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有哪些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猪消化率的因素--周纯华

影响猪消化率的因素--周纯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论文题目:影响猪消化率的因素学院:兽医学院姓名:周纯华班级:2010级动物丁颖班学号:201030710330影响猪消化率的因素兽医学院2010级动物丁颖班周纯华201030710330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作为传统肉类的猪肉,在市场中占据着很大的消费比例。

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饲料消化率是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本文主要从饲料(日粮能量、蛋白质源、饲料添加剂、抗营养因子)、猪本身(品种、年龄与个体差异、采食量、疾病、生理状态)和饲养管理技术等因素进行综述。

希望引起生产管理者的重视,以取得较高的养猪经济效益。

关键词:消化率饲料动物本身饲养管理消化率是指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率,是衡量饲料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

在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整个生产总成本的60%-80%,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国内平均水平2.8:1,国际先进水平2.2:1)是最重要的,而影响饲料转化率最关键的因素是消化率。

[1]凡影响动物消化生理、消化道结构及机能和饲料性质的因素,都会影响消化率。

对消化率的讨论,目的在于提高消化率,以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营养价,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饲料在养猪生产中,把多种饲料合理搭配饲喂,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元素及各种氨基酸均达到饲养标准要求的平衡状态,就能提高消化率;相反则会降低消化率,造成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浪费。

1.1能量饲料猪的日粮以玉米-豆粕为主。

玉米能值高,适口性好,无氮浸出物(NFE)含量高,消化率达90%以上,可使猪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

淀粉、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大约为95%。

脂肪酸是猪所必需的一类重要营养物质。

可用于猪日粮中添加的油脂有鱼油、豆油、玉米油、黄油、猪油、牛油等,其消化率由高逐渐降低。

高铜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因为铜可显著提高猪小肠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性,从而提高饲料脂肪的消化率。

蛋鸡饲料中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蛋鸡饲料中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蛋鸡饲料中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近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饲养中添加酶制剂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蛋鸡饲料中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并讨论其在养殖业中应用的意义。

一、酶制剂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蛋鸡对于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消化能力有限。

而酶制剂的添加可以改善饲料的可消化性,进而提高蛋鸡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

常见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

它们能降解饲料中的复杂多糖、纤维素和蛋白质,使其变为蛋鸡能够消化吸收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

二、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酶制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蛋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以纤维素酶为例,它能够有效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使得蛋鸡能够更好地吸收纤维素中的营养物质。

在添加纤维素酶的饲料中,蛋鸡的饲料消化率明显提高,能够更充分地利用饲料中的能量和养分,从而促进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此外,酶制剂还可以改善饲料中的矿物质消化率。

例如,饲料中的磷含量较高,但蛋鸡的磷酸酶活性有限,很难完全利用饲料中的磷。

通过添加磷酸酶酶制剂,可以提高蛋鸡对磷的吸收率,减少磷的排泄,降低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酶制剂对蛋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适量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它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粪便中的营养流失,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三、酶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酶制剂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合理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从而增加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酶制剂的应用还能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产蛋率和出栏率。

此外,酶制剂还能减少饲料中的反刍物和粪便产量,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

然而,要实现酶制剂在养殖业中的最大效益,还需要继续加强对酶制剂的研发和应用的深入研究。

目前,虽然有关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报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有哪些因素

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有哪些因素

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有哪些因素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由于养殖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而不同,即使同一种动物也由于饲料的特性及组成而不同,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对于为养殖动物创造良好消化条件,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从而提高养殖动物产量是很有益的。

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否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由于在研究中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其他饲料成分也相应改变,因而消化吸收率的变化,是由于饲料成分的影响,还是由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这给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赤筑(1956)用酪蛋白+淀粉+盐类的混合饲料投喂稚鲤,观察到蛋白质含量在10%时消化吸收率低,而蛋白质含量在20%—40%时,消化吸收率没有大的差别。

他认为蛋白质含量低时,消化吸收率也低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内因性N成分的影响;他在另一研究中发现,蛋白质含量低时,表观消化吸收率也小,但如把内因性蛋白态N量以0.04毫克/克体重加以修正时,则与真消化吸收率大体一致,因而认为在低蛋白质含量所看到的表观消化率的降低,不是由于添加淀粉所成绩卓著起的,而是由于内因性蛋白态N所致。

