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4,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5.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6.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10.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1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1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15、16、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17、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18、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19、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镜子.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2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催芽).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29、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成为(花被).30、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传粉是花粉传递到(雌蕊)柱头的过程.31、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自花传粉).32、大豆的(种子)就是大豆的果实.33、用茎繁殖的常用方法有(扦插)、(压条).34、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多利).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35、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时.可以(培养一颗心脏)并进行(移植).36、(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7、通过观察.我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在春季朝向(东).38、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黑夜中它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39、春季.(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头部朝西.尾巴在东.40、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春---冬顺时针冬---春逆时针41、(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是夏季星座的代表.42、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被称为“商星”.它就是著名的(大火星).43、像抬起一个平面的一端而形成的一个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叫做(斜坡).用斜面提升重物时.使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小)越省力.44、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楼梯)、(斧头)、(盘山公路)、(螺丝)等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45、螺丝钉的螺纹实际上就是一个(旋转)的斜面.46、当用一根棍子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47、生活中(夹子)、(剪子)、(钉书机)、(钳子)等工具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48、镊子属于(费力)杠杆.果枝钳属于(省力)杠杆.49、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50、滑轮的种类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两种:(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51、定滑轮的作用是:(不省力.只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作用:(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52、齿轮具有(传递动力)、(改变转动速度)、(改变转动方向).53、自行车表面涂漆的原因是(为了防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核心知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核心知识
一、自然界的变化
- 自然界的变化是指各种自然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同状态和变化过程。
- 自然界的变化包括四季变化、天气变化、植物生长变化、动物活动变化等等。
二、科学实验与观察
- 科学实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法来观察和验证科学现象的过程。
- 科学观察是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来获取科学信息的过程。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如颜色、形状、硬度等等。
-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质的相互转化和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两种情况。
四、力和运动
-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状或产生其他效果的原因。
- 运动是物体位置的改变,根据物体移动的方式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五、光的传播和影像
-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传播并照亮周围的物体。
-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等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六、电和磁
-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产生磁场和进行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 磁是一种物质的性质,它能吸引铁磁物体。
七、生态保护
- 生态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动。
- 生态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以上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核心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

4.我像谁1.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
3.任何生物都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4.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人为地改变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5.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实都是相同的。
()6.遗传也可能发生在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
()7.生物依靠变异不断产生新的品种,不断进化。
()8.“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话有什么道理?9.你的身边有双胞胎吗?你能分辨出他们吗?查阅资料说一说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相似?5.生物繁殖新技术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国罗斯林研究所。
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的来临。
2.下列属于克隆技术的成果的是()。
A.绵羊“多利”B.杂交水稻C.人工授粉3.有人说克隆技术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决不会带来幸福。
你觉得这句话正确吗?说说你的看法。
8.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9.凡是地震,人都能感觉得到。
()10.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弯曲B.岩层断裂11.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A.进入室内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12.地震发生前,常有或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B.天气转暖C.动物惊慌D.天降大雨13.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请你与家人制定一个抗震方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如何关闭煤气管道?8.各种各样的矿物1.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2.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地球上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4.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5.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6.“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7.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1.食物到哪里去了1.我来填一填:(1)人的口腔内有,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等营养物质。
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3)人的口腔里有(),它能分泌()。
它里面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能把淀粉分解成()。
(4)鸡蛋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大米中含有(),肉类中含有()、()。
2.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3.慢慢咀嚼馒头或面包,仔细感觉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参考答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1.(1)唾液腺(2)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3)唾液腺唾液酶麦芽糖(4)蛋白质淀粉蛋白质脂肪2.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3.感觉馒头或面包变甜了。
这是由于里面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的缘故。
4 .不挑食。
定时定量吃饭。
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饭前便后要洗手。
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2.我们的呼吸1.我来填一填:(1)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2)消化器官吸取的与呼吸器官吸收的在人体内“”,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 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呼吸器官的名称吗?3. 查阅资料,调查吸烟的害处。
