺、5羟色胺、苯乙胺及胰岛素等皆可在肾小管代谢。
肾功不全——氧化代谢加速——如:苯妥英钠 还原、水解、乙酰化↓——生物转化障碍——如:胰岛素的 水解;水杨酸、异烟肼的乙酰化;氢化可的松的还原反应
(三)其他疾病的影响
肺部疾病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疾病——泼尼松龙肝代谢↑,半衰期↓; 慢性哮喘——甲苯磺丁脲代谢↑ 急性肺水肿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肝内供血↓——茶 碱——肝内代谢↓ ,半衰期↑
影响药物作 用的因素
药物因素(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 药次数)
生理因素
机体因素
遗传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 病理因素
药动学
药效学
主要内容
吸分代排 一、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收 布 谢 泄
二、 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
受配受受 体体体体 数数效后 量量应机

三、 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原则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三)心、肾衰竭改变药物分布
心衰——组织血流量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显著 (30%~50%),其次是皮肤和肝脏等)——Vd减 小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三、疾病对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
(一)肝脏疾病的影响 代谢器官——肝脏 一般来说, 药物代谢受影响的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
成正比 影响因素——肝药酶的数量及活性、肝血流量、肝细
引起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
❖ 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 蛋白质消耗过多(失血、严重烧伤、恶
性肿瘤、肾病综合征)
❖ 蛋白质合成障碍(肝脏疾病)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慢性肝功不全、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术后 白蛋白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 血浆中脂肪酸、尿素、胆红素等蓄积
普萘洛尔血浆浓 度(g/L)
肝硬化时普萘洛尔血药浓度变化
肝硬化 正常
h
肝病对药物半衰期的影响
药物
给药途径
对乙酰氨基酚 口服
哌替啶
静注
地西泮
口服
正常T1/2 (h)
2 3.37±0.82
32.7±8.9
病种
肝硬化
急性病毒性肝 炎、肝硬化
急性病毒性肝 炎
病态T1/2 (h)
7.5
心衰——肝肾血流量↓——利多卡因的清除率减少50%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加速;功能低下时,代谢减慢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药物可经肾脏、胆道、乳腺、肠液、唾液、汗腺 或泪腺等处排出
肾脏途径最为重要
1、肾脏疾病的影响 (1)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