麦康森研究对虾对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发现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含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水温的影响王克行(1984)研究指出,在20-32℃水温范围内,仔虾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快,水温对生长速度的影响是否通过提高消化吸收率来体现?谢宝华等(1983)报道,配合饵料在不同水温25℃和30℃条件下,其消化速度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无明显不同。

麦康森等(1988)用51 Cr2O3作指标物质掺入小杂鱼、虾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20-30℃范围内,消化吸收率在85.90%—88.67%之间,可见水温并不明显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3 粉碎粒度的影响用18目、40目、60目、80目、100目过筛的花生饼粉喂虾,测其消化吸收率。

结果表明,用18目过筛的花生饼粉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降至80%以下,这显然是颗粒太粗,消化液难以渗入所致;40目至100目过筛的花生饼粉,其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没有明显差异,基本在同一水平上。

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优化与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优化与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A.鱼粉
B.豆粕
C.玉米蛋白
D.肉骨粉
13.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中,哪些环节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A.原料处理
B.生产设备操作
C.成品储存
D.运输过程
14.以下哪些添加剂可以用于提高宠物饲料的抗氧化性?()
A.抗氧化剂
B.防腐剂
C.矿物质
D.益生菌
1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宠物饲料的储存期限?()
A.温度
D.纤维素
7.宠物饲料成本控制中,以下哪个方法不能降低生产成本?()
A.优化生产工艺
B.提高生产效率
C.降低原料质量
D.批量采购原料
8.在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A.原料筛选
B.混合均匀度
C.干燥温度
D.包装完整性
9.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宠物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A.感官检验
B.理化指标检测
C.微生物检测
D.外观检查
10.下列哪种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宠物饲料的适口性?()
A.氨基酸
B.维生素
C.矿物质
D.香味剂
11.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可能导致产品营养成分损失?()
A.原料预处理
B.混合
C.干燥
D.储存
12.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宠物饲料生产线的核心设备?()
A.粉碎机
A.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B.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C.减少原料中的杂质
D.提高饲料的储存稳定性
2.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宠物饲料的干燥方式?()
A.流化床干燥
B.滚筒干燥
C.真空冷冻干燥
D.挥发性溶剂干燥
3.在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对成本影响最大?()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消化方式
不同动物化学性消化特异性
动物

部 位
口腔 胃




作用程度
弱 中
蛋白质
小肠
牛羊 口腔 胃 小肠 禽 腺胃 小肠
CP、NFE、EE
淀粉 蛋白质 CP、NFE、EE、MCP 蛋白质 CP、NFE、EE

极弱 中 强 弱 强
一、消化方式
3、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 淀 肪 粉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双糖、单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瘤胃微生物消化具有两大优点:
一是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β-糖苷酶,消化宿主动物不能 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显著增加饲料中总能
(GE)的可利用程度 ;
二是微生物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B族维生 素等营养物质供宿主利用。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不强; 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 碎和消化;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消化率比较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瘦肉型 脂肪型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动物 3、年龄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随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 对饲料养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逐渐提高。 幼年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消化器官还未发育完善,不能向 成年动物利用CF含量多的料。老年动物牙齿不好,影响咀 嚼,从而影响消化率。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 消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动物营养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动物营养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100%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粪中所含营养成分:大部分来自饲料,少量来自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 肠道脱落的细胞、肠道微生物等内源物质。
4、真消化率


真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
分) 饲料中某养分= 的真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6、空肠和回肠:在空肠和回肠消化过程 继续进行。 7、盲肠:盲肠中含有细菌,粗纤维被不 同程度地消化,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大 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水溶性矿物质。



总结:禽类消化的特点

口腔没有牙齿,有嗉囊储存食物,有两个 胃,腺胃分泌消化液,肌胃进行机械性的 消化,主要靠胃和小肠进行酶的消化,消 化道短。有两根盲肠,盲肠内可进行微生 物的消化。泄殖腔有3个开口,粪尿同时排 出于泄殖腔,粪尿不分。

3)主动吸收

主动吸收必须通过机体消耗能量,依 靠细胞壁“泵蛋白”来完成的一种逆 电化学梯度的物质转运形式。
三、各种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以鸡为例) 2、猪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以猪为例) 3、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以牛为例)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

1)禽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见图)
2、化学性消化

动物对饲料的化学性消化主要是酶的 消化。酶的消化是高等动物主要的消化方 式,是饲料变成动物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 一过程。
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 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消化即是吸收前 的准备。