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4. 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5. 调查生活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有哪些,并提出保护呼吸器官的建议。
参考答案1.(1)氧气二氧化碳(2)养料氧气燃烧2.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3. 略。
4. 石灰水变浑浊。
提示: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5. 危害因素有吸烟、大气污染、环境不卫生等。
建议:(1)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2)预防感冒;(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保持空气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4)不要吸烟,以免烟中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损害。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要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要点本文档旨在总结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科学要点,以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单元一:力和运动重点内容:- 力的作用和效果:对物体施加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改变形状或产生变化。
-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是由地球对其施加的引力决定,重量可以通过使用天平来测量。
- 不同材料的摩擦力: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润滑可以减小摩擦力。
- 光滑和粗糙表面的摩擦力:在光滑表面上,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比在粗糙表面上小。
单元二:光的传播和视觉重点内容:- 光的传播:光可以直线传播,光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
- 反射现象:当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形成镜像。
-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 视觉的原理:眼睛是视觉的器官,通过眼睛的角膜、瞳孔和晶状体等部位,光线经过折射和聚焦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然后由大脑解读成正立的图像。
单元三:天体运动重点内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公转一周为一年。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引起昼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 星体的运动:太阳系中的行星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卫星围绕行星运动。
- 月相的变化:月亮绕地球公转,不同的位置会呈现不同的月相。
单元四: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重点内容:-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物质的三态与分子间距离、分子运动方式有关。
-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融化、凝固、汽化、凝华、升华等变化。
- 溶解和溶液制备:物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形成溶液,溶解度受溶质种类、溶剂性质和温度等因素影响。
单元五: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重点内容:- 动植物的生长:动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和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也对生长有影响。
-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茎、叶和根等部分进行繁殖。
- 动物的生殖:动物可以通过产卵或胎生的方式繁殖。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1.食物消化1.填空题:1)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等营养物质。
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人的口腔里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面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鸡蛋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大米中含有淀粉,肉类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
2.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3.慢慢咀嚼馒头或面包,仔细感觉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参考答案:1.(1)唾液腺;(2)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3)唾液腺、唾液酶、麦芽糖;(4)蛋白质、淀粉、蛋白质、脂肪。
2.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
3.面包或馒头在口腔中咀嚼时,会变得越来越细,同时感觉到它变甜了。
4.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2.呼吸器官1.填空题:1)呼吸是生物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2)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燃烧”,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呼吸器官的名称吗?3.调查吸烟的害处。
4.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5.调查生活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有哪些,并提出保护呼吸器官的建议。
参考答案:1.(1)氧气、二氧化碳;(2)养料、氧气、燃烧。
2.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
3.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4.石灰水变浑浊。
提示: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5.危害因素有吸烟、大气污染、环境不卫生等。
建议:(1)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2)预防感冒;(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保持空气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4)不要吸烟,以免烟中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损害。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第一单元1.人类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食物需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
食物残渣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
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它还会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
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
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202X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X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但是光线还会改变传播速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也就是说,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相等。
4.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
二、光的成像1.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会把光线散开,使得光线反向运动,使得光线会交于一点,凹透镜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会将光线集中,使得光线会交于一点,凸透镜形成的图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三、声的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源产生的,通常是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常见的介质有空气、水和固体。
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中的分子的振动来传播,当分子振动时,能量会逐渐传递给相邻的分子。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空气中传播较快,液体中传播最慢。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反射后的声音叫做回声。
回声的产生可以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反射时间的关系来计算。
四、电的产生与电路1.静电的产生: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摩擦时,会出现静电现象。
摩擦会使得物体上的一些电荷发生移动,从而使得物体带上静电荷。
2.电流的产生:电流是带电粒子在电路中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当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就会形成电流。
3.电路的组成元素:电流在电路中需要通过电源、导体和负载来实现。
电源提供能量,导体负责电流的传输,负载则将电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是青岛版小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五年级学生所需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根据该教材的内容,为您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自然界中的力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力的概念和种类,比如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他们将了解到力是一种物体相互作用的效果,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些力的存在。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传播过程。
第三单元:声音的传播学生将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他们将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
第四单元:天体运动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星球和太阳系的知识。
学生将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并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轨迹。
第五单元:物质的存在形式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他们将了解到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并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状态的变化。