酶的消化: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1)细胞内消化:
原生动物酶的消化主要是细胞内消化。变 化虫和草履虫,吞噬食物后形成食物泡, 再分泌溶酶体进行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3)
3.禽类
禽类口腔没有牙齿,靠喙采食饲料。嗉囊具
有贮存、湿润和软化饲料的作用;肌胃壁肌肉
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 禽类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猪,但比猪 弱许多。
动物种类特异性-物理消化
种类 牛、羊 部位 口腔(反刍) 作用程度 大


肌胃(石头)
口腔



口腔
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消化力也不一样。 年龄及个体差异: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 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
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猪 牛 马 狗

小肠
盲肠
大肠
动物消化道长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猪 牛 马 狗
饲料粗蛋白水平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8.8 12.5 17.2
60.7 65.4 66.3
54.5 64.0 72.7
52.5 56.0 61.3
59.6 61.4 56.5
62.8 68.9 70.9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腺:唾腺、肝、胰、胃腺、肠腺
瓣胃
网胃
真胃
瘤胃
猪消化道结构
鸡消化道结构
马消化道结构
牛消化道结构
兔消化道结构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消化系统根据其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种: 1单胃类 2反刍类 3禽 类 包括单胃肉食类、单胃杂食类、单 胃草食类。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已消化的养分通过消化道黏膜的过程称为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的方式
1、物理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3、微生物消化
1、物理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的咀嚼器官-牙齿和 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食物压扁、撕碎、磨烂, 增加食物的表面积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 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消化道的另一个 部位。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
1)禽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见图)
禽类的消化系统由喙、口腔、食道、 嗉囊、腺胃、肌胃(砂囊)、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 直肠和泄殖腔组成。
2)家禽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1、家禽口腔内没有牙齿。分泌唾液浸湿食 物,仅含少量的α-淀粉酶,对消化食物不 起多大的作用。
将糖类和蛋白质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 NH3等物质,同时微生物发酵也产生 CH4、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H2 、O2 、 N2 ,等气体,通过嗳气排除体外。 微 生物利用这些营养物质来合成菌体蛋白。 绵羊瘤胃中约82%属菌体蛋白。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整个消化过程 中,具有两大优点:
(4)瘤胃温度 38.5°C ~ 40 °C。
2)瘤胃内消化
瘤胃内微生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原生动物,如纤毛虫和鞭毛虫; 另一类是细菌。 瘤胃内容物每毫升含原虫106个,含细菌
1010。微生物在瘤胃内充分繁殖时,约占 瘤胃液的10%。
瘤胃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 、蔗糖酶、 呋喃果聚糖酶、蛋白酶、胱氨酸酶、半 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胰液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胰液 胰淀粉酶 精、麦芽糖
淀粉 糊
胰液 胰核酸酶


核苷酸
肠液 肠液 肠液
氨基肽酶 双肽酶 麦芽糖酶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
饲料效率低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动物通过消化吸收能量和蛋白质的能力低下,导致饲
料利用率降低。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下面详细介绍几点。

一、饲料质量差
饲料质量差是导致饲料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饲料质量差包括饲料中营养成分不足
或者过多、饲料中抗营养因子过多等。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就会导致动物消化吸收能力低下,造成饲料效率低。

二、饲料不合理
饲料不合理也是造成饲料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饲料不合理包括配合不合理、搭配不当
和食用方式不合理等。

比如,草料过多或者添加成分不当,会导致动物环节失调、发病率
增高等,从而对饲料效率造成影响。

三、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导致饲料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消化系统失调,营养物质吸收率低,饲料利用率降低。

所以说,在饲养过程中,不要
给动物过多的抗生素,要提高饲料质量并加强管理,以便维护肠道的健康和消化吸收能
力。

四、动物品种不合理
动物品种也是影响饲料效率的因素之一。

品种不合理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低下,从而影
响饲料利用率。

比如,一些动物品种对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利用率较低,对生长高峰期
的营养需要较高。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以提高饲料效率。

总之,饲料效率低不仅会增加饲养成本,还会影响动物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合理配合饲料以及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等手段,提高饲料效率,在农业生
产中实现高效、节能、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的因素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的因素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的因素
在大多数常规饲料中,蛋白质消化率为75-90%,如果一种饲料中蛋白质不能被利用,就不能说它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

1、蛋白种类:
如羽毛粉,蛋白质含量在86%,但仅有25%是可消化的,相比之下豆粕中的消化蛋白质为90%。

2、纤维水平:
象干草、玉米秸杆、苜蓿草都有高含量的纤维,不可能提供很多的可利用蛋白质。

3、粉碎程度:
使用没粉碎好的饲料,会降低蛋白消化酶的作用表面积,而降低其蛋白消化率。

4、加热处理:
在生产、加工中,长时间的加热会降低蛋白质的可消化率。

5、蛋白酶抑制因子:
如生大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马铃薯中含有糜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些成分降低了蛋白质消化率。

6、非蛋白氮NPN
如尿素一类非蛋白氮,非反刍动物不能利用细菌来消化,因而它不能利用非蛋白氮。

动物营养学》题库

动物营养学》题库

动物营养学》题库1.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的化学成分是糖。

2.通常饲料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

3.消极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为纤维素。

4.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

5.使用玉米、豆粕等植物性饲料配制猪日粮时,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

6.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品质及蛋白质需要量的核心指标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7.动物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脂肪。

8.参加动物造血机能的微量元素是铁、铜和钴。

9.吡哆醇属于维生素B6.10.氨基酸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的是赖氨酸与精氨酸。

11.维生素D有V D2 和V D3 两种,家禽日粮中选用V D3.12.雏鸡患多发性神经炎,是由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13.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是硒。

14.为避免畜禽贫血,日粮中应添加硫酸亚铁。

15.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动物体细胞膜系统的微量元素是硒。

16.日粮中过多的脂肪会降低维生素C的吸收。

17.我国肉牛饲养中能量体系选用净能。

18.微量元素是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原料,需在反刍家畜日粮中添加钴。

19.下列维生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为V A、V D、V E和V K。

20.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锰,鸡可患卷爪麻痹症。

21.成年反刍动物家畜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所以日粮中不必供给V A。

22.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动物体利用的氮占吸收氮的百分比。

23.胃蛋白酶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24.呼吸道蒸发的水是不感觉失水的流失途径。

25.粗脂肪代谢后产生的代谢水最多。

26.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某饲料原料的含氮量为4%,则该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为6.25%。

27.饲料中的粗蛋白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

28.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较高时,瘤胃液中的乙酸比例相对较高。

29.在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反刍动物容易出现酸中毒。

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等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

30.营养性多糖包括淀粉和半纤维素。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 单宁为多酚类化合物,分为两类,缩合单宁和可 水解单宁。缩合单宁为抗营养因子,高粱中的单 宁为缩合单宁,一般能水解,可溶于水,与蛋白 质生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也可与金属离子等结合 形成沉淀。可水解单宁为毒素,主要存在于枥属 植物中。
➢ 酚酸也为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香 草酸、咖啡酸和介子酸。酚酸中的酚基也可和蛋 白质结合形成沉淀。
碎,其中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 未消化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 概念: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 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 吸收部位:各种动物营养物质主要吸收在小 肠。非反刍动物,胃可以吸收少量葡萄糖、 小肽和水。但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氨和挥 发性脂肪酸,其余三个胃主要吸收水和无机 盐。
动物营养学
主讲:徐奇友
东北农业大学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一节 动物的可消化性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动物的种类不同,消化道结构和功能也不 同,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却有许 多共同的规律。本节主要讲述下面几个问 题:
(一)非反刍动物
▪ 单胃杂食动物主要为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较 弱。
▪ 猪的特点:饲粮中粗纤维主要靠大肠和盲肠中 微生物发酵消化,但消化能力较弱。
▪ 马和兔的特点:马胃容积较小,盲肠和结肠发 达,消化能力与瘤胃相似;
▪ 兔盲结肠有明显的蠕动与逆蠕动,保证微生物 对粗纤维充分消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逐渐增加,饲料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因为饲料中的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源头,而蛋白质的消化率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效率和利益。

因此,对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进行测定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如何准确测定饲料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体外消化试验和体内标记法。

体外消化试验是将饲料植物先与动物消化液搅拌,模拟出动物消化过程,然后测定残留蛋白质的含量来计算消化率。

体内标记法则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标记,然后测定排出的标记物,从而计算蛋白质的消化率。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其次,影响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因素有很多。

一是植物自身的因素。

不同植物的蛋白质组成和结构差异很大,这将直接影响到其消化率。

一些植物蛋白质含有较多的非蛋白氮物质,如鞣酸、皂苷等,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此外,一些植物蛋白质也存在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抗生氧化剂等,这些因子也会降低消化率。