第六单元:花卉和树木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花卉和树木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植物的特点、组成部分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简单电路学生将学习有关电路和电流的基本知识。
他们将了解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现象。
第八单元:科技改变生活这个单元将介绍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学生将学习科技的定义和分类,并了解一些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和便利。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科学,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他们将了解自然界中的力、光、声音、天体运动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些现象。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和作用,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科学课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将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1《食物到哪里去了》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
肝脏产生胆汁2、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帮助消化。
3、食物在(胃里)存储被研磨分解,营养成分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经过人体的消化,他们被分解成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1)不挑食,定时定量,(2)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3)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4)饭前便后要洗手,(5)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没有消化作用【尝试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40℃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2《我们的呼吸》6.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进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9.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不吸烟,(2)不随地吐痰注意环境卫生(3)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尝试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分单元总结第一单元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内容
1. 植物和动物的生殖
- 植物生殖:介绍植物生殖的基本过程,包括花的结构和功能,花的传粉和结果,种子的形成和传播等。
- 动物生殖:了解动物生殖的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以及哺乳动物的特殊生殖方式。
2. 物质的变化与常见物质
- 物质的变化:研究物质的变化过程,包括溶解、凝固、熔化、蒸发等,以及能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 常见物质:认识常见的物质,包括水、空气、土壤等,了解
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3. 科学观察与实验
- 科学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科学现象的能力,掌握科学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科学实验:研究进行简单科学实验,探索科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研究如何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减少垃圾等环保知识。
- 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上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科学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对生物、物质、观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023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3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
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本文旨在归纳2023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的所有知识点,以便学生或老师进行复或备课时使用。
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生物的分类
2. 动植物的适应环境特点
3.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其受到的威胁
4. 生物保护的方法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
1. 地球的结构
2.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3. 太阳系的组成及其行星运动规律
4. 空间探索及未来的宇宙生活
第三单元:物质和能量的运动
1. 物体的运动
2. 物体的力和运动的关系
3.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4. 能量及其转化
第四单元:物与性
1. 物的性质及分类
2. 物的状态及其变化
3. 材料的选择及其使用
4. 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
第五单元:数字与测量
1. 数的分类及数的读写
2. 单位及其换算
3. 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
4. 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单元:生产与生活
1. 日常生产与用水
2. 交通运输及安全
3. 食物与人体健康
4. 技术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以上是2023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的所有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第一单元1、人吃下的食品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品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 食品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门路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品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汲取。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使食品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因此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准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化变质的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汲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汲取的(氧气)运到浑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开释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含(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污浊,焚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小孩在正常状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 4 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老是有规律的缩短和舒张。
缩短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缩短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全部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含: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一样地区掌握不一样功能.往常把脑分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 3 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沿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面镜。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1食物到哪里去了1.我来填一填:(1)人的口腔内有 _____ ,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等营养物质。
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_______ 。
(3)人的口腔里有(),它能分泌()。
它里面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能把淀粉分解成()。
(4)鸡蛋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大米中含有(),肉类中含有()、()。
2 •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3.慢慢咀嚼馒头或面包,仔细感觉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参考答案1.(1)唾液腺(2)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3)唾液腺唾液酶麦芽糖(4)蛋白质淀粉蛋白质脂肪2.五年级《科学》下册每课知识点3•感觉馒头或面包变甜了。
这是由于里面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的缘故4 •不挑食。
定时定量吃饭。
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饭前便后要洗手。
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2.我们的呼吸1.我来填一填:(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器官吸取的 ________ 与呼吸器官吸收的__ 在人体内“”,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呼吸器官的名称吗?3•查阅资料,调查吸烟的害处。
4.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5•调查生活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有哪些,并提出保护呼吸器官的建议。
参考答案1. (1)氧气二氧化碳(2)养料氧气燃烧2.3.略4.石灰水变浑浊。
提示: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5.危害因素有吸烟、大气污染、环境不卫生等。