因此,了解植物自身的特点对于评估其蛋白质消化率至关重要。

除了植物自身的因素外,动物的因素也会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重要影响。

动物的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将直接决定蛋白质的消化效率。

例如,瘤胃发达的反刍动物可以通过反复反刍和微生物发酵,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另外,饲料植物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物质,如纤维素、木素等,也会对蛋白质的消化产生相互作用。

同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饲养方式也会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

例如,存在消化道疾病的动物蛋白质消化率会下降;而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对饲料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一定影响。

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营养产生影响,间接影响蛋白质的消化率。

例如,低温环境下植物生长缓慢,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一、解释名词: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3、粗蛋白质:4、粗灰分:5、粗脂肪:6、无氮浸出物:二、填空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和()2、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主要是指()、()和()。

这三大有机质主要是由()、()、()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无氮浸出物是()、()和()等物质的总称。

4、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

6、糖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等。

7、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剩余的残渣主要为()或()等无机物。

8、粗脂肪也叫()。

9、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和()。

10、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和()。

11、植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而动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

12、蛋白质包括()和()。

13、动物体内一切含氧的物质总称为()。

三、选择题:1、下列选取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 钙B 铁C 硒D 钠2、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A 粗纤维B 粗脂肪C 淀粉D 氨基酸四、问答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哪两类?各自包括哪写元素?2、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哪几类?3、动植物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一、解释名词:1、消化:2、物理消化:3、化学消化:4、微生物消化:5、吸收:6、畜禽的消化力:7、饲料的可消化性:8、消化率:9、反刍:二、填空题:1、消化与吸收的关系是()是()的准备。

()是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前导。

2、饲料在畜禽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

3、评定甘种饲料对某畜禽营养价值的高低要考虑的因素为()。

4、粗蛋白质水平越高,则各养分的消化率(),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粗纤维在日粮中占的比例越大,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5、反刍动物的()和马、兔等家畜的()、()内栖居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1 、物理性消化2 、化学性消化3 、微生物消化2 影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因素(如何提高动物饲料消化率):1. 饲料要有易于动物的消化. 2.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 3. 增加动物的体能训练.3 什么是必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畜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如,赖蛋色苏。

4 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5 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6 碳水化合物: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二大类,无氮浸出物又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等;粗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

7 粗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1 )营养作用:单胃动物盲肠内细菌分解纤维素用于代谢,反刍动物由瘤胃对粗纤维发酵分解;(2)填充作用:即可限制饲料水平,又可给动物饱的感觉;阻碍作用: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消化酶对纤维素与其他的消化性越差,有机物质的消化率越低。

8 必须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

对哺乳动物而言,亚油酸与亚麻酸皆是营养必需的,幼畜饲料中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9 必须矿物质元素按体内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动物体内分别超过总质量0.01%的钙、磷、镁、钠、钾和氯,硫等7 种元素;微量元素: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10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11 消化能:指已消化养分所含的总能量12 净能: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影响猪饲料利用效率的相关因素

影响猪饲料利用效率的相关因素

影响猪饲料利用效率的相关因素猪饲料利用效率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饲料因素:•饲料成分:不同成分的饲料对猪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

例如,优质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类等成分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而高纤维、低消化性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则会影响猪的消化吸收。

•饲料质量:饲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霉变、变质的饲料会降低猪的消化能力,甚至导致猪生病死亡。

•饲料配合:良好的饲料配合能使营养的平衡性更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反之,不良的饲料配合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1.环境因素:饲养环境、空气质量、饮水清洁等饲养管理方面的因素也会对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产生影响。

2.动物本身因素:•遗传素质:猪的遗传素质对其饲料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

•健康状况:猪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饲料利用效率。

例如,猪体内有蠕虫、发病率高等都会影响其饲料利用。

为了提高猪饲料利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配合饲料: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合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平衡性和消化利用率。

2.保持饲料清洁:保持饲料干燥、无异味、无霉变,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

3.控制饲料量:过多或过少的饲料量都会降低猪的饲料利用率,因此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调整饲料量。

4.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空气质量和饮水清洁,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

5.选择适当的饲养周期:饲养周期过短会影响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而饲养周期过长则会浪费饲料和增加猪的生长成本。

因此,应根据实际饲养情况选择适当的饲养周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动物营养学专家。

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证 实 小 肽 的 吸 收 效 率 高 于肠 道 对 氨 基 酸 的 吸 收 效率 ,肠 道 对小 肽 的吸 收不 容 易被 饱 和 ,具 有 与
氨基 酸 吸 收所 不 同 的转 运 通 道 和机 制 。 因此 ,对 于饲 料蛋 白质消 化 产物 的认 定 应该 包括 氨 基 酸和 小肽 ( 主要 为二 肽 和三 肽 ) 。饲 料蛋 白质 在 消 化 道 内 被 水 解 为 氨 基 酸 和 小 肽 后 才 能 被肠 道 所 吸收 进入 体 内 。 2 .影响 饲料 蛋 白质 消化 率 的 因素 国内外 大 量 的研究 结 果 表 明 ,同种 养殖 动物
池 中氨基 酸 的贡 献 不到 5 % , 0 即有 5 % 以上 的游 0
离 氨基 酸 是 由鱼 体 外 营 养 物 质 经过 消 化 吸 收 而 来 的 。Nl ad等 (96 研 究 大 鼠发 现 : 鼠体 内 iw r l 17 ) 大
游 离 氨 基 酸 池 中 7 % 一8 % 的 氨基 酸 为 体 内蛋 0 0
吸 收 的 氨 基 酸 用 于 体 内新 的 蛋 白质 合 成 的 比例 要 高 1 左 右 ,也 说 明鱼类 体 内蛋 白质 的合 成 受 倍
食物 ( 料 饲 的影 响较 大 。


进 入体 内的氨基 酸将加 入到体 内游离氨基
酸 池 中 ,游离 氨 基 酸池 是 指鱼 体 内所 有 游离 氨基
状分 析 1 饲 料 蛋 白质 被 消化 的 终产 物 .
酸 的 总称 ,包 括存 在 于血 液 中 、组 织 液 中 和细胞
内 的游离 氨基 酸 。游离 氨基 酸池 中游 离 氨基 酸 的
以前 的 观 点 一 直认 为 氨 基 酸 是 食 物 蛋 白质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代谢组学
通过分析动物体液和组织中的代谢物变化, 揭示饲料成分对动物代谢的影响以及代谢物 与消化和养分吸收的关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精准饲喂技术
结合动物的基因型、生理状态和饲养环境,制定 个性化的饲喂方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 性能。
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
针对动物消化道的生理特点和微生物菌群结构, 研发具有促进消化、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的新型饲 料添加剂。
黏液
胃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保护胃黏 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 同时也有助于润滑胃壁,促进饲 料的通过。
肠道微生物群落参与消化
微生物发酵
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够发酵饲料中 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生 成短链脂肪酸等易于吸收的营养
物质。
维生素合成
某些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 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为动 物提供额外的营养来源。
功能型饲料添加剂
开发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 改善肠道健康等功能的饲料 添加剂,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和产品质量。
饲料资源多元化
拓展非粮型饲料原料来源, 如利用农作物秸秆、食品加 工副产物等,降低饲料成本 并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加工处理技术
饲料的加工处理如粉碎、蒸煮、发酵等可以改变饲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消化率和吸收效率。适当的 加工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饲养环境及管理措施
温度和湿度
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动物的消化功能和养分吸 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降低动物的消化率和 吸收能力。
饲养密度和通风
对饲料进行调质处理,如蒸汽调质、膨 化等,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和适口性, 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家禽养殖中的饲料消化与营养利用

家禽养殖中的饲料消化与营养利用

家禽养殖中的饲料消化与营养利用饲料消化与营养利用在家禽养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家禽养殖行业作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饲料的消化和营养利用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家禽养殖中饲料消化和营养利用的相关问题,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饲料消化过程在家禽养殖中,饲料的消化过程可以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

1. 机械消化机械消化是指饲料在禽鸟口腔和胃中的物理性质的改变。

当饲料进入禽鸟口腔时,经过咀嚼和唾液的混合作用,饲料被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然后,饲料通过食道进入胃中,在胃的作用下,饲料进一步被破碎和混合。

机械消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饲料表面积,提高饲料与消化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后续的化学消化。

2.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是指饲料在禽鸟消化道中,通过消化液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以便被吸收利用。

化学消化主要发生在胃和肠道中。

在胃中,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胺基酸;胃液中的胃澱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胃液中的胃脂肪酶能够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在肠道中,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未被胃液完全分解的食物继续分解和降解,以便被吸收。

二、饲料中的营养物质1. 蛋白质蛋白质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蛋白质可以提供必需氨基酸,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合理的蛋白质含量和品质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排泄物的产生,从而降低环境的污染。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饲料中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可以提供葡萄糖和相关衍生物,为家禽提供能量需求。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3. 脂肪脂肪是家禽饲料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