建议:(1)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2)预防感冒;(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保持空气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4)不要吸烟,以免烟中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2、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3、(绘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4、细胞的种类有:(1)动物细胞:血细胞、肌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2)植物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5、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7、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8、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9、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受精卵就形成了。
10、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3、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14、人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8、多利于1996年出生于英国,这是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它是通过克隆而来的,科学家们认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到来。
19、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上甚至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称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植物克隆技术能够使一片树叶变成一片森林。
21、现在的生物繁殖新技术主要有:胚胎移植、克隆技术、组织培养、太空育种、辐射诱变、杂交技术。
第二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1)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
岩浆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火山可以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3类。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
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为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地下的岩层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地震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3类。
10、像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能源。
1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12、在自然界中,除了河流、海洋有冲刷和搬运作用外,冰川也具有冲刷和搬运作用。
13、引起地球表面变化的自然力量可以分为2类。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14、人类的开垦梯田、开山修路、开凿运河、毁林开荒、拦河筑坝、填海造陆等活动也影响着地表的变化。
15、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各种活动也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6、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冲刷过程中,受到水的搬运作用和相互磨圆,形成了卵石。
17、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贯通了6个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18、卵石的相同点是:形状都近似鸟卵,表面光滑。
卵石一般在河流的下游最常见。
第三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1、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
摆线越长,摆摆动的就越慢。
反之,摆摆动的就越快。
3、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摆动的快慢也是一定的。
4、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光能、化学能、势能等。
5、摩擦会产生热能,钻木取火就是通过摩擦生热,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6、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7、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电铃、马达、听筒、电磁起重机等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8、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通电的导体也会产生磁性。
9、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的发现了通电的导线能产生磁性。
10、古人利用钻木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阳燧取火等方法获得火种。
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
11、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12、当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能产生强大的磁力,只要电磁铁线圈里的电流不停,被吸起的钢铁重物就不会落下,看不见的磁力比链条更可靠。
切断电流,磁性消失,钢铁重物就被放下来了。
13、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是线圈的匝数多少和电流的大小;而影响电磁铁磁性方向的因素是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正负极方向。
14、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
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存储、转化。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5、能量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机械能、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化学能等。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
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现在正处于它的中年期。
2、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
3、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了《行星定义》决议,根据决议,在太阳系中,凡满足下列3个判断的定义为行星:(1)绕日运行(2)近球形状(3)轨道清空,由于冥王星不符合这些条件,被降级为矮行星。
4、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在黎明时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星”;在傍晚出现在西方,被称为“长庚星”。
5、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6、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同时也是卫星数目最多的行星,大红斑是它的重要标志。
7、土星拥有美丽的光环,被称为“草帽星”。
8、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按照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可以分为三大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巨行星:木星、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10、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3部分组成。
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76年。
1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2、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银河系直径约为7万光年,太阳系位于距银核2.3万光年的旋臂上。
13、天文学上通常用光年作为距离单位,在太空中,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1光年就是光在1年中所走的距离。
14、利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我们已经发现了十亿多个和银河系同样庞大的恒星系统,即“河外星系”。
15、中国的探月计划是“嫦娥计划”,它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3个阶段。
16、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折射望远镜,并用它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及木星的4颗卫星。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最早用来认识宇宙的工具。
17、观察天体的望远镜有: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天文台望远镜等。
18、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为太空旅行的第一人。
19、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脚印。
20、中国的探月计划是嫦娥工程,它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3个阶段。
2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5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22、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
23、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7号载人飞船轨道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第五单元科技与能源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如筒形叶桥),这就是仿生。
2、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过程,通常需要经过了解生物的性能、建立模型、检测模型、开发产品等过程。
3、仿生产品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
4、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受丝茅草的启示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
5、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6、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建议不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7、目前人类一经发现了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
8、在几十亿年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而且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9、氦-3是一种核聚变新能源材料,月球上氦-3储量有100万吨,如果全部用于发电能满足地球1万余年。
[毕业寄语]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写给儿子安德烈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