它可以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提高饲料的热值。

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携带者,有助于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家禽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它们在家禽饲料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渔用饲料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渔用饲料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A.益生素
B.抗生素
C.免疫增强剂
D.维生素C
15.以下哪些原料可用于制作浮性渔用饲料?()
A.豆粕
B.玉米
C.鱼粉
D.发泡剂
16.以下哪些添加剂可以用于改善渔用饲料的质地?()
A.纤维素
B.胶凝剂
C.沸石粉
D.水分
17.渔用饲料加工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饲料的质量?()
A.加工温度
B.加工时间
4.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设备条件等会影响饲料质量。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加工参数,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原料质量。
8.渔用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应控制饲料的______,以避免营养素的损失。
9.饲料的______是指饲料中动物蛋白含量与植物蛋白含量的比例。
10.在评估渔用饲料的效果时,可以通过测定鱼类的______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来进行。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A.蛋白质
B.脂肪
C.纤维素
D.矿物质
2.以下哪种饲料原料不适合作为渔用饲料配方?()
A.小麦
B.豆粕
C.玉米
D.塑料颗粒
3.在渔用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应占总量的多少以上?()
A. 20%
B. 30%
C. 40%
D. 50%
4.配制渔用饲料时,适宜的脂肪含量是多少?()
A. 2%
B. 5%
C. 10%
D. 15%
5.以下哪种维生素对鱼类的生长最为关键?()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配制饲料时,磷的含量通常与哪种元素的比例协调?()
A.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有哪些因素
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由于养殖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而不同,即使同一种动物也由于饲料的特性及组成而不同,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对于为养殖动物创造良好消化条件,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从而提高养殖动物产量是很有益的。

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否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由于在研究中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其他饲料成分也相应改变,因而消化吸收率的变化,是由于饲料成分的影响,还是由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这给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赤筑(1956)用酪蛋白+淀粉+盐类的混合饲料投喂稚鲤,观察到蛋白质含量在10%时消化吸收率低,而蛋白质含量在20%—40%时,消化吸收率没有大的差别。

他认为蛋白质含量低时,消化吸收率也低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内因性N成分的影响;他在另一研究中发现,蛋白质含量低时,表观消化吸收率也小,但如把内因性蛋白态N量以0.04毫克/克体重加以修正时,则与真消化吸收率大体一致,因而认为在低蛋白质含量所看到的表观消化率的降低,不是由于添加淀粉所成绩卓著起的,而是由于内因性蛋白态N所致。

麦康森研究对虾对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发现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含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水温的影响
王克行(1984)研究指出,在20-32℃水温范围内,仔虾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快,水温对生长速度的影响是否通过提高消化吸收率来体现?谢宝华等(1983)报道,配合饵料在不同水温25℃和30℃条件下,其消化速度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无明显不同。

麦康森等(1988)用51 Cr2O3作指标物质掺入小杂鱼、虾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20-30℃范围内,消化吸收率在85.90%—88.67%之间,可见水温并不明显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3 粉碎粒度的影响
用18目、40目、60目、80目、100目过筛的花生饼粉喂虾,测其消化吸收率。

结果表明,用18目过筛的花生饼粉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降至80%以下,这显然是颗粒太粗,消化液难以渗入所致;40目至100目过筛的花生饼粉,其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没有明显差异,基本在同一水平上。

稻叶、获野用体重10克和100克的虹鳟研究了白色鱼粉的颗粒大小和消化率的关系,看到颗粒大,消化率差,颗粒越小,消化越好,如果太细了也就没有差别。

4 不同干燥方法的影响
用60℃烘干、晒干和远红外烘干三种方法处理的花生饼粉喂虾,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在91%左右。

60℃烘干者较烘干者略高;用100℃烘干者,其消化率降至88.9%。

此外,还发现经过105℃烘干的花生饼粉,对虾厌食,这可能是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变性,导致结构改变,不易消化所致。

远红外烘干的花生饼,其氨基酸的消化率与60℃烘干者相比,苏氨酸和缬氨酸略有上升,其余氨基酸消化率差别不大。

长时间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产生不受消化酶作用的产物。

这是因为加热处理使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和糖之间产生褐变反应,此褐变反应产物消化酶难以使之分解,故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降低。

5 消化时间的影响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取决于受消化酶作用的时间,也与消化酶的浓度、酶作用环境的酸碱度、温度等有关。

酶作用时间不同时,其消化吸收率就会发生变动。

从摄饵到排泄,所需的全部消化时间,因鱼、虾的种类而不同,当再次摄饵时,消化管内含物即急剧地移动,因而消化先吃饵料的时间就缩短,消化吸收率即会下降,因此投喂饲料的间隔时间应考虑到鱼、虾摄食后在消化管内的滞留时间。

6 添加糖类的影响
在花生饼中加入10%的蔗糖喂虾,可引起蛋白质消化率的明显下降,尤以赖氨酸下降幅度最大。

在花生饼粉中加入10%的葡萄糖,除丝氨酸和谷氨酸以外,其他13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除了缬氨酸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他都不显著,以上是麦康森(1989)研究报道的。

在饲料中添加淀粉而导致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下降的程度,因鱼的种类而不同。

赤筑(1955)用稚鲤把淀粉和蛋白质添加量作相反变动时,发现酪蛋白含量为40%-20%,淀粉含量自50%—70%时,其表观消化吸收率为97%—95%,基本相同,但当酪蛋白含10%,而淀粉添加至80%时,其表观消化吸收率降为89%。

淡水鳗鱼,虽然是肉食性鱼类,但也能很好地利用淀粉。

而海水肉食性鱼类鰤鱼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当增加淀粉时,消化率下降,鰤鱼是典型的蛋白酶活性强而淀粉酶活性极弱的肉食性鱼类。

由于其淀粉酶活性极弱,不能很好地分解淀粉,使淀粉呈糊状残存于肠中,妨碍了蛋白质的消化。

7 添加维生素的影响
维生素对消化和吸收具有重大影响,如缺乏B族维生素,如缺乏维生素A和C时,可导致消化不良。

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加多种代谢反应,在氨基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的速率。

在饲料中加入B6,可使蛋白质的消化率从91.9%提高到93.6%;使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消化吸收率有显著提高,在日本对虾的营养研究中也证明B6是一种必不可缺的维生素。

8 添加纤维素的影响
在饵料中添加少量纤维素时,由于纤维素可使粪便成形,并刺激肠的蠕动而促进消化,但若添加纤维素过量时,则影响到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使生长下降,并可引起粪便堵塞而死亡。

不同的鱼对饲料中的纤维素和甲壳质类不消化物,其耐受量是不同的,鲤鱼等可耐受相当数量。

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大于 4.5%,对虾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9 添加胰蛋白酶的影响
用胰蛋白酶处理秘鲁鱼粉,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有明显提高,对于氨基酸,除缬氨酸变化不大外,其他各种氨基酸的吸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的提高是显著的。

用胰蛋白酶处理花生饼,其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提高幅度更大,达95.5%,已接近鲜贝肉的消化吸收率。

对于氨基酸,除蛋氨酸外,其他各种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均有显著提高。

特别是赖氨酸提高幅度更大,其绝对值达8.8%。

苏氨酸、蛋氨酸原来吸收率较低,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吸收率都达到90%以上,可见以胰蛋白酶处理,是提高饵料利用率的良好途径。

10 添加褐藻胶的影响
褐藻胶或海带(主要为褐藻胶成分)是对虾常用的粘合剂之一。

加褐藻胶的花生饼和不加褐藻胶的相比,其蛋白质消化率没有差异,除赖氨酸、缬氨酸的消化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外,其他氨基酸均无明显差异。

能势健嗣(1964)用5%的褐藻胶粘合的饲料喂虾,蛋白质消化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原因可能与用量过大或与使用氯化钙处理有关。

11 添加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麦康森(1987)实验指出,饲料中的游离氨基酸在进入直肠以前,绝大部分已被中肠腺吸收。

添加游离氨基酸后,蛋白质中的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在中肠腺的消化吸收率有明显的下降。

游离氨基酸不仅与结合态氨基酸不能同步吸收,而且严重影响其他必需氨基酸吸收的同步化,使氨基酸得不到平衡、互补,从而影响游离氨基酸的结合率以至整个饮料的蛋白质效率,这就是在配合饲料中直接添加游离氨基酸饲料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实验结果又表明,连续投饵组的游离赖氨酸的利用率比一次投饵组高。

因为连续投饵为赖氨酸提供了和别的氨基酸同步吸收的机会,从而实现氨基酸的平衡
平补作用,可见适当增加投饵次数有助于提高游离氨基酸的结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